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开发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资产的知识点?学生对于这种开放性强有趣味的提问非常感兴趣“闺中女孩可随时出嫁可以理解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下定决心三年出嫁,可以理解为持有到期股权投资。
”“三年后未嫁出去,成为了剩女,可以理解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教师这样将难理解的问题趣味化、简单化,在课堂积极的活跃课堂氛围,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利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相对会减少教师的板书内容,学生对于一些声音、图像的兴趣自然要比板书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会计课中的一些公式或者定理加深记忆,如果是板书黑板没有空间书写的时候就会擦去一些之前讲的知识点,而多媒体设备就避免了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回顾学习过的知识点。
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速度快清晰的反应知识点,教师避免了大量的板书,节省了课堂时间,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让教学内容更加的活泼生动、丰富形象、新颖直观,使会计课程的授课内容更加紧凑、流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在学习会计基础的时候,教师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变静态的抽象的理论为动态,让会计公式由抽象变直观,使会计教学内容得到了升华,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反应或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中重点的字或者词用其他的颜色标记,比如“货币”“反应和监督”“经济管理”用红色标记,“一个单位”“一种”用蓝色标记,这样让定理更加直观的反应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记忆。
然后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会计的发展过程,如结绳记账、龙门账等知识。
应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会计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应该积极的探究科学的教学、改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于会计课堂的学习兴趣,这不仅是新世纪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对会计课程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学习,提升学习的能力可以终身受益,有这样一句话说:“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最优秀的老师。
”因此,在受到中国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严重的会计课堂中,教师要认清教学中的问题,引起学生对会计课不感兴趣的原因,然后要敢于突破这种教育模式的束缚,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对会计学习的学习兴趣,为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晓霞.浅谈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J].读
与写(上下旬),2015(19).
[2]焦健.浅议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J].现代交际,2014(05).
1研究背景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
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彻底打破按照知识本身的相关性组织课程的传统模式。
职业教育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彻底打破按照知识本身的相关性组织课程的传统模式。
组织课程应打破任务之间的界线,突出任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职业教育要成为一种对学生有意义的教育,内在地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必须使教学变成能产生显性工作成果的活动,所以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要指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
在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项目课程已被职教界的广大同仁所接受。
并在不少高职院校中付诸实践。
项目课程的出现源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需要。
项目课程作为突破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建构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具有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模式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课程改革中被看好,并已形成本土化,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模式。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项目课程的理论内涵和特征,可以认为项目课程应当是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模式。
2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2.1营养风险的筛查和评估现状
研究证明,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可导致不良临床结局(并发症,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等)的发生,同时也发现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更易受益于营养支持。
由于临床营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开发
研究
李君雪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7)
摘要:为提高青年教师项目开发能力和有效进行《护士营养风险管理》教学,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开发《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作为选修课教材,在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中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技能能够和临床有效衔接,帮助护生尽快适应实习角色。
同时,研究成果在同类学校中推广,有利于培养更多满足临床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课程开发;五年制高职
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170-2
·170·. All Rights Reserved.
养师的缺乏,医生对营养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在营养筛查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护士每天的工作中和病人频繁的接触,测量身高、体重、了解病人的进食情况等基础的收集资料都是营养筛查非常重要的一步,这对于筛选出有营养风险的病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和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均建议应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对护理对象进行必要的营养筛查。
发现病人存在的营养风险,以便提供恰当的营养支持与护理。
2.2护理人员对营养风险筛查的态度及认识现状
有关营养风险筛查实施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临床实施营养筛查的实际情况尚不令人满意。
Foltz等研究显示,90.2%的医院或机构有营养筛查指南,但不同医院或机构实施的现状不同,其中45.9%使用标准的评估表格,10.6%的医院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
Rasmussen等对丹麦857名医务人员的调查发现,77%的调查对象认为患者在入院时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但真正实施的只有24%,52%的调查对象认为临床需要有效的筛查工具。
大多数护士面对营养问题有无能为力之感,作为营养支持的实施者在工作中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对营养问题没有主观能动性。
目前,我国台湾等地明确了护士职责中评估环节包含对患者营养风险的评估;内地南京军区总院也开始了对护士营养管理知识的相关培训。
2.3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开发情况
护士现有的营养知识主要来自于工作中的摸索、查阅书籍,多数是以自学为主,缺乏专业的、系统的、正规的培训和学习,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没有设置营养护理学课程,对营养风险项目管理过程更无从涉及,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
3研究目标
①开发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作为选修课教材,用于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
②通过项目课程开发及实施,可有效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和项目课程开发能力,从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以达成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培养目标。
4研究内容
①课程标准的研究。
制定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标准。
②项目课程内容的研究。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项目课程内容,重点是护士营养风险管理的方法、途径和评价。
制作PPT,撰写教案,编写学生任务单、评价表,拍摄教学微视频,完成教学资源库的构建。
③项目课程实施的研究。
实施项目课程,作为选修课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授课。
④评估及反馈的研究。
重点是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评价教学效果,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来评价教学效果,通过评估反馈修订完善项目课程。
5研究价值
通过学习护士营养风险管理知识,提高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其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编写供学生使用的护士营养风险管理的教材,推广临床营养风险管理的知识,与临床需要一定程度的接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营养方面优质的服务。
通过本项目课程开发,为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6研究思路
在查阅资料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调查与分析,从而确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收集临床案例和其他资源编写教材,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实施,评估反馈后完善修订项目课程并进行成果推广。
7研究方法
7.1文献研究法
尽可能收集、掌握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和相关的政策文件,并对文献全面梳理,为现状的分析和对策的提出及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的构思奠定基础。
7.2调查研究法
结合呼吸科、胃肠外科、ICU等科室的工作现状,对护士、实习护生等进行座谈、问卷等调研。
听取行业专家对学校教育相关建议,设计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
7.3行动研究法
应用开发的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作为选修课在我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中开展教学,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评估反馈不断完善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以便更好地在同类学校中进行成果推广。
8小结
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开发了供学生使用的护士营养风险管理的教材,填补了五年高职护理专业营养风险管理教学内容的空白。
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方法,贴近临床护理岗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本研究利用校企、校校资源,共同开发了系统、完整、实用的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将企业实践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张爱珍.临床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J].职业技术
教育,2014(18):45-49.
[3]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J].职教论
坛,2008(20):4-15.
[4]郝超,蒋庆斌.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
国高教研究,2007(7):59-60.
[5]胡笑玲,童晓清.营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角色[J].中国
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01).
[6]吴雅芳.临床护士营养知识调查与分析[J].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Sep,2013,22(9).
[7]李月秋.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
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06).
[8]余雪梅,曾凯宏,刘力,杨咏涛.普通外科住院病人营养风
险筛查和营养支持应用状况[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1,18(4).
[9]高勇,叶向红,李培,等.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的培养[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4):249-250. [10]夏羽菡.护理人员对临床营养支持认知现状的调查分
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
[11]寇京莉,韩斌如,路潜.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对营养风险筛
查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 [12]操静,潘莉,魏莹莹,等.应用营养筛查表对护士营养护
理行为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 [13]詹斯康卓普,雷米梅耶.营养风险筛查2002改善临
床结局[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3,21(3). [14]李淑.营养筛查对住院患者的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
2013(02).
[15]路潜.临床营养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
·17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