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科技特派员 引领果农共同致富
胡肖龙带领果农走向致富路
![胡肖龙带领果农走向致富路](https://img.taocdn.com/s3/m/362ab5c0376baf1ffd4fadda.png)
胡肖龙带领果农走向致富路作者:郑科来源:《果农之友》2019年第11期2019年2月25日,在山西运城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民进运城中农乐支部主委胡肖龙代表民进运城市委作议政发言,引起强烈反响。
在题为《提升“运城苹果”美誉度,苹果品种改良刻不容缓》的发言中,胡肖龙毫不避讳地提出“一场苹果品种改良运动正在全国各大果区悄然展开,运城作为传统的苹果种植大市,如果不立即着手进行苹果品种的改良换优,极有可能在下一轮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
” 这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围绕运城苹果的更新换代,胡肖龙已经“死磕”了3年,连续递交了4份关于运城果品提档升级的委员提案。
“其实市里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市果业发展中心已经把2019年确定为“品种改优年”,提出了“三新五化”八大精准工作思路。
要求发挥地域优势,适宜种啥就种啥,而且正在引导果农全面进行品种改良和模式创新。
”他说。
“我作为民进运城果农服务站的一名专家,熟悉运城果业,一直服务在果业一线,能够发挥一名民进会员的一技之长,把民进社会化服务工作做好,我觉得很有意义和社会价值。
”在与胡肖龙交流中,他屡次说到。
从“作家”到“技术员”了解胡肖龙的人都知道他是山西中农乐果业科技集团总经理,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作家。
中文系毕业的他,在报社当过编辑和记者,很早就加入了省作家协会,曾是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
36岁那年,他就出版过一部26万字的长篇小说《疯狂的庄稼》,并入围2009年度“赵树理文学奖”长篇小说第一轮评选。
笔者问他为什么没有继续写下去,他淡淡一笑说:“人的一生应该有很多种尝试和选择,写个长篇小说,掂一下自己有几斤几两,就此收手,也挺好的。
”其实,他心中依然深藏着一个作家梦,只是身为总经理,日常事务和经营管理工作让他很少再有时间舞文弄墨。
胡肖龙的恩师、著名作家王西兰老师经常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不写太可惜了,等空闲下来,一定要拾起笔,有了基层生活感悟,就会写得更精彩。
致富带头人联农带农促增收典型案例
![致富带头人联农带农促增收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7b503f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7.png)
致富带头人联农带农促增收典型案例
某村农民李先生,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民,靠着种植果树、蔬菜等
农作物,年收入仅有几万元。
但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引进新品种、推广
新技术,同时充分利用自然、土地资源,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生产模式。
首先,他积极引进新品种。
通过学习、交流,他发现某些品种在当地
适应性比较强,更符合市场需求。
于是,他主动与种子公司合作,引进了
若干优质品种,并积极推广到周边农户,让更多人从中获益。
其次,他大力推广新技术。
通过参加培训、学习科研成果等方式,他
掌握了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农作物中。
比如,在果
树的种植上,他采用了“微喷+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果
树的产量和品质。
再次,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他所在的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
源丰富。
因此,他在种植上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比如引进了滴灌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不仅节约了用水量,同时提高了作物的品质和收益。
最后,他积极联合其他农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通过和其他农户建
立合作社、合作社联盟等形式,他们共同生产、采购、销售,形成了规模
化经营。
并通过延伸产业链,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展销、旅游观光
等多元化的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通过这种方式,李先生成功地实现了由普通农民到整个农业供应链上
的致富带头人的转变,同时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成为当地农业发展
的典型案例。
科技特派员打开了致富路
![科技特派员打开了致富路](https://img.taocdn.com/s3/m/87740894960590c69ec37686.png)
科技特派员打开了致富路作者: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2018年第04期桃花节、向日葵节、荞麦花节……近年来,浙江省仙居县下各镇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花节可谓是攒足了人气。
这些休闲观光项目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形成了下各镇“四季花海”的格局,也极大促进了该县旅游业的发展。
这背后,都跟一位技术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她叫洪莉,台州市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是台州市政府首批向全市欠发达地区选派的科技特派员。
自2005年派驻仙居县下各镇起,洪莉便一直扎根农村、积极科研、传播科技,帮助当地制订落实加快农业发展的规划,引进农业新技术,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技服务和培训服务,用科学技术帮助农民开启了一扇扇致富之门。
樱桃皇后“洪莉老师是我们的‘樱桃皇后’,多亏她的指导帮助,要不然我们村的樱桃、水蜜桃也不会这么好。
”一提到洪莉,羊棚头村党支部书记感慨道。
2005年,作为下各镇科技特派员,洪莉刚到“水果村”羊棚头村时发现该村的樱桃树品种少,樱桃个头小,裂果率高,外观品质较差,生产规模小,栽培技术规范化程度低。
为此,洪莉专门针对当地樱桃产业开展了深入的调研。
在实地走访中,洪莉发现羊棚头村的樱桃大多属于早中熟,五一小长假之前就采摘结束。
因此,引进优良品种是改善樱桃品质、延长采收期的第一步。
而后,洪莉一方面结合羊棚头村实际,引进大果型品种,开展优良品种筛选,另一方面,她经常为村民指导樱桃的栽培技术。
从2006年起,洪莉先后为羊棚头村引进了“葛家坞”早熟品种以及“黑珍珠”“五一”“巴丹早红”等三个优良中晚熟品种。
据了解,羊棚头村的樱桃品种从以前的2个变成了目前的8个品种,其中4个品质优良,广受消费者和种植户的欢迎。
每年的3月是樱桃花开的时节,也是最容易倒春寒的月份,如果再遇上下雨天,不但會影响授粉,还会降低坐果率。
刚开始来仙居的头几年,特别是每年的3~5月,经常能看见她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指导村民怎么喷施叶面肥,怎么建避雨设施。
事迹:用科技领跑农村经济
![事迹:用科技领跑农村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a2505d3d81c758f5f71f6759.png)
事迹:用科技领跑农村经济用科技领跑农村经济×――记省优秀共产党员、原湖滨乡科委副主任林永安×时值早春,走进古田城郊的山头放眼望去,成片成片的果树修剪齐整,含苞吐蕊,开满山头,昭示着又一年的丰收与喜悦。
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湖滨乡的果园,这个乡以种植水果致富出名,乡耕地面积万亩,果园面积却达万亩,水果年产量万吨,户均收入万元左右。
湖滨乡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小规模种植水果,到现在全乡个行政村,百分之九十的农户种植水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要。
湖滨乡成为主要靠水果、食用菌致富的专业村绝非偶然,因为湖滨乡有一位用科技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的省优秀共产党员、原湖滨乡科委副主任、现城东区科委副主任林永安。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林永安,以自己对水果事业的执着和痴迷,以一个共产党员情系广大人民群众,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做贡献无私情怀,满腔热忱、勤勤恳恳,致力于水果种植的实践与研究,倾其所能、尽其所学与成就,进行水果种植技术的宣传推广,以精湛的水果栽培技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农民谱写了一本致富经,为农村开拓了一条致富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现着自己朴实而光辉的人生信念与理想,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
执着事业心系农民林永安是农民的儿子,年,岁的林永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倾心于绿色的土地,痴迷水果这项绿色事业。
七十年代,他将工资的三分之一用于购买各类水果种植方面的刊物。
他认为,农民只靠种植水稻收入低,应该带领他们发展水果业,增加收入。
年,他自掏腰包买树苗,一口气种下亩果树林,果树长成后,他把精心选育好的苗木无偿赠送给乡亲们种植,揭开了湖滨乡大规模发展水果种植的序幕。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湖滨乡的水果已经遍及山头,每一年都给农民带来丰厚的回报。
林永安对果农长期的技术指导与成效让他们明白了,科学技术才是一本“真经”,要想在致富路上走得宽,走得远,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林永安也全身心投入水果这一项“飘香事业”,他因突出成绩被聘为湖滨乡干部,历任湖滨名特优果苗场场长、湖滨乡水果技术研究所所长、科委副主任、湖滨乡联动网科技特派员。
歙县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显成效
![歙县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显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bc7e9a136bd97f192279e985.png)
一
是在生态基地建 设上 ,参与 规划招 商引 资项 目。
投入 6 0多万元 , 0 建设 面积达 5 0亩的农业 生态旅 游休 3 闲园 : 指导 2 年出栏万头 以上 规模的生猪 养殖基 地的 个
扩建工程 ,采用多点式 钢架塑料 大棚 生态技术 养殖 , 并 广蚕桑生产 。全县种植 面积 5 万 亩 ,蚕茧 总产近 3 0 . 5 50 促成安徽农业大学联合 连大生态农业 科技有 限公 司。 在 元, 扩建 后的养殖基地商品猪年 出栏量 各达 47 头 ; .万 成 立黄山市歙县 同乐养猪 专业合作社 , 与行知 中学合作达 成“ 校企合作培养黄 山现代农业专 门人才协议 ” 合作招 ,
- : ‘0 ’ :‘
一
、 ●
‘(
) ‘…
‘ 0一
实现 了学习有书屋 、 训有场所 、 培 实践 有基地 、 指导有专
在 科技 特 派员 的指导 下 ,黄 山市 汪满 田茶业 有 限
0 家的良好局面 , 充分体 现出科技 “ 指导农 民 、 服务农业 、 发 公 司等 企业 建立 专利 专项 资金 10万元 ,积极 申请 专 利 和商标 注册 , 突 出专 利 实施 , 申请量 的 8 %, 并 达 2 创 展农村” 的巨大作用 。
态茶园基地和茶叶的备案种植基地共 13 2 。四是指 63 亩 导中药材示 范基地建设 。科技特派 员指导建立 了贡菊示 范片 50亩 ,国家质监局对黄 山贡菊进行 丁原产地域保 3 护, 雅盛贡菊被安徽省政府认定为名优产 品。五是示范推 吨 , 过科技示 范推广 , 通 方格簇 推广率 9 %以上 , 茧产 5 蚕
部分 企 业 老 板 主动 给 予科 技 特 派员 每 月 60 10 0 ~ 00元
“带头大哥”创业史——记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甘肃省天水市果树研究所所长逯国文
![“带头大哥”创业史——记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甘肃省天水市果树研究所所长逯国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74a30802020740be1e9b65.png)
在逯 国文的带领下 ,全所4 多名 科技特 O
目、成 果等优势 ,引领和 支撑天水 市发 展高 派 员 深 入 千 家 万 户 , 开 展 果 树 技 术 培 训和 示 效生态农业 ,促进 当地社 会、环境和经 济的 范 指 导 。 目前 , 已 在 天 水 市 五 县 二 区 建立 示
07 责所产 果品的收购经销 ,开拓市场 ,解 决了 创 新 十 大 组 织 者 ” ; 2 0 年 ,他 又被 评 为 甘 肃省科技特派 员先进个 人;2 0 年 由他 组织 09 果 农 因小 了 解 市 场 信 息 而 产 生 的 后 顾 之 忧 。 化 这样 ,天 水花牛果 品公司积极搭建利益共 享 技 术 人 员 编 写 的 《 牛 苹 果 》 一书 , 已 由科 9 平 台 , 将 技 术 指 导 、 农 资 经 营 与 果 品 经 销 结 学 出版 社 出版 。 ^
头 大 哥 ” 的 称 呼 就 这 么来 了 。 逯 国文 组 织 和 天 水 市 果树 研 究 所 成 了所 里 4 多 名科 技 O
带领全所4 多名科技 人员,围绕发展 高效果 特 派员 的集 中地 。大家虽然专业小 同,但 是 0 品产业 ,创 新科技特派 员服务模式 、参 与科 在 所长逯 国文 的带领 下,特派员工作辐射 的 技特派 员基 层创业行动 ,积极为产业建 设服 面 积 较 广 、影 响较 深 , 特 派 员 真 诚 、热 情 地
繁 育 果 树 苗 木 8 多万 株 , 推 动 了果 品业 向 优 提 高 了2% 0 0 ,病 虫 果率 下 降至 3 以下 。 %
-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典型案例
![-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68c587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4.png)
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典型案例
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典型案例:
1.案例一:某农业科技特派员在农村推广新型农业技
术,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改进种植方法等手段,提高了当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同时,他还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
2.案例二:某农业科技特派员在农村推广生态农业,通
过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环保技术,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他还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3.案例三:某农业科技特派员在农村推广电子商务,帮
助当地的农产品打开市场销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他还通过开展网络营销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电商运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这些案例都是农业科技特派员在工作中取得的实际成果,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科技特派员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科技特派员杨建荣同志事迹材料——科技示范带动 农业增产增收
![科技特派员杨建荣同志事迹材料——科技示范带动 农业增产增收](https://img.taocdn.com/s3/m/978f4fed48d7c1c709a14572.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科技特派员杨建荣同志事迹材料——科技示范带动农业增产增收科技特派员杨建荣同志事迹材料——科技示范带动农业增产增收杨建荣,男,拉祜族,1961年10月出生,大学学历,1983年7月毕业于玉溪农校,1990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现任勐海县甘蔗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
被县政府聘任为“科技特派员”,杨建荣同志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工作中勤学苦钻,开拓创新,致力于农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积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建样板、做示范,组织科普宣传,开展技术培训,进行各项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两年多来,共建立甘蔗示范点3个,组织现场培训45期受训5560人次,开展科普宣传活动10次,发放各类宣传材科2万余份,为全县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认真做好示范样板,发挥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勐海县是个农业大县,蔗糖产业是我县农民收入、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我县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山区贫困群众致富的不可替代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县甘蔗发展经过二十一年的努力与奋斗,拉动了运输、饮食、商业等产业的逢勃发展,成为全县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全县产业链较长,覆盖农户较多,收入效益较好的主导产业之一。
作为从事甘蔗技术推广多年的技术员,杨建荣同志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把勐遮镇曼杭混村、勐海镇曼尾村曼垒和曼蚌村小组、勐阿镇嘎赛村做为科技特派员富民工程甘蔗专项行动的试点,重点抓好甘蔗产业田蔗大面积连片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广泛推广甘蔗先进适用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建设示范样板,以甘蔗高产增效做为科技富民的突破口,以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为着力点,以引进推广适用技术为切入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采取项目示范带动和技术培训等多项有力措施,进一步解决了农民学科技难的问题,进而带动全县甘蔗种植水平的提高,促进全县绿色甘蔗的发展。
农业科技助力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引领农民致富
![农业科技助力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引领农民致富](https://img.taocdn.com/s3/m/f2860a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2.png)
农业科技助力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引领农民致富农村发展是国家乡村复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农业作为农村发展的引领力量,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方式。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农村地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科技创新、现代农业模式和农民致富角度,探讨农业科技如何助力农村发展以及引领农民致富。
一、科技创新助力农村发展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样也对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农业科技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
通过运用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农民可以对农作物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耕作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农业科技的创新助力农村实现农产品的增值。
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将农产品加工成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收益。
例如将水果加工成果酱,将蔬菜加工成速冻食品等,这些都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最后,农业科技的创新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依赖大量人力和土地资源,效率相对较低。
而现代农业模式融合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了科技和农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通过农业科技的创新,农村地区可以更加注重发展特色农产品、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经营空间。
二、现代农业模式引领农民致富现代农业模式以高效、节能、环保为特征,成为引领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首先,现代农业模式的推广使得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传统农业生产往往受制于天气、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收入不稳定。
而现代农业模式运用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和养殖管理,降低了农业风险,使农民的收入更加稳定可观。
其次,现代农业模式的推广推动了农村就业的拓宽。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往往以小农经济为主,农田有限,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而现代农业模式依靠科技创新和现代管理手段,实现了农田规模化、企业化经营,拓宽了农村就业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究
![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3cb26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0.png)
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究摘要: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指导服务,以及协助当地驻镇工作队进行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活力,以强化科技创新开发新模式,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引言:乡村振兴是我国国家级战略决策之一,而科技特派员,就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家选派优秀的科技人员,下沉到乡村基层,满足乡村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在新时期,对于科技特派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相应的,也应加强科技特派员相关工作机制建设,加强对科技特派员考评与培训等。
1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赋能作用1.1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乡村产业兴旺提供科技支持,引领当地农民运用更加现代化的方式进行产业生产,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将先进的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另外,科技特派员对产业模式进行及时调整,保证产业模式不偏差,让乡村产业的相关决策更加合理,让乡村产业构建高效、科学的运转模式,自然能够让乡村产业更好的发展下去。
以及,科技特派员日常与当地农民多加沟通,满足当地农民的生产需求,坚持向当地农民宣传农业科技,宣传新型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乡村产业发展模式,统筹乡村资源,满足乡村发展的各方面需要,提升农民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等,助力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建设[1]。
1.2助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科技特派员的赋能作用,也体现在助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
科技特派员提出正确建议,促使乡村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优化,正确且标准地使用农药,避免农药、化肥使用过度对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科技特派员在乡村建设上也提出自己的建议,避免大刀阔斧地对乡村进行改造,保持乡村自然生态;并且协助农村村民整治乡村风貌,清理河道等等。
总之,科技特派员亦能助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打造新农村形象,助力乡村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024年科技特派员事迹材料
![2024年科技特派员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14a95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9.png)
2024年科技特派员事迹材料科技特派员是指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派遣到特定地区或组织中,负责推动科技创新和转化的专业人才。
他们通常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专业技能,并承担着重要的科技任务和责任。
以下是2024年科技特派员的事迹材料。
李晓是2024年科技特派员计划的一员,他被派往某中部贫困地区的偏远山区,开展科技创新和转化工作。
一、科技振兴农业李晓在该区域探索发现,由于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滞后且效益不高。
他秉持着科技创新的理念,与当地农民一起开展合作,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他带来了无人机、传感器、智能灌溉等现代化工具,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建立了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这项工作不仅提高了农田的种植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还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他还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了当地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知和运用能力,帮助他们实现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推动科技创新在李晓的带领下,他组建了一个由当地青年人才组成的科技团队,致力于解决当地的科技难题和技术需求。
他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势,鼓励团队成员提出创新项目,寻找解决方案,推动科技创新。
他们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研究开发出了一套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状况,为后续的科技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另外,他们还与当地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三、推广创业就业李晓积极推动当地的创业就业,帮助当地青年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成长。
他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创办了科技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新创业培训、人才引进和科技金融等支持服务,吸引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进驻该地区。
这些创新型企业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李晓还积极引导当地青年人才走上创新创业的道路,组织创业竞赛和科技论坛,增强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四、科技培训和普及李晓重视科技培训和科普教育,努力普及科技知识和技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科技素养。
科技特派员引领广西农民致富奔小康
![科技特派员引领广西农民致富奔小康](https://img.taocdn.com/s3/m/f3701e04f12d2af90242e69c.png)
篓 篡
蔷 派 。 雪特鼬 链
车 间 , 给 农 民带 去 致 富 的 本 领 , 帮 助 要 技 术 支 撑 , 单 纯 的 技 术 供 应 还 不 能 农 民 增 产 增 收 , 与 此 同 时 , 他 们 也 在 解 决 这 些 实 际 问 题 。 科 技 特 派 员 制 度 这 种 助 农 增 收 的 过 程 中 , 开 展 创 新 创 的 实 施 , 需 要 项 目 的 带 动 , 有 了项 目
L
忸
圃
业 、 蒙 山兔 产 业 等 被 评 为 国 家 级 科 技 术 和 技 能 , 提 高 农 业 生 产 效 率 ,增 加
3 一 I } j 2 O. 1 8 Ij ¨l l 01 1
农 民收 入 。
下 钊 驻 地 后 , 根 据 需 要 积 极 参 与 到 产 质 无 公 害 凉 亭 鸡 ( 套 系 ) 新 品 种 中 配
至 2 0 年 , 广 西 已 有 1 个 市 开 展 了农 09 0
如 果 要 追 根 溯 源 的 话 ,广 西 科 技
村 科 技 特 派 员 基 层 创 业 试 点 工 作 ,派 特 派 员 创 业 链 的 建 设 , 可 能 始 于 联 合 NP 中 出 农 村 科 技 特 派 员 2 0 多 人 ,覆 盖 了 国 U D “ 国 农 村 科 技 扶 贫 创 新 和 长 00
8 0 ,帮助乡村 、企业解 决生产 、技 施 的国 际合作 项 目,计划 总投 资7 0 6个 2 万
NP 8万 术 问 题 达 l 5 个 。 在 开 展 科 技 特 派 员 美 元 , 其 中U D 援 助 资金 1 0 美 元 , 10 4万 制 度 试 点 工 作 中 ,广 西 涌 现 出 了 许 多 科 技 部 配 套 资 金 5 0 美 元 。 覆 盖 全 先进 典 型 ,林伟 文 、黄树 新等 1 . 3 k被 国 1 - 省 (自治 区 、 直 辖 市 ) 3 个 县 5f " 0
科技特派员助推天津宝坻林果业发展
![科技特派员助推天津宝坻林果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991196125c52cc58bd6bef0.png)
2 0 余人 ,其 中妇女4 0 ,贫 困人 口 20 0人
3 0 ,试 点 农 户 增 收 1 . % 辐 射 带 0人 26, 动 10 户 。 5余
以 “ 三农 ”为 中心 ,帮 带 服务 百 花 齐放
在建 设社 会主义 新 农村进 程 中,
出现 了农业 和农 村经济 的 新形势 ,只 有 了解 “ 农 ”建设在 不 同时期有 不 三
了一 片 。
题 ,并在 电视 台专 题播 出 ,其 中仅在 长 。因此投 资人 需要 一个 长 时间的 资 天津 卫视 和 四季风 等栏 目先后 宣传 讲 本积 累过程 ,而 且期 间有 可能受 外来 因素 的干扰 ,正 常情况 下至 少2 年 ~3 甚 至更 长 时间才 能收 回成本 ,资 金来
牢构筑各种 能有 效传播 的网络系 统 , 线 电话 ,特 派员可 以把所 掌握 的国 内
由站里创建 信息平 台、Q 群和 咨询 热 服 务机制 是落 实科 学发 展观 ,加 强社 是 当务之 急 ,鼓 励科 技特 派员 融资也 Q 会主 义新 农村 建设 的重 要举措 ,是 以 是 时 势 所 趋 。 因 此 在 宝 坻 区 政 府 引 导 外 最 新 的林 业 信 息 、 政 策 法 规 和 最 先 人 为 本 , 全 面 协 调 可 持 续 发 展 方 针 的 发 展 设 施 农 业 的 同 时 , 可 以 在 相 关 政 进 的实用技术 、专业 知识等有 针对性 充 分 体 现 , 充 分 发 挥 政 府 领 导 小 组 职 策 条 件 下 , 给 从 事 设 施 果 树 、 设 施 林
文I 天津市宝坻 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王秀晨 李广宇
个乡镇街6 余 个行政村 ,建立示 范园5 O
个 , 示 范 面 积 5 0 亩 ,推 广 新 技 术 5 0余 项 , 引 进 新 品种 1 个 ,举 办 各 类 培 训 8 班 2 余 次 ,培 训 农 民近 1 0 人 次 ,发 O 00 放 科 技 资 料 2 0 余 份 , 受 益 总 人 口达 50
科技引领致富路
![科技引领致富路](https://img.taocdn.com/s3/m/ab55e033b4daa58da0114a97.png)
“ 今 年的采茶季 , 我每 天可采
摘 0 . 5 公 斤 多 的 单 芽 ,1 天 能 赚 1 O 0多元 。 ” 江 苏省 南 京 市 六 合 区 民成 立 了沁泉 茶 叶合作 社 , 在 大泉 竹 镇 镇 大泉 村 村 民万 兆 兰 高兴 地 湖 下游 的梅 云 、 崔 山一 带规 划建设 说。 来 到 大泉 茶 园 所 在 的 大 泉 村 了 高标 准 茶 园, 还 引进 了浙江 富阳 梅云组, 大 片茶 园映 入 眼 帘。 据了 龙井长叶 、 龙井 4 3 号 等优 良茶叶 品 解, 该镇 因地 制 宜在 荒坡上 种植了 种 1 O 0多万株 。 为保证 茶 叶 的产量 5 0 0亩 高标 准 茶 园, 村 民采 茶 1季 和 品质 , 村 里 专 门邀 请茶 叶技 术 专
就 能增 收 2 0 0 0~ 3 0 0 0元 。
生 态茶 园促 增 收
家全 程 指 导 , 并 组 织村 民到 方 山、
2 0 1 1 年, 该 村 村 委 会 组 织 村 平 山一 带 学 习。 此外 , 村 里还 购置
20 2 0 I 7 年 第1 4 期 创新方式, 开拓 思维
编辑: 沈村 蔚 ( 9 1 5 3 4 4 8 7 9 @q q . c o m)
科 技 引 领 致 富 路
过程 中的损失也 降低 了。 在 不断 地摸 索前进 中, 合 作社
找到 了准 确 的市场 定位 , 产业 规模 浙江 省宁波 市北仑小港新野瓜 迅速 发展 , 同时也 实现 了水果 的本 果专业合 作社负责人汪贵章 是北仑 土化 , 满 足 不 同市 民 的 口昧 需 求 。 农业 科技 的领 军人 物 ,1 0多 年来 , “ 以往 单一 品种 , 单一 规格 的传统种 他 引进 种植甜瓜 、 葡萄 、 火 龙果等水 植模式 , 使水果 的上市时问较集 中, 果, 并 不 断 研 发 新 品, 获 得 了不 少 容易滞销 , 市场风 险大。 现在 我基地 奖 项 。2 0 1 0年 , 他 开 始 种 植 红 阳 里 有 7 、8 种 精 品水 果, 层次 比较丰 猕猴桃, 次年就实现挂果。 许 多 农 富,1 年 四季都 有水 果产 出。 ’ , 汪贵 民在他 的带 动 下 开 始 种 植 葡 萄 和 章 表示 , 目前 他拥 有标 准化 高效 设 猕猴 桃 , 增收 明显 。 施 瓜 果 基地 2 0 0亩 , 其 中智 能化 控 合 作社 注重 新 技术 的应 用。 制生产基地 1 0 0 余亩 , 年产值达 1 7 0 2 0 1 6年 , 汪贵章给 6 0多亩葡萄套上 万 元 左右 。 了超薄无 纺布 微孔透气袋 。 据 了解 , 如今, 汪贵 章 的基地被 评 为宁 此 次 尝试 好 处多 多, 不 仅农 药残 留 波 市 “ 百 佳精 品果 园 ” , 成 了当地 少 了, 品质提高 了, 而 且在包装运输 科 技致 富 的标 杆 。 ( 黄 清)
2024年农业科技特派员全年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农业科技特派员全年工作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e3d2a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3.png)
2024年农业科技特派员全年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____年是我作为农业科技特派员的第一年,我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导。
在全年的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等工作。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我努力推动了当地农业科技的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工作内容1. 农业科技推广我积极参与当地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通过组织农业科技培训班、示范田和技术展览等形式,向农民介绍最新的种植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
同时,我还与当地的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农业科技试验和示范,通过实地演示,让农民亲眼见到科技的效果,增强他们的信心。
2. 农民培训为了提升当地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我定期组织农民培训班,邀请专家来讲解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培训内容包括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肥料施用等方面,旨在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
通过培训,农民学到了实用的知识,并且愿意积极尝试新的种植技术,提升了整体的种植效益。
3. 科技示范推广为了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我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多个种植示范基地。
通过田间示范和现场指导,我向农民展示了新品种的种植方法、适宜的施肥方案等技术要点,并与他们分享了目前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
农民对示范效果非常满意,并纷纷选择在自己的田地中推广这些技术。
4. 农技咨询服务我作为农业科技特派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供农技咨询服务。
在全年的工作中,我及时回答了农民提出的各种种植问题,包括土壤调理、病虫害防治、新品种的种植技术等。
通过电话、微信和现场咨询等多种方式,我与农民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他们对我提供的帮助表示满意。
5. 积极参与农业科技项目我在全年的工作中积极参与了多个农业科技项目,与科研团队一起进行技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通过与科研团队的交流和合作,我不仅了解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还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经验。
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提升了本地农业科技水平,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新技术和经验。
科技助力脱贫攻坚 特派员护航林果产业
![科技助力脱贫攻坚 特派员护航林果产业](https://img.taocdn.com/s3/m/2e80206190c69ec3d5bb75a7.png)
粒 饱满 成熟 、色 泽鲜 亮 、甘甜 爽 口 ,葡萄 基 地又 迎 出打 工的农 民到葡 萄基地 打工 挣钱 ,葡萄 园用 工 多的
来一个丰收 年 。
时候 需要200多人 ,每 人年收入 2万元左右 ,家 门 口打 工
聚宝 庄现 代设 施葡 萄基 地位 于 清水 河县 宏河 镇 也可 以脱贫 。” 刘铁柱 介绍说 。
科技助 力脱贫 攻坚 特派 员护航林 果产业
近 年来 ,清 水河县 积极 加强 科技特 派 员管理 工 作 ,发挥科 技特 派 员在 脱贫攻 坚 中的科技 引领 和服 务作 用 ,围绕清 水河县 林果扶 贫 产业 ,开 展 经济林 科技 试验示 范 ,组织林 果科技 特 派 员深 入农村 进行 科技 培训 和现场 指导 ,解 决经济林 管理过 程 中的瓶 颈问题和技术难题 。
星 星之 火可 以燎原 ,林果 科技 特派 员利 用 自己 的专业技 术优 势 ,将 科技 火种播 撒在 广大农 村 ,将 科技 知 识 技 能 传 授 给 越 来 越 多 的农 民 群 众 ,通 过
“示范 引领 、把 脉开方 、授业 解惑 ” ,在 助 力脱贫 攻坚 的路上砥 砺前行 。
示范引领助农 民增收致 富
五 月葡萄 ,十里 飘 香 。在 清 水河 县聚 宝庄 葡萄 也没 有 自己的 土地 ,葡 萄基地 给村 里 的农 民q-]N 59D
基 地 ,一 串串 晶莹剔 透 的葡萄 垂挂 在葡 萄架 上 ,颗 了收 入 ,也带 动了贫 困户脱 贫 。一 些年迈 体弱 不能外
场上 最受 欢迎 的 品种之 一 ,从五 月底至七 月中旬 其 活 。王 秀枝说 :“多亏 葡萄基 地给我 打 工的机会 ,大
它品 种 也将渐 次 成熟 。今 年 ,早 熟夏 黑 上市每 公斤 家也都很 照顾我 ,在葡萄基地干 活也不 累,一年收入2
优秀林果科技特派员事迹
![优秀林果科技特派员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43be4ee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1.png)
优秀林果科技特派员事迹
林果科技特派员是指在林果科技行业从事推广和技术传授工作的
技术骨干。
在这个职业中,有很多优秀的特派员,他们能够秉承着
“科技创新,农业致富”的理念,将最先进的林果种植技术传授给广
大农民。
其中,有一位优秀的特派员叫做张华。
他是一位拥有十年实际经
验的农业技术专家,曾经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能手”、“全国
农业科技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他投身于林果科技推广工作,
通过为农村地区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帮助广大农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张华在工作中,一直坚持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当地环境和自然资源,协助农民根据当地情况优化种植方案,并且耐心指导农民掌握实
际种植技能。
他经常在林果科技农户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
导服务,促进当地农民种植技能的提高,推广科学种植方式,并为当
地居民带来了很多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他还积极参与各种农业技术创新和研究,直接参加了多项关于农
业生产方面的科研项目,对丰富林果科技研究方面的内容有着非常深
厚的造诣。
在他的指导下,当地农民在提高技术同时,也不断创新和
实践,实现了从落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和升级。
总之,张华作为一名优秀的林果科技特派员,致力于发展当地林
果产业的研发和种植技术的创新,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加美好、安全、高效、便捷的生活。
林果业科技特派员包联村工作计划
![林果业科技特派员包联村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e205f3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7e.png)
林果业科技特派员包联村工作计划林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目标任务(一)实施目标。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政策配套为保障,以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通过选派林果业科技特派员下基层服务,激活科技资源,进一步加快我县林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提高科技在农村和乡镇企业的普及率和贡献率: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林果业的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不断增强基层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和推广应用先进林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实施原则。
坚持利益驱动、项目带动、政府引导、试点先行、自主自愿的原则。
通过双向选择,选派更多的优秀林果业科技人员到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寻找科技、人才、企业的最佳结合点,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主要任务。
1.宣传、贯彻科教兴县战略,协助当地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重点,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促进清河林果业产业化进程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2.以发展生态林果业和林果业产业化为目标,引进、推广林果业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林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
带动驻点及周边乡村林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3.努力推进现代林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乡镇、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和林果业科技传播站的培育和建设,发挥示范典型的辐射效应,并通过跨村跨镇服务,扩大先进适用技术的覆盖面,逐步形成一业一园、一村一品。
4.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林果业先进适用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充分发挥农村的乡土人才的作用,带出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民技术员和农民企业家。
5.积极牵线搭桥,推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骨干企业同农民直接携手合作,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林果业。
6.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通过资金入股、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同当地企业和专业大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7.积极组织各种专业营销协会、中介组织和农民种、养、加、销专业大户,跑市场、捕信息、疏通流通渠道,形成营销网络,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产销经营。
千辛万苦跑市场无私无怨为果农——记广西梧州市科技特派员谢志贤
![千辛万苦跑市场无私无怨为果农——记广西梧州市科技特派员谢志贤](https://img.taocdn.com/s3/m/58726a6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5.png)
千辛万苦跑市场无私无怨为果农——记广西梧州市科技特派
员谢志贤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科技》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谢志贤是蒙山县蒙山镇文平村马背一组的青年农民,自2006年任科技特派员以来,他不但大力发展水果、果苗种植业,而且大力进行水果、果苗的外销外运,成为了蒙山县有名气的农村经纪人,发挥了一名科技特派员应有的作用,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赞誉。
【总页数】1页(P7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让果农活出幸福和尊严的“泥腿子”苹果专家——记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甘肃省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所长李建明 [J], 《甘肃农业》编辑部
2."豆包书记"跑市场r——记绥化市北林区五营乡互相村第一书记胡博志 [J], 杨文龙
3."党支部+科特派"的"双"优势——记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广两梧州市科技局 [J],
4.平凡岗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记圆方物业公司项目主管李秋红 [J], 王玉震
5.李宏、谢志贤作品 [J], 李宏;谢志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好科技特派员引领果农共同致富
马玉亮
2010年12月20日
我叫马玉亮,今年49岁,中共党员,高中文化程度,系淳化县十里塬乡马家山村农民。
自从我被任命为县科技局村级科技特派员之后,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牢记使命,以振兴果业为己任,组织带领广大果农大力实施“科技兴果”战略,狠抓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本人曾被国家、省、市、县四级科协评为“科普惠农先进个人”,咸阳市劳动模范,多次被评为市县级“致富标兵”和“科技示范户”,所创建的基地被省级科技厅评为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被市科技局,市科协分别评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并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人才创业基地”。
几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刻苦学习钻研,争当科技行家能手。
“打铁先得本身硬”,为此,我采取多种办法不断充实自己:一是订阅报刊杂志。
多年来我坚持订阅《西北园艺》《山西果树》《瓜果蔬
菜报》《农业科技报》《果业科技报》等报刊杂志,一有空闲时间就认真阅读,用最新科技成果武装自己。
二是外出参观学习。
几年来,我曾去北京昌平、山西、渭南、洛川、旬邑、甘肃等地参观学习,仅北京昌平就去了两次,以开阔眼界,增长才干。
三是参加各类培训班。
无论是县科技、果业等部门组织的培训班,我只要接到通知或知道消息,便排除阻力一定参加。
无论是听课还是专家现场指导,我不放过和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使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我以获得农技师职称,并在全县果树比武中获得一等奖。
二、大力开展科技宣传,提高果农的科技意识。
为了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从2005年开始,我牵头先后成立了果业协会和高原果业合作社,并以此为载体开展科技宣传活动:一是积极配合市县科协开展科普阵地“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目前已在全乡建设科普活动站5个,科普宣传栏10个,果业科普宣传员10人,经常开展活动,定期更换内容。
二是争取省市科技部门支持,投资10万元在十里塬马家山村建立了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站,配备电脑、投影机等设备8台(件),聘用信息员10名,科普宣传培训、信息咨询等项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
协会和合作社每年都制定培训计划和任务目标,多次邀请果树专家张文和、赵志励、郭民主等来十里塬讲课,并依托十里塬园艺场果树专家星火大
院的优势,组成“三结合”(果树专家、技术干部、农民技术员)技术服务队,每年举办培训会10余场次,培训果农500人次。
三是积极组织果农或会员参加杨凌农高会,陕西苹果年会、市县科技下乡等大型科普活动,动员果农参加各种科普讲座、专家现场答疑会,县电视台《果乡大观》等专栏节目,并组织果农300多人先后去山西、北京、甘肃庆阳等地参观学习。
果协和合作社会同县欣盛公司大量发行科普刊物,每年发行果业科技报1万余份,印发资料2万余份,发放光碟和科普书籍5000余套,营造了浓厚的科普和学习氛围。
三、抓好示范园建设,推动现代果业发展。
一是树立榜样,示范推广。
我把自家13亩果园当成“样板图”来抓。
果园改形前亩收入老在1000元左右徘徊,从2002年开始我顶着压力实施果树大改形,并落实拉枝、施肥等关键措施,使果园效益节节提高,已连续3年亩产值稳定在1万元左右,09年总收入达到18万元。
我致富不忘乡亲,带动周边群众200多户,连片改形1000多亩。
果园株施肥达30元左右,亩施有机肥300元之多,被评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园,为果农指引了方向。
二是抓好示范园建设。
协助乡政府建起千亩示范方3个,在马家山、肖家等村建起标准化示范园38个,面积达1320余亩。
目前全乡90%以上果园实施了大改
形,落实果园生草3.7万亩,果实套袋8亿只。
据不完全统计,果协和合作社通过示范园建设,使示范方总产达到400万斤,总收入达700万元,分别增长30%以上。
三是推行标准化生产。
组织果农认真学习《中国良好农业规范标准》、《淳化县苹果标准化技术规程》等文件,和示范户签订责任书,每10户果农成立一个互助组,推选中心户长,督促农户落实标准化技术规范,落实果园“五配套”(果、草、牧、沼、水)技术。
2006年9月,十里塬乡被省农业厅评为无公害苹果基地,360亩绿色苹果基地得到省级认定。
十里塬苹果由于质量好、安全系数大而闻名遐迩,其售价在淳化县首屈一指。
四是推进现代果业建设。
积极争取并大力配合科技果业等部门开展现代果业及生态果园建设,目前已在示范基地架设防雹网200余亩,果园微灌200亩,发展养殖户300多户,生猪存栏1300多头,建起沼气池70多座诱虫灯、带、板普及应用达90%以上,使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提高。
四、搞好科技服务,帮助果农增收。
开展科技服务是科技特派员的重要职责,为此:一是开展农资服务。
针对农资市场比较混乱的现状,我牵头在马家山和肖家村设立农资专供点,考察购进符合《绿色果品使用准则》的可靠农资,实行专供制度,并登记造册,确保效果。
二是搞好产中服务。
年初给果农发放果树管理年历,根据物候定期发布果园管理
“派活单”。
牵头成立病虫害机防队,实现“四统一”即:“统一时间、统一方案、统一采购、统一作业”。
三是实施产后服务,搞好果品销售。
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信息灵通,点密线长的优势,组织销售队伍100多人,为客商在苹果包装、仓贮、运输、上站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仅09年就帮果农销果5000余吨2010年果农基本销完,价格好,受到果农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