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净
戏中的生旦净末丑各指什么
![戏中的生旦净末丑各指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8ea2f6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d.png)
戏中的生旦净末丑各指什么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有“生、旦、净、末、丑”的五大行当。
演员面部化妆多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
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生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除去红生和勾脸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行内术语叫作"俊扮",即扮相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作为剧中的武侠人物,穿厚底靴的叫长考(敦子)武生,穿薄底靴的叫短打(佐子)武生。
旦青衣、花旦、乌丹、京剧蓝调、老聃、铁旦、桂丹等角色。
丹娇里的女人都是女人。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吴丹和京剧蓝调:擅长表演武术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净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
网分以下角色:铜锤脸、黑头脸,以唱歌为主;架子上摆着五颜六色的面孔,如将军、僧侣、亡命之徒、武花脸和挨打的五颜六色的面孔等。
锤脸叫郑静,架子脸叫副静,吴宫脸叫吴静,吴二脸叫红干净,在表演风格上都有不同的特点。
末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实际末行专司引戏职能,如打头出场者,反其义而称为“末”。
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
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
老生:所扮角色主要是正面人物的中年男子。
京剧生旦净末丑介绍
![京剧生旦净末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daec30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a.png)
京剧生旦净末丑介绍
京剧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戏曲形式,有四大行当,分别是生、旦、净、末和丑。
下面是它们的介绍:
1. 生:生是扮演男性角色的演员。
生角包括文生(扮演文雅、儒士等角色)、武生(扮演武将或者戏曲中男性英雄角色)、小生(扮演年轻的男性角色,通常是古代文人或者书生)等。
2. 旦:旦是扮演女性角色的演员。
旦角包括正旦(扮演贵妇、皇后等高贵女性角色)、花旦(扮演普通女性角色)、老旦(扮演阿婆等老年女性角色)等。
3. 净:净是扮演丑角的演员。
丑是京剧传统角色之一,通常是扮演滑稽、嬉笑、夸张的角色。
净角包括小丑(扮演嬉笑角色)、大夫(扮演医生角色)等。
4. 末:末是一种配角,主要扮演小角色或者陪衬。
末角通常是一些次要的角色或者人物,比如官员、士兵、手下等。
末还有很多分支,例如小末、老末、武末等。
5. 丑:丑是一种角色类型,不属于四大剧种之一,但是在京剧中经常出现。
丑通常是道白、要活、落座等剧照中的配角。
以上就是京剧四大行当和丑的介绍。
每个角色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演方式,演员通过扮演不同行当的角色,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为观众提供了不同的精神享受。
京剧四大行当之净行
![京剧四大行当之净行](https://img.taocdn.com/s3/m/4444ef0ac281e53a5802ff28.png)
京剧四大行当之——净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京剧四大行当中的净行。
2.通过学习京剧唱腔,感受京剧,培养兴趣。
教学重点主要了解京剧中净行的分类及特点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以图片方式提问,回顾上节课内容。
教学意图:复习所学内容,巩固已学知识。
二、展示京剧脸谱图片,提问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什么吗?生:京剧脸谱师:很好,那同学们知道他出现在京剧的那个行当中吗?生:净行师:这节课我们就着重看一下京剧四大行当中的净行三、导入1、净行概念净行,俗称花脸。
以各种色彩勾勒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性格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
2、正净概念正净,以唱工为主。
京剧中又称铜锤花脸或黑头花脸,扮演的人物大多是庄严凝重的忠臣良将形象。
例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铡美案》中的包公。
(展示图片,欣赏选段)3、副净概念副净,又可分架子花脸和二花脸。
架子花脸,以做工为主,重身段动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二花脸也是架子花脸的一种,戏比较少,扮演一些诙谐狡猾的角色(展示图片,欣赏选段)4、武净概念武净,又称武花脸。
这种花脸只重武打,不重唱、念。
表现的是身具武艺的勾脸男性,扮演的多是剽悍的战将或神话中的灵仙妖怪等。
(展示图片,欣赏选段)教学意图:通过京剧净行的图片和选段,让学生认识净行并加深印象。
四、简单的京剧脸谱介绍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以夸张的手法,运用各种不同的色彩和图案勾勒脸部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美丑及其性格特征,所以脸谱造形也是千姿百态。
(展示图片)介绍主要的几种脸谱颜色所代表的人物特点五、学唱京剧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唱段的前两句。
2、继续学习。
教学意图:让学生感受京剧唱腔,发掘对京剧的兴趣。
六、小结。
国粹京剧生旦净丑介绍
![国粹京剧生旦净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9a61c8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d.png)
国粹京剧生旦净丑介绍国粹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舞蹈、表演和戏曲剧本而闻名于世。
在京剧中,生、旦、净、丑是四大行当,分别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
下面将对生、旦、净、丑这四个行当进行详细介绍。
生是京剧中的男性角色,通常扮演英雄、壮丁、官员、武将等形象。
生的表演风格以雄浑豪迈为主,他们的唱腔深沉有力,舞蹈动作刚健有力,表现出男子气概和英勇豪迈的形象。
生角色在京剧中往往是整个剧情的主线,他们的出场往往会给剧情带来高潮。
旦是京剧中的女性角色,通常扮演美丽、温柔、聪明的形象。
旦的表演风格以柔美、婉转为主,她们的唱腔婉转动听,舞蹈动作轻盈柔美,表现出女性的温柔和智慧。
旦角色在京剧中往往是男性角色的伴侣或对手,她们的出场往往会给剧情带来柔情和温馨。
净是京剧中的丑角,通常扮演滑稽、搞笑的形象。
净的表演风格以夸张、滑稽为主,他们的唱腔搞笑逗趣,舞蹈动作夸张滑稽,表现出幽默和诙谐的形象。
净角色在京剧中往往是喜剧性的角色,他们的出场往往会给观众带来欢笑和轻松的氛围。
丑是京剧中的丑角,通常扮演粗野、粗俗的形象。
丑的表演风格以粗犷、豪放为主,他们的唱腔粗犷豪放,舞蹈动作粗野豪放,表现出粗俗和朴实的形象。
丑角色在京剧中往往是反面角色,他们的出场往往会给剧情带来紧张和冲突。
生、旦、净、丑这四个行当在京剧中各自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形象特点,为观众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角色形象。
生旦净丑的表演艺术是京剧的核心,也是京剧能够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京剧生旦净丑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京剧艺术家的努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使京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与时俱进,走向世界舞台。
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京剧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展,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喜爱和关注。
生、旦、净、丑是京剧中不可缺少的四个行当,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类型的角色,在京剧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京剧的生旦净丑介绍
![京剧的生旦净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e6fc54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a.png)
京剧的生旦净丑介绍
京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其中包括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生是指男性角色,代表英雄和正义。
旦是指女性角色,代表美丽和聪慧。
净是指丑角和小生,代表喜剧和轻松。
丑是指丑角,代表滑稽和幽默。
这四类行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演风格。
生行的表演力量强大,胜任刚烈、豪迈的角色,多演义士、英雄、官场大员等正面形象。
生行的服装多为黑、红、蓝等深色系,配以头带、肚兜等武将装备。
旦行的表演风格优美流畅,多演才女、公主、侠女等角色,熟练运用唱腔、舞步和动作表达女性的柔美、机智和内心丰富的情感。
旦行的服装色彩丰富,多使用金、银、紫等颜色,常带挑逗性质的珠宝配饰。
净行的表演喜剧幽默,多演喜剧角色,以活泼、机智为特色。
净行常使用脸谱,分为正、副两类。
正面脸谱常用白色,代表善;副面脸谱色彩鲜艳,有红、黄、蓝等,代表恶。
丑行的表演以搞笑、滑稽为主,常承担着调节气氛、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重要任务。
丑行的服装相对简单,多为花鸟、虫兽等印花图案,常戴有扇子、花环等饰品。
在京剧剧情中,四大行当各自扮演角色,以各自的表演特点和风格,共同呈现出别具一格的京剧艺术魅力。
京剧行当--净行
![京剧行当--净行](https://img.taocdn.com/s3/m/a5cc92fde009581b6bd9eba6.png)
脸谱不仅仅只是为了 突出人物的性格,而且也 是表示对人物褒贬的手段。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行当的净行,墨墨 知道了原来净角就是花脸。以唱为主的是正净,也就是 大花脸;以做为主的是副净,就是架子花脸;以打为主 的是武净,就是武花脸。小朋友们,你们记住了吗?
呀呀”有气势的吼叫,
架子花脸讲究做、念、 唱,以做为主。
这也是架子花脸特有
的表演方式。
武净是全武行的 花脸行当。他们 练就勇猛、冲、率、迅捷的武打功夫 武花脸即武净 和跌打翻扑的绝活儿。 或者叫摔打花脸,
以武功为主。
净行人物的性格、品质或相貌特征, 是借以特定的脸谱来表示的,也就是根据人 物性格、品质、相貌的不同,和红、黑、白、 黄、紫、绿、蓝等颜色,按固定的图案,进 行面部化妆。这种面部化妆,称作“勾脸”。
特別,声如洪钟、浑厚嘹亮,依照人物 不同的专长可再区分为唱功花脸、架子 花脸和摔打花脸。
正 净
大 花 脸
在京剧中又称铜锤或黑头,大花脸以
,所以又称唱功花脸。大花脸所扮 演的角色多为朝廷重臣,唱、念、做,以唱 为主。
副净
舞蹈性强、做工 繁重是架子花脸墨青衣少儿京剧课堂
净角是京剧表演主要行当之
一,“净”是京剧中最好辨认的行 当。无论在哪一戏剧中,凡是脸上 画着五顏六色脸谱的人物必定是属 于净行的角色,一般又称为“大花 脸”。
在京剧中,净角多半扮演性格突出
或长相奇特的男性人物,因此,不管是 动作、声音、还是服饰、化妆方式,都
比其他行当夸张。尤其是发生方法相当
京剧四大行当
![京剧四大行当](https://img.taocdn.com/s3/m/a0cf3102ccbff121dd368395.png)
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行当是我国传统戏曲一种重要的表演艺术手段,各地方戏曲剧种都有行当的划分。
京剧原分十大行当: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后概括为五大行当:生旦净末丑;最后归并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除这四行外,尚有几类次要的角色,如武戏中的配角“武行”和“觔斗行”,以及跑龙套的“流行”,所以也有七行之说,即“生旦净丑,武流觔斗”。
其他地方剧种的行当和京剧大同小异,现我们就京剧的行当作一简单的介绍——1、生行生行,指戏曲剧目中的男性形象,以面部化妆为俊扮为其特点。
根据其年龄、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不同的种类。
老生:指生行中的中年或老年形象,以戴胡须(即髯口)为其特点。
又根据其不同的表演特点,分为唱功老生、做功老生和靠把老生三类。
小生:指生行中的年轻人形象,根据不同的表演特点,可分为扇子生、纱帽生、雉尾生、穷生、武小生等类别。
(《群英会》的周瑜是雉尾小生)武生:指生行中身具武艺的男性形象,又有长靠武生(表现大将)和短打武生(表现绿林英雄)之分。
前者扎大靠,重工架;后者穿紧身衣服,重翻打。
(如《长坂坡》之赵云)红生:有时将其归入武生行,指勾红脸的身具武艺的男性形象,最典型的是关羽和赵匡胤。
2、旦行旦行,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
青衣:又叫“正旦”,多表现那些端庄稳重的中青年妇女,以唱功见长,如《铡美案》中的秦香莲,《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等。
花旦:多表现那些年轻活泼俏俐的小家碧玉或丫鬟,以做功和念白见长,如《西厢记》中的红娘,《拾玉镯》中的孙玉姣等。
武旦:表现那些身俱武艺的江湖女子或神怪精灵,多穿紧身衣服,表演上重翻打,如《白蛇传》中的青蛇、《十字坡》的孙二娘等。
刀马旦:表现那些女将或女元帅,一般要扎大靠,表演上重靠把工架,如《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等。
老旦:表现那些老年女性,用本嗓唱念,多重唱功,如《红灯记》中的李奶奶,《吊金龟》中的康氏、《辕门斩子》的佘太君等。
京剧的生旦净丑介绍
![京剧的生旦净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0065e3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f.png)
京剧的生旦净丑介绍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员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大行当的特点和表演技巧。
生:生是指男性正面角色,通常扮演有权有势的人物,如皇帝、将军、文臣等。
生行演员需要具备高大威猛的外表,有一定的功夫和武术基础,能够表现出英雄气概和豪迈的气质。
旦:旦是指女性正面角色,扮演各种贤淑美丽的人物,如仙女、皇后、公主等。
旦行演员需要具备优美婉转的唱腔,舒展灵动的舞姿,能够表现出温柔娴雅、柔情似水的气质。
净:净是指男女皆可扮演的反面角色,如恶霸、奸臣、小人等。
净行演员需要具备矫健灵活的身手,有较高的唱腔功底,能够表现出狡诈奸险、狂妄跋扈的气质。
丑:丑是指专门扮演滑稽搞笑的角色,如小丑、相声演员等。
丑行演员需要具备独特的表演技巧和幽默感,能够让观众捧腹大笑,取得良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每个行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演技巧,为京剧艺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 1 -。
京剧角色生旦净末丑介绍
![京剧角色生旦净末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95eca0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61.png)
京剧角色生旦净末丑介绍
京剧的角色包括生、旦、净、末、丑五种。
生:有雄性生、雌性生之分,它们在舞台上一般都是年轻人,主要表现青涩热情、用眼睛表达弹颤情怀或隐喻对某种情感的表达,用身体动作表示健康活泼;有的特殊角色假扮老人,用老人的艺术表演手法表现。
旦:又叫雌主角,是营造故事情节和提供爱情或情爱线索的主要角色,有雌性生角色演员扮演;因担当着重要的表演任务,使演员要具备戏剧的表演能力及艺术的雅量,以容貌、眼神、表情等表达着中性的特征。
净:是京剧舞台上最伟大的角色之一,由男演员扮演;它们的演唱主要以宋词为主,大致可分为离合宋和追随宋两类;表演“净”的演员,能把精力集中于歌以外的舞蹈,吟唱歌曲和节奏表演,情绪表演也要活跃,富有表现力和变化性;
末:又叫“少男末”,出场后头戴执佩,映衬出一种英俊、燃烧的青春气息,主要表现大胆行动、浪漫游刃有余;动作灵动,技巧轻灵,既能运用气势,又能营造幽雅清新的情调,表演时需注重情绪交待;
丑:又称伴舞丑,主要负责表演某些轻杂角色,把舞台热闹和有趣的艺术气氛表现出来,主要以滑稽笑脸、灵动舞姿、轻轻从艺等舞
姿表现,同时又不失其非凡大气,把笑声、无穷的艺术表演带入戏剧台前。
京剧头冠介绍
![京剧头冠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81dff5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5.png)
京剧头冠介绍京剧头冠是京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头冠设计独特,造型繁复,充满艺术感和文化内涵。
京剧头冠按照不同的角色类型和场景需要,具有丰富多彩的种类和风格。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京剧头冠及其介绍。
一、角色头冠1.花旦头冠:花旦是京剧中女性角色的统称,由于表演要求身子轻盈敏捷,花旦头冠多以花卉为主题设计制作,轻盈、精致、美丽的花旦头冠充满着浓郁的女性气息。
常见的有牡丹、菊花、荷花等头冠,上面配以珠子、彩丝、金线等装饰,展现出细腻华美的艺术风格。
2.生头冠:生是京剧中男性角色的称呼,生头冠一般以动物或者传说中的神仙为主题,比如龙头冠、白虎头冠、太乙真人头冠等。
生头冠造型高大、威严、气势磅礴,寓意着男性角色的英勇、正义和豁达。
3.净头冠:净是表演中没有化妆的角色,净头冠一般较为简单朴素,以扇子或者草席为主题,突显净角色的平民本质。
净头冠也有一定的区分,比如净板头、净帽子等。
4.末头冠:末是京剧中形象老朽、破败的角色,末头冠一般设计制作得很随意,并加入大量的草绳、布片等材料,寓意着这些人物穷困潦倒,生活拮据。
二、场景头冠1.官员头冠:京剧历史剧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官员头冠,包括文官和武官。
官员头冠造型讲究,一般使用宝石、珠子、金线等材质,以凸显官员的自尊、权威和财富地位。
2.妇女头冠:京剧中的妇女头冠造型丰富多样,既有富家闺秀的金簪银钗,也有雁翎花簪等。
妇女头冠的设计以美丽、精致为主,充分体现了女性角色的柔美和细腻。
3.战士头冠:京剧中的战士头冠主要呈现出威武霸气的形象,常用的材料有箭羽、虎皮、锁子甲等。
战士头冠寓意着男性角色的英勇、勇猛和战斗能力。
4.道士头冠:京剧中的道士头冠一般采用竹叶、牛角等材料进行设计制作,寓意着道士角色的敬仰和神秘感。
总之,京剧头冠是京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不同的头冠设计制作各不相同,体现出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社会地位和身份背景。
这些头冠的繁复造型和丰富内涵,充分体现了京剧这一文化瑰宝的艺术价值和立体魅力。
京剧小常识7条
![京剧小常识7条](https://img.taocdn.com/s3/m/052887c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3.png)
京剧小常识7条
1.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北京。
2. 京剧有四大角色行当:净(男性正面角色)、丑(搞笑角色)、末(女性角色)和旦(女性正面角色)。
3. 京剧的表演具有高度的技巧性,演员需要经过多年的训练才能掌握各种唱、念、做、打的技能。
4. 京剧的音乐采用特定的京剧调式,配以锣鼓、弦乐等乐器演奏。
5. 京剧的戏服富丽堂皇,有严格的规定和区别于其他戏曲的特点。
6. 京剧的剧目有很多,其中经典剧目包括《赵氏孤儿》、《红灯记》等。
7. 京剧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剧五大行当简介
![京剧五大行当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d639b8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2.png)
京剧五大行当简介京剧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形式之一,其中有五大行当,每个行当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角色类型。
以下是对京剧五大行当的简介:1.生行当(净行当):生行当是京剧中最为重要的行当之一,通常扮演男性角色。
生行当的表演特点是声音清亮、舞台形象高大、姿态挺拔。
生行当的分为青衣生、花生和老生三种类型。
青衣生一般饰演年轻勇士、公子哥儿等角色;花生扮演年轻英俊、花花公子等角色;而老生则饰演年长、有智慧的人物。
2.旦行当(花旦行当):旦行当通常扮演女性角色,是京剧中的女主角行当。
旦行当的表演特点是婀娜多姿、嗓音柔美、舞台形象婀娜多变。
旦行当又分为正旦、花旦和小生旦三种类型。
正旦饰演贵妇、仕女等角色,花旦饰演婀娜多姿的年轻女子,小生旦则饰演年轻少女的角色。
3.丑行当(末行当):丑行当是京剧中的喜剧角色行当,扮演滑稽可笑的人物。
丑行当的表演特点是言行滑稽、动作夸张、舞台形象矮敦。
丑行当的角色通常是一些有趣的小人物、家丁、丫环等。
4.净行当(正行当):净行当扮演武将、官员等正派角色,属于男性行当。
净行当的表演特点是声音洪亮、动作刚健、舞台形象英俊威武。
净行当的角色通常是武将、官员、义士等。
5.术行当(杂剧行当):术行当是京剧中的特殊行当,主要扮演杂耍、技艺特别的角色。
术行当的表演特点是多才多艺、技艺高超,能表演各种特殊功夫和技巧。
术行当的角色通常是杂技演员、武术高手等。
这些行当共同组成了京剧的基础角色体系,通过各自的表演风格和角色特点,丰富了京剧的艺术表现力。
每个行当都有其独特之处,展示出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魅力。
国粹京剧生旦净丑介绍
![国粹京剧生旦净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dba6a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a.png)
国粹京剧生旦净丑介绍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京剧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个行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演风格。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特点和代表角色。
生行当是京剧的主要角色,通常扮演男性角色,也有扮演壮丁的女演员。
生行当的表演风格以“刚中带柔”为特点,强调男儿的刚毅、憨厚和阳刚之美。
生行当的服装通常以青、白、红为主色调,常有金银饰品点缀。
生行当的代表角色有:孟丽君、霸王别姬中的项羽、岳飞等。
旦行当是京剧中扮演女性角色的行当,有时也有扮演男性角色的旦行当,如扮演少年时期的角色。
旦行当的表演风格婉约、柔美,注重舞蹈、唱腔的表现。
旦行当的服装色调丰富多样,富丽堂皇,常采用红、黄、绿、蓝等鲜艳的颜色,并配以宝石珠串。
旦行当的代表角色有: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西游记中的白骨精等。
净行当是京剧中扮演丑角的行当,净行当的表演风格幽默、滑稽,以独特的动作、表情和造型为主要特点。
净行当的服装多采用花斑、彩色,通常带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净行当的代表角色有:《拾玉镯》中的杨白劳、《折柳》中的吴道生等。
丑行当是京剧中扮演滑稽角色的行当,丑行当的表演风格滑稽、夸张,以搞笑、逗乐为主要目的。
丑行当的服装多采用花斑、逆臀裤等特殊的服饰,通常以白色为主,装饰色较少。
丑行当的代表角色有:《贵州寨》中的神秘人、《天桥新传》中的阿凡提等。
京剧的四大行当各有特点,互相补充,共同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戏剧世界。
不同行当的演员通过精湛的唱腔、表演和身段技巧,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们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他们通过不同的角色演绎,向观众呈现了各种不同的情感和人生态度,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京剧生旦净丑行当作为京剧的核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
无论是由生行当展现的英雄气概,还是由旦行当演绎的柔婉之美,抑或是由净行当和丑行当带来的欢乐和诙谐,都能让观众得到身心的愉悦和共鸣。
京剧净角是什么角色
![京剧净角是什么角色](https://img.taocdn.com/s3/m/6e4cc56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a.png)
京剧净角是什么角色
净角即净行的角色,净角通称“净”,亦叫花脸。
净角指脸谱图上的花脸角色,以面部绘画化妆应用图案化的脸面作标记,音质嘹亮,演唱风格粗大雄浑,姿势大开张,用大提琴演奏时的表情来表示。
净净分为以下几个角色:以唱歌为主的铜锤花脸和黑头痘痘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将军、僧人、绿林英雄、武花脸、等。
净行角色可以根据身份、性格、造型艺术、技术等方面的差异来划分。
正净(俗称大花脸)、副净(俗称二花脸)、武净(俗称武二花)。
副净中又有架子花脸和二花脸。
正净(俗称大花脸)以唱歌技巧为主。
在京戏中又被称为铜锤或黑头粉刺。
因《龙凤阁》中手捧铜锤而闻名,故又因其要勾黑脸谱而得名“黑头粉刺”。
大花脸扮演的角色多见朝中大臣,唱腔、唱腔、唱腔、唱腔都很有特色。
副净(也称二花脸)是以功力为主,重身姿工架,京戏又称大花脸,多演强悍豪放的反面角色。
如《盗御马》中的窦尔墩。
抹白脸的角色,如曹操也由架子花脸饰演。
武净(俗称武二花)以武学为主,一张二花脸,京剧中又称武二花。
分两大类:一类重把头工架,一类重跌扑辗压,多扮对战彼此着手或兵败一方,须摔"抢背"等,又叫"辗压花脸",如《战宛城》中吕布为武花脸,许褚为辗压花脸。
京剧中生、旦、净、丑由来的传说
![京剧中生、旦、净、丑由来的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af082de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6b.png)
京剧中生、旦、净、丑由来的传说
‖京剧中生、旦、净、丑由来的传说‖
京剧角色中的“生、旦、净、丑”名称的由来,传说是反其义而名的。
“生”,是生疏的意思。
而生角的演出老练成熟,故反其义为“生”。
“旦”指旭日东升。
而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名为“旦”。
“净”,即清洁干净,而净角都是大花脸,看起来很不干净,不干净的反面就是干净,因而名“净”。
“丑”指属相,丑属牛,牛性笨。
而演丑角的人,则要求伶俐、活泼、聪明,所以反其名为“丑”。
以上是传说。
京剧角色的分行十分细致,早先分为十行,后来才归并为生旦净丑四行。
各类角色根据剧中人物的身份、气质与性格的不同,都有固定的脸谱、扮相和服饰,各行角色的舞台动作也都有规范。
京剧形成的初期,老生最受重视,出现了“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老生新三杰”谭鑫培、汪秋芬、孙菊仙。
20年代出现“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后,旦角的地位变得重要了。
这是京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变化。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人称为京剧界的四大名旦。
1928年,北京的《戏剧月刊》,发起以“四大名旦”为题的征文,获得观众热烈响应。
1930年,征文揭晓,集中于梅、程、荀、尚四人,称梅兰芳如春兰,有王者之香;程砚秋如菊花,霜天挺秀;荀慧生如牡丹,占尽春色;尚小云如芙蓉,映日鲜红。
自此,“四大名旦”的名声流传全国。
京剧 净 形体训练
![京剧 净 形体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129e49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1.png)
京剧净形体训练
京剧净角是京剧四大行当之一,净角主要扮演男性角色。
要在舞
台上展现出净角的独特魅力,形体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净角的身姿要挺拔,脊柱要保持直立,不要驼背。
要注意
头部和颈部的姿态,头要微微仰起,颈要伸直。
这样可以使演员呈现
出端庄的形象。
其次,净角的双眼要有神,眼神要饱满而有力,能够与观众建立
视觉联系。
眼神的运用是净角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传达出角色
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再次,净角的手势要优雅而精确。
手的姿势要自然舒展,动作要
准确、流畅。
每一个手势都要有力度,表现出净角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此外,净角的步法要稳健而有力。
脚步的节奏要稳定,同时要有
力度,能够打出独特的节拍。
步法的运用能够衬托出净角角色的气质
和形象。
形体训练对净角演员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磨练,才能够使净角演员的形体达到符合京剧要求的标准,展现出精湛的演
技和独特的魅力。
京剧净介绍
![京剧净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14296b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6.png)
京剧净介绍京剧里的净角儿呀,那可老有意思了呢!净角呢,在京剧里可是很有特色的存在。
这净角啊,通常都是那些大花脸的角色。
您想啊,一上台,那脸画得花花绿绿的,可显眼了。
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净角又分为好几种呢。
像正净,这正净一般扮演的都是那种地位比较高的人物。
比如说像包公这样的角色。
包公那可是正义的化身啊,在舞台上,正净演包公的时候,那一脸的黑色油彩,再加上那严肃的表情,就把包公那种刚正不阿的劲儿给演出来了。
看正净演包公断案,就感觉自己真的回到了古代的公堂之上,那气场,老强大了。
还有副净呢。
副净又可以细分出来架子花脸和二花脸。
架子花脸啊,那是特别注重身段和表演的。
他们在舞台上的动作可花哨了,就像在跳舞一样,但是又特别有力量感。
演的角色也很多样,有时候是那种比较莽撞的武将,有时候又是那种有点滑稽的人物。
二花脸呢,就有点像配角了,不过可别小瞧这配角,没有他们的衬托,主角的光彩也会少很多呢。
再说说武净吧。
武净啊,那就是靠武功吃饭的。
在舞台上,那翻跟头、打斗的场面可精彩了。
他们的动作特别快,就像一阵风似的。
而且那一招一式都特别有讲究,就像是武林高手过招一样。
看武净在舞台上的表演,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的武术比赛,只不过这比赛还带着京剧的那种韵味。
净角的化妆也是一大特色。
那脸谱啊,每一种颜色、每一个图案都有含义。
红色的脸谱可能代表着忠诚正义,像关公;黑色的脸谱大多是刚正不阿的象征,就像前面说的包公;白色的脸谱呢,很多时候是代表着阴险狡诈的人物,像曹操。
这脸谱就像是净角的身份证一样,让人一看就大概知道这个角色是个什么样的人。
净角的唱腔也很有特点。
那声音啊,又洪亮又有穿透力。
在戏院里听净角唱戏,感觉整个屋子都在震动。
他们的唱腔里有着一种豪迈的感觉,就像那些英雄豪杰在诉说自己的故事一样。
净角的服装也特别华丽。
那些大袍子、大盔甲的,穿上之后就特别有范儿。
而且这些服装的颜色也很鲜艳,和他们的脸谱搭配起来,那视觉效果,简直了。
四大京剧行当之一——净行
![四大京剧行当之一——净行](https://img.taocdn.com/s3/m/c95a732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4f.png)
四大京剧行当之一:净行提及京剧,人们脑海中第一印象就是形形色色的脸谱,本期“京剧小课堂”,本报特邀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华莹,为大家介绍画着“脸谱”演绎戏剧人生的四大京剧行当之一:净行。
据王华莹介绍,净,俗称“花脸”,主要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
扮演净的演员,根据人物性格、品质、相貌的不同,要用红、黑、白、黄、紫、绿、蓝等颜色按固定的图案,进行面部化妆。
净,唱用宽音或假音,表演动作幅度大。
净分文净与武净,细划分则有“铜锤花脸”、“黑头”、“老脸”、“奸白脸”、“架子花脸”、“武花脸”等。
铜锤花脸铜锤花脸简称“铜锤”。
得名自《二进宫》等剧中定国公徐彦昭的扮相。
其脸上勾红、紫“六分脸”老年人脸谱。
徐彦昭总是怀抱一柄系着红绸子的铜锤。
这柄铜锤为治理朝纲,可以“上打天子,下打朝臣”。
这个人物的繁重唱段深受人们欣赏,以后便以他手持的铜锤命名,成为花脸的一种类型。
后来便把以唱为主,唱工繁难的花脸,都泛称为“铜锤”。
黑头京剧“包青天”包拯的戏很多,包拯可谓刚直不阿、秉公办案、执法如山的典范。
如“铜锤”的命名一样,净行中也以包拯的脸谱命名了另一种类型——“黑头”。
包拯唱的音腔气势高亢、明快如斩钉截铁,并重于做表,表演动作刚柔兼重,富有舞蹈性。
以包拯为代表的黑头,也是唱工繁难的行当。
然而唱“黑头”的演员不能完全专业化只会演包拯,他还要演其他花脸角色,这样一来,“黑头”渐渐地变成代表一般唱工花脸的代名词。
今天,甚至有的分法已将“黑头”划入“铜锤”之中。
老脸老脸主要扮演男性老年人,其脸谱是“六分脸”、“老十字门”等“老脸”。
勾画红、黑、紫、粉等颜色,在脑门上又画出一块与脸膛前面不同的色彩,主要有《将相和》中的廉颇、《赤壁之战》中的黄盖、《敬德装疯》中的尉迟恭等。
老脸角色也多用架子花脸替代,如李佩就多用架子花脸扮演。
奸白脸又叫“水白脸”或“白抹”。
多扮演阴险、凶残、狡诈之徒,都是老奸巨猾的反面人物。
净是京剧什么角色
![净是京剧什么角色](https://img.taocdn.com/s3/m/9db39d1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b.png)
净是京剧什么角色
京剧之中的“净”也叫净角俗称花脸,以浓厚的色彩画出图案的脸谱为明显标识,主要是用于表现性格、样貌异于常人,品格、行为有着明显特征的角色,京剧之中的“净”也分正净、副净以及武净。
京剧之中的“净”是京剧生旦净末丑角色中的一个角色,可以表现正直、勇猛、残暴、狡猾等各样的性格,也扮演可以小到少儿,大到百岁老人,身份可以是平民百姓,也可以是帝王将相,有正面的角色也有反面的人物。
京剧之中的净角会用脸上的脸谱来表示人物的品性特点,除了突出品性之外也会直接用颜色来表现人物的好坏。
红脸大多都是忠义之士,以包拯为代表的黑脸代表了刚正不阿、铁面无私,黄脸表现为性格残暴,白脸表现为阴险狡诈。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老脸,表现为老年男性。
正净俗称大花脸,对唱功有一定要求,扮演的人物大多都是朝中大臣,造型大气、有威严感,比如扮演廉颇、包拯等人物。
副净俗称二花脸,对身段有一定要求,扮演的大多都是武林豪侠或者性格勇猛之人,比如扮演张飞、鲁智深等人物,也有扮演反面角色的白脸,比如扮演秦桧、曹操等人物。
武净俗称武花脸,对武功有一定要求,扮演的大多都骁勇善战之人,角色注重武打不注重唱功,比如扮演杨六郎、典韦等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武花脸 • 即武净,以武功为主,为二花脸一支,京 剧里又称为武二花。分两类:一类重把子 工架,一类重跌扑摔打,多扮交战双方下 手或战败一方,须摔“抢背”等,又叫 “摔打花脸”,如《战宛城》中典韦为武 花脸,许褚为摔打花脸。
起源期
• 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欲望的高涨。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和戏曲声腔昆山腔的兴起,纷纷蓄养家班,角色斗艺, 并卖力为乾隆下江南收集声色歌舞,不惜重金包装徽剧色艺,客观上 为徽剧进京创造了条件。雄霸明清商界500余年的徽州商帮以盐商出 名,黄山歙县的盐商尤其出名,富甲一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戏 曲声腔昆山腔的兴起,江南江北文人士大夫和富商巨贾纷纷蓄养家庭 戏班。已经在外地商界崭露头角的徽商也纷纷效仿。长期为某个徽州 商人所养所用的戏曲班社就被外人称为“徽班”。徽商广蓄家班,安 徽沿江一带,包括古徽州的地方戏也开始兴盛。他们唱昆腔,由于语 言的差异而不“谐吴音”,不经意间唱出了一点“。尤以诞生在安徽 安庆市怀宁县的石牌调最著名。徽州艺人带着乡音下扬州,得到了徽 商们的亲情惠顾和重金扶持。他们或出没于码头街肆,或为徽商富贾 所容留。技艺得到发展,乡音也渐占上风。这的含义。
京剧——净
代表人物
• 早期正净的代表人物是何桂山,扮相雄伟,脸谱简洁大方,嗓音浑厚 峭拔。他是京昆两门的净角演员,他的弟子有裘桂仙、金秀山等。 • 金少山是著名京剧演员金秀山之子。幼年随父学艺,在继承父亲铜锤 唱腔基础上,吸收了架子花脸的唱、做,突破了两者严格的分工界限。 在吐字、行腔、气口等技巧的运用方面也较一般铜锤花脸细微,形成 了自己的风格。 • 侯喜瑞八岁入科班,后又拜名净黄润甫为师,得其真传。他能融合各 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世称侯派,表演矫健、细腻,注重形式美, 并坚守“懂剧情、懂戏理、懂戏词”,“发于内,形于外”的原则。 唱、念口劲严谨,字韵准确,能根据本人嗓音条件,常用炸音、沙音、 立音唱法简洁大方,讲究顿挫、收放、字字真切。他武功精湛,做功 身段边式利落,层次分明,继承了黄润甫善用“大功架”的特点,利 用长腰、立腰等弥补身材瘦小之不足。侯派脸谱细致、干净、形象生 动,自成一家。
分类
• 大花脸 • 以唱功为主。在京剧中又称铜锤或黑头。 因为《龙凤阁》中的徐延昭手捧御赐铜锤 而得名,又因包拯须勾黑色脸谱而叫黑头。 大花脸所扮演的角色多为朝廷重臣,唱、 念、做派要求雄浑、凝重。
• 二花脸 • 以做功为主,重身段工架,京剧又称架子 花脸,多扮演勇猛豪爽的正面人物。如 《盗御马》中的窦尔墩。抹白脸的角色如 曹操也由架子花脸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