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省赛一等奖
![教学设计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省赛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1f5b4a0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6.png)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能力目标: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知识目标: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学习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习难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宪法学习之旅”)环节一:走进宪法1.我国的宪法史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哪四部宪法?我国的现行宪法是哪一部?它由哪几部分构成?2.法制宣传日我国每年的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为什么要定在这个日子呢?这是我国历年来法制宣传日的主题,请你思考一下:我国的法制宣传日为什么多次以宣传宪法为主题呢?2022年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2022年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2022年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2022年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2022年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2022年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022年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2022年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2022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022年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2022 年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2022年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环节二:学习宪法(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1.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聚会(注意:4名同学分角色表演,要声情并茂,1——4组各出一人,小组长早定好人选)宪法:我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如:国家性质、根本任务、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等。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刑法:在法律家族中,我是最严厉的主要是管犯罪和刑罚的‘民法:我主要管公民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主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请问:你能看出宪法与其他法律的不同吗?谁是法律家族的核心?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2.查一查:宪法规定的内容我国的国家性质:社会制度:根本任务: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的标志:3.大家来抢答下列描述分别指的是哪部法律?①在法律家族中我最严厉,主要是管犯罪的,对于犯罪分子,我会用刑罚来处罚他,直至判处死刑。
第六课 第二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六课 第二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82acf0551810a6f52486a2.png)
第六课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2、能力目标:结合宪法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从而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3、知识目标:认识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教学难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三、教学方法:采用对比和设疑式教学法,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途径,达到教学目的。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前一框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及依法治国,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依法治国最重要的“法”是什么呢?活动一、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无效。
请问谜底是什么?学生:宪法。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就是宪法,我们今天所学的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一目“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活动二:请同学们阅读P80法律家族聚会的案例,思考问题:1、思考讨论:从法律家族聚会中,你能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吗?学生:略。
小结: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在内容上不同: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活动三:阅读教材:p80—81页,思考并回答:(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2)我国宪法的作用是什么?(3)宪法的规定的内容有哪些?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2、宪法的作用是什么?3、宪法规定的内容有哪些?提问:大家思考,宪法和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有什么区别?学生: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某一方面。
4、宪法和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有什么区别?提问: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的?先后颁布过几部法律?它的构成是?学生阅读回答:略。
5、我国颁布过几部宪法?现行宪法是哪一部?宪法的构成?活动四:大家阅读p81小齐的案例:思考: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小结:因为:a、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宪法是根本法优秀教案
![宪法是根本法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c0dfb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8.png)
宪法是根本法优秀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感受并识记国家宪法日。
②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2.能力目标①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
了解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②组织一些活动宣传国家宪法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组织活动感受宪法日的重要意义,认识宪法的法律效力及权威。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一)猜谜游戏,导入话题1、师∶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
请问谜底是什么?(生齐答∶宪法)2、教师问∶到底谁在法律家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呢?(学生可能回答∶宪法)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宪法,了解宪法。
板书课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3、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感受并识记宪法日。
(2)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3)通过组织活动感受宪法日的重要意义,认识宪法的法律效力及权威。
(4)探究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伟大历史变革。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是国家的___________。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______,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____和根本____,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____和必须履行的基本____。
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____、____、____2.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时间?哪天规定为国家宪法日?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____、__、____,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__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____。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利用课件教学1.课件出示国家宪法日图片,了解的宪法地位,以及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政治教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政治教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38f82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e.png)
政治教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简介本篇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宪法的重要性及其在我国的地位。
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宪法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对宪法的尊重和遵守意识,提高法治意识,使学生成为有良好道德修养和法治思维的公民。
教学目标1.了解宪法的定义、形式和基本原则;2.了解宪法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3.掌握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保护公民权利的原则;4.培养尊重和遵守宪法的意识。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宪法的定义和形式1.教师简要介绍宪法的定义: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是确立国家政治制度、权力运行规则和公民权利的一部法律文件。
2.巩固学生对宪法的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宪法的定义。
3.介绍宪法的形式:宪法可以采用宪法法院解释的宪法和没有宪法法院解释的宪法两种形式,并解释两种形式之间的区别。
4.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其他国家的宪法。
第二课:宪法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1.通过示意图或表格展示我国法律体系的层级结构,强调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最高地位。
2.介绍宪法在我国的作用: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约束力、指导性和保护性三个作用。
3.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身了解和观察,分享宪法在我国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4.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对于国家和公民的意义,讨论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对社会的影响。
第三课: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保护公民权利的原则1.教师介绍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宪法的序言、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机构和宪法修正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2.让学生阅读我国宪法的部分章节或条款,让学生了解宪法中保护公民权利的原则。
3.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些具体的宪法权利来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短小的展示。
第四课:尊重和遵守宪法的意识培养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尊重和遵守宪法,以及违反宪法的后果。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遵守宪法,例如: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的权利等。
3.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设计宣传海报或小册子,表达尊重和遵守宪法的重要性。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5f578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5.png)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一、引言宪法是指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组织形式、权力运行等一系列基本法律的总称。
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性。
宪法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民众的幸福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宪法的定义、作用以及实施等方面展开分析,阐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二、宪法的定义1.法律地位宪法是一部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权威性的法律文件。
它是国家的总章程,国家的一切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
2.内容构成宪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的基本制度、政府组织形式、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具有法律性、长期性和稳定性。
3.修改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一般都要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确保宪法的稳定性。
三、宪法的作用1.组织国家权力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府组织形式,明确了各级政府的权限和职责,确保国家权力的有序运行。
2.保障公民权利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等。
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为公民提供了法律保障。
3.维护社会秩序4.规范国家行为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策和方针,对国家行政机构及行政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宪法强调国家行为必须依法行使权力,确保政府的行动合法合规。
四、宪法的实施1.法律监督2.宪法解释宪法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需要进行宪法解释,以确定具体的适用范围和含义。
宪法解释通常由最高法院等司法机构进行。
3.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是必要的,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但对于宪法的修改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确保宪法的稳定性。
4.宪法的宣传教育宪法的宣传教育是保证宪法得到人民认同和遵守的重要手段。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宪法,尊重宪法,使宪法成为国家的共识。
五、结语总而言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性。
宪法的作用是组织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国家行为。
为了实施宪法,需要进行法律监督、宪法解释、宪法的修改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17f4c56f1aff00bed51e26.png)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
(二)能力目标认识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和维护国家安全。
教学重点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教师体提出探究、学生回答为主,适合教师传统型教学方式。
教学媒体多媒体及通用环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题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首先,请同学阅读第八课的引言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我国法律在哪些领域发挥重大作用?依法治国为什么首先是依宪治国?为什么要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导入新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却容易使人认为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事,不如具体的法规如刑法、民法、诉论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人们每天都能接触和使用的法律来得具体。
宪法好像离我们很远,与我们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些类似太阳系中的太阳,所有其他法律必须依赖它存在,围绕它旋转,它是母法,是法律中的法律。
这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中心问题。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板书)探究题目: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有哪些?区分不同性质国家的根本问题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示)区分不同性质国家的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要解决国家的根本问题: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文化教育权利等;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纳税、劳动、受教育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设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01458f6529647d27285215.png)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思想政治人民八年级下学期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了解我国有哪些法律、法规。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本课是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学期第15课。
主要讲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课文从三个角度比较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最为严格。
通过比较,使人们认识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从而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有利于我国的依法治国。
学习本课需要达成以下的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2.知识与能力: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自觉宣传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三、教材分析本课时围绕“宪法”主要讲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要树立宪法意识等问题。
其中“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关键性知识点。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之前用百度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神圣的宪法》的相关教学材料,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通过百度()搜索一些关于《神圣的宪法》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便于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感受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之处,领悟宪法及其神圣性。
四、教学方法及流程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流程如下:1.常识学习(1)了解学习目标及其重难点。
(2)出示有关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内容(3) 基础知识总结(4) 知识体系总结2.自主学习(1)看书上有关内容,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子。
(2)阅读法律的有关内容,从中分析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d3e53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76.png)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理解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2.知道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3.能充分理解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过程与方法:1.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在宪法和普通法律的比照中、在对问题的探究中,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在充分理解和理解了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基础上,能准确理解为什么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思想上能树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的观点。
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学情分析:通过八年级下册的学习,学生们已理解了一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宪法有所耳闻,但不太熟悉;通过本课前一框题的学习,学生们知道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
但对宪法的特殊性还不太知道,相对来说,宪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比较远,学生对宪法较陌生,需要进一步理解。
本节课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以及使用对法,协助学生懂得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教学难点:宪法与人民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教学方法:情境法、比照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活动一:欣赏响乐,激趣导入,理解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播放视频:《春节序曲》节选2.思考:⑴这么多人的乐队演奏井然有序,音乐和谐美妙,谁起到关键作用呢?⑵我国的法律有几百部之多,怎样才能像乐队演奏一样和谐一致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位“指挥”是谁?3.小结: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要实行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这节课我们就来理解一下宪法。
板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活动二:学生浏览教材,理解宪法基本概况思考: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几部宪法?现行宪法是哪年颁布的?经过几次修改?它由哪几局部构成?活动三:填写表格,比较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异同,理解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1.从内容上理解宪法(1)阅读教材,理解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板书: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同宪法相比较,普通法律规定了哪些内容?(普通法律只规定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内容。
第八课 第一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_八年级政治教案
![第八课 第一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_八年级政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21297f4b35eefdc9d3334f.png)
第八课第一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_八年级政治教案第八课第一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本课概述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我们开展法制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依法治国的历史重任,而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从而树立宪法至上的意识。
因此,本课书在初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
同时,本课还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小结,也是对下册具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一个提示。
2、本课的知识结构:全课书由三个框题组成。
三个框题的内容密切联系,主要阐述了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一框题“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规定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三方面论述了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特征,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二框题“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从三个不同的侧面(一切国家机关、一切团体和组织及全体公民)具体阐述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地位。
第三框“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从公民的合法权利入手,介绍了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的发展与不断完善,从而阐明了宪法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的确认和保障。
3、总体教法建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形式多样化,尽可能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或相关的时事报道。
同时,充分利用宪法原文的相关章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理解能力。
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可尝试用一些多媒体手段或角色扮演、小游戏等形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宪法的兴趣,产生探究的愿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是什么;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充分、准确的认识;知道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
2、过程与方法:能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能在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对比中、在对问题的探究中,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充分理解和认识了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基础上,能正确理解为什么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设计教案完整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设计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1d5faca2161479171128e4.png)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设计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能力目标:认识宪法的作用及其法律地位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能初步认识到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本课地位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对第二单元内容的具体化,更好地了解第三单元的内容,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第二单元的内容。
同时,第三单元对于学生了解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共同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如果说,本书四个单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单元就是其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全书是一根完整的链条,第三单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把握好这一环,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重要基石。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第七第八课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难点: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四、学生分析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环境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与学生联系密切的法律法规学生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比较远,学生对宪法很生疏,需要详细讲解。
我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争通过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和讨论中增长智慧。
五、教学设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导入新课:探究活动一:“法律家庭聚会”情景表演把全班同学分为七组,现场模拟表演一场“法律家庭聚会”。
学生思考:在法律聚会中,1.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不同吗如果有,不同点表现在哪里2.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又众多兵种组成的军队,那么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好统帅。
这个比喻合适吗你还能举出另一个比喻来吗讨论小结:不同,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地位上。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deb9f677e21af45b307a8b9.png)
课题:第一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课型】:新知探索课【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宣传宪法。
能力: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学习重难点】1、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难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课前延伸】自主预习教材P84-P87页,独立思考下列问题:(1)查一查:从2001年至2009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分别是什么?(三个以上)(2)想一想:为什么数个主题中都提到了宪法呢?(3)建国近50年来,我国共制定了哪几部宪法?现行宪法是哪一部?(4)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由哪几部分构成?(5)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任务、根本制度做了怎样的规定?(6)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体现在什么地方?(7) 保持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什么意义?(8)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为什么比普通法律更严格?表现在哪里?【小结】: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①从内容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效力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环节一、猜谜游戏,导入新课初步感悟.师: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
请问谜底是什么?(生齐答:宪法)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宪法,了解宪法。
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对预习案中的问题进行整理,组内交流,找出疑难。
)环节三、合作探究解难释疑(学习指导:师生互动,组间交流,解决自学中个人和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统编版(部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宪法是根本法》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宪法是根本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7390e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c.png)
统编版(部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宪法是根本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与内容结构本单元以“宪法是根本法”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意识。
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感受宪法日》:通过介绍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及意义,引导学生感受宪法的重要地位。
2.《宪法是根本法》:详细阐述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根本地位和作用。
3.《树立宪法权威》:强调树立宪法权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树立宪法权威。
(二)教材地位与作用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本单元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六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宪法知识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3.在整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体系中,本单元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既对之前所学的法律知识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又为初中阶段的法治教育做好了铺垫。
(三)教材特点1.贴近生活实际。
教材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如宪法日的活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让学生感受到宪法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2.注重活动体验。
教材设置了多种活动形式,如讨论、调查、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宪法知识,提高法治意识。
3.强调价值引领。
教材以宪法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国家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宪法的基本知识,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掌握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学会运用宪法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宪法的重要性,增强法治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宪法权威意识,增强对宪法的敬畏之情。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029a4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7.png)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一、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制定。
2、过程与方法: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上能够认识到依法治国首先是以宪治国,核心也是以宪治国。
宪法具有最大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切实做到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勇于维护宪法。
教学重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教学难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谈话等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确定每年的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
20__年,新世纪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这一天,全国各地普遍举行了宪法知识竞赛、领导干部宪法知识考试、群众性的法制宣传、法律咨询以及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法制宣传活动。
为什么我国的第一个法制宣传日就要以宣传宪法为主题呢?是因为宪法的重要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宪法学习宪法了解宪法一块来说一下今天的课题是(引导学生说出课题)课件: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问: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
课件:一、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讲授新课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进法律家族聚会。
看看它们是怎样讲?学生表演小品:法律家族聚会。
问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由于宪法内容的重要性和权威性,而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它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也不同于普通法律。
怎样不同呢?(更加严格)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严于普通法律大家想一想,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为什么要更加严格呢?(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原因)课件:金字塔晃动。
整个法律体系都将不稳定。
所以,宪法不能轻易改动,如果有必要变动,那该怎么办?(程序要严格)。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f92131a2161479171128ef.png)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课题3.6.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课型新授教学媒体多媒体Iu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记住宪法对国家性质、根本制度的规定及我国宪法的构成2.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过程方法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宪法的作用和法律地位,学会从不同方面全面看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能初步认识到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依宪治国,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难点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法制宣传日,每年的宣传主题都和宪法有关,请同学们思考思考,为什么法制宣传日为什么以宣传宪法为主题?新课教学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活动一:认识宪法的重要作用朗读表演:按照教材78页的法律家族聚会,组织学生现场分角色朗读表演。
(结合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问:从法律聚会中,你能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吗?小结: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活动二:了解宪法的内容及构成学生阅读教材79页,认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宪法规定的是什么问题?学生思考问题: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什么要宣传宪法?模拟表演法律家族聚会,体会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
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1.国家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
2.国家性质、社会制度等3.可以加强对人权的保护问题导入新课,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预先对宪法有一定认识。
引导学生对宪法和普通法律有大概的了解。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现场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下文。
让学生认识宪法的内容与普通法律是不同的,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2.宪法的内容有哪些?3.为什么要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4.建国以来,我国颁布了几部宪法,分别是那一年颁布的,现行宪法是第几部,是那年颁布的?5.宪法的构成是怎样的?活动三:探究宪法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学生阅读教材79页小齐的例子,思考并回答材料下的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_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caaec08c77da26924c5b020.png)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从思想上认识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2、情感态度目标: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3、能力目标: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4、知识目标: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准备】课件、课堂练习、学案【教学过程】环节一:课题情境引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你们知道依的是哪部法律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宪法。
环节二:学习目标呈现教师用学案出示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找学生读出其内容,教师对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加以强调。
环节三:自主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发给的学案进行自学(一).自学课本,要求:阅读课本84-87页,完成学案自主学习。
梳理知识一、宪法规定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1、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982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做过四次修订,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章构成。
3、我国每年的法制宣传日是___月__日。
为什么定在这天?4、2016年宪法宣传日的主题是什么?5、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____地位,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_______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_______,其他法律是宪法的_______.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____,否则______。
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______。
(二)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或疑惑,互帮互学。
(温馨提示:六人一组,组长主持,有序合作,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b7738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c.png)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习宪法知识,提高法治素养,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宪法的定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 宪法的作用: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3.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4. 宪法与公民生活的关系: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应积极参与宪法实施和维护。
5. 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尊重宪法,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宪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宪法与公民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宪法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宪法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宪法的认识和看法。
4. 观看宪法宣传视频:直观地了解宪法的历程和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宪法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宪法的思考。
2. 讲解宪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详细阐述宪法的含义、作用以及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 分析宪法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和制定修改程序。
4. 讨论宪法与公民生活的关系: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宪法与公民生活关系的看法。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情景模拟:设计一个模拟立法过程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立法者、律师、公民等,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宪法制定的严格性和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宪法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深入讨论,并准备汇报。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0a61f5aa00b52acfc7cafd.png)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知识与能力】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最高地位。
2、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难点: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小品表演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我国几部法律的单行本,请同学们观察了解。
[讲授新课]活动探究一:法律家族聚会1、请同学分别扮演法律家庭的不同成员,模拟聚会。
2、思考讨论:从法律家族聚会中,你能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吗?3、教师小结:从这次聚会中,可以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在内容上不同: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20XX年,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20XX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其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依法治国的核心。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活动探究二:阅读教材:P78—81页,思考并回答:(1)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2)宪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是什么?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宪法的地位及其作用: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宪法的基本内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投影)(1)国家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
(2)国家的性质: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的根本制度:宪法第2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0f9d7c3c1ec5da50e27035.png)
第8单元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第16课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第一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教案目标1.知识了解宪法的有关内容,知道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技能维护宪法的尊严,培养守法观念,自己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认同“宪法至上”,树立宪法意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宣传宪法。
二、教案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三、教案难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四、课前准备1.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84页引言,初步认识本课的主要问题。
2.教师准备:查阅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了解宪法内容。
查阅有关普通法律的内容规定。
查找四次宪法宣传日的主题。
查找我国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相关资料,充实教案资源。
五、教案流程六、板书设计七、课堂巩固:1.我国宪法的构成有①序言和总纲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③国家机构④国旗国徽首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我国第一个法制宣传日,其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之所以要特别重视增强宪法观念,弘扬宪法精神,是因为宪法 ( )A.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B.体现和维护了人民的利益C.是我国的根本大法D.是全体公民都应当遵守的5.“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的观点()A.是正确的,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制定B.是错误的,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内容不同C.是正确的,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是错误的,因为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3.“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表明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宪法就是普通法律C.宪法比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严格D.宪法是普通法律的具体化4. 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第一条都特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特别写明”表明宪法( ) ①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②规定了公民的一切权利③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④是所有法律的总和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5.宪法的制定或修改程序应当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因为()①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④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所有权利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6. 材料一、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原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0734488e83d049649b665834.png)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从思想上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2、知识目标:识记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难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准备】课件、课堂练习、学案【教学过程】环节一:课题情境引入【情景导入】师: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的家,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特殊的家――法律大家族。
大家知道这个大家有哪些成员吗。
生:回答(同时出示各种法律样本:宪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师:在这个大家族中,哪谁的法律地位高?[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更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法律的感性认识,在此展示课前从图书馆借来的法律样本。
环节二:学习目标呈现教师用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找学生读出其内容,教师对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加以强调。
环节三:自主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发给的学案进行自学【学案自学】:组长注意啦:要让你的组员都学会哟!(一).自学课本,要求:自学过程中,就以下问题标出在课本上的页码,并在书上划出答案,各小组组长依次检查评分。
自学课文,理清一下问题•宪法有什么重要作用?•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什么?为什么?•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它有哪些体现?• 宪法与普通法的区别及关系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我们应该怎样自觉维护宪法尊严?未成年保护法 法律家族聚会:法律名称知多少?梳理知识1、宪法的重要作用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
2、宪法的主要内容普通法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而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例如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
课题: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课型】:新知探索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宣传宪法。
能力: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难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课前延伸】
自主预习教材P84-P87页,独立思考下列问题:
查一查:从XX年至XX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分别是什么?
想一想:为什么数个主题中都提到了宪法呢?
建国近50年来,我国共制定了哪几部宪法?现行宪法是哪一部?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由哪几部分构成?
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任务、根本制度做了怎样的规定?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体现在什么地方?
保持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什么意义?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为什么比普通法律更严格?表现在哪里?
【小结】: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从内容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效力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
环节一、猜谜游戏,导入新课初步感悟.
师: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
请问谜底是什么?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宪法,了解宪法。
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环节三、合作探究解难释疑
探究一:判断分析:宪法=刑法+教育法+环境保护法+········
师点拨:这个不等式不成立。
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制定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但是,诸多普通法律的简单相加并不等于宪法。
探究二:历年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
年份
主题
XX年
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XX年
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XX年
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XX年
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XX年
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XX年
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XX年
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XX年
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XX年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将现行宪法实施日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并且数个主题中都提到了宪法,这说明了什么?
师精讲点拨: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环节四、收获平台
学生谈收获和困惑,师归纳总结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环节五:当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主要的问题。
下列内容由宪法规定的是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②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③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这句话说明了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③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④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如果把我国的所有法律比作一支由众多兵种组成的军队,那么宪法就是乐队的指挥;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军队,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这段话表明
A.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B.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问题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宪法公布施行2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切实保证宪法
贯彻实施,这是因为宪法是
①我国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一切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实的法律保障④规定国家生活中一切问题的法律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作了明确规定。
材料二:我国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物权法等法律中都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或“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
材料三:宪法的制定,有国家成立专门起草委员会,它的通过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普通法律只按一般程序。
以上三则材料分别表明了宪法的什么特点?
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师释疑解惑:选择题2应选D,因为“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强调的是宪法的地位,而②指的是宪法的内容,故选D。
【学习感悟】
我的进步:
还有什么困惑或问题:
我还希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反思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项目,主要介绍了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法律本质和宪法的构成,让学生对宪法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然后分别从宪法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介绍了宪法的特殊性。
在讲授“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一节内容时,我采用了“新课导入初步感悟”、“自主探究全面理解”、“知识整合系统小结”、“夯实基础及时反馈”、“畅所欲言谈收获”等几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生动有趣,体现出了“差异教学”,使课堂教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在分析学情时,我发现学生对宪法知识了解有限,而这些知识理论性又较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若由教师泛泛讲授,那课堂将会是枯燥与沉闷的。
因此,通过组织适当活动、设置情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认识到了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发挥着它的作用。
探究“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时,通过一个“法律体系金字塔”让学生形象而又直观地看到了宪法的地位最高,从而避免了单纯地说教。
学习过程中首先重点解决本课的重点问题:“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分三个探究活动:“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我通过召开“法律家族会”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根据自己了解的有关法律的知识,由宪法及义务教育法、刑法、诉讼法等普通法律,分别谈谈作为法律自己主要任务是什么,老师及时做出引导,这样学生自然就得出了“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的结论。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用了茁壮的“一棵树”来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是“母”“子”的关系,非常逼真,学生很感兴趣。
由“法律体系金字塔”再次说明宪法的最高地位决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重点把握课本上的“相关链接”,另外又让学生了解了一些我国现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的资料和图片,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更为严格”的含义。
最后趁热打铁共同感悟“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生说得很好,热情高涨,效果非常好。
在突破难点时,我直接运用了两个有说服力的材料,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从而让学生明确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两个表现。
学生通过这种参与问题的分析与交流讨论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深刻地了解了宪法的地位与重要性。
教无定法,通过不断尝试,我深切的感受到在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完善与提高,促进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经。
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健康、愉快地成长,作好适应并参与未来生活的心理准备,无疑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