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
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原理

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原理
多旋翼无人机是一种通过多个旋翼进行飞行的无人机器,其飞行原理主要是通过旋翼的升力产生来实现飞行。
在多旋翼无人机中,旋翼的设计和工作原理对于飞行性能至关重要。
首先,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原理涉及到空气动力学和机械工程的知识。
在飞行过程中,旋翼通过加速气流来产生升力,从而支撑无人机的重量。
旋翼的设计和布局直接影响着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包括稳定性、操控性和飞行效率等方面。
其次,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原理还涉及到飞行控制系统。
通过调节旋翼的转速和倾斜角度,飞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无人机的升降、前进、后退、转向等各种飞行动作。
飞行控制系统的精密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和安全性。
另外,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原理还涉及到能源系统。
旋翼的旋转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无人机需要携带足够的能源来支撑飞行任务的完成。
因此,能源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对于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和飞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原理还涉及到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系统。
无人机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实现自主飞行、避障和任务执行等功能。
传感器的精度和数据处理系统的算法对于无人机的智能化和自主性具有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原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空气动力学、机械工程、飞行控制、能源系统、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等多个领域。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和协调,无人机才能够实现稳定、高效、安全的飞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原理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为无人机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无人机飞行原理—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原理

方式安排,抵消反转矩。如图所示,电机1和电机3逆时针转动、电动机2和4则顺时针转动,四个电机的反
转矩彼此抵消。
左 + 右 = 右 + 左
四、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原理
操纵性
1、垂直运动
垂直运动,是指无人机克服自身重力进行上升和下降的运动。是其最基本的功能,X型四旋翼
1 = 2 , 3 = 4
1 + 2 + 3 +4 =
当3 + 4 > 1 +2 时,则无人机在转矩的作用下将绕着纵轴(X轴)产生转动,即右横滚运动;若
3 + 4 < 1 +2 ,则无人在转矩的作用下将绕着纵轴(X轴)产生转动,将实现左横滚运动。
四、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原理
调节电机转速,来改变总升力 的大小实现。
四、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原理
操纵性
2、俯仰运动
俯仰运动,是指无人机能绕横轴(Y轴)转动,以无人机机体纵轴(X轴)正方向为无人机前
进方向,X型四旋翼无人机的俯仰运动示意图。
要做俯仰运动,通过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使得升力 1 、 2 、 3 、 4 变化,不再保持相等,
相等,并且升力的合力大于重力,但仍然保持对角的反转矩之和相同,即:
1 = 2 , 3 = 4
1 + 2 > 3 +4
1 + 2 + 3 +4 >
1 + 3 = 2 +4
此时,无人机做横滚运动,升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对左右位移进行修正和控制,横滚角为 ,当满足
升力的垂直分力与重力相等时,即 = ,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四旋翼无人机将在水平分力
多旋翼无人机工作原理

多旋翼无人机工作原理
多旋翼无人机工作原理是利用四个或更多的旋翼进行飞行。
每个旋翼都由一个电动马达驱动,通过电子速度控制器(ESC)
控制马达的转速,从而控制旋翼的推力。
这些旋翼安装在无人机的机臂上,在十字形或四方形的布局中均匀分布。
无人机通过调整每个旋翼的转速和推力来进行悬停、飞行和转向。
当所有旋翼的推力相等时,无人机可以悬停在空中。
通过调整旋翼的推力大小和方向,无人机可以向前、向后、向左或向右移动。
此外,通过调整旋翼的推力大小和转速差异,无人机可以进行转向。
多旋翼无人机的各个旋翼之间都是相互独立工作的,通过配备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传感器,以及飞行控制系统的控制,可以实现无人机的稳定飞行和姿态控制。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通过监测传感器数据、执行预定的飞行路径和指令,并提供相应的控制信号来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
此外,多旋翼无人机还可以根据需要配备其他的传感器和设备,如相机、激光雷达等,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和任务,如航拍、测绘、搜救等。
四旋翼无人机原理

四旋翼无人机原理四旋翼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的航空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它具有灵活、便携、高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拍摄影、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等领域。
那么,四旋翼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首先,四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原理是基于空气动力学的。
它通过四个对称排列的螺旋桨产生的升力来实现飞行。
这四个螺旋桨分别被安装在无人机的四个臂上,通过电机提供动力,使得螺旋桨高速旋转,产生向下的气流,从而产生升力,支撑整个无人机的飞行。
其次,四旋翼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原理是通过改变螺旋桨的转速和角度来实现的。
无人机通过配备的飞控系统,实时监测无人机的姿态、速度、高度等信息,并根据预设的飞行路线和任务要求,通过调节四个螺旋桨的转速和角度,来实现飞行姿态的变化和飞行轨迹的控制。
另外,四旋翼无人机的稳定性原理是通过对称布置的四个螺旋桨和飞控系统的协同作用来实现的。
在飞行过程中,无人机需要保持平稳的飞行姿态和稳定的飞行高度,这就需要飞控系统及时地对各个螺旋桨进行调节,使得无人机能够在风速、风向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下,保持稳定的飞行状态。
最后,四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原理也与动力系统密切相关。
无人机的动力系统通常采用电池或者燃料电池作为能源,通过电机驱动螺旋桨产生升力,从而实现飞行。
而无人机的续航能力、飞行速度、携带负载等性能指标,也与动力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四旋翼无人机的原理涉及空气动力学、飞行控制、稳定性和动力系统等多个方面,它们共同作用,使得无人机能够实现高效、稳定、灵活的飞行。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四旋翼无人机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
四旋翼无人机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四、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算法 的研究现状及不足
1、基于PID控制的研究
PID控制器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四旋翼无人机的飞行控制。 然而,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往往比较复杂,且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有一 定的影响。因此,许多研究者致力于研究更加先进的控制算法,以改善PID控制 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次演示方法
本次演示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和滑模控制器的四旋翼无人机自适应控 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干扰观测器,能够有效估计和补偿无人机受到的外部干 扰,提高无人机的稳定性。同时,采用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能够在系统参数不 确定的情况下实现无人机的精确控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建立四旋翼无人机的数学模型,包括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运动学模型 和外部干扰模型。
2、设计干扰观测器,用于估计和补偿无人机的外部干扰。根据外部干扰模 型,选择合适的干扰观测器参数,并利用观测到的数据对干扰进行估计和补偿。
3、设计滑模控制器,用于实现无人机的精确控制。根据无人机的运动学模 型和动力学模型,选择合适的滑模面和滑模控制器参数,并利用干扰观测器估计 的干扰进行控制。
4、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性能。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实 验,比较本次演示提出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性能差异,并分析实验结果。
三、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算法 的核心构成
1、控制模型建立
四旋翼无人机的控制模型主要涉及到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模型。动 力学模型描述了无人机的力和扭矩之间的关系,运动学模型则描述了无人机的位 置和姿态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建立这两个模型,可以实现对无人机的精确控制。
2、算法实现方式
四旋翼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算法通常采用闭环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器、卡 尔曼滤波器、李亚普诺夫稳定器等。这些算法通过对无人机的实时状态进行估计 和反馈,实现无人机的稳定飞行和精确控制。
多旋翼无人机系统组成5

5. 飞行控制器
无人机之所以能够在空中自主飞行,就是因为无人机也和人类一样,也拥有一个大脑,那就是无人机的核心-飞控,也称自驾仪。
有了这套自驾仪,通过地面端的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控制一架飞机自主起飞、自主导航、自主降落了。
(1)飞行控制原理。
飞行控制器简称飞控,飞控内部由一些传感器和多块单片机构成。
现在的飞控内部使用的都是由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地磁传感器和气压计组成的一个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也称惯性测量单元。
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地磁传感器中的三轴指的就是飞机左右、前后、垂直方向上这三个轴,一般都用XYZ来代表。
X轴叫做横滚轴,Y轴叫做偏航轴,是Z轴叫做俯仰轴。
图2.13 飞机的三个运动轴
我们都知道,陀螺在不转动的情况下它很难站在地上,只有转动起来了,它才会站立在地上,或者说自行车,轮子越大越重的车子就越稳定,转弯的时候明显能够感觉到一股阻力,这就是陀螺效应,根据陀螺效应,人们发明出陀螺仪。
最早的陀螺仪是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通过三个灵活的轴将这个陀螺固定在一个框架中,无论外部框架怎么转动,中间高速旋转的陀螺始终保持一个姿态。
通过三个轴上的传感器就能够计算出外部框架旋转的度数等数据。
图2.14 三轴陀螺仪示意图。
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控制(二)

一、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控制
多旋翼无人机的螺旋桨也会产生这样的反扭矩,使无 人机疯狂自旋。为克服旋翼旋转时的反作用力矩问题,多 旋翼无人机让多个旋翼按照不同方式转动,来克服彼此之 间的反扭矩,使总扭矩为0。
在四旋翼无人机中,相邻的两个 螺旋桨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如右图所 示,三角形红箭头表示飞机的机头朝 向,螺旋桨M1、M3的旋转方向为逆 时针,螺旋桨M2、M4的旋转方向为 顺时针。当飞行时,M2、M4所产生 的逆时针反作用力(反扭矩)和M1、 M3产生的顺时针反作用力(反扭矩) 相抵消,飞机机身就可以保持稳定, 不会像“大雄“那样“疯狂”自转了。
一、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控制
3、滚转运动:与图 b 的原理相同,在图 c 中,改变 电机 2和电机 4的转速,保持电机1和电机 3的转速不变, 则可使机身绕 x 轴旋转(正向和反向),实现飞行器的滚 转运动。
一、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控制
4、偏航运动:旋翼转动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作用会形成与转 动方向相反的反扭矩,为了克服反扭矩影响,可使四个旋翼中的两 个正转,两个反转,且对角线上的各个旋翼转动方向相同。反扭矩 的大小与旋翼转速有关,当四个电机转速相同时,四个旋翼产生的 反扭矩相互平衡,四旋翼飞行器不发生转动;当四个电机转速不完 全相同时,不平衡的反扭矩会 引起四旋翼飞行器转动。在 图 d中,当电机 1和电机 3 的转速上升,电机 2 和电机 4 的转速下降时,旋翼 1和 旋翼3对机身的反扭矩大于 旋翼2和旋翼4对机身的反扭 矩,机身便在富余反扭矩的 作用下绕 z轴转动,实现飞 行器的偏航运动,转向与 电机 1、电机3的转向相反。
一、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控制
6、侧向运动:在图 f 中,由于结构对称,所以倾向 飞行的工作原理与前后运动完全一样。
简述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原理

简述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原理多旋翼无人机是一种利用多个电动螺旋桨产生升力和控制飞行姿态的飞行器。
其飞行原理主要涉及到气动学、动力学和控制理论等方面。
一、气动学原理1. 空气动力学基础空气是一种流体,当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和升力的作用。
升力是垂直于流体运动方向的力,它是由于物体表面上方的流体速度比下方快而产生的。
根据伯努利定律,速度越快的流体压强越低,因此在物体表面上方形成了一个低压区域,从而产生了升力。
2. 旋翼产生升力原理多旋翼无人机利用电动螺旋桨产生升力。
螺旋桨是一种叶片形状呈扁平椭圆形的转子,在转动时会将周围空气向下推送,从而产生反作用力使得无人机获得向上的升力。
同时,螺旋桨还可以通过改变叶片角度来调节升降速度。
3. 旋翼产生的气流对姿态控制的影响旋翼产生的气流会对无人机的姿态控制产生影响。
例如,当无人机向前飞行时,前方螺旋桨产生的气流会使得无人机头部上仰;而后方螺旋桨产生的气流则会使得无人机头部下俯。
因此,通过调节各个螺旋桨的转速和叶片角度来实现姿态控制。
二、动力学原理1. 动力学基础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多旋翼无人机中,电动螺旋桨提供了推力,从而使得无人机具有向上飞行的能力。
2. 电动螺旋桨推力计算电动螺旋桨推力与其转速和叶片角度有关。
一般来说,推力与转速成正比,与叶片角度成平方关系。
因此,在设计多旋翼无人机时需要根据所需升降速度和搭载重量等因素来确定电动螺旋桨数量、大小和转速等参数。
三、控制理论原理1. 控制理论基础控制理论是研究如何使系统达到期望状态的学科。
在多旋翼无人机中,通过调节各个螺旋桨的转速和叶片角度来实现姿态控制和飞行控制。
2. 姿态控制姿态控制是指调节无人机的姿态,使其保持稳定飞行。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罗盘等传感器来获取无人机的姿态信息,然后通过PID控制器等算法来调节螺旋桨转速和叶片角度。
3. 飞行控制飞行控制是指调节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包括升降、前进、后退、左右平移等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
的不平衡力矩使机身绕 y轴旋转,同理,当电
机3和4 的转速下降,电机 1和2的转速上升, 机身便绕y轴向另一个方向旋转,实现飞行器
3
4
的俯仰运动。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
旋翼无人机
1、机体坐标系
重点:定义
小 结
2、无人直升机的飞行控制
重点:总距控制 难点:周期变距
3、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
重点:线运动、角运动控制;遥控器控制方式
点,所以适合初学者;
3、x模式和+模式的飞控安装是不同的。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
三、多旋翼无人机
2、运动状态
旋翼无人机
垂直运动
线运动
前后运动 侧向运动 俯仰运动
角运动
滚转运动
偏航运动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
三、多旋翼无人机
2、运动状态——垂直运动
旋翼无人机
2
1
加减油门
3
4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
三、多旋翼无人机
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
刘梓晨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
内容概要
旋翼无人机
1、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
2、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
一、机体坐标系
旋翼无人机
机体坐标系与飞行器固联,坐标系符 合右手法则,原点在飞行器重心处,X轴
指向飞行器机头前进方向,Y轴由原点指
向飞行器右侧,Z轴方向根据X、Y轴由右 手法则确定。 机体坐标系是无人机惯性导航的基础 坐标系,IMU中获得的加速度状态信息就
是该坐标系下的数值。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
二、无人直升机
旋翼无人机
1、线运动(上下、左右、前后)
2、角运动(俯仰、横滚、偏航)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
二、无人直升机
旋翼无人机
1、总距控制
2、周期变距
3、尾桨控制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
三、多旋翼无人机
1、布局
旋翼无人机
1、X模式要难飞一点,但动作更灵活; 2、+模式要好飞一点,动作灵活差一
2、运动么飞控应该怎样控制电机的转速呢?
副翼 3 4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
三、多旋翼无人机
2、运动状态——偏航运动 2 1 方向舵 3 4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
旋翼无人机
三、多旋翼无人机
2、运动状态——俯仰横滚运动 2 1
旋翼无人机
如:电机 3和4的转速上升,电机1和 2 的转 速下降(改变量大小应相等)。由于旋翼3和 4 的升力上升,旋翼1和 2 的升力下降,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