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方法

合集下载

一级教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一级教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第一单元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征和衡量的标准。

【知识要求】一、正确界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一词,实际上就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或者“战略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从英文原意看,后者的翻译也是比较确切的。

与此有关的术语还有“人力资源战略管理(Human Resource Strategic Man-agement)”或者“人力资源策略管理",以及“人力资源战略(Human Re-source Strategy)”。

首先,应当明确“战略”与“策略"两个基本概念的差异性。

战略和策略都是军事上常用的专业术语,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或规划,是事关全局发展的大政方针,而策略则是指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

很显然,战略是策略的上位概念,这说明一些港台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将“strategic”一词译为“策略(性)”要比“战略(性)”更确切一些,因为人力资源战略毕竟是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部分。

其次,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内涵是完全不同的,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下属概念,它是指企业在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所作出的总体策划。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它是“通过人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设计的组织系统";有的专家认为,它是“为促进企业实现目标的规划性部署与活动方式";还有人认为,它是“把人力资源实践活动与业务战略联系起来的过程”,它包括识别实施业务战略所需配备的人力资源能力和保障这些能力而专门设计的政策和实践做法。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人力资源是企业成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重点招聘与选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与选拔是首要重点。

企业需要制定招聘需求和标准,选择适合岗位的候选人。

此外,透过有效的面试和评估方法,筛选出最优秀的人才。

培训与发展培训与发展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另一个重点。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提升技能,适应岗位需求。

而发展则帮助员工实现个人职业目标,并促进他们在组织中的晋升。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对于激励员工、提升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制定明确的目标、定期评估员工表现,并提供奖励和反馈,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难点人才流失企业面临的难点之一是人才流失。

员工对于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的不满可能导致他们寻求其他工作机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具有吸引力的福利待遇,并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

多元化管理如今,企业员工具有不同的背景、文化和价值观。

多元化管理可以带来创新和竞争优势,但也可能增加管理难度。

企业应该重视多元化,并鼓励开放的沟通和理解,以建立包容性的工作环境。

变革管理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常常面临着改变和调整的需要。

变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有效的沟通、培训和支持。

企业应该建立灵活的机构和流程,适应变化并与员工共同推动变革。

解决办法建立人才留留人机制为了留住优秀的员工,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提供职业发展和培训机会、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等。

推行多元化管理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员工对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并创造一个包容性和平等的工作环境。

企业还可以采取具体措施,如招聘多元化人才、设立多元化团队等。

强化变革管理能力建立变革管理团队,确保变革的顺利进行。

提前沟通和引导员工,分享变革的动机和目标,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以上是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的概要。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策略与人才评估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策略与人才评估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策略与人才评估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同时,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的招聘策略和人才评估方法来吸纳并培养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策略与人才评估方法。

一、招聘策略招聘策略是企业吸纳人才并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不同的企业在招聘策略上有着不同的选择,但是无论哪种策略,都应该兼顾以下几点:1. 定位明确在制定招聘策略时,首先要明确要招聘的人才岗位和招聘的目的。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明确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并明确招聘的目的,比如扩大业务规模、提升企业竞争力等。

2. 多渠道招聘招聘渠道的选择非常重要。

企业应该在不同的媒体上发布招聘信息,比如门户网站、社交媒体等。

此外,可以配合校园招聘活动和社会招聘会等,从而吸引更多的求职者。

3. 引导求职者,树立良好形象在招聘过程中,企业要引导求职者,以展现良好的形象。

通过为求职者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明确的要求,来展现出企业优良的品牌形象。

此外,招聘过程中,应该及时沟通,耐心解答,以此来为企业提高形象加分。

4. 保证信息科学化处理对于收到的不同求职者的简历和信息,企业需要及时处理。

通过提供优良的招聘流程和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来提高对招聘信息处理的科学化程度。

5. 推进人才储备即便在招聘过程中,最终确定的人才并不足以满足企业需要,也可通过继续对求职者的储备来吸引潜在的人才。

通过建立储备人才库,以此来为企业增加未来发展的弹性。

二、人才评估方法招聘适合的人才是企业吸引人才的第一步,如何保障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效率也是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因此,对于人才评估方法的选择应该尽可能精准,以此来对新员工进行更好的管理。

1. 能力测试能力测试是一种经典的人才评估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测算求职者在特定方向上的能力水平。

能力测试可以分为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

知识测试通常采用问答式考试,重点是考查求职者在学科中的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及差异化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及差异化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及差异化分析HR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企业战略以及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所需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制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传统的人事管理总是处于企业较低层的地位,仅仅停留在作业性和辅助性的层次上,以短期导向为主,同时将人力视为成本,作为企业总是设法去降低人力资源的投资来降低企业成本。

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脑力,人力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

因此,企业高层管理者在研究企业目标、战略时,越来越需要同步思考未来五年、十年的人力配置,把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和使用放在战略的高度,使企业的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真正的核心资源。

理念一:在现代的企业管理当中,每一位管理者都有义务对下属员工精心指导、培训、约束和激励,从而提升下属人员的职业境界、进取精神和人力资本价值。

理念二: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培训、绩效和薪酬等各个部分进行有机的结合并进行系统化管理,使员工明确可以期望什么,得到什么,以及什么事是重要的。

不仅在很多的跨国公司里,就是国内也有很多的大公司,已经把人力资源高层管理者纳入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中,直接参与企业的战略形成和战略执行过程,负责向战略规划者提供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力方面的信息,来帮助高层管理者做出最佳的战略选择。

一旦做出战略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就体现在:通过包括开发在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活动为企业提供具备战略实施所需要的那些技能和行为的员工,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HR战略的差异化集中化战略电科是一家专业生产二次充电电池的加工型企业,总部设在香港,生产基地坐落于深圳。

公司从2002年创立以来,产品就一直远销欧美诸国,并已经在电池行业里小有名气,是一家典型实施集中化战略的企业。

企业的竞争市场就是电池行业中的二次充电电池,顾客群体多是为玩具、工业等企业加工能够二次充电的电池,所以电科的HR战略也采用了集中化战略。

人力资源八大模块及解释

人力资源八大模块及解释

人力资源八大模块及解释人力资源3P系统是指岗位分析系统(position and job analysis system)、薪酬系统(pay system)和目标绩效系(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3P所关注的问题是人力资源系统中最核心的责任机制问题、分配机制问题和激励机制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四模块:选人、育人、用人、留人人力资源管理五模块:1、招聘、2、培训、3、绩效、4、薪酬、5、员工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配置;3、培训与开发;4、考核与评价;5、薪酬与福利管理;6、劳动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八大模块:1、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2、工作分析、3、素质模型、4、招聘、5、培训、6、绩效管理、7、薪酬、8、职业生涯人力资源管理是包括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规划: Human resources plan:招聘与配置:Employment advertise and disposition培训与开发:Training and development绩效管理:Achievements management薪酬福利管理Salary welfare management劳动关系管理Work relations management. .模块一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1、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2、组织部评估3、组织发展与变革; 4、计划组织职业发展;5、比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综述 6、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计划 7、工作中的绩效因素 8、员工授权与监管模块二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模块 1、理论学习 2、项目评估3、调查与评估 4、需求评估与培训5、培训与发展 6、培训建议的构成7、培训、发展与员工教育 8、培训的设计、系统方法 9、开发管理与企业领导;开发自己和他人 10项目管理;运作管理:项目开发与管理惯例模块三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补偿,激励和收益) 1、薪酬 2、构建全面的薪酬体系 3、福利和其他薪酬问题 4、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模块四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 1、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优势2、人力资源管理的发令及环境;3、人力资源规划4、工作分析5、人员招聘6、培训和发展员工7、员工绩效评估8、提高生产力方案模块五员工和劳动关系 1、就业法 2、劳动关系和社会 3、行业关系和社会 4、劳资谈判5、工会化和劳资谈判模块六安全、保安和健康 1、安全和健康项目 2、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3、促进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4、管理执业健康和安全HR (Human Resource)是human resource的缩写,是指人力资源。

联想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

联想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

联想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员工企业互动共赢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目前拥有员工11200余人。

2000年7月,联想人选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截至2001年,联想电脑以30.8%的市场份额连续6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并连续7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

目前,联想集团在国内除北京平台外,在香港、上海、深圳等8个城市设有区域平台,在哈尔滨、南京、乌鲁木齐等12个城市设有办事处。

在国外设有欧洲区、美洲区,包括美国、英国、荷兰、法国。

德国。

西班牙、奥地利等7家子公司。

2000年度联想集团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最受赞赏的企业”。

其中:“管理方式最创新的公司”——第1名;“最令员工满意的公司”——第2名;“财务状况最健全的公司”一第2名;“客户服务最有效率”——第2名;“最能表现出良好企业公民意识”——第3名;“最可靠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第4名;“产品服务质量最受赞赏”——第5名。

2001年12月,在《亚洲货币》11个项目的最佳评选中,联想获得“综合性投资者关系”、“财务管理”等7项评选的第1名;在《亚洲财经》6个项目的最佳评选中,联想获得“最佳管理企业”等5项第1名。

在2002年1月《财富》(中文版)杂志的“中国最大上市企业”中,联想集团位列第5名。

2002年,联想集团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

联想集团在短短的十几年内,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发展壮大成为我国高科技信息产业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并且云集着一大批业界的顶尖人才,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柳传志曾有一句名言:“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

”那就让我们沿着这个线索,看看联想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联想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存在的价值是什么?2000年,联想集团在国际著名咨询公司Mckinsey的协助下,制定了联想三年发展现脱2001~2003年入这份规划不仅是业务上的规划,还有人力资源规划等重要组成部分,以后各年度人力资源规划都将以该规划为指导,并对其规划目标进行分解落实。

人才是一个企业最重要也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

人才是一个企业最重要也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

人才是一个企业最重要也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人才资源战略管理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是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机制的竞争。

竞争是企业成败的核心所在,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是由企业所拥有的人才决定的,企业80%的效益又是由最关键的20%的人才为主创造的。

因而,一个企业集团人才工作创新机制如何,能不能吸引和凝聚集团各分(子)公司及社会上的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能否合理配置、管理、开发和利用好人才,将关系到企业集团生存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重点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

”历史上,《尚书•咸有一德》中最早提出“任官惟贤才”,即要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三国志》中有一句名言:“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因素。

被称做“经营之神”的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国家的兴盛在于人,国家的灭亡亦在于人,古圣先贤,早有明训;回顾古来历史,可谓丝毫不爽。

经营事业的成败,不容讳言,与治国同一道理,在于人事安排是否合宜”。

以及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企业家之——原GE的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将60%以上的时间用在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管理骨干。

他说:“我们能做的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

因此,我们大部分工作便是选择适当的人。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大概有300个企业的总经理是从通用电器出来的)。

鉴于人才资源及任用如此之重要性,企业集团领导应审时度势,未雨绸缪,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在集团未来发展中的基础性、决定性、战略性作用,认真研究和制定适合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战略。

情绪劳动视角的服务业员工管理策略研究以海底捞为例

情绪劳动视角的服务业员工管理策略研究以海底捞为例

情绪劳动视角的服务业员工管理策略研究以海底捞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员工在服务传递中的情感投入与表现,即情绪劳动,已成为影响服务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情绪劳动不仅要求员工根据工作规则调整情绪表达,还需应对工作中的情感挑战,对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度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员工的情绪劳动,提升服务质量和员工满意度,成为服务业管理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从情绪劳动的视角,探讨服务业员工管理策略。

通过对海底捞这一知名服务企业的深入分析,本文揭示了其独特的员工管理策略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应对情绪劳动带来的挑战。

海底捞以其卓越的服务质量和员工满意度而闻名,其背后的员工管理策略对于其他服务业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回顾情绪劳动的相关理论,明确情绪劳动对员工和服务质量的影响。

然后,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深入剖析海底捞的员工管理策略,包括其招聘、培训、激励和关怀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海底捞如何通过这些策略有效管理员工的情绪劳动,从而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员工满意度的提高。

本文将对海底捞的员工管理策略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对其他服务业企业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服务业企业提供一种基于情绪劳动视角的员工管理策略框架,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情绪劳动带来的挑战,提升服务质量和员工满意度,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文献综述情绪劳动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已逐渐在多个学科领域,特别是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情绪劳动主要指的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为了满足组织的要求,调控自我情绪以展现出符合职业规范的情绪表达。

在服务业中,情绪劳动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为员工与顾客的互动中,情绪的表达与调控直接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近年来,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关于情绪劳动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情绪劳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情绪劳动的定义、维度、影响因素以及后果等。

尤里奇:详解HRBP四种角色与人力资源转型策略

尤里奇:详解HRBP四种角色与人力资源转型策略

尤⾥奇:详解HRBP四种⾓⾊与⼈⼒资源转型策略1 时势造英雄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戴维·尤⾥奇就已经活跃在学术和咨询界,是 GE 群策群⼒专家团队的核⼼成员。

但真正使其脱颖⽽出成为 HR 领域顶级⼤师的,却是担任《哈佛商业评论》总编托马斯·斯图沃特的那篇“炸掉你的⼈⼒资源部”的⽂章。

斯图沃特的⽂章⼀⽯激起千层浪,争论异常激烈、⼀⽚混乱。

关键时刻,尤⾥奇站了出来。

尤⾥奇通过重新界定问题,巧妙地避免了陷⼊争论的旋涡当中。

他指出,是否废除⼈⼒资源部这样的问题是个坏问题:如果有价值,当然就不废除;如果没有价值,当然应该废除。

同时,他抛出了⼀个更有现实价值的问题:⼈⼒资源部到底该如何创造价值?由此,他提出了成就其⼤师地位的第⼀个观点:⼈⼒资源部门不应该再关注活动本⾝;⼈⼒资源部不应该关注做了什么,⽽应该关注产出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尤⾥奇发展出 HR ⾓⾊与贡献四象限模型,被⼏乎所有优秀企业采⽤,对⼈⼒资源实践产⽣了深远的影响。

尤⾥奇后来位居《财富》杂志 2001 年度管理⼤师之⾸,因为⼈们津津乐道尤⾥奇的四象限模型。

2 ⼀道选择题在美国密歇根⼤学的 MBA 课堂上,尤⾥奇最喜欢抛给学⽣⼀道选择题:谁应该为公司⾥的⼈⼒资源活动负责?A.各部门管理者B.⼈⼒资源⼈⼠C.各部门管理者和⼈⼒资源⼈⼠合作D.咨询专家E.没有⼈,⾃⽣⾃灭⼤部分的学⽣都会选 C。

尤⾥奇会告诉他们,C 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是 A。

他告诉学⽣:“从根本上讲,各部门管理者对公司的产出和流程负有最⼤的责任。

他们负责为股东提供经济利益,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为员⼯提供⼯作的价值。

为了达成这些产出,各部门管理者必须承担起⼈员管理的责任。

”即使是⿍⿍⼤名的专家,也并⾮都对这个常识性的问题有着正确的认识。

⿎吹要建⽴最强⼤的⼈⼒资源部来驱动组织运⾏的,⼤有⼈在。

尤⾥奇则⼀直旗帜鲜明,不改初衷。

在最近出版的 HR Transformation ⼀书中,尤⾥奇仍然不忘强调:“真正的⼈⼒资源转型,将会进⼀步强化直线经理在打造组织能⼒和⼈才队伍⽅⾯的责任。

迪士尼人力资源管理(一)2024

迪士尼人力资源管理(一)2024

迪士尼人力资源管理(一)引言概述:迪士尼是世界著名的娱乐公司,其成功离不开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

本文将探讨迪士尼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重要方面。

首先,将介绍迪士尼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和目标。

接着,将就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评估、员工福利和员工关系这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最后,总结迪士尼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

正文:背景和目标:1. 迪士尼公司的历史和规模2. 迪士尼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招聘与选拔:1. 制定招聘策略和计划2. 设计招聘流程和工具3. 面试和评估候选人4. 执行背景调查和参考检查5. 最终选拔合适的候选人培训与发展:1. 确定员工培训需求2. 设计培训计划和课程3. 提供不同形式的培训手段4. 实施培训和发展活动5. 跟踪和评估培训成果绩效评估:1. 确定绩效评估标准和指标2. 设计绩效评估流程和工具3. 进行绩效评估和反馈4. 提供激励和奖励措施5. 处理低绩效员工和绩效改进计划员工福利:1. 提供全面的员工福利计划2. 设计灵活的福利政策3. 提供医疗保险和退休福利4. 实施员工福利调查和改进措施5. 关注员工福利的平衡和可持续性员工关系:1. 建立积极的员工关系氛围2. 开展员工关系活动和沟通3. 处理员工投诉和冲突4. 培养员工团队合作精神5. 促进员工参与和满意度提升总结:迪士尼人力资源管理以其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团队,为公司提供了稳定、高效的人力资源支持。

通过招聘选拔、培训发展、绩效评估、员工福利和员工关系的有效实施,迪士尼成功地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团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成功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和学习。

人力资源十大著名案例分析(一)2024

人力资源十大著名案例分析(一)2024

人力资源十大著名案例分析(一)引言概述:本文将围绕人力资源领域的十大著名案例展开分析。

这些案例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招聘、培训发展、绩效管理等。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宝贵的借鉴和经验,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升组织绩效。

正文:一、招聘:1. 案例一:谷歌的招聘创新- 基于文化匹配的招聘策略- 引入多样化面试者的方法- 利用数据驱动的决策来提高招聘效果2. 案例二:亚马逊的虚拟面试-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候选人进行面试- 提高面试效率和准确性- 大大减少面试过程中的时间和资源浪费3. 案例三:微软的招聘漏斗优化- 通过改进招聘流程减少招聘漏斗中的流失率- 引入测评工具和行为面试来提高招聘质量- 实施创新的招聘渠道和活动来吸引优秀人才二、员工培训发展:1. 案例四:苹果的内部培训学院- 建立内部培训学院提升员工技能和知识- 通过内部导师制度提供个性化培训- 鼓励员工参与学习和发展,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2. 案例五:星巴克的沿袭传统- 建立专业化的咖啡师培训计划- 强调员工与品牌的传承连接- 通过提供完善的培训机会以吸引和保留员工3. 案例六:思科的在线学习平台- 开发自主学习平台提供灵活的学习机会- 集中资源提供全球性的培训覆盖- 提供认证机会来增强员工个人发展和职业竞争力三、绩效管理:1. 案例七:GE的“排名与评级”制度- 建立基于绩效的薪酬体系- 通过强制分布曲线提高绩效激励效果- 关注员工发展和反馈,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参与度2. 案例八:互联网企业的OKR管理- 引入目标和关键结果管理方法- 设定明确、可衡量的目标来推动绩效提升- 强调员工自主管理和团队合作,促进创新和执行力3. 案例九:三星的360度评估- 引入多源反馈,包括同事、下属和客户评估- 提供全方位的绩效评估和发展指导- 增强员工的自觉性和发展动力总结:通过对这十大著名人力资源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和实践。

著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方法

著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方法

微软的绩效管理体系
1、全面绩效管理--一个企业的绩效不 是考核出来的,而是一个循环管理的过 程。
第一,要跟公司绩效有关联,能够实现公司的绩效目标; 第二,要跟个人的成长发展有关系。
微软的绩效管理体系 2、绩效“承诺”而非绩效“目标” 3、选对人是产生高绩效的基础
微软的绩效管理体系
4、基于研发项目的考核
华为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华为公司创立于1988年,是全球通 信业具有领导地位的供应商之一, 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了90多个国 家和地区,员工近4万人。
华为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的
•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高境界和高度团结的队 伍
•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促进优秀人才脱 颖而出的机制 •中国不缺乏科技创新的种子,只缺适宜这些种子 生长的沃土和春雨、和绚的阳光.....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刨松土地、浇水、施肥,使种 子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IBM的人才招聘策略与方法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
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截 至2005年,拥有全球雇员31万多人, 业务遍及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IBM的人才招聘策略与方法
1、选对人是支撑公司实现战略目标很 重要的一个环节。招对人比培养人更重 要。
IBM的人才招聘策略与方法
责任心、上进心和事业心。
联想的人才培养体系
3、职业型HR和创业型HR
职业型:建立制度和规则 创业型:平衡科学与艺术
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问题
1、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双赢问题? 2、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标准问题? 3、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和运作系统问题? 4、职业通道与职业资格等级标准的建立问题?
著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方法

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转变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2.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战略目标与经营目标的贯彻落实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将公司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贯彻到部门和个人的考核中,制定合理的关键绩效指标,实现战略目标与经营目标的贯彻落实,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效益。

2.3注重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平衡企业需要注重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平衡,不仅要重视管理,也要注重员工的前期培训和开发工作,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4注重长期绩效的考核企业需要注重长期绩效的考核,不仅要关注短期结果,还要注重长期或者过程绩效的考核,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激励员工长期发挥优秀的工作表现,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总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新经济时代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管理者转变观念,注重人才开发和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注重长期绩效的考核,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面临着国际竞争加剧的压力,需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重要性,转变观念、突破体制、建立机制,增强企业的忧患意识,并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为了避免企业技术创新陷入误区,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其中包括努力形成企业全员创新意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联系。

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包括建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加强员工培训力度。

其中,员工培训应该贯穿于每个员工企业供职的整个过程之中,采取多样化培训形式,结合企业经营业务实际点突出项目经理班子人员的培训。

建立奖罚分明的薪酬制度是企业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个良好的薪酬管理模式必须具备以下要素:首先,必须具备激励性;其次,必须以岗位设立和岗位评价为基础;最后,员工的薪酬必须与绩效考核和业绩挂钩,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战略人力资源专家黄亨煜博士介绍

1-战略人力资源专家黄亨煜博士介绍

战略人力资源专家——黄亨煜博士介绍黄亨煜博士的课程最大特点:1、作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黄亨煜博士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欧美企业、日资港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的人力资源管理类型与特点均有深刻的研究与实践体会。

黄亨煜博士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高瞻远瞩、举重若轻,站得高看得远,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能为企业总裁的人力抉择提供明确的战略指导。

课程深入浅出,简明易懂。

2、作为北京西三角人事技术研究所的创立人,黄亨煜博士在注重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同时,也注重对具体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和企业咨询实践。

黄亨煜博士在人才测评、竞聘上岗、结构化面试技术、薪酬设计、绩效管理、培训管理等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体会与研究,课程思路严密,操作性强,实用性好。

3、作为国内著名咨询品牌的创始人,黄亨煜博士在近20年的带领团队的过程中,自身经历着“从技术业务专家到管理者”的转变,因而对“领导力开发与管理技能提升”有深切的体会。

4、黄亨煜博士作为北师大心理学院的博士生、师从我国著名心理学大师张厚粲教授(原国务院参事、国际心联副主席),对积极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有许多得到的研究与体会。

独创《第五层次开发:团队氛围改善与创造力激发》培训课程,该课程为联想集团、方正集团、首都机场、新华人寿、松下彩管等数百家知名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做过培训。

该课程对于改善组织内的氛围,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战略人力资源专家黄亨煜博士系国内人力资源实务操作培训创始人(1995年).工学学士(1982),人才学硕士(1990),心理学博士(2008),国内著名人力资源专家,美国阿拉莫公司在华首席培训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核心能力标准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CEETIC《面试考官岗位》《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技能等级认证》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原任国家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市场开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现任北京西三角人事技术研究所所长。

人力资源经典案例系列

人力资源经典案例系列

人力资源经典案例系列――欧莱雅中国战略性招聘欧莱雅在1907年由Eugene Schueller创立的。

2003年,欧莱雅集团全球销售额达140.2 亿欧元。

作为财富500 强之一、世界第一大化妆品公司的欧莱雅集团,其经营活动已遍及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拥有员工5 万多人。

欧莱雅1996 年全面落户中国大陆。

2004 年年初,欧莱雅继收购小护士之后,又闪电般地虎口夺食,从宝洁手中“抢”走知名化妆品牌一一羽西,震惊了整个化妆品业界。

欧莱雅显然是有备而来,因为它在企业管理,特别是人才管理上有一套成熟而有效的管理方法。

它的战略性人才招聘的策略更是为人所称道。

正是因为它的战略性的招聘,使自己的品牌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更是聚集了大量的人才。

思路:人力资源的提前开发2003 年的9 月,虽然2004 届毕业生距离毕业还有近一年的时间,但南京的“准”毕业生们已经吸引了欧莱雅的注意,其主办的一场“工业设计大赛” 已经让学生们真实了解到了欧莱雅的文化。

此次欧莱雅大赛主题是请大学生选择一种做一套环保化妆的方案,获奖者分别有10000 元,5000元和2000 元的奖励。

除了高额奖金以外,冠军每人可获得在欧莱雅6 个月的实习期。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常规的方法是,把某一个员工招进公司,从那一刻起开始给他职业培训,为他设计职业发展道路等等。

显然,欧莱雅的思路不同,它提出了“提前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

欧莱雅认为,创造与人才接触的机会,才是人力资源发展的第一步。

自然,欧莱雅首先想到的是大学,因为大学是欧莱雅未来人才的基地。

“提前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大学生们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就开始了解欧莱雅,了解欧莱雅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市场策略,了解欧莱雅的产品和管理。

欧莱雅希望这些大学生在将来入职的那一刻就能起飞。

加快他们迈向成功的步伐,也可减少企业后期培训的投入。

欧莱雅认为,这样的人力资源开发是相对稳定的。

操作:打造品牌赛事在有了人力资源提前开发的思路之后,欧莱雅不断进行校园的活动的推广,但是欧莱雅逐渐发现,这些活动如果只是平铺下去的话,效果并不好,打造一个品牌性的学生参与度高的比赛才是重要工作。

浅析格力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格力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格力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浅析格力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格力集团简介1991年格力集团于珠海成立,是目前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全球最大的专业化空调企业。

2010年格力集团实现销售收入608.07亿元,同比增长42.6%;净利润42.8亿元,同比增长46.8%,连续十一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

格力空调是目前中国空调行业的唯一世界品牌,其业务遍布世界90多个国家或地区。

从1995年至今,格力空调已经连续16年产销量、市场占有率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其用户规模也在2010年突破了1.5亿。

格力集团是专注于空调产品的大型制造商,格力集团主要致力于为全世界消费者提供技术领先、品质卓越、绿色环保的空调产品,在全球拥有珠海、重庆、合肥、郑州、武汉、巴西、巴基斯坦、越南8个空调生产基地,超过4万名员工,至今已开发出包括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在内的20大类、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能充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各种需求;拥有技术专利近1500项,自主研发的GMV数码多联一拖多机组、离心式大型中央空调、正弦波直流变频空调等一系列高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美日制冷巨头的技术垄断,成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典范,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格力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一般来讲,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分为人员招聘、岗位培训、薪酬管理、合同关系、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规划六个部分。

格力集团虽然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设立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相对不足,在整个管理体系中人力资源部门是需要接受企业管理部门的监督的,这样就形成公司的管理体系存在员工参与性较弱的缺陷。

目前全集团全资及控股主要核心企业13家,其中2家为上市公司,分别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公司还承担了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填海及上部珠海口岸工程、投资入股中航通用飞机公司等政府工程。

著名管理思想-人本管理

著名管理思想-人本管理

保罗·高尔文:人本管理思想保罗·高尔文被人称为“摩托罗拉之父”他创建的摩托罗拉公司在国际通信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尔文有一句名言:对每一个人都要保持不变的尊重。

【思想概述】高尔文在管理学上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人本管理思想。

所谓人本管理思想指的是公司一方面要树立人才竞争的战略,树立利用人才、服务人才的人才观,同时要有科学的人力资源计划,对员工的管理要充分考虑人性的特点,科学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合理充分地开发人力资源。

【背景故事】高尔文,出生于1895年同,美国企业家。

1926年,高尔文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当初只有5名员工,不到1000美元的设备,而由高尔文公司发展成的摩5公司现在是手机和寻呼机的国际巨人,高尔文正是这一奇迹的创始人。

作为企业的创始人,高尔文奉行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本管理思想为大多数所效仿,形成了高尔文为管理界留下的宝贵财富。

据悉,摩托罗拉公司从创办之禄就在高尔文著名名言(对每个人都要保持不变的尊重)的指导下形成了一整套以尊重人为宗旨的价目表业制度和工作作风,进而将这一思想渗透到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

我们可以从摩托罗拉公司的成功体会到这一点。

【思想精要】信息导航当今的世界已进入了网络化的信息时代,地球也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

同时,经济日益全球化,竞争趋激烈,价格、质量的竞争正在转向高科技、伟质服务的竞争,新产品、新观念叠出,谁能领先推出新产品、新服务,谁就能赢得生存和发展。

但所有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在念珠知识经济时代,正如一句广告词只所说的“科技以人为本”,管理也是以人为本的。

综观现代企业的成功与失败,无一不与人的水谁与素质密切相关,如“巨人风波”、郭士纳使IBM复兴,无不展示了人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能迅速崛起成为当今第二号经济强国,也只能归因于日本有较高素质的国民这一点。

一家企业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不仅要有一流的企业领导,还要有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广大员工。

四大名企的hr工作案例分析

四大名企的hr工作案例分析

3、 通用电器核能公司(GE核能)的工资计划流程
GE核能的HR再造是另外一个成功的典范。公司再造的是工资计划流程,通过再造,公司创造了一个无纸办公的管理流程,工资计划的时间从原来的10天降低到1天~2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作成本;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分析能力。
4、AT&T的HR再造集中于工作职位的填充
HR再造的目标之一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常规的事务工作,提高相关决策的速度和精度,给员工提供及时、一致、高质量的人事服务;同时,让人事部门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于其他一些高附加值的工作,降低行政费用,创建更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从案例来看,运用IT技术进行HR再造一般有两种方法:技术驱动型和过程驱动型。技术驱动型以现有系统为基础,重新设计合理的人事工作流程。这一方法有三个优点:(1)可以利用现行系统提供即时技术支持;(2)建立在现有系统基础上,费用较低;(3)由于现有系统属于正常运行状态,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可能出现的问题会大大减少。但是,现行系统对HR再造的设计思路有较大影响。相反,流程驱动型则是从一开始就推翻公司的现行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其方案是特定的,通常也只适用于特定企业。
针对以上情况,为改变对需求部门和应聘人员都比较麻烦的被动的工作方式,HP设立一个招聘管理系统:所有申请人的人事材料首先全部寄往应聘响应中心,在这里,有关人员统一处理所有的材料之后,立即与美国各地的HP人事部门取得联系,把相应信息传递过去,人事信息通过招聘管理系统得到共享,并可获得快捷处理。另外,HP还设立了一个电话服务系统,这个服务系统可以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地回答并处理员工有关福利、医疗、员工退休计划、薪水计划以及持股计划等各种问题。由于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开端,在以后的人事工作流程再造实施过程中,经理和雇员的反感越来越小,以后的人事工作流程再造颇为顺利。1990~1993年间,HP的人事工作人员减少了1/3,人员比(人事工作者/总员工人数)从1/53降低到1/75。人事副总裁彼德逊说,这些人员的减少,每年为公司节省5000万美元,同时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显示了一种明快、高效的工作作风。

浅谈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1)

浅谈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1)

浅谈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摘要企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着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本文以W旅游企业为案例进行研究,首先对于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进行明确,其次根据该企业的现状指出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管理观念陈旧,没有一个长远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人才引进机制不成熟、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助力不足等。

最后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重点从员工招聘、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分析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为中小型企业建立一套更完善更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当前旅游行业发展速度加快的情况下,逼着选择旅游行业进行分析,对旅游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情况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措施AbstractEnterprise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relieving employment pressure. However, enterprises also hav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is paper takes W tourism enterprises as a case study, first The concept of human resources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clarified.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of the enterprise, the problems of the enterprise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re pointed out. For example, the management concept is outdated, there is no long-term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lan, and the talent introduction mechanism is immature. Corporate culture is insufficient for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in enterprises.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suggestions on these issues, focusing on the three aspects of employee recruitment,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proposes effective solutions to establish a more complete and sound human resource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management body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forced selec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for analysis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Key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measures目录摘要 (2)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3)2.1 人力资源管理 (3)2.2 战略人力资源理论 (3)2.3 绩效和薪酬管理理论 (3)3 W旅游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现状 (4)3.1 W旅游企业概述 (4)3.2 W旅游企业人资规划情况 (4)4 W旅游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问题 (5)4.1 内外部人员流动规划不合理 (5)4.1.1 外部人员流动性流程欠缺公平性 (5)4.1.2 管理层观念落后,内部人员流动不合理 (6)4.2 薪酬激励规划不当 (6)4.2.1 物质激励不足 (6)4.2.2 精神激励重视度不够 (7)4.3 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欠佳 (7)4.3.1 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度低 (7)4.3.2 企业文化建设形式不够多元化 (8)5 W旅游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优化战略 (8)5.1 优化内外部人员流动规划 (8)5.1.1 制定引进战略,注重招聘的公平性 (8)5.1.2 创新人员流动手段 (9)5.2 采取合理的薪酬激励规划 (9)5.2.1 增强物质激励对员工的带动力 (9)5.2.2 注重满足员工精神需求 (10)5.3 注重企业文化规划 (11)5.3.1 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度 (11)5.3.2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11)结语 (11)参考文献 (12)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人才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不仅体现在人力资源是企业正常运作的基础,还体现在人力资源自身的价值能够为企业的长足发展保驾护航,人力资源的创新意识是一个企业能够立足于市场,处于不败之地的必要保障。

浅谈鲶鱼效应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鲶鱼效应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鲶鱼效应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一、鲶鱼效应概述又称为“鲶鱼效应理论”或“鲶鱼效应现象”,是一种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广泛应用的管理策略。

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有一位渔民发现,当渔网里放入一条鲶鱼后,其他小鱼因为害怕被捕捉而更加活跃地游动,从而提高了捕鱼的效率。

这一现象被引入到企业管理中,成为一种激励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策略。

鲶鱼效应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外部刺激来激发内部动力,通过创造一定的竞争氛围和压力,使员工在面临挑战时更加努力地工作,从而提高整体团队的绩效。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者可以通过设置目标、奖励制度、晋升机制等方式,创造出具有竞争性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鲶鱼效应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策略,已经在众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运用鲶鱼效应,企业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整体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绩效,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鲶鱼效应的定义和起源又称为鲶鱼激励效应,是一种源自于生物学现象的管理理论。

它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动物学家理查德达尔文提出的,他在研究鱼类行为时发现,当渔民捕捞鲶鱼时,会在鱼群中放入一条或几条鲶鱼,以激发其他鱼的生存欲望,从而提高捕捞效率。

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称为“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外部刺激来激发内部动力,通过创造竞争氛围,促使员工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鲶鱼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设立奖励制度,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其次,通过晋升机制,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前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使员工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

鲶鱼效应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已经在许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引入鲶鱼效应,企业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

2. 鲶鱼效应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鲶鱼效应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竞争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的衡量指标无外乎三个:第一,整体业绩。第二, 基于里程碑的关键业绩。第三,项目上下结点的合作 关系。
5、绩效管理不只是HR部门的事
绩效管理体系的主要问题
1、如何建立基于企业战略目标的绩效管理体系? 2、如何建立分层分类的绩效考核指标?
3、如何处理过程指标与结果指标的结合?
4、如何解决知识型工作的绩效评价问题? 5、如何解决业务部门经理作为绩效考核责任主体问题? 6、如何有效地使绩效考核结果与其他人力资源模块相结合?
人才招聘的主要问题
1、如何制定基于企业战略的人才招聘策略? 2、如何建立有效的招聘渠道和方法?
3、如何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人才素质标准?
4、如何制定有效的招聘流程和责任体系?
5、如何建立有效的人才评估方法?
6、如何建立人才引进的全面考核体系?
一、著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著名企业人才招聘策略 三、著名企业薪酬与激励策略 四、著名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五、著名企业人才培养体系
联想的人才培养体系
3、职业型HR和创业型HR
职业型:建立制度和规则 创业型:平衡科学与艺术
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问题
1、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双赢问题?
2、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标准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3、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和运作系统问题?
4、职业通道与职业资格等级标准的建立问题?
华为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华为公司创立于1988年,是全球通 信业具有领导地位的供应商之一, 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了90多个国 家和地区,员工近4万人。
华为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的
•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高境界和高度团结的队

•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促进优秀人才脱
颖而出的机制
一、著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著名企业人才招聘策略 三、著名企业薪酬与激励策略 四、著名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五、著名企业人才培养体系
GE的人才培养体系
GE的历史可追溯到伟大发明家托马斯· 爱迪 生,他于1878年创立了爱迪生电灯公司。 1892年,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和汤姆森-休 斯顿电气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电气公司 (GE)。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 30多万员工。在中国总投资已超过15亿美元, 建立了40个经营实体,拥有11,000多名员工。
2、把招聘工作和产品划等号。
宝洁的人才招聘策略与方法 3、宝洁是把校园招聘作为人力资源管 理的根基来经营,这是由宝洁本身的 组织发展策略决定的。
4、胜任模型是一个根基。
宝洁的人才招聘策略与方法 5、对于管理者,除了考核业务和业绩 提升以外,背后更重要的还要看他培养 了多少人才。 6、沟通、了解、信任是减少“离婚率”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IBM的人才招聘策略与方法 6、评价招聘的五项标准:
• HR提供的简历被业务部门选中的比例
•招聘的周期
•新人的离职率 •新人的业绩表现 •用人部门对HR提供人才满意度的调查。
IBM的人才招聘策略与方法 7、HR成为业务部门伙伴的四个“要”
第一要靠专业的素养和能力, 第二要有主动服务的态度, 第三要善于沟通,
HP的薪酬与激励策略 公司成立于1939年,两位年轻的发明家比 尔.休利特(Bill Hewlett)和戴维.帕卡 德(David Packard),开始了硅谷的创 新之路 .截至2005年10月31日,在过去的 四个财季中,HP的营业额达867亿美元。 全球财富500强中名列第28。
HP的薪酬与激励策略 1、薪酬策略在三个目标中寻找平衡点
•中国不缺乏科技创新的种子,只缺适宜这些种子 生长的沃土和春雨、和绚的阳光.....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刨松土地、浇水、施肥,使种
子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华为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2、人力资源委员会的重大决策机构和 执行体系。
3、靠5%的落后分子推动整个公司的前 进。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 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联想的人才培养体系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 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 办,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 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1994 年在香港上市(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 现在有员工2万多人。
联想的人才培养体系
1、办公司就是办人
2、人才选拔的“三心”标准
责任心、上进心和事业心。
6、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角色定位和作用问题?
一、著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著名企业人才招聘策略 三、著名企业薪酬与激励策略 四、著名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五、著名企业人才培养体系
IBM的人才招聘策略与方法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 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截 至2005年,拥有全球雇员31万多人, 业务遍及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IBM的人才招聘策略与方法 1、选对人是支撑公司实现战略目标很 重要的一个环节。招对人比培养人更重 要。
IBM的人才招聘策略与方法 2、只有带人的经理才有权利去招聘人、 评估人。 3、志同道合是招人的不二法则 。
IBM的人才招聘策略与方法 4、分层分类的动态人才储水池
5、在法治的条件下,举贤就不用避亲
华为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4、号召大家学雷峰,但决不让雷峰吃 亏。
5、爱惜人才,尊重人才,但决不迁就 人才。
华为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业务管理
双 向
培 训 开 发 ( 育)


绩 效 管 理 报 酬 认 可 ( 留)
6、华为人 力资源管理 大厦
招 聘 调 配 ( 选)
( 用)
职位族与任职资格 文化与价值观 远景与战略目标
第四要深入了解业务部门的具体业务。
宝洁的人才招聘策略与方法
始创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是世界最 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20032004财政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为 514亿美元。在《财富》杂志最新评 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 业中,排名第86位。宝洁公司全球雇 员近10万。
宝洁的人才招聘策略与方法 1、经营人才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和做法, 更是一种组织文化、组织风格 。
GE的人才培养体系
1、组织发展与人才战略部 2、员工是个人职业生涯最大的控股 方 3、从喜欢“万金油”到钟爱“专才”
GE的人才培养体系
4、职业规划从招聘做起 5、人才培养是考核管理者的重要指 标
GE的人才培养体系
6、人才的PIE 模型
P代表 Performance(业绩), I就是 Image(品牌), E就是 Exposure(曝光)。
一、著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著名企业人才招聘策略 三、著名企业薪酬与激励策略 四、著名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五、著名企业人才培养体系
微软的绩效管理体系
微软公司创立于1975年,总部位于西 雅图的雷特蒙德市,已在60多个国家 设有分支机构,全世界雇员人数接近 44,000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脑软 件公司。
华为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7、干部管理“四象限”
品德
Ⅱ Ⅰ 不提升 提升 或降职 Ⅲ Ⅳ 只能从 发挥专 事一般 业特长 岗位工 但不能
责任结果
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的主要问题
1、企业不同发展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问题? 2、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3、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体系和执行体系问题? 4、人力资源管理的软系统和硬系统结合问题? 5、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薪酬、绩效等)的有机结合问题?
著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方法
为什么有些企业能生存100年?
为什么有些企业总是走在行业的最 前端? 为什么有些企业总能解决内外矛盾 而稳步向前?
直面著名企业
发掘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与智慧
帮助中国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著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著名企业人才招聘策略 三、著名企业薪酬与激励策略 四、著名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五、著名企业人才培养体系
公司业绩提升,留住核心人才,员工满意
2、能有更大的权力和空间去做事是最 大的激励
HP的薪酬与激励策略 3、个性化的激励 “包” 4、激励的空间艺术
HP的薪酬与激励策略 5、谁是员工激励的第一责任人
薪酬与激励的主要问题
1、如何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如何在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间找到平衡? 3、如何解决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问题? 4、如何建立多元价值分配形式来满足员工的多元 化需求? 5、如何解决绩效考核与薪酬调整的挂钩问题? 6、如何解决能力评价与业绩评价关系问题?
微软的绩效管理体系
1、全面绩效管理--一个企业的绩效不 是考核出来的,而是一个循环管理的过 程。
第一,要跟公司绩效有关联,能够实现公司的绩效目标;
第二,要跟个人的成长发展有关系。
微软的绩效管理体系
2、绩效“承诺”而非绩效“目标”
3、选对人是产生高绩效的基础
微软的绩效管理体系
4、基于研发项目的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