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歇根大学统计学PHD的申请总结
美国统计学PHD申请经验总结【3】
![美国统计学PHD申请经验总结【3】](https://img.taocdn.com/s3/m/fb26c13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b.png)
美国统计学PHD申请经验总结【3】当然兼听则明,交换也是有不好的方面的,我也有认识的人说后悔去交换的。
比如不适应新环境可能导致成绩下降,无法很好复习GT 考试,选课选不到导致无法转学分回来要补修课,等等。
这个同学们在决定去交换前一定要查清楚对应的课程,我在大二就曾经因为选不到课放弃了去港大的机会,但是在UofT我很幸运的都选到了课,这在交换的同学中是不多见的,主要是因为外面学校上下学期开设的课程和我们不一致,一年的交换项目就有效得解决了这个问题。
另外注意体育课是不能在交换学校修的,要提前修掉或者回来补休。
我建议的我们系最佳交换时间是大三下,其次是大三上,(当然能去一年更好。
)大二去有一点点早,找research机会可能有点难,但是找到了就前途无量了,可以用大二暑假的经历作为砝码申请大三暑假的research(这个是我的YY,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愿意来实践一下)大四交换有没有用我不太清楚,但是时间可能有点紧。
我在大二上完成了Toefl考试(当时为了争取交换机会考的,后来过期了,所以交换回来重新考了一次),大二下完成了GRE考试,所以后面时间安排比较轻松,大四申请也很轻松。
交换的技术细节可以去百合Exchangestudent版问,我唯一一个提醒是志愿要好好填,填之前了解清楚学校的专业好不好,相应的课有没有,接不接受你的专业,不然很可能出现选上你了但是你去不了,然后也没时间去其他学校的情况。
补充一点关于research,网上有一些对所有人开放的暑假研究项目如MSRA-UCLA RIPS,UCL-google A RIPS,还有教务处的UCLA暑假的项目,都是很好的项目。
有些更不为人知的项目要靠自己发掘,对国际学生开放而且有奖学金的项目是存在的,并不是一定要交换才可能在海外做Research,但是这种项目很少很难找,大部分都要求是US resident/PR我当时找到了两三个(纯靠google),申请难度应该蛮大的,但是后来UofT有机会了我就没有申请。
申请美国数学博士全额奖学金地经验总结材料
![申请美国数学博士全额奖学金地经验总结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7ca4e98ff00bed5b9f31d96.png)
申请美国数学博士全额奖学金的经验总结连续两年申请了美国的数学博士,终于拿到了几个博士全奖的offer,接下来我会陆续整理一些以前看到的申请经验类资料,造福后人。
这是第一篇:Zhang, Qi (NYU)先结合我的申请经历简单谈谈。
那是大二寒假的一次中学同学聚会。
在聊天中我惊奇地发现居然以前的同学有那么多人都在准备GRE 等出国相关的事情。
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世界太疯狂了,以前怎么没觉察出来啊?自己那时候想法不多,生活也很平淡。
转念一想,与其闲着不干正事,到不如花点时间背下单词,就算以后不出国也是有好处的(汗,说白了也就是跟风)。
其实个人当时是很反感学英语的,大概很多理工科学生看到英文都会有一种抵触情绪。
尤其是看到那本著名的红宝上每页只有一两个认识的单词时不由得就产生一种抵触情绪。
不过怎么说呢,看多了也就麻木了,一切逆来顺受。
花了一学期的时间,把单词过了两三遍。
(我记忆力太差,尤其是背单词、诗词这类。
估计大多数人都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后来就是做些题,大三的上学期把GRE 考掉了,进而大三下学期考了TOEFL。
补充一下,GRE 和TOEFL 相对于之后的琐碎的申请过程来讲真的不难,况且分数也没必要考得特别高。
相信有决心走这条路的各位只要花些功夫一定不成问题。
大四的上学期很累。
申请中总能遇到一些意向不到的问题,比如材料寄出了便杳无音讯,ETS 迟迟没有把TEOFL 成绩送到学校,等等。
那段日子经常要赶时间,一学期下来挺累的。
最重要的工作我想大概就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了。
由于GPA 之类的硬指标已经定下来了,能准备的就是选学校、写文书(PS 等),和学校联系,等等。
而这几项无一不是至关重要。
如果有时间的话建议一定要在这上面多花些心思,成败的关键很可能就在于此了。
顺便说一句,写PS 的时候一味地狂吹意义不大,因为总有更能吹的:)可以写一些研究兴趣方面的内容,最好结合申请学校的特点。
比如一个学校的代数很强,如果在PS 里面写的都是自己如何喜欢分析,估计对方看了兴趣不大。
PhD申请总结及一些看法
![PhD申请总结及一些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35a64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7f.png)
PhD申请总结及一些看法第一篇:PhD 申请总结及一些看法PhD 申请总结及一些看法PHD申请总结及一些看法本人普通211学校电子工程专业应届本科,今年申请英国电子工程专业博士。
拿到OFFER情况是: EE PHD @ Bristol University EE PHD @ Edinburgh University EE PHD @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EE PHD @ Loughborough University被拒的学校有一所:EE PHD @ Southampton University最后接受OFFER: EE PHD @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全奖(FEE+12940磅/year),导师是QUB的电子与计算机科学院院长,皇家科学院院士,皇家工程学院院士,IEEE FELLOW。
填写申请表时其实我也很彷徨,申请了五所都是专业排名TOP10的学校,很怕最后一所都没有要我。
不过最后的结果还是不错的。
我自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没有什么“大牛”背景,毕业学校一般,GPA 80分左右,也没有任何论文发表,雅思6.5,刚好过线,我只是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和自己在做的事。
和我一同申请的还有我女朋友,她不跟我同校,毕业学校比我好,她最后接受了Cambridge的PHD OFFER,也是全奖,不过薪水比我高些,每年大概2W英镑。
也许,我只是说也许有人会觉得申请PHD有点难,拿到全奖也有点难,但其实我们都不是什么所谓的大牛。
我女朋友的学院也有不少申请到哈佛,耶鲁,杜克,普林斯顿的PHD,其实,他们也都是普通人而已。
其实读英国读书还是去美国读书,确实有所不同,但很难说好坏,只能说那一种适合自己。
就PHD而言,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仅是一家之言,难免偏颇。
一般所说的申请英国的PHD,就是指三年制的研究型博士学位,不包括课程,如果不能顺利毕业不会颁发任何硕士学位。
【PIVOT学员说】WL到密歇根商学院PhD——只要不停下努力的脚步,终将收获梦想
![【PIVOT学员说】WL到密歇根商学院PhD——只要不停下努力的脚步,终将收获梦想](https://img.taocdn.com/s3/m/abac252943323968011c9276.png)
【PIVOT学员说】WL到密歇根商学院PhD——只要不停下努力的脚步,终将收获梦想“我的申请季真的好漫长啊,在这个过程中有低谷,当然也有绽放。
我觉得自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始终没有放弃,算是一个比较踏实的过程吧。
Pivot是一个很负责任的机构,老师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的,比如说我在申请过程中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挫折情绪低落,但是老师还是以理性并且鼓励的态度告诉我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并且耐心地解答我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了老师的陪伴与指导,最后我才能成功拿到密歇根的offer!”Y学姐南开物流管理GPA:89+TOEFL:100+GRE:325+录取结果: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博士、北卡罗州立大学工业工程博士、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商学院供应链管理博士小P酱:在宇宙中心link学霸的Pivot小记者申请方向和学校的选择小P酱:学姐好,恭喜学姐拿到了密歇根罗斯商学院的offer,真的是可喜可贺呀~那我们现在就整个申请过程来聊一聊吧。
首先我想问一下学姐是什么时候想要出国的呢?然后是什么时候联系到我们Pivot的呀?Y学姐:其实在高中刚毕业的时候就有出国的打算,希望以后能去不同的学校继续深造。
结识Pivot是在大三下学期的4月份,经过学姐介绍,然后找到了Pivot的老师。
之前很多学长学姐都是通过Pivot拿到非常满意的offer的,所以当时就没有犹豫,就直接签了Pivot。
小P酱:学姐的申请方向是什么呢?在学校的选择上面你有哪些考虑的因素呢?Y学姐:申请的专业是operation management,就是运营管理,基本都是开设在商学院下面的。
学校选择上着重考虑的是老师的研究方向,在选校的时候我会把自己感兴趣的导师挑出来,如果某所学校有很多导师我都比较感兴趣,那这个学校一定要申;再有就是学校这几年的毕业生的placement,了解一下他们每年的就业去向,因为我以后希望能够找到教职,所以placement数据对选校而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再有就是学校的招生偏好,比如说有一些学校喜欢数学专业的学生,有一些学校喜欢具有硕士学位的学生,有一些学校对中国学生友好等等,很多信息和建议都是Pivot老师提供给我的。
统计学博士申请
![统计学博士申请](https://img.taocdn.com/s3/m/98837ec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0.png)
统计学博士申请
以下是申请统计学博士的一般要求和步骤:
1. 学历要求:通常需要申请人具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
2. 成绩要求:申请人的成绩应该优秀,通常要求 GPA(平均绩点)在
3.0 及以上。
3. GRE/GMAT 考试:申请人需要参加 GRE(普通研究生入学考试)或 GMAT(商学院入学考试)并获得合格分数。
4. 语言要求:国际学生需要提供托福或雅思成绩以证明他们的英语能力。
5. 推荐信:申请人应该提供 2-3 封推荐信,其中至少有一封应该是来自他们的教授或导师。
6. 个人陈述:申请人需要提交一份个人陈述,介绍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目标,并说明为什么他们适合申请该计划。
7. 研究计划:申请人需要提供一份研究计划,详细说明他们打算在博士研究期间进行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申请流程:
1. 筛选学校:申请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在不同的学校
中进行筛选。
2. 准备材料:申请人应该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文件,包括成绩单、GRE/GMAT 成绩、推荐信、个人陈述和研究计划等。
3. 申请表:申请人需要填写申请表,并提交所有必要的文件。
4. 面试:一些学校可能会要求申请人进行面试,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目标。
5. 录取结果:学校通常会在申请截止日期后数周内发布录取结果。
总体来说,申请统计学博士需要较高的学术能力和英语能力,同时需要在申请材料和面试中体现出较强的研究兴趣和目标。
从上交到MIT PhD,我的2018申请总结(世毕盟教育)
![从上交到MIT PhD,我的2018申请总结(世毕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33aaa95680203d8ce2f24fc.png)
从上交到MIT PhD,我的2018申请总结(世毕盟教育)申·请·总·结↓↓↓突然之间,申请季就这样结束了。
拿到梦校offer之后,仿佛这四年来的努力,申请道路上的焦虑失眠,都已经成为深埋心底的记忆,已经淡然。
感谢一路以来所有人的帮助,尤其是在我迷茫时及时点醒我,让我振作的老师和朋友。
回顾拿到offer的历程,我就分“申请前和“申请时”两部分,挑重点地谈谈。
(由于我是全Ph.D申请,所以只能详细谈谈Ph.D啦)事实上,自己刚进入大学就隐隐有了出国的想法,但还不明确,所以在大一自己只是把成绩稳定住了。
等到大一暑假正式确定想出国后,一直到申请之前,我逐步有了下面的规划和行动:1、尽早考完GT考虑到G和T不同的有效期,我采取先G后T的模式,在不太忙的大二上学期11月份考出了G,在刚刚符合有效期的大三上学期11月份考出了T,很幸运地都是一次拿下。
G和T我分别用了4个月和2个月准备,但都是零碎时间。
我觉得英语考试战线不宜过长,提高准备的效率最关键,背单词要及时滚动复习否则很容易忘,考试前1个月每天都要做题找感觉。
但事实上,英语考试在申请中只是配角,只要过线即可,所以尽量在还不太忙的时候解决掉,会给申请中更主要的环节留下更充裕的时间。
2、科研要尽早在考出G之后,我立刻加入了实验室。
从有利于出国申请的角度,我认为选择实验室主要依据(从高到低):兴趣、导师是否愿意帮助学生、导师声誉。
“兴趣”是研究能做长久的关键(尤其是Ph.D阶段),“导师是否愿意帮助学生”反映其是否会辅导学生思考、积极帮助学生修改论文、愿意帮学生写强推荐信等等,“导师声誉”决定机会的多寡以及推荐信的级别。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和学长学姐交流获取。
在确定实验室后,我在大二下和学长合作完成了一个课题,在大三上和大三下平均各自完成一项自己独立开展的工作,三项工作均有论文产出,后两项均是一作。
可以说,越早确定实验室,积累的科研经历会越多,但前提是选择到合适的实验室和导师。
张伟用老师 密歇根大学全奖博士谈成功申请经验
![张伟用老师 密歇根大学全奖博士谈成功申请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2a8e6aca6137ee06eff91888.png)
张伟用老师密歇根大学全奖博士谈成功申请经验金东方美国留学部荣誉推荐:李同学和金东方成功合作,顺利申请到多所美国名校博士全额奖学金,包括前三十名校密歇根大学以及其他两所前五十名校。
为了表达对金东方优质服务的感谢,秉着分享过来人经验的优良品质,李同学提供了一份“如何分辨和选择一个好的美国留学中介”留学申请亲身经历。
如下由李同学提供。
------------------------------------------------------------------------------- 我的申请,大概在一个月之前,也就是拿到签证之时,算是结束了。
现在毕业的各种事宜也基本临近尾声,终于有时间写写我这一年以来的心路历程。
我的条件在之前的帖子里有说明过,不再赘述。
最后的结果是收到一所Top 30的密歇根大学博士全奖offer,两所综排50+的全奖offer,专排均在Top 50之内。
其中,我决定去的那所学校,某小方向大概能排到全美第一。
最早,我是反对找中介协助我做留学申请的,因为之前有关他们的负面信息确实较多。
而我第一次接触中介,大概是在一年前的这个时候,陪同学去一所英语培训机构下属的中介公司咨询,效果一般(我感觉某个咨询师对某欧洲国家的大学还没有我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DIY的决心。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去年7月中下旬,我得知GRE分数的时候。
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完了,我出不去了……”在重不重考的问题上,我犯难了。
首先我9月份就要一战托福,11月还有GRE Sub考试,我认为我根本没时间准备重考GRE。
好友的一个建议,让我问问几家中介公司,毕竟我这里是单打独斗,信息量成问题。
我问了三家公司,得到两种建议。
著名培训机构下属中介的咨询师是令人比较失望的。
不问我的GPA、专业、有无科研经历等等,只听了我的GRE分数,便一棍子打死,认定我出不去了。
还举北大某高材生的例子,说人家都开始套磁了,我却必须要重考GRE。
PIVOT学员说——四个月就搞定申请!芝加哥统计学长经验全部告诉你!
![PIVOT学员说——四个月就搞定申请!芝加哥统计学长经验全部告诉你!](https://img.taocdn.com/s3/m/17e51e03ff00bed5b9f31d52.png)
PIVOT学员说——四个月就搞定申请!芝加哥统计学长经验全部告诉你!学员背景:L学长:Pivot中枢教育学员北大元培经济GPA:3.6+GRE: 330+3.5TOEFL: 110+(S24)录取结果:Chicago Statistics MSYale Statistics MSU Mich Applied Statistics MSDuke Economics MANYU Economics MAUSC Economics PhD小P酱:在宇宙中心link学霸的Pivot小记者如果能够出国那其他选择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将就即便只有短短四个月我也可以拿下统计TOP 5申请起步小P酱:学长好!学长在2017fall的申请季中可谓战果硕硕,非常感谢这次学长分享申请经验。
首先我想了解一下,学长是怎么考虑出国这件事的呢?为什么会选择Pivot作为自己的申请指导机构呢?L学长:我可能和大多数人不太一样吧。
大三时候本来是打算保研的,但是结果不是很满意,所以就考虑是直接工作、考研还是出国,最后觉得出国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所以我不像大多数同学在大二时候就已经决定出国了,我还是比较晚的。
和Pivot算是结缘于去年四月份元培学院组织的一次嘉年华活动,那次活动邀请了很多留学机构一起来,我分别和几家机构都聊了聊,感觉还是和Pivot的王老师聊得最投机,在出国这方面我们有很多相似的观点,而且王老师专业性很强,其他机构在经济学这个方向了解得没这么透彻,当时我就加了他的微信,后来又接触了几次,当然也包括其他留学机构,最后还是选择了Pivot。
虽说其他机构可能名气会大一些,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对于自己的申请更有帮助的,所以我觉得Pivot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申请方向的选择小P酱:谢谢学长的褒奖!我们也非常高兴能陪你走过这一段申请之路。
那在申请方向还有学校的选择上,学长都是怎么选择的呢?L学长:应该说我在申请方向的选择上与学校的选择乃至今后的就业打算都是息息相关的。
网友的美国生物统计学申请经验总结
![网友的美国生物统计学申请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ae9a2fff00bed5b9f31dae.png)
网友的美国生物统计学申请经验总结以下同学分享申请美国生物统计学经验总结,申请人美国本科背景,没有明显劣势或优势,申请结果有密歇根大学OFFER以及匹兹堡大学OFFER以及其他一些学校的录取,希望这份总结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信息。
背景:美本一枚GPA: overall: 3.6, major: 3.83Major: Math, BiologyGRE:580+800+3Research experience: one year experience as RA in public health, one summer experience in applied math and neuroscience, almost 2 year experience in biostatrecommendation: one/two from school professor (depends on school requirement), one/two from the faculty who I work withpaper: one is under review, one is drafting, but I am not the main author申请学校:UW(biostat), Umich(Biostat),unc(biostat), Upitt(stat), BU(Biostat), UT health center(Houston) (Biostat)Offer:Umich,Upittadmi: UT(funding still deciding)withdraw: Unc ,BUrej: UW(伤心,但是拒了我以后,我少了很多纠结,因为Umich 就是我的next choice。
因为在北卡读的本科,如果有其他的option,就不想在北卡继续呆了,想换个地方挑战下自己)选校:我这次主攻生统,因为自己背景更match biostat。
世毕盟留学申请经验分享:申请总结 Statistics PhD 2015 Fall
![世毕盟留学申请经验分享:申请总结 Statistics PhD 2015 Fall](https://img.taocdn.com/s3/m/e0d747422b160b4e767fcf9d.png)
申请总结 Statistics PhD 2015 Fall作者基本信息:清华数学系本科,GPA rank: 24/97;TOEFL: 104;GRE: 323;我只是一个怀揣单纯梦想又恰好有些好运气的人,一直不觉得自己在申请方面有很成功的经验可以分享,这也是我迟迟拖延着没有写这份承诺过的总结的原因。
不过写作是一种梳理也是一种反省,生活中这段重要的日子还是应该留下些什么,那就记录一部分心路历程吧。
先说申请结果。
我申请的全都是统计学PhD项目,一共申了14所,拿到offer的有U Michigan,Carnegie Mellon(4月15号晚上收到电话offer,那时已经接受了U Michigan),Penn State,UC Davis. 最终去向U Michigan. 我曾认真回想自己是什么时候做出出国以及读PhD的决定的,竟然想不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也想不出曾在这个问题上经历过任何纠结犹豫。
大学是重塑我的性格和志趣的一个时期,四年前的我从没有想过自己可能会从事科研,也没想过自己会出国读博五年,可是这种变化就悄悄发生在这看似平静的几年间了。
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特别努力地学习数学分析,当时单纯地觉得沉潜在数学世界中那种忘我的感觉很棒,虽然那时也认为自己应该并不适合从事纯数学研究,但是那种在努力钻研后得到结果、获得启示的生活方式开始吸引我。
那可以说是我个人的所谓理想主义时期的肇始。
大二上学期我在生日那天写下的日记里有这么一段,“按我的本性和意志来讲,我是想走学术道路的,我向往的就是书斋里宁静丰富的精神遨游的生活。
我认可数学也热爱数学,即使我不算有天赋反应不够快,但我对数学知识有很强的好奇心,有很好的悟性和理解力,甚至还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我也不怕日复一日地艰苦付出,事实上有时候这样的付出本身就是我的价值感和幸福感的源泉。
我知道这些对于做科研来说还不够,我更知道我现在的有些地方是不适合做科研的,比如不够严谨,效率较低等。
美国留学:统计学专业个人陈述范文
![美国留学:统计学专业个人陈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89eee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c.png)
美国留学:统计学专业个人陈述范文I am applying for acceptance into your graduate program fora Doctor’s degree in statistics. I plan to begin my studies in the fall of 1998. Nature is full of mysteries, one of which seems to be its apparent readiness to conform with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Such mysteries have fascinated me since my childhood, prompting me to avidly read scientific writings by Hua Lougeng, China’s most celebrated mathematician in the modern era, even while I was still in primary school. Unable to fully understand Hua’s books as I must have been, I learned that mathematics was itself wrapped with mysteries.My intense interest, coupled with my hard work, in mathematics paid off. During my third year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I took part in the National Mathematics Contest for students in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succeeded in winning the tenth spot in a lineup of some two hundred thousand selected participants. It was at that time that I made up my mind to pursue a career in mathematics. In 1985, I entered into th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o major in mathematics. The mandatory courses ware concentrated mainly in two areas: statistics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ies. There were also many elective courses. In addition to courses of statistics and mathematics, I spent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 learning such practical skills as computer programm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new software systems in statistics. After graduation in 1990, I taught statistics for four years at another university until I decided that I had to satisfy my curiosity further and learn more. In 1994, I joined a graduate program at the Beiji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here Iconcentrated my studies in the are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Never a bookworm, I presided over a sampling survey of the middle schools in Shanghai, and published my findings in the ECNU journal. The topic for my graduation paper, the problem of slow server, was actually culled from an article published in pursuing more advanced studies in a technologically more advanced country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journals provided me the necessary quality and amount of reference materials t keep me informed of the cutting edge of the field. The new method that I used in my research and my smooth answers at my defense of the paper could all trace their origin back to the journals that I had read. On the basis of my strong defense, the supervising committee decided unanimously t grant me an unequivocal A for my graduation paper. During the period of my graduate studies, I learned more about the realization technology (not sure what you are trying to say) by using computer programming. In image processing, I used the multianalysis and category theory in statistics, and I helped to institute a recognition system for major fingerprint characteristics. I have been working as a lecturer at the Beiji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ince I obtained my Master’s degree. Besides teaching, I have been conducting market analysis as part of several research teams.I have basically two main reasons to wish for further studies abroad. Firs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tatistical science fascinates me, and I would like to stand firmly on the cutting edge of the field by having myself grounded in more advanced theories. Second, the market research that I am now involved inis pushing me to master newer and better methodologies, I believe that graduate studies with your department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for me to attain both purposes.I am convinced that the academic foundation I have laid in both theoretical frameworks and practical skills will help me make a competent student in my proposed studies.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day when I shall return to China with a D octor’s degree to make mor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of statistics in this country.。
美国统计学PHD申请经验总结【4】
![美国统计学PHD申请经验总结【4】](https://img.taocdn.com/s3/m/27e9b5f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2.png)
美国统计学PHD申请经验总结【4】• 关于选校随便侃侃学校吧,除了UofT我都没什么研究,纯当娱乐。
Stanford Berkeley, 这两个学校就是乐透区, unpredictable.Chicago, 牛校,毕业生大多当faculty,UofT有三个老师都是Chicago毕业的,申请难度应该也不小。
CMU,系很小,而且对大陆学生很不友好,我的第一封拒信就是他家的,最后招的没一个中国人,不推荐申请。
UW-Madison,牛校,友好学校,但是没啥钱,给的钱是Stanford一半,排名第一的可以以50%的概率拿它保底。
UofT stat master,该系在之前是没有收南大学生的传统的,但是去年有学姐去了,加拿大学校都是有奖的master,所以很爽的。
多伦多是个好地方,多大是个好学校,多大的统计也很牛,作为phd的跳板也好,作为在加拿大找工作的跳板也好,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缺点是中国人很多,招的国际学生很少,每年1,2个吧,竞争很激烈,希望排名比较好的同学考虑申请,进一步打响南大在UofT的名声。
UNC biostat小米除了自动回复从来没有回过我信,网申系统也不给力,听说不爱招国际学生,我到现在材料还是incomplete,对这个学校很失望。
Umich biostat,很有钱,今年发了好多,我知道了我们系就三个了,UofT的同学至少也有两个,学校实力应该还是不错的,但是发这么多让我怀疑是不是有点水。
UIUC,很早给我发了pre-offer问我愿不愿意去,后来被我withdraw了,这个系实力一般,而且faculty里中国人太多了我不是很喜欢。
可以拿来保底吧。
Purdue小米很nice,每封email都特热情,但是我对这个学校没啥了解。
• 结语说了我的一些体会和建议,只是给大家一个借鉴,并不是让大家来照搬,我当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自己走出来的一条路,其中也遇到很多人给我很大帮助。
杨澜曾经说过一句话,“年轻的时候,当你一开始得到太容易了,你觉得那是我努力的结果,只有回头了,当你更成熟了以后,你发现实际上是很多人托着你的。
统计学2024年留学申请书
![统计学2024年留学申请书](https://img.taocdn.com/s3/m/8cd0655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e.png)
统计学2024年留学申请书尊敬的评委们,我真心希望能够成为2024年的留学申请者。
通过这封申请信,我希望能向您展示我为什么对统计学这个领域如此深感兴趣,并说明我为什么应该被接受为您的学生。
从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起,我就对数据和数字充满了好奇心。
我喜欢收集和分析信息,并从中找出有用的模式和规律。
这使得我对数学和统计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高中期间,我努力学习数学和统计学,并参加了许多相关的竞赛和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发现数学和统计学可以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经济学、医学和社会科学等,这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兴趣。
作为一名有丰富科学背景的学生,我相信我已经具备了成功学习统计学的基础。
我在高中期间修读了高级数学、微积分和概率论等课程,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我也利用暑假期间参加了一些数学和统计领域的课程,以拓宽我的知识面。
我热衷于深入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希望通过留学进一步加强我的专业知识。
除了学术方面,我还拥有出色的领导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高中期间,我担任了学生会主席和数学学术团队的队长。
这些经历使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的人合作,协调团队中各个成员的意见,并达到共同的目标。
我相信这些领导和团队合作的技能将对我在统计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选择申请贵校的统计学项目,是因为贵校在统计学领域具有卓越的声誉和优秀的师资力量。
我深信通过你们的教育和培养,我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统计学家,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最后,我希望得到贵校的接受,并有机会成为贵校的学生。
我承诺努力学习,积极参与校园和社区活动,并将来回馈社会。
我相信通过贵校的培养和指导,我将能够实现我的梦想,并为统计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再次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我的申请信。
非常期待能够进一步展开交流,并有机会成为2024年的留学生。
谢谢!此致,XXX。
美国统计学PHD申请经验总结
![美国统计学PHD申请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d89f15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e.png)
美国统计学PHD申请经验总结下面是同学分享的美国统计学PHD申请经验总结,其中附有一些选校信息。
该同学背景好,有不错的交换生经历,所以这一点在申请上占有明显优势,最后获得了包括斯坦福在内的多所名校录取。
希望他的申请总结大家可以借鉴一二。
背景:NJU 07 math Stat majorFirst two years at NJU GPA: 4.62/5.0 major GPA: 4.74/5.0 ranking: 1/126Third year at UofT GPA: 4.0/4.0TOEFL: 114(27)GRE: 610+800+5GRE sub: 97%Research: 4 months at UofT, 1 paper in submission.RL: two from UofT, one from NJU无陶瓷申请结果:未注明均为Stat PhDOffer: Stanford, UW-Madison, Umich(biostat master)Rej: CMU, Duke, BerkeleyWithdraw: Chicago, Upenn, Umich, Cornell, UIUC(pre-offer), Purdue, UofT(Stat master),UNC(biostat Phd)下面我从交换,心态,GPA英语,和选校几个角度做一下总结。
• 关于交换, Research, RL必须要说我很幸运得申到Stanford跟我很幸运得得到去UofT交换一年的机会有极大关系,可以说没有交换的经历就没有这个offer。
顺便宣传一下,我参加这个项目叫做江苏省-安大略省交换项目,是南大少有的为期一年而且目的地是英语国家的交流项目之一。
UofT之后好像没有再继续参加这个项目,也许过几年会再次开放,但是该项目仍有不少其它加拿大的好学校。
感兴趣的同学请关注教务网。
交换给我带来的收获比较容易量化的有如下几点:研究经历,海外推荐信,英语的提高,能很好适应英语教学环境下的证明。
【申请】世毕盟留学申请经验分享从非大牛到MITEEPhD末了的一篇申请总结
![【申请】世毕盟留学申请经验分享从非大牛到MITEEPhD末了的一篇申请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58240c84254b35effd3436.png)
【关键字】申请从非大牛到MIT EE PhD末了的一篇申请总结作者:张果话说为什么要写这篇申请总结呢?一是响应一些学弟学妹的要求,造福未来的学弟学妹以及实验室的后辈;二是聊作为近几年的生活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吧,感谢在这一路上帮助我走下来的亲朋好友,由于感觉阵容太过庞大,就不一一@了,否则好好的总结便变成了一个点名,多没意思。
最后决定下来是要去大M了,前两天也才刚刚同学校发去了回执,做下了最终的决定。
对于未来希望来找我玩的朋友,以及或许会到M 进行类似暑期实习等等的学弟学妹,也欢迎来寻求我的帮助。
我在暑期去UCLA实习的时候,全靠了一群愉快的小朋友以及非常helpful的一群学长,才在太平洋的西岸快乐生存了下来。
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在未来将类似的温暖带给别人。
作为总结的比较核心的内容,我先说说自己申请的学校,结果,与背景吧。
主申方向:electronic deviceOffer: Berkeley EECS PhD, MIT EECS PhD Rejection:MIT ME, Harvard SEAS, Stanford EE, Caltech EE, Princeton EE, UIUC MSE Still No News: Cornell EE, Umich EE, UCLA MSE本科学校与专业:THU 微电GPA:91.7GRE:151+169+3 Toefl:R L S W 29 27 22 22科研经历(申请前):3 段publication(申请前): 1 一作 journal publicated (IEEE Trans. on Elec. Dev.), 1 二作journal manuscript, 1 3作 journal submitted ( Phys. Chem. Chem. Phys.)海外经历: UCLA 暑期科研推荐信: 1 THU 科研大BOSS, 1 UCLA 暑期科研大BOSS, 1 THU 任课老师三封推荐信都是很正面的强推,其中前两个BOSS在我主申方向里,也是很有影响力的从整体的结果来看,个人对于今年的申请是很满足的,虽然其中也有一些不明白或者出人意料的地方,比如我从头到尾就只有俩offer。
Cornell统计学博士offer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Cornell统计学博士offer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https://img.taocdn.com/s3/m/03afce65f242336c1eb95e98.png)
Cornell统计学博士offer申请总结背景: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Overall GPA:4.99/5.0 Rank: 1/100托福成绩(或者雅思): 111/26GRE成绩: Verbal 159, Quantitative 170, Analytical Writing 4.0本科专业:B.S, Mathematical Science – Statistics最终去向:Cornell University-- PhD in Statistics就拿这篇文章给自己的申请做个总结吧,虽然当时每一分担心,紧张,忧虑现在看来都不值得一提,可是正是这些真真切切的感情让我觉得一次申请让我成长了许多,收获了很多,当然也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珍贵回忆。
关于读书的想法最开始萌发读书的想法是在大二去ucb暑期交换,很喜欢旧金山的天气以及这边读书的氛围。
回来之后就有毕业了想去美国读研究生的念头。
从另一方面来讲,觉得数学统计这个专业本科毕业做的东西也比较局限,可能更多的是比较机械化的数据分析。
一次在市场调研公司的实习也让自己证实了这个想法,于是就决定毕业了再去读研究生或者博士,多学一点technical skill。
关于G&T确定了读书的想法之后第一件事是准备G&T,相对于ps啊cv啊推荐信啊而言,G,T,GPA是唯一在自己可控的硬性条件了。
我是在大三下学期考了第一次G,当时只是背完了再要你命3k就去考试了,时间也比较紧,所以考了155,170,3 并不是很理想的分数。
后来跟学长学姐聊天,大家一致觉得writing 3分还是很短板,而且如果想申好学校,G还是越高越好。
于是又准备了两个月,再要你命3k反复背,最后突击刷了几天题目,writing研究了几篇6分作文,找了找共性,自己又去考了一次,终于考到了能用的4分。
总之GRE这个东西感觉还是比较有套路的,单词背熟之后,更多的是控制在一定时间之内刷题,给自己营造考试的氛围,多总结错题。
美国统计学PHD申请经验总结【2】
![美国统计学PHD申请经验总结【2】](https://img.taocdn.com/s3/m/122792a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8.png)
美国统计学PHD申请经验总结【2】下面我来说一下怎么充分利用交换的时间提高自己申请时候的实力。
最重要的是和老师多交流。
老师能给你的帮助是巨大的,从学术到人生都有。
如果胆子大就上课多发言,胆子小的至少要多去office hour问问题,慢慢把胆子练大。
要坚持去,和老师多问问题多沟通,让老师知道你很用心,看到你一点一滴的进步。
总之和老师多交流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这点即使在南大也是一样。
在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research的机会。
如果老师很热情很喜欢你的话他有可能会主动邀请你,如果老师属于比较内向的,你可以在和老师初步混熟了之后主动问他有没有summer research的机会。
所以在春季学期交换的同学比较有优势,可以暑假直接继续留在那里做research,寒假的时间相对短很多,机会也少很多。
做research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性价比比死磕GPA和英语高很多,research supervisor写的推荐信是很有分量的。
当然做Research期间的表现要好一些,外国老师(包括admission committee)喜欢有initiative的学生,就是自己主动的去寻求答案而不是坐在那里等老师指挥。
如果没有research的机会,(这种机会对交换生来说还是比较少的,我是老师直接用自己的funding给RA,不像UofT自己的学生可以申请学校的资助,那样老师自己不用出钱所以比较乐意)independent study/ reading course也是不错的选择,一般适合高年级(3,4年级)学生,这些课程是选一个课题,找到一个相关方向的老师,让他同意带你,然后你跟他做一个学期,有点像research,但是算一门课。
因为老师不用给funding,所以相比research的机会是要好找一些的,但是也要积极主动地去找老师,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去展现自己,准备方法跟面试类似。
如果做得好,推荐信应该也是很有分量的,毕竟是一对一的交流,比单纯的上大课分量要重。
统计学个人留学申请书
![统计学个人留学申请书](https://img.taocdn.com/s3/m/2aecfd4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2.png)
统计学个人留学申请书在这个进步飞快的时代,我对学术和知识的渴望与日俱增。
作为一个热爱统计学的学生,我决定申请留学,以追求更广阔的学术发展机会和深造的可能性。
首先,我想说明我为什么选择了留学。
虽然我的家乡有许多优秀的大学和学术机构,但留学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从而拓宽我学习统计学的领域。
通过与国际学生和教授的交流,我相信我可以获得不同文化和学术背景的启发,这将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我想谈谈我为什么选择了统计学作为我的研究领域。
在我接触到统计学之前,我对数学一直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热爱。
通过学习统计学,我逐渐认识到统计学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可以将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求解。
统计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而且还可以为决策制定者提供宝贵的信息和见解。
因此,我相信通过深入研究统计学,我可以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努力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统计学知识和技能。
我积极参加了各种数学和统计学方面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如数学建模竞赛和统计学研讨会。
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加深了对统计学的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除了学术方面的努力,我还积极参与了社会服务工作和领导职务。
我曾担任学校统计学协会的干事,负责组织学术讲座和研讨会。
这个经历不仅提高了我的组织和沟通能力,还让我与其他对统计学充满热情的同学们交流和学习。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了社区志愿者工作,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支持和服务。
这些经历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为他人着想,培养了我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我希望能够在贵校继续我的研究和学术发展。
贵校的统计学专业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研究资源。
通过与贵校的教授和其他研究生的交流,我相信我可以获得更多的学术启发和机会。
我非常期待能够参与到贵校的研究项目中,与其他研究生一起合作,共同探索统计学的前沿和应用。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我的动机和决心。
【内附学员感言】2019 Harvard统计学博士全奖offer!祝贺世毕盟学员!!!
![【内附学员感言】2019 Harvard统计学博士全奖offer!祝贺世毕盟学员!!!](https://img.taocdn.com/s3/m/84e95a344431b90d6d85c71c.png)
【内附学员感言】2019 Harvard统计学博士全奖offer!祝贺世毕盟学员!!!来自清华大学数学系的世毕盟学员收获2019年秋季入学的美国哈佛大学统计学博士全奖offer!!!学员感言1、首先恭喜你拿到哈佛统计博士录取!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现在心情当然是开心啦,我的暑研也在哈佛,那边有我比较感兴趣的老师,期待进一步的交流和与其他学校的比较。
2、你觉得自己在申请上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申请上的优势大概是专业课成绩比较好,以及科研经历比较丰富、大多数有成果。
劣势是由于转系的关系整体GPA不算太高,以及科研经历比较杂,一直在探索各种方向,虽然最后有了比较感兴趣的主题,但没有特别focus到一根线。
3、你认为统计博士申请中,学校最看重的因素是什么?统计博士申请中比较看重的应该是数学专业课成绩以及科研经历(推荐信),如果专业课成绩比较好,并且科研经历相关性强、有实质内容或成果及相应的推荐信,应该会比较有竞争力。
4、对于申请中帮助你的教授、学长学姐、以及世毕盟的老师们,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很感谢几个科研project里面悉心指导我的教授们,以及帮助拓宽我科研视野的实习老板,还有解答我各种疑惑的学长学姐、和我交流科研和学习心得的世毕盟的mentor(Harvard统计学博士),也感谢高效合作交流的非常nice 的世毕盟老师!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子共同创建, 定位于美英顶尖名校申请的高端留学咨询机构和个人发展的平台。
<成功案例>2018 Fall部分申请结果:普林29枚,哈佛43枚,MIT 53枚,斯坦福64枚,伯克利90枚,CMU 82枚,剑桥18枚,牛津 12枚......连续五年申请辅导结果遥遥领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歇根大学统计学PHD的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本科:清华数学与应用数学
GPA:91/100 排名:11/86
TOEFL:29(R)+25(L)+22(S)+24(W)
GRE:149+170+4.0
结果:UMich stat PhD
Offer:UMich, UW-Madison
关于结果
一年的准备,我最终决定要去密歇根就读统计phd项目。
这个决定在二月底就定下来了,申请季结束得比较早。
整个过程,不能说达到了最理想的结果,心里还是有些遗憾的。
希望这些体会,哪天你们真遇上了类似的问题,还能排除一些错误答案。
关于GPA和考试
GPA:GPA在很多人看来是很重要的。
它确实重要,但没有你想象中的重要。
如果你的GPA显著较低,确实是硬伤。
但如果GPA不是排在最前面几名的话差别就不是那么大了。
还有很多方面可以弥补。
标准化考试:可以从我的背景里看到,自己的英语成绩并不理想,但由于是申博士,可能影响没有那么大,压线就好(最起码能让学校给你发TA的offer)。
TOEFL 考了四次,从90到88到95到100,当时95的时候我就打算不继续考了,是世毕盟的培训师莫莫姐姐和mentor学长劝我还是再考一次,终于在9月份考到了100分的线(说明暑假在美国的生活能力还能有所体现)。
GRE考了三次,后面两次成绩一样149+170,实在无心准备GRE,没有继续往上刷了。
英语成绩一直拖到9月底才确定下来,当时还是比较着急的,有莫莫姐一直在给我加油打气,心里能轻松一些。
所以建议英语早早拿下是最好!如果能在大二暑假前拿下是最好的。
科研和推荐信
科研经历:大三下在学姐的建议下,主动给老师发邮件去参与了组会,负责了一个project里面比较简单的任务。
暑期科研算是一个比较独立完整的经历。
如果没有世毕盟我可能真的不会考虑暑期科研,我当时的想法是在学校跟着老师一直做效果应该也不错。
如果暑假系里有国外老师来访问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直接找国外的暑期科研可能选择更多,也能提前去了解那个学校,国外的学习环境。
总之这次的暑研,第一是建立了我和导师的联系,包括之后来国内开会帮我面推,以及现在的毕设指导;第二是一封强推;第三在选校时心里会比较有底,申请的时候更安心。
推荐信:我总共准备了四封推荐信,两个来自专业课程,两个来自不同课题的指导导师。
如果选择任课老师,成绩足够好,还是比较容易拿到强推的。
导师一般都会推荐,如果平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事当然更好啦~其中三封都是老师亲自写的。
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申请材料一般包括CV,PS,部分学校要求PHS,DE。
CV是一步步积累起来的,第一版的CV不管语言还是内容都不丰满,科研经历开始多了,那么也可以一条条往上加了。
最后一版的CV经过了世毕盟的mentor学长还有语言老师的多次修改才确定下来,同第一版的CV相比差别还是挺大的,说明人在一年里
真的可以做很多事情。
暑假莫莫姐就在督促我准备PS了,从最开始mentor学长帮忙改结构,教我怎么描述科研重点,到语言老师一遍遍帮我改我那半吊子英语。
因为每个学校的PS会稍微有点不同,针对点有些区别,十几个学校的PS都是一个个改。
我每次发给莫莫姐,她都立马帮我转给语言老师。
真的辛苦了~
跟世毕盟的那点小事
Why 世毕盟? 就是在恰当的时候遇上了对的人~进入大学我就很坚定地选择将来出国读书,寒假回家都会跟着同学们报一个GRE或者TOEFL新东方班,然而进度却是很慢。
一年前身边有些朋友寒假已经拿到了暑期科研的机会,自己还没有开始着手准备,心里有些着急,感叹着申请原来已经开始了。
此时的自己背景为:还可以的GPA,一次90分的托福成绩,其他基本空白。
对申请流程还挺陌生的我需要有人来告诉我在什么时间段需要完成什么事,而当时了解到的学长学姐们大多都是世毕盟的学员,我便去听了一下世毕盟在罗姆楼开设的讲座,第二天就去世毕盟签约了。
基本没有纠结犹豫,一是因为信赖学长学姐们的选择,二是世毕盟提供的服务和我的需求匹配。
一年多的相处,搭档莫莫姐和mentor学长,申请季算是挺轻松地度过了。
在美国暑研期间,莫莫姐时常来关注我的状态。
是不是在好好做事啊!每周给导师总结了吗!英语有没有准备啊!考试时间安排得如何!我的反应一般都是:啊??——这就是我的常态,拖拉,记性还不好!暑假出发前莫莫姐还特意给我践行,暑研的收获可算是交了一个满意的答卷?也要谢谢世毕盟的mentor学长在申请过程中给我的帮助~
结束后的叽叽喳喳
申请真的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不是列出几条标准都达标就一定可以,也不是有几条没有做到就拿不下offer。
每次你觉得自己“差不多”“应该够了”的程度时,你真的还有能力再往前走。
有时候觉得那些老师们的强推很遥远,有时候会想凭什么会选择我,其实真的再狠下心多走一步,都会发现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不可能”。
申请过程中有些机遇我确实没有抓到(想听小故事的来找我啊~),心里遗憾的同时也会感慨自身硬实力的提升空间。
不管去哪,总会有厉害的老师可以请
教,学术上也好,思想上也好。
希望明年此时学弟学妹们都能拿下满意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