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各月份的雅称
![各月份的雅称](https://img.taocdn.com/s3/m/64a888fedd3383c4ba4cd21e.png)
各月份的雅称
导读:各月份的`雅称
正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献岁、早春、元月、端月、华月、夏正、冠月、新正
二月:建卯、夹仲、丽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杏月、竹秋、火壮、中春
三月:季春、姑先、桃月、辰月、莺时、末春、蚕月、桐月、秒春、桃浪
四月:槐序、孟夏、麦春、乾月、除月、麦候、建巳、中吕、朱明、正阳
五月: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仲夏、蒲月、郁蒸、小刑、鸣蜩
六月:季夏、林钟、征暑、荷月、遁月、精阳
七月:早秋、兰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
八月:仲商、中秋、壮月、桂月、仲秋、南宫
九月:朽月、霜序、菊月、暮秋、无射、咏月
十月:良月、子春、孟冬、初冬、坤月、吉月
十一月:建字、葭月、畅月、复月、黄钟、寒月
十二月:建丑、严月、腊月、嘉平、残月、冰月
以花命名的各月份的诗意别称
正月——柳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
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
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五月——榴月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
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
七月——巧月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
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
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
十月——阳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
十一月——葭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
腊月——梅月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各月份的雅称】
1.酒的雅称
2.茶的雅称
3.天的雅称
4.朋友的雅称
5.月亮的雅称
6.古代年龄的雅称
7.房屋的雅称
8.古代对人参的雅称
上文是关于各月份的雅称,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月份别称
![月份别称](https://img.taocdn.com/s3/m/ac2ce47731b765ce0508144e.png)
一月称“陬(zōu)月”、“正月”、“孟春”;二月称“杏月”、“如月”、“仲春”;三月称“桃月”、“寎月”、“季春”;四月称“清和月”、“槐月”、“余月”、“孟夏”;五月称“端月”、“榴月”、“皋月”、“仲夏”;六月称“荷月”、“且月”、“伏月”、“季夏”;七月称“桐同”、“霜月”、“相月”、“巧月”、“孟秋”;八月称“桂月”、“壮月”、“仲秋”;九月称“菊月”、“玄月”、“季秋”;十月称“小阳春”、“阳月”、“孟冬”;十一月称“葭(jiā)月”、“辜月”、“仲冬”;十二月称“嘉平月”、“腊月”、“涂月”、“季冬”。
一月初春、初阳、初月、春孟、春浅、春梢、春始、春首、春阳、春元、春王、春王月、春王正月、春正、大蔟、登明、端春、端月、发春、发岁、芳岁、甫岁、寒春、华岁、嘉月、建寅、建寅春、建寅月、监德、谨月、开春、开岁、开元首正、开正、客家节、孟春、孟春月、孟阳、孟陬、孟陬月、青阳、青岁、人元、人正、三微月、三阳、三阳开泰、三阳正泰、三阳月、三正、三之日、上春、上阳、上月、韶月、十三月、始春、首春、首岁、首阳、首正、岁初、岁始、太蔟、太簇、泰、泰蔟、泰簇、泰月、王春、王春之月、王月、王正、王正月、夏正、献春、献岁、新春、新阳、新正、杨月、寅孟月、寅月、寅正、元春、元月、元正、月正、早春、肇春、肇岁、肇月、征月、正岁、正月、周三月、子春、陬月二月半春、不筮月、春半、春中、春仲、大壮、繁节、酣春、河魁、花月、花朝、华景、婚月、夹钟、降人、建卯、建卯月、橘如、丽月、令月、卯月、媒月、清明时节、如、如月、盛春、四阳、四阳月、四之月、桃李节、桃李月、桃月、天魁、跳月、兔月、小草生月、杏花春暖、杏花时节、杏月、阳春二月、阳中、殷月、榆火方新、震节、中春、中和、中和月、中阳、仲春、仲序、仲阳、仲钟、种瓜月、竹秋三月寎、寎月、蚕月、残春、辰月、春残、春归、春枯、春阑、春老、春杪、春末、春暮、春三、春深、春晚、春余、从魁、稻月、殿春、沽洗、姑洗、花飞月、花见月、花节、花老月、花饰、花享泰、花月、季春、季春月、嘉月、建辰、建辰月、夬月、李月、落花时节、杪春、末春、莫春、暮春、暮律、暮阳、茑时、青章、三春、桃季月、桃浪、桃缘、桃月、桐月、晚春、维莫之春、五阳月、禊月、小清明、烟花时节、央月、阳春三月、莺时、樱笋时、樱序、余春、制咀罗月、竹秋四月薄暑、蚕月、初夏、除、除月、传送、纯乾、纯阳、乏月、槐花黄、槐黄、槐夏、槐序、槐月、荒月、建巳、建巳月、六阳、农月、农节、麦候、麦秋、麦夏、麦序、麦月、梅溽、梅夏、梅月、孟夏、孟夏月、鸟待月、鸟叫月、乾梅、乾月、清和、清和时节、清和月、上夏、始夏、首夏、巳月、维夏、畏月、夏初、夏孟、夏始、夏首、小吕、新夏、养花天、阴月、余、余月、早夏、正阳月、正阴、正月、中吕、中吕月、仲吕、种葱月五月艾节、半夏、长至、超夏、鹑首月、鹑月、大火、端五月、端阳月、恶五月、恶月、皋月、姤月、皇月、火月、建午、建午月、景风、开明、榴辰、榴辰绽锦之时、榴红蒲绿、榴花照眼、榴月、芒种、鸣蜩、蒲节、蒲节生香之时、蒲月、启明、蕤宾、胜光、盛夏、天中、五黄月、午暑、午月、夏半、夏五、夏中、小吉、小刑、星月、薰风月、一阴月、雨月、浴兰节、浴兰令节、浴兰时序、浴兰月、欎蒸、中昊、中夏、仲夏六月百钟、残夏、蝉羽月、长列、长夏、鹑火、徂暑、遯月、伏月、庚伏、公月、荷月、极暑、积阳、季夏、季夏月、建未、建未月、焦暑、焦月、且、且月、精阳、阑暑、荔红、林钟、林钟之月、鸣神月、杪夏、末夏、暮夏、溽暑、求夏、塞且月、深夏、胜光、盛暑、盛夏、暑月、天贶、晚夏、未月、五荒六月、五黄六月、夏残、夏阑、夏杪、夏晚、小吉、则且、种葵月、梓月、组暑七月白露、白露秋、初南、初秋、初商、大晋、大庆月、道秋、瓜秋、瓜时、瓜月、鬼月、河鼓宵明、虎月、槐秋、火逝、金德、金神、建申、建申月、开秋、兰秋、兰月、冷月、楝月、凉秋、凉月、流火、孟商、孟秋、孟秋月、烹菽、否月、巧秋、巧月、秋初、秋孟、秋嫩、秋始、秋首、秋新、三阴月、上秋、申月、始秋、首旻、首秋、霜月、素秋、太乙、桐秋、桐月、文月、相、相月、萧秋、新秋、新月、夷则、早秋、肇秋、窒相八月草津月、长王、大清明、大章、端月月、高秋、观月、桂花清影中、桂花香时、桂秋、桂月、函钟、阖户月、黄飘桂子、获月、建酉、建酉月、橘春、砍柴月、南吕、南吕之月、清秋、清月、秋半、秋高、秋凉、秋中、秋仲、塞壮、盛秋、四阴月、素月、天罡、虚宿、雁来月、燕去月、迎寒、酉月、柘月、正秋、中律、中秋、仲秋、仲商、种芥月、竹春、竹小春、壮、壮月九月剥月、残秋、长月、贯月、黄花节、鸿宾月、季白、季秋、季秋月、季商、建戌、建戌月、菊花开日、菊花时、菊花天、菊节、菊开月、菊秋、菊蕊黄时、菊序、菊月、凉秋、杪秋、杪商、末秋、暮商、暮秋、佩茱萸、青女月、穷秋、秋残、秋季、秋阑、秋杪、秋末、秋暮、秋穷、秋深、秋晚、秋晏、桑落、三秋、商暮、深秋、授衣、授衣初、授衣节、授衣时、授衣月、霜辰、霜序、霜月、素秋、秀秋、肃霜、岁晏、太冲、天睢、晚秋、亡射、无射、五阴月、朽月、戌月、序值囊萸、玄序、玄月、晏秋、咏月、余秋、终玄十月初冬、纯阴、大腊、大素、大月、大章、冬孟、冬始、方冬、功曹、寒孟、亥月、亥正、吉月、极阳、建亥、建亥月、金秋、开冬、魁冈、坤月、良月、孟冬、孟冬月、秦岁首、上冬、始冰、始冬、首冬、岁阳、檀月、小春、小阳、小阳春、新冬、玄冬、玄英、玄仲、阳、阳春月、阳月、阳止、应钟、应钟之月、早冬、烝冬、正阴月十一月冰壮、畅月、大吉、达月、冬半、冬月、冬子月、短至、乏日、风寒、复月、辜、辜月、黄钟、葭管飞花、葭管灰飞、葭月、建子、建子月、苦月、六吕、龙潜、龙潜月、日冬、三至、霜天、霜月、盛冬、水正、天泉、新阳、雪见月、雪月、鸭月、亚岁、阳复、阳祭、阳夏、叶蛰官、一之日、栆月、章月、正冬、纸月、中冬、中寒、仲冬、周月、周正、子月十二月冰月、步杪、残冬、苍冬、丑月、除、除月、大蜡之期、大吕、地正月、凋月、冬残、冬底、冬季、冬腊、冬杪、冬末、冬暮、冬素、二阳、二之月、寒冬、汉腊、黄冬、极月、季冬、嘉平、嘉平月、椒月、建丑、建丑月、旧腊、橘涂、腊冬、腊月、蜡月、臈月、栎月、临、临月、凌冬、梅腊、梅月、杪冬、杪岁、末冬、暮冬、暮节、暮岁、暮序、萘月、年边、年末、年杪、年暮、年尾、年终、汃月、亲子、亲子月、清祀、穷冬、穷纪、穷节、穷律、穷稔、穷天、穷阴、穷月、三八月、三冬、三人月、深冬、神后、时晏、岁边、岁季、岁尽、岁竟、岁腊、岁杪、岁莫、岁暮、岁暮残、岁穷、岁晚、岁尾、岁阴穷、岁月暮、岁云暮、岁终、天皓、荼月、涂、涂月、土牛、晚冬、星回节、玄枵、玄律、严冬、严月、一岁市、余月、殷正。
四季月份划分标准
![四季月份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551da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f.png)
四季月份划分标准四季月份划分标准是指将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节包含的月份是哪些。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四季月份划分标准可能会略有不同,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春夏秋冬四季划分标准这是最常见的四季月份划分标准,也是中国传统的划分方式。
按照这个标准,一年被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具体划分如下:春季:3月、4月、5月夏季:6月、7月、8月秋季:9月、10月、11月冬季:12月、1月、2月这种划分方式是根据气温、气候和自然景观等因素来确定的。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气温逐渐回升,植物开始发芽生长;夏季是最热的季节,气温高,阳光强烈;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气温逐渐下降,植物开始凋零;冬季是最冷的季节,气温低,天气寒冷。
二、南北半球季节划分标准在南北半球,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因,两个半球的季节相反。
因此,南北半球的四季月份划分标准也不同。
南半球:夏季:12月、1月、2月秋季:3月、4月、5月冬季:6月、7月、8月春季:9月、10月、11月北半球:春季:3月、4月、5月夏季:6月、7月、8月秋季:9月、10月、11月冬季:12月、1月、2月三、热带地区季节划分标准热带地区的季节划分比较特殊,因为这里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在热带地区,一年被分为两个季节:雨季和旱季。
雨季:4月至10月旱季:11月至次年3月这种划分方式是根据热带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来确定的。
雨季是热带地区最潮湿的时期,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大;旱季则相反,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
四、西方国家季节划分标准在西方国家,四季的划分方式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西方国家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但具体的划分方式可能会略有不同。
美国:春季:3月至5月夏季:6月至8月秋季:9月至11月冬季:12月至2月英国:春季:3月至5月夏季:6月至8月秋季:9月至11月冬季:12月至2月澳大利亚:春季:9月至11月夏季:12月至2月秋季:3月至5月冬季:6月至8月总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四季划分标准。
月份别称
![月份别称](https://img.taocdn.com/s3/m/fa2dec5a804d2b160b4ec00e.png)
月:桂月、壮月、仲秋、仲商、正秋、中秋、桂秋、竹小春、南吕、酉月。 九月:菊月、
朽月、玄月、亥月、青女月、季秋、凉秋、三秋、杪秋、穷秋、暮秋、晚秋、季商、暮商、
霜序、重阳、菊秋、无射、菊序、元月、剥月、戍月。 十月:良月、小春月、阳月、孟
冬、开冬、上冬、初冬、小阳春、梅月、阳春、应钟、坤月、亥月。 十一月:葭(jia)
秋季的头一个月谓新秋。古时,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 做瓜月。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又把七月称为兰秋和秋月。 八月
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尔雅·释天》中云:“八月为壮。”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 者,大也。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故称八月为壮月。“桂子月中落,天香 云外飘。”唐人宋之问把月中的桂花飘香都吹落人间了,何况乡间山歌里唱道:“八月里来桂 花香”,民间又把八月称为桂月。 九月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的咏梅诗,已把寒冬 梅花倔强的风骨和报道春之将至的信息描写得恰到妙处。从周代开始,古人把阴历十二月作 为腊祭的日子,以狩猎禽兽祭先祖。据《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杜甫《腊日》 诗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到了秦朝时将十二月定为腊月,以后沿袭之。自 古以来,农历十二月为冰天雪地的代名词,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
卯月。 三月:桃月、桐月、蚕月、季春、末春、暮春、晚春、杪(miao)春、莺时、桃
浪、雩(yu)风、樱笋时、上已、寒食、三春、阳春、故洗、央月、辰月。 四月:梅月、
麦月、仲月、阴月、乏月、麦秋月、清和月、余月、槐月、孟夏、初夏、维夏、槐夏、麦候、
麦序、纯阳、正阳、朱明、麦秋、仲吕、乾月、槐序、已月。 五月:榴月、蒲月、恶月、
月:建卯、夹仲、丽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杏月、竹秋、火壮、中春 三月:季
月份别称
![月份别称](https://img.taocdn.com/s3/m/38daf4da195f312b3169a5d7.png)
月份别称
中国民间对月份的别称
一月——华月二月——如月
三月——寐月四月——清和月
五月——皋月六月——旦月
七月——凉月八月——桂月
九月——玄月十月——良月
十一月——葭月十二月——涂月
日本民间对月份的别称,有两种:
一月——初空一月——睦月(むつき)
二月——梅见二月——如月(きさらぎ)
三月——夜樱三月——弥月(やよい)
四月——清和四月——卯月(うづき)
五月——浴兰五月——皋月(さつき)
六月——蝉羽六月——水无月(みなづき)
七月——凉月七月——文月(ふみつき)
八月——月见八月——叶月(はづき)
九月——竹醉九月——长月(ながつき)
十月——时雨十月——神无月(かんなづき),出云又称神有月(かみありつき)
十一月——神乐十一月——霜月(しもつき)
十二月——胧月十二月——师走(しわす)
众神历(法国的共和历)对月份的称呼
一月——霜月二月——雪月
三月——雨月四月——风月
五月——芽月六月——花月
七月——牧月八月——获月
九月——热月十月——果月
十一月——葡月十二月——雾月。
阴历月份的名称
![阴历月份的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295f793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9.png)
阴历月份的名称
中国农历(阴历)各月份的别称如下:
1. 正月:又称端月、元春、孟陬、始春、陬月等。
2. 二月:又称杏月、如月、仲春等。
3. 三月:又称桃月、桐月、季春、炳月等。
4. 四月:又称余月、清和月、槐月、梅月、孟夏等。
5. 五月:又称皋月、榴月、蒲月、仲夏等。
6. 六月:又称且月、荷月、伏月、季夏等。
7. 七月:又称相月、瓜月、巧月、霜月、孟秋等。
8. 八月:又称壮月、桂月、仲秋等。
9. 九月:又称玄月、菊月、暮秋等。
10. 十月:又称阳月、小阳春、应钟、露月等。
11. 十一月:又称辜月、冬月、葭月、中冬等。
12. 十二月:又称腊月、嘉平月、涂月、季冬、除月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可能会对农历月份有不同的别称,上述列举的是较为常见的一些称呼。
四季月份划分
![四季月份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71af115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1.png)
四季月份划分
年四季中,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
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季三个月。
一年四季中,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
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造成了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
上古时代以斗柄指向确定季节交替,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
现划分季节通常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
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我国南方地区(低纬地区),多雨、多风暴、光照充足,季节转换时降雨量、风暴、光照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中纬地区),少雨、少风暴,季节转换时变化明显的是气温。
月份别称
![月份别称](https://img.taocdn.com/s3/m/a0f0e4dc89eb172ded63b7f0.png)
月份别称
一月:建寅、孟春、太簇、陬月、寅月、春王、嘉月、首阳、新正、夏正、三之日、岁首、发岁、献岁、肇岁、芳岁、华岁、早春、孟阳、冠月、元月、孟陬、端月、征月、初月、三微月、开发、首春、泰月
二月:建卯、仲春、夹钟、酣春、竹秋、仲阳、令月、花月、如月、卯月、杏月、丽月、四之日、大壮、同月
三月:建辰、季春、末春、姑洗、桃浪、莺时、暮春、樱笋时、晚春、杪春、桐春、蚕月、辰月、桃月、雩月
四月:建巳、孟夏、中吕、纯阳、初夏、维夏、槐夏、麦春、麦序、槐序、槐月、麦候、乏月、阴月、麦月、梅月、余月、巳月、清和月、正月、朱明、乾月、除月、仲月、麦秋月
五月:建午、仲夏、小刑、郁蒸、蕤宾、鸣蜩、天中、恶月、皋月、午月、蒲月、榴月、炎月
六月:建未、季夏、林钟、精阳、褥暑、征暑、旦月、未月、暑月、荷月、莲月、焦月、秀月、遁月、伏月、徂月
七月:建申、孟秋、夷则、肇秋、初秋、首秋、上秋、早秋、新秋、兰秋、瓜时、兰月、霜秋、凉月、相月、瓜月、申月、巧月、否月
八月:建酉、仲秋、南吕、仲商、中秋、正秋、竹小春、壮月、酉月、桂月
九月:建戌、季秋、无射、凉秋、三秋、杪秋、穷秋、暮秋、朽秋、青女月、玄月、成月、菊月、暮商、季商、霜序、菊序、剥月
十月:建亥、孟冬、应钟、上冬、开冬、初冬、小阳春、小春、正阳月、阳月、亥月、良月、坤月
十一月:建子、仲冬、黄钟、一之日、龙潜月、辜月、子月、畅月、葭月、复月
十二月:建丑、季冬、大吕、暮冬、残冬、末冬、杪冬、二之日、嘉平、星回节、穷节、涂月、丑月、腊月、临月、冰月、严月、严冬、岁杪。
十二个月雅称最全
![十二个月雅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bfbab8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c.png)
十二个月雅称最全十二个月的雅称是指对每个月份起一个特定的昵称或别名,这些雅称的由来大部分与季节、历史事件、社会风俗以及神话传说等相关。
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十二个月雅称的相关参考内容,以供参考。
一月:睡脑月、腊月、寒月、腊尽月,睡脑月的由来是因为人们在冬季天气寒冷,很容易感到疲乏,希望多休息少活动;腊月则是因为一月是农历的腊月,也是中国传统农历新年的月份。
二月:毛月、雪月、醉月、寒食月,毛月的由来是因为在中国的一些地方,二月是开始秋季刮毛的好时机,所以这个月也被称为毛月;雪月则是因为二月是北半球的冬季,雪花纷飞,给人一种冰雪覆盖的感觉。
三月:花月、春风月、叶月、暖月,花月的由来是因为三月是春季的开始,花朵开始盛开,给人一种绚烂多彩的感觉;春风月则是因为三月是北半球春风送暖的季节。
四月:柳月、绿月、青月、茂月,柳月的由来是因为四月是柳树开花的季节,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绿月则是因为四月是春季,大地万物开始变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五月:凤月、青春月、露月、暴月,凤月的由来是因为五月是凤凰鸟展翅飞翔的季节,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青春月则是因为五月是春季,一切万物开始恢复生机,给人一种青春蓬勃的感觉。
六月:蚕月、夏月、浴月、热月,蚕月的由来是因为六月是蚕宝宝吐丝、吐茧的季节,给人一种丝丝缕缕的感觉;夏月则是因为六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炎热的天气给人一种燥热的感觉。
七月:山月、夏腊、暑月、艳月,山月的由来是因为七月是登山踏青的好时机,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夏腊则是因为七月是农历的腊月,也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的月份。
八月:桂月、月朗、丰月、秋月,桂月的由来是因为八月是桂花开放的季节,给人一种清香扑鼻的感觉;月朗则是因为八月的夜晚常常有明亮的月光。
九月:菊月、丰收月、秋风月、霜月,菊月的由来是因为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给人一种芬芳四溢的感觉;丰收月则是因为九月是秋季的丰收季节,给人一种喜悦丰收的感觉。
十月:露月、深秋月、探月、晚秋月,露月的由来是因为十月是天气转凉的时候,常常有露水出现,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深秋月则是因为十月是秋季的后期,天气渐渐寒冷。
各个月份的古文称谓
![各个月份的古文称谓](https://img.taocdn.com/s3/m/58ddff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a.png)
各个月份的古文称谓
关于各个月份的古文称谓参考如下:
-正月:孟春、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岁始、肇春、初阳。
-二月:仲春、卯月、如月、夹钟、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
-三月: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余春。
-四月:孟夏、巳月、余月、中吕、初夏、麦月、槐月、夏首、新夏、梅月。
-五月:仲夏、午月、皋月、蕤宾、蒲月、榴月、星月、盛夏、夏半、芒种。
-六月:季夏、未月、且月、林钟、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
-七月:孟秋、梧月、相月、商月、瓜月、凉月、初秋、早秋。
-八月:仲秋、桂月、处暑。
-九月:季秋、戌月、霜月。
-十月:孟冬、亥月。
-十一月:仲冬。
-十二月:季冬。
请注意,这些都是农历月份的古文称谓,每个月份都有自己特定的雅称,这些雅称不仅具有文学色彩,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天象和自
然的观察与理解。
月份称呼
![月份称呼](https://img.taocdn.com/s3/m/a3ff181cdd88d0d233d46a99.png)
我国关于月份的称谓古语中有:孟、仲、季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或者也有用伯、仲、叔的。
所以,仲即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
一般来说,是指阴历五月份。
在阴历中,一年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五月。
又称皋月(见一月“陬月”。
皋,同高。
谓五月阴生,欲自下而上,故称皋月)、蒲月(旧俗于端午悬菖蒲于门,并用以浸酒,谓可辟邪,故称蒲月,又称蒲节)、榴月(因五月榴花盛开而来。
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恶月(古代迷信对五月之称。
《太平御览》二二东汉董勋《问礼俗》:“五月俗称恶月。
”)、午月(见一月“寅月”)、建午(见一月“建寅”)、仲夏(见一月“孟春”)、中夏(即仲夏。
中,读如仲。
再见一月“首春”)、蒲节(见“蒲月”)、小刑(《淮南子〃天文训》:“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
”午,通五)、鸣蜩(《诗〃七月》有“五月鸣蜩”之语)、蕤宾(见一月“太簇”)等。
如果一年时间均匀分成4个阶段:春夏秋冬,那么夏就是正午太阳最直射我们头顶的前和后一共那年,如果把夏分成三个均匀的段,那么孟夏,仲夏,季夏就是这三个段按时间先后的名称,所以仲夏就是盛夏。
盛夏,就是最夏天的意思。
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季是老三的古代称呼。
如果按公历,大概孟夏是5月,仲夏是6月,季夏是7月。
因为夏至那一天太阳最直射我们头顶,夏至总在公历6月21日或者22日,所以公历6月为仲夏。
但是在地球北半球,最热的月份是7月,并非仲夏,这可以这样理解,用火加热水,并非火最大的时候,水最热,因为可以有这种情况:火虽然在减小,但是水的温度仍然在上升。
附:每月称谓及含义一月:通常称:正月、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
正月:xx之月。
xx:正月xx插瓶头,又称xx。
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
后来,秦始皇当政,“正”和“嬴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份月份。
指正月到十二月中的某一个月(农历包括闰月)。
词语解释月份yuèfèn[Moon;Month]月份。
指某一个月。
一年有7个大月,5个小月月份来源月份来源的传说来自于《山海经》中的《常羲生月》。
《山海经》记载,帝俊有两位妻子,羲和与常羲。
羲和生日,常羲生月,所以常羲也被称为月母。
其实羲和与常羲同为制定历法的官职。
《世本》中记载,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让“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观测月亮的晦朔弦望的周期,这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来历。
月份别称(通俗版)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二月: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三月:桃月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四月: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和初夏余月五月:蒲月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六月:荷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季暑且月七月: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八月: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九月:菊月暮商霜序朽月季秋玄月青女月三孟秋十月:良月露月初冬开冬阳月冬飞阴月十一月:畅月葭月仲冬幸月龙潜月十二月:冰月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农历四季的别称春季:阳春、艳阳、淑节、青春、阳节、青阳夏季:三夏、朱明、九夏、炎夏、朱律、清夏秋季:凄辰、金天、三秋、商节、素节、白藏冬季:安宁、冬辰、岁余、九冬、无序、严节诗意别称正月──柳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五月──榴月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七月──巧月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十月──阳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十一月──葭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腊月──梅月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农历月份别称正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献岁、早春、元月、端月、华月、夏正、冠月、新正二月:建卯、夹仲、丽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杏月、竹秋、火壮、中春三月:季春、姑先、桃月、辰月、莺时、末春、蚕月、桐月、秒春、桃浪四月:槐序、孟夏、麦春、乾月、除月、麦候、建巳、中吕、朱明、正阳五月: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仲夏、蒲月、郁蒸、小刑、鸣蜩六月:季夏、林钟、征暑、荷月、遁月、精阳七月:早秋、兰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八月:仲商、中秋、壮月、桂月、仲秋、南宫九月:朽月、霜序、菊月、暮秋、无射、咏月十月:良月、子春、孟冬、初冬、坤月、吉月十一月:冬月、建字、葭月、畅月、复月、黄钟、寒月十二月:建丑、严月、腊月、嘉平、残月、冰月农历月份的别称正月农历一月也叫正月,吴自牧在《梦梁录·正月》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唐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描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正月又称端月,那是秦朝为避始皇之名讳,秦始皇名政,又作正,故而把正月改为端月。
《后汉书·冯衍传》中说:“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这里的“开岁”也是指农历一月。
二月“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人叶绍翁的诗句中的红杏,花开二月故称杏月。
又因二月为春季之中,所以又叫仲春。
《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
”又据郝懿行义疏云: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
阴历二月因而又称如月。
三月春夏秋冬四季,三个月为一季,春季中排行老三,因此把三月叫做季月。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唐人张旭描写的景致为暮春季节,落英缤纷,好似溪水流霞,于是三月的别称又为桃月。
此外三月还有晚春、暮春、蚕月等别称。
四月农历四月为麦子成熟的时候,《礼记·月令》说:“?孟夏之月?麦秋至。
”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释为:“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
”四月便称麦月。
从季节气候而言,四月为梅雨季,时值梅子黄熟,阴雨时间较长,唐柳宗元所作《梅雨》云:“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
四月的别称还有叫余月。
《尔雅·释天》说:“四月为余。
”郝懿行义疏云:“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
余,舒也。
”五月农历五月最常用的别称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
本月五日为端午节,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
《尔雅·释天》说:“五月为皋。
”郝懿行义疏解释为,“皋者,?同高也?高者上也,五月阴生,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结实,……。
”故五月又称为皋月。
六月“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这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蓬,在暑月为人们带来阵阵凉意,故把六月称为荷月。
在《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又有六月叫做暑月之说。
此外,还把六月称为季夏、焦月、溽暑等,如在《礼记·月令》上有“孟夏之月其臭焦。
”“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七月秋季的头一个月谓新秋。
古时,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
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又把七月称为兰秋和秋月。
八月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
《尔雅·释天》中云:“八月为壮。
”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者,大也。
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
”故称八月为壮月。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人宋之问把月中的桂花飘香都吹落人间了,何况乡间山歌里唱道:“八月里来桂花香”,民间又把八月称为桂月。
九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绰约仙姿描写得美妙绝伦,其摄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经得起严寒考验的特性。
九月的别称除了霜月外,还有季秋、菊月、朽月等。
黄巢的《菊花》诗歌吟:“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陈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而把九月称为朽月,虽无处考证,或许是因有的草木入冬后衰老、枯落之故。
十月农历十月的别称有:初冬、开冬、露月、良月等。
《尔雅·释天》中说:“十月为阳。
”郭璞的注解为:“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玄。
”《后汉书·马融传》说:“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
”乡间开冬之后,旧时娶亲嫁女等操办喜事便选在入冬,此时收成已毕,正值农闲,良辰美景多可入选。
十一月《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
”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
”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
孔颖达还注解为:“言名此月为充实之月,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也。
”而孙希旦的集解是,“畅,达也。
时当闭藏而畅达之,故命之曰畅月,言其逆天时也。
”冬季之中,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此外还有幸月、葭月、龙潜月之说,无可考。
腊月“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的咏梅诗,已把寒冬梅花倔强的风骨和报道春之将至的信息描写得恰到妙处。
从周代开始,古人把阴历十二月作为腊祭的日子,以狩猎禽兽祭先祖。
据《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杜甫《腊日》诗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到了秦朝时将十二月定为腊月,以后沿袭之。
自古以来,农历十二月为冰天雪地的代名词,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
英文名称:月份英文简写英文全称一月 Jan. January二月 Feb. February三月 Mar. March四月 Apr. April五月 May. May六月 June. June七月 July. July八月 Aug. August九月 Sept. September十月 Oct. October十一月 Nov. November十二月 Dec. December注意:正规的英语中六月,七月,九月的缩写是4个字母,其他月份3个字母。
挂历上见到的Jun,Jul,Sep是错误的,“.”不能省略!月份的含义January--1月在罗马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雅努斯的守护神,生有前后两副脸,一副回顾过去,一副眺望未来。
人们认为选择他的名字作为除旧迎新的第一个月月名,很有意义。
英语1月,便是由这位守护神的拉丁文名字Januarius演变而来的。
February--2月每年2月初,罗马都要杀牲饮酒,欢庆菲勃卢姆节。
这一天,人们常用一种牛草制成的名叫Februa的鞭子,抽打不育的妇女,以求怀孕生子。
这一天,人们还要忏悔自己过去一年的罪过,洗刷自己的灵魂,求得神明的饶恕,使自己成为一个贞洁的人。
英语2月February,便是由拉丁文Februarius(即菲勃卢姆节)演变而来。
March--3月3 月,原是罗马旧历法的1月,新年的开始。
凯撒大帝改革历法后,原来的1月变成3月,但罗马人仍然把3月看做是一年的开始。
另外,按照传统习惯,3月是每年出征远战争的季节。
为了纪念战神玛尔斯,人们便把这位战神的拉丁文名字作为3月的月名。
英语3月March,便是由这位战神的名字演变而来的。
April-4月罗马的4月,正是大地回春、鲜花初绽的美好季节。
英文4月April便由拉丁文Aprilis(即开花的日子)演变而来。
May-5月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玛雅,专门司管春天和生命。
为了纪念这位女神,罗马人便用她的名字——拉丁文 Maius命名5月,英文5月May便由这位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
June-6月罗马神话中的裘诺,是众神之王,又是司管生育和保护妇女的神。
古罗马人对她十分崇敬,便把6月奉献给她,以她的名字——拉丁文Junius来命名6月。
英语6月June 便由这位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
也有学者认为,Junius 可能是古代拉丁家庭中的一个显赫贵族的姓氏。
July-7月罗马统治者朱里斯·凯撒被刺身亡后,著名的罗马将军马克·安东尼建议将凯撒大帝诞生的7月,用凯撒的名字——拉丁文Julius(即朱里斯)命名之。
这一建议得到了元老院的通过。
英语7月July 由此演变而来。
August-8月朱里斯·凯撒死后,由他的甥孙屋大维续任罗马皇帝。
为了和凯撒齐名,他也想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月份。
他的生日在9月,但他选定8月。
因为他登基后,罗马元老院在8月授予他 Augustus(奥古斯都)的尊号。
于是,他决定用这个尊号来命名8月。
原来8月比7月少一天,为了和凯撒平起平坐,他又决定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
从此,2月便少了一天。
英语8月August 便由这位皇帝的拉丁语尊号演变而来。
September-9月老历法的7月,正是凯撒大帝改革历法后的9月,拉丁文 Septem是“7”的意思。
虽然历法改革了,但人们仍袭用旧名称来称呼9月。
英语9月Sept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
October-10月英语10月,来自拉丁文 Octo,即“8”的意思。
它和上面讲的9月一样,历法改了,称呼仍然沿用未变。
November-11月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和凯撒都有了自己名字命名的月份,罗马市民和元老院要求当时的罗马皇帝梯比里乌斯用其名命名11月。
但梯比里乌斯没有同意,他明智地对大家说,如果罗马每个皇帝都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月份,那么出现了第13个皇帝怎么办?于是,11月仍然保留着旧称 Novem,即拉丁文“9”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