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第三节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一轮课后习题(含答案)单元质检卷十化学实验基础

单元质检卷十化学实验基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9浙江4月选考,11)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A.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 mL氯气、20 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B.在表面皿中参加少量胆矾,再加入3 mL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黑色固体生成2.(2020北京通州质检)学习和研究化学,常常要举行实行。
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和变乱的保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剩余的钠块直接投进垃圾箱B.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在干燥环境中密封存放C.用CCl4萃取碘,振荡分液漏斗后要打开活塞放气D.电器失火要先切断电源3.(2020湖南株洲调研)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Na2O 2没有变质 稳定性:C ≡C 键>C C 键4.(2020安徽A10联盟联考)凭据下列实行征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5.(2020湖北神农架月考)下列有关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利用CCl4密度大于乙醇,进行CCl4与乙醇混合物的分离B.②进行H2、NH3、CO2、Cl2、NO、NO2等气体的收集C.③当X选用苯时可进行NH3或HCl的吸收,并防止倒吸D.④可用于NH3的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NH36.实验室将NH3通入AlCl3溶液中制备Al(OH)3,经过滤、洗涤、灼烧得Al2O3,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NH3B.用装置乙制备Al(OH)3C.用装置丙过滤并洗涤Al(OH)3D.用装置丁灼烧Al(OH)3得Al 2O 37.(2020福建厦门调研)依据下列实行征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 实验现象①品红溶液红色褪去,经检验溶液中含有S O 42-②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至沸腾,未见颜色恢复,有气体溢出,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遇淀粉碘化钾试纸,无明显变化A.品红溶液褪色是氯水漂白所致B.集气瓶中发生了反应:Cl 2+SO 2+2H 2OH 2SO 4+2HClC.依据现象②可确定产生的气体为SO 2D.检验S O 42-的试剂为:盐酸、BaCl 2溶液 8.通过测定混合气中O2含量可计算已变质的Na 2O 2(含Na 2CO 3)纯度,实验装置如图(Q 为弹性良好的气囊)。
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化学实验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十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
5 Ca -40 Fe-56 Zn-65 Br-80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42分)1.(2016·山东潍坊期中)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或实验基本操作合理的是导学号 25471395( B )①用50 mL量筒量取5。
2 mL稀硫酸②用酒精洗涤沾有硫粉的试管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0.1 g氯化钠晶体④实验中不慎将手指划破,可立即用FeCl3溶液止血⑤用瓷坩埚熔融NaOH ⑥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A.①②③④B.③④⑥C.③④⑤D.③⑤⑥[解析]①量筒的量程太大,不能准确量取,错误;②由于S微溶于酒精,所以不能用酒精洗涤沾有硫粉的试管,错误;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0。
1 g氯化钠晶体,正确;④实验中不慎将手指划破,血液是胶体,遇到FeCl3溶液会发生聚沉,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正确;⑤瓷坩埚的成分中含有SiO2,能够与NaOH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瓷坩埚熔融NaOH,错误;⑥由于酸性:H2SO3>H2CO3,所以可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正确.2.(2017·四川省泸州市一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错误!( D )A.用pH试纸测得NaC1O溶液的pH为10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C.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D.向K2Cr2O7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逐渐变黄[解析]A.NaClO溶液有漂白性,故不能用pH试纸来测其pH,故A错误;B。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考点1 物质的分类胶体1.(2019·黄冈模拟)某化学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福尔马林、聚苯乙烯、油脂、生铁、铝热剂、肥皂均是混合物②冰和干冰都是酸性氧化物,固体时是分子晶体③小苏打、硬脂酸钠、BaSO4、Al2O3都是强电解质④CO2、NH3、SO2、H2S、Cl2都是非电解质⑤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烟水晶、雾都是胶体⑥纯碱、胆矾和H2O2分别属于碱、盐和氧化物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选A。
①福尔马林是甲醛水溶液,聚苯乙烯是苯乙烯的加聚反应产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铝热剂是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等的混合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盐,上述物质均属于混合物,正确;②冰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③小苏打、硬脂酸钠、BaSO4、Al2O3都是强电解质,正确;④CO2、NH3和SO2都是非电解质,H2S是电解质,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⑤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烟水晶、雾都是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⑥纯碱为Na2CO3,属于盐类,错误。
2.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
从分类角度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B.实验②、③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②、③均为放热反应D.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解析】选B。
实验③制得的胶体为混合物,A错误;实验②氯化铁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实验③中发生的水解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正确;实验②属于物理变化,该过程中放热,实验③是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C错误;实验①所涉及的Fe、Cl2都不是电解质,D错误。
3.(2019·阳泉模拟)下列有关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B.阳离子、阴离子中均分别只含有一种元素,则由这样的阴、阳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白磷转化为红磷是物理变化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解析】选D。
高考化学一轮课时达标习题 第10章 化学实验(1)(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第10章化学实验(1)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D )解析浓硫酸是有强氧化性的腐蚀性酸,D项正确。
2.实验室中保存下列化学药品的方法不妥当的是( C)A.将AgNO3晶体放在棕色试剂瓶中B.NaOH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试剂瓶中C.金属钾、钠和非金属白磷保存在煤油中D.浓硝酸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解析白磷易自燃,须存放在水中,C项错误。
3.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A.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B.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C.不慎将浓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抹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D.如果酸流到实验台上,立即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4.完成下列实验,所选装置正确的是( A)选项 A B C D实验目的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室用纯碱和稀硫酸制备二氧化碳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出碘实验装置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预测或装置的选用正确的是( B)A .用装置(Ⅰ)加热草酸晶体获取某些气体(草酸晶体的熔点为101.5 ℃,分解温度约为150 ℃)B .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酸性KMnO 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 .用装置(Ⅲ)进行实验时,广口瓶内先有浅红棕色气体出现后又变为无色,且不会产生空气污染D .用装置(Ⅳ)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解析 草酸晶体熔点(101.5 ℃)低于分解温度(150 ℃),未分解就先熔化,试管口应向上倾斜,A 项错误;浓硫酸与蔗糖(含少量水)作用,有CO 2、SO 2生成,SO 2能还原高锰酸钾,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项正确;产生的NO 污染空气,C 项错误;装置中缺少温度计,D 项错误。
6.下列操作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容积的试管加热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立试管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⑥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胶头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⑨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⑩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 .①④⑦⑩B .①④⑤⑦⑩C .①④⑤⑦⑧⑩D .④⑤⑦⑩解析 ②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错误;③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把鼻孔靠近容器口,错误;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应对着手心,防止标签被腐蚀,错误;⑥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容易使烧瓶破裂,错误;⑧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在试管口上方,错误;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且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错误。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强化练(解析版)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和提纯

课时强化练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和提纯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CH3COONa溶液的pHB.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沸点为78.3 ℃)和苯(沸点为80.1 ℃)的混合物C.用淀粉KI试纸鉴别碘水和FeCl3溶液D.用Na2CO3溶液鉴别CaCl2溶液、NaCl溶液和稀硫酸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CH3COONa溶液的pH时,溶液被稀释,使测定的pH 偏小,故A项不合理;由于乙醇(沸点为78.3 ℃)和苯(沸点为80.1 ℃)的沸点很接近,其混合物不适合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项不合理;淀粉KI 试纸遇碘水变蓝色,Fe3+能将I-氧化成I2,则淀粉KI试纸遇FeCl3溶液也变蓝色,所以用淀粉KI试纸不能鉴别碘水和FeCl3溶液,故C项不合理;将Na2CO3溶液分别滴入CaCl2溶液、NaCl溶液和稀硫酸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和产生气泡,所以可以用Na2CO3溶液鉴别CaCl2溶液、NaCl溶液和稀硫酸,故D项合理。
2.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A.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置于酒B.将少量银氨溶液加入盛有淀粉和硫酸B3.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B.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炔C.Ca(OH)2和NaHCO3溶液可以用互滴法鉴别D.用硫酸铜溶液可以鉴别NaOH、Na2S、NaCl、BaCl2C乙醇易溶于水,不分层,苯和溴苯不溶于水,分层,苯的密度比水小,溴苯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可以用水来鉴别,A项正确;乙炔由于含碳量大,燃烧时有较多黑烟,B项正确;Ca(OH)2和NaHCO3溶液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现象都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无法用互滴法鉴别,C项错误;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混合产生蓝色沉淀,与硫化钠混合产生黑色硫化铜沉淀,与氯化钠混合无明显现象,与氯化钡混合产生白色硫酸钡沉淀,现象不同,所以可以鉴别,D项正确。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 第4课时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时集训(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

第4课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时集训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物质的检验1,5,6,7物质的鉴别2,3,4一、选择题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B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加入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中有C存在B 用激光笔照射鸡蛋白溶液有丁达尔效应鸡蛋白溶液属于胶体C 某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紫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SO2D 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无K+解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遇到盐酸,均会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A项错误;用激光笔照射鸡蛋白溶液,产生丁达尔效应,说明鸡蛋白溶液属于胶体,B项正确;某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紫色褪去,说明该气体具有还原性,该气体可能是SO2、乙烯、乙炔等,C项错误;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Na+,由于没有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观察,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K+,D项错误。
2.7瓶分别含有Cu2+、Fe3+、Al3+、Mg2+、Fe2+、N、Na+等离子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该试剂是( C )A.KMnO4溶液B.KSCN溶液C.NaOH溶液D.NH3·H2O溶液解析: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含Fe3+的溶液呈黄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KMnO4溶液、KSCN溶液与剩余的4种离子均不反应,无法鉴别,故A、B错误;分别向剩余的4种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含Al3+的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含Mg2+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解,含N的溶液加热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含Na+的溶液无明显现象,故C正确;NH3·H2O溶液无法鉴别Mg2+和Al3+、N和Na+,故D错误。
3.只用一种试剂不能进行鉴别的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B )A.FeO、Fe(粉)、CuO、CB.(NH4)2SO4、NH4Cl、NaNO3、NaClC.乙醛、乙酸、甲酸、乙醇D.苯、四氯化碳、苯酚、己烯、乙醇解析:FeO、Fe(粉)、CuO、C分别与盐酸混合的现象为:浅绿色溶液、气体生成、蓝色溶液、无现象,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正确;(NH4)2SO4、NH4Cl、NaNO3、NaCl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利用氢氧化钡、硝酸银可鉴别,故B错误;乙醛、乙酸、甲酸、乙醇分别与氢氧化铜混合的现象为:砖红色沉淀、蓝色溶液、砖红色沉淀和蓝色溶液、无现象,现象不同,可鉴别,故C正确;苯、四氯化碳、苯酚、己烯、乙醇可以用溴水鉴别,现象分别为:液体分层,上层为橙红色;液体分层,下层为橙红色;白色沉淀;溴水褪色;液体不分层,D正确。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十)碳、硅及其化合物(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跟踪检测(十) 碳、硅及其化合物1.硅及其化合物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陶瓷、水晶、水泥、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B .水玻璃是纯净物,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C .某硅酸盐的化学式为KAlSi 3O 8,可用K 2O·Al 2O 3·6SiO 2表示D .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高纯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解析:选C 水晶的主要成分为SiO 2,不属于硅酸盐产品,A 错误;水玻璃是Na 2SiO 3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B 错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是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是高纯硅,D 错误。
2.大多数物质的俗名是根据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或用途得来的。
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或用途不相符的一项是( )解析:选A 石英主要用于生产玻璃和光导纤维等,晶体硅才用于制作集成电路。
3.我国科学家制得了SiO 2超分子纳米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SiO 2与干冰的物理性质相似B .SiO 2耐腐蚀,不与任何酸反应C .工业上用SiO 2制备粗硅D .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 2,具有导电性解析:选C A 项,SiO 2熔、沸点高,干冰的熔、沸点低,两者物理性质不相似;B 项,SiO 2能与氢氟酸反应;C 项,工业上用SiO 2制粗硅:SiO 2+2C=====高温Si +2CO↑;D 项,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 2,能传导光,但是不导电。
4.工业制粗硅的反应为2C +SiO 2=====高温Si +2C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 2为分子晶体,Si 为原子晶体B .Si 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C .在该反应条件下,C 的氧化性强于Si 的氧化性D .每生成1 mol Si 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目约为4×6.02×1023解析:选D A 项,SiO 2、Si 晶体类型均为原子晶体,错误;B 项,SiO 2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错误;C 项,在该反应条件下,C 的还原性强于Si 的还原性,错误;D 项,在反应中每有1 mol Si 生成,理论上转移的电子为4 mol ,即约为4×6.02×1023,正确。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第三节 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时训练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一、选择题1.以下对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正确的选项是( )A.参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有CO2-3B.参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有SO2-4 C.参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一有NH+4D.参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有Ba2+答案:C2.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如下图的中(可加热)试纸的选用、现象、对结论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解析:选C。
碘遇淀粉变蓝,不能说明碘具有氧化性,A错误;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为碱性气体,B错误;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C正确;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说明NO2为氧化性气体,D错误。
3.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参加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解析:A.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那么原溶液中可能有SO2-4或氯离子,A错误;B.下层溶液显紫,因氯水氧化碘离子,原溶液中有I-,B正确;C.观察K 元素的焰色反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由现象,原溶液中一有Na+,不能确是否含K+,C错误;D.氨气溶于水呈碱性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枯燥的试纸不能检验,D错误。
4.室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至分解完全并确分解产物成分的装置如下图(分解的固体产物可能有FeO、Fe2O3和Fe3O4,气体产物可能有NH3、N2、H2O、SO3和SO2)。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取①中固体残留物与稀硫酸反并滴加KSCN,溶液变红,那么残留物一为Fe2O3B.装置②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试剂X最好选用碱石灰C.装置③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3气体生成并除去SO3和NH3D.装置④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2气体生成,装置⑤用于收集生成的NH3和N2答案:C解析:A、①中固体残留物中也可能含有FeO,也可能不含有Fe2O3而含有Fe3O4,而不一只有Fe2O3,故A错误;B装置②的作用是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含有水蒸气生成,故试剂X选用无水硫酸铜,B错误;C装置③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3气体生成,如有SO3气体生成那么装置③中酸性条件下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并用氯化钡和盐酸除去SO3和NH3,C正确;D.NH3极易溶于水,假设分解产物中有NH3,那么NH3被装置③中的溶液所吸收了,装置⑤中可以收集到氮气,不可能收集到NH3,D错误。
2022届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0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与鉴别含解析新人教版

物质的别离、提纯、检验与鉴别一、选择题1.如下是我国古代常见的操作方法,其中带着重号局部的操作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的别离除杂方法的原理相似的是( )A.过滤、蒸馏、萃取、蒸发B.过滤、蒸发、萃取、蒸馏C.蒸发、萃取、蒸馏、过滤D.萃取、蒸馏、萃取、蒸发2.实验室从干海带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仪器选用错误的答案是( )A.灼烧干海带——坩埚B.过滤海带灰悬浊液——长颈漏斗C.从碘水中萃取碘——分液漏斗D.别离碘和四氯化碳——蒸馏烧瓶3.如下列图的别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对应的混合物别离操作方法正确的答案是( )A.蒸馏、分液、蒸发、过滤B.蒸发、过滤、蒸馏、分液C.蒸馏、过滤、蒸发、分液D.蒸发、分液、蒸馏、过滤4.如下关于物质的别离提纯不正确的答案是( )图1 图2A.用如图1所示装置别离CCl4和水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参加适量浓溴水,过滤C.实验室用如图2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D.除去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5.用如下实验装置进展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D.用图4所示装置别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6.如下别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答案是( )7.8.为提纯如下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别离方法错误的答案是( )9.A.别离Br2和苯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进展分液B.验证Fe2(SO4)3溶液中含Fe2+的方法是参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C.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已变质D.提纯混有少量NaCl的KNO3的过程:加热溶解→降温结晶→过滤→洗涤→枯燥10.如下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答案是(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催化剂条件下通入H2B.乙醇中含有乙酸杂质:参加碳酸钠溶液,分液C.FeCl3溶液中含有CuCl2杂质:参加过量铁粉,过滤D.CO2中含有HCl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洗气11.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下列图。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十章 化学实验 10-3-3(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

A.用NaHCO3溶液可一次鉴别出稀盐酸、NaOH溶液、AlCl3溶液、NaAlO2溶液
B.高锰酸钾试剂瓶内壁上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C.除去SO2中少量HCl,将其通入饱和的Na2SO3溶液
D.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测得水温下降,证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NaH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与AlCl3溶液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有沉淀生成和气体放出,与NaAlO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A项正确;高锰酸钾试剂瓶内壁上黑色物质为MnO2,应用热的浓盐酸洗涤,B项错误;SO2也会与饱和Na2SO3溶液反应,除去SO2中少量HCl,应将其通入饱和的NaHSO3溶液,C项错误;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水温下降,也可能是其溶解吸热引起的,D项错误.。
答案:A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化学实验设计,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A项,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r2+SO2+
2H2O===2HBr+H2SO4,说明SO2具有还原性,不能说明SO2具有漂。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鉴定)作业

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鉴定)1.利用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鉴别Fe2+和Fe3+B.证明溶液中含有NH+4:用NaOH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C.用互滴的方法鉴别Na2CO3溶液和NaHSO4溶液D.鉴别NO2和溴蒸气: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答案】C【解析】KMnO4能与盐酸反应,KMnO4溶液不能用盐酸酸化,一般用硫酸酸化;证明溶液中含有NH+4:加NaOH溶液,加热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a2CO3溶液和NaHSO4溶液互相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可以鉴别;NO2遇水转化生成的硝酸能将I-氧化生成单质碘,故NO2和溴蒸气都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
2.某阳离子为钠离子的溶液中,可能含有SO2-4、CO2-3、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只取原溶液一次,便能一一检验出其中存在的阴离子。
下列加入试剂的顺序最合理的是() A.HNO3、Ba(NO3)2、AgNO3B.Ba(NO3)2、AgNO3、HNO3C.酚酞、Ba(NO3)2、AgNO3D.HCl、BaCl2、AgNO3【答案】A【解析】抓住题中要求“只取原溶液一次,一一检验出其中存在的阴离子”,即每加一种试剂只与一种离子反应且有明显现象,并且所加试剂不能对后续离子的检验产生干扰。
检验各选项不难发现只有A项符合要求:①先加入过量的HNO3,若有气体产生,说明有CO2-3,否则没有;②继续加入过量的Ba(NO3)2,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SO2-4,否则没有;③向②的上层清液中再加入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Cl-,否则没有。
B、C项中加入Ba(NO3)2后,SO2-4、CO2-3都会形成白色沉淀,无法确定到底存在哪种离子,D项中加入HCl后引入了Cl-,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有Cl-,因此B、C、D均不正确。
3.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③在②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④取③中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020版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资料(人教版 课件+课时训练) (1)

返回导航
第三节 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知识梳理考点突破
真题训练感悟高考
课时训练
a、b、c、d、e 依次可能是( ) A.O2、NO、HCl、NH3、CO2 B.O2、NO、NH3、HCl、CO2 C.NO、O2、NH3、HCl、SO2 D.HCl、CO2、NH3、H2S、CH4 答案:C
返回导航
第三节 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不用 它们去鉴别其他的几种物质。
试剂 ② 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能否用加热或焰色反应等方
返回导航
第三节 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知识梳理考点突破
真题训练感悟高考
课时训练
(1)原溶液中肯定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__________。
(2)判断是否有 Na+的理由是__________。 (3)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如何转移到烧杯中?__________。 (4)若步骤③改用 BaCl2 和盐酸的混合液,对第(1)题结论有无影 响。________ 答案:(1)SO23-、Br-、CO23-、Na+ (2)有,溶液中至少含有一种阳离子(3)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4)无 影响
返回导航
第三节 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知识梳理考点突破
真题训练感悟高考
课时训练
A.一定含有 CO2、H2O,可能含有 H2、CO B.一定含有 CO、H2O,可能含有 H2、CO2 C.一定含有 CO、CO2,可能含有 H2、H2O D.一定含有 CO、H2,可能含有 H2O、CO2 中的一种 答案:D
返回导航
第三节 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知识梳理考点突破
真题训练感悟高考
课时训练
Fe3+ Cu2+
① Fe3++3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第三节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一、选择题1.下列对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2-3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2-4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答案:C2.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加热)试纸的选用、现象、对应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B中试剂湿润的试纸A 现象结论A 碘水淀粉试纸变蓝碘具有氧化性B 浓氨水、生石灰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氨气为碱性气体C Na2SO3、硫酸品红试纸褪色SO2具有漂白性D Cu、浓硝酸淀粉KI试纸变蓝NO2为酸性气体解析:选C。
碘遇淀粉变蓝,不能说明碘具有氧化性,A错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为碱性气体,B错误;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C正确;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说明NO2为氧化性气体,D错误。
3.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 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2-4B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D滴加稀NaOH溶液;将干燥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解析:A.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则原溶液中可能有SO2-4或氯离子,A错误;B.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因氯水氧化碘离子,原溶液中有I-,B正确;C.观察K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由现象,原溶液中一定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含K+,C错误;D.氨气溶于水呈碱性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干燥的试纸不能检验,D错误。
4.实验室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至分解完全并确定分解产物成分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分解的固体产物可能有FeO、Fe2O3和Fe3O4,气体产物可能有NH3、N2、H2O、SO3和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①中固体残留物与稀硫酸反应并滴加KSCN,溶液变红,则残留物一定为Fe2O3 B.装置②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试剂X最好选用碱石灰C.装置③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3气体生成并除去SO3和NH3D.装置④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2气体生成,装置⑤用于收集生成的NH3和N2答案:C解析:A、①中固体残留物中也可能含有FeO,也可能不含有Fe2O3而含有Fe3O4,而不一定只有Fe2O3,故A错误;B装置②的作用是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含有水蒸气生成,故试剂X 应选用无水硫酸铜,B错误;C装置③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3气体生成,如有SO3气体生成则装置③中酸性条件下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并用氯化钡和盐酸除去SO3和NH3,C 正确;D.NH3极易溶于水,若分解产物中有NH3,则NH3被装置③中的溶液所吸收了,装置⑤中可以收集到氮气,不可能收集到NH3,D错误。
5.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Al2(SO4)3B.NaOHC.BaCl2D.FeSO4答案:D6..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H+、②Na+、③Fe3+、④NO-3、⑤I-中的某几种,若向此溶液中加AgNO3溶液有不溶性物质析出;若向此溶液中加铜片和浓硫酸并加热,有红棕色气体放出,则此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⑤答案:C7.(2019届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 用玻璃棒蘸取某样品进行焰色反应时观察到黄色火焰该样品含钠元素B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振荡、静置、有气泡产生证明非金属性:Cl>CC 向酸化的KMnO4溶液通入S0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证明S02被氧化为SO2-4D将10mL 2mol/L的KI溶液与1 mL 1mol/LFeCl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颜色变红KI与FeCl3反应有可逆性解析:A、玻璃中含有钠元素,干扰钠离子的检验,应用铁丝或铂丝,A错误;B、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可知酸性盐酸大于碳酸,但盐酸为无氧酸,则不能比较Cl、C的非金属性,B错误;C、向酸化的KMnO4溶液通入S0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如果高锰酸钾溶液使用的是硫酸进行的酸化,则不能确定SO2-4是后来生成的还是原溶液中的,C错误;D、10mL 2mol/L的KI溶液与1 mL 1mol/LFeCl3溶液混合,其中KI过量,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颜色变红,证明溶液中还存在三价铁离子,因此可证明KI与FeCl3反应进行不彻底,有可逆性,D正确。
8.(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大量含有的离子如下表:阳离子H+、K+、Al3+、NH+4、Mg2+阴离子OH-、SO2-4、CO2-3、AlO-2将Na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混合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H+、NH-4、Al3+、Mg2+、SO2-4B.图中a=4C.b=7;c=9D.此溶液还需要用焰色反应继续检验,才能确定溶液准确组成答案:B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H+、NH-4、Al3+、Mg2+、SO2-4,A正确;B、含有2mol的氢离子需要消耗氢氧化钠2mol,则需要2mol过氧化钠来生成,所以a =2,B错误;C、含有镁离子和铝离子一共5mol,所以消耗过氧化钠的量为5mol,再加上a =2,则b=7,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所以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是2mol,完全将氢氧化铝溶解,消耗1mol的氢氧化钠,即需要1mol的过氧化钠来生成,所以c=9,C正确;D、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K+,钾离子的检验常用焰色反应,D正确。
9.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10.为了证明(NH4)2Fe(SO4)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4、Fe2+、SO2-4和H2O,下列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加热,试管口有液体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结晶水B.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得淡绿色溶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Fe2+C.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加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2-4D.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加浓NaOH溶液,加热,试管口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4答案:D11.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 A.Ba(OH)2KSCN NaCl Mg(NO3)2(FeCl3溶液)B.NaNO3NaHCO3(NH4)2SO3(H2SO4溶液)C.NH4Br K2CO3NaI CaCl2(AgNO3溶液)D.(NH4)3PO4NaBr CuSO4AlCl3(KOH溶液)答案:C12.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AlO-2、SiO2-3、SO2-3、CO2-3、SO2-4中的若干种离子。
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C.K+、AlO-2和SiO2-3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D.CO2-3和SO2-4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答案:C解析: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生成,则X中至少含有CO2-3、SO2-3中的一种,有沉淀甲生成则溶液X中一定含有SiO2-3,有SiO2-3则一定不含有Mg2-、Al3-;无色溶液甲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一定是Al(OH)3,则溶液X中一定含有AlO-2,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一定含有阳离子,则只能是K+,SO2-4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故C正确。
13.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饱和食盐水,另一瓶是蒸馏水,下面是某同学提供的几种鉴别方法:①用光学显微镜观察;②用硝酸银溶液;③导电性实验;④用酚酞试液;⑤用生鸡蛋;⑥蒸发;⑦用石蕊试液,你认为可行的是( )A.①②③⑤⑦B.②③⑤⑥C.①④⑤⑦ D.②③⑤⑥⑦答案:B14.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2-3、SO2-4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5 mol。
③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K+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B.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 CO2-3C.K+可能存在,Cl-一定存在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答案:A15.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A.MnO2CuO FeOB.(NH4)2SO4K2SO4NH4ClC.AgNO3KNO3Na2CO3D.Na2CO3NaHCO3K2CO3答案:D16.(2018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考试)按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推断出结论的是( )选项试剂X Y中试剂及现象结论装置A 一种盐酚酞溶液未变红该盐不可能是铵盐B 小苏打和纯碱石灰水变浑浊纯碱比小苏打稳定C 氢氧化钙与氯化铵硝酸银溶液中先产生沉淀后溶解Ag2O能溶于氨水D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淀粉、碘化钾和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变蓝反应产生了Cl2解析:A.如果X是NH4Cl,NH4Cl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NH3和HCl又会在试管口再次生成NH4Cl,看不到酚酞溶液变红,A错误;B.小苏打和纯碱混合在一起加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通过现象不能判断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由小苏打还是纯碱分解生成的,B错误;C.X中的氢氧化钙和氯化铵混合共热生成氨气,氨气通入硝酸银中先生成氢氧化银沉淀,氢氧化银随后分解为Ag2O,Ag2O溶于氨水形成银氨溶液,C正确;D.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应该生成O2而不是Cl2,D错误二、非选择题17.有6种白色固体试剂,分别是氯化钡、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铵、无水硫酸铜、碳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