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自测卷2012A汇总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及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61643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f.png)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及参考答案2007-2008学年第1学期07生命无机及分析化学A (260J48Y )试题(A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请将答案填入下表中,未填入表中则不计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1. OH -的共轭酸是 (A) H + (B) H 2O (C) H 3O + (D) O 2-2. 同温同浓度的下列水溶液中, 使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溶质是(A) CuSO 4 (B) K 2SO 4 (C) Al 2(SO 4)3 (D) KAl(SO 4)23. 下列反应中释放能量最大的是(A) CH 4(l) + 2O 2(g)CO 2(g) + 2H 2O(g) ?→? (B) CH 4(g) + 2O 2(g)CO 2(g) + 2H 2O(g)→? (C) CH 4(g) + 2O 2(g)CO 2(g) + 2H 2O(l) ?→? (D) CH 4(g) +O 2(g)CO(g) + 2H 2O(l) 23?→?4. EDTA 相当于一个六元酸,可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所形成的多个环为(A) 五元环 (B) 六元环 (C) 四元环 (D) 不成环5. 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中,其中不正确叙述是①所有原子核均由中子和质子构成②原子处于基态时,次外层电子不一定是8个③稀有气体元素,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
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自测卷3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自测卷3](https://img.taocdn.com/s3/m/5831944db307e87101f6961d.png)
θ
3−
3−
θ
−
4
3
2
2
4
3
2
6
12
6
12
22
11
b
四、计算题( 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 在含 0.15mol· L [Cu(NH ) ] 、 1.0mol· L 自由 NH 和 0.1mol· L NH Cl 的溶液中,有无 Cu(OH) 沉淀生成。 (已知铜氨配离子 K =4.8×10 ,氢氧化铜 K =2.2×10 ,氨水 K =1.8×10 ) 2. 在 1L0.1mol·L AgNO 溶液中需要加入多少 molNH ,才能使 Ag 离子浓度降低到 2.0×10 mol·L ?(已知银氨配离子 K =1.7×10 ) 3. 计算 ϕ (Cu / CuI) ,并说明下述反应进行的方向。 2Cu +4I = 2CuI↓+I (已知 ϕ (Cu / Cu ) =0.16V, ϕ (I /I ) =0.54V,K (CuI) =5.00×10 ) 4. 反应 A=B+C 的 ∆ H (300)=100kJ·mol ,K (300)=0.1,求 ∆ G (300)、 ∆ S (300)及上述反应 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3−
3−
当 c(HB)增大,E 将由负值增大为正值,使反应能自发向右进行。
3
解:根据稀溶液的通性, ∆T = K c(B) ,c(B)越大,溶液的沸点越高。对于相同质量分数的溶, 因为葡萄糖(C H O )的分子量小于蔗糖(C H O )的分子量,所以葡萄糖的 c(B)较大, 溶液的沸点较高。 四、计算题 1.解: NH + H O ⇔ NH + OH 平衡浓度/mol·L 1.0 0.1 x
华农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
![华农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https://img.taocdn.com/s3/m/2a4b0e7f783e0912a2162a78.png)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2013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 无机及分析化学A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注: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焓是状态函数B .焓是系统能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的能量C .焓只在某特定条件下才与系统反应热相等D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 2.已知 4NH 3(g)+5O 2(g) = 4NO(g)+6H 2O(l)r m H ∆ = -1170 kJ·mol -1 4NH 3(g)+3O 2(g) = 2N 2(g)+6H 2O(l)r m H ∆ = -1530 kJ·mol -1则NO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A .-90 kJ·mol -1B .90 kJ·mol -1C .-180 kJ·mol -1D .180 kJ·mol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质量增加的反应就是熵增反应B .ΔS > 0的反应一定可以自发进行C .对于相变过程H 2O(s)H 2O(g) 来说,其ΔH 和ΔS 具有相同的正负号D .由于熵是系统内部微粒混乱程度的量度,所以盐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过程一定是熵减的。
4.已知 CO(g)C(s) +21O 2(g) 的r m H ∆> 0,r m S ∆< 0,则此反应A .低温下自发B .高温下自发C .低温下非自发,高温下自发D .任何温度下都非自发5.将固体NH 4NO 3溶于水中,溶液变冷,则该过程的ΔG ,ΔH 和ΔS 的符号依次为 A .+、-、- B .-、+、- C .-、+、+ D .-、-、+ 6.标准摩尔生成焓f m H ∆为零的单质是A .C (金刚石)B .P 4(白磷)C .O 3(g)D .Cl 2(g)7.已知反应C(s)+CO 2(g) =2CO(g),在767℃时K = 4.6,在667℃时K = 0.50,则反应的热效应为 A .吸热 B .放热 C .r m H ∆=0 D .无法判断 8. 用拉乌尔定律讨论稀溶液蒸气压下降规律时,溶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挥发性物质 B. 不溶物 C. 难挥发非电解质 D. 气体 9.10 mol·L -1的下列溶液,凝固点降低最多的是 A. C 6H 12O 6(葡萄糖)B. KNO 3C. C 3H 5(OH)3(甘油)D. Na 2SO 410.将相同质量的非电解质A 和B 分别溶于相同质量的水中,测得A 溶液的凝固点比B溶液的高,则M A 与M B 的关系是 A .M A > M BB .M A < M BC .M A =M BD .无法确定11.欲配制pH=7~8的缓冲溶液,应选择的体系是 A. NH 4Cl —NH 3(b 3p (NH ) 4.75K =) B. NaHCO 3—NaCO 3 (a223p (H CO )10.25K =) C. HAc —NaAc(a p (HAc) 4.75K =)D. Na 2HPO 4—NaH 2PO 4(a234p (H PO )7.20K =)12.已知0.1 mol·L -1一元弱酸HB 的pH=3.0,则0.1 mol·L -1共轭碱NaB 溶液的pH 为 A. 8.5B. 9.0C. 9.5D. 11.013.已知H 2S :8a19.110K -=⨯,12a2 1.110K -=⨯。
期末自测卷2
![期末自测卷2](https://img.taocdn.com/s3/m/8eaae015a216147917112899.png)
华南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自测卷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1、甲醛(HCHO)为平面型分子,因此可推测甲醛上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A spB sp2C sp3D dsp2()2、下列相同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葡萄糖C6H12O6B 甘油C3H8O3C NaClD CaCl2()3、下列哪一个原电池符号是正确的。
A (-)Zn | Zn2+(1mol.L-1)║Cu | Cu2+(1mol.L-1)(+)B (-)Zn | Zn2+(1mol.L-1)║Fe3+(1mol.L-1)| Fe2+ (1mol.L-1)| Pt(+)C (-)Zn | Zn2+(1mol.L-1)║Fe3+(1mol.L-1),Fe2+(1mol.L-1)(+)D (-)Zn | Zn2+(1mol.L-1)║Fe3+(1mol.L-1),Fe2+(1mol.L-1)| Pt(+)()4、在Ag+ /Ag标准电极中,加入下列物质,电极电势数值下降最大的是A NaClB NaBrC NaID AgNO3ϕ(Cl2/Cl-)=1.36V, θϕ(O2/H2O2)=0.682V, θϕ(I2/I-)=0.54V,()5、已知θθϕ(Na+/Na)=-2.71V,则还原性最强的物质是A NaB H2O2C Cl-D I-()6、用高锰酸钾作标准溶液进行直接滴定时,用下列哪种酸调节酸度比较合适。
A HClB HNO3C H2SO4D HAc()7、已知[PtCl2(OH)2]为平面四方形结构,其中心离子采用的杂化类型为A sp3B dsp2C sp2dD sp()8、下列螯合剂螯合能力最强的是A H2NCH2NH2B H2NCH2CH2CH2CH2NH2C H2NCH2CH2NH2D H2NCH2CH2CH2CH2CH2CH2NH2()9、有关配位滴定法的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华 南 农 业 大 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
![华 南 农 业 大 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0952bf5daf1ffc4ffe47aca4.png)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机密)华南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75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已知298K时(MnO4-/ Mn2+)=1.51V,则当溶液由pH=2变为pH= 4时,MnO4-/ Mn2+电极电位的变化 (MnO4-/ Mn2+) = (1)V。
2.CuSO4·5H2O脱水反应的K pθ分别为:CuSO4·5H2O(s)=CuSO4·4H2O(s)+ H2O(g) K p1θCuSO4·4H2O(s) = CuSO4·3H2O(s)+ H2O(g) K p2θCuSO4·3H2O(s)= CuSO4·2H2O (s)+ H2O(g) K p3θ为使CuSO4·4H2O晶体保持稳定(不风化也不潮解),容器中的水蒸气压P H2O应为(2) 。
3.温度为800K时,某反应的活化能为181.6 kJ.mol-1,当加入某种催化剂后,该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为151 kJ.mol-1。
加催化剂后反应速率近似增大了(3) 倍。
4.将反应Sn4++Zn = Sn2++Zn2+装配成原电池,其电池符号为:(4) 。
5.把0.04mol.L-1 KBr和0.08mol.L-1 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制成溶胶,该溶胶电位离子是(5) ,胶团结构式是(6) 。
6.硫酸亚硝酸根五氨合钴(III)的化学式是(7) ;(NH4)3[CrCl(SCN)4]的系统名是(8)。
7.在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中,决定原子轨道形状的量子数是(9) ;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伸展方向的量子数是(10)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从精密度就可以判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偶然误差小B.系统误差小C.平均偏差小D.标准偏差小2.滴定时,滴定管未用待盛装的溶液润洗,由此对测定结果产生的影响属于()。
华南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自测卷汇总
![华南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自测卷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d612bdff705cc17552709d5.png)
华南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自测卷1一、选择题(22分,每小题2分)1. 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 )。
A) 增加了反应的活化能 B )促进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C) 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2. 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
A) C 6H 12O 6 B )C 12H 22O 11 C) K 2SO 4 D) KCl3. 把一块冰放在00C 的盐水中,现象是( )。
A) 冰熔化 B) 冰不熔 C) 冰量增加 D) 不可知4. 根据稀溶液的依数性,下列浓度均为0.1mol.kg –1的溶液沸点最高的是:A) C 6H 12O 6 B )HAc C) K 2SO 4 D) KCl5. 已知f K θ([Cu(NH 3)4]2+)=2.1×1013,f K θ([Zn(NH 3)4]2+)=4.9×108,则反应[Cu(NH 3)4]2+ + Zn 2+ = [Zn(NH 3)4]2+ + Cu 2+ 在标准状态下自发进行的方向为:A) 正方向 B) 逆方向 C) 平衡 D) 不能判断6. 已知 2(/)0.76Zn Zn V θϕ+=-,2(/)0.34Cu Cu V θϕ+=,2(/)0.447Fe Fe V θϕ+=-,32(/)Fe Fe θϕ++=0.77V , 比较下列物质,最强的氧化剂是:A)Zn 2+ B) Cu 2+ C) Fe 2+ D) Fe 3+7. 已知:K sp θ(AgCl) > K sp θ(AgBr) > K sp θ(AgI),下列标准电极电位值最小的是:A) AgI/Ag θϕ B) AgBr/Ag θϕ C) AgCl/Ag θϕ D) +Ag /Ag θϕ 8. 要将溶液中的Cu 2+、Sn 2+还原,而Zn 2+不被还原,应选择θϕ在下列哪一个范围内的还原剂:已知,θϕ(Cu 2+/Cu)=0.34V ,θϕ(Sn 2+/Sn)= –0.14V, θϕ(Zn 2+/Zn)= –0.76V 。
华南农业大学期中测验
![华南农业大学期中测验](https://img.taocdn.com/s3/m/77fa46bf6c85ec3a86c2c57b.png)
华南农业大学期中测验《无机及分析化学》期中自测卷2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 已知Ag2O(s)的Δf H mθ(298K)=-30 kJ.mol-1,S mθ(298K)=122J.mol-1.K-1,则Δf G mθ(298K)为()。
A -96kJ.mol-1B 96kJ.mol-1C -66.36kJ.mol-1D 无法得知2. 在等温等压下,反应在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A ΔH <0,ΔS<0B ΔH >0,ΔS>0C ΔH >0,ΔS<0D ΔH <0,ΔS>03. 某反应的Δr G m (298)=11.6kJ.mol-1,讲明该反应()A能自发向右进行B不能自发向右进行C在298K时能自发向右进行D在298K时不能自发向右进行4. 假如某一封闭系统通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变到初始状态,则系统的()A Q=0 W=0 △U=0 △H=0B Q≠0 W=0 △U=0 △H=QC Q=-W △U=Q+W △H=0D Q≠-W △U=Q+W △H=05. 定温下,下列哪一个反应的熵变数值最大?(不查表)()A CO2(g)=C(s)+O2(g)B 2SO3(g)=2SO2(g)+O2(g)C 2NH3(g)=3H2(g)+N2(g)D CaSO4⋅2H2O(s)=CaSO4(s)+2H2O(1)6. 在等温顺等压条件下,某反应的△r G mθ=11.6kJ⋅mol-1,讲明该反应()A 能自发向右进行B不能自发向右进行C是否自发还须具体分析 D 达到平稳7. 在等温条件下,若化学平稳发生移动,其平稳常数()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难以判定8.正反应和逆反应平稳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A Kθ正=Kθ逆B Kθ正=-Kθ逆C Kθ正.Kθ逆=1D Kθ正+Kθ逆=19.关于已达平稳的可逆反应,增加生成物的浓度,反应商Q与Kθ的关系和平稳移动的方向为()。
华农-无机及分析化学A自测卷2018A
![华农-无机及分析化学A自测卷2018A](https://img.taocdn.com/s3/m/27e7273addccda38366baf1b.png)
无机及分析化学A 自测卷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措施可减小随机误差的是A. 进行仪器校正B.作对照试验C.作空白试验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2. 的结果应给出的有效数字位数为A. 5B. 4C. 3D. 23.已知反应:(1)H 2(g)+Br 2(1)=2HBr (g) Δr H θm,1=-72.80kJ·mol -1(2)N 2(g)+3H 2(g)=2NH 3(g) Δr H θm,2=-92.22kJ·mol -1(3)NH 3(g )+HBr (g)=NH 4Br (s) Δr H θm,3=-188.32kJ·mol -1则NH 4Br (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 θm (kJ·mol -1)为A. -270.83B. 270.83C. -176.20D. 176.204.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 2(g)+CO 2(g) = CO(g)+H 2O(g)的K θ=3.24。
在该温度时将0.300 mol H 2和0.300 mol CO 2充入1.00 L 的容器中,当系统达到平衡时,CO 的浓度(mol·L -1)为A. 0.193B. 0.514C. 0.611D. 0.2475.已知反应C(s)+CO 2(g) = 2CO(g),在767℃时K θ=4.6,在667℃时K θ=0.50,则反应的热效应( )A. 吸热B. 放热C. Δr H θ=0D. 无法判断6.根据附录3的数据,用质子理论,比较下列物质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A. CN ->CO 32->Ac ->NO 3-B. CO 32->CN ->Ac ->NO 3-C. Ac ->NO 3->CN ->CO 32-D. NO 3->Ac ->CO 32->CN -7.已知HAc 的p K a θ=4.75。
在110 mL 浓度为0.1mol·L -1的HAc 中,加入10 mL 浓度为0.1 mol·L -1的NaOH 溶液,则混合溶液的pH 为( )A. 4.75B. 3.75C. 2.75D. 5.758.欲配制pH=9.0的缓冲溶液,应选用A. 甲酸(p K a θ=3.75)及其盐B. HAc(p K a θ=4.75)-NaAcC. NH 3(p K b θ=4.75)—NH 4+D. H 2PO 4--HPO 42- (H 3PO 4的p K a2θ=7.21)9.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F 溶液,不用计算,可选择的指示剂是A. 甲基橙B. 甲基红C. 溴酚蓝(5.2~7.0)D.酚酞10.浓度均为0.1 mol·L -1的下列溶液,能被强酸或强碱准确滴定的是A. 苯胺(p K b θ=9.4)B. 乳酸钠(p K b θ=10.15)C. C 6H 5OH(p K a θ=9.96)D. C 6H 5COOH(p K a θ=4.21)11. 设氨水的起始浓度为c b ,若将其稀释1倍,溶液中的c (OH -)为 A. 1/2 c bB.C. D. 2c b 12. 已知K sp θ(AgCl)=1.8×10-10,K sp θ(AgBr)=5.0×10-13,K sp θ(AgI)=8.3×10-17,K sp θ(Ag 2CrO 4) =1.1×10-12,在1000)80.1800.25(1010.0-⨯含有相同浓度的Cl -、Br -、I -、CrO 4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最后出现的沉淀是A. AgClB. AgBrC. AgID. Ag 2CrO 413.已知K sp θ(AgBr)=5.0×10-13,K sp θ(AgI)=8.3×10-17,在含有浓度均为0.1mol·L -1的Br -和I -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能否用分步沉淀的方法分离这两种离子?A .能B .不能C .无法判断14. 根据稀溶液的依数性,下列浓度均为0.1mol.kg –1的溶液沸点最高的是A. C 6H 12O 6B. C 12H 22O 11C. K 2SO 4D. KCl15. 把一块冰放在00C 的盐水中,现象是A. 冰熔化B. 冰不熔C. 冰量增加D. 不可知16.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能作为有效的螯合剂A. H 2OB. H 2N-CH 2-CH 2-CH 2-NH 2C. HO-OHD. (CH 3)2N-NH 217. 已知θf K ([Cu(NH 3)4]2+)=2.1×1013,θf K ([Zn(NH 3)4]2+)=4.9×108,则反应[Cu(NH 3)4]2+ + Zn 2+ = [Zn(NH 3)4]2+ + Cu 2+ 在标准状态下自发进行的方向为A. 正方向B. 逆方向C. 平衡D. 不能判断18.下列各组量子数合理的是A. 3,2,-2,12B. 3,0,-1,-12C. 2,-1,0,+12D. 1,0,0,+1219. 在H 原子和K 原子中,4s 和3d 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分别为A. E 4s >E 3d ,E 4s <E 3dB. E 4s <E 3d ,E 4s <E 3dC. E 4s =E 3d ,E 4s >E 3dD. E 4s >E 3d ,E 4s >E 3d20. 某元素的正二价离子的价电子构型是3s 23p 63d 5,则该元素是A. CrB. MnC. FeD. Co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5分)1.NaOH 标准溶液是用 法配制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考试题(doc 7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考试题(doc 7页)](https://img.taocdn.com/s3/m/d589f6daa8114431b80dd843.png)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考试题(doc 7页)《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考试试卷( A ) 卷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1.2CO(g) +O2(g) =2CO2(g)是熵增过程。
()2.配制KMnO4标准溶液可以采用直接法。
()3.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4.缓冲溶液就是pH永远不变的溶液。
()5.热力学第三定律可表示为:在0 K时任何物质的熵值为零。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30分)1.NH3的共轭酸是()。
A. NH2B. NH2OHC. N2H4D.NH4+2.已知298 K时,Sn (s) + Cl2(g) →SnCl2 (s) 的Δr H(1) = -349.8 kJ·mol-1,SnCl2 (s) + Cl2(g) → SnCl4 (l) 的Δr H(2) = -195.4 kJ·mol-1,则 Sn (s) + Cl2(g) → SnCl4 (g) 的Δr H为()。
A. -545.2 kJ·mol-1B. -272.6 kJ·mol-1C. 154.4 kJ·mol-1D. -154.4 kJ·mol-13.NH4Ac (aq)系统中存在如下的平衡:NH3 + H2O NH4+ + OH-K;HAc + H2O Ac- + H3O+K;NH4+ + Ac- HAc + NH3K;2H2O H3O+ + OH- K;这四个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
A. K= K·K·KB. K= K·K·KC. K·K= K·KD. K·K= K·K11.有X、Y、Z三种主族元素,若X元素的阴离子与Y、Z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Z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则此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次序是()。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样板)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样板)](https://img.taocdn.com/s3/m/8e8c8ca68bd63186bcebbca8.png)
肇庆学院课程考试试卷考试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样板卷)(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用一、填空题(每空 分,共 分).溶胶的基本特征是( )、( )和热力学不稳定性。
.植物可将根部吸收的水分输送到高达数十米的叶端,这是利用了稀溶液依数性的()原理。
. 中 的氧化数为( ), 中 的氧化数为( )。
.水变成水蒸气,该过程系统熵变△ 符号为( )。
单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该过程( )自发进行。
.用氧化还原法测得纯 中 含量为 , , , 。
其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 )、平均偏差为( )、相对平均偏差为( )、标准偏差为( )、相对标准偏差为( )。
(表示偏差取两位有效数字)。
.电极电势θϕ越小,电对的还原态还原能力( )。
.盐效应使弱电解质解离度( )。
. 的化学名是( ),五氯·氨合铂(Ⅳ)酸钾的化学式为( )。
.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00253021090670...÷⨯的结果为( ) .已知θϕ = ,θϕ =,电对 的θϕ ( ) 。
( )发生歧化反应。
.电子排布遵守三原则:保里不相容原理,( )和( )。
.在 时,测得下列反应 的1-12s L mol 202.0d )(NO d ⋅⋅=-t c ,此时的tc d )(O d 2=( )-11s L mol ⋅⋅-,tc d (NO)d =( )-11s L mol ⋅⋅-。
.甲同学平行测定某试样的含氮量共 次, 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 )作用,还原剂发生( )作用。
.浓度为 1L mol -⋅的盐酸,其 为( ),浓度为 1L mol -⋅的 溶液,其 为(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已知在某温度时A θ1=KB θ2=K 则同一温度下的反应的θ3K 应为( ).B A - ; .B /A ; .B A + ; .B A ⋅.根据溶度积规则,要让已有沉淀溶解,相关离子的 必须符合( )。
华南农业大学考试试卷(A)卷
![华南农业大学考试试卷(A)卷](https://img.taocdn.com/s3/m/7b6af37d6294dd88d1d26b4a.png)
华南农业大学考试试卷(A)卷2005——2006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土壤学考试时间2006年6月茶学专业2004 年级班学号姓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土壤腐殖酸的两种主要类型是:、。
2、分布于河流两侧的母质名称是,分布于坡地上部的母质名称是,分布于坡脚(麓)的母质名称是,分布于海岸边的母质名称是。
3、写出四种土壤盐基离子:,,,。
4、土壤水势的四个主要分势是:,,,。
5、土壤有机氮可以分为,,等三种。
6、土壤水总是从水势处向水势处运动。
试题第1页(共5页)7、主要成土因素包括:,,,,,等因素。
8、赤红壤土类可以划分为:,,等三个亚类。
9、土壤孔隙可以分为三类,它们是:,,。
10、适合于一般旱作生长的土壤容重范围是: g/cm3。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3分)2、化学风化作用:3、阳离子交换量:4、腐殖质:5、机械组成:试题第2页(共5页)6、土壤塑性:7、缓效态K:8、宜耕期:9、土壤通气性:10、富铝化过程:11、土壤缓冲性三、问答题(共34分)(10分)试题第3页(共5页)2、试分析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贡献。
(12分)试题第4页(共5页)3、试分析影响土壤有效氮含量的因素。
(12分)试题第5页(共5页)华南农业大学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2005——2006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土壤学考试时间2006年6月茶学专业2004 年级班学号姓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土壤腐殖酸的两种主要类型是:胡敏酸、富里酸。
2、分布于河流两侧的母质名称是河流冲积母质,分布于坡地上部的母质名称是残积母质,分布于坡脚(麓)的母质名称是坡积母质,分布于海岸边的母质名称是浅海沉积母质。
3、写出四种土壤盐基离子: K+, Na+, Ca2+, Mg2+。
4、土壤水势的四个主要分势是: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
5、土壤有机氮可以分为水溶态、水解态、非水解态等三种。
6、土壤水总是从水势高处向水势低处运动。
华南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自测卷2013A
![华南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自测卷2013A](https://img.taocdn.com/s3/m/c6b4c3d22cc58bd63186bdf0.png)
华南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自测卷2013A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可减小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a.进行仪器校正b.作对照试验c.作空白试验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2.的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给出( )a. 5b. 4c. 3d. 2 3.已知反应:(1)H 2(g)+Br 2(1)=2HBr (g) Δr H θm,1=-72.80kJ·mol -1 (2)N 2(g)+3H 2(g)=2NH 3(g) Δr H θm,2=-92.22kJ·mol -1 (3)NH 3(g )+HBr (g)=NH 4Br (s) Δr H θm,3=-188.32kJ·mol -1 则NH 4Br (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 θm 为( )kJ·mol -1a. -270.83b. 270.83c. -176.20d. 176.204.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 2(g)+CO 2(g) CO(g)+H 2O(g)的θK =3.24。
在该温度时将0.300molH 2和0.300molCO 2充入1.00L 的容器中,当系统达到平衡时,CO 的浓度(mol·L -1)将是( ) a. 0.193 b. 0.514 c. 0.611 d. 0.247 5.已知反应C(s)+CO 2(g)2CO(g),在767℃时θK =4.6,在667℃时θK =0.50,则反应的热效应( )a. 吸热b. 放热c.0=∆θm r H d. 无法判断6.根据附录3的数据,用质子理论,比较下列物质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 a. CN ->CO 32->Ac ->NO 3- b. CO 32->CN ->Ac ->NO 3- c. Ac ->NO 3->CN ->CO 32- d. NO 3->Ac ->CO 32->CN -7.在110ml 浓度为0.1mol·l -1的HAc 中,加入10ml 浓度为0.1 mol·l -1的NaOH 溶液,则混合溶液的pH 值为(已知HAc 的pK a θ=4.75)( )a. 4.75b. 3.75c. 2.75d. 5.75 8.欲配制pH=9.0的缓冲溶液,应选用( )a. 甲酸(pK a θ=3.75)及其盐 b. HAc(pK a θ=4.75)-NaAc c. NH 3(pK b θ=4.75)—NH 4+ d. H 2PO 4--HPO 42- (H 3PO 4的pK a2θ=7.21)9.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F 溶液,不用计算,可选择的指示剂是a. 甲基橙b. 甲基红c. 溴酚蓝(5.2~7.0)d.酚酞 10.浓度均为0.1 mol·L -1的下列溶液,能被强酸或强碱准确滴定的是a. 苯胺(pK b θ=9.4) b. 乳酸钠(pK b θ=10.15) c. C 6H 5OH(pK a θ=9.96) d. C 6H 5COOH(pK a θ=4.21) 11. 设氨水的起始浓度为c b ,若将其稀释1倍,溶液中的c (OH -)为( )a. 1/2 c bb.c. d. 2c b 12. 已知K sp θ(AgCl)=1.8×10-10,K sp θ(AgBr)=5.0×10-13,K sp θ(AgI)=8.3×10-17,K sp θ(Ag 2CrO 4) =1.1×10-12,在含有相同浓度的Cl -、Br -、I -、CrO 4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最后出现的沉淀是:( ) A )AgCl B )AgBr C )AgI D )Ag 2CrO 41000)80.1800.25(1010.0-⨯13.已知K sp θ(AgBr)=5.0×10-13,K sp θ(AgI)=8.3×10-17,在含有浓度均为0.1mol ·L -1的Br -和I -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能否用分步沉淀的方法分离这两种离子? A )能 B )不能 C )无法判断14. 根据稀溶液的依数性,下列浓度均为0.1mol.kg –1的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A) C 6H 12O 6 B )C 12H 22O 11 C) K 2SO 4 D) KCl 15. 把一块冰放在00C 的盐水中,现象是A) 冰熔化 B) 冰不熔 C) 冰量增加 D) 不可知 16.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能作为有效的螯合剂A) H 2O B) H 2N-CH 2-CH 2-CH 2-NH 2 C) HO-OH D) (CH 3)2N-NH 217. 已知f K θ([Cu(NH 3)4]2+)=2.1×1013,f K θ([Zn(NH 3)4]2+)=4.9×108,则反应[Cu(NH 3)4]2+ + Zn 2+ = [Zn(NH 3)4]2+ + Cu 2+ 在标准状态下自发进行的方向为 A) 正方向 B) 逆方向 C) 平衡 D) 不能判断 18.下列各组量子数合理的是 A) 3,2,-2 ,12 B) 3,0,-1,-12 C) 2,-1,0,+12 D) 1,0,0,+1219. 配离子的中心离子采用sp 3d 2杂化的是A) [FeF 6]3- B) [PtCl 2(NH 3)2]- C) [Fe(CN)6]3- D) [Cu(NH 3)4]2+ 20.某元素的正二价离子的外围电子构型是3s 23p 63d 5,则该元素是 A) Cr B) Mn C) Fe D) Co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5分)1.NaOH 标准溶液是采用 法配制的,先粗配,然后标定出准确浓度。
试华南农业大学验统计试卷2012
![试华南农业大学验统计试卷2012](https://img.taocdn.com/s3/m/6f136c14a8114431b90dd82b.png)
1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2012-2013学年度第 1 学期 考试科目: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双语)考试类型:(开卷)考试 考试时间: 90 分钟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10空,每空2分,共20分)1. Three basic principles of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are 重复原则, 随机化原则, and 局部控制原则.2. In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最小二乘法 approach is used to fit the model.3. The mode is the measurement that occurs most 观察值 in the data set.4. 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性检验中,当样本容量大于可以视为大样本,可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否则进行t 检验。
5.2二、(本题10分)A large automobile manufacturer claims that its new luxury model (豪华车型)will travel longer than 18 miles on a gallon of gas. To test the manufacturer ’s claim, a consumer magazine test drove (试驾) thirty-six of the luxury models and determined the gas mileage (一加仑汽油所行驶的里程) for each. The following statistics were then obtained: 2.17=x miles per gallon; 8.1=s miles per gallon. Do these statistics refute (反驳) the manufacturer ’s claim? Let 05.0=α.三、(本题10分)In a bottling process, a manufacturer will lose money if the bottle is lighter or heavier than 20 ounce s (盎司,重量单位). Suppose one day, a quality control inspector samples 9 bottles. He finds that the average weight is 19.7 ounces and s is 0.3 ounce. You are required to (1) calculate the value of statistics t; (2) Does the sample evidence indicate that the machine is in need of adjustment? Test at an 05.0=α level of significance.装订线t=(x平均-μ)/S=(19.7-20.0)/0.3=-1t=-1,自由度df为8,双尾显著性概率Sig.(2-tailed)为0.018,总体平均数与样品检验值的差为-0.003,样品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是-0.534到-0.066,即瓶子的重量在20-0.534~20-0.066之间,估计的可靠度为9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自测卷2012A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可减小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d )a.进行仪器校正b.作对照试验c.作空白试验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2.的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给出( b )a. 5b. 4c. 3d. 2 3.已知反应:(1)H 2(g)+Br 2(1)=2HBr (g) Δr H θm,1=-72.80kJ·mol -1 (2)N 2(g)+3H 2(g)=2NH 3(g) Δr H θm,2=-92.22kJ·mol -1 (3)NH 3(g )+HBr (g)=NH 4Br (s) Δr H θm,3=-188.32kJ·mol -1 则NH 4Br (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 θm 为( a )kJ·mol -1a. -270.83b. 270.83c. -176.20d. 176.204.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 2(g)+CO 2(g) CO(g)+H 2O(g)的θK =3.24。
在该温度时将0.300molH 2和0.300molCO 2充入1.00L 的容器中,当系统达到平衡时,CO 的浓度(mol·L -1)将是( a ) a. 0.193 b. 0.514 c. 0.611 d. 0.247 5.已知反应C(s)+CO 2(g)2CO(g),在767℃时θK =4.6,在667℃时θK =0.50,则反应的热效应( a )a. 吸热b. 放热c.0=∆θmr H d. 无法判断 6.根据附录3的数据,用质子理论,比较下列物质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 a. CN ->CO 32->Ac ->NO 3- b. CO 32->CN ->Ac ->NO 3- c. Ac ->NO 3->CN ->CO 32- d. NO 3->Ac ->CO 32->CN -7.在110ml 浓度为0.1mol·l -1的HAc 中,加入10ml 浓度为0.1 mol·l -1的NaOH 溶液,则混合溶液的pH 值为(已知HAc 的pK a θ=4.75)( )a. 4.75b. 3.75c. 2.75d. 5.75 8.欲配制pH=9.0的缓冲溶液,应选用a. 甲酸(pK a θ=3.75)及其盐 b. HAc(pK a θ=4.75)-NaAc c. NH 3(pK b θ=4.75)—NH 4+ d. H 2PO 4--HPO 42- (H 3PO 4的pK a2θ=7.21)9.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F 溶液,不用计算,可选择的指示剂是a. 甲基橙b. 甲基红c. 溴酚蓝(5.2~7.0)d.酚酞 10.浓度均为0.1 mol·L -1的下列溶液,能被强酸或强碱准确滴定的是a. 苯胺(pK b θ=9.4) b. 乳酸钠(pK b θ=10.15) c. C 6H 5OH(pK a θ=9.96) d. C 6H 5COOH(pK a θ=4.21) 11. 设氨水的起始浓度为c b ,若将其稀释1倍,溶液中的c (OH -)为a. 1/2 c bb. 12b b Kc θc. 2b bK c θ⋅ d. 2c b1000)80.1800.25(1010.0-⨯12. 已知K sp θ(AgCl)=1.8×10-10,K sp θ(AgBr)=5.0×10-13,K sp θ(AgI)=8.3×10-17,K sp θ(Ag 2CrO 4) =1.1×10-12,在含有相同浓度的Cl -、Br -、I -、CrO 4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最后出现的沉淀是: A )AgCl B )AgBr C )AgI D )Ag 2CrO 413.已知K sp θ(AgBr)=5.0×10-13,K sp θ(AgI)=8.3×10-17,在含有浓度均为0.1mol ·L -1的Br -和I -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能否用分步沉淀的方法分离这两种离子? A )能 B )不能 C )无法判断 14. 根据稀溶液的依数性,下列浓度均为0.1mol.kg –1的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A) C 6H 12O 6 B )C 12H 22O 11 C) K 2SO 4 D) KCl 15. 把一块冰放在00C 的盐水中,现象是A) 冰熔化 B) 冰不熔 C) 冰量增加 D) 不可知 16.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能作为有效的螯合剂A) H 2O B) H 2N-CH 2-CH 2-CH 2-NH 2 C) HO-OH D) (CH 3)2N-NH 217. 已知f K θ([Cu(NH 3)4]2+)=2.1×1013,f K θ([Zn(NH 3)4]2+)=4.9×108,则反应[Cu(NH 3)4]2+ + Zn 2+ = [Zn(NH 3)4]2+ + Cu 2+ 在标准状态下自发进行的方向为 A) 正方向 B) 逆方向 C) 平衡 D) 不能判断 18.下列各组量子数合理的是 A) 3,2,-2 ,12 B) 3,0,-1,-12 C) 2,-1,0,+12 D) 1,0,0,+1219. 配离子的中心离子采用sp 3d 2杂化的是A) [FeF 6]3- B) [PtCl 2(NH 3)2]- C) [Fe(CN)6]3- D) [Cu(NH 3)4]2+ 20.某元素的正二价离子的外围电子构型是3s 23p 63d 5,则该元素是 A) Cr B) Mn C) Fe D) Co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5分)1.NaOH 标准溶液是采用 法配制的,先粗配,然后标定出准确浓度。
标定NaOH 溶液的基准物质有 和 。
2.用重铬酸钾法测得FeSO 4·7H 2O 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2003、0.2004、0.2005和0.2006,相对平均偏差为 。
3.如果测定方法的相对误差为2%,称取试样0.5g ,称量的绝对误差不大于 g 就可以了。
4.状态函数的特点是:状态函数的变化只与 和 有关。
5.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mr G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因为改变了 ,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因为改变了 。
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H 2CO 3、HCO 3-、Ac -、H 2PO 4-、NH 4+ 等物种中, 是酸,是两性物质。
7.已知0.10mol·L -1HA 溶液的c(H +)=0.0013 mol·L -1,则离解平衡常数为 。
8.将固体NaAc 加入HAc 溶液中,溶液中主要发生 效应,当固体NaAc 大量加入时, 效应不能忽略。
9.在配制缓冲溶液时,选择缓冲对的原则是 。
10. 某难挥发非电解质0.6g 溶于100mL 水中,测得该溶液的沸点为100.050C ,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已知水的K b =0.5。
11. 稀溶液的依数性只与 有关,而与 无关。
12. 当n=4,l 可能的值是 。
n=3,l =2的轨道数目有 个 。
13. N 元素原子的电子构型若写成1s 2s 2p 2p 22x 2y 1,则违背了 原则。
14. 第四电子层包含的电子亚层有: ,轨道总数为 个,最多可容纳电子 个。
三、简答题(共10分)1. 偶然误差是实验中不可避免的误差。
2. 一个原子所能形成的共价键数目等于该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目。
3. sp 3杂化是1s 轨道和3p 轨道的杂化。
4. 难挥发非电解质溶液在不断沸腾时,它的沸点保持恒定。
5. 若c (Ca 2+)= 0.1340 mol ·L -1,则c (Ca 2+)是四位有效数字。
6. 若某反应的Δr G m θ (298) >0,则该反应在298K ,标准状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7. 已知lg K a Ɵ=1.78×10-5,则K a Ɵ是3位效数字;。
8. 在298K ,标准状态下,O 2(g)的熵是0。
9. K[Al(OH)4]的系统命名为四氢氧根合铝(Ⅲ)酸钾。
10. 硫酸一水·二(乙二胺)合铜(Ⅱ)的分子式是[Cu(H 2O)(en)2]SO 4.四、计算题(共25分) 1.(10分)已知反应CO 2(g) + 2NH 3(g) = CO(NH 2)2(s) + H 2O(1)△f H m θ/kJ.mol -1 -393.51 -46.11 -333.51 -285.84S m θ/J.K -1.mol -1 213.64 192.3 104.6 69.94(1) 计算反应的△r H m θ,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 计算反应的△r G m θ(298)和K θ(298);(3) 说明提高反应限度的方法。
2.(10分)已知邻苯二甲酸的K a1θ=1.1⨯10-3,K a2θ=3.9⨯10-6,甲基橙3.1-4.4,甲基红4.4-6.2,酚酞8.0-9.6。
(1) 实验室中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标定0.1mol.L -1的NaOH ,试计算该滴定计量点的pH和滴定到100.1%时溶液的pH ,并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
(2) 若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m=0.4328 g ,滴定用去NaOH 的体积V=22.26 mL ,计算c (NaOH)。
3.(5分)一溶液中含有0.01 mol·L-1 ZnCl2和6mol·L-1 HCl,向溶液中通入H2S气体至饱和[c(H2S)=0.1mol·L-1],通过计算判断溶液中是否有ZnS沉淀析出。
(已知H2S的K a1θ=9.5×10-8,K a2θ=1.3×10-14,ZnS的K spθ=1.2×10-2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CAAA BBCDD CDBCA BBDAB二、填空题1.间接法;邻苯二甲酸氢钾和H2C2O4·2H2O;2.0.05%3.0.5⨯2%=0.01g4.始态,终态5. 0,反应商Q,标准平衡常数Kθ6.酸:H2CO3、HCO3-、H2PO4-、NH4+;碱:HCO3-、Ac-、H2PO4-;两性物质:HCO3-、H2PO4-7.K a=1.7×10-58. 同离子效应;盐效应9. pH≈pK aθ10. 60g⋅mol-111. 溶质的粒子数,溶质的本性12. 0,1,2,3;5个;13. 洪特规则14. 4s, 4p, 4d, 4f,16,32个三、是非题(10分)1. √2. ×3. ×4. ×5. √6. √7. ×8. × 9. × 10. √四、计算题1. (1) △r H m θ=-133.62 kJ.mol -1,反应放热(2) △r S m θ= -423.7 J.K -1.mol -1 r G m θ(298)=-7.36 kJ.mol -1 K θ(298)=19.5(3) 降低温度,增大系统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