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现实主义题材剧盛行电视剧市场亟待不悬浮记录真实的现实主义作品精选版
守正创新新时代现实主义电视剧的精品化创作路径
![守正创新新时代现实主义电视剧的精品化创作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d25ed4c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6.png)
守正创新:新时代现实主义电视剧的精品化创作路径萧盈盈 施昕怡 【摘要】近几年,现实主义电视剧数量井喷、品质深耕,受到观众的关注与好评。
本文从现实主义电视剧的概念和特征剖析出发,选取《在一起》《山海情》《觉醒年代》等热播现实主义电视剧精品进行案例分析,并结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提出现实主义电视剧应从题材选择、形象塑造、精神弘扬、艺术表达等四方面不断创新,实现高质量、精品化发展。
【关键词】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电视剧;精品化;守正创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电视剧领域也掀起了一股回归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潮。
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大江大河》《山海情》《觉醒年代》等一些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现实主义电视剧精品不断涌现,在人民群众中间产生了强烈的感召和共鸣。
坚守现实主义文艺精神,推动现实主义电视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是新时代赋予国产电视剧创作的重要使命。
一、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电视剧长久以来,“现实主义电视剧”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概念,缺乏明确而规范的界定。
在大力推进现实主义电视剧创新发展的今天,有必要对“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正本清源,厘清现实主义电视剧的基本概念与核心特征,使其对创作实践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一)现实主义概念溯源1795年,席勒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首次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概念,并通过探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的联系和区别揭示了现实主义的本质。
席勒认为,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的对立面,追求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注重真实性、客观性。
19世纪中期,法国出现了以真实再现现实生活为主旨的艺术思潮,涉及文学、绘画、戏剧、哲学等多个领域。
随后马克思、恩格斯对其进行了总结,进一步丰富了现实主义理论体系,其代表性观点包括:一是典型理论,现实主义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模仿和机械复制,要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的典型化,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浅析主旋律电视剧中的真实元素和现实性
![浅析主旋律电视剧中的真实元素和现实性](https://img.taocdn.com/s3/m/9cd72eff941ea76e58fa0430.png)
二、现实题材现实主义与戏剧冲突的
结合 主旋律题材的电视剧很多是因为根据真实 事件改变、和社会紧密联系才会成为时代主旋律 的一面镜,,凶此观众对这类题材更为关注。除 了商业上的考虑.这类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创作 显然有着更为深刻的艺术背景,现实主义一直足 我国电视剧创作中占有主流地位。因为现实主义 一直是中国电视剧乃至中国文艺创作中的重要 派别。追本溯源.中国电视剧在诞生之初就已经 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运用其中。1958一1966
实主义的艺术手法U经被很[]然地运用,这是此
类型的电视剧真实还原历史但区别于纪录片的
基本保证。更为晕要的是,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 创作中.用具有丰富真实情感的典型人物引出真 实的社会环境,力求以小见犬。2003年,《省委书 记》中书记这一人物,充满个人魅力的重要原因 就是个性饱满但情感真实,得到观众在艺术价值 上的认同首先是观众在人物身份的认同。著名作 家陆天明评价《省委书记》是一部力求全面、准确 表现我党高级干部情感、事业和自我完善过程的 作品,反腐败只是其rIt的一条线,它更涉及了改 革进程中的诸多问题,比《苍灭在卜》、《大雪无 痕》的题材跨度更大,主题更纵深。这种用现实题 材来铺设惩恶扬善的戏剧冲突,效果往往比单纯 的教说要好得多。)i:日.,现实主义的最重要意义 就在丁用艺术作品来客观反映现实.包括对黑暗 腐朽面的揭露.因此针砭时弊的现实题材通常能 获得艺术价值和收Il!Il率的双赢。《红色康乃馨》等 揭露现实矛盾题材的电视剧作品更能在当下激 烈的电视收视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体米说,现实主义在当下的主旋律电视剧 创作中起到了主导的重要作用。当然.现实主义 是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方法存在,它区别于新闻和 纪录片的全记录式创作是在它通过合理的艺术
表现力.它传达给普通观众的不仅是历史原貌, 史只需要打开历史教科书,那么重大历史题材电 视剧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止出为如此,用一
喜看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回归何以获得观众青睐?
![喜看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回归何以获得观众青睐?](https://img.taocdn.com/s3/m/26e984fc941ea76e58fa0411.png)
喜看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回归何以获得观众青睐?2008年09月19日09:42:39 来源:光明日报第七届金鹰节刚刚在湖南落下帷幕,《闯关东》夺得了最佳长篇电视剧奖,《士兵突击》、《金婚》、《恰同学少年》、《戈壁母亲》、《周恩来在重庆》、《喜耕田的故事》、《奋斗》、《玉碎》、《井冈山》、《狼毒花》、《大工匠》、《高纬度战栗》、《血色湘西》、《荀慧生》、《雄关漫道》、《彭雪枫》、《战争目光》获得了优秀长篇电视剧奖。
从获奖名单中不难看出,现实题材电视剧是本届金鹰节上万众瞩目的一道亮丽景观。
现实题材电视剧经过大浪淘沙和商海沉浮后终于在电视剧家族中脱颖而出。
现实题材电视剧何以成为中国电视剧的主潮?现实题材电视剧何以能够获得观众的亲睐?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回归告诉了我们什么呢?笔者认为现实题材电视剧回归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为人生的艺术”应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永恒追求“为人生的艺术”是中国文学艺术的一贯追求,具体到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中要求创作主体:密切关注现实人生的生存状态,准确把握时代的总体精神脉动,及时反应现实人生中的主要矛盾和一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恰当预示社会历史的可能走向与必然趋势,重视在含蓄而委婉的批判中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获奖作品《喜耕田的故事》就是典型的例子。
《喜》剧发生在中央免征农业税和建设新农村的历史变革时期,创作者聚焦于这一重大时代主题和意识形态命题,将小人物喜耕田置放到大历史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个体生命在社会人生中的欲望困境、命运环境和精神矛盾来艺术地表现小人物与大历史间的内在联系。
创作者敏锐地捕捉到当下的农民不再是土地的忠实信徒,而是既注视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又着眼于土地与市场的联系,在两者的互动中艰难地完成着蜕变与新生。
科技意识、市场思维、创新精神逐渐成为新时代农民的显著标志,代表着时代的前进方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喜》剧中的问题意识最能体现“为人生”的审美追求。
诸如父母进城打工后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赌博陋习引发偷盗等事关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婆媳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问题以及干群关系、农村师资队伍的流失等问题。
论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的真实性艺术审美
![论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的真实性艺术审美](https://img.taocdn.com/s3/m/0b078c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4.png)
论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的真实性艺术审美【摘要】现实主题电视剧在近年来逐渐兴起,真实性在艺术审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探讨了真实性对现实主题电视剧的影响,分析了现实主义手法在电视剧中的应用,并探讨了真实性与桥段设置、演员表演、剧情发展的关系。
通过对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真实性艺术审美意义的讨论,揭示了其在观众心目中的特殊地位。
展望未来现实主题电视剧的发展趋势,指出真实性将继续成为制作优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重要因素,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中真实性艺术审美的重要性和影响。
【关键词】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真实性、艺术审美、影响、手法、桥段设置、演员表演、连贯性、结论、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兴起在过去的几年里,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在中国影视界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观众喜爱的一种电视剧类型。
这种类型的电视剧以真实生活为背景,以真实事件为灵感,力求展现出真实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逐渐成为观众追捧的焦点。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以其真实性和贴近生活的创作理念吸引了观众的关注。
观众们希望在电视剧中看到的不仅仅是虚构的故事,更期待看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情节和人物。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兴起,不仅是电视剧创作的一种趋势,更是观众审美需求的体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
观众通过这种类型的电视剧,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社会问题的反应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兴起,为中国影视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消费选择。
1.2 真实性在艺术审美中的重要性在艺术创作中,真实性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标准。
艺术的本质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和表达,而真实性则是保持艺术作品与现实世界相一致的重要手段。
在电视剧创作中,真实性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电视剧是一种通过影像和声音来展现世界的艺术形式,必须要求其在表现人物、情节和场景等方面具有真实性,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刑侦剧《狂飙》:极致的写实主义与细腻的审美形构
![刑侦剧《狂飙》:极致的写实主义与细腻的审美形构](https://img.taocdn.com/s3/m/8e2e70b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8.png)
TELEVISION RESEARCH荧屏广角刑侦涉案剧《狂飙》以39集的篇幅,讲述了一个跨越整整20年的精彩故事,剧中令人拍案叫绝的细节众多,环环相扣的叙事与缜密的推理线索也符合刑侦剧的“烧脑”设定。
但剧作真正出彩之处在于表现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锋,并在其中建构了一个双线并行的完美逻辑闭环,通过剧中两大主要人物——安欣和高启强命运起落的牵引,最终引出电视剧对权力、人性与时代变迁的深层探讨。
《狂飙》中既有对社会生态的真实描摹,也有刑侦剧框架下充满戏剧冲突的势力碰撞,在消费主义深度介入文化市场的大背景下,该剧做到了在变革中坚守,通过对题材类型的整编与突破,完成了一个时代巨幅下微观命题的摹画,将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新写实主义发挥到极致。
一、纤毫毕现:写实主义主导下的真实细节书写《狂飙》将写实主义与刑侦剧的基本框架相结合,实现了警匪对抗、黑帮斗争、官场博弈等主题的祛魅,并融入了更多属于大众视野范畴的新鲜因素,如市井生活、黑色幽默和对小人物心路历程的揭示等。
同时,无论是正派人物还是反派人物,《狂飙》都没有一笔带过,而是对其进行了从外表到内心的细节化处理,使其形象进一步立体化,并运用大量镜头语言表现了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比起立场鲜明的正邪对抗,这样的处理方式更符合真实的人物心理和思维逻辑,更能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感。
《狂飙》的写实主义首先体现在对时代背景的真实还原上,由于剧作具备长达20年的时间跨度,对三个时间节点的精确还原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在千禧年的几集剧情中,尽管人物服装、造型上的年代感还原不够到位,但极具电影质感的画面风格成功弥补了时空裂隙,对时代特征的精准再现更是从开篇便切入了主题,京海市官场的“保护伞”、利益链,混乱无序的旧厂街,“龙兄虎弟”为首的地痞向商贩索要好处费、夜总会暗中进行不法交易等,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勾结,是扫黑除恶行动开展之前社会长期积累的痼疾。
高启强所生长的旧厂街就是底层黑暗滋长的一个缩影,而曾经的京海市,更是一个金钱、美色、官职、生意……种种利益关系往来不断的名利场,权力的碾压令人只能为生存奔波而毫无尊严可言。
现实主义、类型剧、创新题材全发力
![现实主义、类型剧、创新题材全发力](https://img.taocdn.com/s3/m/0f10a407a32d7375a4178066.png)
现实主义、类型剧、创新题材全发力作者:许艳艳来源:《综艺报》2018年第12期6月13日,主题为“颠覆视界洞见未来”的互联网影视发展新势能高峰对话在上海拉开帷幕,影视行业资深从业者齐聚一堂,就未来互联网影视内容生产与发展问题展开探讨。
视频网站在布局影视剧内容后,基于自有创新基因逐渐跻身影视行业上游,在完成悬疑、探险、古装、纯爱等类型剧尝试后获得用户红利。
加之近两年现实主义题材的引爆以及类型剧的不断细分,视频平台未来的布局探索还有哪些新可能?6月13日,企鹅影视“颠覆视界洞见未来”互联网影视发展新势能高峰对话,为这一问题带来解决方案:现实主义、类型剧、创新题材全发力,打造差异化平台。
《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等现实主义题材剧引爆荧屏,在掀起观剧热潮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思想价值观的激荡与碰撞,从剧中延伸出的社会话题成为讨论焦点。
反观互联网影视市场,探险、悬疑、古装、纯爱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实主义、主旋律题材则较少涉猎。
在年轻化的互联网大环境下,这是否意味着后者不受欢迎?其实不然,新丽传媒制片人、新有灵犀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裁黄澜表示,“对于现实主义题材,不是观众不喜欢,而是我们做得还不够好。
”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韩志杰则在现实主义和主旋律题材剧中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机遇。
他认为,平台需要现实性的内容来沉淀主流价值观,否则平台将缺乏长久生命力。
此外,主旋律题材与市场价值并不相悖,关键是找到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
以企鹅影视推出的主旋律谍战剧《风声》为例,该剧在演员配置上选用了赵立新、张志坚等几位实力派演员,主创班底也一直致力于该类型。
此外,团队精确把控了内容呈现和叙事风格,做到了精益求精。
近几年,国内类型剧在网剧领域中异军突起,以商战、警匪、法医、探险等题材为代表的类型剧百花齐放,其中不乏口碑之作。
韩志杰非常看好类型剧的发展,他认为类型剧的细分能满足垂直用户的需求,是打通垂直用户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行业焦点。
北方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市场和创作
![北方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市场和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c268fc54a5e9856a561260ce.png)
北方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市场和创作作者:王嘉梁来源:《记者摇篮》2018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从电视剧发行市场的角度出发,以目前电视剧行业内较有代表性的北方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为例,简要介绍了目前此类题材剧目在央视、地方卫视、网络平台及地面频道的市场发行状况,并分析了这类题材电视剧创作中常见的问题及买家平台比较关注的几个要点,以便电视剧创作者更好地创作出市场、口碑双赢的北方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佳作。
【关键词】北方现实题材电视剧电视剧创作电视剧市场近几年,随着电视剧市场古装剧热潮的退却和广电总局对“小大正”题材的倡导,现实主义题材重新回暖,一批如《情满四合院》《娘亲舅大》《我的小姨》《岁岁年年柿柿红》《初婚》等带有浓郁北方气质的电视剧受到观众和市场的追捧,为了更加便于分析,我们把这一类型的作品称为北方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
一、市场环境总体来看,目前北方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市场环境整体向好,特别是在今年央视提高购剧价格的情况下,市场信心再次得到提振。
而其他卫视平台虽然呈现两极分化,经营状况良莠不齐等情况,但对于成本不高的北方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还是有一定消化能力。
1.央视市场情况。
央视在今年提价后,央视一套对此类剧目购剧价格可达到200万元/集,八套平均达到80万元/集。
今年如登入央一的《岁岁年年柿柿红》和央八播出的《娘亲舅大》《初婚》等剧都取得了较好的口碑和收益。
相比之下,央视八套采购此类题材剧目数量更多,虽然80万元/集的价格并不算高,但无需额外宣传维护费用和较快的付款进度,使央视成为目前北方现实主义题材剧目的首选发行平台。
2.首轮卫视发行平台。
北京、安徽、山东、天津卫视是目前市场上较有实力的四家北方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首轮购买平台,其中北京卫视对剧目的题材、导向及品质要求相对更高,在首轮两家卫视拼播的情况下,北京卫视此类题材平均价格可达到80万元/集至100万元/集,山东、安徽卫视可达60万元/集至80万元/集,天津卫视可达50万元/集至60万元/集。
论新时代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现实主义品格
![论新时代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现实主义品格](https://img.taocdn.com/s3/m/d003153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6.png)
论新时代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现实主义品格闫 伟 邵 将【摘要】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回归是新时代电视荧屏的主流趋势,其中的一些精品力作深植生活底蕴、剖析社会现实、与时代同频共振,引发了热烈反响。
本文以新时代的优质现实题材电视剧为主要分析文本,系统剖析其在精神内核、题材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现实主义品格,以期为未来电视剧的精品化创作产生借鉴作用。
【关键词】现实题材电视剧;现实主义;题材内容;叙述方式;精神内核 “现实主义”(realism)由德国诗人席勒提出,其后发展为一种覆盖文学、哲学、艺术等各领域的美学观念和文艺流派,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尤其是“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文艺界均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同时,现实主义也是中国文艺创作的主要传统。
从《诗经》中的民歌叙事,到后来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以明道”(韩愈)、“文以载道”(周敦颐),再到延安文艺座谈会提出“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直至2014年10月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本质上都是一脉相承的,既揭示出文艺创作植根现实生活的一般规律,也反映了现实题材在文艺发展史上的突出地位。
作为我国电视剧领域的“排头兵”,新时代背景下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肩负着为国家写史、为民族塑像、为时代明德的使命担当。
在笔者看来,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灵魂在于现实主义品格,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精神内核的时代性与人文性、题材内容的人民性和客观性、表现手法的典型性与超越性。
一、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核:时代精神彰显与人文主义情怀“从对待社会和现实的态度上来看,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精神,体现的是一种价值判断,其要求艺术家要忠于现实、直面社会现实,反映时代所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体现人文主义情怀。
”[1]可以说,时代精神与人文情怀应是现实主义精神内蕴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紧扣时代脉搏,表现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时代精神”是时代变革的客观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在社会精神生活各个领域的普遍反映,也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影视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题材与创作手法
![影视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题材与创作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cb9f5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0.png)
影视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题材与创作手法影视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题材是指那些反映现实生活、展现社会现象的作品。
它们通常聚焦于普通人的生活,通过细致的描绘来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和社会的复杂性。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则是指在创作这些作品时所采用的艺术和技术手段,旨在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同时传达作者对现实的理解和评价。
以下是现实主义题材与创作手法的详细分析:现实主义题材1.生活镜像:现实主义作品往往像是生活的镜子,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观众的生活经验,使观众能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2.社会问题:许多现实主义作品关注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教育不公、环境保护等,通过这些问题来揭示社会的深层矛盾。
3.人物塑造:现实主义作品中的角色通常是多维度的,有着复杂的性格和动机,他们的行为和选择往往受到社会环境和自身性格的限制。
4.叙事风格: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通常较为朴素、直接,强调情节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创作手法1.真实的细节:通过细致的描绘,包括人物的语言、穿着、生活习惯等,来提高作品的可信度。
2.场景设置:选择典型的或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强化作品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感。
3.对话与独白:通过对话和独白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观众对角色的理解。
4.摄影手法:使用贴近生活的摄影手法,如长镜头、自然光等,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
5.情感表达:现实主义作品通过真实的情感表达,触动观众的共鸣,使其在情感上与作品产生连接。
结合案例分析1.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现实主义影视作品,如《活着》《美国往事》等,探讨它们如何通过现实主义手法展现生活的复杂性。
2.现实主义作品的现状:探讨当前国产影视作品中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现状,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挑战。
3.创作手法的创新: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也在不断创新,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创造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在探讨影视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题材与创作手法时,我们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现实主义影视作品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反映时代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特点+措施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特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65902e7daef5ef7bb0d3c1b.png)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纵观近两年的优秀现实题材剧作,或让观众获得暖心励志、神清气爽的精神浸润,或成为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荧屏镜鉴,有些更是成为口碑与收视双赢的“爆款”。
若从创作层面透视成因,其一方面缘于将正向的精神立意不着痕迹地融入了情节和人物之中,另一方面缘于让故事对观众产生了持久且强烈的吸引力。
(1)在时空背景的沉潜里塑造典型人物无论何时,宏观的社会图景与微观的个体命运总是彼此映衬、互相影响的。
社会的沧桑巨变与人生的波澜起伏,二者的互文性诠释不仅是洞观社会生活与人性深度的绝佳视角,也为电视剧的戏剧性提供了兼具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原生动力。
《那座城这家人》通过展现一个震后重组家庭的关系磨合与厚重情感,用独特视角描绘出社会变迁背景下的人物命运图谱;《山月不知心底事》将镜头聚焦青年人的拼搏、情感、成长和蜕变,以奋斗为主题主线描摹出特定年代的浮世绘。
选择了“小人物、大时代”的叙事策略,从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中折射时代变迁与社会进步,让观众在环境背景的高度还原和深度沉潜中有所体察顿悟。
这便是现实题材电视剧通向精品化的正道所在。
(2)在精神内核的烛照下建构情节精神主题和情节编织,二者不可偏废。
只有当向善向上的思想内核与畅达考究的故事表达碰撞融合后,现实题材电视剧才可能产生深邃悠远且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乃至诞生社会反响强烈的“现象级”之作。
今年,一部《破冰行动》引发了大批观众的追剧和热议,剧作通过紧张的强情节和烧脑的悬念性来昭示邪不压正的精神主旨,可谓“有意义”和“有意思”兼而得之。
与之相比,《都挺好》则在生活流的叙事风格中,用人性的不同侧面来建构激烈的戏剧冲突,让观众充满代入感地体察到人格的自我救赎与亲情的弥足宝贵。
(3)在年代故事的隐喻中呼应现实所有历史叙事的终极价值诉求都应在当下。
现实题材文艺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往往以超越时空的现实观照作为艺术表征之一。
虽然年代更迭,但很多作品中的坚定信仰和济世品质在今天仍具有触及灵魂的精神感召作用,现实题材剧作者当着力于在真历史的艺术浓缩中将其水到渠成地注入其中,从而让作品与社会同频共振、与观众深心共鸣。
云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3198e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e.png)
云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大联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和下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幸福到万家》是一部农村题材剧,但又不仅仅是一部农村题材剧。
它在题材和主题上有了创新和突破,在创作思维和观念上也有了创新与突破。
剧中的矛盾不是靠洒狗血、编造戏剧冲突而强行杜出来的,而是来自真实生活,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切切字字涌现出来的新矛盾。
这些矛盾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还深沉地存在于法、理、情之间。
在解决这些新矛盾的过程中,有坚持,也有妥协、调和,而妥协、调和的部分让看惯了“爽剧”的观众会感到“不爽”,感到不解气。
由此,这部剧实际上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国产剧,在新时代应该如何直面真实的社会矛盾在这方面《幸福到万家》的成功经验是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
该剧把新时代的建设和发展,当成审美对象的整体来全面辩证、兼容整合地把握,而不是局部、片面、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地把握,这是审美创作思维层面上的一种带有根本性的变革。
《幸福到万家》,从叙事的表层理解,讲的是何幸福嫁到万家村的故事;但从对新时代社会生活的全面审美观照来看,其更具深度、广度、力度和温度的是展示幸福生活是如何靠奋斗普及到千家万户的。
可以看出,剧中接踵而至的农村旧婚俗问题、土地征用问题、法治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以及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交流、交融、互鉴的问题……所有这些,伴随着人物对幸福的追求和人们的命运遭际而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艺术地呈现出来。
唯其如此,这部作品不像某些新农村建设题材的作品那样,是单一地写某一方面的社会问题,它对新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审美表现是整体性的、全景式的。
作品在改编过程中,把小说原著《秋菊传奇》描写的那段生活往后延伸,注进了新时代的新鲜生活内容,尤其值得称道。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方法论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412b17ea6f1aff00bed51e6f.png)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方法论作者:冯刚来源:《综艺报》2018年第12期6月13日上午,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以“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国剧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与创新”为主题,邀请国内知名编剧、导演和演员,围绕该类型电视剧创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
与会嘉宾表示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推出对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不应该追求所谓爆款内容,“一窝蜂”式地推出同题材剧集,数量过多会产生多种问题,不利于市场的合理发展。
从业人员应扎根实际,研究如何讲好故事,反映社会现实,创新呈现手法,推进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科学发展。
在分享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创作心得时,编剧何晴表示,剧本是作品创作的第一块地基。
在创作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时要紧贴时代,要有变化,有识别度。
其中识别度是由于现实主义题材内容的作品近几年来出现较多,作品想要从中脱颖而出,一定要在选材、切入点上和其他作品不同。
编剧李潇表示,自己永远在头疼下一部戏要写什么。
其在与90后、00后交流时发现,他们对真人秀的兴趣超过电视剧。
在观看他们推荐的内容后,李潇发现,真人秀主创在用戏剧的理念做真人秀,从人物设置到感情线到爱情线,到剧情高潮再到中间的反转,完全有戏剧规律。
她认为,年轻人喜爱真人秀是因为他们把这些内容当作了真实发生的事情,他们更喜欢看真实的内容。
而电视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把真实的东西和戏剧结合起来。
这是自己从电视剧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中得到的反哺、想法和灵感。
导演沈严认为,60后、70后导演做现实主义题材责无旁贷。
“我们这代人经历了‘文革’结束后到现在的生活巨变,这是我们这代人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不做现实题材谁来做?这么多年来,包括我自己,以及刘江导演的作品都是以现实题材为主。
”刘江直言自己在创作中还是有很多困惑。
他表示,戏剧都是假设性的,戏剧的真实是什么?它和所谓的真人秀的“真”不一样。
刘江认为,在现实题材创作中有五个方向不可取,就是假、旧、灰、偏、浅。
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的理解
![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8d9264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0.png)
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的理解
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是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以真实生活和人物为基础,力求在作品中反映生活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强调对真实生活的深入挖掘和展现,通过对人物塑造、情节安排、镜头语言等方面的精细处理,使观众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感和人物的情感共鸣。
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通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引发观众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同时,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也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和探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心理剖析,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在创作手法上,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力求避免过度夸张和虚构,而是注重在细节描写和情节安排上追求真实感。
同时,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也注重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刻画和呈现,通过还原历史现场和社会风貌,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
总之,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以真实、生动、细腻的表现手法,呈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情节和社会现象,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是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艺术形式。
现实主义电视剧精品现象
![现实主义电视剧精品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83233ae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6.png)
策划:《视听界》编辑部执行:单文婷去年以来,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电视剧接连播出,在收获良好口碑的同时,赢得出色市场表现。
无论是讲述抗疫故事的《在一起》,还是展现都市生活的《装台》《安家》,抑或是聚焦脱贫攻坚的《石头开花》《江山如此多娇》,都实现了叫好又叫座。
连一向主打娱乐的网剧也推出了《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高分现实主义作品。
而今年年初主旋律题材剧《山海情》《觉醒年代》更是以超过9分的豆瓣评分“破圈”传播,将现实主义创作推向高峰。
现实主义电视剧频频迎来高光时刻,业内人士认为,这已形成“现实主义电视剧精品现象”。
国产剧对现实主义的探索走向深化、细化,由数量上的井喷迎来了品质上的深耕。
现实主义电视剧在近期集中释放它们的光彩,是电视剧创作与重大主题宣传有机结合的成果。
管理部门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发挥组织作用,聚焦主题,鼓励扶持重点项目。
以作品“献礼”我们国家和人民取得的重要成就,是创作者的责任和义务,现实主义电视剧被赋予巨大历史感和使命感。
一批高质量的现实主义献礼剧以独特的视角、创新的题材、实力派的演员阵容,取得了很好的播出效果。
现实主义电视剧的崛起也是市场调节的结果。
观众在经历了武侠、宫廷、玄幻、穿越等一轮又一轮的热潮后,正在重拾对现实主义电视剧的兴趣。
现实主义电视剧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比如职场、家庭、教育等是人们在生活中要面对的话题,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观众对反映真实生活的精品剧始终怀抱期待。
《装台》《安家》《小舍得》等作品,帮观众表达和治愈现实痛点,赢得社会广泛关注。
前些年资本无序扩张导致影视乱象丛生,近两年,在挤掉电视剧产业泡沫的过程中,创作者跳出了脱离生活实际的创作泥淖,在现实主义挖掘上展示出新的生气与锐度,使电视剧业在“十四五”开局之时迎来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开端。
尽管现实主义作品热度上升、佳作不断,但不可否认,目前优秀作品的数量还远远不够。
现实主义视角下当代谍战剧的“反类型化”表达——以《对手》为例
![现实主义视角下当代谍战剧的“反类型化”表达——以《对手》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21d5f1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8.png)
现实主义视角下当代谍战剧的“反类型化”表达———以《对手》为例阴舒雅摘要:电视剧《对手》是国内首部以现代都市为背景的谍战剧,一反常态地从反派人物视角出发,用写实的手法揭露了真实的间谍与反间谍之间的斗争故事。
文章指出该剧采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真实的生活环境营造、紧张刺激的情节设置、多重性格的人物塑造,生动呈现了国安工作者和间谍的真实斗争,在类型化创新和多元价值表达上面都有了创新性的突破。
关键词:《对手》谍战题材现实主义反类型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影视行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国产谍战剧。
从1981年的第一部谍战剧《敌营十八年》开始,以及后来的《潜伏》《悬崖》《红色》《伪装者》《秋蝉》《风筝》等剧,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成为我国影视剧中独特的类型。
谍战剧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电视剧类型,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模式:特殊的时代背景、紧张刺激的悬念设置、激烈的打斗冲突、暗潮汹涌的敌营潜伏、坚定不移的信仰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大众对于影视剧的要求随之提高,谍战剧力求在叙事方面革故鼎新,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根据“文艺越贴近现实、观照现实,就越充满生机活力,越广受群众欢迎”的创作指引与文化消费事实,谍战剧也在探寻向现实转型的新趋向。
”[1]比如在电视剧《潜伏》中,首创“职场+谍战+爱情”的新形式,信仰和爱情相互交织的主题,曲折离奇的情节设置,为观众带来一个全新的观感体验。
电视剧《黎明之前》则开拓性地借鉴了美剧的表达手法,不再单单拘泥于悬疑这一个元素,而是亲情、爱情、政治、利益兼顾,在主题利益、情感塑造上面有了创新性表达。
再到后来立足于“兄弟情+师生情+姐弟情”的《伪装者》,以及用青春化的语态讲述故事,事业线和爱情线齐头并进的《暴风眼》等。
但是随着电视市场的不断饱和,谍战剧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期,千篇一律的剧情设定,人物塑造脱离现实生活,矛盾冲突同质化严重,甚至成为披着谍战外衣的青春偶像剧,这类电视剧在叙事上缺乏新意,难以获得大众的喜爱。
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创作之当下观照
![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创作之当下观照](https://img.taocdn.com/s3/m/cd79a0bdfad6195f302ba634.png)
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创作之当下观照
今年上半年,2019年的剧集市场继续制造惊喜。
《都挺好》已带来一波小高潮,而进入5月.《破冰行动》则以"黑马"之势进入观众视野。
现实主义是一种创 作手法.是看待世界的态度.《破冰行动》所秉持的.正是一种"刚硬"不悬浮的现实风。
作为一部缉毒题材剧.《破冰行动》的高热度和高口碑不仅让市场再 度认识到了题材和类型的价值,也让业内认识到现实主义与主流价值的结合如何 能产生惊人的爆发力。
由此及彼.同类的现实主义题材在中国当下的影视剧创作中已成熟为独立的门类。
不仅仅是《破冰行动》.它代表的是近两年来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核心创 作态势和发展。
而好的现实主义题材并不意味着"平庸":主流价值观也可以通 过艺术化的途径传播而信服于人。
也即是说.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也可以很吸引 人,收获较好的收视率和口碑。
“悬浮剧”——国产都市剧的伪现实主义倾向
![“悬浮剧”——国产都市剧的伪现实主义倾向](https://img.taocdn.com/s3/m/b5bd949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d.png)
105影视美学现实题材剧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以当代社会为背景讲述故事的一种类型剧。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都市空间成为了现实题材剧呈现的主要空间,都市剧成为了现实题材剧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城市生活为背景、以城市中的人和事为参照对象的电视剧。
”[1]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2019年第四季度暨全年全国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通告显示,2019年全年生产完成并获得《国家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254部10646集剧目中,现实题材剧目共计177部7004集,分别占总部数、集数的69.69%、65.79%[2]。
现实题材剧在近几年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植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作为现实题材剧的子类型之一的都市剧在近几年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都挺好》《小欢喜》等围绕都市家庭养老、教育等社会问题的电视剧在2019年成为“爆款”,收视与口碑齐飞,在电视剧播出期间更是引发了全民大讨论。
但是,在近几年的都市剧中也出现了一些披着现实题材剧的外衣,却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的伪现实主义“悬浮剧”。
以前的都市剧主要侧重聚焦都市中家庭生活的伦理问题,呼应电视剧当下的时代背景,如《蜗居》播出时正是我国城市高速建设的时期,年轻人都意图奔向大城市并在城市立足,《蜗居》则围绕都市年轻人为买房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问题和伦理问题展开;其后,都市中男女的婚恋问题成为了社会热点,在此背景下,《双面胶》《裸婚时代》《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等有关城市家庭中的婚姻关系、婆媳关系的都市剧大热;近两年,社会就业压力剧增,因此更多围绕都市人职业生活的都市剧开始被大量生产,剧中涉及的职业多为精英职业,如《翻译官》中的翻译、《谈判官》中的谈判专家、《恋爱先生》中的牙医、《精英律师》中的律师……这些职业大多光鲜亮丽,出入的地段多为城市的中心地带。
纵观近两年播出的都市剧,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充斥着一种“华而不实”的飘渺感。
剧中所反映的都市生活脱离城市中职场人的真实现状,甚至难以体现角色自身的职场专业性;在场景设置上毫无生活气息,只是一种打着现实主义旗号的伪现实主义剧,成为“悬浮剧”。
伪现实主义题材剧盛行电视剧市场亟待不悬浮记录真实的现实主义作品
![伪现实主义题材剧盛行电视剧市场亟待不悬浮记录真实的现实主义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6f90ab1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a.png)
“伪现实主义题材剧”盛行,电视剧市场亟待不悬浮、记录真实(de)现实主义作品纵观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创作,现实主义作品(de)发展一度较为势弱,以穿越、玄幻为主线(de)非现实主义剧时有“霸屏”之姿.类型同质化(de)同时也在立意、叙事、表达层面有所缺乏,呈现出(de)某些价值观让人难以称道.但从去年开始,不少优秀现实主义作品(de)集中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这些作品在网络引发“全龄”热议,展现了现实主义作品独有(de)叙事张力和艺术魅力.现实主义作品(de)高歌猛进,和国家层面(de)导向、政策利好不无关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产业(de)内容提到了倡导现实主义题材创作(de)问题: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de)精品力作.除了国家一贯支持(de)主旋律题材外,现实主义题材这次被单独作为一个国家提倡(de)创作方向进行强调,再加之“限古令”下大IP遇冷,不稳定元素倍增,现实主义题材剧(de)爆发式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但在这样(de)热潮之下,却也催生了一批“伪现实”题材电视剧滥竽充数.人民日报发文称:“现实主义(de)本质是一种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它不是简单按照一比一(de)比例或者一加一等于二(de)逻辑来描绘现实,而是要从真实(de)人、事、物和客观(de)历史逻辑出发,通过对当下和过往两种时空(de)准确把握,呈现其发展轨迹和规律,触发人们对现实生活(de)观照.”一些“伪现实”题材电视剧口碑欠佳,也证实了想要收割题材红利并没有那么简单,如何真正地贴近生活,贴近观众才是当下急需解决(de)问题.假生活、真“玛丽苏”,“伪现实主义作品”滥竽充数“现实主义题材剧”颐名思义,第一要求就是“现实”,也就是真正(de)地照见普罗大众(de)生活,有“烟火气”,而不是主人公各个都是高管和继承家产(de)富二代,亦或是经典(de)玛丽苏傻白甜偶遇高富帅之后(de)狗血爱情.以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de)谈判官为例,该剧并没有为大众揭开谈判专家(de)神秘面纱,实践其所宣扬(de)“谈判,亦是谈心”这一主题.主人公坐在谈判桌前谈判(de)次数两只手都能够数(de)过来,并且事情解决起来都是几句话就轻易说服了对方.与此同时,该剧还沉溺于言情套路和各种“浮华”生活(de)描写,本质上还是一出霸道总裁爱上我(de)戏码.而在开年热播(de)恋爱先生中,这种问题也不乏存在.剧中,江疏影饰演(de)女主角(de)人设是一个普通京城小白领,在一线城市拿着温饱水平(de)薪资,却并未影响女主角豪华空洞(de)生活状态,随手买(de)设计师椅子售价达到5位数.女主角所租住(de)环境,360度无死角俯瞰北京城(de)主卧一个月居然只要3000元.脱离实际(de)剧情,无意间拉开了作品和观众(de)心理距离.如人民日报所言,这种“伪现实主义作品”在当下不在少数――题材重复、视野狭窄,止步于对生活汤汤水水(de)浅层复刻:有(de)家庭伦理剧只有家庭生活没有社会生活,有(de)都市言情剧依然在贩卖陈腐(de)价值观,远远落后于新时代(de)变迁、丰富多元(de)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成熟观众(de)审美诉求.以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de)谈判官为例,该剧并没有为大众揭开谈判专家(de)神秘面纱,实践其所宣扬(de)“谈判,亦是谈心”这一主题.与此同时,该剧还沉溺于言情套路和各种“浮华”生活(de)描写,本质上还是一出霸道总裁爱上我(de)戏码.在开年热播(de)恋爱先生中,这种问题也不乏存在.剧中,江疏影饰演(de)女主角(de)人设是一个普通京城小白领,在一线城市拿着温饱水平(de)薪资,却并未影响女主角豪华空洞(de)生活状态,随手买(de)设计师椅子售价达到5位数.女主角所租住(de)环境,360度无死角俯瞰北京城(de)主卧一个月居然只要3000元.脱离实际(de)剧情,无意间拉开了作品和观众(de)心理距离.其实现实主义从来不是通过服饰、年代等简单评判要素来界定(de),而是要符合当代人对于理想、信仰(de)内在精神需求,从现实中(de)真实人物获取素材,像一把手术刀一样以尖锐、深刻(de)角度展现生活,直击社会(de)痛点,让观众从中照见自己(de)影子.正如着名制片人侯鸿亮所说:“‘现实主义’不仅仅是题材(de)选择,更是一种创作(de)态度,是对社会、对生活、对人(de)整体认识和审美表达.不浮夸、不狗血、不放大矛盾、不制造苦难,而是仰赖生活无所不在(de)素材馈赠,娓娓道来.”打造现实主义剧要把剧本、演技、品质作为重中之重那么,一部不悬浮、有生活、有人性(de)现实主义题材剧应该是什么样子(de)呢人民(de)名义就是一个很好(de)例子.书记李达康无比迷恋GDP,连老搭档易学习都形容他“眼里只有经济,只有政绩,只有GDP”.副市长丁义珍外逃,他(de)第一反应是会不会出现大规模撤资潮.他位高权重,能力又强,通常就会作风霸道,独断专行.当官当久了把生活也当作官场,夫妻吵架也戴着假面具.但这样(de)李达康也有着真性情(de)一面.他秘书出身,早已修炼成精,但又极有个性,并非谨小慎微、八面玲珑之辈.他自有一套行事原则,迷恋GDP,但又拒绝“落后(de)GDP、污染(de)GDP、血泪(de)GDP”.他也颇爱惜自己(de)羽毛,面对当年为自己顶过雷(de)下属,拎得清,不徇私.和李达康一样,这部剧里(de)很多人物都有着无比鲜明(de)人物特点,不同于以往(de)“高大全”,在反映生活(de)同时揭示人性,以符合生活逻辑和事理逻辑(de)人物形象树立主流价值观,做到引发共鸣,给人以启迪.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优秀(de)现实主义作品没有回避一些较难表现(de)领域和话题,而选择深挖社会中不同群体、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价值取向人群(de)性格特征、行为方式、所思所想,以及背后隐藏(de)多种感情离合、人情冷暖、理想追求.较之于其他类别(de)电视剧,现实主义作品在当今这样一个剧烈转型变革(de)时代,不但有助于呈现和记录社会发展(de)正向成果和矛盾问题,更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时代(de)全面认识,弥合复杂(de)价值鸿沟和碎片化价值取向.可以说,每一部现主义作品都考验着中国电视剧人(de)智慧和能力.又比如讲述了义乌改革发展30多年曲折而又辉煌(de)历程(de)鸡毛飞上天.陈江河先是用鸡毛换糖维持生计,学会了怎么快速对货物进行估价交换,展现了80年代处处生机勃勃和义乌小商品市场(de)蓬勃发展.之后他又经历了互联网兴起,以及国家一带一路(de)提出.他不断地转换商业策略,为传统商业插上互联网(de)翅膀,更反映了整个义乌(de)变化.除了剧情之外,该剧还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思考,容人、容事、眼界、心胸,陈江河代表(de)企业家宽阔(de)胸襟和气度让人折服.一开始有着改革开放(de)大背景、热血创业(de)励志主线,鸡毛飞上天(de)故事会让年轻观众有些“抗拒”,但由于该剧(de)故事讲得格外有趣和深刻,大量经典电视剧(de)“常用梗”与真实历史结合在一起,让很多年轻观众一追剧就停不下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优秀(de)现实主义作品没有回避一些较难表现(de)领域和话题,而选择深挖社会中不同群体、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价值取向人群(de)性格特征、行为方式、所思所想,以及背后隐藏(de)多种感情离合、人情冷暖、理想追求.较之于其他类别(de)电视剧,现实主义作品在当今这样一个剧烈转型变革(de)时代,不但有助于呈现和记录社会发展(de)正向成果和矛盾问题,更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时代(de)全面认识,弥合复杂(de)价值鸿沟和碎片化价值取向.可以说,每一部现实主义作品都考验着中国电视剧人(de)智慧和能力.着名编剧赵东苓在接受采访中曾表示“相比于前两年IP热、偶像剧盛行(de)态势,其实有深厚积淀(de)现实主义正剧还是处在市场边缘.对影视创作者来说,是迎合需求、追逐市场热点,还是追求艺术和文化价值,这个困惑始终是存在(de).”因此,对于制作方来说当务之急(de)是把剧本、演技、品质等作为重中之重,并力求避免现实主义作品(de)同质化、娱乐化、浅表化、消费化等潜在问题,用一个扎实(de)好故事和更朴实而逻辑自洽(de)价值观去吸引观众(de)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比打造一些金钱堆砌出来(de)Ⅲ剧更具专业眼光,也能让近年来乱象纷繁(de)电视剧行业开始沉淀.。
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伪现实”现象批判
![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伪现实”现象批判](https://img.taocdn.com/s3/m/b23585fe6c85ec3a87c2c5fd.png)
Criticism of“False Reality”Phenomenon in Realistic
TV Series
作者: 闫伟[1];张佳欣[2];邵将[3]
作者机构: [1]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100866;[2]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
510632;[3]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北京100024
出版物刊名: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1-46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6期
主题词: 现实题材电视剧;“伪现实”;“悬浮”;批判
摘要: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在我国电视荧屏上悄然回归并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却是各种“伪现实主义”夹杂而生。
为规避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伪现实”现象,创作者应深入人民、扎根生活,用“工匠精神”耐心打磨作品,直击社会转型中的热点与痛点问题,创作出与人民和时代同频共振的作品。
相关管理部门应给予政策上的适度引导并加强落实力度,共同促进现实题材电视剧“去伪存真,求善求美”的健康良性发展。
古今共情与价值期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现实主义话语新篇
![古今共情与价值期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现实主义话语新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48f12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c.png)
近年来,在行业更替、平台导向和观众迭代等多重因素合力作用下,中国电视剧渐趋“剧集类型细分化、受众偏好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聚焦至古装剧领域,甜宠、玄幻、悬疑等类型剧百花齐放,各有其拥趸。
在观众审美取向愈加个人化、小众化的大趋势下,如何“成功破圈”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与探讨的议题。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的改编经验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2018年底,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的电视剧《知否》在岁末年初的荧屏成功抢占了一席之地,并在社交媒体引发了大量讨论。
该剧通过女主人公盛明兰的成长与婚恋故事,展开了一幅北宋官宦家庭生活画卷,对古代礼教制度下的女性生存与奋斗话题多有探讨。
原著小说中,作者架空历史背景,用明清话本的口吻,将现代法庭书记员姚依依穿越而成的古代庶女盛明兰通过步步经营成长为侯府当家主母的故事娓娓道来。
小说文本兼具了“种田文”“穿越文”等多种网络小说类型元素。
从剧本改编角度来看,“穿越”这一人物背景令人物在内生张力方面略显匮乏,而“种田文”过于缓慢的节奏以及略显寡淡的情节又极大地挑战了电视剧观众的观赏习惯。
从《知否》的改编方向可以看出,主创团队令该剧整体叙事一以贯之地统摄在现实主义审美视角之下,并试图以此去解决网络小说影视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此类的典型性问题。
“现实主义的这一审美原则,更在于强调应按照生活自身的逻辑真实地逼真地反映世界,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还是人物的心理状态、性格和人格生成及其变化,都应符合生活和‘这个’人的本来面目去加以陈述、描写或想象。
”[1]现实主义剧集的主要特征可以大致归结为:能够塑造复杂立体的艺术形象;贴合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输出。
中国电视剧观众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审美传统,在我国,现实主义剧集将对普通群体的情感关照与客观中立的理性思考融为一体,将社会现实与道德教化紧密关联,牢牢地扎根于观众的审美体系当中,因此有着不可替代的“一呼百应”式的号召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伪现实主义题材剧盛行电视剧市场亟待不悬浮记录真实的现实主义作
品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伪现实主义题材剧”盛行,电视剧市场亟待不悬浮、记录真实的现
实主义作品
纵观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创作,现实主义作品的发展一度较为势弱,以穿越、玄幻为主线的非现实主义剧时有“霸屏”之姿。
类型同质化的同时也在立意、叙事、表达层面有所缺乏,呈现出的某些价值观让人难以称道。
但从去年开始,不少优秀现实主义作品的集中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这些作品在网络引发“全龄”热议,展现了现实主义作品独有的叙事张力和艺术魅力。
现实主义作品的高歌猛进,和国家层面的导向、政策利好不无关系。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产业的内容提到了倡导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问题: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除了国家一贯支持的主旋律题材外,现实主义题材这次被单独作为一个国家提倡的创作方向进行强调,再加之“限古令”下大IP遇冷,不稳定元素倍增,现实主义题材剧的爆发式增长也就不足为奇。
但在这样的热潮之下,却也催生了一批“伪现实”题材电视剧滥竽充数。
《人民日报》发文称:“现实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
它不是简单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或者一加一等于二的逻辑来描绘现实,而是要从真实的人、事、物和客观的历史逻辑出发,通过对当下和过往两种时空的准确把握,呈现其发展轨迹和规律,触发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观照。
”一些“伪现实”题材电视剧口碑欠佳,也证实了想要收割题材红利并没有那么简单,如何真正地贴近生活,贴近观众才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假生活、真“玛丽苏”,“伪现实主义作品”滥竽充数
“现实主义题材剧”颐名思义,第一要求就是“现实”,也就是真正的地照见普罗大众的生活,有“烟火气”,而不是主人公各个都是高管和继承家产的富二代,亦或是经典的玛丽苏傻白甜偶遇高富帅之后的狗血爱情。
以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的《谈判官》为例,该剧并没有为大众揭开谈判专家的神秘面纱,实践其所宣扬的“谈判,亦是谈心”这一主题。
主人公坐在谈判桌前谈判的次数两只手都能够数的过来,并且事情解决起来都是几句话就轻易说服了对方。
与此同时,该剧还沉溺于言情套路和各种“浮华”生活的描写,本质上还是一出《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
而在开年热播的《恋爱先生》中,这种问题也不乏存在。
剧中,江疏影饰演的女主角的人设是一个普通京城小白领,在一线城市拿着温饱水平的薪资,却并未影响女主角豪华空洞的生活状态,随手买的设计师椅子售价达到5位数。
女主角所租住的环境,360度无死角俯瞰北京城的主卧一个月居然只要3000元。
脱离实际的剧情,无意间拉开了作品和观众的心理距离。
如《人民日报》所言,这种“伪现实主义作品”在当下不在少数――题材重复、视野狭窄,止步于对生活汤汤水水的浅层复刻:有的家庭伦理剧只有家庭生活没有社会生活,有的都市言情剧依然在贩卖陈腐的价值观,远远落后于新时代的变迁、丰富多元的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成熟观众的审美诉求。
以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的《谈判官》为例,该剧并没有为大众揭开谈判专家的神秘面纱,实践其所宣扬的“谈判,亦是谈心”这一主题。
与此同时,该剧还沉溺于言情套路和各种“浮华”生活的描写,本质上还是一出《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
在开年热播的《恋爱先生》中,这种问题也不乏存在。
剧中,江疏影饰演的女主角的人设是一个普通京城小白领,在一线城市拿着温饱水平的薪资,却并未影响女主角豪华空洞的生活状态,随手买的设计师椅子售价达到5位数。
女主角所租住的环境,360度无死角俯瞰北京城的主卧一个月居然只要3000元。
脱离实际的剧情,无意间拉开了作品和观众的心理距离。
其实现实主义从来不是通过服饰、年代等简单评判要素来界定的,而是要符合当代人对于理想、信仰的内在精神需求,从现实中的真实人物获取素材,像一把手术刀一样以尖锐、深刻的角度展现生活,直击社会的痛点,让观众从中照见自己的影子。
正如着名制片人侯鸿亮所说:“‘现实主义’不仅仅是题材的选择,更是一种创作的态度,是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的整体认识和审美表达。
不浮夸、不狗血、不放大矛盾、不制造苦难,而是仰赖生活无所不在的素材馈赠,娓娓道来。
”
打造现实主义剧要把剧本、演技、品质作为重中之重
那么,一部不悬浮、有生活、有人性的现实主义题材剧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人民的名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书记李达康无比迷恋GDP,连老搭档易学习都形容他“眼里只有经济,只有政绩,只有GDP”。
副市长丁义珍外逃,他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出现大规模撤资潮。
他位高权重,能力又强,通常就会作风霸道,独断专行。
当官当久了把生活也当作官场,夫妻吵架也戴着假面具。
但这样的李达康也有着真性情的一面。
他秘书出身,早已修炼成精,但又极有个性,并非谨小慎微、八面玲珑之辈。
他自有一套行事原则,迷恋GDP,但又拒绝“落后的GDP、污染的GDP、血泪的GDP”。
他也颇爱惜自己的羽毛,面对当年为自己顶过雷的下属,拎得清,不徇私。
和李达康一样,这部
剧里的很多人物都有着无比鲜明的人物特点,不同于以往的“高大全”,在反映生活的同时揭示人性,以符合生活逻辑和事理逻辑的人物形象树立主流价值观,做到引发共鸣,给人以启迪。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没有回避一些较难表现的领域和话题,而选择深挖社会中不同群体、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价值取向人群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所思所想,以及背后隐藏的多种感情离合、人情冷暖、理想追求。
较之于其他类别的电视剧,现实主义作品在当今这样一个剧烈转型变革的时代,不但有助于呈现和记录社会发展的正向成果和矛盾问题,更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时代的全面认识,弥合复杂的价值鸿沟和碎片化价值取向。
可以说,每一部现?主义作品都考验着中国电视剧人的智慧和能力。
又比如讲述了义乌改革发展30多年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的《鸡毛飞上天》。
陈江河先是用鸡毛换糖维持生计,学会了怎么快速对货物进行估价交换,展现了80年代处处生机勃勃和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蓬勃发展。
之后他又经历了互联网兴起,以及国家一带一路的提出。
他不断地转换商业策略,为传统商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更反映了整个义乌的变化。
除了剧情之外,该剧还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思考,容人、容事、眼界、心胸,陈江河代表的企业家宽阔的胸襟和气度让人折服。
一开始有着改革开放的大背景、热血创业的励志主线,《鸡毛飞上天》的故事会让年轻观众有些“抗拒”,但由于该剧的故事讲得格外有趣和深刻,大量经典电视剧的“常用梗”与真实历史结合在一起,让很多年轻观众一追剧就停不下来。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没有回避一些较难表现的领域和话题,而选择深挖社会中不同群体、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价值取向人群
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所思所想,以及背后隐藏的多种感情离合、人情冷暖、理想追求。
较之于其他类别的电视剧,现实主义作品在当今这样一个剧烈转型变革的时代,不但有助于呈现和记录社会发展的正向成果和矛盾问题,更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时代的全面认识,弥合复杂的价值鸿沟和碎片化价值取向。
可以说,每一部现实主义作品都考验着中国电视剧人的智慧和能力。
着名编剧赵东苓在接受采访中曾表示“相比于前两年IP热、偶像剧盛行的态势,其实有深厚积淀的现实主义正剧还是处在市场边缘。
对影视创作者来说,是迎合需求、追逐市场热点,还是追求艺术和文化价值,这个困惑始终是存在的。
”因此,对于制作方来说当务之急的是把剧本、演技、品质等作为重中之重,并力求避免现实主义作品的同质化、娱乐化、浅表化、消费化等潜在问题,用一个扎实的好故事和更朴实而逻辑自洽的价值观去吸引观众的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比打造一些金钱堆砌出来的Ⅲ剧更具专业眼光,也能让近年来乱象纷繁的电视剧行业开始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