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定向凝固技术的研究进展
多晶硅生产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易爆的气体,这极大地增加了硅烷的保存难度,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不易于管理。
产品和晶种相对容易受到污染,存在超细硅粉问题,工艺和设备成熟度较低。
1.3 冶金法冶金法制备多晶硅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需要采用真空蒸馏、定向凝固等方式对工业硅进行提纯,去除工业硅中的杂质,使其纯度达到要求。
第二,通过等离子炉清除C、B等元素,得到更加纯净的硅元素。
通过这种方式制备的多晶硅具有P-极性,并且电阻系数较小,因而具有较高的光电转化效果。
日本Kawasaki Steel企业采用的就是这种制造方式,可以有效地对工业硅进行提纯。
此外,上述方法还可以进行优化,优化过程主要用到了湿法精炼极性处理。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多晶硅进一步进行精炼,与未使用该方法相比,可以将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效率提升到15%左右。
由此可见,多晶硅的纯度非常的重要,通过提高多晶硅的纯度可以极大地改变多晶硅的物理特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效率。
1.4 流化床法流化床法是美国Boeing公司研发的多晶硅生产工艺,该方法主要采用硅籽作为沉积体,再将其与卤硅烷进行反应,进而制造多晶硅。
流化床法制造多晶硅需要用到流化床反应器,具体反应过程如下:将SiHCl3和H2由底部注入到反应装置中,在经过加热区和反应区后,可以和装置顶部的硅晶体进行反应,反应条件需要处在高温环境,同时在气相沉积的作用下,硅晶体将会不断增多,最终可以形成多晶硅产物。
该方法与西门子法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可以进行连续生产,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停顿,因而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
第二,能量转化率较高,与西门子法相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能耗。
第三,反应物为流动状态,有效地保障了反应物之间能够充分接触,进而提高反应效率,缩短反应时间[2]。
1.5 硅石碳热还原法硅石碳热还原法是利用C来还原SiO2进行多晶硅的制备,反应方程式如下:SiO2+C=Si+CO2。
这种多晶硅制备方法经过Sintef公司改进后,生产过程如下:在离子回转炉中通过C对SiO2进行还原,得到产物SiC,再将SiC投入到电弧炉中继续和SiO2反应,可以得到液态的硅。
多晶硅定向凝固工艺中石墨加热器的影响

16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 crn s rcs c n l y l t i o es e h o g e o cP T o
21年3 第3卷 第2 02 月 3 期
多 晶硅定 向凝 固工艺 中石墨加热器 的影响
戴鑫 ,杜海 文L,张军彦 ,王锋
(. 1 太原理工 大学 ,山西 太 原 00 2 ; 3 0 4 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研究所 ,山西 太 原 0 0 2 . 3 0 4)
D c m n o e AAt l I:0 1 4 42 1)2 160 o u et d : rc 10 . 7 (020 . 0 .4 C ie D 3 0
全 球能 源危 机 以及全 球变 暖 问题迫使 世 界各 国 加速在 可再 生能 源上 的发展 ,其 中太 阳能 由于其 清
A sr c: rp i e tri teo l h a o red r gtemutcyt l esio n o a t gpo e s A dte b ta t G a ht h ae h ny e ts uc ui h l-rsal ic nig tc si rc s. n h e s n i i n l n tmp rtr i do h oi luditraei afce ytes ea dp s ino rp i e trT red frn rp i e eauef l f es l-q i nefc fetdb h i n o io fga ht h ae. he i ee tga ht e t di s z t e f e haesw r su i . h eut s o httel ea a dv rcl e trpo u e h etr h p f h oi ludp a e e tr ee td d T ersl h w ta h trl n et a h ae rd c steb t a eo es l・q i h s e s a i es l di bu dr n ecsi rcs a etr fie c. o n ayadt at gpo esh s t f iny h n b ee c K ywo d : l・rsalesio g tG a h eh ae; i cinI oif ain N meia a a s e rs Mutcytl i ni o; rp i e trDr t a sl ic t ; u r l n l i i i l n c n t e o di o c ys
毕业设计(论文)-多晶硅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应力消除[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多晶硅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应力消除[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f850298011ca300a7c390a2.png)
多晶硅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应力消除摘要目前,在铸造多晶硅的生产中,由于在长晶阶段硅锭的不同位置温度不同,即存在温度梯度,因而会产生热应力。
如果由于温度梯度而造成的热应力过大且得不到有效地消除,那么在后续的硅片加工和电池制备过程中会造成硅片的隐裂,严重影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质量。
所谓的隐裂就是在硅棒或硅片生产中不易被人察觉的碎裂。
因此,探究与改进多晶硅铸锭过程中消除应力的方法对多晶硅电池片的质量以及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采用单一变量法对消除多晶硅锭应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研究过程中对48块硅锭进行了统计分析。
研究发现,无论是在长晶阶段减小固液界面的温度梯度,还是增加退火时间,又或是适当提高退火温度,都可以降低隐裂硅棒所占的比例。
但是在这三种方法中,以增加退火阶段的退火时间这一方法效果最为明显。
通过对多晶硅晶体生长过程中应力消除方法的改进,每年可为企业挽回170余万元的损失。
因此,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铸造多晶硅,温度梯度,热应力Stress Relieving in Crystal Growth of Polycrystalline SiliconABSTRACTAt present,in the production of polycrystalline silicon,thermal stress will be exist because diffierent location has diffierent temperature in crystal growth. In other words,temperature gradient exist in silicon ingot. If thermal stress caused by temperature gradient is not eliminated effectively, the silicon wafer processed will break to pieces. It will affect solar cell quality badly. The subfissure what is called is fragmentation that is not easy to perceive in the silicon wafer , exploring and improving the method that relieve stres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quality and life of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This experiment used Simple Variable Method to explore stress make statistic analysis for 48 silicon ingot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de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of solid liquid interface in crystal growth, increasing anneal time or increasing anneal temperature both can reduce the percentage of subfissure silicon brick. But in the three methods, increasing anneal time is the best. By improving the method of stress relieving,we can help the enterprice to redeem the loss of million RBM every this reason,the research result has valuable significance.KEY WORDS:Ploycrystalline Silicon, Temperature Gradient, Thermal Stress.目录第一章绪论 (1)§ (1)§国内外多晶硅材料的发展现状 (1)§ (2)§铸造多晶硅的生产工艺 (3)§ (9)§铸造多晶硅的原材料 (9)§ (9)§晶体生长工艺 (10)§晶体生长的影响因素及应力产生的原因 (11)§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14)第二章实验过程 (16)§ (16)§ (16)第三章实验结果及分析 (18)§实验结果 (18)§在长晶阶段减小固液界面的温度梯度的实验结果 (18)§ (19)§在退火阶段适当提高退火温度的实验结果 (19)§结果分析 (20)§ (20)§ (21)§ (21)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附录 (26)第一章绪论§直到20世纪90年代,太阳能光伏工业还是主要建立在单晶硅的基础上。
多晶硅的生产工艺及研究

多晶硅的⽣产⼯艺及研究多晶硅的⽣产⼯艺及研究毕业论⽂(设计)2012 届题⽬多晶硅的⽣产⼯艺及研究专业学⽣姓名学号⼩组成员指导教师完成⽇期2012年4⽉8⽇毕业论⽂(设计)任务书班级 02、4、81、论⽂(设计)题⽬:多晶硅的⽣产⼯艺及研究2、论⽂(设计)要求:(1)学⽣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作量,最好是独⽴完成。
(2)选题有⼀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关。
(3)主题明确,思路清晰。
(4)⽂献⼯作扎实,能够较为全⾯地反映论⽂研究领域内的成果及其最新进展。
(5)格式规范,严格按系部制定的论⽂格式模板调整格式。
(6)所有学⽣必须在⽉⽇之前交论⽂初稿。
3、论⽂(设计)⽇期:任务下达⽇期 2012年2⽉17⽇完成⽇期2012年4⽉8⽇4、指导教师签字:毕业论⽂(设计)成绩评定报告序号评分指标具体要求分数范围得分1 学习态度努⼒学习,遵守纪律,作风严谨务实,按期完分2 能⼒与质量调研论证能独⽴查阅⽂献资料及从事其它形式的调研,能较好地理解课题任务并提出实施⽅案,有分析整理各类信息并从中获取新知识的能⼒。
0—15分综合能⼒论⽂能运⽤所学知识和技能,有⼀定见解和实⽤价值。
0—25分论⽂(论证、分析逻辑清晰、正确合理,0—203 ⼯作量内容充实,⼯作饱满,符合规定字数要求。
绘图(表)符合要求。
0—15分4 撰写质量结构严谨,⽂字通顺,⽤语符合技术规范,图表清楚,字迹⼯整,书写格式规范,0—15分合计0—100分评语:成绩:评阅⼈(签名):⽇期:毕业论⽂答辩及综合成绩答辩情况⾃述情况清晰、完整流完整完整熟悉内容基本完整熟悉内容不熟悉内容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正确基本正有⼀有回确性错误性错误答答辩⼩组评语及建议成绩:答辩委员会综合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年⽉⽇多晶硅的⽣产⼯艺及研究学号姓名摘要:多晶硅的⽣产技术主要为改良西门⼦法和硅烷法。
西门⼦法通过⽓相沉积的⽅式⽣产柱状多晶硅,为了提⾼原料利⽤率和环境友好,在前者的基础上采⽤了闭环式⽣产⼯艺即改良西门⼦法。
定向凝固制备铸造多晶硅的原理及应用综述

定向凝固制备铸造多晶硅的原理及应用综述摘要:阐述了介绍了定向凝固应用于硅材料的理论基础,论述了近年来定向凝固制备技术在杂质提纯和晶体生长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定向凝固制备铸造多晶硅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展望今后的发展前景,认为新型的定向凝固技术制备出的硅锭在杂质含量、晶体结构方面均优于传统凝固技术,应积极改善定向凝固技术,以制备高品质的太阳能硅材料。
关键词定向凝固;铸造多晶硅;杂质和缺陷;转化效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包括单晶电池和多晶电池2种,多晶电池的市场份额占到一半以上,商业化的多晶电池效率可以达到14%左右[1]。
实验条件下,多晶电池的最高转化效率达到20.30左右,多晶电池的效率虽然略低于单晶电池1%~2%,但多晶电池制造成本低、环境污染小,仍有很高的性价比和市场[2]。
近年来,由于技术改良、电池效率提高及生产成本下降等有利因素,因而大大促进了多晶电池应用技术的发展,也使业内专家学者给予了多晶电池制备技术更多研究和关注[3]。
影响多晶电池转换效率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多晶硅铸锭的纯度,即使材料中含有少量的杂质,对电池的光电性能就有很大的影响[4];二是尽量减少材料中各种缺陷,多晶硅铸锭中的晶界、位错与杂质聚集成载流子复合中心,大大的降低了多晶电池效率。
由以上表述可知,要提高多晶电池的效率,必须围绕提高材料纯度和降低材料缺陷的技术进行研究,而定向凝固技术正是制备硅晶体材料的典型应用。
定向凝固技术开始只用于传统的高温合金研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材料制备技术[5]。
定向凝固技术在多晶硅铸造主要是控制晶体生长和杂质提纯2方面的应用。
定向凝固技术可以很好地控制组织的晶面取向,消除横向晶界,获得大晶粒或单晶组织,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6]。
同时,定向凝固可生成按照一定晶面取向、排列整齐的晶体结构,由于分凝系数的不同,杂质凝聚于晶界和铸锭上方,对材料起到提纯作用。
1. 基本原理多晶硅铸锭实际上就是由定向排列的柱状晶体组合形成,形成的理论基础就是定向凝固原理。
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工艺研究进展

l4 1
东
化
工
21 年 第 1 01 期 第 3 卷 总第 2 3 8 1 期
www.d h m.o g c e c m
制 备太 阳 能级 多 晶硅 的工 艺 研 究进 展
谢 桦
( 北京神 雾热 能技术 有 限公 司 研 究院 ,北京 1 2 0 ) 0 2 0
【 要 】 阳能级 多 晶硅的 制 备工艺 分为物 理法 和化 学法 两大 类 。物理 法包 括造 渣提 纯硅 法 、利 用热 交换 定 向凝 固提 纯 、利 用 电磁感应 等 离 摘 太 子 技术提 纯 、c P法 等 ,其 中 c P法 生产 的 太阳能 级多 晶硅 的纯 度接 近于化 学法 。但 要 生产纯 度大 于 6N 的多晶硅 ,仍 需要 采 用化学 法 。 目前 常 用 的化 学法 有 三氯氢 硅 氢还原 法 、硅烷 热 分解 法、 四氯 化硅 氢还原 法 等 。三氯 氢硅 氢还 原法 又称 改 良西 门子法 ,是化 学法 制备 太 阳能级 多晶 硅 的主流 工艺 ,不足 之 处是耗 能 大、污 染 严重、 运行 成本 较高 。 f 词l 关键 太阳 能级 多晶 硅 ;化 学法 ;物 理法 [ 中图 分类号 ] Q T [ 文献 标识 码】 A f 文章 编 号]0 7 16 (0 1 10 1 —2 1 0 8 52 1) 14 0 O
p o u t n b t t h i d a t g so ih e e g o s m p i n s r u o lto , n i h o e a in c s r d ci , u h t ed 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a e f g n r y c n u o wi a h t , e i s l in a d hg p r to o t o o p u
冶金法太阳能级多晶硅产业技术进展与展望

国 内 的改 良西 门子 法 多 晶硅 生 产 过 程 中, 纯 度 为 2 将 N的 金 属 硅 提 纯 到
9 能耗通常 为 2 0 N, 0 kW h/kg; 将 再
一
、
2 1 冶金法 太阳能级 多晶 00
冶 金法 多 晶硅 提 纯 工 艺 又 叫物
多 晶 硅 生 产 工 艺 的 进 展 , 至 不 少 公 甚
晶 硅有 4 好处 : 资小 、 耗 低、 大 投 能 成 本 低、 污 染 。 无 以一 个投 资额 为 1 t T
的 冶金法 多 晶硅 工 厂为例 , 资总 额 投 不到 2 亿元 , 0 能耗仅 为 4 k h 0 W /kg ,
产。 1 表 列出了2 l ̄国际国内各厂‘ OO 家冶 金法多晶硅的产能、 产量和平均纯度。 从表 1 中可 以看 出,0 0 , 厂 2 1年 各 都 基本 以千 吨级为 单位进行首 期产能 规划, 但实 际上产 量都 比较小 , 充分说 明了冶金法 多晶硅生 产从实验 室到产 业 化步履维 艰。 然纯度提 高不多 , 虽 但 各 厂都能够做 到产业化 多晶硅纯度 与 实 验室 水平 保 持不 变 , 本身 就 已经 这 是一 个很大 的进 步 。 除 了多 晶硅 生 产商 之外 , 不少 光 伏 电池生产商 也一直 十分 关注冶 金法
硅的技术与产业进展
理 法 多 晶硅 提 纯 , 它之 所 以得名 , 是 因为 硅在 整 个 提 纯 过程 中不 发 生化 学 反应 。 种方 法所使 用 的主要 工艺 这
精馏 提纯得 到 纯度较 高 的三氯 氢硅 , 最后加入氢气 还原得到高纯硅 。 通常 ,
这种 方法 生产 的 多 晶硅纯 度可 达 9 N ( 9 .9 9 9 %) 即 9 9 9 9 9 以上 。
多晶硅铸锭新工艺的研究

态中的杂质浓度 为 C I ,那么在硅 中的分凝 系数 [ 为 : 5
一
是光伏产业链上最重要 的环节之 一。 1 7 ,德国 Wah r 司在 国际 上首 次通 过浇铸 法 9 5年 ce公 制备了多晶硅材料 ,用来制造 太 阳能 电池 。由于铸造 多晶 硅具 有材料利用率高 、能耗 小 、制造 成本低 等优势 ,世 界 各国都在努力发展其工业 规模_ 。传统 多晶硅定 向凝 固方 l 一
长 ,形成柱状 晶体 ,晶体 生长方 向和热 传导方 向相 反。随 着整个铸锭 热场 的温度降低 ,直至所有硅熔体都结 晶凝固 。
在 结 晶 过程 中 ,均 匀 固 液 面 温 度 的 同 时 ,更 需 要 固 液 界 面
杂质元 素浓 度的均匀 。固液界 面固体侧杂质 浓度为 c ,液 s
2 1 年 ・ 4期 02 第
技术与研 究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 双月刊 )
多 晶 硅 铸 锭 新 工 艺 的 研 究
赵 百通 ,高文 秀。 ,贾成厂
( .北京科技大学材 料科 学与工程学 院 ,北京 10 8 ; 1 0 03 2 .中国科 学院上海技术 物理研究所 ,上海 208) 0 0 3
暮
C sig at )等I 。浇铸法是在定 向凝 固过 程中 ,熔炼 和结 晶 n 2 ]
经 过 两 个 不 同的 坩 埚 而 实 现 的 ,由 于 整 个 中 转 换 坩 埚 ,会 导 致 硅 料 二 次 污 染 ;热 交 换 法 ,它 是 定 向 凝 固 过 程 中 铸 锭
定向凝固技术

5.1 定向凝固旳发展历史 5.2 定向凝固基本原理 5.3 定向凝固工艺 5.4 应用实例
Your company slogan
5.1定向凝固旳发展历史
定向凝固过程旳理论研究旳出现是在 1953年,那是Charlmers及其他旳同事们 在定向凝固措施考察液/固界面形态演绎旳 基础上提出了被人们称之为定量凝固科学 旳里程碑旳成份过冷理论。
而当界面前沿存在成份过冷时,界面前沿 因为不稳定原因而形成旳凸起会因为处于过 冷区而发展,平界面失稳,造成树枝晶旳形 成。
Your company slogan
成份过冷理论提供了判断液固界面 稳定性旳第一种简要而合用旳判据,对 平界面稳定性,甚至胞晶和枝晶形态稳 定性都能够很好地做出定性地解释。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1、成份过冷理论
纯金属旳凝固过程
在正旳温度梯度下,固液界面 前沿液体几乎没有过冷,固液 界面以平面方式向前推动,即 晶体以平面方式向前生长。
在负旳温度梯度下, 界面前方旳液体强烈过冷, 晶体以树枝晶方式生长。
Your company slogan
成份过冷理论能成功旳鉴定低速生长条件下 无偏析特征旳平面凝固,防止胞晶或枝晶旳生 长。
Your company slogan
单晶在生长过程中绝对要防止固—液界面不稳定 而生出晶胞或柱晶。故而固—液界面前沿不允许有 温度过冷或成份过冷。固液界面前沿旳熔体应处于 过热状态,结晶过程旳潜热只能经过生长着旳晶体 导出。定向凝固满足上述热传播旳要求,只要恰当 旳控制固—液界面前沿熔体旳温度和速率,是能够 得到高质量旳单晶体旳。
但是这一判据本身还有某些矛盾,如:
成份过冷理论把平衡热力学应用到非平衡动力学过程中,必然带 有很大旳近似性;
冶金提纯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研究

冶金提纯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对可再生能源的迫切需求,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太阳能级多晶硅作为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其质量对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具有决定性影响。
研究和开发高效、环保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制备技术,对于推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冶金提纯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研究。
我们将简要介绍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制备原理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我们将重点阐述冶金提纯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其优点,同时分析该方法在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中的适用性。
我们将通过实验数据,详细分析冶金提纯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效果,包括纯度、晶体结构、光电性能等方面的评价。
我们将对冶金提纯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制备提供一种新的、高效的方法,为推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制备方法与比较冶金法提纯:冶金法提纯多晶硅主要包括硅矿的破碎、熔炼、精炼等步骤。
通过高温熔炼,硅矿石中的杂质如铁、铝、钙等被氧化去除,得到较为纯净的硅液。
随后,硅液经过进一步的精炼处理,如定向凝固、区域熔炼等,以去除残余杂质,最终得到太阳能级多晶硅。
冶金法提纯具有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的优点,但其提纯效率相对较低,且对环境污染较大。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CVD法是通过在反应器中使含硅气体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硅沉积在基底材料上,再经过退火、切割等工艺得到多晶硅。
该方法提纯效率高,制备的多晶硅纯度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CVD法所需的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且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处理难度较大。
硅烷法:硅烷法是通过硅烷气体的热分解制备多晶硅。
硅烷气体可通过氢化硅烷化反应制备,其纯度较高。
硅烷法制备的多晶硅纯度高,且制备过程相对简单。
硅烷气体具有毒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限制了其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
多晶硅锭定向凝固生长方法概述(PPT 96页)

布里曼法(Bridgeman Method) 这是一种经典的较早的定向凝固方法。 特点: 坩埚和热源在凝固开始时作相对位移,分液相区和凝固区,
液相区和凝固区用隔热板隔开。 液固界面交界处的温度梯度必须>0,即dT/dx>0,温度
梯度接近于常数。
长晶速度受工作台下移速度及冷却水流量控制,长晶 速度接近于常数,长晶速度可以调节。
多晶硅锭定向 凝固生长方法
实现多晶硅定向凝固生长的四 种方法:
布里曼法 热交换法 电磁铸锭法 浇铸法
8.5.1 铸锭浇注法
铸锭浇注法于1975年由Wacker公司首创,其过程是 将硅料置于熔炼坩埚中加热熔化,而后利用翻转机械 将其注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内进行结晶凝固,从而得 到等轴多晶硅。
近年来,为了提高多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也有人对 此传统工艺加以改进,通过对模具中熔体凝固过程温 度加以控制,形成一定的温度梯度和定向散热的条件 ,获得定向柱状晶组织。
8.5.2 定向凝固法
热交换法基本原理是在坩埚底板上通以冷却水或气进 行强制冷却,从而使熔体自上向下定向散热;
Bridgman法则是将坩埚以一定的速度移出热源区域 ,从而建立起定向凝固的条件。
实际生产应用中,通常都是将两者综合起来,从而得 到更好的定向效果。
定向凝固法基本原理 1冷却水或气 2.坩埚 3.液态 4.固/液界面 5.固态 6.热源
热交换法的长晶速度及温度梯度为变数。而且锭子高度受 限制,要扩大容量只能是增加硅锭截面积。
最大优点是炉子结构简单。
液相
热源 坩埚
固相
液固界面
散热装置
HEM法示意图
保温框 热源 坩埚 液固界面
石墨块
隔热板 (防止不锈钢炉底过热) 炉型1示意图
半导体材料与工艺之多晶硅锭定向凝固生长方法

冷坩埚连续定向熔铸多晶硅照片
8.5.4 多晶硅铸锭
多晶硅片加工流程及装备 多晶硅片加工的具体流程如下: 装料-熔化-定向生长-冷却凝固-Si锭出炉-破锭-多线切
割-Si片清洗-包装。
多晶硅片加工的具体流程
8.5.4 多晶硅铸锭
所对应的装备有: 用于石英坩埚内喷涂氮化硅粉的喷涂设备 喷涂后烘干固化的坩埚烧结设备 多晶硅定向生长的多晶硅铸锭炉 将Si锭剖解成所需尺寸方形多晶硅柱的剖锭机 将Si柱切割成Si片的多线切割机 Si片清洗机等。
8.5.2 定向凝固法
热交换法基本原理是在坩埚底板上通以冷却水或气进 行强制冷却,从而使熔体自上向下定向散热;
Bridgman法则是将坩埚以一定的速度移出热源区域, 从而建立起定向凝固的条件。
实际生产应用中,通常都是将两者综合起来,从而得 到更好的定向效果。
定向凝固法基本原理 1冷却水或气 2.坩埚 3.液态 4.固/液界面 5.固态 6.热源
近年来,为了提高多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也有人对 此传统工艺加以改进,通过对模具中熔体凝固过程温 度加以控制,形成一定的温度梯度和定向散热的条件 ,获得定向柱状晶组织。
8.5.1 铸锭浇注法
铸锭浇注法生产原理示意图 1固态 2.液态 3熔炼坩埚 4.涂层 5.凝固界面 G.模具
8.5.1 铸锭浇注法
By lowering the ingot slowly, the liquid silicon cools gradually and crystallizes
3. Square multi-crystalline silicon ingots The ingot manufactured by the electromagnetic casting method is the largest silicon crystal for solar cells in the world with a length of 7,000 mm
太阳电池用多晶硅铸锭技术研究进展

太阳电池用多晶硅铸锭技术研究进展【摘要】目前多晶硅太阳电池是光伏市场最重要的产品。
本文以产业界的多晶硅铸锭技术为主线,详细分析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过程,并提出未来多晶硅铸锭技术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多晶硅;太阳电池;光伏;定向凝固;新能源0 引言多晶硅太阳电池由于产量大、性价比高,占据着超过50%的光伏产品市场份额[1]。
多晶硅太阳电池所用多晶硅片由铸锭在经过开方、切片制备而得到。
多晶硅铸锭一般由定向凝固法(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ds)生长得到,代替了单晶硅的拉制过程,能耗少、产量大,因而成本大大降低。
另外,多晶硅铸锭本身是方形的,所以也减少了开方时的材料损失,因而增加了其竞争力。
1 多晶硅铸锭技术发展状况传统的多晶硅铸造方法,将化料和结晶放在两个不同的坩埚完成,二次污染严重,设备复杂。
而后发展了热交换法及布里奇曼法,这两种方法都是把熔化及凝固置于同一坩埚中,从而避免了坩埚二次污染。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布里奇曼法在晶体生长时固/液界面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坩埚向下移动,从而保证在结晶过程中界面上温度梯度基本维持稳定,此方法的固液界面略向下凹,这有利于扩大晶粒尺寸和减小晶体缺陷。
目前,通过布里奇曼法可生产出横截面尺寸大于600 mm×600 mm的重量超过300 kg的多晶硅锭;而热交换法在结晶过程中坩埚不动,从坩埚的底部进行主动散热,造成温度梯度,从而实现多晶硅结晶,该方法坩埚与加热器在硅料的熔化过程及整个生长过程中均无相对运动。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易实现自动化,而且结晶完成后一直保持在高温区域,可实现“原位”退火,降低了晶体内部热应力,进而减少晶体内位错密度。
缺点是随着凝固过程的进行,固/液界面位置逐渐升高,温度梯度随结晶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生长速率逐渐减少为零,因而硅锭生长高度受到限制。
技术进一步发展,以gt advanced technology公司为代表的定向凝固方法成为主流,占据市场的绝对领先份额。
定向凝固技术

定向凝固技术
定向凝固技术是一种用于制造具有特定晶体取向的金属或合金材料的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控制材料的凝固过程,使其在特定方向上生长,从而获得具有特定晶体取向的材料。
定向凝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材料凝固过程中,通过控制凝固速度和温度分布,使晶粒在特定方向上生长。
这种技术通常使用定向凝固炉或定向凝固模具来实现。
定向凝固技术的优点包括:
1. 可以获得具有特定晶体取向的材料,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2. 可以控制材料的晶粒尺寸和分布,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3. 可以减少材料中的缺陷和杂质,从而提高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定向凝固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特别是在制造高强度、高韧性、高耐腐蚀性的材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多晶硅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对凝固速率的影响

〇 引言
近 年 来 ,随着光
的 快 速 发 展 ,我国 原 料 、硅
片 、电 片 及 组 件 不 断 增 加 [1_3]。与
太阳能电池
,多 太阳能电
生
、综合性
优 势 , 据 较 高 的 市 场 。2 0 1 6 年 ,我国多晶宿
19.4 万 t ,同 增 长 17. 6[;娃 片
63 G W ,同比增长
良影响, 仅 限 于 实 验 测 量 ,在实际生产中 实 现 。数
值模拟 是通过工程模拟软件建立模型得 向凝固过
研究论文
20 19,V 〇I.33,N 〇. Z1 www. mater-rep率的影响
123 3 3 3 3 3 杨金祥U ,石 爽 ’’,姜大川U ’’® ,李 旭 U ,李鹏廷U ,谭 毅 U ,姚玉杰 ,池 明 ,张润德 ,张建帅
1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 连 116024 2 大连理工大学 省太阳能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大 连 116024
3 1 [ 上 ;电池片
4 9 G W ,同 增 长 1 9 . [ 上;组
件产量 约 53 G W ,同 增 长 15. 7 [ 上 。在光伏产业快速发
展的同时,对多 材料的
逐 渐 增 加 ,对多 材料
的质
应 提 高 [4]。多
通 向 得到,
的质 后续硅片以及电池的 性 能 有 重 要 的 影响。在
YANG Jinxiang1,2, SHI Shuang1,2,3,JIANG Dachuan1,2,3,0 ,LI Xu1,2, LI Pengting1,2,TAN Yi1,2, YAO Yujie3, CHI Ming3, ZHANG Runde3,ZHANG Jianshuai^
多晶硅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特性研究

加 热 器 的温 度 调 整 。R jn rn3等 指 出 热 交 换 法 中 ae d a [
通 过增 加 坩埚 旋转 的方 法 可 以减 小 界 面 的突 起 程 度 。 KuivA. 1 等 通过数 值 模 拟 指 出 熔 体 中 的对 流 可 l T.4 e
以显 著影 响 固一 界 面的形 状 , 液 因此 应 合 理控 制 熔体 中
鲁
金
鲁
8
P e p
/ n p ,/ W e. /
依据 上述 讨论 , 子 寿命颜 色 分界 线与 固一 界面 少 液
相对 应 , 图 3中 黑 色 区 域 的 分 界 线 可 以 明显 看 出 , 从 固一 界 面 曲 率 随 拉 锭 速 率 的 减 小 而 减 小 。 由 液
Pr i c Da i n U ni e st fT e hno o ov n e, la v r iy o c l gy, ai n 1 0 D l 6 24, Lio n a l a ni g,
Chi a; h lofM a e i l i n e a d Eng ne rng, la n 2 Sc oo t ra s Sce c n i ei Da in U n v r iy o c no og Da i n 1 6 4, a ni g, i ) i e s t f Te h l y, la 1 02 Li o n Ch na
分 析方 便 , P及 Al 将 +B的质 量 分 数 通 过 式 ( ) 化 1转
面 形 状 相 一 致 , 于 同 一 固一 界 面 处 的 杂 质 成 分 相 由 液
同, 而少子 寿 命 与 杂 质 浓度 相 关 , 因此 可 以 推 断 铸
锭纵 截 面上 的少 子 寿命 颜 色分 界 线 与 固一 界 面 相 对 液 应 。少子 寿命颜 色分 界线 凸 凹不平 可能 是 由于定 向生
定向凝固法在物理提纯多晶硅中的作用

定向凝固技术对物理提纯多晶硅的作用林安中北京中联阳光科技有限公司由于硅材料的紧缺,物理冶金法提纯硅材料,在国内外都形成研发的热门项目,主要其比西门子法提纯多晶硅的投资起点要低很多,降低成本也有一定的潜力。
除了方法中有的采用初步先用化学处理硅料外,在硅原料的冶炼提纯中,大部分都结合定凝固法来进行大部分杂质的去除,其更粗一点的形式也可称为保温去渣法,但定向凝固法因分凝系数的关系对去磷、硼的效果不佳,使得去磷、硼成为物理冶金法中关键及难度较大的部分。
中国目前有不少的厂家生产的高纯冶金硅达到了4个9多的纯度,其典型的达到的纯度水平如下:(1)B4PPMW,P13-20PPMW,Fe 1 PPMW.(2) B 1.5PPMW, P 6-10PPMW, Fe<0.05PPMW.这样产品的电阻率有可能达到型号为0.3Ω·cm或更高。
但其电阻率是补偿形成的,跟太阳能级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以这些料为基础,进一步的提纯工作也在进行中,隨时间的进步也是明显的。
在高纯冶金硅的研发中,对硅中杂质的分析是很重要的手段,但P、B的含量在1PPMW 左右时,国内的权威分析单位已不易给出准确的分析数据,国外权威单位的分析收费又很贵,对研发的发展形成一定的障礙。
国内分析精度的不稳定,除了设备的因素外,还与制样的环境条件及制样中污杂因素有关,这方面应得到科技部等科研经费支持单位的重视。
当分析单位的P、B中有一种测的较准时,其它金属杂质含量又在1PPMW以下时,硅的电阻率可作为衡量另一元素是否测准的参考。
建议研发单位总的来说不要太省分析的费用,因其是实验中增快进度的关键所在。
目前对所研制的硅材料达到几个9的定义还不是很明确,特别是5个9以上时,其含量应不包括氧、碳的含量,而应包括P、B的含量。
所得的电阻率没有P、B的含量的数值提供时时将具有很大的不足。
建议说明硅材料达到几个9时同时提供其P、B的含量。
当纯化冶金硅达到6N的初步太阳级时,首先可在单晶生长或多晶硅铸锭时加入10-30%的投炉料的比例,可使太阳电池的效率不下降,进行了初步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晶硅定向凝固技术的研究进展∗罗大伟1,孙金玲1,张爽1,张国梁1,李廷举1,2(1.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2.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 116023)摘要:多晶硅是目前最主要的光伏材料,通过定向凝固工艺获得的铸造多晶硅具有结晶取向一致、晶粒粗大均一等特点,该方法目前被产业界广泛采用。
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了定向凝固技术的原理,其次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多晶硅定向凝固技术的新工艺,最后对目前多晶硅定向凝固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定向凝固;多晶硅;研究进展1 前言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加大了对能源的需求,引发能源危机;另一方面在常规能源的使用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全球性的“温室效应”。
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己愈来愈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力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已成了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性影响的技术领域之一。
由于太阳能发电具有安全可靠、无污染、无需消耗燃料、可再生、无机械转动部件等独特优点,尤其是可在用电现场发电,与建筑物相结合,构成光伏屋顶发电系统,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
在各国政府积极的政策扶持下,全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到了十分迅猛的发展。
由于Si材料的成本约占太阳能电池总成本的50%,所以Si 材料价格高也成为阻碍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不影响效率的条件下,降低Si材料的成本是降低硅太阳能电池成本的关键措施。
因此,为了满足光伏产业对多晶硅原材料的强大需求,同时摆脱太阳能级硅材料对电子级Si材料的依附,世界各国积极展开了低成本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工艺技术研究。
目前,大力发展针对太阳能用高纯多晶硅的低成本生产技术,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领域[1]。
定向凝固多晶硅铸锭所需原料来源广、纯度要求较低,而且生产效率高,在规模生产上较有优势;同时多晶硅方片比单晶硅天然形成的圆片在组件中有更好的面积利用效率,所以近年来利用定向凝固技术生产铸造多晶硅铸锭的产量迅猛增长。
目前,多晶硅已经成功取代了直拉单晶硅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凭借其高性价比成为了最主要的光伏材料。
定向凝固技术既是一种传统的制备技术,又是一种随时可能出现创新与突破的技术。
新型定向凝固技术的开发以及定向凝固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将成为新材料领域的重要课题及发展方向之一,在此领域内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进一步的提高定向凝固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和冷却速率,并且如何有效稳定控制凝固过程的参数仍然还是其主要的发展方向[2]。
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多晶硅定向凝固的原理,重点描述了铸造多晶硅工艺的的发展现状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2 定向凝固技术的原理∗课题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674018)图1 定向凝固去除杂质原理图Fig.1 Schematic of remove impurities by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定向凝固法通常指的是在同一个坩埚中熔炼,利用杂质元素在固相和液相中的分凝效应达到提纯的目的,同时通过单向热流控制,使坩埚中的熔体达到一定温度梯度,从而获得沿生长方向整齐排列的柱状晶组织。
工业硅中还有多种金属杂质和非金属杂质,在硅熔体结晶过程中,由于各种杂质在固相硅和液相硅中的溶解度具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来对硅进行提纯,如图1所示,平衡分凝系数远远小于1的杂质不断从固-液界面偏析到硅熔体中,形成杂质向熔体的输送和富集,反之亦然。
硅熔体全部结晶完毕,采用机械切除杂质浓度高的部分,获得提纯多晶硅[3-5]。
定向凝固工艺是一种去除杂质非常有效的方法,整个过程中没有利用任何化学反应,除了P、B、O和C等非金属杂质以外,大部分的杂质通过两次的定向凝固精练以后都能够满足太阳能级硅的要求,但是定向凝固工艺成本比较高,通过减少定向凝固的次数,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太阳能级硅的生产成本[6]。
3 多晶硅定向凝固工艺3.1 传统定向凝固技术根据控制硅熔体热流方向的不同,定向凝固法主要分为热交换法(HEM)和布里奇曼法(Bridgman)等,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
热交换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坩埚底板上通以冷却水或气进行强制冷却,从而使熔体自上向下定向散热;而布里奇曼法则是将坩埚以一定的速度移出热源区域,从而建立起定向凝固的条件。
目前,通过布里奇曼法可生产出横截面尺寸大于600mm×600mm、重量超过300kg的多晶硅锭[7],在实际生产中,大都采用热交换法与布里奇曼法相结合的技术。
采用定向凝固法,可以通过控制垂直方向的温度梯度,使得固液界面尽量平直,有利于生长出取向性较好的柱状mc-Si晶锭,该方法目前被产业界广泛采用。
上述两种多晶硅定向凝固方法的熔化及凝固过程皆在同一坩埚中,避免了熔体的二次污染,液相温度梯度接近常数,生长速度可以调节,因此,用定向凝固法所得硅锭制备的电池转换效率较高。
图2 热交换法(HEM)和布里奇曼法(Bridgman)的原理Fig. 2 The principle of Heat exchange method (HEM) and Bridgman (Bridgman)3.2 带状多晶硅生长技术为了减少在太阳电池生产中因为切割硅片而造成的成本浪费,带状生产多晶硅的方法被提了出来。
如果生产出的多晶硅材料质量好的话,那么就可以直接用来生产电池。
在20世纪80年代,带状生产多晶硅的方法引起了整个光伏产业极大地关注,大约有20多种以上的生产方法被提出并进行研究。
目前主要有5种方法被继续研究并投入商业制造中[8]。
(1)EFG(Edge Defined Film-fed Growth)定边喂膜生长法[9]这种方法最早在70年代初期由美国公司发明的,石墨模具浸在硅熔体中,通过模具中狭缝的毛细管作用不断把熔体“吸到”到狭缝的上顶端,并与籽晶溶解,向上拉制成片晶。
如图3所示。
今天5.3m长、平均厚度280mm的九边形硅带已经可以从石墨坩埚中被拉制出来,随后被切割为10cm×10cm的方形硅片,目前这种方法生产的硅片在商业太阳电池生产中的转换效率已达14.8%。
图.3 EFG法生产多晶硅示意图Fig. 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oduction of polysilicon by EFG(2)SRG(String Ribbon Growth)条带生长法[10-11]条带法生长法生产多晶硅的方法在1994年被公司首次使用。
它的生产方法相对简单,不同厚度的硅带从熔融状态通过加大拉长距离的方法被拉制出来,如图4所示。
然后用金刚刀具切割成不同的长度。
它的生长速度可达25mm/min,厚度低于100mm,在实验室的条件下,1cm2面积大小的硅片其转换效率达到15.1%。
图.4 SRG法生产多晶硅示意图Fig. 4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oduction of polysilicon by SRG(3)RGS(Ribbon growth on substrate)衬底带状生长法[12]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硅带的结晶方向不是平行而是垂直于拉制方向,如图5所示[12],融化的液态硅通过一个冷的衬底沿着增锅的底部拉伸而结晶。
这样晶粒就沿着平面法线柱状生长,具有很高的拉制速度和高的产率。
它的晶粒尺寸在0.1~0.5mm,位错密度为105~107cm2它的氧(大约2×1018cm-3)、碳含量也较高,用它制造的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最高己达到11.9%。
图5 GRS法生产多晶硅示意图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oduction of polysilicon by GRS(4)SSP (Silicon sheets from powder)粉末硅片生长法[13-14]这种方法在80年代后期被应用并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光伏材料生产方法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它是基于硅粉末的两步融化加工而成。
最终生长的晶粒在几个毫米大小、几十厘米长,转换效率可达13%,它的生产过程如图6所示。
图6 SSP法生产多晶硅示意图Fig. 6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oduction of polysilicon by SSP(5)DWG (Dendritic web Growth)蹼状生长法[15]它的生长原理最初在60世纪初被Westinghouse提出,它是用严格热控制的方法促使两个间距几个厘米的枝状先凝固,然后在两个枝状之间的细的薄方形硅带从融化的硅溶液中被拉制出来。
如图7所示。
用它制造的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是带状生长法中最高的,达到了17.3%。
图7 DWG法生产多晶硅示意图Fig. 7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oduction of polysilicon by DWG带状硅生产技术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已日趋成熟,在晶体材料光电制造领域已日渐与传统硅材料,如直拉硅和铸造多晶硅等相竞争。
但是在带硅晶体生长时不得不面临三个基本问题;边缘稳定性、压力控制和产率。
对于不同的带硅生长技术,这些问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是基本问题不仅决定材料的质量,实际上还决定了材料的相对成本。
在今后的发展中,除了要改进基础工艺、发展自动化设备和基础设施以外为了提高带状硅材料的电学性能,对其中相关缺陷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3.3 当代多晶硅定向凝固技术(1)连续松弛过冷法 (SRS)工艺[16]日本学者Koji Arafune 等人在传统定向凝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铸造多晶硅方法既连续松弛过冷法(SRS)。
该方法与传统的THM 方法最大的区别是:利用THM法进行铸造时,炉中的加热元件是固定的,不能进行移动,只能通过改变拉坯速度对铸造过程进行控制;而利用SRS法进行铸造时,炉中的加热元件是可以移动的,而且移动方向可以上下改变;铸锭的拉坯速度也可以同时改变。
为了能够更清楚的认识两种方法的区别,我们给出了两种方法铸造过程中加热元件的位置控制示意图如图8所示。
从图b中我们可以看出加热元件以恒速30mm/h向上移动,移动一段时间后突然向下移动熔化部分已结晶硅锭,然后在相同的位置保持一段时间,这样的往复移动不断的重复直到整个铸锭完全凝固为止。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有效的加热元件移动速度为14mm/h。
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降低固液界面处的C含量,从而能够抑制由于C 富集而引起的局部生长速度的波动,进而可以抑制溶质边界层中的连续过冷现象的发生,使晶体的生长得到改进。
该方法得到的铸锭中不但间隙C原子的含量得到了改进而且铸锭中小晶粒所占的比例相对于传统铸造方法明显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