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是个悖论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公共经济学重点

(完整word版)公共经济学重点

绪论1. 公共经济学的概念:又称公共部门的经济学,是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特点: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都有缺陷为理论前提,以公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为核心内容,以私人经济运行法则与公共决策过程相结合为基本方法2. 公共部门:政府部门 公共事业部门 公共企业部门第一章帕累托效率:资源配置到达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

一部分人处境改善必须以另外一部分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

生产效率 生产契约曲线中处于两种产品等产量线切点处的生产效率是最高的交换效率 交换契约曲线中处于两个社会成员无差异曲线切点处的点才是有效率的产品组合效率 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效用可能性边界 乙甲A B MRS ==AB AB MRS MRT起点公平 每个参加市场竞争的经济主体在一开始应当拥有相近的初始资源禀赋等竞争手段,从同一起跑线出发。

规则公平 竞争各方共享同样一套胜负规则结果公平:1。

功利主义 2。

罗尔斯主义 3.折衷主义市场失灵:完全依赖竞争或者自由放任,会出现两类不合意的局面政府失灵: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措施3。

效率与公平有什么矛盾及如何统一一个是社会既要追求经济效率,有要寻求社会公平,这两个目标有时候是难以实现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1.两个人构成的效用边界线2。

社会存在问题的经济效率改革的提出的问题卡尔多补偿的原则,如果某项改革使得一部分人受损而其他人所获得利益取出一部分补偿另一方,则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

然而这个原则是武断的,为什么要以部分人的损失为代价换取其他人的获利呢?问题的解决最终有赖于社会福利函数的建立(社会福利函数)另社会福利函数与效用可能性边界相切。

我国的目前阶段经济生活强调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权宜之策5.市场失灵包括那个几个方面竞争失效(垄断垄断造成的损失图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造成效率损失图)市场缺陷(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失衡)6。

第一部分数量天系

第一部分数量天系

第一部分数量天系(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一、数字推理。

(给你一个数列或图形,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其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有列规律。

)1.277349448565619A .777 B.807C.1069D.11582.241460-4()A.-8 B.-5 C.-3D.-23.263060130()A .180 B.190C.200D.2104.21341694564()A.12871 B.12873C .12875 D.128775.A.6B.5C.4D.3二、数学运算。

(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6.如果20171=A 1+B1(A>B>0.A B 均为整数),则A+B=?A.2016B.2017C.2018D.20197.在1至500连续500个正整数中,能被3或4整除的数共有多少个?A.250B.251C.252D.2538.从包括红与黄在内的6种不同的颜色中选出4种颜色。

给“田”字内部除去笔画外的四个空白区域涂色。

要实左上角的区域不涂红色与黄色。

则不同的涂色方法有多少种?A.248B.240C.236D.2349、将一款产品每件的售价下降2元后,月销量比原来增加了31,月销售收入比原来增加了41,这款产品原价为:()A.28元B.32元C.34元D.38元10、一箱苹果中,每个苹果均重为0.25千克。

若用一个重为0.3千克的苹果替换箱内一个重为0.18千克的苹果。

则整箱苹果均重变为0.2575千克,那么,箱子里苹果的个数应为:A.12个B.14个C.16个D.18个11、一本书自1开始连续编页码,所有页码之和为8778。

一个人自某一周开始,每天按顺序读5页,读到最后一页的那天是周几?A.周二B.周四C.周六D.周日12在三棱锥P-ABC 中棱PA、PB、PC 两两垂直。

世界经济概论名词解释

世界经济概论名词解释

世界经济概论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场所,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组成。

3.比较优势:是指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生产这两种产品上均处于有利地位,而另一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不利地位,处于有利地位的国家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产品,处于不利地位的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产品。

4.要素禀赋说:又称要素比例学说,或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进出口贸易类型。

简言之,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性——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让与期。

6.产业内贸易理论:指的是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换,它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的。

7.国际竞争优势理论:指国际竞争优势要受到以下要素的影响——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和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理念、政府的作用、机遇。

8.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指基于或者可以改变不同国家竞争企业之间战略性互动形成的均衡的贸易政策。

9.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10.保护贸易政策:主张一国政府应对内制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和条例,加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的有序发展和管理,对外签订各种对外经济贸易协定,约束贸易伙伴的行为,缓和与各国间的贸易摩擦,以促进出口,限制或减少某些产品进口,协调和发展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包容性增长:参与和共享的发展才有意义

包容性增长:参与和共享的发展才有意义
的 自主性 和 自治 性 。有研 究 者 用 “ GONGO” 样 一 个 充 满悖 论 这 的术 语 来称 呼 中 国的 非 政 府 组 织 。
包 容 性 增 长 : 每 一 个 个 体 融 入 发 展 之 中 将
就 其 内 涵 而 言 , 包容 性 增 长 ” 必 须 强 调 两 个 方 面 , “ 即
增长才具有积极 意义。
城 市中产阶层 , 其社 会 自组 织的机 制都远没有 建立起 来。在 应
对重大社会 危机时 涌现 出来的社会 自组 织的力量 , 由于没有 常
规 化 的制 度 安排 , 往 不 能 转 化 为推 动 社 会 成 长发 育 的 持 续 动 往
力。
关 于“ 与” 应该使人 民群 众有 充分的发 言权 , 他 参 , 让 们享有行使 民主权利 的广 阔空间 , 以求在各社会阶层 和社
事务 的新 部 门、 新机 构 , 一 些社会领 域 中投 入 了大量 的资金 在
和 人 力 , 果是 : 会 反 而越 建越 小 。 结 社 应 当重 申, 会建 设应是一 个“ 社 自组 织” 而非“ 组织 ” 他 的过程 。 0
46 J 上海人大 2l o o年第 1 期 1
公 民社会以民主为第一要义, 有助于避免国家吞没社会; 能动社
会以民生为第一要义, 有助于避免市场吞没社会 的“ 市场专制主义” 。
当前的社 会建设 , 须是公 民社会 和 能动社会 的双重 建设。 必
公 民社会和能动社会 都强调社会 本 身独立 于国家、 市场 并 与之 形成制衡 的相对 自主性 。自主性 的载体 , 是各种非官 办、 非 营利 、 志愿性 、 自治性的 中间组织。当前 中国社会 的发 育还 处于
需。近 年来 , 增 长” 以“ 为研 究对 象的新增 长经济学活跃起 来 , 知识 、 力资本 等 内生技 术 变化 因素 引入经 济增长 将 人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运作机理、实践悖论与风险规避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运作机理、实践悖论与风险规避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运作机理、实践悖论与风险规避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治理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议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乡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期以来,乡村地区的数字化治理水平相对较低,这不仅制约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了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研究如何利用新技术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提高乡村地区的整体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指以知识、信息、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型生产要素。

这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乡村数字化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对乡村地区各类信息的高效收集、整合和分析,从而为乡村治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乡村地区居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乡村地区的数字人才,为乡村数字化治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乡村数字化治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平衡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乡村治理的关系,如何在充分利用新质生产力的同时规避潜在风险,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的运作机理,分析实践中的悖论现象,并提出相应的风险规避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数字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介绍数字化治理的概念和发展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治理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政府和组织关注的焦点。

数字化治理是指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合作和智能化决策,从而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一种治理模式。

数字化治理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政府部门积极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企业和社会组织纷纷加入到数字化治理的实践之中。

中国数字化治理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政务服务方面,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政务服务网站、政务APP等多种渠道,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在社会治理方面,数字化治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领域,有效提高了治理效率和水平。

幸福悖论成因探析

幸福悖论成因探析

幸福悖论成因探析作者:刘云袁旗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23期摘要幸福悖论成因主要是未能正确理解幸福的内涵及其来源,进而片面地认为幸福水平由穷富决定的。

本文指出探析幸福悖论成因,有利于个体创造和获得幸福,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幸福悖论伊斯特林个体创造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8-274-03一、何为幸福悖论和幸福幸福悖论也称伊斯特林悖论,伊斯特林悖论又叫伊斯特林反论、伊斯特林逆论或“幸福—收入之谜”。

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R·Easterlin)在1974年的著作《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首次提出,即:通常在一个国家内,富人报告的平均幸福和快乐水平高于穷人,但如果进行跨国比较,穷国的幸福水平与富国几乎一样高。

探析幸福悖论成因,首先要理解何为幸福。

关于什么是幸福,古汉语字词典很少解释,专门研究伦理学方面的文章对幸福的定义也不一致,而且从一些伦理学和心理学著作包括理查德·伊斯特林在幸福悖论中,也多把幸福和快乐几乎作为相同概念使用,不仅如此,即使有对幸福作定义的,也多是描述性的,即对一个人处于幸福状态的外在表现。

通行的现代汉语词典是这么解释幸福的:一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二是生活境遇等称心如意。

①不过从内容看幸福的很大一部分构成是没有争议的,就像和谐的友情、美好的婚姻和极高的社会参与感,对于幸福的大部分分歧主要来自于对财富的理解。

本人认为,幸福就是主体需要通过自身劳动获得满足后表现出的真实而又稳定的情绪。

这个概念强调了以下几层含义:第一,幸福是主体的切身感受。

也就是当主体的某种需要获得满足时的切身感受,它是主体的一种自我体会,非他人能越俎代庖,同时指出幸福为人类所特有的情绪感受。

第二,幸福来源于主体需要通过自身的劳动而满足。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进行活动的原动力,而且这种需要是全面的,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既包括身体的,也包括心理的。

网络经济对传统理论的八个挑战

网络经济对传统理论的八个挑战
回 归理 性 。 7 9
图书连载
中国信息界 2 年第O 月 总第2 5 0 1 2 9 2 期
4 信息价值对利润最大化 的挑战
企业追求 利润最大化一直是 传统经济教 科书的一条 刚
性 定律。 “ 企业 目标就 是创造利润 ” , “ 办企业就是要 为
进行快速 扩张 ,形成新 的集 中垄断 。在新 经济 领域 ,垄断 可 以看作 是收益递增规律 的逻辑性结果 ,但它又是破坏市 场对资源 的优化配置 ,产生内部非效率性 的罪魁祸首 。因

是以穷人市场为核心 的伟大世纪。
7 网络协同对 经济搏弈论的挑战
经济搏 弈论者 认为 ,经济学没 有正确与错误之 分 ,因
条信 息对 他的有用性才越 大 ,因而形成收益 递增效应 。
遗憾的是人 们并没有学会利 用这种收益递增规 律去开拓更
大的市场空 间 ,而是相反 ,继续 采用传统市场 规则和腐朽
最优状 态 。2 世 纪末 ,一 场经济 自由化运 动席卷全 球 ,一 0
销信 ,天天都是最后 一天大甩卖 。他 们挖空心 思制造信息 不对称 ,利用信息不对 称 ( 消费者不 了解 实情 )赚取超 额 利润 ,广大消费者 天天都在受骗 。也许你今天受 了骗 ,明
些大腕 学者还把 美国的经济个 人主义精神 提高到 “ 世界共 识”的高度 向发展 中围家强力推介 。 其 实帕 累托 最 优状 态 在整 个 西 方经济 实践 中 并不 存
从 而形 成收益递减效应 。
成本总会随着 产量的增加而上升 ,同时一个消 费者 占有实 开拓大众市场 ,主动承担为穷人服务的社会责任 。
在我 国电信改革 与实践过程 中,也 出现了企业争夺 某
些边远地区 普遍服 务市场 的情况 。它正在证明 ,2 世 纪将 1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目录一、共享经济概念 (2)二、共享经济模式 (3)三、网络实现共享经济 (3)四、信任实现共享 (5)五、共享经济案例 (6)六、共享经济的悖论 (7)哈佛大学商学院商务管理教授和历史学教授南希〃科恩(Nancy Koehn)表示,共享经济是指个体间直接交换商品与服务的系统。

理论上,这涵盖方方面面,包括搭车、共享房间、闲臵物品交换等。

共享经济又可称为协作型消费(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其核心用Airbnb 首席执行官Brian Chesky的话来说就是“使用而不占有”(Access but not Ownership),一个人多余的时间、拥有的技能都可以和其它人分享。

这种理念在欧美国家十分流行,符合环境保护、提升效益、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等未来理想社会的要求。

三、网络实现共享经济在互联网发展的当下,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成长。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互联网订私人的房间、汽车、船舶等各种用品。

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使得这种租赁变得容易许多。

消费者可以利用自己的闲臵物品赚钱。

理论上,这涵盖方方面面,包括搭车、共享房间、闲臵物品交换等。

所有这些交换皆可通过网络实现,尤其是通过智能手机。

这种个体间直接交换的系统,在任何时间均可实现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们连接起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进入紧密连接的全球市场。

消费者通过上网进行消费或者交换,享用更加便利、舒适、快捷和实惠的商品与服务。

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 L. 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

共享经济现象却是在最近几年流行的。

最新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哲学审读考试答案资料

最新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哲学审读考试答案资料

1、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悖论不包括以下哪项?∙ A.公私交叉的悖论∙ B.新潮与保守的悖论∙ C.传播与接受的悖论∙ D.自主与控制的悖论2、在20世纪(),世界各国开始建立起信息高速公路。

∙ A.40年代∙ B.50年代∙ C.70年代∙ D.90年代3.信息概念大概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

∙ A.10年代∙ B.20年代∙ C.30年代∙ D.40年代4.互联网实际上最早是发源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而建立的军事通信网络。

∙ A.二战以后∙ B.一战以后∙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5.()是越来越多的科学是由数据来驱动,甚至是网络化的科学。

∙ A.第二范式∙ B.第三范式∙ C.第四范式∙ D.第五范式6.20世纪()以后,互联网逐渐走向社会化。

∙ A.80年代∙ B.60年代∙ C.40年代∙ D.20年代7.()是和“二八原则”相对应的一种效应。

∙ A.霍桑效应∙ B.螃蟹效应∙ C.口红效应∙ D.长尾效应8.针对()的悖论,在隐私设置上,我们应该要有更深的安排。

∙ A.自主与控制∙ B.公私交叉∙ C.传播与接受∙ D.新潮与保守9.针对()的悖论,我们应该更好地反省物质主义、市场化文化的弊端,要避免陷入商业的算计之中。

∙ A.自主与控制∙ B.公私交叉∙ C.传播与接受∙ D.新潮与保守10.段伟文老师提出对于网络数据,可以引入()的概念。

∙ A.继承权∙ B.垄断权∙ C.遗忘权∙ D.复制权11.数据痕迹能够反映人的()。

∙ A.想法∙ B.意向∙ C.意图∙ D.心事12.针对自主与控制的悖论,我们应该怎么做?∙ A.反省物质主义、市场化文化的弊端∙ B.避免陷入商业的算计之中∙ C.在现实生活中多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 D.避免生活过于被网络碎片化13.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网络新媒体给每个人赋予了一些权利∙ B.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没有网络就不成为媒介的时代∙ C.在网络新媒体的时代,互联网是社交网络的延伸∙ D.现在已经进入网络新媒体的时代14.对互联网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A.注意力经济与生产型消费∙ B.维基经济学与商品界限的模糊化∙ C.基于创造性劳动的加速积累与集中化∙ D.共享经济15.大数据的社会认知的哲学反思包括哪些方面?∙ A.控制与意向∙ B.揣测与隐秘∙ C.交互与自反∙ D.虚拟与实显16.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悖论有哪些?∙ A.新潮与保守的悖论∙ B.传播与接受的悖论∙ C.自主与控制的悖论∙ D.公私交叉的悖论17.关于数字痕迹或者信息痕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具有持久性∙ B.具有可复制性∙ C.有放大的作用∙ D.在网上是可以随意被搜索的18.()整合在一起,现在已经进入到网络新媒体的时代。

美国知名新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零边际成本社会即将来临

美国知名新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零边际成本社会即将来临

现端倪。当时,音乐网站Napster开 发了一个能让数百万人不向制作人和 艺术家付一分钱,就可共享音乐的平 台,重创了音乐产业。接下来,类似 现象也严重打击了报业和图书出版 业。消费者开始通过视频、音频和文 本,共享他们自己的信息和娱乐内容, 几乎不用花钱,完全绕过了传统市场 (译注:今天的微信也是如此)。 边际成本的大幅降低重创了上述 行业,现在也开始重塑能源业、制造 业和教育行业。尽管太阳能和风能技 术的固定成本不菲,但除此之外获得 每单位能量的成本较低;数以千计的 业余爱好者已经在用3D打印机、开 源软件、和作为再生材料自己制造产 品了,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译注:所 谓生产方式的“大规模业余化”,又 一次找到了例证);同时,美国有超 过600万学生参加了免费的大型在线 公开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发布的边际 成本几乎为零。 零边际成本经济的现实令人毛骨 悚然,充分的利润率是资本主义市场 继续增长的关键,但愿意为额外的优 质商品和服务付钱的消费者人数毕竟 有限。 这即将影响整个经济。另一方面, 一种强大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一物联 网一正在出现(译注:这与“零边际
际成本”。 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中,通过
可以通过使他们以廉价的方式获得产 品和服务;对投资人,由于边际成本 的降低,他将有很好的回报。 过去二次的工业革命中,重点也 都是边际成本的降低,只不过这一次
r发展。 ’新经济形式的 )一一条就是“零 e本”的概念是
协同共享以接近免费的方式,同时分 享绿色能源和一系列基本商品和服 务,这是最具生态效益的发展模式, 也是最佳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欢降低边际成本,但他们从未预见到,
共同体”、
。杰里米・里夫金
美国知名“新经济学家”、社 会理论家,美国华盛顿特区经 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曾为欧盟 和世界多国提供政策咨询和建 议,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沃尔顿商学院担任资深讲师。 2012年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 革命》中提出的“后碳时代可 持续发展经济模式”获得了中 国总理李克强、德国总理默克 尔、法国总统奥朗德以及欧盟、 联合国的肯定。主要著作有《零 边际成本社会》、Ⅸ第三次工 业革命》、《移情的文明》、《欧 洲梦》、《氢经济》、《接入 的时代》、《生物科技世未来的网络

100个有意思的经济现象

100个有意思的经济现象

100个有意思的经济现象1.荷兰病:指因某一初级产品(如石油、天然气或矿物)的繁荣而导致其他产业衰落的现象。

2.郁金香泡沫:最早的一次投机导致的金融泡沫,表明产品的价格并不一定由其本身所决定,还包含人们对其未来价值的预期。

3.黄金悖论:在澳大利亚,黄金这种大储量资源价格上涨时,其需求反而会增加。

4.柠檬车市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优质商品可能会因为价格过高而被劣质商品挤出市场。

5.价格剪刀差:在经济体系中,工业产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业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由此出现通过牺牲农业的利益来支持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的现象。

6.人口红利: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7.重复博弈:在多次博弈中,参与者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信息来调整自己的策略,这在赌博中尤为明显。

8.聚合经营:商家倾向于聚集在一起经营,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和产生规模效应,如商业街上的手机品牌店。

9.口红效应: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因为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而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

10.停车场理论:一个城市停车位的供给状况可以反映该城市的经济状况,停车位紧张通常意味着经济繁荣,而停车位充裕则可能意味着经济衰退。

11.裙摆理论:女性裙摆越长,经济就越繁荣;相反,裙摆越短,经济就越萧条。

这是因为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更注重时尚和装饰,而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则更注重实用和节俭。

12.土豆效应:又称“土豆悖律”,指在大萧条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和销售。

13.吉芬商品:价格越上涨,需求量越大的商品,违反了传统的需求定律。

14.凡勃仑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它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

数字资本主义的历史逻辑批判

数字资本主义的历史逻辑批判

2022第5期·总第583期进入21世纪,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进入数字化阶段,其突出表现就是数字资本开始广泛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20世纪70年代,数字资本主义雏形初显。

21世纪初期,随着数字技术的推广,“马克思所描述的产业资本主义正在逐渐发展成为数字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正在通过互联网技术而将世界范围内的每一个体乃至最偏远地区的个体都毫无例外地卷入数字交往文明中来”。

〔1〕与此同时,数字资本主义的数字经济也开始异军突起,这为资本主义发展带来了“新经济”发展的迷思。

但是,2008年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危机再一次无情地证明数字资本主义仍是资本主义,“新经济”仍无法使其摆脱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噩梦。

一、数字资本主义的兴起数字资本主义的兴起是技术因素、历史因素和制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如19世纪的欧洲一样,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全面进入工业化社会。

同样,数字资本主义的形成也和技术革命密切相关,不过这次是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一波高潮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因特网的出现为标志,从而使资本主义与因特网进行了初步融合。

同时,数字资本主义的形成还掺杂着历史因素。

20世纪70年代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大萧条使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凯恩斯主义”全面崩溃。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转向“新古典自由主义”政策。

而因特网以其独有的开放性与“新自由主义”不谋而合,从而促进了因特网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融合,进而形成数字资本主义的雏形。

资本主义与数字技术融合后,西方资本主义迎来了长达30年的经济发展。

近30年里,数字资本主义中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作者简介]白太辉,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数字资本主义的兴起是技术因素、历史因素和制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数字技术虽然深刻地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诸多环节,但是它并未改变其资本主义的本质。

数字技术只是使数字资本主义用一种更隐蔽、更广泛和更深入的方式来满足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

列昂惕夫 悖论 三种解释

列昂惕夫  悖论 三种解释
(抄下来)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一国产业或企业的竞争 优势来自于劳动生产率、生产要素(价格)方面的 , 绝对或比较优势;新贸易理论认为, 竞争优势来 自于其在技术、经济规模或产品周期方面的优势。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 波特(Micharl Porter)认 为, 已有理论对70、80年代国际贸易的现象不能 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如,为何出现技术差距?什么
笫三节 国际贸易新理论 人力资本说(记下归纳) 研究与开发说(R&D理论)(同上) 技术差距说(同上)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需求偏好相似说,产 品的同质性、异质性)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人力资本说(Human Capital Theory)
美国经济学家凯南等人为对“反论”进 行说明而提出的。凯南认为,劳动有质的 差异。这种质的差异表现为劳动生产率 的差异。而这一差异主要由于劳动熟练 程度所决定。劳动熟练程度又取决于在 智力方面的投资。据此,他认为,国际贸 易商品生产应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 (即人力资本),如果把熟练技术劳动在生 产品中创造的价值的算作资本与有形资 本相加,美国仍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样的营销渠道而联系在一起的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 的产业。相关产业和其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 力。如纺织业兴旺,与其有关联的产业也需发达, 能够支持纺织业。
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 指企业在 一个国家里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 以及国内市场的竞争的表现,包括公司 建立、组织和管理的环境和国内竞争的 性质。 国家竞争优势来自于对它们的选择和搭 配、取决于国内的竞争程度,激烈的国 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最有利的 刺激因素。

难以跨越的“金融化悖论”——体系积累周期理论的金融化分析

难以跨越的“金融化悖论”——体系积累周期理论的金融化分析

难以跨越的“金融化悖论”———体系积累周期理论的金融化分析◎马锦生 刘华光内容提要 如何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如何防范过早金融化,成为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阿瑞吉的体系积累周期理论,聚焦于金融扩张在资本主义体系积累周期更迭中的关键作用,利用基于金融资本形态的“流动性霸权”概念,揭示了金融扩张“既连续又突变”的特征。

金融扩张既是资本主义体系扩张的内生动力,又是其体系不稳定性的来源,形成资本主义难以跨越的“金融化悖论”。

这一“金融化悖论”将美国经济必然走向金融化,以及金融化必然导致体系性混乱,统一于其逻辑架构之中。

这一具有纵深历史视角和广阔体系视角的理论,提供了理解资本主义体系中“金融化悖论”形成以及具体演进形态的理论框架。

这一理论对于我们规避资本主义金融化中出现的问题,防范依赖性金融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体系积累周期 金融化 流动性霸权 金融化悖论〔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2)12-0071-07 金融化已经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显著特征,与此同时,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了具有依附性特征的过早金融化,且依附性金融化逐渐取代依附性工业化,成为与资本主义体系的新链接方式。

面对资本主义扩张为世界体系这一时代命题,阿瑞吉在对布罗代尔、斯密、马克思以及波兰尼等人理论进行借鉴、反思与再生产的过程中,形成体系积累周期理论,不仅解释与还原了资本主义扩张为世界体系这一历史过程,而且在金融化的历史维度中揭示了美国金融化的独特表现。

中国经济市场化取向改革几乎与美国经济金融化同时开始,改革的深入日渐凸显了金融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规避资本主义金融化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防范过早金融化的重要性,凸显了体系积累周期理论的现实价值。

一、体系积累周期理论的架构阿瑞吉的理论构建,始于采纳布罗代尔对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内涵的重新界定。

“人单合一”管理模式与悖论式领导

“人单合一”管理模式与悖论式领导

徐立国: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富萍萍: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教授庞大龙: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郑娴婧: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徐立国 富萍萍 庞大龙 郑娴婧 | 文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短期的下行压力与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亟需进行转型与升级。

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单元,企业的转型与变革是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的基础。

而在企业的转型与变革中,充满了众多的冲突和张力。

企业的转型所带来的具有极端不确定性的张力往往呈新互联网及物联网时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多种悖论与张力,对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具备悖论性特征的“人单合一”是在海尔战略转型的张力冲突过程中提出来的管理模式,有效应对大企业无活力的悖论,同时化解了传统模式下的难题。

“人单合一”管理模式与悖论式领导现为持续性“相生相克”的悖论,如员工与用户之间的双元与悖论关系。

悖论即指“存在于相互依赖要素之间的持续性矛盾”,广泛存在于组织之中,是当今最具挑战性的管理话题之一。

在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中,无论是强调采用“灰度哲学”平衡“继承与创新”、制衡“欲望渴求与欲望节制”的华57“人单合一”管理模式与悖论式领导为,强调“长跑与短跑”、“企业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的联想,还是注重在战略变革中平衡“取势与取实”的阿里巴巴,都面临战略转型中的复杂悖论;在国外企业的战略转型中,强调悖论性组织价值观的日本丰田、整合既相冲突又相依赖的东西方管理模式的韩国三星、以及奉行阴阳文化的丹麦乐高均呈现出了悖论式的特征。

在战略转型中,悖论的类型及现象错综复杂,悖论性张力无法被化解。

日益凸显的悖论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企业家。

海尔集团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紧跟时代的节拍,自以为非,自我突破,把每次转型都当作一次创业,进行了从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战略、网络化战略等一系列的战略转型与变革,其过程中充斥着多样、复杂且动态的张力。

一些张力表现为难以取舍的两难抉择,如海尔国际化过程中在美国建厂还是海外并购;一些张力则表现为辩证整合的对立统一,如名牌战略中,面对质量追求与员工质量意识低下的“砸冰箱”。

关于占的议论文作文

关于占的议论文作文

关于占的议论文作文以占有为话题的作文篇1以前常听到电视里的一句广告词:分享是一种快乐!可那只是某种零食的促销。

而当我们身边正开始出现一批又一批共享生活的产物时,我们才意识到大共享时代来临了。

我原本以为,所谓共享生活就是传说中的乌托邦——然而事实上两者大相径庭:共享并不是共同生产,按需分配。

它好像把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只不过这里不但可以借书还可以借车、借球、借场地……越来越多的东西正在被共享化。

共享固然是一件好事吧。

以前出门,骑车出行的人往往顾虑重重:车被雨淋后锈蚀了怎么办?车锁被撬,车被偷走怎么办?现在你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走遍天下:租辆自行车,各式各样,颜色款式任君挑选,总已一款合你心意。

共享场地:周末约上几个哥们儿一起出去打球,不用待在学校和别人抢场地,也不用去那种贵得要命,超过一分钟都要付钱的体育馆。

扫码进门,扫码出门,一切都得心应手,方便得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还不止这些。

共享篮球:不用自己去体育用品店买,场地边上,扫一下码就出来一个,用完之后往框里一扔,大有甩手掌柜的潇洒;共享雨伞:地铁站里随处可见,深绿色的伞面虽千篇一律,却简约美观,结实耐用。

下雨天没打伞,扫码带走一把,用完还回,只要不多的租金即可。

网上甚至有人调侃:以后伴侣朋友都不用真心实意互相了解了,看到一个好的,“滴”扫个码带回来,吵架冷战了,扫个码扔到大街上就行,哪来那么多家庭破裂,朋友反目的戏码呀?随着共享的普及,人们也渐渐发现了共享的弊端:共享单车,坏了往路上一扔,下一个使用者遭殃。

随意停放,一大排一大堆地犹如路障,行人遭殃。

粗心的租车者用完忘记锁车,下一个贪小便宜的人把车骑走,前一个人遭殃。

小广告也有了新的栖身之处,车身、车篮甚至车轮上都贴满小广告,简直就是流动广告投放点。

共享雨伞也难逃厄运,反正不是自己的就不珍惜,随便撑随便扔,不坏就不还。

如若真有共享伴侣、共享朋友,恐怕大街上要丢满弃妇弃夫弃友了吧!共享经济,是建立在人人安分守己、恪守道德底线的基础上的。

《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干货版

《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干货版

《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金句标题备选:技术创新却使生产效率止步不前,第四次工业革命如何破局第一章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1. 当今时代,我们面临着纷繁复杂的挑战,其中最严谨、最重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理解并塑造本次新技术革命,这不亚于人类的一次变革。

2.各行各业都在发生重大转变,主要表现为:新的商业模式出现,现有商业模式被颠覆,生产、消费、运输与交付体系被重塑。

3.决策者们往往囿于传统的(非颠覆性)线性思维,或者过于关注眼前的危机,而难以影响未来的各种颠覆和创新力量进行战略性思考。

4.技术并非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一个外在因素。

我们不必囿于“要么接受,要么拒绝”这样的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

相反,我们要把握这次剧烈的技术变革机会,反思我们的本质与世界观。

5.以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早已不是什么新新鲜事物,但与第三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数字技术正变得更为精深,一体化程度更高,由此正在引起各国社会和全球经济发生变革。

6.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最大收益者是智力和实物资本提供者——创新者、投资人、股东,这正是工薪阶层与资本拥有者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的原因。

第二章驱动革命的三驾马车1.所有的新进展和新技术都有一个重要特点:它们很善于利用数字化和信息技术无所不在的力量。

2.第四次工业革命背后的技术驱动力,可以归为三类:物理类、数字类和生物类。

这三个门类相辅相成,各项技术均可从彼此的发明和进步中受益。

3. 新材料有望在缓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未击中发挥重要作用。

4.数字革命正在彻底改变个人与机构之间的互动与协作方式。

5.共享经济有一个共同点:用十分便捷(低成本)的方式对供需进行匹配,向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允许双方互动并给出回馈,这些平台通过这些方式建立信任。

6. 共享经济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根本性问题:究竟什么是值得拥有的,是平台还是平台背后的资产?第三章颠覆性影响1. 第四次工业革命最重大的影响之一可能来源于赋权,即政府如何与公民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 的经济模 式 , 在2 1 世纪 下半叶甚 至会取代 资本 主义, 成 为人 类 社会 主导 的经济 形 态 。 到 那 时,
生 产率 极 高, 物联 网发 达 , 导 致边 际成 本趋 近 于 零。数 上共享能源 、 信息和实 物, 所 有权被使 用权代替, “ 交换价 值”被 “ 共享价值 ” 代 替, 人类 进入 新纪
2 2
I l I
微博逆袭 :社会化营销价值的回归
移动 端营{ 肖 变得越来越复杂 如何让营销本身成为利润来源
P2 4 P3 0 p3 五
将 空间分 割后f } { 租给其他商人 。 这其实就 是二房东嘛! 你 看, 这事儿老 就 玩了. 后来 呢?历史并 没 有加 速进 入 “ 共享 时代 ”, 而是 以此 为手段 , 进 入 了资本主 义时代 。
等形 而上 的东 西 。 事实上, 我 觉得 以 目前 的 “ 共 享”形式看, 更准确 的词 儿也许是 “ 售卖一定程度
的使用权” 。

如果 } H 租 同一辆 车里 的使 用空 间 、 出租 同一 套房 子内的某间屋子就叫做 “ 共享 ”, 那么出租多 余 的车辆 、 出租多余 的房产, 为什 么就叫 “ 资本主
割 成大 大小 小 的部 分, 租给 其他 无法 自己 钱 购
买船只 以及 雇佣 水手 的大大 小 小贸易商 , 贸易商 可 以 钱租下 空 间, 也可 以承 担 水手义务抵 消租 金 。这样 , 到 了港 口之 后, 大 家上 岸 各自买卖 . 不 需要船主负担任何费用。 看 出来 没?这种 方 式与 前些 年兴起 的 “ 格 子 最近看 到了一段让人 啼笑皆非 的话 。 铺” 是不是很像 ? 店主将店铺分为若干个大 小不一
带来灾难。 况且 , 政府租 给你与隔壁老王租给你 , 差 别真的很 大吗? 从心理 学的角度讲,“ 拥有”某物 是人 固有 的
心理需 求 ; 从经济学的角度 讲, 人们拥 有某物要付
出寻 找成 本 、 交 易成本 和保 存成 本 , 对 于三大 成 本 已然很低 的物品来蜕 , 根本 没有共享 ( 不, 更准 确的说法是 : 租赁 ) 的必要。 “ 电钻 和洞 ”的例子经常 被拿 来为共享 经济 背书, 但 是连我 妈都知道这事儿是扯淡 : 电钻到 门 口的店里就能 买到, 又不贵, 放存7 7 r  ̄ J L 不吃草不 吃
新观 察 l N e w o b s e r v a t i o n
NE W OBS E R 、
I ON
共 享 经 济 是 个 悖 论
■文/ 本刊 记 者周 再 宇 发 自北 京
和 贸易 。
在 这种情 况下, 船主不 仅 要负担 船 的费用和 货物的费用, 还 要负担水手 的人] 费用 , 甚 至包括 到 了其他港 口之后水手上岸 的开销 。 这样 一来 , 一些 资金 没那 么充裕 的船主就 吃 不 消了, 于是他 们想 出一个办法 : 把船上 的空间分
元。
这段话 对 于九年义务 教育 出来 的人 来说 , 简 直 熟悉 到不能再 熟 悉 , 这 根本 就是 中国初中的政 治课本嘛, 不知道 美 国人听 着感觉 如何 , 是 否视
“ 共享经济 ” 如洪水猛兽 。
—1 ' '
但是 ,要厘清 的一点是 , 共享经 济并不是本世纪的产物 。
学杆们 存为一件 枣物 命名时总要加 倍小心 ,
闪为 字 本身就会 影响 人们的态度 , 从 而预 设立 场。 说起 共享 经济, 受“ 共享” 二字光辉 泛化 的影
响, 人们总是 倾向十将 其理解为 无私 、 奉 献、 大公
“ 共同租赁” 一块 土地 。 要知道 , 即使是在 中国历 史上 最为著名的那次 “ 共享 ” 试验 中, 也是注明了 所有权 的, 而我们也知道, 在人性 尚未达 到一定教 化 的前提 下, 肓 目消解所有 权实 行 “ 共享” , 只会
料, 自家有一个使 用起 米多方便 。 只有三大成本某

项 比较高 或都居 高不 下 的情 况下, 租赁 才成 为
再进 一 步 说 , 我 们不 妨抠一 抠字 眼儿 : 如 果
义”和 “ 地 主思 维”?我无 法理解 。 租 给你一 间屋 子和租 给你一 套房 子, 差别真 的很大吗?
其次 ,人们通过 共享经济 真 的想走 向共享吗?
互联 网这种 超级 一 I : 具 的出现 , 确实 降低 了交 易成 本 、 挝高了效率 , 仉姓 , 你确定 这种超级 工具
没错, 共享经济的提法 是L 1 b e r  ̄ 1 ] a i r b n b 带起
来的. 但追根 溯源 , 在 全球 经济发展 的历程 中, 不 难见到共享经济的身影。 1 5 8纪, 葡萄 牙和 西 班 牙成 为海 上帝 国 , 东 方航线 的开辟 , 使 全球 经济被连 为一体 。当时, 现 了很多私 人商船 , 船主 雇佣 水手 进行 海外 探 险
“ 共享 经济 之父 ”、 华 盛顿 特 区经 济趋 势 基
金 会主 席杰 里 米 ・ 里 夫金 认 为 : 协 同共 享是一 种
的格 子, 租格 子以获得收益 。
在大 航海 时代 , 还有 些 贸易商 为了降低 成 本 和风 险, 会联合 起来 向船主租 船, 或者 f 己租船,
“ 共享经济” 的命名 , 真是莫名其妙振奋了相
当一 部 分乌 托邦 主义者。 非 要说一种工具 或一种
只会被 民主和其 亭所 利用 , 而不是 被垄 断和 私有
所利川?
商业 模式就 会带 来整个 社会属 l 生的变 革 , 带来 基
本人性的进化, 若非幼稚就 是别有用心。 “ 共享” 本身 是消解 了所有 权概 念的, 我们可 以共享 阳光 、 空气 , 但是 无法共享一块土地 , 只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