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f398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d.png)
特点
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稀缺性和价值可变性的特点,开发利用需要考虑资源的可持续性 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区域自然资源的现状和潜力
每个地区都拥有独特定合理的开发利用计划至关重要。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 利用
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并可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源,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 开发利用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区内的自然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定义
定义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综合利用地区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实现资 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分类
综合开发的意义和目标
1 意义
综合开发能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2 目标
综合开发的目标包括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人民生活 质量。
综合开发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 协调发展 • 可持续发展 • 综合治理
方法
• 合理规划 • 科学管理 • 技术创新
成功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一些成功案例,可以更好地了解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的经 验和教训。
结论和建议
结论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议
在综合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公平分配和协同发展的原则。
强烈推荐山西地理必修三
![强烈推荐山西地理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58a5840859eef8c75fbfb3de.png)
晋煤持续发展对策:
1)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开采 成本。 2)加强煤炭的深加工和转换,增强市场的 适应性和竞争力。 3)发展煤化学工业,建材工业。
引黄入晋工程解决了哪几个城市的缺水问题?
p52活动
1、说说图中各 种工程及生物 措施的作用。
2、对这个生态 建设方案,你 还有哪些更好 的建议?
综合考虑:由于它们各有利弊,
因此,这两种方式一直并存。
多
好 低
自然
能源消 费构成
开采
晋煤外运
效 益
山西 建设 开发 煤炭 能源 煤炭加工 问 背景 能源用量 资源 基地 转换 题 的增加 开发 坑口 社会 电站 市场 经济
资源枯竭
交通 位置
多
好 低
自然
能源消 费构成
开采
晋煤外运
效 益
带动当地 经济发展
1、关于山西省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山西省铁路运力的98%用来运输煤 炭, 财政收入的70%来自煤炭 B.从“九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产值 C.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山西省产业结构 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 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D.建国以来,山西省围绕煤炭资源进行了能 源的深层次开发,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市场广阔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扩大煤炭开采量
能源基地建设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能源的综合利用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调整产业结构
“三废”的处理
1952
1957
1962
1965
高中地理必修三目录
![高中地理必修三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a58a6a2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8.png)
高中地理必修三目录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第二节产业转移高中地理必修三_高中地理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知识点东部季风区--400mm等降水量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季风区--3000m等高线--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青藏高寒区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范围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以北青藏高原自然因素地貌二、三级阶梯上,三大平原、两大高原,低地、丘陵、盆地海拔较低海拔较高,差别显著,二级阶梯,高原、山地盆地海拔高,一级阶梯,有世界高大山地季风影响显著,降水多,集中在5-9月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大风天气多高寒,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风力大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土壤多为林下发育,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高土层薄,发育差河流多外流河、多大河,以补给为主多内流河,短小,雨水、冰雪融水补给多为内流河,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人类影响广泛、深刻,主要农耕区影响小,只在有水的地方有人类活动,有绿洲农业、牧场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较完整,以畜牧业为主学地理的五大掌握地理知识点我们要记知识点,我们办要把自然地理知识点掌握好,特别是有关公转自传,地球的时间差问题,这在高考时一般在选择题上出现一般是12分,而且不好做,我们解决方法是把课本上那个地球自转的地图好好掌握。
不光是地理这门学科,还有别的学科,知识点都是很重要的,只有打好基础,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踏实。
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3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6讲 含解析
![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3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6讲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b223b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8.png)
[最新考纲]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思维导图]1.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规律。
2.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1.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3)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导致产品成本差异。
劳动力充足、素质高且价格较低廉的国家和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包括工业联系、地方服务、生产组织和职工培训等的资金投入。
(3)市场因素市场饱和或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需要,促使企业转移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
提示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较多的利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3.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全国文综甲卷,3~4 2016·全国文综乙卷,1~3 2016·全国文综丙卷,4~6 2015·海南地理,3~5以某类工业的转移为素材,对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原因进行设问。
以文字信息为主,图形提供辅助信息,多结合工业知识设置问题.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中等偏低。
考向一国内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2016·全国文综乙卷)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3.1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学案1
![3.1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b887c2fccbff121dd36833f.png)
戴埠高中高二地理备课组必修三5主备:商中亮审核:丁丽华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班级:学号:姓名:【学习要求】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知识结构】探究一:材料一能源种类繁多,而且经过人类不断的开发与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经开始能够满足人类需求。
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能源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材料二受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日本两座核电站的5个机组停转。
日本政府为此宣布“核能紧急事态”,并于12日首次确认福岛核电站出现泄漏,大批居民被疏散。
15日,继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三号机组发生爆炸事故之后,其二号和四号机组又相继发生氢气爆炸。
1、请你用简图的形式把“能源的分类”清晰地表示出来。
能源按性质分类能源按利用状况分类2、列举当前世界主要的能源类型。
探究二:利用地图查阅山西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
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探究三:山西煤炭开发条件山西省煤炭资源得天独厚,素以“煤炭之乡”著称于世。
煤田地质条件好,吨煤开采成本16.48元,远低于全国21.76元的平均水平。
山西是中国煤炭工业战略西移的立足点,是我国主要能源供应基地,基本形成了以大同平朔煤田、西山煤田、沁水煤田、霍西煤田、河东煤田等为中心的大规模开发的煤炭基地。
现在,山西原煤产量可达到4亿吨,形成大型动力煤、炼焦煤和无烟煤基地。
1、煤炭是可再生能源还是非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如何?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采有哪些?3、对比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4、列举几条为晋煤外运提供良好条件的铁路线。
5、比较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发展区位条件的异同点。
探究点三能源基地建设【探究材料】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的步伐,取得了许多成就。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第二课时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检测含解析新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第二课时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检测含解析新](https://img.taocdn.com/s3/m/9530388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5.png)
第二课时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基础过关练题组一能源的综合利用(2021北京海淀一中高二上期中)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目前正在加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山西省建设大型火电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劳动力丰富B.交通便利C.接近煤炭资源产地D.环境问题少2.山西省促进能源基地经济转型的主要措施是( )A.加快煤矿开采B.减少煤炭加工转化C.开发新能源D.加强能源综合利用(2020河南商丘高一下期末)读煤(水)热电铝一体化生产流程图,完成下面两题。
3.下列适宜推广该生产方式的地区是( )A.江苏省B.贵州省C.河南省D.福建省4.该生产方式( )A.大大缩短产业链B.减少就业岗位C.生产全程无污染D.实现资源综合利用5.(2021河南开封高二上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是我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级行政区,六盘水市更以“西南煤海”著称。
贵州省已探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542.28亿吨,居全国第五位,含煤地层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以上,贵州省是我国炼焦用煤与无烟煤的最重要产区。
全省煤种多,煤质好,含硫含灰低,热值高,不仅有大量炼焦用煤,更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化工、冶金、电力等多种用途的无烟煤。
贵州省为提高当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减轻环境污染和提升附加值,发展了多条产业链。
贵州省煤炭资源不仅供本省使用,同时也是华中、华东、华南地区主要的煤炭来源省。
下图为贵州省主要煤炭资源、铁路线和河流分布图。
(1)指出贵州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说出贵州省依托资源优势适宜发展的产业链。
(3)请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角度提出贵州省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题组二环境保护和治理山西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能源的开发必须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
图示区域有隔离护坝、公路、排水沟等设施。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模式6.排水沟应为( )A.aB.bC.cD.不能确定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固沙草方格与公路建设有关B.该区域生态建设末期以工程措施为主C.建隔离护坝主要是为了防止飞沙进入河道D.该区域生态建设初期以生物措施为主安徽省颍上县在煤矿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3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3](https://img.taocdn.com/s3/m/c0e5f70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d.png)
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2019·山西太原质检)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回答1~2题。
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C)①煤、气、盐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政策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D)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故②④说法错误。
第2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3.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B)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解析】炼铝厂是动力导向型工业,因此应靠近能源丰富的地区布局。
4.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D)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解析】变输煤为输电,燃烧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不能降低山西省内的环境污染。
(2019·石家庄模拟)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
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
据此完成5~6题。
5.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B)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D.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6.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C)A.资金不足B.交通不便C.气候恶劣D.氧气缺乏【解析】第5题,煤田露天开采,一定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855ff20242a8956bece4b1.png)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陕西省为例1、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②市场广阔:我国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能源基地建设: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三条外运铁路主干线(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2000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①缓解运输压力②减轻大气污染③提高经济效益。
4、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5、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6、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1、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2、田纳西河概况: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属于二级支流;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3、不同地段的保护: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②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305529db28ea81c758f578e5.png)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训练2资源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1.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是因为()①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②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需求量大增④煤层厚、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012·南昌一模)读“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方式图”,完成2~4题。
2.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A.减轻交通压力B.减少环境污染C.提高能源利用率D.促进煤炭资源开发3.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A.延长产业链B.提高附加值C.增加就业率D.降低碳排放4.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A.发热量低B.应用广泛C.有害成分少D.分布不平衡5.下列对山西能源基地环境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露天矿表土的剥离、矿区道路的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B.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C.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D.要解决山西省的环境问题,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6.(2012·绍兴高二期中检测)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
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火)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7.在水能、风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中,非可再生能源有()A.2种B.3种C.4种D.5种(2013年汕头质检)读我国南方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及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图3-1-1),回答8~9题。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教案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65275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7.png)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教案第一章:自然资源概述1.1 自然资源的定义与分类引导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1.2 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介绍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地域性、有限性和多样性。
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让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1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介绍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加工方法和利用领域,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分析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如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等,引导学生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2 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介绍农业、林业、渔业等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如种植、养殖、捕捞等。
分析生物资源开发中的生态问题,如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平衡。
第三章:水资源管理与利用3.1 水资源概述介绍水资源的分布、类型和利用领域,如农业、工业、生活等。
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性。
3.2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介绍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政策和法规,如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
分析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技术,如废水处理、水污染防控等,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4.1 土地资源概述介绍土地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利用类型,如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等。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引导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4.2 土地资源管理与保护介绍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政策和法规,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护等。
分析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技术,如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五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5.1 生态环境概述介绍生态环境的定义、类型和功能,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地理高中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课件
![地理高中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b5e7a0cfc789eb162dc845.png)
提高煤的利用 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
——产业结构单一,煤炭工业为核心 2.产业结构的调整
课本P51思考题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
——产业结构单一,煤炭工业为核心 2.产业结构的调整
铁矿、铝土矿 能源开发
资 源 优 势
条 件
产 业 链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3.能源综合利用结果
• (4)山西煤的开采因种种原因不具优势。
三.能源基地的建设 1.扩大煤炭的开采量
——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 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形成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 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 *向外输出焦炭
思考: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答:对比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思考: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资源开发有 什么意义?
答:山西是我国的产煤大省,其煤炭资源的开发对 我国提高能源的自给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山西位置适中, 交通比较便利
大秦铁路
神黄铁路
焦—兖—日 铁路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分类:
可再生资源: 水能 太阳能 风能 生物能 潮汐能
非可再生资源:煤炭 石油 天然气
二.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分布范围广
特 煤种齐全 点 煤质优良
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对能源需求量继续增加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复习提纲】高中地理会考必修3复习提纲——第三章
![【复习提纲】高中地理会考必修3复习提纲——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b2b3d5d0f8c75fbfc77db2eb.png)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3复习提纲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资源开发条件1.能源概况(1)能源的重要性: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2)能源的分类(按性质分):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越条件(1)煤炭资源方面:储量大、分布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2)开采条件方面: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开采条件好。
(3)市场方面;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并且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能源生产供不应求;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4)位置方面: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京、津、郑州、洛阳、西安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5)交通方面: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方便。
二、能源基地建设1.措施之一扩大山西省煤炭的开采量山西省不断扩大煤炭的开发规模,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措施之二——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山西省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
新修建的主要运煤铁路有大秦线、神黄线。
3.措施之三一一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请思考:如何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提示:加大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量;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通过多种渠道从中东、中亚、俄罗斯等地进口石油、天然气;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等。
三、能源的综合利用1.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前及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是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
由于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而煤价低廉,使其收益较少,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因此,为了促进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对煤炭进行综合利用。
3.1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学案2
![3.1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学案2](https://img.taocdn.com/s3/m/d06dba671eb91a37f1115c3f.png)
戴埠高中高二地理备课组必修三6主备:商中亮审核:丁丽华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2、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知识结构】【探究一】能源的综合利用【探究材料】课本图3.7【探究问题1】(1)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哪些具体措施?(2)煤炭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有何变化,其结果是什么?【例题1】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1)—(3)题。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A.原来工业B.加工工业C.采煤业D.冶金业(2)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铁-钢⑤煤-电-钢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③④⑤(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B.原料工业2000年比1995年增加了25%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到主体地位D.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探究二】【探究材料】课本P46活动题及图3.9【探究问题】(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和品种看,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地区山西省有何异同?(2)比较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与陕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有哪些矿产资源?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经验,如何借鉴到该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探究三】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阅读课本P46-P47内容及图3.111、煤炭的开发利用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2、山西省对“三废”的利用技术有哪些?3、山西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a.技术创新b.调整产业结构【探究四】【探究材料】课本图3.10【探究问题】图中各种生物和工程措施的作用是什么?。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备课参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备课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a5ad66cc2cc58bd63186bdc8.png)
高中地理
利用 ’ ’
本文 探讨 人教 版普 通高 中课程标 准实 验教 科书 《 地理3 必修 》 ( 0 7 2 0 年版 )第三章 《 区域 自然资源综 合开发利用》的一些问题 ,供备课参考。
响度有限。
山西煤层 气 的产业 化开 发利 用
课本4 页提到山西省 “ 4 除煤炭资源外 ,煤 田的煤 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没提到开发利用。 《 地理
西 ,居全国首位。2 1年 ,全区煤炭产量达7 2 00 . 亿吨 , 8 继续超过山西省 ( 煤炭产量7 l . 亿吨 ) 4 居全国首位 。内
蒙古 自 治区2 0 年的煤炭资源探明储量突破6 8亿吨 , 07 53 超过山西 ,居全国第一。由于内蒙古煤炭储量较山西更 为丰富 、煤炭开采成本较低 ,内蒙古 自治区西部煤炭质 量方面有明显优势 ,从长远看 ,产量超过山西是必然 的。在煤炭精深加工 、走新型现代化能源之路方面,内 蒙古同样走在全国前列。内蒙古 自治区西部地区对山西
省煤炭销售市场有影响 ,但由于铁路运力限制 ,近期影
盆地东缘两个产业化基地建设 ,实施煤层气开发利用高 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建成端氏一博爱 、 端氏一沁水等
2 4
高中地 理
煤层气长输管线 ,初步实现规模 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商业化开发。近
年来 ,山西省不断推进煤层气的开发利用。2 0 年3 08 月 2 日,世界上总装机容量最大 ( 2 8 1万千瓦 )的煤层气发
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 目的。……取得了辉煌的成 就 。”8 页提到教材 “ 1 主要从积极效 应来讲 。”教师 “ 不妨可以指导学生思考 ,这样一些措施可能会产生哪
“ 西煤 东 运”所 指 的 “ 西” 、 “ 东”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6b327778ed630b1c58eeb52a.png)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山西能源基地的机遇与挑战1.能源资源的分类补: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关系图补:判断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技巧一是根据定义:只要能够循环利用,不断更新的能源就是可再生的只要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形成,而且用一点少一点的就是非可再生的二是根据分类:除矿产能源外,其他的都属可再生能源2.山西能源基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非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2)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3)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性3.地位——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二、资源开发条件1.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大、分布广、煤种全、煤质优、开采好)①储量丰富②分布范围广(全省40%有煤田分布)③煤种齐全(10大煤种)④煤质优良(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⑤开采条件好(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含有煤层气)补:山西主要的煤田和煤矿(1)山西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2)主要的煤田有: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沁水煤田、霍西煤田、河东煤田,其中面积较大的是沁水煤田和河东煤田;(3)主要的煤矿有:大同、平朔、阳泉、西山、霍州、晋城等。
补:诗歌记忆煤田位置:河东煤田黄河东,沁水煤田沁水中,霍西煤田霍州西,宁武煤田北大同。
2. 市场广阔①能源消费大国②对能源需求量继续增加③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3.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①邻近主要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输煤、输电距离较近②有众多铁路线通过,交通比较便利补:我国铁路的“三横五纵”南北向(五纵):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向(三横):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三、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①扩大开采规模②增加产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②发展炼焦业,向外输出焦炭补:山西能否发展黄河水运?(1)黄河在山西段位于黄土高原,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运(2)黄河水量不大,季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运输比较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消耗
环境效益
输煤 输电
经济 效益 劣 优
环境 效益 优 劣
运输 成本 劣 优
资源 消耗 优 劣
P44
• 1、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 2、核电和水电比重上升, 国内对晋煤需求减弱。 • 3、开采成本上升。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产业结构的状况: 煤炭工业是全省的经济核心 产 业结构单 一 效益低下、生态环境恶化 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条产业链---产品的多样化
产业结构的升级: 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 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由原料工业逐步代替采掘工业
思考:
思考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条件?
铁、铝、煤、水
山西省输出产品是什么有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提 高经济效益?
煤炭
煤工业制成品
产品附加值提高,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活动: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பைடு நூலகம்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分类
• 请阅读课本P40第一段内容,思考: • 1、依据再生程度,能源资源分为: 可再生能源、非可再生能源 • 2、依据基本形态,能源资源分为: 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 3、依据形成来源,能源资源分为: 来自太阳的能源、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 、来自地月引力的能源。
石油消费量大,价格上升
二、能源开发条件
2、市场广阔
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还将增加、能源 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还将 长时间存在。
二、能源开发条件
2、市场广阔
P41思考题答案:1、见上图
2、我国能源结构(需求缺口将长存且扩大;单一结构将长 时间不会改变)及世界油价居高不下,都为山西的煤炭提 供长期的市场
二、能源开发条件
3、位置适中、 交通便利
阅读: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挑战之一:人均资源量少。我国煤炭储量居世 界第 3 位,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居第 11 位,天然气可 采储量居第14位,水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蕴藏量分 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但是人均煤炭、石油的探 明可采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2和1/10左右。
练习一下吧!
• 3.下列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发展运输事业 B.我国是能源大国,因此,煤炭、石油、电力已完 全能满足需要 C.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大规模开采 D.毁林开矿,功大于过
4.分布在山东省和河南省之间的油田是:A A.中原油田 B.胜利油田 C.大庆油田 D.辽河油田
练习一下吧!
B • 5.下列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有色金属资源十分丰富 B.我国北方的煤、铁矿资源丰富 C.我国青藏高原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D.西南和西北部地区没有能源矿产 • 6.我国的能源资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A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发电量 C • 7.我国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一组矿产是: A.煤、石油 B.铜、铁 C.钨、稀土 D.金、银
• 比较两个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 的异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蕴藏状况以及和其它矿产资源的组合状况
区位条件(市场和交通等)
产业结构
电力紧张凸显内蒙古战略地位
• 内蒙古利用资源优势的主要是两大产业:一是电力,二 是煤化工 • 在电力方面,我们开工建设了近1500万千瓦的电力装机 去年内蒙古自治区发电量为640亿度,给华北与东北地 区供电近300亿度,占45%,自己用了55%。目前我们 电力发展的大致安排是:自治区西部地区3000万千瓦左 右,东部地区2000万千瓦左右,这个规模就可以满足既 支持东北与华北用电,又能带动自己的发展需要。 • 煤炭的深加工方面,计划在全区安排三个500万吨的煤 化工基地:目前已开始实施的是鄂尔多斯煤制油的项目, 最终要达到500万吨;在条件成熟之后,把鄂尔多斯、 锡林浩特、呼伦贝尔建成三大煤化工基地,分别建设 500万吨的煤化工项目,这三个地方煤资源多,水资源 也较丰富,具备上大化工的条件。
开源节能
三、能源开发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大秦线
神黄线 石德太石线
胶济线 焦日线
大秦线世界第一
• 从太原铁路局了解到,我国最大的铁路运煤专 线———大同至秦皇岛铁路线2005年全年运输量已 突破2亿吨,居世界第一。 从2003年开始,我国出现大范围内的“电荒”。 为了将山西的煤炭运输出去,缓解全国电荒,铁路 部门开始对其进行大规模改造,2003年年底,大秦 线的运量由原来的不到1亿吨提高到了1.2亿吨,2004 年达到了1.5亿吨。2005年,大秦线通过改造,运力 又增加了5000万吨,到2005年年底,大秦铁路线的 运量突破了两亿吨。
控制人口数量
挑战之二:人均能源消费量低。目前我国一次能 源总消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 1/10,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 2 位。但是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世界平均 值的 1/2 ,美国的 1/10 ,人均生活用电约为美国的 2%。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水平
• 挑战之三: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我国的能源效率约为31.2%,比 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每万元 产值的能耗为美国的3倍,日本 的7.2倍,也高于巴西、印度等 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平朔露天煤矿
某一资源开发条件分析思路: 数量 质量 种类 开采难度 市场 交通
二、能源开发条件
(l)40年代,美国能源 消费构成中占比例最大的 是 煤炭 ,现在占比例最大的 是 石油 。
2、市场广阔
美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图
•
• (2)1960-1980年,美国能 源消费构成中增长最快的 是 石油 ,作为能源,这种 能源的主要优点是 热量高、运输方便 • • (3)70年代后期,美国能 源消费中石油的比例有所下 降,而煤炭的比例有明显的 上升,试简要分析其原因:
• 4、依据利用技术,能源资源分为: 新能源、常规能源
二、能源开发条件
1、资源状况 全国10大煤种,山 西俱全 (请阅读课本P40倒数第二段)
资源状况
河东煤 分布广泛 田:主 煤种齐全 焦煤 大同: 煤质:低灰、低硫、 动力煤 煤质优良 平朔: 低磷、高发热量 露天煤 开采条件较好
大 同 煤 矿
四、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 2、调整产业结构 • 3、“三废”的治理
练习一下吧!
• 1.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在利用时,你认为应该: D A.为了提高效益,只开采富矿 B.为了降低成本,只冶炼单一矿产 C.可以大规模任意开采矿产 D.节约资源,综合利用 C 2.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最大能源基地的中心位于: A.陕西 B.河南 C.山西 D.新疆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挑战之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 费结构。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 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世界一次能源 消费结构中煤炭仅占 1/4 略强,而我 国却占 2/3 。大量的煤炭开发利用, 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减轻能源利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挑战之五:能源安全受到威胁。能源安 全是指保障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 可靠和合理的供应。我国自1993年从石 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 口依存度达到30%,预计2050年将达到 50%。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上,保障 石油的可靠稳定的供应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必须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能 源发展道路。
秦 皇 岛 港 口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采煤--坑口电站 煤加工为焦炭
数值为证——参 考P43山西的能 源转换及调出结 构变化图
输出结构 消费结构
生产结构
三、能源开发措施(小结)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3、加强煤炭的加工(促)转换
活动:
山西省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运输成本
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