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8祭十二郎文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 18祭十二郎文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
1.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日辍汝而就也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
虽以为
B.⎪⎩⎪⎨⎧•

汝俱少年与吾汝曰
与吾书[
C.⎪⎩⎪⎨⎧•

日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D.⎪⎩⎪⎨⎧•

伊、颖之上于当求数顷之田共居
于生不能相养
解析:A 项,虽然/即使;B 项,给/和;C 项,像/而;D 项,在。

答案:D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未尝一日相.离也 疑义相.与析
B.呜呼,其信.然邪 信.誓旦旦
C.志气回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
D.而不悲者无穷.期也 穷.途末路
解析:A 项,互相。

B 项,相信/言语真实。

C 项,微弱/没有;D 项,尽/未。

答案:A
3.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比:等到。

B.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吊:抚慰。

C.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 克:能。

D.抱无涯之戚. 戚:忧伤。

解析:A 项,比:近来。

答案:A
4. 指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汝来省.吾,止一岁
A.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B.省.徭役,减征赋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
解析:例句“省”探视、问候。

A项,知道。

B项,减少。

C项,检查。

D项,探视、问候,与例句同。

答案:D
5. 下列各句加点双音词与现代汉语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A.吾与汝俱少年
..
B.几何
..不从汝而死也
C.又可冀其成立
..邪
D.而汝抱无涯
..之戚
解析:少年: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几何:此处是多少之意,今天是几何学的意思;成立:在此处是成长自立之意,今天是建立或有根据之意;“无涯”一词古今同义。

答案:D
6. 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曷其有极——什么时候才有尽头呢!
B.惟兄嫂是依——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嫂(生活)。

D.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解析:C项,既:不久,后来。

答案:C
剖析精彩文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

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馀年。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7. 对下列各句在抒情方面的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此句追忆不幸身世,为下文写离别和永诀作铺垫。

B.韩氏两世,惟此而已——这是颠沛流离中嫂嫂的话,把嫂嫂当时的悲伤、期待、焦虑之情,活化了出来
C.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此为全文结束句,采用问句形式,明知故问,更进一步扩展和加深了作者的哀思。

D.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表达自己身体一天天衰弱,也将不久于人世的哀痛之情。

解析:D项表现的是作者的痛悔自责之情,主要不是身体衰弱的缘故。

答案:D
8. 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吊:抚慰。

B.遂.取以来遂:就。

C.终丧汝于先人之兆.兆:旁边。

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尤:怨。

解析:C 项,兆:坟墓。

答案:C
9. 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又何尤之吾实为上之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颖 B.⎪⎩
⎪⎨⎧••生以而不得与汝相养轻扬以舟摇摇 C.⎪⎩
⎪⎨⎧••情不可终而言有穷使汝夭而吾行负神明, D.⎪⎩
⎪⎨⎧••成其教吾子与汝子,幸又何尤其吾实为之, 解析:A 项前一个“之”是助词,的,后一个“之”是代词,代指侄儿早逝的结果;B 项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示修饰;C 项前一个“而”表承接,后一个表转折;D 项前一个“其”语气词,表示反问,后一个代词,他们
答案:B
10. 文中流露出浓厚的痛苦自责之情,能表达这种情感的具体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11. 作者为什么表示“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参考答案: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

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12.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2)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参考答案:(1)从今以后,我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
(2)其余的奴婢,都让他们为你守丧。

等到我有力量改葬的时候,一定把你的灵柩从宣州迁回,安葬于祖先的坟地,然后让他们按自己的心愿行事。

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

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

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

伯父岐州刺史玚,深所嗟尚,每称曰:“此儿吾家之颜子也。

”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

齐吏部尚书辛术召署员外郎,赵郡王睿举德行,皆称疾不就。

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

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隋有天下,毕志不仕。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

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

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

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

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
之。

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遽令放之。

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

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

”性宽厚,皆此类也。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

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

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道著丘园,修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节选自《隋书卷四十七·李士谦传》)
1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以振.
施为务 振施:救济施舍。

B.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
阋讼:争吵、诉讼。

C.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
角力:较量力气大小。

D.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道著丘园,修其行状..
行状:轮廓、式样。

解析:D 项中的“行状”应是“品行,事迹”之意。

答案:D
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者无如寡人之用心察邻国之政者望见盗刈其禾黍, B.⎪⎩
⎪⎨⎧••魏于请教数遗魏王及公子书本主于过士谦牵置凉处饲之,, C.⎪⎩
⎪⎨⎧••也是寡人之过也皆此类性宽厚, D.⎪⎩⎪⎨⎧•
•拜为上卿相如功大以士谦道著丘园以乡人李景伯等, 解析:C 项“也”,均为句末语气词,起加强判断作用;A 项“者”,前一个代词,……的人;后一个助词,在陈述句末加强语气;B 项“于”,前一个介词,不译;后一个介词,向;D 项“以”,前一个动词,认为;后一个连词,因为。

答案:C[
15.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士谦“性宽厚”的一组是( ) ①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 ②隋有天下,毕志不仕 ③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 ④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⑤遽令放之 ⑥会葬者万余人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解析:①表现“孝顺”;②表现“清高”;③表现“乐善好施”;⑥表现“受人爱戴”。

答案:C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士谦是一个大孝子。

他幼年丧父,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

他曾经为弄清母亲的呕吐原因,尝食她的呕吐之物,孝顺之举深得伯父赞赏。

B.李士谦性情清高,不慕权势。

他多次拒绝别人的召纳、举荐,隋朝建立后,更是矢志终身不做官。

C.李士谦有乐善好施的好品德。

他周济乡里无钱办丧事的人家,又曾拿出钱财来化解兄弟间因分财不均而起的纠纷。

D.李士谦的德行深得同乡人的爱戴。

他死后,人们为他举行万人葬礼,树碑立传,并联名请求朝廷给了他一个谥号。

解析:D项“给了他一个谥号”错,原文“事寝不行”说明请谥之事并未办成。

答案:D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2)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

解析:注意“执”“义”“相谢”“拘”的翻译。

参考答案:(1)他家里的仆人曾抓住偷他家粮食的人,士谦知道后,反而安慰小偷说:“你们这样做,都因家里太穷困的缘故,本来就不应受到指责。


(2)你本来就没有杀害他的想法,为什么要请罪呢?不过,你要远走他乡,以免被官吏拘捕。

参考译文: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

童年丧父,以侍奉母亲有孝心而闻名。

母亲曾经呕吐,他怀疑是中毒所致,便跪下去尝呕吐之物。

在北魏岐州担任刺史的伯父李玚,对他特别赞赏,经常称赞说:“士谦这孩子是我们李家的颜渊。

”十二岁时,魏广平王提拔他做了开府参军事。

齐国的吏部尚书辛术欲召纳他为员外郎,赵郡的王睿要以德行举荐他,李士谦都称自己有病而不去。

后来,和士开也看重他的名气,准备劝导朝廷将他提升为国子监祭酒,士谦知道了坚决推辞,得以免除。

隋文帝夺取天下,李士谦矢志终身不做官。

士谦家里十分富有,但自己却处处节俭,常常把救济别人作为自己的义务。

在家乡,有人家里有丧事而无财力办理的,士谦总是及时赶到,尽力相助。

有兄弟俩因财产分配不均,相互争吵、诉讼,士谦知道后,便拿出自己的钱财,补足那个分得少的人,使他与分得多的相等。

兄弟俩都惭愧不已,于是相互推让,最后他们都变成了很有修养的人。

有一次,别人家的一头牛跑到他家的农田里,士谦将牛牵到阴凉处,并用草料饲养它,照顾之周到胜过于牛的主人。

每当看到有人偷割他的庄稼,就默默走开,有意回避。

他家里的仆人曾抓住偷他家粮食的人,士谦知道后,反而安慰小偷说:“你们这样做,都是家里太贫困的缘故,本来就不应该受到指责。

”马上叫仆人放了他们。

他的一个家仆因喝醉酒后与同乡人董震比力气的大小,董震扼住其家仆的咽喉,因用力过猛,家仆被掐死了。

董震于是惶恐不安,胆战心惊地来向李士谦请罪,士谦却对他说:“你本来就没有杀害他的想法,为什么要请罪呢?不过你要远走他乡,以免被官吏拘捕。

”士谦性情宽厚,都像这样的。

开皇八年,李士谦老死于家中,享年六十六岁。

赵郡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痛哭流涕地说:“为什么不让我们去死,而让李参军去死啊!”参加送葬的有一万多人。

同乡的李景伯等人认为,李士谦道德高尚闻名于田园乡间,就将其一生的言行整理成文书,请求尚书省给李士谦一个谥号,事情最后没有办成,于是他们给李士谦立了一块碑在墓前。

18.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意思。

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他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去。

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

参考答案:
细菌能分解树木并释放出二氧化碳,维持地球的盎然绿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