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生物与生物学》教案 (新版)苏教版

合集下载

配套K12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 (新版)济南版

配套K12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 (新版)济南版
重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讲 解日常生活中 实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课堂检测
1.生物学被称为什么学科?
2.什么叫生物学?
二、情境导入:
生物的基本特征
课题
生物的基本特征
课时
本学期第课时
日期
本单元第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知识
描述身边的 生物,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能力
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 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并爱护身边的生物,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生物的分类以及生物的基本特征
(六)课堂训练
布置课本P4页的观察思考,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师生订正答案
(七)推荐作业
课本P5页巩固提高
学生记忆,准备听写
学生回答
学生自学课本,在课本上找出答案
案,比较简单的知识积极记忆。
小组内交流、展示。
教师播放 多媒体课件:美丽的大自然(山、水、虫、鸟、树、石头等的多媒体画面),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描绘大屏幕中的大自然现象并举例说出画面中有哪些物体。

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与生物学》教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与生物学》教案(新版)苏教版
3.网络资源: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阅生物学资料,提高其信息检索能力。课堂上,分享优秀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如“你能说出生物有哪些特征吗?”和“你知道生物是如何分类的吗?”,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生物与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做好准备。
3.实验法: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先进行示范,然后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在观察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察心得。
教学手段的应用:
1.多媒体设备:在导入环节,展示生物多样性图片,让学生对生物产生直观印象。在讲解生物分类时,用多媒体展示生物分类树状图,使分类体系更清晰。
2.教学软件:利用生物分类树状图制作软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生物分类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软件探索更多生物学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物多样性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特点。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物有哪些特点吗?
2.基本概念学习(15分钟):
-根据课本内容,讲解生物的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等。
-解释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如生物分类、生态系统等。
3.课堂互动(10分钟):
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与生物学》教案(新版)苏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生物与生物学》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第1课时
4.教学时数:45分钟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1生物与生物学 教案设计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1生物与生物学 教案设计

下列相关发明用直线相连。

蝙蝠直升机
蝉的保护色雷达
萤火虫的冷光气味探测仪
蜻蜓的翅迷彩服
海豚节能灯
嗅觉灵敏的龙虾潜水艇
3、举例说出生命科学与人类的关系
联系课本图1-6
视频:太空育种、细胞核移植和克隆技术、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三)、拓展导学
1、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写道“不必说碧绿
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
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你能说出这段文字里有哪些是生物吗?
总结:菜、皂荚树、桑椹、蝉、树、黄蜂、叫天子、草。

1、下列选项不属于生物的是( )
A、流感病毒
B、咸鸭蛋
C、草履虫
D、鱼
2、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打雷下雨
B、蜜蜂采蜜
C、海浪拍打海岸
D、火山爆发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命特征是()
A、生物能由小长
B、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繁殖后代
D、生物能适应环境
(四)、检测促学
1、下列物体,哪些属于生物。

水稻、土壤、鸡、阳光、海水、猪、石块、鱼、菊花、柳树、溶洞里的石笋
2、一滴河水中发现绿色颗粒。

下列特征不能作为它们是生命的依据是()。

A、身体呈绿色
B、有细胞结构
C、能在水中游动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4号学生展示
5-6号学生展示
观看、说说自己理解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生物的特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生物的特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③教师提问:生物还有什么共同特征?请举例加以说明。
教师:很好!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植物呼吸吗?④教师讲述: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而夜晚正好相反。人是有生命的,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会排出废物吗?请大家看图I-4。
教师提问:那么植物呢?也是出汗、排尿吗?
重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
难点
植物的营养、呼吸、排除废物
关键
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教法、学法
讨论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1.生物视频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自主学习
1、知识回顾:视频播放智能机器人做操、跳舞、与人交流 ,学生观看、思考。教师提问:智能机器人是不是生物?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生物的特征
课题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 物 的 特 征
课时
1
备课时间
8.11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于对他人提出的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质疑和补充,积极参与讨论活动。
学生回答:植物也需要营养,它们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教师给予掌声鼓励。教师陈述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成长。
学生回答: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图I-3)。
学生:植物也呼吸,比如夜晚睡觉的屋子里摆放很多的花,容易使人憋闷,贮存白菜的地窖里也是这样。

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与生物学》教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与生物学》教案(新版)苏教版

《生物与生物学》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观察的活动,使学生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

从图片入手,引导学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生物生存的环境并尝试对生物的环境进行分类。

【知识目标】
概述生物和生物学的概念,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和基本特征,说出生物、生物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前景。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图文分析,能通过观察图片信息分析归纳生物的基本特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生物和生物学在人类生活、生产、医疗卫生等领域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养成关注周围的生物,关注生活、生产、社会中生物学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图文分析、举例说明、发现问题等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课前准备
课本,教参书,多媒体课件,网络
①蚂蚁:好多好吃的哦!
②大雁:南方也是我的家!
而科学探究则是探索生命王国的重要途落
创设情境,让学生分析:
如此
生物
1997年2月27日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了一项震惊世
界的研究成果:1996年7月5日,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
伊恩·维尔穆特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一
太空育种可在较短时间内育成高质量的新品种,图中南瓜直径近1米,高0.6米,重180千克,它是通过航天育种培育成的新品种。

还有皮薄、肉厚、汁多、个大的“太空菜葫芦”太空辣椒、太空茄子、太空冬瓜等等。

资源匮乏、疾病危害生命及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 生物与生物学 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 生物与生物学  教案
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调查:你种过一些花草吗?或者养过一些小动物?
我们将植物与动物叫做生物,研究生命的科学就是生物学。
引入课题:
生物与生物学。
回答。
贴近生活实际,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探索新知
一、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了解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播放视频:多样的生物
1.你认识哪些生物?这些生物大致分为哪几类?
①杂交水稻被称为第五大发明,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目前示范区平均已超过800公斤/亩,争取2015年达到大面积900公斤/亩。袁隆平曾获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
②中国的克隆:92年兔;95年猪、牛;96年鼠;02年猪;05年狗;06年山羊。
③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胚胎移植到母体内→婴儿。
2.生物、生物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密切吗?表现在哪些方面?
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知识,感受到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等各方面的价值,培养对生物学的关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应用
出示短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飞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máo),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配套K12]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生物的特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配套K12]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生物的特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生物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后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概述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能力目标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合作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参与对实物的观察和比较,进行表达交流,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三、教学难点
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兔子玩具和兔子、小鱼和玩具鱼(红色)、含羞草、仙人球和珊瑚、仓鼠、手掰模型、机器人等、生物的特征PPT课件。

(二)学生准备
学案、展示纸、马克笔等。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二)生物能进行呼吸
(三)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四)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七、评价
(一)教师评价:根据“枯死的含羞草是不是生物?”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二)学生评价:
1.小组汇报评价
2.小组学案上交后评价
八、学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学案
第____小组(一)观察比较
(二)根据比较的结果,用科学的语言归纳和概括绝大多数生物的共同特征。

请把你的结果用马克笔写在大纸上(竖着写),并贴到黑板上向大家展示。

比一比:哪个小组概括得快速、准确、全面。

【教育资料】初中生物教案人教七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初中生物教案人教七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学习精品
中学生物学案设计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生物
课时
1课时
主备课教师
课题
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
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学习重点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预设)
教师: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②教师准备与学生:①学生观察生活环境,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二次设计
教师
时间
课前准备
李政化学口诀总结
导学过程预设
政治经济学04任务答案导学过程设计
引导
大家了解机器人么,那机器人是不是生物呢?
2.生物的特征
师:出示图I-6,I-1,I-10图片中的狮在追辅斑马,植物光合作用,小鸡觅食等等都是生命现象,到底什么是生物呢?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生:讨论后回答。
数学专业论文选题学生1回答:“活着的,具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
学生2回答:“有感情的物体。”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珊瑚虫是生物,因为只有它具备了生物的特征,具有生命。而钟乳石和珊瑚是没有生物特征的。
师:教师小结:学完这节课后,你们该知道什么是生物了吧?
生:学完这节课后,我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生物。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结构基础,都要进行一系列的生理活动:需要呼吸,需要营养,进行新陈代谢,有生老病死,有传递信息的本领,活动有规律性,可以适应环境,还可以影响环境……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 苏科版(2021学年)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 苏科版(2021学年)

江苏省盱眙县七年级生物上册1.1.1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盱眙县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与生物学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盱眙县七年级生物上册1.1.1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教学目标]:l、理解生物学的概念。

2、概述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生物学发展中的新进展,与全班同学讨论,交流.[教学重点和难点]:1、概述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2、解生物学发展中的新进展,与全班同学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事实导入2001年2月,袁隆平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师:请思考1,袁隆平的新型杂交水稻是生物吗?你能举例说明还有哪些是生物?2,他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3,我们应学习袁隆平在科学探索中的什么精神?学生交流,讨论(略)教师引入(一)生物学的概念生: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师:请同学们讨论生物学与我们人类生活的关系如何?(二)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提示从衣、食、住、行、医方面)学生活动(略)师总结:生物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基础,不仅如此,在生产和生活中,它还能给我们许多启迪。

比如:在工业、国防、医学、建筑、运输等行业中,许多技术产品模仿了动物或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上的一组图示,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学生活动,并回答。

教师评价,并总结:(略)师:从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你还能举出其他类似的例子吗?学生发言,举例;教师评价,总结。

师:因此,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生物,生物学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密切。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生物与生物学教学案(无答案)苏科版(1)(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生物与生物学教学案(无答案)苏科版(1)(2021年整理)

江苏省镇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1.1.1 生物与生物学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镇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1.1.1 生物与生物学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镇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1.1.1 生物与生物学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1)的全部内容。

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概述生物和生物学的概念,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和基本特征,说出生物、生物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前景。

2。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图文分析,能通过观察图片信息分析归纳生物的基本特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生物和生物学在人类生活、生产、医疗卫生等领域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养成关注周围的生物,关注生活、生产、社会中生物学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图文分析、举例说明、发现问题等生物科学素养.二、教学重点: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三、教学难点:了解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四、课前预习: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生物是指的物体,如到处可见的和,还有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等微小生物。

2、生物都能表现出一些。

而生物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出课题:环节一:什么叫生物?什么叫生物学?师生互动,举例判断生物与非生物。

环节二: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师:展示图片,指导学生分析归纳,生:讨论交流,归纳小结。

环节三:讨论交流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如仿生学等。

环节四:关注现代生物科技成果,如克隆、转基因技术,生态农业等。

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1.1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1 (新版)苏科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1.1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1 (新版)苏科版 教案
多媒体展示视频:生物的基本特征
说出还有排泄废物等。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月 日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说明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什么现象呢?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பைடு நூலகம்:
小结: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6. 生物都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
小结: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举例说出自然界中常见的生命现象,如蚂蚁搬家、燕子衔泥、孔雀开屏等。
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说出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
同样,动物也要生长发育。如受精卵经过胚胎发育,长成胎儿。
小结:生物能生长和发育。
3. 生物都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
细胞要完成生长和发育等生命活动必须消耗能量,如此时的你正坐在教室里学习,不仅你的眼睛和大脑的细胞在工作,你的胃肠细胞在消化食物,血细胞在体内运输。若此时你受伤了,则会有一些细胞来“修补”这个创口。
小结: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
思考:熊猫玩具是生物吗?机器人是生物吗?
活动:火眼金睛辨识生物和非生物
多媒体展示图片:白头叶猴、手上的细菌、水蚤、蘑菇、落叶、蝉蜕后的壳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1. 生物大多都有细胞结构
多媒体展示图片:一只美丽的蝴蝶落在树叶上
一只美丽的蝴蝶落在树叶上,虽然它们看起来那么的不同,但它们有共同的特征。观察图片,说一说动物和植物相似的特征是什么?
观察图片,说出植物能够繁殖后代
观察图片,说出动物也要繁殖后代
观察图片,说出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7. 生物也要呼吸
多媒体展示图片:
1伸伸懒腰,喘口气;
2树:我也需要新鲜空气;
小结:生物都能呼吸。
生物除了以上的特征还有哪些特征呢?

苏科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1.1第1节 生物与生物学》精品教案 (4)

苏科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1.1第1节 生物与生物学》精品教案 (4)

生物与生物学一、教学目标1、概述生物与生物学的概念2、分析生物的生命现象,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3、描述生物学研究内容4、收集现代生物科技成果二、教学重难点1、观察生物与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三、学习与交流1、生物是指的物体,举4个实例思考:机器人是生物吗??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分别举2个例子3、以青蛙为例,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1)(2)(3)(4)(5) 。

这些特征是不同生物共有的吗?4、生物学是研究和的科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是。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仿生学并作简单介绍。

5、了解仿生学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

6、熟悉现代生物科技的成果四、典型例题1、下列不是生物现象的是()A、蜘蛛结网捕虫B、小鸡破壳而出C、海浪拍打堤岸D、蜥蜴遇敌断尾2、黄豆能长成豆芽,这是因为生物能()A、生长B、运动C、繁殖D、对环境做出反应3、找出下列各项之间的对应关系,用线连接起来①荷叶A薄壳建筑②海豚 B直升机③蜻蜓 C荧光灯④蝙蝠 D国家体育馆⑤鸟巢 E防水衣服⑥萤火虫 F潜水艇⑦蛋壳 G雷达五、达标检测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B、枯死的树干C、珍珠D、蘑菇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这是来自鲁迅先生所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一段文字,其中涉及到的动物有()A、8种B、6种C、4种D、3种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长发育B、呼吸C、排除体内废物D、遗传变异4、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

这种生命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生长发育B、呼吸C、需要营养D、适应一定的环境5、在果园中养鸡,一般不会出现的影响是( )A、增强鸡群体质B、果树的产量下降C、减轻害虫对果树的危害D、提高果园土壤肥力8、下列属于生物生长的是()A.气球由小变大B.钟乳石慢慢长大C.蘑菇由小变大D.河水慢慢涨高9、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10、获得2000年度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袁隆平的突出成就是()A、人类基因组测序B、杂交水稻C、转基因技术D、克隆技术11、机器人是科学家模拟人类制造出来的,它不能完成的活动是()A、生长发育B、看家护院C、奔跑D、飞行12、鲸浮出水面时,在头部往往会形成巨大的雾状水柱,这是鲸在()A、吸气B、取食C、呼气D、呼吸。

【K12学习】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K12学习】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第二章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的发育过程。

6.初步学会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7.调查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8.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进一步提高观察、记录和处理的能力。

9.能对照实物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10.能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11.能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12.能通过描述花的基本结构及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3.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的发育过程。

4.运用测量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5运用测量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6花的结构及功能,特别是子房的结构。

7花的结构及功能。

课时安排:参照学期计划46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课时:1教具:菜豆种子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方案一: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引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苗的过程,4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题并确定问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 (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 (新版)苏科版
D、阅读下列文字,了解生物体能生殖、遗传与变异。
生物个体都有一定的寿命,为了使物种不至于灭绝,需要通过生殖产生下一代。
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虎父无犬子”、“桂实生桂,桐实生桐”就说明了生物的特征能遗传给后代、这种现象叫遗传。
俗语也说“一母生九子,九子九个样”、 “麻雀变凤 凰”、“鲤鱼跃龙门”、“灰姑娘也能变成白雪公主”,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特征都会遗传给后代,这种现象叫做变异。
5、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能自由运动 B.都能繁殖C.都具有反射话动D.都生活在水中
6、下列生 物不具有细 胞结构的是( )
A.衣藻B.酵母菌C.狂犬病病毒D.大肠杆菌
反思与
心得
E、阅读下列文字,了解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仙人掌的叶变为刺,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很深,是为了适应缺水的环境;蚯蚓能够疏松土壤,绿色植物能降低周围的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说出一个自己影响环境的例子:。




一、是生 物。
二、生物的六大特征(生命现象)是:
1、2、
3、4、
5、6、




自主评测(相信你、一定行!):
1、蘑菇属于()
A.细菌B.真菌C. 病毒D.非生物
2、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3、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 是()
A.人B .蘑菇C.青蛙 D.电脑病毒
4、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C.雨后春笋D.潮起潮落
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
基本
环节
基本内容

【配套K12】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配套K12】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生物的特征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接触生物学这门学科的开始,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高。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阐述生物的共同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在课上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并尝试总结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教师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鼓励。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观察的方法进行说明。

生物广泛存在于学生的身边,本节的教学也可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教师设计适当的思考题:1.你知道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生物吗?2.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非生物?学生通过思考,知道人、花草等是生物,桌子、椅子、黑板等是非生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人、花草等在生活的过程中需要营养物质,需要吸收氧气,需要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遇到不良刺激会作出反应,并且能够繁殖等。

而桌子、椅子、黑板等不具备这些特点。

使学生认同具有这些特点的物体才是生物,一般的生物都具备这些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或教师提供的物体),了解什么是生物。

2.通过观察教材中展示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尝试说明生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哪些。

3.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展示,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资料,了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养成爱护植物的良好习惯。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并尝试理解科学与生活、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如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K12学习】XX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章)

【K12学习】XX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章)

XX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章)XX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认识生物节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感悟一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意义。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教材内容的分析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区别生物和非生物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准备:①制作的多媒体;四、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本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可让学生观察有山、水、虫、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比较归纳。

但是,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应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补充,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教学,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

设计思路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过的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区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1 生物与生物学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1 生物与生物学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1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1学科生物课题1.1生物与生物学第 1 课时教案序号:1主备人年级七备课时间8.30上课时间审核人教学目标:1.概述生物学的概念,举例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2.初步练习图文分析^p 。

重点与难点: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激发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生物自学引导:观察图片,P1中的图片,让学生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指出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首先,我们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此外,在美丽的校园、广阔的田野、碧绿的草地、葱郁茂密的森林,到处可见植物和动物,还有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的细菌、病毒等微小的生物。

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究竟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呢?指导学生读书,相互讨论交流,通过观察书中的四幅图片总结出生命的特征,提问:具有生命的生物体应具有哪些最基本的特征?答:⑴通过观察兰花螳螂诱使其他昆虫前来传粉或采蜜,将它变成自己的美餐的图片,得出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链,生物体需要获得营养才能维持其生命活动,这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⑵通过观察黄瓜植株是由许多细胞有序构成的图片,很容易得出生物体的构成不是混乱无序的,而是有严格的结构层次关系,其最基本的层次是细胞。

⑶通过观察雏鸟需要亲鸟喂养,从而获取食物用以维持生命生命活动的图片,我们能得出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需要获取营养才能维持,比如雏鸟的生长,另外对于动物体,有许多特殊的生命活动现象,如繁殖行为等等。

⑷通过观察母狗一胎能生多只狗崽,有的幼崽毛色与母狗相同,有的幼崽毛色与母狗不同的图片,我们知道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都存在着像与不像的问题,这就是生物体的一个重要特征,遗传与变异。

互动探究讨论:1.图1-3表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这些特征是不同生物所共有的吗?答:1图表现出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和生物需要营养的特征;2图表现出生物需要营养的特征;3图表现出生物体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大多数生物的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特征;4图表现出生物具有繁殖和遗传与变异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与生物学》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观察的活动,使学生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

从图片入手,引导学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生物生存的环境并尝试对生物的环境进行分类。

【知识目标】
概述生物和生物学的概念,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和基本特征,说出生物、生物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前景。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图文分析,能通过观察图片信息分析归纳生物的基本特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生物和生物学在人类生活、生产、医疗卫生等领域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养成关注周围的生物,关注生活、生产、社会中生物学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图文分析、举例说明、发现问题等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课前准备
课本,教参书,多媒体课件,网络
①蚂蚁:好多好吃的哦!
②大雁:南方也是我的家!
而科学探究则是探索生命王国的重要途落
创设情境,让学生分析:
如此
生物
1997年2月27日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了一项震惊世
界的研究成果:1996年7月5日,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
伊恩·维尔穆特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一
太空育种可在较短时间内育成高质量的新品种,图中南瓜直径近1米,高0.6米,重180千克,它是通过航天育种培育成的新品种。

还有皮薄、肉厚、汁多、个大的“太空菜葫芦”太空辣椒、太空茄子、太空冬瓜等等。

资源匮乏、疾病危害生命及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