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3-4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3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标要求]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宋明理学 1.三教合一
(1)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3)隋朝,儒学家提出“______________”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4)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________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程朱理学
(1)代表: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

(2)形成: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了______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3)主要主张
①二程⎩⎪⎨⎪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

②朱熹⎩⎪⎨⎪

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强调“存 ,灭人欲”。

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4)


⎩⎪⎨⎪
⎧ 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 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 官方哲学。

②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 、朝鲜乃至欧洲。

3.陆王心学
(1)陆九渊心学
⎩⎪⎨⎪

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 ”就是“理”。

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③主张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心学⎩⎪⎨
⎪⎧
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②提出“ ”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
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二历史学案4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李贽的离经叛道
(1)背景⎩⎪⎨⎪

①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②江南一带的 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③明朝后期,吏治腐败,奸佞当道。

(2)主要主张
⎩⎪⎨⎪

①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为标准。

②批判道学家“ ”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 私欲。

(3)评价:李贽的思想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时间: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

(2)主要主张⎩
⎪⎨
⎪⎧
①揭露 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评价: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时间:明末清初。

(2)主要主张
⎩⎪⎨⎪
⎧ ① 的思想: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 计民生的现实问题,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②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对 。

(3)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4.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时间:明末清初。

(2)主要主张
⎩⎪⎨⎪

①认为世界是 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②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

③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 思想。

(3)评价: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选择题
1.“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对“朱子高于孔子”寓意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理学比孔子的学说更科学
2. (原创题)文天祥的气节反映了当时的思想主流是( )
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3.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4.“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朱熹B.李贽C.陆九渊D.黄宗羲
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6.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

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

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

开始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的是( ) A.董仲舒B.朱熹C.黄宗羲D.王阳明
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8.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
A.经世致用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非选择题
9.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出现了哪些变化?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答案解析】
课前准备区
一、1.(3)三教合归儒(4)韩愈
2.(2)佛道(3)①天理②天理(4)①南宋②日本
3.(1)①心(2)②致良知
二、1.(1)②市民工商业者
(2)②存天理,灭人欲
2.(2)①君主专制
3.(2)①经世致用②君主专制
4.(2)①物质③辩证法
课后练习区
1.B [本题以对联中双关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的理解。

朱熹是南宋儒学大师,是在继承儒家学说的基础上系统地阐释了“理学”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极大发展。

]
2.C [程朱理学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使当时社会风气随之大变,文天祥现象正是这一社会氛围下的产物。

]
3.B [抓住关键词“理学”“支离”。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以“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

由此可见,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指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

“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这是“二程”的思想,排除A、C、D三项。

]
4.B [“人人皆可以为圣”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提出了挑战。

故正确答案为B。

]
5.D [明清之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专制皇权空前发展。

黄宗羲作为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故D项正确。

] 6.C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可知,农民没有意识到君主专制的危害,只是寄希望于一个好皇帝,来拯救众生。

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呼吁废除君主专制,对农民的看法提出质疑。

]
7.B
8.C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这也是整个世界的发展潮流,在明清思想界则有“工商皆本”思想的反映。

]
9.(1)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仁、礼。

(2)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

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答案3:仅笼统地回答。

汉、宋两代,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3)答案1:从两方面进行回答。

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开始走向衰落。

但是在批孔的同时,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这表明儒家思想在当时仍具有影响力。

答案2:只从批判性的视角回答。

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

答案3:只从肯定性的视角回答。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仍占有重要地位。

解析第(1)问要准确地写出孔子的“仁”和“礼”的思想,第(2)问要结合董仲舒和朱熹的观点概括归纳,第(3)问主要结合新文化运动中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方面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