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

合集下载

从4I理论看网络的传播营销策略

从4I理论看网络的传播营销策略

媒介经营管理MEIJIE JINGYING GUANLI- 135 -近年来,在互联网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以整合营销理论为基础的网络整合营销4I理论。

4I 理论是由美国营销学学者杰罗姆·麦卡锡提出的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再经过4C、4R理论的过渡发展而来。

新媒体时代的今天,信息逐渐多元化,传统的营销理论难以适应,而4I理论能很好地迎合新媒体将受众作为中心的传播营销模式。

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细分,4I理论分为趣味原则、利益原则、互动原则、个性化原则。

4I理论在时下的营销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网红的传播营销就是以其粉丝需求为中心进行的网络营销行为。

网红是指草根(素人)通过互联网被网民追捧而走红的人。

他们通常以自己的时尚敏锐度和知识为主导,成为各个垂直领域的意见领袖或者行业达人,并且利用社交媒体获取人气,吸引到自己对应的粉丝群体,再将粉丝资源进行变现,对粉丝展开精准营销,将粉丝的价值货币化。

“张沫凡”作为受粉丝追捧的新一代网红,不仅被受众广泛关注,且具有相当不容小觑的商业价值。

一、网红个案分析张沫凡,90后新晋网红,留学期间开始对精油产生兴趣并考取了芳疗师证书,后将精油技术带回国。

2010年创立国产护肤美妆品牌“美沫艾莫尔”,并开设淘宝店铺3家,淘宝店铺粉丝累计216万,新浪微博粉丝1247万。

她在微博上通过搞笑视频分享自己的生活,加上对美妆知识护肤知识进行科普,以及对穿搭进行分享吸引大批粉丝。

而她的主要营销传播大多是在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再通过将微博的粉丝引流到电商平台达成交易。

张沫凡充分利用了“社交媒体+电商”的模式,依托粉丝群体进行定向销售,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

据悉,2016年,美沫艾莫尔销售额就达1.2亿;2017年销售额更达1.5亿;2018年,张沫凡年销售额接近2亿。

由于突出的商业价值,张沫凡入选阿里巴巴发布的2017《网红消费影响力指数综合排名》中,并且在新浪微博主办的2017超级红人节颁奖晚会上获得最具商业价值红人奖的第一名。

中南民族大学试卷·标准答案

中南民族大学试卷·标准答案

编号中南民族大学试卷·标准答案试卷名称: 新闻学概论 学年学期:( A 卷共 5 页)适用范围: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部) 新闻专业 本科学生一、单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10 分。

1、集权主义理论体现的是( A )的新闻思想。

A、封建专制主义B、资本主义C、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D、垄断资本主义时期2、1927年,戈公振又撰写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新闻史著作( C )。

A、徐宝璜B、邵飘萍C、戈公振D、任白涛3、舆论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 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 一种,是(B)的反映。

A、社会行为B、社会心理C、社会判断标准D、社会道德规范4、用来检验某一个受研究的客体所具有的多方面特征的方法是(A)A、个案研究法B、比较研究法C、调查分析法D、内容分析法5、 (D) ,指媒体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 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A、新闻事业的特性B、新闻事业的倾向性C、新闻事业的个性D、新闻事业的阶级性6、新闻价值,作为新闻学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在资本主义社会(B) 大量流行的时期提出来的。

A、政党报纸B、大众化报纸C、黄色新闻D、暴力新闻7、新闻批评,是以新闻为手段,通过新闻媒介的批评性报道而进行的舆 论监督活动。

它所显示的是一种(D)。

A、社会凝聚功能B、社会疏导功能C、社会功能D、社会批判功能8、报纸的新闻文体中,集中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属于(B)。

A、客观报道B、解释性报道C、揭露性报道D、新闻特稿9、新闻媒介与其他传播方式(如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相比较,其受众 表现出的独有特征主要是:广泛性,混杂性,(C)。

A、聚合性B、参与性C、隐蔽性D、趋同性10、(B)就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 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A、新闻真实性B、新闻指导性C、新闻群众性D、新闻的党性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中南民族大学有哪些专业

中南民族大学有哪些专业

中南民族大学有哪些专业历史学、民族学、药学、药物制剂、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资源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材料化学、通信工程、市场营销、社会学、医疗器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生物技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社会工作、环境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生物医学工程、统计学、社会体育、食品质量与安全、化学生物学、生物工程、教育学、经济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广告学、金融学、软件工程、英语、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网络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商务、金融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财务管理、日语、动画、对外汉语、广播电视新闻学、美术学(中国画)、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美术学(油画)、美术学(公共艺术)。

拓展:一、学校简介1、学校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始建于1951年,创建之初名为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1952年11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将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1985年,学校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2002年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2006年,学校正式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学校首次实现拥有56个民族学生的目标。

2、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00万余平米,馆藏图书697余万册;拥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7000余人,有教师1392人;设有21个二级学院、84个本科专业;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

二、院系专业截至2016年3月,中南民族大学下设法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美术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外语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预科教育学院、体育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等21个教学院系,开办84个本科专业。

2015年国务院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按学科统计)

2015年国务院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按学科统计)

据统计,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共设99个小组,共计1091位成员。

与第六届相比,增加了22个小组、235位成员,增幅约为27%姓名??年龄??学科专长??所在单位??备注01.哲学孙周兴??51??外国哲学、美学??同济大学李建华??55??伦理学、政治哲学??中南大学李晓兵??57??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共中央党校杨耕??58??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吴晓明??57??马克思主义哲学??复旦大学汪信砚??53??马克思主义哲学??武汉大学张异宾??58??马克思主义哲学??南京大学张怀承??57??伦理学??湖南师范大学张法??60??美学??中国人民大学陈凡??60??科学技术哲学??东北大学陈少明??56??中国哲学、人文科学方法论??中山大学郁振华??48??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卓新平??59??宗教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赵敦华??65??外国哲学、宗教学??北京大学盖建民??50??中国道教??四川大学02.理论经济学王广谦??59??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经济与金融发展??中央财经大学龙小宁(女)43??西方经济学??厦门大学刘灿(女)63??政治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李俊江??57??世界经济??吉林大学杨瑞龙??57??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范从来??52??政治经济学??南京大学赵晓雷??59??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姚洋??50??发展经济学、国家发展??北京大学袁志刚??56??西方经济学??复旦大学黄少安??52??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黄泰岩??57??政治经济学??辽宁大学盛斌??43??世界经济??南开大学谢丹阳??50??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武汉大学裴长洪??60??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03.应用经济学白重恩??51??经济增长和发展??清华大学丛树海??57??财政学??上海财经大学冯根福??57??产业组织与公司治理、金融市场与企业发展??西安交通大学曲振涛??57??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吕炜??45??财政学??东北财经大学孙立坚??52??国际金融??复旦大学李俊生??54??财政学、公共管理学??中央财经大学肖红叶??65??经济统计学??天津财经大学吴晓求??55??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张宇燕??54??世界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张秋生??46??企业并购??北京交通大学张桥云??51??金融学??西南财经大学林木西??60??国民经济学??辽宁大学林桂军??55??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郑振龙??48??金融工程??厦门大学蔡洪滨??47??应用经济学??北京大学04.法学王志强??43??法律史??复旦大学王利明??54??民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石静霞(女)??44??国际经济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孙长永??50??刑事诉讼法学??西南政法大学李曙光??51??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吴志攀??58??国际经济法、金融法??北京大学张文显??63??法理学、司法学、部门法哲学、法律政治学??吉林大学张恒山??60??法学理论、宪法学??中共中央党校陈建??57??经济法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周叶中??51??中国宪法学、两岸及港澳法制??武汉大学赵秉志??58??中国刑法、国际刑法??北京师范大学顾功耘??57??法学(经济法)??华东政法大学徐祥民??56??法学??中国海洋大学蒋新苗??50??国际私法学、民商法学、国际税法学、法律逻辑学??湖南师范大学05.政治学马德普??59??政治学理论??天津师范大学王长江??58??政党政治、政党比较研究??中共中央党校王浦劬??58??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政治与治理??北京大学朱光磊??55??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南开大学刘玉安??61??欧洲政治??山东大学李慎明??65??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林尚立??51??政治学理论??复旦大学徐勇??59??政治学理论与中国政治、基层治理与农村问题??华中师范大学黄嘉树??61??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06.社会学李汉林??61??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李强??64??应用社会学??清华大学张静(女)??57??应用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北京大学周大鸣??56??人类学??中山大学周晓虹??57??理论社会学??南京大学董晓萍(女)??64??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北京师范大学翟振武??60??人口学??中国人民大学07.民族学牛汝极??56??民族学??新疆师范大学田??敏??50??民族社会学??中南民族大学齐木德道尔吉??60??中国民族史??内蒙古大学苏发祥??50??民族学??中央民族大学何??明??55??中国西南民族及其与东南亚的互动??云南大学沙马拉毅??61??民族学??西南民族大学郝时远??62??民族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高永久??50??民族学、民族社会学??兰州大学08.马克思主义理论王炳林??5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北京师范大学艾四林??49??国外马克思主义??清华大学卢黎歌??6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现代方法、道德文化??西安交通大学孙熙国??4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北京大学李佑新??5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湘潭大学杨晓慧??5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邹诗鹏??49??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复旦大学宋进??5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张雷声(女)??6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大学陈锡喜??6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海交通大学欧阳康??61??马克思主义??华中科技大学逄锦聚??67??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南开大学祝黄河??59??马克思主义理论??江西师范大学骆郁廷??58??思想政治教育??武汉大学徐俊忠??5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山大学黄蓉生(女)??59??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西南大学韩庆祥??5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韩喜平??4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吉林大学程恩富??6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09.公安学与公安技术牛青山??50??法医学、生物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刘耀??77??法庭科学、法医毒物分析??公安部??院士何家弘??61??证据法学、侦查学??中国人民大学洪卫军??56??公安信息化应用、安全防范技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程琳??60??公安学、公安技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魏东??44??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消防技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10.教育学丁钢??61??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石中英??47??教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邬大光??57??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厦门大学邬志辉??48??教育学原理??东北师范大学陈洪捷??55??高等教育学??北京大学周洪宇??56??教育史、教育现实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孟繁华??51??教育政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胡钦太??50??教育技术学??华南师范大学顾建军??51??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南京师范大学眭依凡??58??高等教育管理??浙江师范大学靳玉乐??48??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11.心理学白学军??48??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天津师范大学刘鸣??57??认知心理学??华南师范大学李红??49??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辽宁师范大学张智君??51??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浙江大学陈红(女)??48??基础心理学??西南大学周晓林??51??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梁宁建??61??认知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董奇??5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傅小兰(女)??51??认知心理学??中国科学院大学12.体育学王家宏??59??体育教育训练学??苏州大学吕万刚??48??体育教育训练学??武汉体育学院杨桦??59??体育人文社会学??北京体育大学陈佩杰??52??运动人体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季浏??53??体育与健康??华东师范大学周爱光??58??体育哲学??华南师范大学黄汉升??56??体育教育训练学??福建师范大学13.中国语言文学马重奇??65??汉语言文字学??福建师范大学左东岭??58??中国古代文学??首都师范大学杜桂萍(女)??51??中国古代文学??黑龙江大学李浩??54??中国古代文学??西北大学杨宝忠??58??汉语言文字学??河北大学杨慧林??60??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吴俊??52??中国现当代文学??南京大学张新科??55??中国古代文学??陕西师范大学张福贵??59??中国现当代文学??吉林大学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50??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央民族大学陈引驰??48??中国古代文学??复旦大学陈平原??60??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大学陈炎??57??文艺学??山东大学郭英德??60??中国古典文献学??北京师范大学曹顺庆??60??比较文学??四川大学朝戈金??56??民俗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谭帆??55??中国古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额尔敦白音??52??蒙古族文学??内蒙古大学14.外国语言文学王克非??60??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申丹(女)??56??叙事学、文体学??北京大学冉永平??49??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向明友??48??英语语言文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钧??60??法语语言文学??南京大学陈众议??57??西班牙语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莉(女)??60??英语语言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钟智翔??49??亚非语言文学专业(东南亚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黄忠廉??49??俄语语言文学、翻译学??黑龙江大学曹德明??59??外国语言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彭青龙??47??英语语言文学??上海交通大学蒋洪新??50??英美文学、比较文学与翻译学湖南师范大学褚孝泉??60??理论语言学??复旦大学蔡美花(女)??58??亚非语言文学??延边大学颜海平(女)??55??比较文学、比较文艺学??清华大学15.新闻传播学石义彬??59??传播学理论研究、媒介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张昆??52??政治传播??华中科技大学陈昌凤(女)??50??新闻传播史、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清华大学胡正荣??48??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唐绪军??55??新闻业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黄旦??59??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复旦大学喻国明??57??新闻传播学理论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16.考古学方辉??50??商周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孙华??56??中国考古学??北京大学杨建华(女)??59??外国考古、商周考古??吉林大学陈星灿??50??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陈洪海??50??新石器时代考古??西北大学霍巍??57??汉唐考古??四川大学魏坚??59??北方民族考古??中国人民大学17.中国史卜宪群??52??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敏??59??中国近现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华中师范大学王子今??64??中国古代史??中国人民大学王先明??57??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史??南开大学李帆??53??中国近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吴振武??57??古文字学??吉林大学张久和??51??北方民族史??内蒙古大学陈支平??62??中国史??厦门大学陈春声??55??中国社会经济史??中山大学陈谦平??59??中华民国史??南京大学林文勋??48??中国古代史、唐宋史??云南大学郑炳林??58??历史文献学??兰州大学荣新江??54??中外关系史、隋唐史??北京大学侯旭东??46??中国古代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清华大学徐少华??59??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古代史??武汉大学章清??50??专门史??复旦大学18.世界史李剑鸣??54??美国史??复旦大学杨共乐??52??世界古代史??北京师范大学陈志强??62??世界上古中古史、欧洲史、基督教史、拜占庭史??南开大学武寅(女)??64??日本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侯建新??63??中世纪史、晚期近代早期欧洲史??天津师范大学洪邮生??57??国际关系史??南京大学高岱??59??英国史、殖民主义研究??北京大学韩东育??52??东亚史学??东北师范大学戴超武??5l??国际关系史??华东师范大学19.数学马富明??57??计算数学??吉林大学王跃飞??55??基础数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卢玉峰??52??数学??大连理工大学田刚??56??基础数学??北京大学??院士包刚??50??计算数学??浙江大学刘建亚??50??基础数学??山东大学扶磊??44??数学??南开大学肖??杰??52??基础数学??清华大学吴宗敏??57??应用数学??复旦大学陈化??58??偏微分方程??武汉大学陈发来??48??计算数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杰诚??52??调和分析及其应用??浙江师范大学罗懋康??58??应用数学??四川大学唐梓洲??51??微分几何??北京师范大学谈胜利??51??基础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彭济根??47??应用泛函分析、稀疏信息处理??西安交通大学程崇庆??58??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南京大学谭绍滨??51??无限维李代数、非结合代数??厦门大学20.物理学王孝群??52??关联电子体系与量子调控??上海交通大学王慧田??50??光学??南开大学王德真??56??理论物理??大连理工大学冯世平??56??凝聚态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刘正猷??49??凝聚态物理、声学??武汉大学许宁生??57??凝聚态物理??中山大学??院士李建新??50??凝聚态理论??南京大学吴晨旭??47??软凝聚态物理、纳米材料??厦门大学张卫平??52??光学、量子光学??华东师范大学张红(女)??47??凝聚态物理??四川大学金晓峰??52??凝聚态物理??复旦大学高鸿钧??51??凝聚态物理??中国科学院大学??院士龚旗煌??50??光学??北京大学??院士崔??田??50??凝聚态物理??吉林大学梁作堂??50??粒子物理理论??山东大学潘建伟??44??量子光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士薛其坤??51??扫描隧道显微学??清华大学??院士薛德胜??49??凝聚态物理??兰州大学21.化学王绪绪??59??物理化学??福州大学冯小明??50??有机化学??四川大学??院士冯守华??58??无机化学、材料化学??吉林大学??院士刘伟生??56??无机化学??兰州大学刘??育??60??超分子化学、配位物理化学南开大学苏忠民??54??物理化学??东北师范大学李灿??54??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院士杨金龙??48??物理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希??49??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清华大学??院士陈小明??53??无机化学??中山大学??院士周??翔??51??化学生物学、生物有机化学武汉大学郑兰荪??60??无机化学??厦门大学??院士贺鹤勇??52??物理化学??复旦大学高松??50??无机化学??北京大学??院士郭子建??53??生物无机化学??南京大学郭灿城??58??物理有机化学??湖南大学22.天文学朱宗宏??49??天体物理??北京师范大学刘晓为??49??天体物理学??北京大学严俊??56??分子云与恒星形成??中国科学院大学戴子高??50??高能天体物理??南京大学23.地理学王学军??50??环境地理学??北京大学史培军??55??自然地理学??北京师范大学??院士刘耀林??54??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武汉大学张廷军??57??自然地理学??兰州大学陈振楼??50??环境地理学??华东师范大学保继刚??50??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中山大学闾国年??53??地理信息系统??南京师范大学宫辉力??58??环境遥感??首都师范大学姚檀栋??60??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中国科学院大学??院士鹿化煜??46??第四纪环境和气候演变??南京大学24.大气科学田文寿??46??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兰州大学张庆红(女)??47??中小尺度气象学??北京大学费建芳??52??中尺度气象学??解放军理工大学谈哲敏??49??中尺度气象学??南京大学管兆勇??51??气候动力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穆穆??60??大气动力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院士25.海洋科学于志刚??52??海洋科学??中国海洋大学孙松??55??海洋生态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吴立新??48??海洋科学??中国海洋大学??院士张玮??56??河口海岸动力学??河海大学高抒??58??海洋地质??南京大学焦念志??52??海洋生态学、海洋环境科学??厦门大学??院士翦知渭??48??海洋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同济大学26.地球物理学万卫星??56??空间物理??中国科学院大学??院士刘财??51??勘探地震、综合地球物理??吉林大学吴忠良??51??固体地球物理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张绍东??41??中高层大气、空间天气??武汉大学陈晓非??56??固体地球物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义贤??49??地球物理学??中国地质大学黄清华??47??固体地球物理学??北京大学27.地质学?丁仲礼??57??第四纪地质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院士王汝成??52??矿物学??南京大学史晓颖??58??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中国地质大学陈汉林??50??构造地质学??浙江大学郑永飞??55??地球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士倪师军??57??地球化学??成都理工大学赖绍聪??5l??岩石学??西北大学潘保田??50??第四纪地质学??兰州大学潘懋??60??构造地质、石油地质、灾害地质??北京大学28.生物学王学路??47??分子遗传学??华中农业大学王晓民??58??神经生物学??首都医科大学王磊??52??微生物遗传学??南开大学田志刚??58??天然免疫生物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包振民??53??海洋生物学??中国海洋大学任海云(女)??53??细胞生物学??北京师范大学刘宝??51??植物表观遗传学??东北师范大学杨晓(女)??47??发育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军事医学科学院何成??50??神经生物学??第二军医大学张大兵??47??作物遗传学??上海交通大学张传茂??56??细胞生物学??北京大学张辰宇??48??分子内分泌代谢??南京大学张灼华??5l??神经科学、医学遗传学??中南大学张学??50??医学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陈放??54??生物学(植物学)??四川大学陈晓亚??59??植物分子遗传??中国科学院大学??院士陈哗光??50??生物学??清华大学武维华??58??植物学??中国农业大学??院士林金星??53??植物学??北京林业大学金力??51??遗传学??复旦大学??院士郑利民??50??细胞生物学??中山大学高峰??52??心血管生理与病理学??第四军医大学章文华??49??植物学??南京农业大学舒红兵??47??细胞生物学??武汉大学??院士裴钢??61??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同济大学??院士29.系统科学李志斌??54??非线性数学物理??华东师范大学狄增如??52??系统理论??北京师范大学沈轶??50??系统科学??华中科技大学张纪峰??51??复杂系统建模与调控??中国科学院大学高自友??51??系统理论??北京交通大学高岩??52??复杂系统优化??上海理工大学30.科学技术史王思明??53??科学技术史??南京农业大学曲安京??52??精密数学史??西北大学孙小淳??50??科学技术史??中国科学院大学吴国盛??50??科学技术通史、西方科学思想史??北京大学高策??56??物理学史、地方科技史??山西大学郭世荣??55??科学技术史??内蒙古师范大学潜伟??42??冶金技术史??北京科技大学31.生态学王传宽??51??森林生态学??东北林业大学方盛国??54??分子生态学??浙江大学方精云??55??植被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北京大学??院士卢宝荣??57??进化生物学??复旦大学冯江??51??动物生态学??东北师范大学达良俊??52??城市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阮宏华??51??森林生态、土壤生态与全球气候变化??南京林业大学李凤民??52??生态学??兰州大学吴文良??53??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大学张大勇??50??进化生态学??北京师范大学周启星??51??污染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南开大学段昌群??48??污染生态学??云南大学彭少麟??58??恢复生态学??中山大学32.统计学王兆军??49??数理统计、应用统计??南开大学刘扬(女)??48??统计学、经济统计学??中央财经大学杨灿??57??统计学??厦门大学邱东??57??经济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汪荣明??49??精算学与金融风险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周勇??50??生存分析、生物统计、半(非)参数统计??上海财经大学袁卫??64??应用数理统计??中国人民大学耿直??58??统计学、数理统计??北京大学郭建华??47??生物统计学??东北师范大学蒋萍(女)??58??经济统计学??东北财经大学33.力学王铁军??53??固体变形、损伤与断裂??西安交通大学王清远??49??实验力学??四川大学亢一澜(女)??60??实验力学??天津大学孙茂??59??动物运动的流体力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玉龙??53??先进材料及结构力学行为??西北工业大学吴林志??51??新型轻质复合材料结构??哈尔滨工业大学佘振苏??52??流体力学??北京大学郑泉水??53??固体力学??清华大学胡海岩??58??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北京理工大学??院士洪友士??63??固体力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郭旭??43??工程力学??大连理工大学唐国金??51??动力学与控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34.机械工程王家序??60??高性能机电传动与智能控制系统??重庆大学朱荻??60??机械工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刘钊??56??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同济大学孙逢春??56??机械动力学??北京理工大学李晓红??55??机械设计及理论、矿山机械??武汉大学??院士张义民??56??机械动态设计??东北大学邵新宇??46??数字制造装备与工艺??华中科技大学林忠钦??57??汽车车辆工程??上海交通大学??院士周仲荣??49??机械设计及理论??西南交通大学赵丁选??49??工程机器人、复杂机械系统动力学及仿真??吉林大学赵罡??42??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段吉安??44??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论、机械设计及理论??中南大学梁迎春??50??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屠大维??49??精密检测及控制??上海大学蒋庄德??59??微纳制造与传感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与测试??西安交通大学??院士韩旭??46??机械设计及理论??湖南大学雒建斌??53??摩擦学??清华大学??院士谭建荣??60??机械设计及理论??浙江大学??院士35.光学工程王涌天??57??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北京理工大学刘旭??51??光学薄膜与精密检测??浙江大学刘泽金??51??光学工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李小英(女)??46??光学工程??天津大学张国玉??52??光电仪器与检测技术??长春理工大学陈钱??50??光电成像与信息处理??南京理工大学武鹏飞??46??光学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南开大学骆清铭??48??光电医学工程??华中科技大学袁小聪??51??微纳光学??深圳大学36.仪器科学与技术尤政??51??仪器科学与技术??清华大学??院士杨俊??42??空间仪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宋爱国??46??精密仪器及机械??东南大学张广军??49??动态视觉测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赵维谦??48??精密光电测试技术与仪器??北京理工大学彭喜元??53??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哈尔滨工业大学曾周末??52??检测技术及仪器??天津大学温志渝??65??微电子与MEMS技术??重庆大学37.材料科学与工程朱美芳(女)??49??材料学??东华大学刘庆??50??金属材料??重庆大学孙宝德??51??材料科学与工程??上海交通大学李元元??56??材料加工工程、铸造、粉末冶金??吉林大学??院士李亚利??50??纳米材料??天津大学杨鸣波??57??高分子成型加工??四川大学杨锐??49??材料科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张跃??56??功能纳米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北京科技大学张联盟??59??材料加工工程??武汉理工大学张雄??58??建筑功能材料、建筑结构材料同济大学陈静波??50??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郑州大学林嘉平??50??高分子材料??华东理工大学罗宏杰??58??节能材料??上海大学周玉??59??无机非金属材料??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周华民??40??材料加工工程??华中科技大学单智伟??40??材料学—材料性能的原位观察和表征??西安交通大学南策文??52??无机非金属材料??清华大学??院士钱国栋??48??材料物理与化学??浙江大学徐现刚??49??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山东大学黄维??49??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南京工业大学??院士蒋成保??46??磁性功能材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程新??51??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济南大学谢毅(女)??47??无机材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士雷明凯??51??材料表面工程??大连理工大学熊翔??51??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中南大学魏炳波??50??金属材料快速凝固科学与技术研究??西北工业大学??院士瞿金平??57??先进制造装备技术及理论??华南理工大学??院士38.冶金工程刑献然??51??冶金物理化学??北京科技大学任忠鸣??56??冶金??上海大学杨斌??49??冶金工程??昆明理工大学汪琦??54??钢铁冶金??辽宁科技大学张玉柱??58??炼铁??河北联合大学姜茂发??59??钢铁冶金新工艺新理论??东北大学郭学益??48??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冶金??中南大学。

“内容与语言融合”在广告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与语言融合”在广告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告 资讯基本上是 以英语形式 出现 的 , 英语处 于学术交 流的顶
端, 是进行世 界范 围的知 识交 流 的重要条 件 , 许多 国 际顶尖 的科学期刊都采 用英语 。 以英语生 产的教育 产品也 主导着 国
际学术 市场 , 有影 响力 的期 刊 、 教 材 和 影 像 制 品 等 被 销 售 到
“ 内容 与 语 言 融 合 " 在 广 告 双 语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铁 翠香
( 中南 民族 大学 文学 与新 闻传播 学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摘 要 :目前 高校 开设 双语课程 已很普遍 , 针对 高校某一具 体专业探 讨双语教 学新方 法成为研 究热点 。 文章将 专业 内容
世界各地 。 因此 , 需 要在高校专业 中开设 中英 双语 教学。 而 随 着英语教育 的普及 。高 校学生 的英语学 习兴趣在逐渐 提高 : 原版 资料 的获取和 利用也 为广告 双语 教学 提供 了丰 富的教 学素材 . 这些都 中开设 双语 教学 的高 校并不 多, 关 于广告 双语教学 具体方法 方面 的探讨 还有待 加强 。下
研究后 . 双语 教学研 究进 入下 一个研 究重 点 , 即针对 各类 不 同高 等 院校 、 专业 特 点及 不 同学 科特 点 等进 行教 学 方法 等
方 面 的细分研究 。
广告 是应 用性 较 强 的学科 , 教学 中不仅 要 注意 以实 际
运用为 主 , 而且 尤其要把握 前沿广告 资讯 。但 这些最新 的广
与语 言 结合起 来 , 将 语 言看 成 内容 , 是 一种新 的研 究思路 。通过合 理的 内容设计 , 借 助“ 项 目式教 学” 手段 实施 , 有 助 于提 高广 告 专业双语教 学质量 。 关键词 : C L I L 双语教 学 项 目教 学法 目前我 国越来越 多 的高 校开设 了双 语教 学课程 。在 经

融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新闻宣传组织建设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融媒体中心为例

融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新闻宣传组织建设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融媒体中心为例

|RADIO &TV JOURNAL 2018.092010年后,随着新媒体开始对传统媒体产生冲击,媒介融合被提上了各大传统媒体的改革议程,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从中央到地市级媒体均在不断探索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方案。

对于高校媒体来说,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互联网思维,融合高校内部新闻传播资源是探索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示范性尝试。

一、高校学生新闻宣传组织建设现状当代高校的新闻传播模式以“学校—学院”二级宣传模式为主,校级媒体因其庞大固定的受众群和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发展日趋成熟,而院级的学生新闻宣传媒体由于组织的不成熟常常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仍然存在机构冗余、学生记者能力单一、新闻生产流程固化等一系列问题。

(一)各新闻宣传组织各自为政,力量分散高校新闻宣传组织通常是以学生记者为中坚力量,由学生记者和编辑采写、编辑新闻,而后报专业老师审核指导,旨在报道校园新闻的同时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以往的新闻报道过程中,存在社团间界限较为分明的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每遇围绕重大主题展开报道时,指导老师需频繁与学生进行沟通,有时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还要报上级领导进行调解。

在学生这一层面,社团成员归属感较强,对于其他团体提出的采访之外的任务往往不愿承担,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高校媒体融合的步伐。

(二)学生记者分工专业化,全能型人才欠缺在原有的校园媒体组织架构下,每支队伍都只负责为各自的媒体平台提供稿件。

这种过于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分工,使各支队伍只熟悉本领域的工作,技能单一,导致文字记者只会写新闻,摄影记者只会拍摄,新媒体记者只会排版编辑。

通常一次采访任务需要派出多名学生记者,若出现其中某个学生因为上课或有事未能到场的情况,新闻报道的效果就会下降,报道成本也相应提高,这不利于融媒体宣传工作的进行。

(三)策划创新意识不强,被动接受影响工作效果不论是值班安排采写还是新闻发布宣传,学生大部分处在被动接受指令状态,等待采写通知或活动任务,缺少相应策划设计环节,创新意识不够强。

语言生态学视野下的瑶族女字和喃字

语言生态学视野下的瑶族女字和喃字
第3 5卷
第 3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H u b e i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周去 非 ( 1 1 3 5—1 1 8 9年 ) , 在其 《 岭外代答 ・ 木 契 》日 : “ 瑶 人无 文 字 , 其 要 约 以木契 。合 二板 而 刻之, 人 执其 一 , 守 之甚 信 。若其 投牒 于州县 , 亦
用木 契 。 ” 还说 他尝 在静 江府 ( 今桂林市) 灵川 县 当县蔚 ( 相 当 于 今 公 安 局 长 ), 碰 到 过 瑶 人 到 县
V0 1 . 3 5
N o . 3, 2 0 1 5
语 言 生 态 学 视 野 下 的 瑶 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字 和 喃 字
李庆 福 , 李林津 , 王 思齐
( 中南民族 大 学 文 学与新 闻传播 学院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4 )
[ 摘
要 】 瑶族 是否有 自己创造的文字 , 宋代 以来就有 争论 。从 大量 的文献 资料记 载和我们 长期的 田野
多, 更 接 近 于 壮 侗 语 族 壮 傣 语 支 。平 地 瑶 中流 传

“ 瑶 族 没 有 反 映 自 己语 言 的 文 字 , 一 向使 用 汉 文
… …
种 独特 的女性 文 字—— 女字 。

” “自称 为 ‘ 炳多优 ’ 、 ‘ 优念 ’ 、 ‘ 珊介 ’ 、‘ 优

宋 代 以来流 传 的瑶族 古 文字
来 写歌本 、 经 书、 契约等 民间文献。 ” 【 2 J | ‘ 瑶 族 没

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以下是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具体分为人文社科、理工、医学三大类:一、人文社科类1.汉语言文学2.外国语言文学3.新闻传播学4.艺术学5.历史学6.哲学7.政治学8.社会学9.人类学10.心理学11.教育学12.体育学13.法学14.经济学15.管理学16.图书情报与档案学17.旅游管理18.公共管理二、理工类1.数学2.物理学3.化学4.生物学5.地理学6.地球物理学7.地质学8.环境科学与工程9.材料科学与工程10.机械工程11.电气工程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3.软件工程14.信息与通信工程15.化学工程与技术16.土木工程17.交通工程18.水利工程19.测绘科学与技术20.建筑学21.城乡规划学22.食品科学与工程23.生物医学工程24.能源与动力工程25.矿业工程26.安全科学与工程27.管理科学与工程28.系统工程29.软件工程3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31.光学工程32.微电子科学与工程33.物联网工程三、医学类1.基础医学2.临床医学3.口腔医学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5.中医学6.药学7.护理学8.医学技术学9.医学影像学10.康复治疗学11.麻醉学12.急诊医学13.医学检验学14.医学教育15.医学信息学16.医学心理学17.医学统计学18.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9.医学遗传学20.医学免疫学21.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22.医学病理学23.医学实验动物学24.医学人类学25.医学伦理学。

中南民族大学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评选结果公示

中南民族大学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评选结果公示
研究生院(部)
2018年6月8日
张梦迪赵思思张祖浩 由佳慧
美术学院(3)
陈健陈超葛伟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8)
王丁丁 买应君 张欣 邓伊帆 刘曦
吴光义 张丽珍 王庆贺
生命科学学院(6)
唐永洪 余程 周兰 臧敦安 沙干
张慧萍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
余意 杨济榕
外语学院(3)
高培 李哲璇 曹晓羽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1)
罗阿木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0)
谭凌斐 王雪
公共管理学院(2)
何昕珂 胡莹
管理学院(3)
蔡思思 马艳茹 别亚林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4)
王星 石义秋 徐帅 陈诗媛
计算机科学学院(6)
鲁金钿 李彪 姚瑶 馨旎 曾广郑
伍角星
教育学院(5)
胡甜 张芬 焦雯静 信睿 张琴
经济学院(6)
吴筠笕 宋玉娥 赵凡 蒋杭 梁佩
徐仲举
马克思主义学院(4)
马艺萌 潘璐 王艳 张鸿彬 王曼
滕效慧窦佳乐夏冬灵王欣欣丁兰兰
药学院(3)
尹桥波 杨洁 陈琳
资源与环境学院(1)
张广丽
体育学院(1)
李倩
音乐与舞蹈学院(1)
沈晓珊
博士研究生(1)
付寿康
公示期:6月8日至6月13日,如对公示名单有异议,请以真实姓名通过电话、书面或面谈等形式,在办公时间向研究生院(4号楼302-2办公室)反映。电话:。
中南民族大学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评选结果公示
根据《关于评选中南民族大学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的通知》,经个人申请,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评选,研究生院(部)审核,产生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81名,现将名单公示如下:

中南民族大学关于对第二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评审结果予以公示的通知

中南民族大学关于对第二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评审结果予以公示的通知

关于对第二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资金项目评审结果予以公示的通知
各单位:
校学术委员会于2010年9月30日对第二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了评审,此次共评出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22项,青年项目30项;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15项,青年项目12项。

现将拟资助项目予以公示,如果对评审结果有异议,请于10月15日前将书面材料提交科研处。

特此通知
科研处
2010年9月30日
附:中南民族大学第二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拟资助项目一览表
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总体研究的社会期待视野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总体研究的社会期待视野

堪称范例 ; 二是文化地理层 面的文学空 间视野 , “ 中华 情怀 ” 与 ( 如 日本大和 民族 ) 的对 比语境 中使 用 的, 此种 语境 往往 涉及
国际眼光是 其显著表征 ; 三是 切入角 度层面 的知识视 野 , 该 视 中华民族的前途或重大利益关切 。
野带有学科交叉 和方法论 观照的双重意味 。” , 它 不等 于 “ 多 民族文学 史 观 ” 的集 中讨 论 大 约兴 起 于 2 0 0 7年 , 以 “ 少数 民族”, 更 有别 于“ 多 民族 ” 。“ 全 民族 ” 或“ 中华 民族 ” 6个 民族 组 成 的 民族 共 同 《 民族 文学研 究》 为龙 头 , 很 快得 到《 西 南 民族大 学学 报》 《 文 是 指新 中国成 立 后 相 继 认 同 的 5


新 中 国少数 民族文学研 究 的主要 目标 , 应该 是 资源发 掘 和政策上正式确立 了关 于建 立抗 日民族 统 一战 线 的总路 线。
与材料整理 工作 常规 化 , 概 念整 合 与 术语 提 炼精 细 化 , 原 理 在第一次文代会上 , 郭 沫若 在《 为建设 新中 国的人 民文 艺而奋 萃 取与知识建 构体 系化 。在此 基础 上 , 更新 观念 , 创 新 方法 , 斗》 的报告 中, 也 提 出 了民族 统一 战线 问题 , 并特 别 强调 了新 开 拓疆 界 , 我们不妨称之为“ 三新” , 即新 视 野 、 新领域 、 新 民主主义的政治革命 、 文化革命 文艺革命 等“ 三 种革命 ” 以及 观念。 政 治建设 、 经济建设 、 文化 建设 、 国防建设 等 “ 四个 建设 ” 的 问
之 间的矛盾运 动 , 也与此 间特有 的社会期待视 野密不可分。就新 中国特 别是 新 时期 以来 少数 民族 文学理论 研 究的总体 态势 来 看, 研 究视 域的拓展、 自觉的学理 追求和世界 形象的塑造成 为社 会期待 视野 的新常 态。尽 管现 有研 究 离公众期 待 尚有 差距 , 但

解读网络消费语言的传播特点

解读网络消费语言的传播特点
语 言 现 象 正 在 引起 学 界 的 重 视 , 文 作 者 期 望 通 过 对 网 络 消 本 的 过 程 或 结 尾 , 叫 二 级 续 写 , 着 , 要 还 有 继 续 写 的 可 这 接 只 能 , 可 以 三 级 或 无数 级 地 续 写下 去 。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 还 这场 活
越 多粗 俗 的谩 骂 和 脏 话 甚 至 是 恶毒 的 攻 击 , 是 越 多 网 络 上 在 旧的秩序 下 , 也 意义的生产 是被社会权 力精英所把 持 , 他们
语言 的黑话。 与此相应 , 这样的言语还造就 了一个特殊 的群 埋 葬 , 又是播种 , 置于 死地 , 是为 了更 好更多地重 新生育。 就
体 , 个 不拘 形 迹 地 进 行 交 往 的群 体 , 个 在 言 语 世 界 里 坦 一 一
… …
贬 低 化 为 新 的诞 生掘 开 肉体 的 坟 墓 。因此 它不 仅 具 有 毁
网 络 文 学 数 量 惊 人 ,其 中 以消 遣 为主 的 通 俗 类 占绝 大 多 数 , 这 些 作 品 通 常 以 即 写 即 贴 、 定 期 的 方式 在 网 上 连 载 , 时 不 有 连 读 网络 消 费 语 言 主 要 是 网 民 利 用 网 络 语 言 展 示 个 体 精 神 候 , 载 时 间 可 长 达 数 年 , 者 可 以 随 时 在 文 章 后 面 跟 贴 发 需 求 的产 物 , 消 费 文 化 的 一 种 重 要 体 现 , 网络 中 的 网 民 表 看 法 , 作 者 直 接 交 流 , 是 在 与 向作 者 “ 文 ” 读 者 的 反 馈 , 催 。 不仅 左 而 通 过 聊 天 、 帖 、 水 、 坛 、 图 、 频 、 客 等 话 语 方 式 在 可 能 改 变 作 者 最 初 的 设 想 , 右 人 物 情 节 的 发 展 走 势 , 且 , 发 灌 论 贴 视 博 网 络 中传 播 非 新 闻信 息 , 为 它 大 量 的 呈 现 出 网 络 个 体 精 神 正 文 与评 论 、 想 , 至 与 读 者 和 作 者 拉 家 常 、 玩 笑 的 文 字 因 感 甚 开

民族类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现状分析

民族类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现状分析

民族类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现状分析作者:郭敏,雷建云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1期郭敏雷建云(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该文以一所民族类高校为个案,探讨了大学本科层次转专业的实践模式发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几年工作的实际内容,该文首先指出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的成因,然后展开分析民族类高校开展转专业工作的意义,还通过对不同专业学生转专业情况的抽样调查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并跟踪调查部分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的转专业情况。

对同类院校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并对中南民族大学今后开展转专业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转专业反馈机制“双少”学生大类分流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202-022010年10月,新浪—南都以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10级新生为网络虚拟调查对象所做的热点调查《大学新生,你想换专业吗?》显示,70.4%的调查参与者表示出非常强烈想换专业的意愿,而仅有8.5%的调查参与者表示不想更换专业。

而调查参与者表示,想更换专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所学专业不好就业,二是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如今他们的大学四年已然过去了,昔日的新生如今也走出了校园,离开他们的大学生活,那么转专业与否的问题对他们的大学生活乃至今后的发展有无影响呢?1 转专业成因美国“中国市场研究集团”创始人肖恩·赖因2010年3月23日在福布斯网站发表题为《中国最需要提高的领域》的文章,其中让学生能根据他们真正的兴趣选择专业被认为是最为迫切的[1]。

早在2005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大学生转专业进行了明确规定,即“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继而自2006年起全国高校相继出台了转专业的相关文件,可以说转专业规定的出台是高校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进一步健全,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就业率自然而然就成为高校专业设置的风向标[2]。

释“棘”

释“棘”

第37卷第2期2017年4月黄冈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Vol.37 No.2A pr.2017释“棘”王欢,邵则遂(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棘”是楚方言词,其本意为丛生的小枣树。

随着历史的发展,“棘”的义项逐渐增多,意义范围也 有所增大。

结合古汉语文献,试图探寻出“棘”的词义发展演变,并考察其现代运用及分布状况。

关键词:棘;本义;寅变;分布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8078(2017)02-0073-03收稿日期:016-1-29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7.02.18作者简介:王欢(1993 —),女,湖北荆州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 研究生;邵则遂(1958—),男,湖北天门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BYY079。

一、“棘”的本义探源许慎《说文解字》曰:“棘,小枣丛生者,从并朿,已力切。

”由此可见,“棘”为一个会意字,其本义为丛生的小枣树。

“朿”是“刺”的本字,两“朿”并排表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小枣丛生者。

此言小枣则上文谓常枣可知。

小枣树丛生,今亦随在有之,未成则为棘而不实,已成则为枣。

[2]《魏风》:‘园有棘,其实之食。

《唐风》:‘肃肃鸨翼,集于苞棘。

《小雅》:‘有梂棘匕。

,《毛传》曰:‘棘,枣也。

此谓统言不别也。

《邶风》:‘吹彼棘心,吹彼棘薪。

《左传》:除翦其荆棘。

此则主谓未成者。

古多假‘棘’为‘亟’字,如‘棘人栾栾兮’、‘我是用棘'、‘匪棘其欲’皆是。

棘亟同音,皆谓急也。

从并朿。

棘庳于枣而朿尤多,故从并朿会意。

”《诗诂》亦有:棘如糟而多刺,木坚,色赤,丛生,人多以为藩。

访谈心得与反思300字(精品6篇)

访谈心得与反思300字(精品6篇)

访谈心得与反思300字(精品6篇)访谈心得与反思300字篇1通过这次的访谈,我了解了许多大学生所面临的选择与彷徨,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形势下,部分毕业生选择了读研,继续深造自己,也有的选择了就业,但我个人觉得这要视每个人的性格,兴趣,价值取向而定,无论哪种选择,最好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目前对大学生来说由于连年的扩招带来的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企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私企就业岗位少,全球性经济危机又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仍然存在很大困难。

所以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都转向考研,引起新一轮的“考研热”。

也就是说现在的研究生情势也不乐观。

因此只有脱颖而出的人才会有更好的优势考研进而就业。

这也是组多大学生需要认清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对我个人而言,读研以后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一定能缓减就业压力,高学位并不等于高职位、高薪水。

其实就业难不难,主要看个人能力与内心期望值之间的差距,综合素质很强,到哪里都是抢手货;但如果是眼高手低的话,现实与期望落差会很大,高不成,低不就的,自然很难找到工作。

所以,给自己一个合理客观的分析,定位,是很重要的,克服浮躁情绪,踏下心来才能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

这次访谈的结果真的印证了老师在上课时所讲授的内容,可以称之为实用知识。

这种实用知识相当于哲学上的理论知识。

首先,一个人应当对自己的职业有个大致的规划,而不是毫无目标。

只有这样确定了方向,我们才能更好的朝着目标努力。

其次,影响人们选择职业的方面真的是多方面的,正如老师上课让我们选择的:待遇,福利,工作环境,发展前景,个人兴趣爱好。

而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不同选择自己的职业。

其实,我个人觉得,个人的兴趣爱好还是很重要的。

试想,如果邵秀英对考研完全不感兴趣,那她又怎么会在丰富多彩的大学里,当周围的人都去忙于社团、交际、娱乐活动等时,而她却一直默默地学习,对考研矢志不渝呢。

只有有了兴趣爱好,才后有动力,有进步,才会像邵秀英同学一样取得那么多的成绩,进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