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古佛,山水一更——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的诗意美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观后感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add04eea2161479161128da.png)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观后感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观后感原创: JOJO日志《春夏秋冬又一春》是一部佛系电影,一庙一山一船,一老和尚,一小和尚,便构成了这部晦涩而又唯美的电影。
“春夏秋冬〞暗示着人生四个阶段:童年、青年、中年、老年,也对应地蕴含着好奇、欲望、顿悟、修行。
“又一春〞那么代表着生命的轮回。
春季:万物复苏,童年时代篇。
贪玩的小和尚给鱼、青蛙和蛇绑上了石头,看着它们负重难以前行时,小和尚笑得乐开了花。
第二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背上也绑上了一颗石头,并告诉他只有找到昨天被他绑上石头的小动物并给它们解开时,他身上的石头才能解下来,如果它们死了,小和尚将一辈子背着这“石头〞生活。
可是当小和尚找到它们时,发现鱼和蛇已经死了,他痛哭不已。
负重的石头等待着他来日的赎罪。
夏季:万物生长繁殖的季节。
孩童的小和尚也成长为年轻的和尚。
年轻和尚和前来庙里养病的少女坠入了爱河。
师傅知道他俩的事后将少女送走了,而年轻和尚由于心中舍弃不了爱人,在半夜偷偷地溜走了。
秋季:收获的季节,也是枯竭的季节。
年满三十的和尚回到了庙里,带着一把血腥的刀。
他满脸戾气,因为杀了出轨的妻子而逃至此地。
自杀、捆绑都无法让他得到心灵的解脱。
师傅让他用那把杀人的刀在地上刻佛经,在刻字的过程中,他暴戾的心灵逐渐趋于平缓,慢慢在净化。
最后,他安然地跟着警察回去接受法律的制裁。
冬季:沉淀修行的季节。
刑满释放的和尚重新回到了庙里,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皱纹,但是此时他的内心却是清净的。
师傅已经去世多年,他拂去庙里的尘埃,重新打理寺庙,并开始他的个人修行。
又一春:一日,一名妇女携子来到庙里,半夜弃子而走,但是不慎掉进冰窟而亡。
婴儿成了和尚的另一个起始点。
一样的贪玩,一样地戏弄小动物,一样的笑声,人生轮回又一春。
在影片中,能看到许多具体的事物蕴含着的不同意义。
例如:石头,门,刀子等等。
石头象征着重负:在春季篇中,小和尚贪玩地给小动物背负上它们不该承受的重负〔石头〕,小动物因为不堪重负而死亡,小和尚背上的石头成为了他心里的负担——痛苦与罪。
《春夏秋冬又一春》——生命不过是一场无休止的轮回
![《春夏秋冬又一春》——生命不过是一场无休止的轮回](https://img.taocdn.com/s3/m/6867511d02020740be1e9b64.png)
《春夏秋冬又一春》——生命不过是一场无休止的轮回早上醒来突然脑子里冒出一部听了好久但还没看的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于是迷迷糊糊的找到下载资源,看着迅雷已经开始显示进度又无趣的睡了,毕竟这大周末的确实没有什么可做的。
醒来之后,吃饭、看综艺、看新闻把时间打发到了五点钟,想着一天没出门了,就带着耳机跑了一会儿,终于让懒闲着的身体有了点儿疲惫,买了两瓶啤酒回到出租屋打开了早已下载好的电影看了起来。
说起这部电影早就有所耳闻,但迟迟没有观看,借着微醺的状态看着却始终刺痛着灵魂。
春哼哈二将把守着的破旧的门缓缓地打开,坐落在湖中的寺庙走进视野,一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的配置,让这座世外桃源更加的安静,小和尚生命初始的骚动让我们知道,孩子就是孩子,不管是世人还是出家人都有着原始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无知与好奇。
小和尚用绳子把小鱼、青蛙、蛇与石头绑成一块儿,用尽力气嘲笑着他们的垂死挣扎。
无论是谁看到这一幕都能够回忆起小时候的抓小鱼、蜻蜓、青蛙……,然后用尽各种方式去虐待他们甚至玩死,我们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只是看着这样的弱肉强食无心的笑着。
当师父给小和尚同样绑上一块石头时,他也感受到费力,这时候再看到小鱼、青蛙无法移动时心有所动,尤其是看到了蛇在垂死挣扎之后惨烈的死去后,终于大声的哭出来,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不过我们很庆幸小和尚能被教化,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不知轻重的残酷下,慢慢地适应的残酷,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从而可以操纵弱小,而不是如何保护弱小……夏同样是哼哈二将把守着的破旧的门缓缓地打开,坐落在湖中的寺庙走进视野,小和尚已经长大,同样是乘着小船从寺院滑到对岸的山上,可是这次却碰到美丽的姑娘。
相信此前也一定来过不少女施主,不过在小和尚的眼里他们和自己并没有任何关联,就像我们小时候,尽管和女生每天混在一起,可并没有感觉有什么异样,直到有一天你知道了男女有别,你发现上厕所需要分开,你发现他们的身体和我们有了不一样,看到某些女同学甚至有些脸红不敢说话。
《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的象征和隐喻
![《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的象征和隐喻](https://img.taocdn.com/s3/m/9c7cb01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6.png)
《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的象征和隐喻刚刚看完了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本来想要用几句话来和大家谈谈感想,却发现实在是太难了。
对于这样一部对白寥寥、晦涩唯美的影片,想要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导演的原意实在是太难了。
可能真像古人说的那样,每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的眼中看到的就会是什么罢。
如此,便应该把这个充满着隐喻和象征的故事交给每一位观者去自己进行评价。
我姑且就来喃喃自语一下,让大家知道我在这部影片中看到了什么。
情节上,导演以春、夏、秋、冬、春这个自然的时间轮回为标志物,讲述了一个轮回的故事。
春天:一位老僧和一位孩童住在一处远离尘世的水上孤寺中,孩童由于好奇将石头绑到小鱼小蛇身上。
老僧看到他的作为,依样画葫芦将石头绑到他身上,教育他要用同等的心情去看待身边的一切。
当小孩背背着石头前去给小鱼小蛇揭开石头的时候,发现他已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他对着小鱼小蛇的尸体痛哭。
夏天:孩童已经成长为年轻僧人。
一天寺里来了养病的少女。
青年僧人经不住诱惑,最终和少女偷吃了禁果。
老僧发觉了两人的事情,而少女也已病愈,于是将少女送走。
年轻僧人无法忍受失去爱人的痛苦,在夜里,身背孤寺中唯一一尊佛像,偷偷离开。
秋天:年轻僧人因为妻子...显示全文刚刚看完了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本来想要用几句话来和大家谈谈感想,却发现实在是太难了。
对于这样一部对白寥寥、晦涩唯美的影片,想要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导演的原意实在是太难了。
可能真像古人说的那样,每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的眼中看到的就会是什么罢。
如此,便应该把这个充满着隐喻和象征的故事交给每一位观者去自己进行评价。
我姑且就来喃喃自语一下,让大家知道我在这部影片中看到了什么。
情节上,导演以春、夏、秋、冬、春这个自然的时间轮回为标志物,讲述了一个轮回的故事。
春天:一位老僧和一位孩童住在一处远离尘世的水上孤寺中,孩童由于好奇将石头绑到小鱼小蛇身上。
老僧看到他的作为,依样画葫芦将石头绑到他身上,教育他要用同等的心情去看待身边的一切。
观照的温暖:《春夏秋冬又一春》观影感受
![观照的温暖:《春夏秋冬又一春》观影感受](https://img.taocdn.com/s3/m/7a038b4f336c1eb91a375d78.png)
观照的温暖——《春夏秋冬又一春》观后感何巧丽这是一部美得像画一样的电影。
深山中,一潭碧水,“人生庵”,就坐落于湖心的一个平台上,老和尚和小和尚于此间生活,是的,生活。
老和尚出门采草药,小和尚亦步亦趋。
小和尚伤害小鱼,小蛇,小蛤蟆,老和尚看在眼里,请君入瓮之法。
小和尚对着死去的小蛇大哭,他渐渐明白了他者的苦痛,他渐渐的能够共情,生出慈悲。
人性的恶,老和尚了然于心,对于小和尚的行为,不起嗔念,观照,而后教育。
教育的目的如果剔除了教育者的嗔恨心,优越感,让被教育者能够在不觉羞愧的心态下,明白规矩,应当是难能可贵的。
想到今天门诊的小姑娘,陪诊的姑姑一直在讲自己如何的为了小姑娘操碎了心,而小姑娘依旧白眼狼,不知好歹,小姑娘漠然的听着,无动于衷。
只要披上爱的外衣,就可以随意的指责,批评,这种鲜花毒药,因其让被毒害者有苦难言,无处申诉而更见其杀人于无形的厉害之处。
青春期的暴风雨来了,小和尚为情欲驱使,私爱来庵中治病的女孩,佛堂之中,逾越无形的墙,逾越了佛门清规。
小和尚沉醉欲望之美,老和尚看到欲望之苦:“淫欲引发占有欲”,进而一发不可收拾,情之所毒,正在于“情不知所以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引自《牡丹亭》)。
老和尚没有惩戒,只是送走了已经痊愈的女孩。
小和尚情难舍,子夜出奔,带走了庵中珍贵的佛像。
老和尚依旧过着日子,所有的一切,发生了的,未发生的,都是缘法,存在即合理。
多年后,小和尚因爱而不得,杀妻潜逃,再次回到了人生庵,老和尚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迎接了杀气腾腾的小和尚,说:“你长大了”,说“这些年你一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说给我听听”。
他观照着小和尚这个人,而非他的杀妻案,观照着他这具肉身中愉悦的,有趣的,支持性的,能供给自我以“自恋性确定感”的内容,我对你感兴趣,我想尽我所能的理解你,明白你所想,是你,你就是这么的珍贵。
警察找来了,老和尚请警察等等,等小和尚刻完经文再带他走,一夜的辛苦,晨曦中小和尚躺在《心经》上睡着了,警察脱下自己的衣服,为他御寒。
春夏秋冬又一春 影评
![春夏秋冬又一春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37d4c32f31126edb6f1a10fc.png)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浅析宿命与轮回的《春夏秋冬又一春》看完这部电影,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对话就是:“老和尚问他:你为什么痛苦?他回答:我只想要她,然而她却背叛了我!老和尚说:你难道不知道世事无常吗?人有时要舍得,你喜欢的,别人也会喜欢。
”电影恰好说出了凡人的执念,过去,现在,以后,来生,种种取舍,皆是轮回,负债难偿。
《地藏经》有云“譬如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
”那因果报应之事,却在这不可说、不可得之间,完成了它最无声无息的轮回。
其实我不大明白作者的轮回观,如果是印度宗教的轮回观,应该设计此岸和彼岸的概念,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中轮回,比如日本就有一部叫《轮回》的电影,主角杉浦问:“究竟我是不是那女孩的转世”,在现世设计一个孤岛,划来划去就是此岸跟彼岸的概念?这部电影究竟是印度轮回观还是中国式的现世报观?在作者眼里,现世就是地狱吗?作者的表达是混乱的,或者他们的宗教观本身就是混乱的。
不过整个电影的条理还是很清纯的,春是关于生命的主题,是一个万物复苏的起始。
小和尚因为他的贪玩,将一个生命杀害了,他的人生也从此灰暗了,在他的心里永远有一个无法卸下的枷锁,这将伴随他的一生。
其实这个故事对这种行为本身并没有多重的谴责意义,它更是一个具象的东西,即暗喻着人生的枷锁,也许人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罪恶,这枷锁也是与生俱来的。
但当我们看到老和尚那种类似于将心比心式教育方式时,让小孩子也背上这枷锁的时候,我们对这种宗教中所传达出来的化恶为善便产生了质疑。
在人生的起点上,小孩子虽然领悟到了枷锁,但事实上,老和尚对孩子虐待动物进行了旁观,为教育孩子而令那三种小动物处于极度危险之境,那老和尚也是杀害动物的帮凶之一,而且小孩子内心中的枷锁是不是老和尚所赋与的呢?这个篇章里出现了小狗、鱼、蛇、以及青蛙、小溪、太阳等——对应的是小和尚的幼年阶段。
《春夏秋冬又一春》读后感
![《春夏秋冬又一春》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304774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d.png)
《春夏秋冬又一春》读后感《春夏秋冬又一春》是一部令人感动至深的电影,它不仅令人回味无穷,更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轮回。
影片以四季变换为线索,讲述了一位僧侣从年少到白发苍苍的一生,以及他与徒弟之间的师徒情深。
在这部电影中,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四季更替,岁月如梭,人生犹如一场旅程,一切都在不断变化。
主人公从一个年轻的僧侣成长为一位智慧老者,他经历了生死离别、爱恨情仇,最终明白了生命的真谛。
在这个过程中,他所经历的每一个瞬间都让人感动不已,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影片中的师徒情深也让人感动不已。
师父与徒弟之间的相互关爱和信任,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厚的情感纽带。
师父教导徒弟修行,传授人生道理,而徒弟则用自己的行动和忠诚回报师父的恩情。
他们之间的相互扶持和理解,让人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情感。
影片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生命的轮回如同四季更替,永恒不变。
无论是生命的起伏,还是人生的得失,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在经历了风雨洗礼之后,我们才能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春夏秋冬又一春》让我深深地思考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如何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初心。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更是一部让人思考人生的力作。
在观看完《春夏秋冬又一春》之后,我深深地被其所传达的哲理和智慧所感动。
生命犹如一场旅程,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瞬间,珍惜与亲人朋友相处的时光,珍惜每一次经历的风雨。
只有在经历了生命的起起伏伏之后,我们才能更加坚强、更加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一部令人感动至深的电影,它让我思考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初心。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这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答案,珍惜眼前的一切,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春夏秋冬又一春》影评
![《春夏秋冬又一春》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fee590190b4e767f5acfcebd.png)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评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是老和尚刻在地上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第一句。
《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的小和尚,穷其一生,走过四季,也不过算是照见五蕴皆空,自心而外,自色至空,度了一切苦厄。
小和尚的天真的春、萌动的夏、凶恶的秋、顿悟的冬,以及彻悟的又一春,既是修行,又是轮回。
片中经常出现的空镜头动物、事物蕴含的深层含义,以及深不可测的佛学思想等,无一不使人掩卷遐思。
一、大量的空镜头。
影片的最开始就是一组由古树、潭水、庵门组成的空镜头,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淡雅、清幽的环境,预示着故事将有一个平淡的开端。
而后在全片中,导演大量使用了全景、远景,用飘摇的枝叶作为前景,或是墨绿色的群山作为陪体,来拍摄潭水中的木屋。
我国古代绘画中经常运用一句话“近取其神,远取其势”。
这部电影用为数不多的近景和特写来描摹人物的表情,而更多的将镜头用在了宏观的,远距离的表现——不是在主观的描绘,而是在客观的讲述、传达。
如果说全景中,潭水上的木屋是在表达一种宁静,一种看破红尘,一种与世隔绝,那么远景的拍摄更像是在以“佛”的角度俯视众生,看世间事物与僧众心境的沧桑变换,看庵中一代又一代僧人的故事在静静的轮回。
二、隐秘晦涩的意象。
片中最是我印象深刻的意象,是水。
深山环抱着潭水,潭水环抱着木屋,与其说水的形态随着季节在不断变化,倒不如说四季中的水,是小和尚一生中变换着的欲望。
春天,水面平静如镜,幼年的小和尚还谈不上有什么“欲望”,他就像那只小船的船舷上画着的女菩萨手中安坐在莲花中的婴儿,他安稳的待在师父的庇佑中,尚且感受不到外面的湖水是否泛起了涟漪。
夏天,雨季到来,雨水就像小和尚的情欲,猛地涨了起来,淹过了与世隔绝的庵门,小和尚最终还是怀着一颗卷起了波涛无法平静的心,泛舟离开了戒律中的世界。
那扇庵门,一面画着飞天的菩萨,一面画着俗世的门神,小和尚终于走向了俗世那一端,他怀中的鸡就是自由吧?他将鸡放归山林,也给了自己自由和开解。
《春夏秋冬又一春》 影评
![《春夏秋冬又一春》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0536ad3310661ed9ad51f31b.png)
《春夏秋冬又一春》影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数不清有多少次,小的时候,在老家的榕树下,祖母打着蒲扇对我念着这首童谣,我依在祖母的怀里,跟唱着,重复再重复,一遍一遍。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的一部别有深意的作品,金基德的电影往往是静默且深沉的,极少的台词,长而平缓的画面,缓慢涌动的爱欲。
片中遍处能见到佛偈般的预言,含蓄晦涩的画面中,暗含点点禅机,初见到电影名字,便明白导演想要预言人生循环与四季的变幻的重合概念,极致精美的电影画面中,到处都存在导演的象征与隐喻,向观众娓娓传达着佛学思想的教义。
宋代有个法号青原的禅师说道自己参禅时用了三个阶段去比喻: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如同电影中的和尚,四季交迭中人生的感悟。
春,年纪善小的小和尚,不过是调皮的孩童,好奇地将青蛙小鱼身上缠上石子,负重的鱼儿游不动,老师傅在他背后也绑缚起石块,告诫他若不解,你心中以后也会一直背负着石块,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必定要完成一次成长。
这就是对于生命的敬畏。
于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小和尚看到死掉的动物,哭了。
夏,充满风情的季节,正是欲望蔓延的时候,小和尚爬到山佛的肩头迎来了爱欲,他跟前来修养的女子像是两条蛇般缠绕在了一起,爱欲的贪让他打开了隔在师父和女施主中间虚设的门,跨了过去。
电影里,共有两扇门,除却和尚卧室虚设的木门外,尚有一扇是这所浮庙的大门。
而所有道德教条的门都难以阻挡咆哮汹涌的妄想,教条从来都是扇虚设的门栏,它试图截住人心的,只是你的自知自明罢了。
于小和尚,这门不再是隔开房间的板子,而是遮拦爱欲的篱笆,是阻碍,他越过篱笆,继而摔开浮庙亦是人生庵的大门,投入滚滚红尘,种下了业。
何为业?好奇,贪念,淫想,气愤,执着,是载情之物,拿何又为情,欲也。
我们为求他物,所背负上的即是业,王阳明说知行合一,便是说不论是我们的行为,言语或是思考,心动,行便生,动念,便下业。
《春夏秋冬又一春》:金基德导演轮回之作,为你解开命运的玄机!
![《春夏秋冬又一春》:金基德导演轮回之作,为你解开命运的玄机!](https://img.taocdn.com/s3/m/6f42f6c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2.png)
《春夏秋冬又一春》:金基德导演轮回之作,为你解开命运的玄机!一、引言部分这是梦菲同学第几次看这部片子,已经记不清了,但每次看都能感受到一股自然清新的气息迎面扑来,没错,这就是这部片子独有的气质,也是金基德导演作品中,唯一一部以自然清新见长的影片。
一座深山,一池湖水,一间小庙,小庙漂在湖中央,与世隔绝。
在这红尘之外,住着一老一小两个和尚。
环境野生而处于自然深处,但人的内心却并非如环境般远离尘嚣,澄明皎洁。
春夏秋冬四季往返,小庙里的宿命、人生的宿命在一幕幕上演。
二、影片介绍梦菲同学记得,小时候让爸妈给讲故事,没有时间的大人会这样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无限循环。
现在看来,这部片子像极了这支童谣。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由金基德执导,金英民、吴英秀、金基德主演,一部讲述轮回的韩国电影。
影片将故事的情节也定格在不同的季节里,发生在春天里的罪恶和救赎,夏天里的欲望与放纵,秋天中蕴含的爱与恨,冬季里的哲学与反思,再到春的延续,生生不息。
三、影片赏析在梦菲同学看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代表的正是人生的四个阶段:从一个虐待小动物而被老僧惩罚的小和尚(春),到荷尔蒙旺盛,禁不住诱惑的少年(夏),成长到因嫉妒而犯下谋杀大罪的成年僧侣(秋),最终是走到人生尽头的垂垂老僧(冬)。
人生的循环,就这样周而复始,一再重演下去。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无论是和尚还是凡夫俗子,他们的内心都是两面的,正如佛家所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小和尚也未能逃过这些,因为他内心住着一只带戾气的猛虎。
人并非生来就是佛,必须经历世俗的磨练才能修成真佛,不入世哪来的出世。
正如小和尚,他经历爱情、背叛、憎恨、释怀的过程,从春、夏、秋、冬再到春整整一个轮回,心智由鲁莽变得沉静,或许这就是佛家所讲的六道轮回,对人心境的历练。
四、影片结构影片结构和影片主题完美统一,这是一部讲述轮回的电影,同样本片也采用了轮回的结构。
春夏秋冬又一春 影评
![春夏秋冬又一春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6aca8b1703d8ce2f0066235c.png)
春夏秋冬又一春说起韩国的电视剧的话,我向来是不屑一顾的,作为美剧迷,对于韩剧国产剧有着很严重的抵制态度。
不过,韩国电影却是不同的,从熔炉到鬼乡,韩国导演对于社会现实的揭露和对于人性的探究,却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说起《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夏秋冬就是一年四季,一年过完,又是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影片用非常唯美的画面来表达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
然而人性在这种唯美的场景里面却俞显得丑恶,影片用纯净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在一个没有任何外界影响的孩提,其最纯真处的恶性。
开篇看到,老和尚和小和尚同吃同住,虽然镜头没有向我们展示老和尚对于小和尚的说教,就是教导他如何向善。
但是想来,若是他们在一起的话,其实多少应该就是有一些向善的引导的,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小和尚也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之恶。
关于人性,基督教世界的文化里面,一直提倡人是有罪的,而这种罪只有从后天的不断向善的行动中,才能解放出来。
中国古代对于人性的讨论,虽有不同,但是依然有人认为人之性恶。
就是说人性的根本是罪恶的,虽然说是可能有点过渡解释的嫌疑,但是小和尚对于小动物的一切行为,其实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其后虽有悔改,却依然改变不了自己做过的事,改变了既成的事实。
夏天小和尚长大了,雄性荷尔蒙在看到女性的那一刻爆发了,“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然而终究是没有的,小和尚在初尝禁果之后,便不断的追逐,可能厌倦了青灯古佛,追求俗世的物质,终于带着古佛进入世间。
秋天一片静美,小和尚杀妻归来,躲避追捕,但庆幸的是他还是把佛像带回来了,终究是没有忘记人性中的一点点善意吧。
冬天小和尚出狱,人至暮年,用蛇来表示,其实也代表着蜕变,小和尚也终究在他师父圆寂之后,继承了老和尚的衣钵,但是终究却由于自己为求方便又误了他人性命。
终于小和尚用虐待自己的身体,用肉体疼痛的方法来掩盖自身心里的罪孽。
这是小和尚的一生,但是他所抚养的小和尚,却也始终就在这春夏秋冬的轮回之中,依然是罪恶的人性,而且相比更甚。
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https://img.taocdn.com/s3/m/8091db3ba32d7375a41780b8.png)
春夏秋冬又一春——有感《春夏秋冬又一春》感觉与《空山灵雨》都蕴含着深深的禅韵,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不时的闪现出一些想法,甚至自己也可以悟道一些道理,这里我也只敢说是道理,不敢放言自己悟道了禅机,不过这种感觉真的很不错,从而也觉得这个电影看得值,比起一些绚丽的大片比起来,这种类型的电影更让人回味无穷。
因为当时看得不是太懂,所以也在网上查过一些影评,所以,我就写写我的自己一些不太一样的观点,和一些问题。
春,象征着新生,意味着起点。
我们可以看到小和尚对事情充满了好奇。
学划桨,采药等等。
然而我认为春这一篇章的重点在于小和尚在鱼,青蛙,蛇身上绑石头这一段。
我们小时候也干过无数这样的事情,烧蚂蚁,砸青蛙,捣蜂窝等等,然而年少无知时的快乐,却是建立在无数的罪恶之上的。
直到现在,也依然会有无数人,怀念着童年一起捣蜂窝,烤蚂蚱的愉快记忆。
如果众生平等大家认可的话,可是却没有任何人来阻止我们,就像老和尚看着小和尚伤害生灵,没有人来告诉我们,砸青蛙,捣蜂窝,烧蚂蚁是不对的,甚至我们还会告诉我们的小伙伴那些捣蜂窝的快乐。
明明是充满生机的季节,明明是充满活力的年龄,却都是罪恶的开始。
这也许就是春要传达出来的意思吧。
人的一生需要佛法来渡。
夏,正是生命火焰熊熊燃烧的季节,如果主人公不是和尚的话,一切常人都可以理解主人公与那女子的情爱。
毕竟,是人之常情,是生理反应。
如果,靠佛法来压制人性,那么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必将失败。
但是,主人公却是一个和尚,近女色已经犯了戒。
可是,老和尚却是顺其自然,充分理解,尽量往好的地方引导。
秋,尘归尘,土归土,落叶归根的季节。
小和尚杀人了逃到这里,最后被带走。
人的一生都会碰到那种让你烦闷,苦恼,心慌的阶段,你不在年青,你无所依靠,你如处遗世,你罪孽深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落叶归根是为了来年更好的生长,你所有的孤独,苦闷都是为了以后你更加坚强,你更加从容的面对人生做积淀。
冬,万籁俱静,凛冽寒风。
《春夏秋冬又一春》电影解说文案
![《春夏秋冬又一春》电影解说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96450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5.png)
《春夏秋冬又一春》电影解说文案一个女人在佛前睡觉小和尚看到后给她盖好被子可以是一时的欲望很难抑制他把手伸进被子里女人被惊醒反手就是一巴掌小和尚如梦方醒面红耳赤的跪在佛前悔恨不已但是女人一改刚才生气的样子慢慢伸过去轻抚他的脸庞温柔而醉人这是一部由才华横溢的韩国导演金基德的小成本电影两个和尚一个女人显示了普遍的人性命运的轮回春天绿水环绕层林倒影一座位于湖中心的寺庙住着老和尚与小和尚他们晨起诵经白天采草药晚上入眠这天采完草药的小和尚来到佛的肩头与佛共塑苍生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云雾倒影清晰可见他回到寺庙将草药交给老和尚老和尚却将一部分挑出来扔掉小和尚万分不解老和尚告诉他即使这些草药看起来是一样的可这种是会要人性命的另一种却能救人小和尚追问看起来都一样我又该怎么分辨呢老和尚让他仔细观察有毒的这种底下有条白线任何事物都是如此失之厘米差之千里丝毫马虎不得小和尚似懂非懂很快被其他事吸引了注意他来到山中用石头砸鱼后又将鱼抓起将石头绑至鱼身看它艰难游行小和尚哈哈大笑随后他如法炮制又将石头绑在了青蛙和蛇身上老和尚在后面看着一句话没说只是默默捡起一块大石头翌日小和尚被石头压醒他请求老和尚把石头解下来老和尚一边清理着佛像一边说道你觉得难受是吗可你不也对鱼儿、青蛙蛇这样做过吗你怎么会觉得它们就受得了呢你去解开它们我就替你解下来如果那些动物死了的话在你今后的生命里心中都会背负这块大石头小和尚艰难地来到水潭鱼儿已经胜子朝他难过地将鱼儿安葬接着去找青蛙青蛙仍在痛苦挣扎小和尚解开绳子弥补了错误可蛇就没那么好运了小和尚看着蛇的尸体嚎啕大哭泪水像断了线的雨簌簌而下人生的修行往往是在痛苦中成长夏天小和尚已经成年站在佛肩头看到的不再是大地众生而是山间小径上的两个女人她们是一对母女因女儿生病特意前来拜佛女孩生得清秀漂亮小和尚一下就动了凡心整个人扭起来手都不知该往哪放他将母女带回寺庙老和尚告诉母亲她的灵魂正在受折磨等她找回灵魂的平和就会恢复健康为了让女孩好好养病母亲将她留在了寺庙母亲走的那天天空下起了雨女孩坐在湖边满脸忧愁小和尚贴心地为她挡雨女孩对他微微一笑他羞涩地转过头没一会儿女孩回屋换下湿了的衣服不知情的小和尚推门而入白皙的皮肤娜的身姿一下子映入眼帘再也无法忘却小和尚紧张的低下头克制克制再克制他强装镇定地提醒女孩不可以坐在石像上师父会生气的女孩起身离开去午睡小和尚帮她盖好被子接着欲望就像夏天的雨水连绵不绝再也无法克制被女孩发现后只有不断的仟悔女孩见他这股模样反倒心疼的抚慰起来关键时刻老和尚推门而入暂时打断了他们是的只是暂时欲望之门一打开就再难被关上小和尚带女孩到山里玩女孩在水中抓鱼小和尚爬上石头偷看看得越来越入神靠得越来越近扑通一声小和尚一头栽进水中他慌乱而尴尬地站起身来后又潜入水底给女孩抓了条小鱼他将小鱼放到女孩手中自己的手抚上了女孩的脸庞并缓缓向下女孩一把将他推开小和尚为此很是安分了几天只是那越来越快的捣锤声和越来越炙热的眼神暴露了他内心的渴望他在湖中心原地划船吸引女孩的注意后又跳下湖中消失不见女孩担心地靠近水边却被突然出现的小和尚拉近水中随后一切都失了控互生情愫的两人在野外成长成长后的小和尚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生动有趣以前死守的规矩全部抛之脑后石像想坐就坐还提供搬运清理工作从前心中有门现在爬“墙”而出女孩的身体也在爱情的滋润中渐渐好转一天夜里两人大胆地宿在外面的小舟上晨起的老和尚看到这幕沉岭一声拔掉木塞被惊醒的两人向老和尚认错老和尚淡然地说发生这种事也是人之常情不过既然女孩病已康复那就离开吧情欲唤醒了占有欲望这会导致杀身之祸的老和尚送女孩离开小和尚在佛前泣不成声他不懂爱而不占有放下也是放过当晚他做了个决定背着佛像抱着鸡离开寺庙老和尚故意装睡没有阻拦有些事必须自己去经历有些时光总要自己去熬小和尚走后守着无佛像的寺庙老和尚照常诵经念佛心中有佛处处佛心中无佛有佛像也只是负累秋天老和尚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一男子杀妻后逃逸男子的照片正是小和尚房檐的风铃叮叮作响像是在宣告人的回归老和尚改好小和尚的僧服等待他的归来小和尚推开寺门老和尚划船来接说的第一句话是你长大了小和尚羞愧地不敢直视老和尚的眼睛也不敢进佛堂坐在了湖边老和尚问他俗世对你而言已经变得苦不堪言了吗是什么让你这么痛苦小和尚暴躁地吼道爱就是我唯一的罪恶我只是想要她她却跟另个男人跑了她说过的只爱我老和尚却说难道你先前不知道俗世间的情形吗一些我们喜欢的东西有时我们必须放弃你喜欢的别人也喜欢的东西小和尚完全听不进整个人看起来戾气横生他将佛像放回原处拿起那把带血的匕首表情狰狞小和尚一夜未睡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水潭发泄情绪他感觉命运就像一条绳子而自已己就是幼时那条被拴住的鱼小和尚陷入绝望他写了几个闭字住眼鼻口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老和尚发现后愤怒地用棍子重重敲打在他身上随后用绳子将他绑住吊起来直到火苗烧断绳子小和尚才落地他用匕首给自己剃度换上僧服而老和尚此刻正用猫尾巴作笔在地上写下心经他告诉小和尚你可以轻易地杀人却无法轻易地杀了你自己用匕首刻完这里的所有字吧当你每刻一个字你心中的愤怒就会少一点小和尚开始刻第一个字心里急躁手上用力手很快就出了血他像是自残股刻下第二个字前声音让他一下崩溃警察的声音让他一下崩溃他拿着匕首与警察对抗老和尚却喝令他继续刻并请求警察宽容他明早就能刻完小和尚继续刻字慢慢的行凶的匕首成为顺手的刻刀心经写在地上记在心里小和尚的表情变得平和手上的刀也不疾不徐如工匠般熟练拂晓时分他刻完最后一个字沉沉睡去老和尚给心经涂上颜色将他叫站起来该走了小和尚真正的“站”起来心经已如秋天的枫红般现丽原先心中的罪孽已然消怒愤恨已然排解他不再害怕即将到来的命运与旅途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寺庙是会动的只要心中有佛寺庙就可以陪他走遍世界监狱不过是另一个修行的地方小和尚随警察离开猫咪也主动上了船船却停在原地怎么都无法前进直至小和尚回头老和尚挥手告别船才继续向前老和尚修行多年一切顺其白然可这一刻还是动了不舍之心人终难做得情六欲全无小和尚走后寺庙的门自然关上老和尚封闭五官坐船上与火同燃冬天白雪纷飞湖面成冰小和尚出狱回到寺庙他换上老和尚留下的僧服凿开船上的冰面从中取出老和尚化而成的舍利子随后在瀑布的冰面上雕刻出一尊佛像他将舍利子置手佛的额头老和尚与佛与天地融为一体小和尚则继续着人间的修行他在湖面凿出一个洞方便打水洗漱用某天一个蒙面的女人带着婴儿来到寺庙她的泪水浸湿了面纱似乎有很多难言之隐小和尚好奇女人是谁他趁女人睡着想要揭开她的面纱女人握住他的手进行阻止女人一直没睡待小和尚睡着她将孩子留下独自离开不幸的是夜色太深她没有看到小和尚为了洗漱凿开的冰面小和尚发现女人时她已经死了这算是自己无意中造下的罪孽他如幼时一般在腰间绑了根绳子拖了块石头他抱着佛像爬山艰难的旅程期间摔了无数次手腕也磨出血了还因佛像掉落数次返回数次重新攀爬他再次意识到鱼青蛙和蛇的痛苦和挣扎他在寒冷的冬天汗流浃背终于到达了山顶小和尚在佛旁修行俯视世间众生看着童年淘气少年的躁动中年的罪恶和老年的启示春夏秋冬轮回更送又是一个春天蒙面女人的儿子已经成为小小和尚小和尚在池塘里抓了一条鱼他把石头塞进了鱼的嘴里看着鱼儿“跌跌撞撞”往前游哈哈大笑其次是青蛙和蛇他乐此不疲玩着塞石游戏开启了另一个循环。
金基德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生命轮回的意象表达
![金基德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生命轮回的意象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cb114d808e9951e79a89275d.png)
CRITICISM ON FILMS电影批评韩国导演金基德在电影中时常运用大量的镜头组段、丰富的象征符号与反复出现的、引人遐想的意象画面,去深刻地展现他对于人性、情感以及生命的体会与认知,形成了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审美风格。
[1]意象的表达,无疑成为金基德的代表作《春夏秋冬又一春》中最美的风景线。
因为,正是有了在电影中具体显露的“象”,观者才能据此窥探其后玄妙而隐蔽的“意”,才能“得意而忘象”,才能领悟到该片对于欲望、对于轮回、对于人性、对于生命的独特理解。
[2]一、人之贪:欲的开始(一)四季流淌的欲望——水水是金基德电影中重要的道具,《漂流欲室》《弓》中都用水构建了电影中的主要场景,《春夏秋冬又一春》也不例外。
影片开始,湖水中心的小寺庙跃入观众眼帘,营造出庄严孤寂又颇具神秘气息的佛门景象。
湖水位于山间,层层叠叠。
水、庙、山相得益彰,空镜景色显现出淡淡生机。
金基德将四季之水的变化与人物个体、关系和情感的变化融为一体,以水的意象来暗喻人的思想。
“春”章节中,僧徒两人在水中缓缓前进,落幅在船体外女佛画像的特写上,湖水的意象是欲望和烦忧,这一情节的设置意味着在佛的指引和承载下,师傅既是在“渡”自己,也在“渡”小僧。
“春”章节最后的画面定格了八秒匆匆流淌的泉水,揭示了小僧的欲望并未因小动物的死而停止,反而奔腾涌生了。
不同于春天平静、纯净的水,“夏”章节的洪水波涛汹涌,暗示小僧的欲望在增长。
少女来到寺庙后,天空下起雨,预示小僧的欲望开始勃发。
小僧和少女的懵懂情恋都在淅淅沥沥的雨水中绽放,这章中的雨几乎没有停过,欲望之水终于使二人相拥而融。
“秋”章节中,水配以枯木红叶,营造出万物尘埃落定后感伤的氛围,红色的枫叶代表了欲望膨胀后的结果,有血的暗示。
“冬”章节中,水停止了流动也暗示了欲望的休止。
冬天的水代表了冷静也代表了万物的灭亡,为新生埋下伏笔。
(二)欲之起“春”章节中师徒二人划船去采草药,当小僧真遇到蛇时,他毫不犹疑抓住蛇往远处扔去。
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影评
![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8c853ea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e.png)
《春夏秋冬又一春》的美学影评初次接触金基德导演的电影,眼前一亮。
寥寥数语,一条小船,一座寺庙,一个与世隔绝的湖,两个主人翁就构成了发人深省的影片。
怪不得人们常说:人生如四季。
金基德导演才真正做到了把人生形象化。
我觉得他不仅是导演更加是一位哲学家,更好地从美学的角度诠释了人生的真谛和人性的本质,欲望是无限的,而追求欲望的途径确是充满荆棘的,小和尚经过了千辛万苦才幡然醒悟。
影片的情节构思都是独具慧眼的,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季节串连在一起,表示整个人生的经历,不仅没有让观众觉得突然而且连接自然过度鲜明,似乎这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这个就是人生的象征!春天的小和尚是那么的纯真,生活在胜似桃花源般环境中,四周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金基德导演运用了美学的视角拍出了如此唯美的风景。
观众看到这些会很自然的放松心情,情不自禁的融入到影片当中,踏着剧情的步伐在移动。
这个也是金导演设的一个局,如此观众才会更加投入到影片中从而明白导演对整个人生和人性的认识。
他也并没有仅仅靠唯美的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影片中小和尚把石头拴在了鱼、青蛙和蛇的身上,以此来娱乐自己,最后使得鱼和蛇都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无意的行为,恶意的结果。
这是人性恶的使然还是简单的童趣之举?导演在随后的影片中给了我们答案。
夏天是万物疯狂和放纵的季节,小和尚也长大成人了,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幕幕性的招手。
金基德导演把镜头对准了大自然:山路边蛇的交媾预示了小僧人的性成熟和冲动。
寺庙来了一位治病的少女,病态美的她彻底引爆了潜藏在小和尚心中性渴求的炸药,两人偷尝禁果,破了佛教中的淫戒。
他给少女献殷勤,甚至搬来“佛像石凳”给少女坐,近二十年对佛的朝拜在性的面前就那么脆弱的轰然倒塌了,小和尚还是太嫩,根本无法真正做到无欲无求。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的精神分析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的精神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441c8349649b6649d74711.png)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的精神分析作者:张山来源:《大观》2018年第12期摘要: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韩国导演金基德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清灵隽永的画面和内涵深刻的剧情而广受好评,究其深意,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如蛇、鱼、青蛙、门等都从集体无意识的角度揭示了主人公少僧在“本我”和“超我”中挣扎,最后归于平静的人生历程。
蛇这一原型作为电影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动物意象,对于剖析电影内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蛇原型意义的解读,能够对主人公进行更深入的精神分析,从而挖掘出电影关于人性、欲望、轮回和善恶的主题。
关键词:《春夏秋冬又一春》;蛇原型;精神分析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弗洛伊德的原型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最终将原型分析理论引入到文学批评领域中,经过弗莱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原型分析理论已经成为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原始意象和集体无意识等概念也成为分析文本的重要方法。
弗莱认为,神话中包蕴着后代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
在这个最一般的意义上,弗莱把神话称为文学的原型。
“文学起源于神话,正是这一原理才赋予文学以千百年来虽经意识形态一切变化,仍具有其传播的力量”,因此任何文学原型都有着其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承载了巨大的文化信息,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
但是与此同时,原型分析又与精神分析的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弗莱反溯到荣格和弗洛伊德,我们可以发现,原型分析理论在文本中所承载的意义能够直接又客观地表现出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精神世界。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则包含人的本能冲动及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
于是,在此基础上荣格进一步提出“集体无意识”学说,可以透过文本现象看到主人公内心的精神本质。
因此,原型分析方法和精神分析方法相互支撑又层层递进,以原型分析为基点对文本主人公进行精神分析,能够获得更好的解读效果。
简析金基德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简析金基德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https://img.taocdn.com/s3/m/876e7a8a71fe910ef12df80a.png)
过后并没有得到幸福和快乐 ,反倒 是一无所有之后 在冰上 静心练 习与参悟可 以带来玄妙 的功夫 ;老和 尚修炼 了一辈
子也无法 留住心爱 的徒弟几年光 阴 ,却在 圆寂火化 之后变
成 一 条 老 蛇 得 到 了大 自在 … … 只有 在 经 历 过 后 的 收 获 才 是
华尽 洗 , 到头来 又是一 个春天到来 , 是缘还是 缘 、 该 该是 债
得到 了彰 显。在类似《 流浴 室》 《 漂 、坏小子 》 中, 之 金基德纵 容他 的主人公走 向极端 , 而在《 中, 开始寻找一种沉 沦 春》 他
中 的救 赎 、 ~道 迷 途 里 的光 芒 。
在故事 中, 金基德用春夏秋冬来暗示人 的一生 。有春天 的天真烂漫 、 夏天 的荒 唐不羁 、 日的张狂 丰厚 、 日的铅 秋 冬
情 去使用暴力 了。用一段禅语来解释 : 世间万事万物都要经 历 三个 阶段 : 山是 山 , 水是 水 ; 山不 是 山 , 水不 是 看 看 看 看 水; 到最后 , 依然看 山是 山, 看水是水 。《 中的主人公是这 春》
样, 所有人都是这样。 拍 过几 部电影 以后 ,金基德 曾经鲜 血淋漓直接惨 烈的 “ ”变成 了光风霁 月唯美含蓄的“ ; 狠 , 禅” 用纯钢 的小 刀杀人
还 是 债 、 犯 错 还 在 犯 错 、 轮 回还 在轮 回… … 很 多 影 评 人 该 该
面对这部影片都将重点放到 了形式 上的循 环和佛理上 的因
果 ,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 了影 片内容本 身蕴含 的情感 与救
赎 。 形式 上 的 因 缘 、 空 循 环 、 道 轮 回 都 不 过 是 导 演 选 择 时 世
就 包 含有 无 限 可 能— — 这 个 观 念 在 短 短 几 十 分 钟 的 “ ” 春 部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及其人的内心挣扎和解脱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及其人的内心挣扎和解脱](https://img.taocdn.com/s3/m/6eb87d7a376baf1ffc4fadb2.png)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及其人的内心挣扎和解脱以下是关于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及其人的内心挣扎和解脱,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的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又译《春去冬来》),以其优美的画面,和谐的自然景色,简练的语言,巧妙的情节,沉甸甸而又疯狂的情感,深刻的哲理,象征的手法,寓意的刻画,表达出了对人的存在、欲望、性、爱、压抑、扭曲、恶、破坏力、顺其或反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佛法和禅定的看法。
以春夏秋冬四季,象征人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在各阶段上的挣扎和境界境遇。
在绚烂、奔放、恋爱、纵欲、杀人之后,产生反思,重归自然和重新昄依佛法,最后达到一种大彻大悟,达到一种人的再生,人天合一的精神境界。
电影也有唯美主义的倾向。
《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地点是环山湖中寺庙,以四季变化来象征人生中的不同阶段,以三代僧人来代表每一代人在重复着几乎是同样的人生故事。
描写手法特别。
四季的轮回说明着人生的苦乐善欲恶的交替重复。
第二个春天,寓意了人生中的希望和对人可能重蹈复辙的担忧。
电影所蕴含的意义深刻。
电影开始在美丽得如同人间仙境般的烟波浩渺的湖水上,·在一种空灵而又让人感到有点绝望的气氛中,故事开始发生。
在湖心的佛庙人生庵中生活着一老一小两个和尚,生活的范围是从湖心庙宇到湖边的山上挖药草,小和尚同时在四周玩耍嬉戏。
金基德本人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位智慧的老和尚。
他看破了人间欲望和游戏,以宽厚、理解和放弃的态度,最后达到了自身的超度和圆寂。
第一部分《春》:人性在这里还原为最为原始的纯真。
小和尚尚为单纯玩童,在自然的环境中,他吸收着自然的养育,接受着师傅的引导和智慧。
他的身体和灵魂和草木一块生长,与山水为伴。
同时,人性的恶和破坏力已开始显现。
他在鱼、蛤蟆、和蛇的身上,捆上石头,导致鱼和蛇的死亡。
这时小和尚手舞足蹈,天真童趣,却已表现了人类的性本恶。
小和尚杀了生,开了杀戒。
正如他的师傅深刻的见解:小动物的死亡将会永远地压在小和尚的心里。
青灯古佛,山水一更——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的诗意美
![青灯古佛,山水一更——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的诗意美](https://img.taocdn.com/s3/m/40d1bf8edd88d0d233d46a50.png)
月成 为老僧 人所 经 历 的种种 七情 六欲 : 小 时
的 大背 景 中,人和 寺庙 渺 小如 尘埃 。通 过 这 种 “ 大”风 景和 “ 小”意 象的 对 比,显 出一 种
候贪 玩 杀生 , 年青时 初尝爱情 , 中年时杀人 ,
以及 归老 时在寺 院收 留孤儿 。电影 取 景于 一 空 灵 , 不食 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烟 火 的视 觉 美 , 不 禁让 人 产 挣 扎 跳 跃 的 小 青 蛙 , 奄 奄 ~ 息 的 小 鱼和 已经 死 所 坐 落在 湖 中央 的小佛 寺, 阁 围是水 墨 画一 生 联想 ,这种 缥 缈 的所在 是 否真 实存 在9而 去 的小 蛇 , 伴 随 着 的 是 小 和 尚伤 心 的哭 泣 和 不
般 的 群 山和 静 谧 的 风 景 。 它的风景 , 它的故事 , 在 ~ 种 清 淡 而 空 灵 的 氛 围 里 默 默 绽 放 着 东 方 佛学 的诗意 美。 电影在引导观 众体 验 视觉 和想 象的过程 中, 静 态 背 景 便 被 赋 予 了 动 人 的 美 感 。这 种 美 感 塑 造 是 电 影 和 观 众 共 同 完 成 的 。除 了宏 大 的 断 抽 噎 的 脸 。所 有一 切 动 态 景 色 , 都 支 撑 着 人
空间美
生命美
韩 国导 演金 基德 执 导的 电影 《 春 夏秋 冬
( 一) 静 态 画 面美
电影 按 季节 分为四章 , 每 章 都 以大块 的 静态 自然 风 光作 为背 景。画面 虽 为寺庙 ,山 水等 简单 的 自然 风 景 , 但 无不体 现 了深刻 的 禅 学韵味 和悠 远 漫长 的意境 。佛 寺屹 立在平 静 的水面上 ,周围是 被 郁郁 葱葱 的树 木覆 盖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剧情解析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剧情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951075a26925c52cc5bf36.png)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剧情解析春1、门。
寺庙的入口处有一扇门,门上有两个让人心生畏惧的护法,门外是欲界凡尘,门内是清净佛土。
在狭窄的小庙内,也有扇门,两边没有墙,设这扇门似乎没有意义,但老和尚每次都要从这扇门出入,这是戒律之门,用戒律来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
青年和尚晚上欲偷情,想从这扇门出去,但打不开(戒律不允许),他于是从旁边爬过去,守不住戒律肯定要出问题。
2、从门口到清净佛土有一个湖泊,需要渡船才能过去。
守住戒律,以戒为师,只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还需佛法来渡,善知识来接引。
3、站在佛像上眺望。
影片中小和尚两次站在佛像上眺望,一次小的时候,眺望山谷深处的家园,此时小和尚还比较单纯;一次是成年后,春心萌动时,眺望山外的道路,这预示着他渴望体验外面的世界。
4、相似的草,是药,还是毒?如果我们不知道触电危险,胡乱碰电,我们会被电死;如果不知道玩火危险,肆无忌惮,必将玩火自焚,害人害己;如果我们不知道有些东西有毒,懵懂无知,饮鸩止渴,撒手人寰,还不知所以然;如果我们不知道吸毒会上瘾,会死人,强行体验,苦果只能自己尝;如果我们没有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没有听取古圣先贤的敦敦教诲,没有建立理性的判断能力,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就会处处掉陷阱,时时碰墙壁,人生会很苦。
古语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智慧老人的声音你听到了吗?5、无明。
小和尚把小石头绑在小动物的身上,笑的咯咯响,非常开心,他自己不知道,这种行为会对小生命带来怎样的痛苦。
老和尚没有制止他的行为,苦心婆心的当面教诲他而是在小和尚身上绑了一块石头,让他感受生命的痛,当他看到由于自己的过失,致使鱼儿和蛇死亡,他哇哇大哭。
我们自己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自认为很开心的事,已经给别的生命,造成伤害,带来难以弥补的悔恨。
我们伤害动物,动物会不会痛?我们伤害他人,生命会不会痛?我们若不明白世间的道理,浑然不觉间,已经给别的生命带来了伤害,正如影片中的小和尚戏虐动物,中年时杀妻一样。
春夏秋冬又一春》影评
![春夏秋冬又一春》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989bad1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5.png)
《春夏秋冬又一春》影评春的无邪、夏的欲望、秋的愤怒、冬的超然以及又一春的无邪,人性的罪恶与救赎就如佛教中的因果轮回,生生不息、永不停歇,这是我看完《春夏秋冬又一春》这部影片的最大感受。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一部宗教气氛很浓郁的影片,故事是围绕老和尚与小和尚展开的。
虽然影片中对话极少,出场的人物也屈指可数,但是其中几乎每一个镜头,每一个人物以及每一个动物的设置都蕴含着丰富的寓意,都能引起我们对现世的思考。
从影片名字就大概能够猜出,影片将剧情分成了春、夏、秋、冬、又一春这五个部分: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
小河中的鱼儿纵情地摆动身姿;青蛙在水中蹦蹦跳跳;蛇也结束了冬眠开始活动。
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和尚,天真的将石头缠绕在鱼、青蛙和蛇的身上,看着它们挣扎喘息而高兴的手舞足蹈。
很难想象,一个如此纯朴可爱的小和尚居然会做出这样残忍的游戏。
童趣并没有错,但是建立在伤害他人基础上的童趣却是无法接受的。
画面到此,另一个主人公—老和尚出现了,他将小和尚的残忍尽收眼底却不动声色,选择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半夜将石头绑在小和尚的身上。
不得不说,老和尚是个十分睿智的老者,以简单的方法却让我们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这同样警醒着我们当代人,当我们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快乐而不顾他人的感受时,为何不多想想同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会有怎样的感觉,我们是会欣然接受,还是坚决抵抗,结果是不得而知的。
老和尚这个办法无疑是想阻止小和尚罪恶念头的增长。
孟子曾说“人性本善”,不过一旦罪恶沾染了善,便像春天的种子般生长,无法遏制。
夏天,是个欲望萌动的季节。
当初的小和尚已经长成了健壮的青年,山路上两条蛇的交配给小和尚心头重重一击。
而在此时,一个来到寺庙养病的年轻貌美的女孩使得小和尚情窦初开并且两人很快初尝禁果。
其实在这个幕中有两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
刚开始,女孩无意坐到师傅的石凳上时,小和尚是劝告她起来的并且在女孩走后,轻轻擦拭石凳;不过后来小和尚是殷勤的搬来石凳让女孩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美
生命美
韩 国导 演金 基德 执 导的 电影 《 春 夏秋 冬
( 一) 静 态 画 面美
电影 按 季节 分为四章 , 每 章 都 以大块 的 静态 自然 风 光作 为背 景。画面 虽 为寺庙 ,山 水等 简单 的 自然 风 景 , 但 无不体 现 了深刻 的 禅 学韵味 和悠 远 漫长 的意境 。佛 寺屹 立在平 静 的水面上 ,周围是 被 郁郁 葱葱 的树 木覆 盖
月成 为老僧 人所 经 历 的种种 七情 六欲 : 小 时
的 大背 景 中,人和 寺庙 渺 小如 尘埃 。通 过 这 种 “ 大”风 景和 “ 小”意 象的 对 比,显 出一 种
候贪 玩 杀生 , 年青时 初尝爱情 , 中年时杀人 ,
以及 归老 时在寺 院收 留孤儿 。电影 取 景于 一 空 灵 , 不食 人 间烟 火 的视 觉 美 , 不 禁让 人 产 挣 扎 跳 跃 的 小 青 蛙 , 奄 奄 ~ 息 的 小 鱼和 已经 死 所 坐 落在 湖 中央 的小佛 寺, 阁 围是水 墨 画一 生 联想 ,这种 缥 缈 的所在 是 否真 实存 在9而 去 的小 蛇 , 伴 随 着 的 是 小 和 尚伤 心 的哭 泣 和 不
物和 情节的发展。动态景 物的展现凸显了生命 的生机 美, 人物与佛教哲 理的交融 美。又如冬 天的故事里, 前来修行 的中年和 尚一点 点凿开 冰 封的河流 , 找 出埋葬 的石佛, 和 尚赤裸 着身 体在 冰天 雪地 中打拳 , 攀登 山峰 去修行 , 一系 列动作 都在通 过人的刻 画展现 着生命的轮 回, 默 默 阐释着 佛 教的真 理。一 举一 动都 是韵 味
又一春 》 是 一 部集 山水 , 佛 教, 人 生, 人性 为
一
体 的佳 作 。不仅在 电影 内容 上挖 掘 了很 多
朦胧 而深刻 的意义 , 在 审 美 的角 度 上 看 , 也 具
有独 特 的美学 意义。在观 看过程 中, 观众不仅 可 以体 验 山水 佛寺 等意 象韵 味 悠长 的情 感 表 达 ,更可 以饱 尝清 新 优 雅 的视 觉 盛宴 。电
声音 的巧妙 融合。 但在《 春夏 秋冬又一 春》这
部 电影 中 , 金基德 不是疏 忽, 而 是 刻 意 的 将 声
仿佛总置身于天地间没 有着地 的实感不 是的,
影 按 四季 画分 四个章 节 , 描 写 孩 童 和 尚 随 岁
力 \ 九岁的儿童在小溪边 抓鱼抓 蛇 抓小青蛙,
这 是多么符合儿童原欲 的事 , 所 以这时候 , 镜
头表 现了哗哗流动 的溪水,儿童 玩耍的动作 ,
儿 童 清 脆 的笑 声 。随 着 老 和 尚的 发 现 , 小 和 尚 被 斥责, 去 放 了抓 来 的 小 动 物 。镜 头 展 现 不 断
无穷, 都 不 甚 多余 。
它虽然 以佛 寺等 极具东 方气韵 的意 象为
主题 , 但 其 中 包 含 了一 些 对 西 方 美 学 概 念 的 阐
背 景,影 片中还 有 高 高 的 山峦 ,中年 和 尚修 行 攀 登 的 山巅 , 慵 懒 漂 浮 的 白云 , 夜 晚 昏沉 的细雨 , 冰 封 了的 , 埋葬 着石佛 的冬 天的河 流。 画 面的结 构 布置 的很 精 巧,小到 一片秋 天 的 红 叶,大 到傍 晚苍 茫的 天 色,美 的那 样虚 幻
诗意 美。
韵味无穷画面美
画面是一部电影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通
棕 色, 湖水 冷冷 的青色剪 影。 这 样安 静的色 彩, 也 是构 成静 态景 象 的一 个重要 元素。特别 的
是 ,镜 头 在 缓 慢 的 展 示 这 些 风 景 的 时 候 ,并
二 、蕴含丰 富的空 间美
影片虽然意味悠长, 善用唯美 的画面表达 , 但并不意味着整个 电影都是 开放的空间, 使人
空 灵 。影 片 中 还 着 意 凸 显 大 块 的 纯 色 调 ,比 如 和 尚单薄 的灰 色衣 衫 , 小 船 古 旧 的 木 头 的
释 和表 达。可以说 , 这部 电影 的成 功是声音 ,
画面 , 意 境, 主 题 的完 美 结 合 所 产 生 的必 然 结
果。本文 将从 以下几个 方面来解读 这部电影的
常在一部 电影 中, 主旨的表 达需要 画面和 人物
没 有运 用那 种惯 用 的悠长 的配 乐 , 而是 很 少 用音 乐 , 甚 至 不用音 乐 去 与画面 结 合。这 无 疑很 好 的表达 了那种 极 具韵 味的禅 学 美 , 在 风景和 禅宗面 前 , 音 乐成了多余 , 甚至会 妨碍 风景 的展示和 意味 的表 达。
的 山 峦 ,一 老 一 少 两 个 和 尚 在 这 里 过 着 平 静 的 生 活 。天 地 间 的人 ,山 水 间 的寺 庙 , 在 深 远
( 二) 动 态 画面 美
如果 电影只横 陈大段的静态画面, 这部 电 影一定 是会让 人 昏昏欲 睡 的。《 春》中动态风 景 的拿捏也很到位 。在春天的故 事里,电影通 过 很 多动 态的景 色去衬 托小 和尚的顽 皮和 活
青灯古佛 ,山水一更
中国矿业大学汉语 系 丁一
摘要 :
电影 《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一部讲述人 生与轮 回 ,罪恶与救赎 的带有宗教色彩的佳作 ,它有着 空灵清远 的艺术特色 , 在审美体验上带给观众一种深刻且极具韵味的感受。本文将从美学视角 阐述 ,分析这部 电影的诗意美特征 。
关键词 :画面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