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国际资金流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资金流动下的开放经济平衡:流量观点
1.流量理论中的BP曲线 K=K( I , I*) BP=CA+K=CA(q,Y)+K(i)=0 受资金流动性不同的影响,BP曲线的形状有三种:
资金完全流动时, BP曲线表现为水平 线。 资金不完全流动时, BP曲线表现为斜率 为正的曲线。 资金完全不流动时, BP曲线表现为垂直 线。
二、货币金融危机
•1、概念:又称国际收支危机,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货币危机:指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 (比如15%-20%)的情况。 •狭义货币危机:固定汇率制度下,市场对一国的固 定汇率失去信心的情况下,通过外汇市场进行抛售 等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外汇市场持续 动荡的带有危机性质的事件。 •2.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 •(1)经济基础变化所带来的投机冲击:过度的扩 张性财政政策是最根本的原因。 •(2)主要由心理预期带来的投机性冲击导致
第一,经济平衡时的 利率水平与世界利 率水平存在差异。 第二,此时的自动平 衡机制体现为利率 机制与原有机制之 间的结合。
图 4-3 固定汇率制下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3.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平衡 (1) 资金完全流动时。
图4-4
浮动汇率制下资金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宏观经济平衡表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利率水平必然与世界市场利率水平相等。 第二,此时的自动平衡机制主要体现为利率机制。
第四章 国际资金流动下的经济运行
第一节 国际资金流动的宏观机制
• 概述 • 资金流动下的开放经济平衡:流量观点 •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一、 概述 • 国际资金流动就持有金融工具的期限是否超 过一年来分,可分为中长期资金流动与短期资金 流动。 • 一般来说,影响国际资金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各个金融市场上的收益率与风险状况。
国际投机资本获利的机制
• 除了外汇市场的攻击获利外,还存在三种形式: • (1)股市上抛空→投机攻击→利率上升→股市下跌→股市 购入
• (2)投机攻击→利率上升→股市下跌→股市购入→投机退 却→利率下调→股价上升→股市抛售
• (3)期市上抛空股指期货合约→投机攻击→利率上升→股 指下跌股→指期货合约下跌→平仓股指期货合约
• 货币分析法对贬值的分析 • Md=eP* f (y,i) • 贬值引起贬值国国内价格上升、实际货币余额 减少,从而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货币贬值若要 改善国际收支,则在贬值时,国内的名义货币供 应不能增加。
• 4.对货币分析法的评价 • 货币分析法唤醒了被长期遗忘的货币因素在 开放经济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 • 另外,货币分析法本身是一个非常简洁精巧 的分析工具。
•国际投机资本与货币危机
• 预期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现行汇率制度、货币政策操作与其 宏观经济运行之间已经传递出不和谐的信号,可能面临某 些重大调整。 • 国际投机资本在相关金融市场上恶意炒作,直到逼迫该国 货币当局做出有利于投机资本的政策调整,达到牟取暴利 的目的。 • 过程:投机者借入币值高估的某货币→抛售某货币→某货 币贬值→购回某货币→偿还某货币并获取价差 • 后果:由于中央银行使用外汇买进本币,该国货币供给量 在短期内出现收缩。该国利率上升,对该国的消费需求和 投资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对经济产生冲击,甚至造成金融 危机。
• 同样会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发生金融危机。
图4-14
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的货币危机发生过程
• (2)由心理预期带来的投机性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 • 政府提高利率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投机者进行投机攻击的 成本。 • 政府提高利率来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成本一般包括: • 第一,如果政府债务存量很高,高利率会加大预算赤字, 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 • 第二,高利率不利于银行稳定经营。 • 第三,最为重要的是,高利率一般意味着经济紧缩 。
• 4.货币危机的影响 • 对货币危机发生国而言,以不利影响为主,但也会 有积极的成分。不利影响体现在: • 第一,货币危机发生过程中出现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 第二,货币危机发生后经济条件会发生变化。 • 第三,从货币危机发生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被迫采 取的补救性措施的影响看 。 • 之所以还有积极影响,是因为货币危机暴露了一国 经济原来掩盖的许多问题,使之有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 同时,货币危机发生后,该国货币的大幅度贬值 一般有利于纠正该国原先存在的货币高估现象,有利 于该国国际收支的改善,当然这些有利影响本身也是 在非常痛苦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 • 对于国际金融体系而言,货币危机对之造成巨大 冲击,同时也为之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在浮动汇率制下,利率机制对开放经济的自动调节过程
在资金不完全流动时, 这一平衡状态:
第一,经济平衡时 的利率水平与世界 利率水平存在差异。 第二,此时的自动 平衡机制体现为利 率机制与货币—价 格机制的结合。
图4-5 浮动汇率制下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资金流动深刻地改变了原有平衡的性质,在此还 需要指出的是: 第一,在国际资金流动的条件下,开放性给经济 带来的双重影响表现得格外显著。 第二,由于资金项目的交易已占国际间经济交易 的绝大部分,因此资金流动对国际收支与宏观经 济平衡发挥了极为重要甚至有时是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在分析中没有具体考察国际收支的结构, 只要求经常账户与资本与金融账户总体上平衡就 可以了。
• 第二,在货币危机的发生机制上,政府为抵御投机冲击而 持续提高利率直至最终放弃固定汇率制是这种货币危机发 生的一般过程。
图4-15
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
• 3.货币危机的传播 • 这种因其他国家爆发的货币危机的传播而发生 的货币危机被称为“蔓延型货币危机” (contagion currency crisis)。 • • 货币危机最容易传播到以下三类国家: • 第一类:是与货币危机发生国有较密切的贸易联 系或者是出口上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 • 第二类:是与货币危机发生国存在着较为相近的 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尤其是存在潜在的经济问 题的国家。 • 第三类:是过分依赖于国外资金流入的国家。
• 政府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收益: • 第一,固定汇率制可以消除汇率自由浮动时可能出现的 过度波动。 • 第二,政府可以在汇率的维持中获得政策一致性的声誉。 • 政府面临投机冲击时,决定是否提高利率维持固定汇率 制实际上是对这两种成本的权衡过程。
• 这种类型的货币危机具有如下特点: • 第一,在货币危机的成因上,这种货币危机的发生与国际 短期资金流动独特的运动规律有关,它主要是由于市场投 机者的贬值预期心理造成的。
图4-1 BP曲线的三种情况
2.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资金完全流动时的宏观经济平衡与上一章中仅存平必然与世界市场利率水平相同。
第二,自动平衡机制是对资金流动进行调整的利率机制。
利率机制的作用
(2) 当资金不完全流动时,这一平衡状态如图4 - 3
此时开放经济平衡状 况的特点:
• 三、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 货币论的假定前提 • 第一,价格在短期内也可以灵活调整,经济始终保持 在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下。 • 第二,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量的稳 定函数。 • 第三,商品的价格及利率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 • • • • • • 货币论的基本理论 Ms= M Md =pf (y,i) Ms=m ( D + R) R=Md-D 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货币供应量对货币 需求的调整过程。
第四节 国际短期资金流动与货币危机
• 一、概述 • 影响国际短期资金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短期内 的投资收益与风险: • 第一,对经济的各种变动极为敏感 • 第二,受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非常突出。 • • • • 就其性质来分 : (1) 套利性资金流动。 (2) 避险性资金流动。 (3) 投机性资金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