音乐学科“中小学段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学科“中小学段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音乐教育逐渐成为中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促进
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当前我国音乐教育中却存在一些“中小学段衔接”问题,导致
学生学习和发展存在困难和障碍。
因此,本文将对中小学段衔接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探讨
其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中小学段衔接问题是什么?
所谓“中小学段衔接”问题,就是指学生从小学学习音乐到进入初中后,由于教师、
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学生遇到学习瓶颈,出现学习困难或衔接不顺畅等情况。
二、我国中小学段衔接问题的产生原因
1.教师教学方法不同
对于学生而言,小学阶段主要是通过唱歌、舞蹈和打击乐器等方式进行音乐学习,并
注重对音乐记忆、感觉和语言的培养,而初中阶段则需要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了
解音乐的历史、风格和作曲技巧等。
但由于小学和初中音乐教师接触的学生群体不同,教
授对象有差异,因此教学方法也有差异,这就导致了学生难以适应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
了中小学段衔接问题。
2.教材编写不同
小学音乐教材注重的是音乐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初中音乐教材则更加注重音乐
理论的学习,以及音乐史知识和作曲技巧的掌握。
然而,在教材编写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
和规范,容易导致教材内容的重复和缺失,无法有效满足学生中小学段衔接的需求。
3.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不同
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还没有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在音乐
学习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训练。
但初中阶段的学生则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更加复杂的音
乐知识和技巧,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差异
也会导致中小学段衔接问题的产生。
1.建立教育教学体系
在音乐教育方面,建立统一的教育教学体系是解决中小学段衔接的关键。
这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和教师共同努力,制订出适合学生发展和成长的教育教学标准和规范,包括音乐
教材的选定和教学方法的规范化。
2. 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
在音乐教学方面,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也是解决中小学段衔接问题的重要途径。
学校
和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专家、教授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和培训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加全面而深
入的教学指导,以更好地适应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需求。
3. 学生音乐学习自主性
中小学段衔接问题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息息相关。
在学生进入初中后,就需要较
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音乐课程的学习。
因此,学校和教
育部门应该通过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和指导,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习惯,让学生更
好地适应中小学段的衔接。
综上,音乐学科“中小学段衔接”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教育问题,需要政府、教育
部门和教师共同努力,共同制订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案。
同时,也需要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建立起一个全面而有
深度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