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教案3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 华东师大版 (2)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 华东师大版 (2)](https://img.taocdn.com/s3/m/a01e065ebd64783e08122b36.png)
1.1两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英《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2、能力培养(1)归纳分析:归纳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简况,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其与虎门销烟的关系;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陈述表达: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描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以及关天培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的英雄壮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落伍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外国侵略的史实,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逐步理解“落后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难点: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
这一问题既涉及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涉及如何正确评价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何抓住“变化”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3)对《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概念的理解。
【教学设计】导入:设问: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28幅浮雕,第一幅就是“鸦片战争”,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导入。
一、虎门销烟1、假设:没有发生虎门销烟事件,鸦片战争是否会爆发?(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4分钟。
启发学生从鸦片战争前夕的国际(英国)国内形势、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目的、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出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三方面来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爆发的必然性。
)答案:会19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积极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急需改变对华贸易入超的局面,扣开中国的大门。
【华东师大版】八上历史: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教案
![【华东师大版】八上历史: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d39c13eefdc8d377ee3218.png)
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
目
、知识识记:
)归纳分析:归纳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简况,分析鸦片战争爆
)陈述表达: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描
实以及关天培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
)通
进取的人生态度。
)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
3
1课时
入:视频材料
同学们知道它的名字吗?一百一、虎门销烟
教
教师出示《林则徐》的奏折,林则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国际上把虎门销烟结束的第二天作为国际禁毒
面对毒品,我们广大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有人说“鸦片战争”因林则徐禁烟而起,你同意吗?为
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说,激起学生的仇恨和惋惜。
853
提问
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问题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历史场景“虎门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
华师版两次鸦片战争教案八年级历史教案
![华师版两次鸦片战争教案八年级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2d87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0.png)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华师版八年级历史教材中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掌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向学生展示两次鸦片战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对两次鸦片战争有了解吗?你们对鸦片有什么了解?二、活动1: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1.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份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探究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
2.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探究结果。
三、活动2:课堂讨论(2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结合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出以下问题:a.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b.两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是怎样的?c.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有哪些?d.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何影响?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四、教学拓展(20分钟)1.让学生补充完善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线,以及相关重要人物和事件的介绍。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两次鸦片战争的重要场景,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3.展示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进一步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
五、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小结。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查找相关资料并收集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扩展对两次鸦片战争的了解。
八年级历史上册 1.1《两次鸦片战争》教案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1.1《两次鸦片战争》教案 华东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5a8eb42b160b4e767fcffb.png)
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内容标准】(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某某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19世纪"康乾盛世"后,大清王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异;了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进程。
(2)理解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能够初步地分析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过程与方法:⑴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讨论、对比等方法分析本课的知识内容。
⑵识读<<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以及<<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⑶分析比较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学习清朝中后期的历史,可以感受到清王朝的荒淫和腐朽,英法列强"坚船利器"的强大威力,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⑵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民族英雄",认识到为什么林则徐受到后人的崇敬。
在当今社会中,怎样做一个"英雄"。
【教学要点】重点: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中英《某某条约》。
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导入新课】出示<<大清官民吸食鸦片图>>老师可直接提问:这是19世纪的中国众生图,为什么这些图片与以前我们学过的"康乾盛世"相比,有巨大的反差?了解19世纪"康乾盛世"后,大清王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异,了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
华师大版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
![华师大版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3153bd580216fc710afd3d.png)
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英《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2、能力培养(1)归纳分析:归纳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简况,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其与虎门销烟的关系;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陈述表达: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描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以及关天培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的英雄壮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落伍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外国侵略的史实,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逐步理解“落后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难点: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
这一问题既涉及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涉及如何正确评价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何抓住“变化”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3)对《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工具:课件《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导入:设问: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28幅浮雕,第一幅就是“鸦片战争”,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导入。
一、虎门销烟1、假设:没有发生虎门销烟事件,鸦片战争是否会爆发?(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4分钟。
启发学生从鸦片战争前夕的国际(英国)国内形势、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目的、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出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三方面来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爆发的必然性。
)答案:会19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积极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急需改变对华贸易入超的局面,扣开中国的大门。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3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3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8c0cbba8956bec0875e36b.png)
1、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
教师出示《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图示》;教师出示鸦片输入的危害的视频……
教师国后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座浮雕是虎门销烟,这是为什么?
教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视频材料,学生感受虎门销烟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两次鸦片战争
个人初备案
二次
备课
课题
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
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根据看到的材料归纳鸦片输入的危害。
创设情境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官员,面对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局势,你将采取什么措施?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提示学生结合《某某条约》内容和影响,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比较说明。
(2)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落伍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外国侵略的史实,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逐步理解“落后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
重难点
1、重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难点:
(1)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这一问题既涉及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涉及如何正确评价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何抓住“变化”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学生自学
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
并联系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由学生按提示归纳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知识要点,并思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学生看书分析认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背景、英雄事迹、历史意义
授课
类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知识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英《某某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fa9766bb4cf7ec4bfed06e.png)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基础知识: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掌握“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2.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及沙俄侵吞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了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二、基本技能:1.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火烧圆明园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提取历史信息能力、表述能力。
2.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概括提炼能力。
3.能从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战争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的辨证思维能力,能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到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还有识图能力,比较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列强进行资本积累时的肮胀、血腥、惟利是图,学习林则徐以及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义无反顾抗击列强入侵的英雄壮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反思清政府因落后、腐败难以抵御外强入侵的史实,领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逐步形成国家强先从自我强做起的理念以及科技兴国的重要性,增强对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
四、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的关系,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以及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六、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搜集资料能力,讲述能力,且对战争一类的题材好奇。
但对事物间内在联系以及分析问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七、过程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课件,通过问题引领,结合讨论、对比等方法分析本课的知识内容,尽可能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2.识读鸦片战争形势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以及沙俄侵占中国领土图。
3.分析比较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华师大初中历史八上《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word教案 (1)
![华师大初中历史八上《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word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68bb9e53af1ffc4ffe47acb9.png)
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内容标准】(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19世纪"康乾盛世"后,大清王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异;了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进程。
(2)理解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能够初步地分析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过程与方法:⑴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讨论、对比等方法分析本课的知识内容。
⑵识读<<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以及<<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⑶分析比较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学习清朝中后期的历史,可以感受到清王朝的荒淫和腐朽,英法列强"坚船利器"的强大威力,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⑵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民族英雄",认识到为什么林则徐受到后人的崇敬。
在当今社会中,怎样做一个"英雄"。
【教学要点】重点: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导入新课】出示<<大清官民吸食鸦片图>>老师可直接提问:这是19世纪的中国众生图,为什么这些图片与以前我们学过的"康乾盛世"相比,有巨大的反差?了解19世纪"康乾盛世"后,大清王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异,了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课两次鸦片战争一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课两次鸦片战争一](https://img.taocdn.com/s3/m/479a4a7b7c1cfad6185fa705.png)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一)【内容标准】(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19世纪"康乾盛世"后,大清王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异;了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进程。
(2)理解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能够初步地分析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过程与方法:⑴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讨论、对比等方法分析本课的知识内容。
⑵识读<<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以及<<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⑶分析比较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学习清朝中后期的历史,可以感受到清王朝的荒淫和腐朽,英法列强"坚船利器"的强大威力,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⑵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民族英雄",认识到为什么林则徐受到后人的崇敬。
在当今社会中,怎样做一个"英雄"。
【教学要点】重点: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导入新课】出示<<大清官民吸食鸦片图>>老师可直接提问:这是19世纪的中国众生图,为什么这些图片与以前我们学过的"康乾盛世"相比,有巨大的反差了解19世纪"康乾盛世"后,大清王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异,了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1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1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dd899bcaaedd3382c4d351.png)
两次鸦片战争【内容标准】(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某某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19世纪"康乾盛世"后,大清王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异;了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进程。
(2)理解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能够初步地分析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讨论、对比等方法分析本课的知识内容。
(2)识读《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以及《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3)分析比较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清朝中后期的历史,可以感受到清王朝的荒淫和腐朽,英法列强“坚船利器”的强大威力,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民族英雄”,认识到为什么林则徐受到后人的崇敬。
在当今社会中,怎样做一个“英雄”。
【教学要点】重点: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中英《某某条约》。
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导入新课】出示《大清官民吸食鸦片图》,老师可直接提问:这是19世纪的中国众生图,为什么这些图片与以前我们学过的"康乾盛世"相比,有巨大的反差?了解19世纪"康乾盛世"后,大清王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异,了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
从今天起,我们就来领略一幅沉痛悲壮的晚清夕照图。
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两次鸦片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次鸦片战争
实以及关天培为
点先自强”的道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发的关系。
这一问题既涉及鸦发的根本原因,也涉及如何正确评价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
3
入:视频材料
名字吗?一百
一、虎门销烟
、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
教师出示《林则徐》的奏折,林则徐提出了怎样的主
国际上把虎门销烟结束的第二天作为国际禁毒日。
面对毒品,我们广大
.有人说“鸦片战争”因林则徐禁烟而起,你同意吗?为什么?
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展示圆明园重要景点《谐
视频剪辑,揭露侵略者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配以解说,激起学
1
:太平军为什么要抗击洋枪队?
先半殖半封近代始。
我
烧圆明园”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