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判断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探究能力。
以下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一些策略探究。
一、提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实验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引导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在讲解光的反射实验前,可以提问:“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物体?”之后再引入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实验中所使用的教学材料应该具有直观性,能够让学生直接观察、感受和体验到科学现象。
在进行纸片风车实验时,可以准备一些彩色纸片和牙签,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风车,通过观察纸片的转动,了解空气对物体的作用力。
四、体验探究式学习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主线,通过亲自动手、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操作步骤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多角度、多维度地观察和思考。
五、问题引导式教学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进行水的蒸发实验时,可以向学生提问:“蒸发是什么现象?有没有办法可以加快水的蒸发?”通过问题的引导,引发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探究欲望。
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科学实验教学不仅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还需要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分析。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理论归纳和解释,使学生能够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较为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
七、创新思维培养科学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解决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和实践。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综合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科学实验探索教学计划(5篇)
小学生科学实验探索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二.学情分析本学期三年级学生二个班。
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
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和创新能力。
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三.全册教学分析本册书25课。
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一)、科学在我们身边:(1-5)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二)、我们怎么知道:(6-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探索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案例分析
探索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案例分析科学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以探究学习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案例,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案例一:用水果电池点亮LED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水果电池点亮LED灯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到果汁中的酸性物质可以产生电能,从而点亮灯泡,进一步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原理。
在实验开始前,教师首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水果可以点亮灯泡?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鼓励他们进行实验验证。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水果,如柠檬、苹果等,将水果切成片,然后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水果中,观察灯泡是否会点亮。
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可以逐渐发现只有酸性水果才能点亮灯泡,从而引出酸性物质能够产生电能的结论。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既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提高实验技能,又能够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深入了解电流和电路的原理。
同时,通过提出问题和进行实验验证的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案例二:探究水的沸点另一个适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案例是探究水的沸点。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水在不同条件下的沸点,并通过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演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水的沸点是指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温度。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水的沸点是否会受到不同条件的影响?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进行实验验证。
他们可以分别用不同的容器、不同的加热设备,如烧杯、烧瓶、电热杯等,对水进行加热,并记录水开始冒泡的温度。
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条件下水的沸点存在差异,进一步思考其原因。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水的沸点受到容器形状和加热设备等因素的影响。
这样的实验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还激发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探讨小学科学实验教育方法[五篇示例]
探讨小学科学实验教育方法[五篇示例]1. 实践为主的研究方法小学科学实验教育应以实践为主,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奥妙。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 合作研究的方式小学科学实验教育可以采用合作研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实验。
通过合作研究,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验课题进行研究,然后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3.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小学科学实验教育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通过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或情境,让他们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激发他们的研究动机和探索欲望。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如“为什么太阳能可以发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太阳能的特点,从而引发他们对光学知识的兴趣。
4. 多元素素材的运用小学科学实验教育可以运用多种元素素材,如图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通过多元素素材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例如,可以使用实物模型来演示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
5.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小学科学实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和控制变量的过程,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生态实验,观察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以上是五种探讨小学科学实验教育方法的示例,通过实践为主的研究方法、合作研究的方式、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多元素素材的运用和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可以提高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里有哪些探究性实验探究小学科学课程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里有哪些探究性实验探究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实验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与学习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现象更明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第一篇: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实现学生主动探究一、优化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好的导入就是一个******,可以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进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否则探究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导入环节,设计新颖而巧妙的导入,以激发学生更大的探究热情。
1.实验导入。
如在学习《食盐的溶解》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准备好一杯清水与若干食盐,将食盐放水杯中轻轻摇晃,学生发现食盐不见了,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困惑,食盐去哪儿了?进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
2.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将其运用于教学中更能突出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维特点。
多媒体展现的不再是单一而静止的内容,而是将难以理解的抽象而深奥的知识寓于直观的事物与生动的场景之中,这样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3.悬念导入。
小学生好奇心强,运用悬念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
如在学习磁铁时,教师可以将磁铁提前放于衣袖中、口袋中,放于乒乓球中,为学生表演魔术,随着衣袖的移动,可以将乒乓球吸附于衣服上。
学生跃跃欲试,但是学生拿在手里就不灵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自然可以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更利于学生探究活动开展。
二、有效提问,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问是学生探究的内在动力,是发现的基石、智慧的开端。
我们要善于运用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以解决心中的困惑。
这样的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而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与积极思考基础上的自主探究与自主构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探索、发现和理解科学知识。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将探讨几种策略。
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应与学生的年龄和学科内容相匹配,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实验内容应能够提供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
合理安排实验过程和步骤。
实验过程应当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并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出相应的步骤。
在实验前,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目的、假设和预期结果,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测量、记录等方法,帮助学生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合适使用科学实验器材和材料。
科学实验器材和材料的选择应当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实验的目的。
在实验前,可以向学生介绍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和材料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实验结果。
在实验结束后,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并分析原因。
老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和总结。
通过反馈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合理安排实验过程和步骤,合适使用科学实验器材和材料,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实验结果。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性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科学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然而,在传统的科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探究和实践的机会。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项目旨在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一系列自然观察与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
二、课题目标1. 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自然观察与实验探究活动中,提高对自然界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提高教师的项目式教学设计能力和指导能力。
三、课题内容1. 项目一:植物生长的奥秘(1)活动目标: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
(2)活动内容:种植植物、记录植物生长过程、分析植物生长规律。
2. 项目二:动物行为的探究(1)活动目标:了解动物行为的基本特征,观察动物行为,分析动物行为的原因。
(2)活动内容:观察动物行为、记录动物行为、分析动物行为。
3. 项目三:地球与宇宙的奥秘(1)活动目标:了解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观察地球与宇宙现象,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索兴趣。
(2)活动内容:观察地球与宇宙现象、记录地球与宇宙知识、分析地球与宇宙奥秘。
4. 项目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活动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2)活动内容:调查环境污染现状、提出环保措施、宣传环保知识。
四、实施策略1. 教师培训:对教师进行项目式学习、自然观察与实验探究活动设计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
2. 教学资源开发:收集和整理与课题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器材、教学课件、参考资料等。
3. 项目实施:根据课题内容,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自然观察与实验探究。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案例分析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案例分析实验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对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水的沸点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水的沸点实验是一个常见的实验探究案例。
通过观察水是否沸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沸点受到气压的影响,并了解到不同海拔的地区水的沸点存在差异。
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二、种子发芽实验种子发芽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常见的生物实验案例。
通过种植不同种子并提供不同的条件,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情况,并分析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这个实验案例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种子生长过程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光的折射实验光的折射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实验案例。
通过将光线通过不同介质中,并观察光线的走向和折射现象,学生可以了解到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
这个实验案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光的基本特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四、电路实验电路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常见实验案例之一。
通过简单的电路搭建,学生可以了解到电流的流动和电的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电流的路径和电路的组成。
这个实验案例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物体的浮沉实验物体的浮沉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常见的力学实验案例。
通过放入不同物体到水中观察其浮沉现象,学生可以了解到浮力的作用和物体的密度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帮助学生理解浮力原理和物体浮沉的规律。
综上所述,实验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旨在研究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他们的科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科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用具体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实验的探索欲望。
在实验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并做出预测,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机和实验思维,为实验的开展做好准备。
二、选择适宜的实验项目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应该有足够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同时,实验项目应该能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内容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三、设置合理的实验步骤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合理地设置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要清晰明了,方便学生理解和操作。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讲解等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并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
四、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科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并给予积极的回应与引导。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问题和困惑,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和总结经验。
五、加强实验结果的讨论与归纳科学实验的结果是学生理解和实践的重要依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讨论和归纳。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背后的科学原理,并帮助他们将实验结果与相关知识进行联系和拓展。
六、开展实践性活动除了常规的实验教学,小学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如科学展览、科学探究活动等,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
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的好奇期,为了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几种适合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教学方法。
一、实践探索法实践探索法是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实践探索,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科学实验和观察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系列趣味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科学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光线传播的追踪实验。
学生们可以在教室内利用搭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线经过反射后的路径变化。
通过这样的实践探索,学生们能够亲自体验光的反射规律,深入理解光的特性。
二、问题导向法问题导向法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学生通过解答问题,进行实践和探索,探究科学现象和规律。
举个例子,当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时,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的速度会不一样?”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自主学习,来寻找答案。
这种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能够促进小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合作意识。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相互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见解,促进思维碰撞和相互学习。
例如,在学习植物结构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通过观察、解剖植物,并一起探索植物不同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信息技术辅助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了便利。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资源、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和演示科学实验,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
例如,在学习磁效应时,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播放一个关于磁力的模拟实验视频,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磁场的作用过程。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科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然而,想要进行成功的
探究性实验教学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策略。
1、充分准备实验材料和器材。
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
料和器材,并检查确认其是否充足,以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2、充分讨论实验目的和预期结果。
在实验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先充分向学生讲解实
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让学生明白实验的意义和目的,并在学生们的帮助下分析实验结果,共同探讨结论。
3、合理制定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验能力和实验经验,尽可能简单
易懂,同时也要把实验中所需要的注意事项、安全措施等告知学生,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
和安全。
4、鼓励学生参与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参与讨论,了解实
验结果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6、及时给予正面反馈。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正面反馈,肯定他们
的表现和进步,激发他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准备和总结实验,充
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思
维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1. 引言1.1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探究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特点,如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发展、实验条件受限等。
有效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能够针对这些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实验技能。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进一步验证和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实践提供参考。
在实践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不断探索适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将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并提出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启示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
通过亲身参与实验操作,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实验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促进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总结结论的整个过程,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论。
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教育中的实验教学必须得到重视和加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小学六年级科学探究教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小学六年级科学探究教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案一:物体的沉浮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学习物体的沉浮原理。
教学内容:1. 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表现,并思考为什么有些物体能够漂浮,而有些物体会沉没。
2. 针对学生的疑惑,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何让物体在水中漂浮等。
3. 实施实验:学生自行选择不同重量和材质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a.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物体的密度对沉浮的影响。
b.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教学重点: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树立科学思维。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长:1课时教案二:植物的生长条件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学习植物的生长条件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思考植物的生长条件和影响因素。
2. 教师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生长需要光、水、土壤等条件,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样的土壤适合植物生长等。
3. 实施实验:学生自行选择不同类型的土壤,将相同的植物种植在不同的土壤中,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a.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b.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教学重点: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将实验结果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学时长:2课时教案三:天体运动的探究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学习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1. 学生观察太阳的运动,思考为什么太阳会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2. 教师向学生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等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太阳从东方升起等。
3. 实施实验:学生自行使用一个小球代表地球,一个灯光代表太阳,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a.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太阳运动的影响。
2024年小学生科学实验探索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小学生科学实验探索教学计划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目的要求:1、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启发学生探究自然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2、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勤于动手勇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4、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作简单记录。
5、通过浮和沉的实验,使学生能对浮和沉的转换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知道改变浮沉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6、通过数学课中的各种实验演示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三、实验措施1、教师端正教育教学思想,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2、教学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新课标要求,要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3、实验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实验仪器,还应尽量创造条件,自制器材,努力按计划、按要求完成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024年小学生科学实验探索教学计划(二)一、教学目标:1.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组织实施
一
时 提 供 给 孩 子 们 的 材 料 . 须 经 过 仔 细 选 择 . 之 适 应 下 列 情 必 使 况 : 要 简 单 , 为每 个 孩 子 开 辟 一 条有 趣 的 探 究 之 路 , 要 丰 既 能 又 富 . 孩 子 们 有 可 能 通 过 多 种 多样 的学 习路 子 去 探 究 ” 让
存 小 学 科 学 教 学 中组 织 实 施 “ 究 性 实 验 ” 可 引 导 学 生 在 探 . 自由探 究 的 空 问 里 了 解 了 更 多 的 知 识 .学 到 了更 多 的知 识 , 使
让 学 生 像 科 学 家 那 样 去 分 析 问 题 , 找 原 冈 , 复 实 验 , 至 得 寻 反 直 出 “ 蒸 发 要 吸 热 ” 个 结 论 蒸 发 是 常见 的现 象 , 水 变 成 水 水 这 但 蒸气 的过 程 中要 吸 热 是 看 不 见 的 . 只有 通 过他 们 的 探 究 实践 .
组 实 验 讨 论 、 体 汇 报 获 得 ‘ 息 ’ 小 组 实 验 验 证 结 论 ” 样 一 集 信 、 这
个 探 究 模 式
学 生 发 现 温 度 不 仅 没 有 上 升 反 而 下 降 了 . 到非 常 惊 奇 . 南 感 不
自主 地 纷 纷 议 论 起 来 . 于要 了 解 缘 由 教 师 便 可 不 失 时 机 地 急
发展创新能力 . .
2 20 ) 200
自由 探 究 的过 程 实 际 上 就 是 让 学 生 “ 入 ” 学 发 现 的过 卷 科 程 . 何 让 学 生 自 由探 究 呢 ? 关 键 取 决 于 教 师 是 否 把 学 习 的 主 如 动 权 “ 给 ” 生 如 教 学 《 的 压 力 和 浮 力 》 交 学 水 一课 时 , 师 给学 教 生 准 备 了两 组 有 结 构 的材 料 :一 组 是 若 干上 浮 和 下沉 的材 料 . 能感 到在 水 中上 浮 的物 体 受 到 了水 的浮 力 作 用 。 进 而研 究 “ 在 水 中下 沉 的物 体 是 否 也 受 到 了水 的浮 力 作 用 ” . 师 提供 “ 时 教 弹 簧 秤 、 皮 筋 ” 材 料 . 种 依 次 发 给 学 生 材 料 让 学 生 自由探 究 橡 等 这 的 方式 , 形 之 中发 挥 了 教 师 的 “ 导 作 用 ”. 无 指 . 兰本 达 教 授 在 《 小 学 科 学 教 育 “ 究 ” — 研 讨教 学 法 》 指 出 : 教 师 在 开 始 上 课 探 — 中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4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4篇)第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小学科学实验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当前在很多小学的实验教学实践中,还是存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小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不高,以及学生完成不了实验内容这些方面。
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除了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之外,还在很大水准上受到了实验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教师都没有很好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没有准确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合理安排实验教学环节,压缩学生的实验时间,同时枯燥的实验方法和单一的实验材料都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实验的积极性,最终形成了小学实验教学有效性不高的现状。
要想解决当前小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问题,就需要教师积极主动探索更加高效的实验教学方法,从增强对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开始,持续地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要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增强对学生良好科学实验习惯的培养。
首先就需要学生能够做到按时上课,并保持顺序进入实验教室,这就需要班长发挥组织的作用,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外面组成整齐的队列,并保持安静,按时按点进入到实验室中,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每个学生都必须在其他人发言或回答问题的时候保持专注的倾听。
有些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在别人发言时经常会自顾自进行实验,有些同学在别人回答问题时经常会搞小动作,这些现象都严重防碍了实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因此教师增强对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视,及时发现并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为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二、提供有趣味的科学实验材料要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提供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材料,在合理选用实验材料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在小学实验课堂的教学中,选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帮助学生将实验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提升学生完成实验的能力,进而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案例研究
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案例研究科学课堂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问题,促进他们的学科学习。
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
一、案例一:植物的生长条件在小学科学课上,教师通过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学生在组内自主讨论,提出了土壤、水分和阳光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接着,学生们利用小盆栽,在不同的环境中培育植物。
他们实验了在光照较强的和光照较弱的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在不同的浇水量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通过实验,学生们发现阳光、水分和土壤确实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这个案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植物生长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案例二:能量传递与食物链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能量传递与食物链的概念和原理。
教师首先呈现一个食物链的图示,让学生分组探究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
学生们在小组中研究食物链,观察其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他们通过观察并记录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和被捕食关系,理解能量是如何在食物链中传递的。
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们深刻理解了食物链的概念和能量传递的原理。
他们还发现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环节受到影响会影响整个食物链的平衡。
三、案例三:物体的浮力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物体的浮力。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一个物体能否在水中浮起?为什么?然后,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实验。
学生们在小组中讨论,提出物体的形状和密度可能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然后,他们设计了几个实验,通过观察不同形状和密度的物体在水中的表现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方法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方法科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实践探究方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实践探究方法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教学方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问题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例如,当教师教授物质的三态时,可以提问:“为什么冰会融化?”,或者通过展示一些有关冰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进行实验和观察。
例如,在学习水的沸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水的加热实验,并观察水在什么温度下开始沸腾。
第三步,结果总结:学生根据实践操作的结果,进行观察和总结。
他们可以记录实验现象,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结果,并思考其中的规律和原理。
例如,学生可以总结出水的沸点会随着气压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
第四步,问题解答:学生可以将实验结果和总结的规律用来解答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回答:“为什么在高海拔的山区,煮饭的时间会变长?”通过这样的问题解答,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实践探究方法的优势在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实践探究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通过自己亲手进行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深入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不仅能够理解知识,还能够在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此外,实践探究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学生常常需要与同学一起合作完成实验任务,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讨论和交流想法,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之间的认识和友谊。
同时,在实验结果的总结和问题解答环节,学生也需要与教师和同学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了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结题报告(1)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宜章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课题组摘要:目前,我国教育技术正进入现代教育技术阶段,该阶段重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辅,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探索、研究并构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般模式。
在研讨的过程中,形成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课堂的教学的参与者与引导者;同时,还有效地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探究性、实验教学一、问题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信息网络化时代,人们获取、分析、处理与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最基本的,并且是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能力之一。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和实施。
在我国, 党和国家为有效地应对信息时代对教育的挑战也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在新的教育时代,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的方式。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正进入现代教育技术阶段,该阶段重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
现代教育的发展,必将促进教与学模式的变化和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必将被教师传授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所代替,教师也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1. 导入实验:在进行实验之前,可以通过引入问题、讲述故事、播放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在学习物体的密度时,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思考问题:“小明和小红在游泳池里玩水,小明总是比小红容易沉下去,请问是什么原因呢?”这样带入话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
2. 确定目标:在进行实验之前,应该明确实验的目标和希望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明确的目标,可以让学生知道实验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更加专注于实验中。
3. 自主探究: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观察、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总结。
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实验方向和条件,并提供必要的实验工具,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在学习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时,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通过记录数据和总结来发现规律。
4. 激发思考: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和原因。
通过反复询问和引导,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学习电路的闭合条件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实验中灯泡是否亮起,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电灯在电路闭合时才会亮起?”,“如果只有一根导线会发生什么情况?”等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来发现规律和原理。
5.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实验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并促进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结果展示与讨论:在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可以让学生展示实验结果的图表、描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中的关键点。
通过展示和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他们对实验中所学知识的内化。
7. 总结和评价:在实验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总结实验中的关键点、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等方式来检查学生对实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永靖县三塬学区肖海发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学科。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为科学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门实验课,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无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都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还能验证知识提高说服力,同时科学实验是融直观性、实验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达到揭示自然奥秘的目的,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和爱好,更主要的还是能够提高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重视实验,做好实验,成了学生学好科学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
【关键词】探究实验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无疑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性思维,如何在科学课中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谈一些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于人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是引导儿童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本来就好奇好动,这些实验对他们最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例如在教三年级科学下册12课《让灯亮起来》,课堂上要做的第一个实验,用导线连接电路,叫小灯泡亮起来,为了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我就给学生打谜语“世上千万家,都有这种瓜,两根藤儿牵,夜夜开新花”给同学们猜,同学们各种意见交流、启发、磨石、碰撞,最后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手,异口同声地说是“电灯”。
这个谜语既唤起了学生对黑夜中明灯的回忆,又点出灯的特点是
“两根藤儿牵”为下面做起着提示作用。
两根藤儿向何处牵,灯才亮呢?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电灯发光、台灯发光、受电发光、节日彩灯发光、交通信号灯发光-------我们生活中有各种电灯,灯可以照明,可以使我们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材料,同学们你能利用上面的实验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能有几种方法,怎样联不发光?现在同学们开始做,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动手做起了实验,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增加了同学们自由探究的空间,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类比和推理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在讲三年级科学《认识空气》中,我采用类比和推理的科学探究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和水,同学们学习了水的性质以后,发挥你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作用,空气有什么性质?通过同学们类比和推理的方法找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无形状透明的。
既然水有一定的体积,占据空间,那么空气也和水一样占据空间吗?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你用什么证明空气占据空间,请同学们自己设计,选择多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有疑难的问题教师帮着同学们自己解决,提醒同学们做实验时注意安全。
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第一种方法把注射器活塞拉到针筒中间,用左手食指堵住针状的小孔,将针筒知立,活塞上放一个重物,活塞还是落不下来。
说明针筒里的空气占据空间,松开左手食指活塞便落下来。
第二种方法,用带胶塞的漏斗塞住锥形烧瓶的瓶口,往漏斗里倒水,水流不进烧瓶里
内,说明空气占据烧瓶内的空间,如果将胶塞与瓶口松动一下,水便流进烧瓶里。
第三种方法把第一个小眼药瓶尾部开一个小孔,把第二个小眼药瓶的颈口插在第一个小孔里,用密封胶密封,第一个小眼药颈口用帽盖住,第二个小眼药瓶底部剪开,把水倒入,水流不进第一个小眼药里,说明第一个瓶内空气占据空间,去掉帽,上面瓶中的水立即流下。
第四种方法把粉笔,碎砖块投进盛水的水槽内,看到气泡分别从这些物体里冒出来,说明物体的空隙也充满空间,占据着体积。
第五种方法玻璃杯下部用木棒固定好一团卫生纸,杯口向下压入有水的水槽内,再把杯子提出来检查,卫生纸没有湿润,说明杯内有空气并且占据空间,将玻璃杯在水中慢慢倾斜,有气泡从杯口冒出,杯内卫生纸湿润。
第六种方法,把空塑料瓶拧盖,伸入装满水的水槽内,在水中把盖拧开,把玻璃杯装满水倒放水中,把塑料瓶瓶口对准倒置玻璃杯,挤压塑料瓶,把塑料瓶中的空气挤到玻璃杯内,玻璃杯中的水被挤出来,变成一个空杯子说明塑料瓶空气转移到玻璃杯里,并且占据空间,为以后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埋下了伏笔。
同学们利用六种方法证明占据空间并且很顺利地完成了试验报告单,通过这次探究试验,使他们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科学试验的乐趣,增强了学生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技能,为以后的试验教学做好铺垫。
三、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的方法,用“差异法”进行科学探究实验。
在讲三年级科学《蚯蚓》一课时,采用感官和工具认识蚯蚓,用“差异法”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研究蚯蚓喜爱的环境,使科学探究训练,方法训练与知识情感的培养有机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人人观察,人人动手,独立设计实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蚯蚓生活的环境。
在研究之前,让学生做出研究计划,包括怎样研究,用哪些工具观察,怎样分工等。
首先把准备好的蚯蚓放在垫有白纸的钳子解剖盘内,借助我们感官看到蚯蚓的外形是圆筒形,一环一环的,还有一个大环,头离大环较近的一端,颜色是棕红色,有的地方较浅。
用湿手沿蚯蚓腹面触摸,有粗糙感,指导学生说出这是刚毛。
用放大镜观察蚯蚓前端,背面、腹面、辩认口、肛门、环节、体节,提醒学生怎样测量处于盘曲状态的蚯蚓的长度?先用线绳比着蚯蚓身体盘一下,再量线绳的长度就是蚯蚓长,蚯蚓长度是4厘米,然后把蚯蚓放在平滑的玻璃的上和粗糙的纸上,发现光滑玻璃上蚯蚓不能向前移动,把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能缓缓的向前运动。
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蚯蚓依靠环肌和纵肌的交替舒缩以及体表刚毛的配合进行运动。
那么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大胆猜想,利用“差异法”引导学生实验。
实验1:找一个纸盒,把里面涂黑,盒一端用铁钉戳几孔,在纸盒里铺一张塑料薄膜,再铺一张潮湿的吸水纸,把几条蚯蚓放入盒里。
盖上盒盖,让阳光从小孔一端射进盒内,使盒子这端最亮,并从这端向另一端逐渐变暗。
过了几分钟,打开盒盖观察,蚯蚓都爬到没有阳光的地方,说明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实验2:在桌上摊一张纸,从内到外把干沙、湿沙、干土、湿土搓成约2厘米厚的四个同心圆环,把蚯蚓放到圆环中心,观察蚯蚓的活动情况。
发现蚯蚓在湿沙,湿土前徘徊时间较长,最后爬到湿土层,呆在那里不爬了,说明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提醒学生不能把一次实验现象就当作结论,要重复进行实验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最后按教材的提示写出观察报告。
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课后组织学生把观察过蚯蚓放回大自然。
因为蚯蚓是人类的朋友,是“耕田能手”,是“制造肥料的工厂”,也是“处理垃圾的能手”。
蚯蚓同进是传统的中药,名曰“地龙”,有清热定惊,清肺平喘,引经通络的功效。
所以我们保护蚯蚓,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
四、运用科学探究的结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学习了《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一课后,我给同学们讲了两个有趣的故事。
第一个:世界上有一座著名的建筑物,是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塔高300米,就是这座铁塔,一年之内要变化12厘米,是什么魔力使铁塔变化12厘米?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铁塔在夏天温度高,铁塔要膨胀变长,在冬季,温度低,铁塔要收缩变短,夏天铁塔比冬天长12厘米,所以在修铁塔时,地基一定要牢固。
第二个:1852年英国铺设了第一条铁路,为了铁轨牢固,政府下令把一根根钢轨焊在一起,整条铁路没有缝隙,结果这种铁轨到了夏天变得七扭八歪,左右弯曲,甚至有的地方向上拱起,到了冬季钢轨发生断裂,是什么魔力使用权钢轨弯曲、拱起、断裂?另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钢轨在夏天时温度高,钢轨要膨胀变长,在冬季时,温度低,钢轨要收缩变
短,所以我们在修铁路进,铁轨之间一定要留有缝隙。
让同学们解释烧开水时为什么不能把水灌得太满?煮鸡蛋熟后,往往把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浸,为什么?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墨水瓶盖拧得太紧,转不开,怎么办?
同学们能运用自己探究获取的知识去认识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科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展现。
五、留下悬念,保证科学探究持久发展。
科学研究有许多终点,但没有一个真正的终极,当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被激发时,才最有创造力,教师要善于挖掘科学课中改革创新因素,引导学生由兴趣向志趣的转变,教师应采取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扩大和延伸探究范围,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学习《无限宇宙》一课后,我启发学生,人类移居太空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人类大规模移居太空已为期不远,飞出地球去,天上有人间。
同学们对“天上有人间”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学们设想制造了各种先进飞行器,能重复使用。
性能安全速度极快,机动性能良好的航天飞机,环保安全的太阳能宇宙飞船,能和光速媲美的宇宙飞碟,在太空建立发电厂、工厂、宾馆、农场、加油站、太空城市等。
通过引发学生创新设想,保证科学探究永久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甘肃教育督导》2010年第10期。
[2] 《甘肃教育》2010年第9、10、12期。
[3] 人教课标版六年制小学《科学》。
教学论文
学科:科学
题目: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姓名:肖海发
工作单位:永靖县三塬学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