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含试卷)
《求近似数》教案
![《求近似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d3fb7ea1c7aa00b42acb5b.png)
教学反思
学生1:因为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不是准确数,所以要使用“约等号”。
学生2:因为一个数不等于它的近似数,所以不能用等号,而要用约等于号。
2.归纳方法。
教师:同学们表现很出色,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整理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把万位后面的尾数直接舍去,千位上的数是5或者大于5,就向万位上进1,再把后面的尾数舍去。
学生1:①先看千位上的数。
②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再写上“万”字。
③千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在舍去万位后面的尾数的同时,应在万位上增加1,并在后面写上“万”字。534607≈53万38290≈4万
教师: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2:要用“约等号”。
教师:求出的近似数为什么不使用“等号”而要使用“约等号”?
导 学 过 程
更新与改进
一、引入新课
教师: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了几位新同学,为了增进大家的了解,谁愿意用数据向他们介绍一下自己或者我们学校的情况?
学生1:我今年10岁,身高大约140厘米。
学生2:我的体重在36千克左右,我家有3个人,爸爸妈妈每月的收入大约1万元。
学生3:我们学校有学生2125人。
教师:在刚才介绍的这些数据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教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学生看书第22页例2,质疑)
3.巩固练习。(1)教源自书第22页的试一试。(2)教科书第23页的课堂活动第2题。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怎样求近似数呢?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参考教案二)_三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参考教案二)_三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b4b4b2331b765ce050814b1.png)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参考教案二)_三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一)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认识求近似数的实用性.(二)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三)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难点:掌握近似数的判断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即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物中引出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一定要说出它们的准确数量,只要知道它们的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因此不用准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表示.如:我们国家的领土大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人口大约12亿;我们学校有学生大约1200人等等.这样做比较方便、记忆容易、计算简单.(二)学习新课出示例题: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206接近哪个整百数?(接近200)206≈200用“≈”连接,“≈”叫做约等号.读作:206约等于200.讨论下面几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求的?314≈300(十位上的1不满5)325≈300(十位上的2不满5)336≈300(十位上的3不满5)347≈300(十位上的4不满5)那么我们进一步讨论284接近哪个整百数?为什么?怎样想的?284≈300(十位上的8满5,把十位、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向百位进1)继续进行小组讨论:395,486,573,264,358的数大约是几百?395≈400486≈500573≈600264≈300358≈400根据同学讨论的情况,归纳小结:要求三位数的近似数,关键是看它十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也就是4或3,2,1)就把位和个位上的数去掉写成0.如果满5,(也就是5或6,7,8,9)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1.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作“四舍五入”法.(三)巩固反馈1.说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投影)(1)386≈400(2)247≈200579≈600739≈700462≈500305≈300758≈800428≈400观察比较两组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小组讨论)相同点:两组题都是求三位数的近似数.不同点:第(1)组各数十位上的数都满5,(大于或等于5),所以都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1.第(2)组各数十位上的数都不满5,(小于5)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舍掉改写成0.请同学们强调:把一个三位数改写成整百的近似数关键是什么?关键是看十位上的数是否满5,来决定四舍五入.那么,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如何求四位数的近似数?关键要看哪一位上的数呢?出示:6250大约是几千?6250≈60006250百位上是2(小于5),就把百位后面的尾数舍掉,改写成0.2.做一做.(投影)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独立写在本上)3845≈40002489≈20005290≈50004562≈50002908≈30008397≈8000订正时请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求一个四位数的近似数,要看百位上的数是否满5,百位上的数不满5,直接把千位后面的尾数舍掉改写成0.如果百位上的数满5,把千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0,同时还要把百位上的数向它的前一位进1)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教师总结: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百位或千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作业:看书第20、21页.小资料〔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有关近似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应用中经常遇到.在多位数读写之后,教学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使学生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与截取近似数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为以后学习小数取近似值做准备.取近似数的时候,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实际需要,按一定的规则进行.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小学主要讲常用的把一个多位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的方法.例如751872和754920,755830和758850,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751872和754920,尾数最高位千位上是1和4,不足一万的一半,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751872≈750000,754920≈750000.755830和758850,尾数最高位千位上是5和8,等于或大于一万的一半,把尾数改写成0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755830≈760000,758850≈7600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的方法可以依此类推.〔四舍五入法〕这是取近似数最常用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把数按需要截取指定数位后,如果去掉的部分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它舍去(称为“四舍”),这样得到的近似数值叫不足近似值;如果去掉的部分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数上加1(称为“五入”),这样得到的近似值叫过剩近似值.例如:20÷7=2.85714……用四舍五入法使得数保留三位小数,得20÷7≈2.857(四舍)用四舍五入法使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得20÷7≈2.86(五入)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有关近似数的概念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又不生疏,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就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用一个与准确数相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表示一些事物的数量很方便,记忆容易,计算简单,这样学生既认识到近似数的实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一新知识.教学例9时,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206接近哪个整百数.由于数字比较简单学生容易说出206接近200,情绪自然很高,老师接着出示314,325,336,347这几个数让学生充分讨论.使学生自己悟出“四舍”的方法,至于“五入”学生自然是自己获取.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判断掌握了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三位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了,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研究如何求四位数的近似数,这是进一步巩固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关键.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一位数除两位数、整十整百数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十八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会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整十整百数;(2)明白一位数除两位数、整十整百数的算理;(3)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数学教案设计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c1f5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0.png)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求近似数与四舍五入法目标年级:小学四年级或五年级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概念。
2. 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数值的近似计算。
3.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近似程度。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超市购物时找零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有时候并不需要精确到每一元钱,而是可以用“大约”、“大概”的方式来描述。
从而引入近似数的概念。
(二)讲解新课:1. 近似数的概念:不是完全准确的数值,但能够反映物体的数量或大小的一种数字表示方法。
2. 四舍五入法:当一个小数部分是5或者大于5的时候,我们就向上一位进1;当小数部分小于5的时候,我们就不做任何改变。
(三)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如将一些小数四舍五入到整数,或者将一些长的数字四舍五入到两位小数等。
(四)作业布置: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的实际应用题目,例如估算一下家里一个月的电费是多少,或者估计一下学校操场的周长等等。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批改,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的使用。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机会运用这些知识,以加深理解。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帮助。
《求近似数》(教案)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求近似数》(教案)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4ed625a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5.png)
《求近似数》(教案)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我今天要教的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求近似数》。
一、教学内容我将会覆盖教材的第三课时,其中包括小数及分数的近似数求法。
二、教学目标我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求小数及分数近似数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是理解并运用“四舍五入”法。
重点是掌握求近似数的基本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假设你要买3.2元的书,你给店员4元,店员应该找你多少零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接着,我会讲解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例如,如果要求3.2的近似数,我们可以看3.2的下一位数是2,小于5,所以3.2的近似数就是3。
然后,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例如:“求2.8的近似数。
”我会让学生再进行一些练习,例如:“求4/5的近似数。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求下列数的近似数:5.7,1/2,3.14。
答案:5.7的近似数是6,1/2的近似数是0.5,3.14的近似数是3.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我这节课的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掌握了求近似数的方法。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求近似数的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实际情景引入我选择了购买书籍的实际情景来引入求近似数的概念,这是因为它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使他们能够直观地理解为什么要求近似数。
在这个情景中,学生可以看到,当我们给出4元去买3.2元的书时,店员需要找给我们0.8元。
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求近似数的一个例子。
通过这个实际情景的引入,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到求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对这个课题的兴趣。
二、求小数的近似数在讲解求小数的近似数时,我强调了“四舍五入”法。
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数,例如3.2,然后解释如何通过“四舍五入”法来求它的近似数。
2.6认识近似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2.6认识近似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bedf222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f.png)
教案:2.6认识近似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明确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区别。
2. 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并能正确运用该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 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近似数的概念。
2. “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近似数的理解。
2. “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近似数的概念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明确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区别。
(2)“四舍五入法”通过实例,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并让学生尝试运用该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 案例分析(1)出示案例,让学生独立思考,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
(2)讨论分析,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四舍五入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给定数的近似数。
(2)小组讨论,分享操作经验,总结“四舍五入法”的应用技巧。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近似数的概念及“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及时解答,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四舍五入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同时,学生的估算意识得到提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四舍五入法”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一种方法,它是数学中常用的估算方法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掌握“四舍五入法”对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提高计算速度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6认识近似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2.6认识近似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6ded2a8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9.png)
2.6认识近似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6认识近似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56页。
内容包括:1. 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近似数的概念,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学习“四舍五入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近似数的概念,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 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能够灵活运用该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近似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情境一:小明去超市买苹果,每斤苹果3元,小明想买2斤,但只有10元,请问小明能买到苹果吗?情境二:妈妈让小华去超市买牛奶,每瓶牛奶4元,小华有12元,问小华能买到几瓶牛奶?2. 近似数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近似数是对一个数进行估算,使得估算结果与实际数相差不大的数。
3. 学习“四舍五入法”:讲解“四舍五入法”的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该方法。
实例一:将3.2四舍五入到整数。
实例二:将2.8四舍五入到整数。
让学生模仿实例,进行练习。
4.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给定数的近似数。
练习一:将5.6四舍五入到整数。
练习二:将7.2四舍五入到整数。
六、板书设计1. 近似数的概念2. “四舍五入法”的规则3.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求下列数的近似数,并说明求解过程:题目一:将2.7四舍五入到整数。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案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57080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5.png)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学生完成。
四、全课小结
你认为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5题、第6题、第7题。
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引导学生认识求近似数的必要性,认识四舍五入法。
(2)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
出示例3。
先让学生试做,同时指名学生板演,然后教师组织小组交流,让学生议一议:①在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②在求近似数时,534670千位上的数比5小,应该怎能么办?38290千位上的数比5大,应该怎能么办?(千位上的数比5小时,直接舍去万位后面的数,然后加上4个0;千位上的数比5大时舍去万位后面的数后要向万位上进1,然后再加上4个0)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设计
课题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课时Βιβλιοθήκη 第 课时教学时间年 月 日
总课时
共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学会将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3、能用“万”作单位或“亿”作单位的数进行加减计算。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多位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我调整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
近似数教学教案(优秀6篇)
![近似数教学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da40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f.png)
近似数教学教案(优秀6篇)近似数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
2.使学生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卡片出示)986534 58741 3120050047 398010 14870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32□645≈32万47□05≈47万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
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
如:量得大新的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那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板书课题:)2.教学例1:.(1)教师谈话:,同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出示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教师提问: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使学生明确:2.953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千分位不满5,舍去,求得近似值数2.95.学生讨论:2.953保留一位小数和整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使学生明确:2.953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满5,向十分位进1,求得近似数3.0. 2.953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满5,向前一位进一得到3.分组讨论:保留一位小数3.0十分位上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教师总结说明: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3)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3.781(保留一位小数)0.0726(精确到百分位)(4)讨论分析:3.0和3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精确的程度怎样?①教师出示线路图:(投影出示)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3.0,原来的长度在2.95与3.05之间。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_小学三年级教案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_小学三年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f58f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a.png)
教案名称: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四舍五入的概念,掌握四舍五入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合理判断和使用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态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四舍五入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近似数的应用。
2.四舍五入的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粉笔、纸张、铅笔、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近似数和四舍五入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处理方法,并概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究近似数(1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相邻的整数,比如23和24,并询问学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其他数字。
学生观察后,回答可能存在其他数字。
2.让学生想一想这个其他数字应该是多少,为什么。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予适当引导。
3.教师梳理学生们的观点,引出近似数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计算近似数。
三、巩固与拓展(10分钟)在小组合作下,让学生设定一些难题,参照所学方法求出近似数。
然后学生交换题目,验证彼此的答案是否正确。
四、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强调近似数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复习上一堂课所学的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学习四舍五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例如1、2、3、4、5、6、7、8、9、请学生根据这些数字卡片的规律,思考如何将小数或多位数进行四舍五入。
2.引导学生从两位数进行四舍五入的例子开始,逐渐掌握四舍五入的概念和规则。
3.通过多个实例的讨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与拓展(10分钟)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然后交换题目,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四、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四舍五入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强调四舍五入的应用。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案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0b7bb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e.png)
此外,我发现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但在讨论过程中,也有部分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了鼓励这部分学生,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设置一些小组互动环节,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对给定数值进行近似计算,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将“四舍五入”法应用于不同情境:学生可能难以将“四舍五入”法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提供多种实际情境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提高灵活运用能力。
(4)理解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区别:学生可能会混淆近似数和精确数,认为近似数就是准确值。
突破方法:通过实例解释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概念,强调近似数是为了简化计算和便于理解,但并非精确值。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觉得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四舍五入”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实验操作,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最后,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也意识到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同时,也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0bd03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f.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四舍五入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2.练习题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整数和分数的比较,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近似数吗?生:近似数就是与准确数相近的数。
师: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这种方法叫做四舍五入。
2.讲解四舍五入的概念师:我们来了解一下四舍五入的概念。
四舍五入是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它的原则是:如果要保留的位数的下一位数大于等于5,就向前进一位;如果小于5,就舍去。
例如:我们要保留整数10的个位数,它的下一位数是0,小于5,所以我们舍去,得到10的近似数为10。
3.演示四舍五入的过程师:下面,我给大家演示一下四舍五入的过程。
(1)保留整数10的十分位,下一位是0,小于5,舍去,得到10.0。
(2)保留整数12的个位数,下一位是2,小于5,舍去,得到12。
(3)保留整数14的十位数,下一位是4,小于5,舍去,得到10。
4.练习四舍五入师: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四舍五入。
(1)保留整数15的个位数。
生:15的下一位是5,大于等于5,所以我们要进一位,得到20。
(2)保留整数18的十位数。
生:18的下一位是8,大于等于5,所以我们要进一位,得到20。
(3)保留整数23的百位数。
生:23的下一位是3,小于5,所以我们要舍去,得到20。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你们掌握了四舍五入的规则了吗?生:是的,老师。
6.应用四舍五入解决实际问题师:我们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小明的身高是1.45米,请用四舍五入法求出他的身高近似数。
生:保留整数1的十分位,下一位是4,小于5,舍去,得到1.4米。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案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bb58a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8.png)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案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的具体事例,经历把精确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过程。
2.知道什么是精确数,理解四舍五入法的意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精确数改写成近似数。
3.了解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近似数。
教学难点:准确地求出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除汉族外,其他的都是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民族叫少数民族吗。
中国人多数是汉族,所以把人数比较少的民族叫少数民族。
我们应该关心少数民族的同学及每一个人。
你们想了解一些少数民族到底有多少人吗。
(课件出示课本60页的.四幅图)二、自主学习。
1.观察思考: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四幅图,思考以下问题:图中有几个少数民族。
人口数各是多少这个数是怎么得来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回族:8602978人纳西族:278009人壮族:15489630人蒙古族:4806849人这几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都是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得到的真实数据。
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精确数。
2.求近似数。
在实际生活中,还经常用近似数描述一些事物。
你能把少数民族的人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吗。
让学生试着改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把你们改写的结果汇报一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8602978≈860万278009≈28万学生说想法时,可能不完整,只要意思对即可。
(尝试改写近似数的过程,使同学们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有了初步的了解)3.四舍五入法的意义。
师:把一个精确数改写成一个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也就是把一个数按要求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时,要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如果不满5,就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并加上“万”字;如果是5或比5大,把万后面的尾数舍去,向万位进1,最后加上“万”字,并用“≈”表示。
把壮族和蒙古族人数用近似数表示。
《求近似数》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求近似数》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97edf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7.png)
《求近似数》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掌握“四舍五入”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2.小组讨论材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一组数据,如:,提问:这个数是多少?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知道一个数的精确值,而是需要知道它的一个大概值,这就是近似数。
(二)新课讲解1.讲解求近似数的方法a.什么是近似数?近似数是一个数的估计值,它接近于精确值,但不完全相等。
b.求近似数的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要保留的位数;(2)观察该位数的下一位数;(3)如果下一位数小于5,则保留的位数不变;(4)如果下一位数大于等于5,则保留的位数加1;(5)舍去下一位数及以后的数字。
2.举例讲解a.求下列数的近似数(保留整数)123.4、56.789、10.111、99.999b.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求解,并说明求解过程。
3.小组讨论a.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b.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三)巩固练习a.求下列数的近似数(保留整数)12.34、56.78、9.899、100.1b.求下列数的近似数(保留一位小数)3.14159、2.71828、0.33333、1.414212.教师批改练习题,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
(四)课堂小结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近似数?(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如何将“四舍五入”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小组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求近似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认识近似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案)
![认识近似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bb85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2.png)
认识近似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什么是近似数。
2.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计算一个数的近似数。
二、教学内容1.近似数的概念。
2.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三、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用一个例子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近似数与“四舍五入法”。
教师问学生:假设有一支笔的长度是15.8厘米,那么这支笔的长度到底是多少呢?学生们纷纷表示不知道该怎么算,教师就告诉他们,这个长度可以做一个近似值,即15.8。
2.概念解释教师解释近似数的概念:在实际运算中,有些数字无法被准确计算,只能得出一个大约的值,这样的数字就叫做“近似数”。
学生听后,理解了近似数的概念。
3.实践操作接下来,教师将以四年级书本的课程为例,进行实践操作。
先给学生听一道题:一家四口去吃饭,总共消费了112.5元,每个人消费多少钱呢?学生们一时不知道该怎么算,教师就告诉他们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示范操作:第一步:先将112.5分为四份,即112.5÷4=28.125;第二步:找到小数点后第二位,也就是5。
然后看5的前面的数字是偶数还是奇数。
这里是2,是偶数,所以28.125就近似记为28;第三步:用28再除以4,即28÷4=7。
最后,教师告诉学生答案:每个人约花了7元。
4.巩固练习最后,教师让学生们自己试着用四舍五入法算一下9.12再近似记为几,并算出每个人应该分到多少钱。
学生努力操作,很快就得出9.12近似记为9,每个人应该分到2.25元的答案。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练习,学生们成功地掌握了什么是近似数和如何用四舍五入法算出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同时,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使得学习更加深入、详细。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概念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学生在接受知识和练习操作中都表现得非常积极。
对于概念的讲解,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这种亲身体验对学生有很好的激发作用,使得学生们在掌握概念的同时,也明白了它的应用范围。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教案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cf3dd431126edb6e1a10a8.png)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教案(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教案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教案教学目标(一)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认识求近似数的实用性.(二)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三)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难点:掌握近似数的判断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即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物中引出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一定要说出它们的准确数量,只要知道它们的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因此不用准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表示.如:我们国家的领土大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人口大约12亿;我们学校有学生大约1200人等等.这样做比较方便、记忆容易、计算简单.(二)学习新课出示例题: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206接近哪个整百数(接近200)206≈200用“≈”连接,“≈”叫做约等号.读作:206约等于200.讨论下面几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求的314≈300(十位上的1不满5)325≈300(十位上的2不满5)336≈300(十位上的3不满5)347≈300(十位上的4不满5)那么我们进一步讨论284接近哪个整百数为什么怎样想的284≈300(十位上的8满5,把十位、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向百位进1)继续进行小组讨论:395,486,573,264,358的数大约是几百?395≈400486≈500573≈600264≈300358≈400根据同学讨论的情况,归纳小结:要求三位数的近似数,关键是看它十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也就是4或3,2,1)就把位和个位上的数去掉写成0.如果满5,(也就是5或6,7,8,9)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1.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作“四舍五入”法.(三)巩固反馈1.说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投影)(1)386≈400(2)247≈200579≈600739≈700462≈500305≈300758≈800428≈400观察比较两组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小组讨论)相同点:两组题都是求三位数的近似数.不同点:第(1)组各数十位上的数都满5,(大于或等于5),所以都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1.第(2)组各数十位上的数都不满5,(小于5)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舍掉改写成0.请同学们强调:把一个三位数改写成整百的近似数关键是什么?关键是看十位上的数是否满5,来决定四舍五入.那么,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如何求四位数的.近似数关键要看哪一位上的数呢出示:6250大约是几千?6250≈60006250百位上是2(小于5),就把百位后面的尾数舍掉,改写成0.2.做一做.(投影)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独立写在本上)3845≈≈20005290≈≈50002908≈≈8000订正时请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求一个四位数的近似数,要看百位上的数是否满5,百位上的数不满5,直接把千位后面的尾数舍掉改写成0.如果百位上的数满5,把千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0,同时还要把百位上的数向它的前一位进1)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教师总结: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百位或千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作业:看书第20、21页.小资料〔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有关近似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应用中经常遇到.在多位数读写之后,教学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使学生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与截取近似数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为以后学习小数取近似值做准备.取近似数的时候,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实际需要,按一定的规则进行.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小学主要讲常用的把一个多位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的方法.例如751872和754920,755830和758850,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751872和754920,尾数最高位千位上是1和4,不足一万的一半,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751872≈750000,754920≈750000.755830和758850,尾数最高位千位上是5和8,等于或大于一万的一半,把尾数改写成0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755830≈760000,758850≈7600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的方法可以依此类推.〔四舍五入法〕这是取近似数最常用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把数按需要截取指定数位后,如果去掉的部分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它舍去(称为“四舍”),这样得到的近似数值叫不足近似值;如果去掉的部分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数上加1(称为“五入”),这样得到的近似值叫过剩近似值.例如:20÷7=2。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教学教案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2752f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5f.png)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教学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页的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以及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四舍五入法,能应用四舍五入法正确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意义,能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关键: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意义,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揭示课题: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2、近似数的概念。
(1)谈话。
在实际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一定要说出它们的准确数量,只要知道它们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因此不用准确数表示。
而只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来表示。
这样描述起来比较方便、记忆容易、计算简单。
(2)准确数与近似数。
第20页第二自然段实例中的613是准确数。
600就是613的近似数;495是准确数,500就是495的近似数。
(3)谁能说出下面每个实例中哪个是准确数,哪个是准确数的近似数,①一头肥猪重210千克,有时说大约200千克。
②一株大树高19米,有时说大约20米。
③一幢楼房高75米,有时说大约80米。
3、教学例9。
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
浇了284棵杨树。
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
(1)出示例9。
(2)读题。
指名读题,并说出求什么?(3)提问:206的近似数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想一想206接近哪个整百数。
1(1)再问:如果把206变成216、226、236、246后,怎样求它们的近似数呢?启发学生思考后,教师告诉学生,要求这些三位数的近似数,就要看它们的十位上的数(也就是尾数的最高位)是不是满5,如果不满5,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舍去。
改写成0,这叫“四舍”。
就求出了它们的近似数。
教师板书“206≈200”,并告诉学生“≈”叫约等号。
“206≈200”读作206约等于200。
(5)教写约等号“≈”。
要求学生跟着老师写几遍。
数学教案求近似数、四舍五入
![数学教案求近似数、四舍五入](https://img.taocdn.com/s3/m/6cbc1542f242336c1eb95ec0.png)
数学教案求近似数、四舍五入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课题: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概念.2.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能正确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的方法.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出示卡片,进行口算练习.60×4=5720=36÷4=300×6=72÷9=30×70=23×4=25+8=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测量一下教科书封面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学生测后:20厘米多一些,接近21厘米.教师明确:如果我们不需要非常准确的结果,可以认为教科书的长大约是20厘米.(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上面的情况.例如:今天早晨老师买早点,花去了元,我们可以说花去了2元左右;又如:小明家路学校495米,我们可以说小明家距学校大约500米.在这里,我们就把“2元钱”、“500米”叫做元和495米的近似数.(板书)(3)近似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过近似数?(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回答:我们伟大祖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大约960万平方千米)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的人口约为多少亿?(十二亿)2.教师:以上一些数据,都是一些近似数.那么,究竟怎样来一个数的近似数呢?(1)出示例9: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说明:因206与200相差6,而206与300相差94,所以206最接近200,也就是说,206的近似数是200.板书:206≈200(2)讲授约等号.教师:这里的“≈”是约等号,206≈200读作206约等于200.(3)让学生通过以上的学习,自己类推284的近似数是284≈300.3.讲授“四舍五入法”.(1)二百几十几的近似数有的是200,有的是300,讨论一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根据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二百几十几的数,十位上的数是0、1、2、3、4时,它们都比较接近于200,因此,求它们的近似数时,都是把百位后面的尾数会去,并且把会去的数位用“0”补足.如果二百几十几的数,十位上的数是5、6、7、8、9,它们比较接近于300,因此,求它们的近似数,是把这个数百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一.因此,284年的近似数就是300,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板书)(2)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比如求几百几十几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首先看它十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的数,就把百位后的尾数舍去,改写为“0”;如果十位是5或者比5大的数,就把尾数改写为0,并向百位进一.4.反馈练习.(1)694大约是几百,并说出理由.引导学生明确:先看十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9比5大,把尾数改写成0,还要向百位进一,写作694≈700.(2)6250大约是几千?三、课堂小结.本堂课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即根据要求省略它的尾数:如果要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不满5,就把尾数舍去,改写为0;如果要省略的尾数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为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四、随堂练习.1.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89419581679288702.填空.(1)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_______页.(2)我班有学生43人,大约有_______人.(3)今天,小明买学习用具花去大约10元钱,小明可能花去了_______元或_______元.>3.(1)下面各数大约是几百?189≈203≈451≈(2)下面各数大约是几千?1120≈5906≈3005≈五、布置作业.结合生活实际,自编5道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题,如:我们班有72块玻璃,72≈70;奶奶今年59岁,大约60岁.板书设计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求近似数、四舍五入》四舍五入近似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求近似数、四舍五入》四舍五入近似数](https://img.taocdn.com/s3/m/ce55f19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7.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求近似数、四舍五入》四舍五入近似数教学目标:1. 了解近似数的概念;2. 掌握四舍五入的原则;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近似数和四舍五入。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求近似数和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二、讲授(15分钟)1. 解释近似数的概念:近似数是指一个数以一定的精度逼近另一个数的过程。
2. 解释四舍五入的原则:如果一个数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大于等于5,那么这个数就要取整数部分加上1;如果小于5,那么这个数就取整数部分;如果等于5,并且后面还有其他数字,那么这个数也要取整数部分加上1;如果等于5,并且后面没有其他数字,那么这个数就要看整数部分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进位,偶数不进位。
3. 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分别计算并应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三、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练习,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计算出以下算式的近似数,并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进行取整操作:a. 4.2 + 3.8b. 7.6 - 3.4c. 2.5 × 1.8d. 9.9 ÷ 2.42. 随机抽几组同学回答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拓展(10分钟)1. 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况可以用到四舍五入和近似数?2.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将一个小数保留若干位小数。
五、总结(5分钟)1. 要求学生回答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问题;2.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的原则;3.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的原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30fe1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1.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学会“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会写、会用“≈ “。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得方法。
教学过程:一、调查汇报有关数据。
1.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2.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引入新课:(1)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进行板书。
(2)通过实例向学生说明什么是近似数。
二、自主探索,领悟新知1.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出示一组与学生或生活相关的数据、让学生直接说出它们大约是几百。
(1)教师出示数据。
(2)学生汇报说明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2082009871000927900892900517500671700439 400 1524002.在出示几个百位上的数字相同,十位数上的数字是4、5、6的三位数,让学生讨论他们大约是几百?并说明理由。
(1)学生讨论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点拨引导。
在肯定学生的判断方法后提出问题,这种方法的确能够判断一个数比较接近哪个整百数,即它的近似数,但是这种求法太麻烦,因为看到这个数,就要进行口算,有的数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启发学生根据板书看一看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学生再`次讨论,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总结方法。
(5)教师小结,提炼方法。
3.学习准确数和近似数的表示方法。
教师利用板书进行引导,教学约等号的写法和读法,完善板书。
4.反馈练习,巩固方法。
做第20页的“做一做”三、总结交流,提炼方法(1)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分析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然后汇报。
(2)教师总结。
(3)学生看书。
四、巩固练习,强化知识做练习五的第1题。
五、课堂作业(1)当560≈6000时,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2)当489≈4000时,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485≈ 16498≈2510≈40938≈76560≈板书: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208≈200987≈1000927≈900892≈900517≈500671≈700439≈400152≈4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课题: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概念.2.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能正确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的方法.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出示卡片,进行口算练习.604= 57-20= 364=3006=729= 3070= 234=25+8=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测量一下教科书封面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学生测后:20厘米多一些,接近21厘米.教师明确:如果我们不需要非常准确的结果,可以认为教科书的长大约是20厘米.(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上面的情况.例如:今天早晨老师买早点,花去了2.1元,我们可以说花去了2元左右;又如:小明家路学校495米,我们可以说小明家距学校大约500米.在这里,我们就把“2元钱”、“500米”叫做2.1元和495米的近似数.(板书)(3)近似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过近似数?(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回答:我们伟大祖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大约960万平方千米)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的人口约为多少亿?(十二亿)2.教师:以上一些数据,都是一些近似数.那么,究竟怎样来一个数的近似数呢?(1)出示例9: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说明:因206与200相差6,而206与300相差94,所以206最接近200,也就是说,206的近似数是200.板书:206≈200(2)讲授约等号.教师:这里的“≈”是约等号,206≈200读作206约等于200.(3)让学生通过以上的学习,自己类推284的近似数是284≈300.3.讲授“四舍五入法”.(1)二百几十几的近似数有的是200,有的是300,讨论一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根据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二百几十几的数,十位上的数是0、1、2、3、4时,它们都比较接近于200,因此,求它们的近似数时,都是把百位后面的尾数会去,并且把会去的数位用“0”补足.如果二百几十几的数,十位上的数是5、6、7、8、9,它们比较接近于300,因此,求它们的近似数,是把这个数百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一.因此,284年的近似数就是300,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板书)(2)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比如求几百几十几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首先看它十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的数,就把百位后的尾数舍去,改写为“0”;如果十位是5或者比5大的数,就把尾数改写为0,并向百位进一.4.反馈练习.(1)694大约是几百,并说出理由.引导学生明确:先看十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9比5大,把尾数改写成0,还要向百位进一,写作694≈700.(2)6250大约是几千?三、课堂小结.本堂课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即根据要求省略它的尾数:如果要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不满5,就把尾数舍去,改写为0;如果要省略的尾数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为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四、随堂练习.1.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89 419 581 6792 88702.填空.(1)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_______页.(2)我班有学生43人,大约有_______人.(3)今天,小明买学习用具花去大约10元钱,小明可能花去了_______元或_______元.3.(1)下面各数大约是几百?189≈ 203≈ 451≈(2)下面各数大约是几千?1120≈ 5906≈ 3005≈五、布置作业.结合生活实际,自编5道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题,如:我们班有72块玻璃,72≈70;奶奶今年59岁,大约60岁.板书设计2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判断种正确的有()个①因为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一定相等,所以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②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③xy=k+5.4(k+5.4≠0),当k一定时,x和y成反比例:④一个圆的半径增加10%,它的面积增加21%:⑤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
A.4个 B.3个 C.2个 D.1个2.等边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3.六年级一班40名同学共植树120棵,则植树棵数与植树人数的比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两个括号里应填()A.40∶120,1∶2B.140∶60,4∶1 C.10∶300,1∶3 D.120∶40,3∶14.钟面上的时针指向6时,那么分针指向()。
A.3 B.6 C.12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x°,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的列式是()A.90-x B.180-2x C.180-x6.五年级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9%,六年级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7%,五年级今天出勤人数比六年级( )。
A.多B.少C.无法判断7.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0%,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增加()A.10% B.20% C.21% D.24%8.数学竞赛共有20道选择题,答对1题得5分,答错或不答倒扣1分.小王同学在竞赛中得了82分,他答对()道题.A.3 B.10 C.17 D.189.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堆成一个多面体,从上面看如下图,则从左面看,图形的形状可能情况一共有()种。
A.2 B.3 C.4 D.510.一种商品先涨价10%,后又降价10%,现在的商品价格与原来相比()A.升高了 B.降低了 C.没有变化二、填空题11.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1分钟通知1人.最少花_____分钟能通知到每个人。
12.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条边长10cm,比相邻的另一条边长。
其中一条边上的高是8cm,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cm2。
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底为4cm的等腰三角形,则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腰长是(_______)cm。
13.一(个)、十、百、千、……都是______,一亿是_____个一千万,10个十万是________.14.六年三班有40名同学,每人都向希望工程捐了款.其中有一名同学捐了2.80元.但是统计数字时把这个数字搞错了,结果计算出的全班平均每人捐款数比实际平均每人捐款数高了0.63元.统计数字时把这个数字当成了____元.15.一个圆形钟,钟面半径是12厘米,钟内分针长10厘米,分针从3点整走到3点45分,分针的尖端走过的路程是(_______),分针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
16.化肥厂每天生产a吨化肥,8天后运走b吨,还剩下(_____)吨。
17.一个六位数,最高位是最小的质数,万位是最小的合数,千位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____),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
18.根据运算定律,填上适当的字母或数.(a+25)×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向东走9m记作+9m,那么-7m表示________,0m表________。
20.九千零九十九万五千零六十写作(______________)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亿,改写成以“万”为单位记作(______________)万。
三、判断题21.在1﹣9这九个数字卡片中,抽到质数的可能性比合数要大..(判断对错)2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_____)23.如果正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相等,那么正方形面积一定小于圆面积. (______)24.折线统计图更容易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____)25.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____)四、作图题26.按4∶1画出下面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画出所画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五、解答题27.王佳把960毫升果汁倒入8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28.两列火车从相距570km的两地同时同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110km,乙车每小时行80km.经过几个小时两车相遇?29.甲、乙两地间平路占15,由甲地去乙地,上山路程是下山路程的23,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了2小时,已知这辆汽车上山的速度比平路慢20%,下山的速度比平路快20%,照这样计算,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要行多长时间?30.服装店老板将一件衣服按盈利20%的价格作为标价,可是总卖不出去.后来老板按标价减价20%,以96元出售,很快就卖了.这件衣服老板是盈利还是亏损?31.一段路程分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的比依次为2:3:4,王强走这三段路所用的时间的比依次为4:5:6。
已知他上坡的速度是每小时4km,三段路程总长36km,王强走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填小数)32.班级图书角有4本童话书,故事书的本数是童话书的6倍,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8倍,故事书有多少本?科技书有多少本?33.去年国庆节,某超市的促销活动规定:①一次性购物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②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但不超过300元,一律九折;③一次性购物超过300元,一律八折。
节日期间张阿姨先后两次到该超市购物,分别付款80元和225元,如果张阿姨一次性购买这些商品,那么应付多少元?六、计算题34.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89×4+×+0.24×6.4÷0.32 6 -× -35.简便计算。
0,25×8×4×1.25 ×30-×1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D C B C C C C B二、填空题11.412.1513.计数单位十一百万14.2815.1cm 235.5cm²16.8a—b17.24.9万18.a c 25 c19.向西走7米原点或者没有向东西走20.1 9099.506三、判断题21.√22.×23.正确24.√25.正确四、作图题26.略五、解答题27.大杯的容量是320毫升,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 28.3个小时29.3215小时30.亏本4元31.5小时32.故事书:24本科技书:3本33.264元六、计算题34. 4.85 535.22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时整,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处.A.9 B.6 C.122.在比例尺是1:8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3,那么甲、乙两个圆实际的直径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