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高考模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市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高考模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跻身畸形放荡不羁无稽之谈B.驾驭熨贴卖官鬻爵瑕不掩瑜c.勖勉和煦六畜兴旺酗酒闹事D.饯别觇视从谏如流引为鉴戒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辐射出奇制胜计日程功皇皇不可终日B.厮打声名鹊起相辅相成偷鸡不成蚀把米c.赝品忧柔寡断贸然行事为山九仞,功亏一篑D.斡旋无耻谰言销脏灭迹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又一个母亲节来临之际,新疆的妹妹、广州的弟弟与我向远在安徽的妈妈
送去了衷心的祝福。

②从去年的非典肆虐到目前的禽流感暴发,重大事件的信息公开化,了人民的知情权,这已成为当今人民生活的常态。

③由于对人物原型的生活十分,他在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张大民这个人物形象。

A.一齐保证熟识B.一齐保障熟悉c.一起保证熟悉D.一起保障熟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面对恐怖分子的威胁,希腊政府斥巨资力保本届奥运会万无一失,安全保卫工作可谓面面俱到,战斗机的空中盘旋,舰艇在海上游弋,警察在街道巡逻:这真有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味道。

B.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口惠而实不至,否则,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c.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据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屡禁不止的考场舞弊现象起到釡底抽薪的作用。

D.现在一些民族节目少人问津,而
与东方传统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却大有席卷华夏之势,这种现象值得有关部门关注和反思。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xxxx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问题发出了被人们称为“高含金量”的《一号文件》,其中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B.记者在农村一些地方采访,不少村民反映;近年来农村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务不公开,大吃大喝,拉帮结派,欺上瞒下等。

c.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表示,很高兴看到国际足联不久将批准通过《世界反兴奋剂法》。

“国际足联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很重要,”罗格说,“它将向其他国际联合会和政府传递一个积极信息。

”D.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表面粗糙,铁中杂有其它金属……等等。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娃哈哈AD钙奶,运用高科技手段,解决了维生素A易氧
化、不稳定,确保维生素被充分吸收,发挥保护视力之功效。

B.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我们的工作绝对是一流的。

c.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D.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怎能丢下生病的哥哥和弟弟去看演出呢?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米芾所写的各体书,以行书成就最高,突出的特点是“沉着痛快”。

他写行书的速度非常快捷,即使是在绵帛上书写的《蜀素贴》,也是快笔如故,所以朱熹形容他的运笔“如天马脱衔,追风逐电”;宋高宗称之为“如乘骏马”。

米芾写行书不仅速度快,而且果决有力,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笔势,用黄庭坚的话说,米芾的笔势“如快剑斫阵,强弩千里,所当穿彻”。

我们看到,不管是小字行书如《苕溪诗》,还是大字行书如《虹县诗》他都能刷掠奋迅,
墨浓笔肥不伤笔势,墨燥笔瘦犹能奔逸,这就是米字生动夺人的妙处。

米字的神采,大多是从他那“风樯阵马”般的笔势里焕发出来的。

学米字的书家如米有仁、吴琚,之所以形似米字而神采难现,就因为他们不曾学到米芾的笔势。

米芾写行书,还集纳了晋唐诸家笔法字法的长处。

他30岁题写在阎立本《步辇图》上的两行观跋,是他最早的行书书迹,起笔收笔用力顿按,结字紧结,字形耸峙,后来写的《三吴帖》、《乱道帖》、《破步诗》、《苕溪诗》仍然保留着欹侧耸峙的体态,似乎受到欧阳询行书的影响。

他的行书还汲取了颜体的宽博和褚字的骨力,又“去颜肉,增褚骨”,风格有一小变,米字的蟹爪钩,是人们熟悉的笔姿,是从褚字中变化出来的。

自米芾师法王献之后,笔画又多取圆势,辅之以从晚唐书家段季展那里学来的“八面皆全”的“刷”笔之法,又增加了转折遒美的韵致,终于形成了“骨筋、皮肉、风神皆全”的米字。

米芾曾经不无得意地说:“壮岁未
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这好像是自夸,却是大实话。

他50岁以后的行书,无论简札、跋语、歌诗,不仅形貌与古人若即若离,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而且笔法活泼圆通,字态能侧能正,笔画多姿多态,笔势的奔逸更是摄人心魄。

比之于黄庭坚的行书,为芾的笔姿变化多,振迅生动。

与苏轼相比,论书法本领和技巧水平的全能,要在坡翁之上。

苏轼也承认这一点,他说:“海岳(米芾号海岳外史)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乾隆皇帝视为“三希”之宝的王献之《中秋帖》,就是米芾的节临本;传世的王羲之《大道帖》及小王的“鹅群贴”、《东山帖》墨本,也是米芾的手笔。

7.对第一段中画线的“沉着痛快”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意思是说米芾所写的行书运笔速度非常快,而且果决有力。

B.意思是说米芾所写的各体书
法书写速度非常快,而且果决有力。

c.意思是说米芾行书书法速度非常快,而且结字紧结,字形耸峙。

D.意思是说米芾的各体书法有独特的笔势,如“风墙阵马”。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米芾的《苕溪诗》具有墨浓笔肥的特点,《虹县诗》具有墨燥笔瘦的特点。

B.米芾的《苕溪诗》和《虹县诗》都有“风樯阵马”般的笔势。

c.米有仁和吴琚的字,都表现不出用笔刷掠奋迅的特点。

D.米有仁和吴琚的字用墨有浓有燥,笔画有肥有瘦,和米芾的字有形似之处。

9.以下叙述不属于米芾成熟期行书特点的一项是()A.形貌与古人若即若离,集前代诸家笔法、字法的长处而自成一家。

B.笔画多取圆势,运笔采用“八面皆全”的刷笔之法,转折遒美有韵致。

c.既有筋骨、皮肉、又有风神。

形神兼备,具有独特的笔势。

D.常常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笔法活泼圆通,字态能侧能正,笔画多姿多态,笔势奔逸。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A.欧阳询的行书具有字形耸峙的特点,颜体字具有宽博多肉的特点。

B.黄庭坚的行书笔姿变化较少,苏轼的书法也不是各体皆精。

c.王献之的书法,笔画具有圆势;褚字较有骨力,并创造了“蟹爪钩”。

D.米芾早期的行书,努力学习前代书家的长处,但仍能看出模仿的痕迹。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

年数岁,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

愿独不取,家人皆异之。

元嘉末,为国子生,再迁湘东王国常侍,转浔阳王府墨曹参军。

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番国旧恩,意遇甚厚。

帝性猜忌,星文灾变,不信太史,不听外奏,敕灵台知星二人给愿,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

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

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

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

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

”愿在侧曰:“陛下起此
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

帝乃怒,使人驱下殿。

愿徐去无异容。

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

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

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

抗每饶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

”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

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注],非人主所宜好也。

”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

迁兼中书郎。

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

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

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在郡立学堂教授。

郡旧出蚺蛇,胆可为药。

有饷愿蛇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

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

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

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

”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

后琅王牙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
易遵,差得无事。

”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褚渊尝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

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

”令人扫地拂床而去。

(《南齐书·虞愿传》节选)[注]丹朱:尧的儿子。

尧认为他不肖,不足以授天下。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物议共欺为第三品物议:众人的评论。

B.抗每饶借之饶借:谦让。

c.虽数忤旨,而蒙赏赐忤旨:建背皇帝的旨音。

D.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将还:将要送还。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而蒙赏赐,犹异余人②不敢言而敢怒B.①袁粲在坐,为之失色②且为之奈何?c.①清廉太守乃得见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①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A.①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②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B.①愿徐去无异容②愿更令
远,乃不复归c.①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②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D.①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

②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明帝为湘东王时,虞愿任湘东王国常侍。

明帝即位后,虞愿因与他有旧恩,因而受到重用。

尽管皇帝生性猜疑,仍让虞愿负责灾异预报。

B.虞愿虽因私人关系而得到皇帝的信用,但却敢于犯颜直谏。

皇帝耗巨资建造寺院,他认为劳民伤财,罪孽比佛塔还高;皇帝爱好围棋他也当面指责。

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c.虞愿在晋平郡任太守时敢于为民做主,并且仁爱廉洁,深受同僚和百姓的称道;但作者同时也指出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

D.虞愿除了勤于吏治外,对儒学也很有研究,并且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皇帝也因此很器重他。

第II卷(共108分)四、(18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以愿儒吏学涉,兼
蕃国旧恩,意遇甚厚。

译文:(2)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

译文:(3)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

译文: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渡湘江杜审言[注]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被贬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1)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令人倍感愁意”,试从艺术手法上作简要分析。

(4分)答:(2)诗中“人南窜”与“水北流”相对,其中蕴涵着诗人怎样的慨叹?(2分)答: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2),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望春柯灵离开龙山,又是一度月圆。

小巷寂静的生涯,已渐觉
相安若素;而且俗务困人,每天被琐屑的工作缠绕,也不复有余裕坐寻幽窗,悠然作遐想。

只是龙山的望春花,至今还频来相扰,使人难忘。

龙山山腰的宿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种着两树高大的梧桐,三四棵矮小的黄杨,一株望春花。

我迁入宿舍的时候,正是风雪连天的寒冬,梧桐早已落叶,望春花也只剩着疏落的空枝;惟有终年常青的黄杨木,还透示着几分生意。

时节推移,渐渐由冬转春,气候虽已日渐暖和,大地却还沉睡未苏;第一个泄露了春讯的,就是那树望春。

草未曾茁青,树没有抽芽,望春花却在濯濯的枝头,开起了满树的花蕾。

宿舍里深通世故的女佣,有意无意地说:“望春花开了,春天就快要来了!”从那时起,不知为什么,我对这满树含苞的望春花发生了好感,而且有些为它杞忧。

一天早晨,和同居的朋友在院前小立,我说:“望春花开得这样早,怕等不到春事烂漫,就要零落了罢!”朋友冷漠地回答却出乎我的意外,他说:
“望春花是最难看的花了!枝干僵秃,有花无叶,让它零落了也好!”更出我意外的,此后他竟几次表示对望春的嫌厌。

我觉得很不平,有一次对他说了这样带刺的话:“放心罢,朋友!望春花不是为你开的,它并不要你赏识!”朋友还说:“谁教它开在这里,让我看见呢?”我怃然,没有再开口。

每天午后,柔阳拨逗着春意,蜜蜂翅上驮着薄薄的东风,在黄杨木上纷飞。

同居的伙伴都到山麓去了,我总独自伫立院前,对望春作许久的顾盼,而且常不免为它担忧:“花开得早,自然也就谢得早,来时寂寞,去时冷落,岂不辜负了大好春光!”眼见望春花欣欣地开放,粉妆玉琢,洁白如雪,我越是倾心怜惜,我的隐忧也越是深切。

不幸的预想常常容易实现,春意盎然的一天早晨,紫槿花红出墙头,我终于发现望春的残葩零落在院中的草地上了。

我像亲自演了一出人间的悲剧,心头侵蚀了无名的怅惘。

我曾经决定要为这素馨的花树写一篇童话:假定望春花是一
个追求光明的少女,春天就是她理想的王国。

肃杀的严冬使她的发愁,料峭的寒风使她颤栗,她决定独自出发,向天涯海角寻觅春天。

跋涉了无数山水,饱尝了无限苦辛,当她听见南国的燕子送来第一声呢喃,冬眠的蛰虫打了第一个呵欠,她知道自己的愿望快要达到,激动得发狂,立刻在寂寞的大地上展开惨白的笑靥,报告了春天的消息。

于是风暖了,草绿了,花开了。

但春天刚来,自己却已经憔悴,在春阳温暖的怀中,作了个含泪的微笑,悄悄地离开了人间。

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我立下心愿要为望春抒写。

但只恨自己才分太浅,几回铺笔,几番搁笔,我终于没有写成。

人事倥偬,如今我已离开了龙山,望春花的故事却依然频来相扰,甚至见她化作白衣的少女,宛转轻愁促请我对她践约。

几日以前,因事偶上龙山,便去看看院前的望春,现在已经是绿叶成阴,迥非往日的丰姿了。

我想,望春有知,对那过去的旧梦,怕也早如隔世,淡然忘却
了罢?果然,那么我的心愿,这样也就算偿!一九三一年五月十八日,于古资福阉18.文中:“我对这满树含苞的望春花发生了好感,而且有些为它杞忧”,回答下列问题。

(4分)(1)作者为什么会“发生好感”?答:(2)作者又为什么“为它杞忧”?答:19.作者在第二段中写梧桐、黄杨和小草在气候变暖时依旧未抽芽茁青,第三段又写“同居的朋友”对望春花的嫌厌,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答:20.“我”对望春花充满了深情厚意,请分析望春花在“我”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6分)答: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住在龙山时,庭院里的一树望春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离开一年后,仍是难以忘怀,每次想起都遐思无限,心中充满了无名的怅惘。

B.文中用了“杞忧”“担忧”“隐忧”“怅惘”等词语,表明了作者对于望春花及与望春花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着美好追求的人们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c.作者善于选用细小的素材
为表现自己的丰富情感和深刻思想;一树寻常的望春花在作者笔下却成了一个鲜活灵动、有着深厚意蕴的形象,成了一种精神象征。

D.全文以空间转换为线索,其中穿插着丰富想像,思路清晰而明朗;首尾以“频来相扰”相应,中间连接紧密,结构严谨。

E.语言不事雕琢,不刻意求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

特别是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使得所描绘和赞美的事物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六、(12分)22.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加词语),做到保留全部信息。

(4分)(1)中央电视台将于xxxx年9月26日和27日播出一个专题片。

(2)播出的频道和时间是:第五套节目23点;2套节目18点。

(3)该专题片为《雅典奥运会——金牌背后的故事》答:23.下面是春联的上联或下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或上联。

(4分)(1)江山添秀色(2)学习贵有恒(3)爆竹二三声,人间易岁24.仿照下面例子,从“冰”“书”“竹笋”“燕
子”“柳枝”五个词语中任选两个作注释。

(4分)例如:骆驼——眼中的沙漠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心中要有绿洲。

放大镜——在我眼里,芝麻便是西瓜。

枪——正义的保镖,邪恶的帮凶。

(1)(2)七、(6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最近,一本名为《我平庸,我快乐》的书被许多人摆上了案头。

在书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女儿成长中的许多趣味琐事,由衷地表达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拥有庸常而快乐的人生——作者称之为一种“新型育人理想”,并因此而认为:“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

”以“平庸与快乐”为话题写一篇。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中可用可不用。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标题自拟。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

唐山市xxxx—xxxx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I卷(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A(A项全读jī。

B项“瑕不掩瑜”中的“瑜”读yú,
不读yù。

c项“六畜兴旺”中的“畜”读chù,不读xù。

D项“觇觇”中的“觇”读chān,不读jiàn)2.B(A项“皇皇不可终日”中的“皇皇”应写作“惶惶”。

c项“优柔寡断”中的“忧”应写作“优”。

D项“销脏灭迹”中的“脏”应写作“赃”)3.B(“一起”强调空间,表示同一处所、合在一处;“一齐”则强调时间,表示同时,据语境,妹妹在新疆,弟弟在广州,显然兄弟三人不存在共处同一空间的可能性,故应选用“一齐”,“保证”指用事实或行动担保做到;“保障”则指有效地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据“人民的知情权”这一语境,故应选用“保障”。

“熟识”着重指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熟悉”则侧重指对与某人相关的情况知道得清楚。

据语境,“他”对“人物原型的生活”方式的情况了解得“十分”清楚,故应选用“熟悉”)4.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含贬义,用在这里与语境明显不合)5.c(A句“一号文件”
不是文件的名称,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B句在一个句子里套用两个冒号,这是应当避免的,可将第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D句省略号和“等等”不能并用,二者删去其一)6.c(A句成分残缺,应在“不稳定”后加宾语“的问题”。

B句“表意不明”,是由“保管”这一词语的含义不同而使停顿不同造成的,若把“保管”理解“担保”、“保证”,可读为“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若把“保管”理解为“保藏和管理”,则可读为“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

D句“表意不明”,是由“和”的词性的不同而造成的,若“和”为介词,丢下的是哥哥一个人;若“和”为连词,则丢下的是哥哥和弟弟两个人)二、(12分,每小题3分)7.A(答案在第一段内)8.A(原文“不管是小字行书如《苕溪诗》,还是大字行书如《虹县诗》,他都能刷掠奋迅,墨浓笔肥不伤笔势,墨燥笔瘦犹能奔逸”,意思是《苕溪诗》和《虹县诗》都有“墨浓笔肥”或“墨燥笔瘦”处)9.B(属于米芾早期行书的特点。

米芾成熟期行书“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而B项还能看出王献之、段季展对他的影响)10.c(“蟹爪钩”是米芾所创)三、(12分,每小题3分)11.D(将还:把她送还)12.B(A项的两个“而”均为转折连词,可是B项第一句的“为”是表原因的介词,因为;第二句的“为”是表对象的介词,对c项的两个“乃”均为副词,才D项的两个“其”均为人称代词,作定语,他的)13.D(A项第二句不属于“为政”B项第二句只能表现虞愿仁慈c 项第二句属迷信说法,不足以表现虞愿为政清廉D项第一句是虞愿当面指责皇帝笃好围棋,表现虞愿为人耿介;第二句通过旁人之眼看出虞愿无余财,表明虞愿清廉)14.c(错在“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

原文“在郡不治生产”意为“虞愿在郡内不经营家产”生产,家庭谋生的产业)第II卷(共108分)四、(18分)15.(8分)(1)认为虞愿对儒学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国时的往日恩情,所以对虞愿待遇十分优厚。

(3分)
“以”(认为)、“涉”(涉猎,研究,学习)、“意境”(待遇)三处,一处1分。

(2)常年在内省当班,有灾异情况就预先禀告,以便检验审查。

(3分)“直”(同“值”,当班,值班)、“启”(禀告)、“以”(以便)三处,一处1分。

(3)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后,善政仍然存在,遗风易于遵守,我几乎清净无事了。

(2分)“承”(承蒙)、“差得”(大体上能,差不多能,几乎能)两处,一处1分。

16.(6分)(1)诗人用花鸟这些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远去边疆的哀愁,(2分)“乐景写哀情”,更显哀愁之深、之重,写出了诗人内心激烈的情感活动。

(2分)(2)远离京师的悲凉心境,(1分)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忧郁。

(1分)17.(4分)(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只给两小题评分,每小题两空,补写出一处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

五、(18分)18.(4分)(1)因为望春花第一个泄露了春讯,预报了
春天到来的消息。

(2分)(2)望春花开得太早,作者担心等不到春事烂漫,它就会零落。

(2分)19.(4分)(1)用梧桐、黄杨和小草在气候变暖时依旧未抽芽茁青,来反衬望春开得早。

(2分)(2)用“同居的朋友”对望春花的嫌厌来反衬“我”对望春花的喜爱和担心。

(2分)20.(6分)是大胆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勇敢者的象征。

(2分)她不畏严寒,饱尝艰辛,为的是把春天的消息及早地告诉人们,当春天真的到来的时候,她却带着满意的微笑,悄悄地离开了人间。

(2分)在她身上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热切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分)意思对就可以给分。

21.(4分)A、D(A项“心中充满了无名的怅惘”错;D项“以空间转换为线索”有误,应为“以时间转换为线索”)六、(12分)22.(4分)中央电视台将于xxxx年9月26日和27日在第五套节目23点和第2套节目18点播出专题片《雅典奥运会——金牌背后的故事》23.(4分)(1)例①桃李发春华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