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日绝句》的意思
《夏日绝句》古诗的意思:
活着应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直到现在人们仍然怀念项羽,因为他宁肯战死也决不再回江东。
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全诗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才智特出的人物。
汉高祖刘邦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②鬼雄:鬼中的英雄。
③项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自立为西楚霸王,与秦军九战皆败之。
后来和汉刘邦争夺天下,被困于垓下,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④江东:即江南。
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东北流向,隋唐以前,是南北往来的主要渡口所在,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在会稽郡吴中起兵,秦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
赏析:
诗的前两句发调惊挺,掷地有声。
高度凝练的诗句鲜明而响
亮地唱出了李清照的人生价值观:为国捐躯,生死何惧!自先秦以来,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李清照的人生价值观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但是如果把这两句诗放置在女性文学的视野中,却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
战争对于女性而言,其残酷之处在于她们无法像男性一样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只能是铁蹄下哀叹呻吟的承受者。
然而在李清照的诗笔下,她所显现的自我形象却并不是一个等待挽救的弱者。
她虽然不能亲临沙场,但也从未置身事外,她关心着时局,为深受压抑的抗金志士扼腕不平,又毫不掩饰对惜命逃跑的南宋君臣的轻蔑和愤怒。
诗的后两句即借咏史而讽世。
项羽兵败,退至乌江,乌江亭长舣船相待,劝他暂避江东,重振旗鼓,项羽却拒绝东渡,自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江边。
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项羽暴露了作为军事领袖的诸多缺点,然而在其生命的最后关头,却显示了一个英雄的凛然无畏。
在李清照看来,他无愧“人杰”“鬼雄”之称。
而在当时金兵铁蹄长驱南下,宋朝君臣望风而逃的大背景下,项羽之“不肯过江东”更具有鲜明的批判性。
以当时的形势而言,金兵是孤军深入,黄河南北的许多州郡有的尚在宋人之手,有的虽已被占,但金兵数量不多,立足未稳;在金兵的进攻下,太行山一带抗金的义军蜂起,威胁着金兵的后方;如果赵构能蓄志抗金,中原事是大有可为的。
但赵构一开始就没有恢复国土保卫人民的愿望,带着臣僚仓皇南逃,喘息刚定,就在临安定都。
举出项羽的不肯东渡,正是对怯懦畏葸、只顾逃命苟安的南宋君臣的辛辣讽刺。
而对于赵明诚临危而遁的行为,一向光明磊落的李清照内心是有着诸多失望的,“人杰”“鬼雄”之语也当包含着对丈夫的劝诫和勉励。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发抒悲愤的怀古诗,又是以诗歌形式写出的时事评论。
全诗在字面上只是对千年前的英雄抒发感慨,但对时事沉痛悲愤的谴责之情却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