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参考]合理用药培训资料
合理用药培训制度
合理用药培训制度
为增强医院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
在医院分管副院长的直接领导下,由医务处、药剂科、护理部分工合作,共同策划、组织和实施培训计划。
由药剂科负责教学任务,医务处和护理部分别负责所辖人员上课的考勤和学习单元结束时的考试。
二.培训时间:
不定期,根据临床需要确定。
三.培训对象:
1、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
2、从事药房工作的药学人员。
3、进修、实习人员。
四.培训内容:
1、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
2、国际上合理用药的发展趋势。
3、国内和本院合理用药的现状。
4、存在的问题与干预措施。
五.培训地点:
本院学术报告厅。
六.培训要求:
1、按时参加听课,不迟到、不早退,不得无故缺勤。
2、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积极参加实例讨论。
食品药品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食品药品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为了更好的进行食品药品安全基础知识的普及,大家要认真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基础知识的培训。
下文是食品药品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欢迎阅读!食品药品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资料1一、什么是合理用药?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要求是,药物适合患者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患者个体需要、疗程足够和药价。
具体标准是,1.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
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3.正确地调剂处方。
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疗程服用药物。
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二、不同的人服用同样的药,为什么有的人有不良反应,有的人没有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敏感性方面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三、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已有资料表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等,因此,儿童用药的选择应特别慎重。
四、患者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该怎么办?患者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向医药专业人员咨询,可疑症状确属药品不良反应,今后应避免再服用同样药物。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规定,个人发现药品可疑不良反应,应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或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五、药物依赖性分为哪几类?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依赖性分为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
凡能引起令人愉快意识状态的任何药物即可引起精神依赖性,精神依赖者为得到欣快感而不得不定期或连续使用某些药物。
身体依赖性也称生理依赖性。
用药者反复地应用某种药物造成一种适应状态,停药后产生戒断症状,使人非常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能引起依赖性的药物常兼有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阿片类和催眠镇痛药在反复用药过程中,先产生精神依赖性,后产生身体依赖性。
可卡因、苯丙胺类中枢兴奋药主要引起精神依赖性,但大剂量使用也会产生身体依赖性。
国家基本药物培训
实用文档
16
处方集解读:编写目的
响应WHO的倡导; 作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家规范和指导合理用药的法定和专业性文件,指导
各省市的目录增补和医院处方集的制定; 落实《药品管理法》和《处方管理办法》 规范处方行为,加强用药管理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宜
实用文档
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卫生部令第93号,2013年3月公布)
实用文档
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与之配套的2个技术文件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2012版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2012版
实用文档
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与之配套的2个技术文件
➢可供各级医院使用但以基层为主 ➢更加注重循证医学证据 ➢客观准确反映药物不良反应
实用文档
二、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简介
4
实用文档
《处方集》的性质
《国家处方集》(National Formulary)
是按照“国家药物政策”、“国家治疗指南” 和“国家药物目录” 编写的指导性文件 指导医生遵照国家规定,对患者合理、安全、有效地进行药物治 疗的专业文件 执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重要文件 实施国家药物政策的重要文件 实施医院管理的重要文件
实用文档
7
基本药物遴选原则
防治必需、安全有效
遴
选
价格合理、使用方便
原
中西并重、基本保障
则 临床首选、基层能够配备
合理确定品种(剂型)和数量
实用文档
国家基本药物特点
强制性
•建立基本药物目录 并且围绕目录保证生 产、供应、使用。
基本 药物
动态性
•基本药物目录不是一 成不变的,而是一个 动态化药物集合。
合理用药培训资料
合理用药合理用药的概念:是以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1、是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
优先使用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
2、是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3 、是购买药品注意区分处方药和,处方药必须凭处方购买。
4 、是阅读是正确用药的前提,特殊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
5、是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
特殊是抗菌药物和,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者停用。
6、是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7、是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当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
8 、是药品存放要科学、妥善,防止因存放不当导致药物变质或者失效。
9、是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免费提供一类疫苗。
0 、是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适当性】适当性是指适当的药物、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适当的途径、适当的患者、适当的疗程、适当的治疗目标。
1、适当的药物、适当的患者:选择最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疾病,并且这个药物应适合患者。
例如,肾功能不好,应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伤害的药物。
适当的剂量:即使患者自我感觉症状很严重,也不要随意加大剂量,因为这样可能会出危(wei)险,反过来,如果觉得症状好转,也不能随意减少剂量,应及时征求医生的意见。
3、适当的时间:用药间隔应尽量在每天的24 小时内均分,并且要和作息时间协调。
比如:每天两次,应尽量间隔12 小时服药,在早7 点和晚7 点用药。
如果每日三次,应尽量间隔8 小时服药,在早6 点、下午2 点和晚10 点用药。
如果每日四次,应尽量间隔6 小时服药,在早7 点、中午12 点、下午5 点和晚上10 点用药。
合理用药科普主题班会教案
合理用药科普主题班会教案班会主题:合理用药科普主持人:XXX时间:XX月XX日地点:XX教室一、开场白(5分钟)主持人: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关于合理用药的科普主题班会。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小伤小病,药品是我们常用的解决办法之一。
然而,不正确的用药方式可能会带来副作用和健康风险。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合理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一些关于合理用药的知识和技巧,希望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药品,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问题。
二、用药误区剖析(10分钟)主持人: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常见的用药误区。
大家对此有什么了解呢?同学A:有些人在生病时会自行购买药品进行用药而不去医院就诊。
主持人:很好的观点。
确实有许多人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自行用药,但这样做是存在风险的。
具体来说,有哪些风险呢?同学B:自行用药可能会因为药品选择不当或用药剂量不准确导致病情恶化或产生不良反应。
主持人:非常正确。
大家应该注意,在病情不明朗或严重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就医,让专业的医生来为我们开具正确的药方和用药建议。
三、合理用药守则(15分钟)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要了解一些合理用药的守则。
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一下。
1. 药品选择与购买同学C:我们在购买药品时应该选择正规的药店,避免购买假冒伪劣药品。
主持人:非常正确。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定该药品是否适合我们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2. 用药剂量和频率同学D:我们在使用药品时,一定要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上的剂量和频率来使用。
主持人:没错!过量或不足的用药都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所以,一定要确保自己在使用药品时准确按照要求使用。
3. 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同学E:一些药物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效果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
我们要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除非经过医生允许。
主持人:很好的提醒!药物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2024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
按照制定的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工作,并持续关注学员的反馈和临床 实践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培训计划。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培训成果总结
系统梳理了抗菌药物知识
培训涵盖了抗菌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适应症和不良反 应等方面,使学员全面了解了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
提高了合理用药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学员深刻认识到合理用 药的重要性,增强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自觉性。
设计涵盖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等方面 的满意度调问卷。
学员满意度调查
在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学 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结果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学员对培 训的满意度和改进方向。
临床实践中改进举措跟踪
改进举措制定
根据学员的反馈和测试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举措,如优化培 训内容、增加实践环节等。
排除禁忌症
对于存在禁忌症的患者, 应避免使用相应的抗菌药 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引发 不良反应。
谨慎超说明书用药
在特殊情况下,如需超说 明书用药,应充分评估风 险与收益,并取得患者或 家属的知情同意。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考虑患者因素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 的年龄、性别、生理病理状态等因素 对药物代谢和药效的影响。
临床实践跟踪
对学员在临床实践中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改进举措 的实施效果。
跟踪结果分析
对跟踪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改进举措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下一步 培训计划提供参考。
下一步培训计划安排
培训需求调研
对学员进行进一步的培训需求调研,了解学员在抗菌药物使用方 面的新需求和关注点。
培训计划制定
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资料总结
一、《药品管理法》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一)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二)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三)变质的;(四)被污染的;(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2.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二)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三)超过有效期的;(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五)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六)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3.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辅料:是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
二、《处方管理办法》1.处方——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2. 处方的书写。
处方内容包括“前记、正文、后记”。
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一)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二)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三)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四)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村医合理用药培训资料
村医合理用药培训资料引言合理用药是村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质量,而且也是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为村医提供合理用药的培训资料,通过提升村医的用药水平,促进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一、合理用药的概念及重要性合理用药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病情轻重、药物特性等因素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的过程。
合理用药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耐药性,而且还可以降低药物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二、合理用药的原则1.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药物过敏和毒副作用。
2.针对性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具有针对性治疗效果的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
3.经济性原则:在满足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选择价格合理的药物,避免过多药物的浪费和不必要的药物费用。
4.合理配伍原则:避免药物间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注意药物的相互配伍禁忌。
5.监测和调整原则:及时监测患者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药物的调整和优化。
三、常见患者用药问题及解决方案1.滥用抗生素的问题解决方案: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宣传,提倡临床实践中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
2.滥用激素的问题解决方案:引导患者正确了解激素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加强对激素的监测和控制,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3.不良药物反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多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解决方案:村医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药物询问,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5.合理用药知识的缺乏问题解决方案:加强对村医的合理用药培训,提供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村医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四、合理用药的技巧和方法1.合理用药的前提条件在进行合理用药之前,村医应首先具备基本的临床诊断能力和用药知识,能够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给予恰当的药物治疗。
合理用药--三级培训之一
合理用药–三级培训之一1. 引言合理用药是保证人们获得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药物治疗的基本要求。
它涉及到医生、药师、患者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因此,合理用药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社会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以及实施合理用药的方法。
2.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2.1 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不合理的用药往往会导致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不良反应指的是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的不良事件,如药物过敏、中毒等。
药物相互作用则是指两种或更多药物在同时使用时,由于相互作用而出现不同于单独使用时的药效或药理作用的现象。
合理用药可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用药或减少药物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2.2 提高治疗效果合理用药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特性来确定最适合的药物,以达到最佳疗效。
同时,在用药过程中,还要注意用药的方法、时间和剂量等因素。
合理用药可以确保药物在患者体内达到适当的浓度,并保证药物的持续作用,提高治疗的效果。
2.3 减少医疗费用合理用药可以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合理用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和反复就医,从而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此外,合理用药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从而减少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的费用支出。
3. 实施合理用药的方法3.1 医生的责任医生是合理用药的关键角色之一。
医生应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合理用药的理念,遵循相关的用药指南和指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处方。
医生还应与药师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疑问,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和遵循用药要求。
3.2 药师的责任药师在合理用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师应对药物的性质、剂量、途径等进行专业的评估和咨询,给予患者合理的建议并监督患者的用药情况。
基本药物培训资料
基本药物培训资料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国家基本药物相关内容培训讲义(一)时间:2016年3月4日地点:会议室主讲人:内容:(一)基本药物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理念,并据此制订了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同时制订了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促进基本药物的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
WHO处方集内容遴选药品的重要临床应用信息为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提供药品管理政策信息和技术信息指导医师、药师按规定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药品(二)合理使用药物的概述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得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
(三)药物作用药物作用可使机体的器官组织原有水平增强或降低,药物吸收入血后并非分布于全身,分布与药物对组织的亲和率有关。
某些药物只选择地影响某个或几个组织器官的功能钙通道阻滞药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利尿药对肾小球的作用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杀菌作用(四)药物的剂量常用量:能出现最佳治疗作用的剂量最大治疗量或极量:是指超过这一剂量就可能出现中毒反应中毒量:会引起中毒的剂量致死量:会引起死亡的剂量各种剂量常常是一个范围,可因年龄、对药物的敏感性、人体差异等不同,剂量也有差别医生开写处方时对于药品的剂量必须准确无误(五)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对机体可能产生治疗作用和副作用,这就是药物具有“双重性”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的使用方法和治疗量时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益、继发反应、致畸、致癌)如:阿托品缓解胃痉挛是治疗作用,口干就成了副作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异常,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六)特殊人群的用药儿童用药儿科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按年龄折算剂量较低,较安全,因不是成人剂量的简单缩减,不够合理按体重折算方法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儿童剂量=剂量/kg×儿童体重(kg)按体表面积折算近年来推荐的方法,比较合理,但计算比较复杂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老年人生理、心理处于衰退状态,常伴有多种疾病和慢性疾病,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和蓄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由于肾脏血管硬化、血流减少,肾脏功能仅为年轻人的一半服用地高辛半衰期延长出现中枢性和心脏性的毒性了解老人的生理、病理的改变和药动学和药效学的改变,正确使用药物。
医学培训资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药物治疗及合理用药
COPD的基本治疗药物
疫苗 • 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 • 可以减少慢阻肺患者发生严重的疾病(如需要住院的下呼 吸道感染)和死亡
COPD的基本治疗药物
戒烟是关键 • 戒烟是影响慢阻肺自然病程的最有力的干预措施 • 药物治疗(伐尼克兰,安非他酮和去甲替林)和尼古丁替代 疗法可以增加长期戒烟成功率
COPD疾病诊断与评估
稳定期评估分级
COPD疾病诊断与评估
COPD的评估 疾病评估
急性加重期 评估
稳定期
Ⅰ级
Ⅱ级
Ⅲ级 初始治疗 评估
随访治疗 评估
A组
B组
C组
D组
呼吸困难 急性加重
COPD疾病诊断与评估
肺功能评估
COPD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肺功能分级
肺功能分级
气流受限程度
FEV1占预计值%
COPD的基本治疗药物
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
• 常用药物:罗氟司特 • 对于具有住院史的重度慢阻肺患者,罗氟斯特的治疗能带
来更大的临床受益 • 不良反应:腹泻、恶心、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腹痛、睡
眠障碍及头痛
COPD的基本治疗药物
其他 祛痰抗氧化剂 • 常用药物: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氨溴索 • 主要作用:具有祛痰、抗氧化、抗炎和抗感染作用 • 不良反应较少,抗氧化治疗原则可大剂量足疗程
经济负担:世界银行/WHO的资料表明,至2020年慢阻肺将位 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危险因素
环境:吸烟、大气微粒、职业粉尘、室内生物燃料(最 新指南)
个体:年龄、性别、肺脏生长与发育、社会经济地位、 HIV感染、遗传易感(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谷胱甘肽 S-转移酶基因)
合理用药培训资料
合理用药培训资料2023-11-10目录•合理用药概述•合理用药的实践与评估•合理用药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合理用药的宣传与教育•合理用药的未来展望与发展趋势合理用药概述合理用药是指医生在为患者诊断后,根据医学知识和药物特性,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并以适当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进行治疗,同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定义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关键,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重要性定义与重要性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用药前应明确诊断,选择适合的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
适应症有效性经济性安全性选用药物应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并注意剂量和给药途径的选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在满足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药物,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患者安全。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合的药物品种和剂型。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和药物特性,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
剂量选择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注射、外用等。
给药途径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确定合理的用药疗程,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药物效果。
疗程与观察合理用药的实践与评估需凭医师处方购买和使用,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守医嘱,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
处方药非处方药适应症和用法不需要处方即可购买的药物,如感冒药、止痛药等。
不同药物有不同的适应症和用法,需遵医嘱使用。
0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0201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符合药物作用预期的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药品不良反应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产生的药效增强或减弱的现象,如两种药物互相抵消作用。
药品相互作用注意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避免方法药品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儿童和老年人儿童的免疫系统和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老年人肝肾功能衰退,需注意药物的吸收和代谢特点。
合理用药培训-文档资料
留在注射部位,会导致周围肌肉的坏死,严重者,甚至影响骨骼的发
育——以上正是我走路爱“晃”及跑不好、跳不好的原因。
我的医生朋友很快在我的臀部扪到了那个肌肉硬块,并不无遗憾的说, 如果早期发现,是可以通常手术或者康复手段治好的。
据说苯甲醇的副作用被发现之后,很快不再普遍使用。一直到了
2005年,国家药监局才正式发文禁止苯甲醇作为青霉素注射液使用。
神经毒性、脑炎、失明 白内障、阳萎、脱发 海豹样畸胎
氨苯恶唑啉 异丙肾气雾剂 氯碘喹啉 己烯雌酚 心得宁
减肥 止喘 治肠炎 保胎(先兆流产) 抗心律失常
肺动脉高压 严重心率失常、心衰 脊髓变性、失明 阴道腺癌(女) 角膜、心包、腹膜损害
受害人数 死亡儿童>585 人 银质沉着症>l00 人 半数死亡(>1 万人) 死亡>2082 人 约 1/3 用药者 近万人失明,死亡 9 人 358 人中毒,107 人死亡
ADR就达14例,占21.5%;第二位是双黄连注射剂, 引发的ADR达8例,占12.3%,二者引发ADR总数为22 例,占33.8%。
原因分析:两种药品组分中共有的金银花里 含有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 作用,还具有致敏原作用,可引起变态反应,是引 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两种药品组分 中共有的金银花、连翘中含有皂苷,剂量过大或浓 度过高可对呼吸中枢产生不良反应。
1953
1954 1956 1956-1961
1967 1960 1963-1972 1933-1972 1968-1979 累计(1890 -1980)
地区 欧美亚 欧美 各国 各国 各国 欧美 美国
欧美加
法国 美国 欧美、 日本 欧洲 英美澳 日本 美国 美国 16 种
合理用药培训资料
3. 儿童在使用药物治 疗某种疾病时,应密 切观察其反应,如出 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 药并就医。
老人的合理用药
详细描述
2. 老年人应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 物,以减少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
总结词: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 降,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 和排泄等过程可能发生变化,需 特别注意合理用药。
1. 在给老年人用药时,应遵循医 生的建议,并注意药物剂量和给 药方式的调整。
3.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 药物疗效评估,以确保药物的有 效性和安全性。
肝肾功能不全者的合理用药
总结词:肝肾功能不 全者在使用药物时需 特别注意,避免药物 在体内蓄积或代谢异 常。
详细描述
1. 在给肝肾功能不全 者用药时,应遵循医 生的建议,并根据肝 肾功能情况调整药物 剂量和给药方式。
2. 肝肾功能不全者应 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 损害的药物。
合理用药的概念不仅包括正确使用药物,还包括避免不合理 的使用药物,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浪费。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提高治疗效果
合理用药可以确保药物在体内发挥 最大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
合理用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 用和浪费,降低医疗费用。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政府对合理用药培训给予政策支持和引导,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推动培训工作的开展。此外,政府还提供资金支持 ,减轻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经济负担。
强化师资力量建设
发达国家通常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参与合理用药培训工作,这些人才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培训提供有 力保障。此外,这些国家还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提升,不断提高教师的水平和素质。
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资料
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一、抗生素(Antibiotics)及分类抗菌药物是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它在防治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感染性疾病的现代化治疗起始于1936年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而抗菌药物治疗的黄金时代是从1941年生产青霉素G开始,并从20世纪40年代开创了抗菌药物的新里程碑,随后即迅猛发展,不断出现各类新型的抗菌药物。
众多的抗菌药物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挽救了无数生命。
近几十年来,抗菌药物的发展集中在:(1)改善药物的抗菌谱,拓宽或使之选择性更高;(2)增强药物的抗菌作用;(3)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利于临床应用;(4)降低对人体的副作用或毒性;(5)减少或改变病原体的抗药性。
其中最后一个问题十分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如果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会产生更多的抗药性病原体,使我们的治疗用药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
如果一旦产生了抗药性的菌株,对感染的治疗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所以,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当前抗感染治疗中急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从病人所感染的疾病的微生物种类、病人的机体状态以及药物的抗菌谱、选择性、抗菌作用和对机体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后,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和制订最佳治疗方案。
如果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而不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除了会发生类似其它类别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影响病人的健康以外,还会产生抗菌药物独特的"微生物抗药性",它的危害性就更大了,不但会影响用药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另外,非临床(如在农、牧、养殖业方面)的广泛使用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由于食物链的循环,也可能酿成上述严重的社会影响。
至今,在我国可供临床选用的各类抗菌药物(按抗病原体谱或抗菌谱、作用或作用机制、药物来源、化学结构甚至代次的综合分类)约有250余种,占全世界品种的90%以上。
基本上可以满足治疗各种微生物感染疾病的需要。
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资料
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一、抗生素(Antibiotics)及分类抗菌药物是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它在防治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感染性疾病的现代化治疗起始于1936年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而抗菌药物治疗的黄金时代是从1941年生产青霉素G开始,并从20世纪40年代开创了抗菌药物的新里程碑,随后即迅猛发展,不断出现各类新型的抗菌药物。
众多的抗菌药物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挽救了无数生命。
近几十年来,抗菌药物的发展集中在:(1)改善药物的抗菌谱,拓宽或使之选择性更高;(2)增强药物的抗菌作用;(3)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利于临床应用;(4)降低对人体的副作用或毒性;(5)减少或改变病原体的抗药性。
其中最后一个问题十分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如果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会产生更多的抗药性病原体,使我们的治疗用药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
如果一旦产生了抗药性的菌株,对感染的治疗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所以,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当前抗感染治疗中急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从病人所感染的疾病的微生物种类、病人的机体状态以及药物的抗菌谱、选择性、抗菌作用和对机体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后,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和制订最佳治疗方案。
如果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而不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除了会发生类似其它类别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影响病人的健康以外,还会产生抗菌药物独特的”微生物抗药性",它的危害性就更大了,不但会影响用药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另外,非临床(如在农、牧、养殖业方面)的广泛使用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由于食物链的循环,也可能酿成上述严重的社会影响.至今,在我国可供临床选用的各类抗菌药物(按抗病原体谱或抗菌谱、作用或作用机制、药物来源、化学结构甚至代次的综合分类)约有250余种,占全世界品种的90%以上。
基本上可以满足治疗各种微生物感染疾病的需要。
我国国家基本药物(西药,2002年版)中的抗菌物有87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药物目录(2003年版)所收载的抗菌药物品种的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用药合理用药的概念:是以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1、是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
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
2、是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3、是购买药品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4、是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
5、是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
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
6、是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7、是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当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
8、是药品存放要科学、妥善,防止因存放不当导致药物变质或失效。
9、是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免费提供一类疫苗。
10、是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适当性】合理用药适当性是指适当的药物、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适当的途径、适当的患者、适当的疗程、适当的治疗目标。
1、适当的药物、适当的患者:选择最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疾病,并且这个药物应适合患者。
例如,肾功能不好,应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即使患者自我感觉症状很严重,也不要随意加大剂量,因为这样可能会出危险,反过来,如果觉得症状好转,也不能随意减少剂量,应及时征求医生的意见。
3、适当的时间:用药间隔应尽量在每天的24小时内均分,并且要和作息时间协调。
比如:每天两次,应尽量间隔12小时服药,在早7点和晚7点用药。
如果每日三次,应尽量间隔8小时服药,在早6点、下午2点和晚10点用药。
如果每日四次,应尽量间隔6小时服药,在早7点、中午12点、下午5点和晚上10点用药。
如果作息时间与此矛盾,可适当地调整,但间隔时间不要过短,特别是使用抗感染药时更应注意用药间隔。
4、适当的疗程:应遵医嘱按疗程吃药。
单纯为增加治疗保险系数而延长给药时间不仅浪费,而且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等不良反应。
反之,为了节省,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反而为疾病复发和耗费更多的医药资源留下隐患。
5、适当的治疗目标:受现阶段医疗和药物发展水平的限制,有些药物治疗只能起到减轻症状或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药到病除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可做得到的。
作为患者应采取积极、客观和科学的态度正视这个现状,达到现实条件下可以达到的用药目标。
【安全性】作为诊断、预防、治疗疾病的药物,由于其特殊的药理、生理作用而具有两重性,即有效性和不安全性,包括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等。
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首要条件,强调让用药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年龄、性别、病情缓急、生理状态和用药目的以及药物性质,合理选用适宜的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案。
【有效性】“药到病除”是药物的治疗目的,通过药物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不同的药物其有效性的表现明显不同,分别为:(1)根治致病原,治愈疾病;(2)延缓疾病进程;(3)缓解临床症状;(4)预防疾病发生;(5)避免某种不良反应的发生;调节人的生理功能。
判断有效性的指标有多种,临床常用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等。
儿童、老人和个体差异等都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能力和耐受能力以及不良反应等,根据病情,确定给药时间,充分发挥药品最大的效能,防止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经济性】的正确含义是获得单位用药效果所投入的成本(性能一价格)尽可能地低,所获得的治疗效果应尽可能地满意。
药品有价值的区别,但对医生最重要的是对症选择,合理用药。
尽可能少的药费支出换取尽可能大的治疗收益,合理使用有限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知识简介一、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使用-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药物主要经肝脏清除:包括大环内酯类药物(不包括红霉素酯化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麦迪霉素、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等药,主要经胆汁排泄,在胆汁中浓度较高、相当量的药物可能在肝脏内代谢灭活,少量随尿排出。
肝功能减退时,药物排泄较慢,但无明显肝毒性发生,因此可谨慎应用,按原治疗量或减量。
克林霉素与林可霉素在肝内代谢,随胆汁及粪便排出,肝功能减退时其清除半衰期明显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但转氨酶的升高和高胆红素血症可能由药物干扰比色测定所致,并非肝毒性反应,故应慎用,并需减量给药。
2、主要经肝或相当量经肝清除的抗生素:包括氯霉素、氨苄西林酯化物、红霉素酯化物、利福平、异烟肼、两性霉素B、四环素类、磺胺药及酮康唑、咪康唑等,肝功能减退时药物清除及代谢减少,可导致毒性反应发生,应避免使用。
3、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时血药浓度略升高,如同时有肾功能损害时,则血药浓度升高尤为明显。
严重肝病时应减量应用,属此类的有青霉素族中的美洛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噻吩等。
此外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孟多在肝病时易引起凝血功能障碍,主要抑制维生素K合成,从而使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及血小板减少,应予注意。
4、药物主要经肾排泄: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要调整剂量,包括青霉素、头孢唑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等药物,氨曲南、磷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及喹诺酮类药物(不包括培氟沙星),肝功能减退时,选用这类药物最安全。
对氨基糖甙类药物,尽管主要经肾脏排泄,但肝病患者肾毒性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肝功能减退患者应注意慎用。
肝功能减退者细菌感染,一般根据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类型,选用适宜抗菌药物,避免应用肝毒性药物,除败血症外,一般不采用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其疗程根据临床情况而定,症状好转后,仍应延长疗程,以免感染复发,一般极重感染的有效抗菌素疗程应不短于3周。
二、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和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抗菌药物的投药间隔时间取决于半衰期、有无PAE(抗生素后效应)及其时间长短以及杀菌作用是否有浓度依赖性。
根据抗菌药物的后两个特性,将其分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两大类。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定义是:在4倍的MIC(最小抑菌浓度)条件下时,MIC 和PAE(抗生素后效应:指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维持一段时间的效应)达到最大值,再继续增加血液浓度,其抗菌效果不会再加强的抗生素。
其特点是无首次接触效应,当浓度低于MIC时,不能抑制细菌生长,浓度达到MIC时,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要求考虑其“持效时间”。
根据这些特点,常用的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主要有: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氨曲南、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抗生素(阿奇霉素除外)、复方磺胺甲恶唑类、克林霉素类。
持效时间=超过MIC的半衰期时间+药物的PAE时间。
它已成为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所以这类抗生素最好的服用方法是,在有效剂量内减少单次服用剂量,增加服用次数(或者服用缓控释制剂)。
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例,为了延长抗菌药物的的血药浓度,使40%以上的给药间歇时间能达到MIC以上,其方法有以下5种:⑴采用延长其排出的药物泰能=亚胺培南(对人肾脱氢肽酶不稳定)+西司他丁(肾脱氢肽酶抑制剂)艾罗迪=氨苄青霉素+丙磺舒⑵低剂量多次给药⑶持续静脉给药⑷选用长半衰期而作用相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例:头孢曲松,既可一次使用,也可2次使用)⑸先静滴后口服同类抗生素,作序贯治疗浓度依赖性抗生素的定义:当血药浓度超过MIC甚至达到8~10倍的MIC时,可以达到最大杀菌效应。
其特点是有首次接触效应和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这类抗生素抗菌活性主要和期峰浓度有关,杀菌效果主要是凭借其峰浓度,也就是说达峰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所以这种抗生素应将其1日药量集中使用,最好在安全剂量内提高单次服用剂量,适当减少服用次数,适当延长投药间隔时间以提高血药峰浓度。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主要有: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两性霉素。
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化学分子结构中含有4个原子组成的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
分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通过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阻碍细胞壁的合成,以表现其抗菌活性。
人和哺乳动物无细胞壁,因而对人的副作用较少。
1青霉素类抗生素1.1适应证G+球菌感染、G+杆菌感染、螺旋体感染(是治疗梅毒首选药)、敏感菌引起脑膜炎、淋病奈氏菌感染等。
1.2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一旦发生立即给病人肌注0.1%肾上腺素0.5—1mg,必要时加糖皮质激素,以增强疗效和防止复发。
(2)青霉素脑病:青霉素用量过大或静注过快时脑脊液青霉素浓度超过8u/ml 可对大脑皮层产生刺激作用,出现痉挛、抽搐、昏迷等严重反应,一般在用药24~72h内出现。
(3)高钾、高钠血症:必须定期检查血清钠或钾,禁用青霉素钾盐静脉推注。
1.3为弥补青霉素的不足,1959年开始在其母核6-APA引入不同侧链分别得到耐酸、耐酶、广谱等特性的半合成的青霉素。
其抗菌机制、不良反应与青霉素相同,并存在交叉过敏反应。
如氨苄青霉素、苯唑西林、羧苄西林等。
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1)对革兰阴性菌:二代头孢菌素较一代强,三代较二代强,四代较三代强;(2)对革兰阳性菌:第一代作用最强,其次是二代和四代,三代最差;(3)对肾毒性:一代较明显,其他均较低;(4)对β-内酰胺酶:三、四代头孢菌素较一、二代稳定;(5)头孢呋辛是二代头孢菌素毒副作用最低的,对β-内酰胺酶最稳定,是二代头孢菌素唯一能顺利通过血—脑屏障的品种;(6)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经肝胆系统排泄较高,适用于肝胆系统感染患者;(7)在药动学上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经肾排泄,对于复杂肾盂、肾炎、肾脓肿等疗效优良;(8)头孢哌酮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个四氮唑基因,可抑制肠道合成维生素K,长期应用可因凝血酶原合成不足,有出血倾向;(9)三代头孢菌素中以头孢曲松半衰期最长,全日剂量可单次或分二次给药。
3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3.1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对人肾脱氢肽酶不稳定,需加该酶的抑制剂西司他丁(1:1)联合应用才能发挥作用。
帕尼培南有一定的肾毒性,常加倍他米松以减轻肾毒性。
亚胺培南和帕尼培南可供静脉滴注,美罗培南可用于肌肉注射。
3.2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三唑巴坦>克拉维酸>舒巴坦。
对于血脑屏障:舒巴坦比三唑巴坦更易通过,克拉维酸基本不通过,所以含克拉维酸的复合制剂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