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对联》第八章:对联的对称美
对联的详细介绍
关于对联的详细介绍关于对联的详细介绍1、简释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于桃符,关于对联的详细介绍。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一样,构造一样,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
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春联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2、起历史探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
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
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互相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
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根底。
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
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42章。
)荀子那么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
”(《荀子·礼论》)《黄老帛书》那么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
”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
”《易传》中,分别以各种详细事物象征阴阳二爻。
对联的对称艺术
对联的对称艺术——兼论声律的本质说到底,对联的本质是对仗,而对仗的艺术本质是对称和谐。
对称和谐是一种自然美。
《文心雕龙·丽辞》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
根据科学研究,99%的动物形体都具有对称结构,自然界的植物、矿物组织,呈对称构造的也不少,连深海的极限深度和海拔的极限高度都具有惊人的对称性。
对称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呈现一种均衡势态,给人以稳重、平和的感觉,而人们喜欢这种稳重、平和。
对称作为一种理论,在哲学、数学、物理、军事诸学科中,还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事物的对称关系,知其一端,便可以推断相应的另一端,这就是所谓的“平衡推理”。
对联属于文字语言的对称艺术。
《史通·叙事篇》说:“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句取匀,奇偶相配”。
人类注重文字的对称和谐,应该是对联的发端,经过数千年对偶修辞的锤炼,对联终于形成独立的格律文体。
从这个意义也可以证明,对联不是律诗对句的衍化物。
在自然界,对称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单一”对称,另一种是“镜像”对称。
两根大小一样,长短相同的楹柱,左右排列,这是单一对称;两扇门板,左右开合,形状相同,大小一样,而方向相反,类似镜子里的影像,这就是镜像对称。
在自然界,镜像对称的现象比比皆是。
两只耳朵,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只手掌,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鸟的翅膀,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鹿的双角,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联的对称也包含“单一”对称和“镜像”对称两部分。
上下联字数相等,是单一对称:五言必须对五言,七字只能对七字。
句式一致,是单一对称:“四—五”式只能对“四—五”式,“五—七”式只能对“五—七”式。
词性相同,是单一对称:名词只能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
结构相应,也是单一对称:动宾结构只能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必须对偏正结构。
但光有单一对称就过于死板,既违背自然造物的多样,也缺少了交替变化的情趣,所以在词性实行单一对称的同时,词义还要实行镜像对称。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也是一种常见的书法艺术。
它以创意和对仗为特点,通常由两行对称的句子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对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漫长的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
据传,最早的对联出现在秦朝,当时称为“骈牡”。
然而,对联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时期,成为人们庆祝节日、庆贺婚礼、祝福等场合的重要元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联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既有诗意也有书法的韵味。
它要求字数相等,意义相对、构思对称、韵律优美,并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对联的妙处在于通过对仗的方式表达出行文的美感和哲学,使人产生视觉和思想上的享受。
对联的写作需要一定的才情和技巧,同时也需要对语言的驾驭和良好的诗文功底。
它要求对字音、字义以及写作风格的把握,并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修辞和比喻等修饰手法。
写作对联需要遵循规范,一般来说,首联、对联和尾联的字数要相等,意义要互补或相对,韵律要优美。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对联常常是家庭节日和重要场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联会被贴在门框上以示喜庆和吉祥。
对联所包含的吉祥祝福和美好祈愿能够通过视觉方式表达出来,使人们在节日时更加愉快和庆祝。
此外,对联还是春联和门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联语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通过对联的创作和欣赏,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同时,对联也象征着中国人对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总之,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形式,它通过诗意和书法的结合,以对仗和创意为特点,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对联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在节日和庆典上常常可见,也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喜爱。
通过对联的欣赏和创作,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 对联
中华对联一、对联的概念和历史1.1 对联的定义对联,是一种以对仗、对称为特点的文学艺术形式,通常由上下两句组成,句意相对照映,形式上对称美观。
1.2 对联的起源对联起源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游戏,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对联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艺术效果,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对联的应用对联广泛应用于节庆、喜庆、寿庆、婚庆等场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二、中华对联的特点2.1 体现对仗和对称美中华对联注重双句之间的呼应和对仗,句式结构和字数上要求对称美观。
这种对仗和对称美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同时也使句子更加韵律优美。
2.2 充满哲理和意境中华对联在传达意思的同时,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意境。
通过简洁的语言,对联能够表达出复杂的思想和情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2.3 突出中国文化特色中华对联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精妙的构思,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通过对联的创作和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中华对联的分类3.1 依照格式分类根据对联的格式,中华对联可以分为对扇、对牌、对联和对兔等多种形式。
不同的格式和结构赋予了对联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3.2 依照内容分类中华对联还可以根据内容进行分类,例如祝福对联、哲理对联、春联、对仗歌词等。
不同的内容类型体现了对联在不同场合和领域中的应用。
四、中华对联的艺术创作4.1 文字选择和搭配中华对联的艺术创作离不开文字的选择和搭配。
优秀的对联常常选用有意义的词汇,通过合理的组合和搭配,形成韵律优美、意义深远的句子。
4.2 句式结构和字数要求中华对联在创作时需要注意句式结构和字数要求。
充分发挥对仗和对称的美感,同时注意句子的平衡和节奏感,使对联更加优雅和协调。
4.3 创作风格的特点中华对联的创作风格各具特点,有的讲究朴素自然,有的偏重典雅内敛,还有的注重寓意和象征。
创作风格的选择要与主题和场合相契合,使对联更具艺术魅力。
五、中华对联的传承和发展5.1 对联的传承中华对联的传承不仅仅是文字的传递,更是思想的传承。
对联的美学实用价值_对联大全
对联的美学实用价值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
这是对联令人喜爱的根本原因。
王力在《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一文中说,“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龙虫并雕斋文集》第456页)。
对偶具有对称美、平衡美;声律具有抑扬美、和谐美。
对仗是有节奏的对偶。
对联讲究对仗与平仄,集中体现了古典文学的形式美。
例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里有一段故事:晏殊赴杭州,过维扬,憩大明寺。
瞑目徐行,使侍使读壁间诗板,戒其勿言爵里姓氏,终篇者无几。
又俾诵一诗,徐问之,江都尉王琪诗也。
召至同饭,饭已,又同步池上。
时晚春,已有落花。
晏云;每得句,书墙壁间,或弥年未尝强对。
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对也。
王应声曰:“似曾相识燕归来”。
后来,此联写入《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杨慎称“二语工丽,天然奇偶”。
人们可能不知道这首词,但此联脍炙人口。
客来春去,花落燕归,淡淡的忧伤,悄悄的惊喜,显示出艺术上的对立统一。
这就是对联的魅力。
对联之用在于公开标志所有者或所在物的风格。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回对此有精彩描述: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当下秦氏引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是一幅画挂在上面,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心中便有些不快。
又有一副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这一段文字可以作为“对联标志风格”说的经典论据。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云:或传程渔门京中移居诗云:势家歇马评珍玩冷客摊前问古书予笑曰此必琉璃厂也。
询之果然。
因记商宝意移居,周兰坡与万情初访之。
见门对云:岂有文章惊海内从无书札到公卿万笑曰此必商公家矣。
询之果然。
不须登堂入室,光从门联就可以正确判定主人的风格。
如果撰联的目的不是为了公开挂出来,与吟诗作赋没有太大区别。
所以,在撰联时必须考虑其主题风格,考虑与环境的谐调,考虑到能不能公开挂出来。
七年级语文对联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对联知识点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通过对仗、对仗反复、用语相同而意义不同来表达意义的文艺形式。
对联要求对仗一致,意境深远,寓意含蓄,是一种很有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
在语文学习中,对联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形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七年级语文对联知识点。
一、对仗方式对仗是对联的基础,也是对联最能反映出其文化底蕴的特点之一。
对仗是指两个句子的声音或字义上有对称关系。
对仗方式主要有平仄、押韵、反复、对称等。
其中,平仄是指句子的音调对称,押韵则是指句子的语音韵律对称。
二、对联之美对联在体现语言美的同时,也能引发读者类比、联想,增强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对联言简意赅,语言精练,能表达出深邃的思想境界和文化涵义。
对联的美在于对仗、韵律、形象,同时具有表达情感、表达寓意、表达思想等多种作用。
三、对联的类型对联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几种:1.平行对仗:两句对仗用字的形式、长度相同。
如:竹帘低卷香融,花地啼莺绿沉。
2.交叉对仗:分别由对联的上联和下联组成。
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好风景。
3.对比对仗:通过比较对联的内容来表达意义。
如:山高水远云中客,月白风清夜上人。
4.对缀对仗:通过在不同对联的上下联中用同一个词汇来达到对仗的效果。
如:雨过天晴山更翠,梅含天韵雪中香。
四、对联的学习方法1.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和语境,尤其是词的用法、词的搭配、常用成语和典故的使用。
2.积累大量的对联素材,比如名言警句、古诗词、经典名句等,同时提高对联的写作水平。
3.多读优秀的对联,并善于感悟其中的内涵和情感,提高句子的感染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七年级语文对联知识点的介绍,希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学习对联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培养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美”“六有”撰对联二泉清韵
“六美”“六有”撰对联二泉清韵“六美”“六有”撰对联二泉清韵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用汉语描述客观事物、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或状物写景,或咏物言志,或抒情寓意,或缅古抒怀,或扬善抑恶等。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它可分为五大类:实用对联、寺庙风景联、游联、讽谕联和箴诫联。
一、撰写对联要注重以下“六美”(即对联特征):1、字数相等对称美上联与下联要求字数相同,给人一种对称美的直观感。
这比较好懂,恕不再详述。
2、词性相对同位美要求上下联中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和“蜡炬”是名词对名词(均在头),“尽”和“干”是动词对动词(均在尾)。
另外,表示颜色的形容词也必须相对。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和“白”、“翠”和“青”是色彩对色彩。
3、结构相应组合美词组有主谓结构,并列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等,上下联必须保持一致和统一。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和“长河”均为偏正结构,“孤烟直”和“落日圆”均为主谓结构。
4、节奏相合韵律美一般来说,四言联是2-2,五言联是2-3或3-2,六言联是2-2-2,七言联是3-4或4-3,八言联是4-4,字数多的联一般均由以上几言组成。
如五言联:“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又如七言联:“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等。
5、平仄相协和谐美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两种,仄声就是上声、去声和入声。
对联平仄相协,音调和谐,读来必然铿锵有致,富有音乐美感。
五字联平仄格式有: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如:“有鹤松皆直,无花地亦香。
”属“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字联平仄格式有: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中华对联》第八章:对联的对称美
這種劃分的方法比較適應於對聯的創作。那 麼怎麼才能做到詞性相當呢?《縹湘對類》 一書提出“實對實、虛對虛”的原則。也就 是說,名詞必須對名詞,動詞必須對動詞, 形容調必須對形容詞,副詞必須對副詞,助 詞必須對助詞等等,各歸其類,映襯成趣。 但細分,則每類之內品種仍多。如名詞有專 名、有注稱;形容詞有形容大小、高低、長 短、顏色、狀態等,許多不同的詞以長對短、 白對黑為工整;但內容決定形式,若內容可 取,屬對不妨稍寬。
按詞類編成部分對句:
地理對:河對海、地對山、大陸對長天、 荒原對沙漠、古塞對雄關。 天文對:冰對火、雪對霜、海市對山光、 星辰對日月、瑞雪對驕陽。 顏色對:紅對白、紫對緗、黑樺對白楊、 青竹對綠柳、墨蘭對珠黃。 方位對:南對北、西對東、六極對八風、 五湖對四海、邊塞對圍城。 數字對:一對二、百對千、兩兩對三三、 千年對萬壽、獨木對群山。
要想弄懂詞性的屬對問題,先要弄清詞的分類。 古代詞類的劃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礎。實詞 可以分成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等類,某個 詞屬於某一詞類比較固定,各類詞在句子中做什 麼成份也有一定的分工。在現代漢語中,漢字分 為十二大類,即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 詞、代詞(以上實詞)、介詞、副詞、助詞、連詞、 嘆詞、象聲詞(以上稱虛詞)。古人按照詩的對仗 規律,將詞大體可分為九類,即名詞、形容詞、 數量詞、顏色詞、方位詞、動詞、副詞、虛詞、 代詞,其中名詞又可細分為十幾類。
《中華對聯》
第八章
對聯的對稱美
全校任選課《中華對聯》 課程代碼:R11067 學時:30 學分:1.5
對聯的對稱美
對稱美是對聯的主要特點。所謂對稱, 除了平仄相對、節奏一致之外,還要做 到詞類相近,詞性相當,結構相似,字 數相等。只有這樣,才能使作品達到高 度完美。反之,則不能稱其為一副好的 對聯。本篇主要談談對聯中的詞性對仗 的問題。
【51页】总⑩:《中华对联》第八章:对联的对称美
第八章
对联的对称美
全校任选课《中华对联》 全校任选课《中华对联》 课程代码: 课程代码:R11067 学时: 学分: 学时:30 学分:1.5
对联的对称美
对称美是对联的主要特点。所谓对称, 对称美是对联的主要特点。所谓对称, 除了平仄相对、节奏一致之外, 除了平仄相对、节奏一致之外,还要做 到词类相近,词性相当,结构相似, 到词类相近,词性相当,结构相似,字 数相等。只有这样, 数相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达到高 度完美。反之, 度完美。反之,则不能称其为一副好的 对联。本篇主要谈谈对联中的词性对仗 对联。 的问题。 的问题。
比较而言。 比较而言。虚词的对仗似乎比实词要求得 宽些。比如有时介词可与副词相对, 宽些。比如有时介词可与副词相对,这不仅 因为虚词类的汉字相对少些, 因为虚词类的汉字相对少些,更主要原因在 于这部分字、词本身词性就很复杂,往往一 于这部分字、词本身词性就很复杂, 个字包容几种词性。比如“ 可以做动词, 个字包容几种词性。比如“为”可以做动词, 也可以做介词、副词、助词, 也可以做介词、副词、助词,有时还可以做 连词。 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介词、 连词。“向”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介词、 动词、副词、连词等等。 动词、副词、连词等等。所以通常人们对虚 词要求得就不很严格了,能做到虚词对虚词 词要求得就不很严格了, 也就可以了。但叹词、助词、 也就可以了。但叹词、助词、象声词却很少 与介词、副词、连词相对。 与介词、副词、连词相对。
如清倪国琏的古藤书屋联: 如清倪国琏的古藤书屋联:
一庭芳草围新绿; 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十亩藤花落古香。
其中“芳草”之“芳”与“藤花”之 其中“芳草” 藤花” 一为形容词,一为名词; 新绿” “藤”,一为形容词,一为名词;“新绿” 指的是颜色, 古香” 之“绿”指的是颜色,“古香”之“香”乃 指气味。虽同为形容词,并非—类 指气味。虽同为形容词,并非 类,从个别 对语讲,似欠工整,可从全联角度看, 对语讲,似欠工整,可从全联角度看,却形 象鲜明,音节和畅,被一致认为是“工对” 象鲜明,音节和畅,被一致认为是“工对”。
体现汉字特点 对联
对联的历史与特点一、对联的起源与发展对联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在表达意义和形式上均具有独特的特点。
对联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文化艺术形式。
二、对联的形式特点对联的形式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对称性对联要求上下两行在意义上相对应,并且在字数上保持对称。
一般而言,对联的上下两行一般为2个短句或4个短句,每行的字数要保持一致。
这种对称的形式使得对联在视觉上更加美观,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
2. 文字工艺性对联的创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工艺性。
在选择字句和排列顺序时,需要注重字形、字义、音韵、格律等因素,以及使用平仄、押韵、对仗等修辞手法。
通过精细的创作和艺术处理,使得对联的每个字句都具有独特的美感。
3. 内容寓意对联的内容寓意丰富多样,可以表达人们对生活、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思考和追求。
对联常常以平实的语言呈现深刻的意境,通过一片简短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对联也可以承载特定场合的祝福、庆贺等寄语,给人以祝愿和激励。
三、对联的流派和风格1. 数字对联数字对联是近代对联中的一种流派,它以数字为主题,通过数字的排列组合以及字句的呼应传达寓意。
数字对联常常在特定的节日、纪念日等场合使用,例如庆祝生日、新年等,可谓是一种寓意与数字相结合的艺术。
2. 鸳鸯对联鸳鸯对联是对联中的一类特殊形式,它在对联的基础上加入了对偶与呼应的设计,使得上下两行在形式和意义上都呈现出强烈的对比与对称。
鸳鸯对联的特点在于它能够使得对联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思维上的启迪。
3. 禅意对联禅意对联是以佛教禅宗思想为基础创作的对联形式,它追求超脱纷扰、返璞归真的境界,通过简约的文字和与禅宗相契合的意境,展现出一种宁静、深邃的美感。
禅意对联常常具有哲理性和禅悟性,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四、对联的作用和影响1. 文化传承对联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
对联里的中国
名万物之母”。《老子》列举 60多对 自然与社会对
立 统 一 现 象 :大 小 、多 少 、高 下 、远 近 、静 噪 、壮 老 、
实 华 、正反 、荣 辱 、是 非 、真 伪 ……
天 行 健 君 子 以 自强 不 息 ,地 势 坤 君 子 以厚 德
载物 。中国语言一个传统美学特点 ,即是讲究句式
是 中华 民族 心灵 最 深 最 暖 的亲情 交 融 。而 春联 ,几 杆 竹 短 ,家 藏 万 卷 书 长 。 富人 一 怒 之 下 ,竞 将 竹 子
乎 就是 中 国春节 的徽 标 。家 家灯 笼 照耀 ,户 户春 联 全 都 砍 了 ,解 缙 哈 哈 一笑 :“门对 千 杆 竹 短 无 ,家藏
解 缙 小 时 家 贫 ,因 家 门正 对 着 一 户 富 人 的一
春 节 ,旺 火 、爆 竹 、年 糕 、拜 年 、祈 福 … … 中 国 片 竹 林 ,遂作 一 副 对 联 :门对 千 杆 竹 ,家 藏 万 卷 书 。
文 化 特有 元 素 渲 染 之下 ,是 中国传 统 文 化 的盛 会 , 富 人 不 爽 ,便 把 竹 子 砍 短 ,解 缙 又 改 联 曰 :门对 千
举 巴 蜀 ;囊 括 四 海 之 意 ,并 吞 八 荒 之 心 。 《报 任 安 关 。所 以凡 贴 之 于 门上 与 柱 上 的对 句 ,方 才 为 真 正 书》:文王拘而演 《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 的楹 联 。安 徽 灵璧 旧县 衙 土地 祠 有 楹 联 传播 广 泛 :
放逐 ,乃赋《离骚 》,左丘失 明 ,厥有《国语》……《北 土 有 神 灵 司 大 化 ,为 联 ,四 句 为 绝 (句 ),始 于 六 朝 ,元 (原 )非 近 不易 。半 丝半 缕 ,恒念 物 力 维 艰 。
【优质文档】前后对称对联-范文模板 (1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前后对称对联篇一:对联的对称艺术对联的对称艺术——兼论声律的本质说到底,对联的本质是对仗,而对仗的艺术本质是对称和谐。
对称和谐是一种自然美。
《文心雕龙·丽辞》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
根据科学研究,99%的动物形体都具有对称结构,自然界的植物、矿物组织,呈对称构造的也不少,连深海的极限深度和海拔的极限高度都具有惊人的对称性。
对称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呈现一种均衡势态,给人以稳重、平和的感觉,而人们喜欢这种稳重、平和。
对称作为一种理论,在哲学、数学、物理、军事诸学科中,还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事物的对称关系,知其一端,便可以推断相应的另一端,这就是所谓的“平衡推理”。
对联属于文字语言的对称艺术。
《史通·叙事篇》说:“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句取匀,奇偶相配”。
人类注重文字的对称和谐,应该是对联的发端,经过数千年对偶修辞的锤炼,对联终于形成独立的格律文体。
从这个意义也可以证明,对联不是律诗对句的衍化物。
在自然界,对称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单一”对称,另一种是“镜像”对称。
两根大小一样,长短相同的楹柱,左右排列,这是单一对称;两扇门板,左右开合,形状相同,大小一样,而方向相反,类似镜子里的影像,这就是镜像对称。
在自然界,镜像对称的现象比比皆是。
两只耳朵,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只手掌,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鸟的翅膀,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鹿的双角,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联的对称也包含“单一”对称和“镜像”对称两部分。
上下联字数相等,是单一对称:五言必须对五言,七字只能对七字。
句式一致,是单一对称:“四—五”式只能对“四—五”式,“五—七”式只能对“五—七”式。
词性相同,是单一对称:名词只能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
中华对联与英语英雄双行体对比及其启示
中华对联与英语英雄双行体对比及其启示*黄中习摘要:本文认为,中华对联与英语英雄双行体诗有同有异, 中华对联与英语英雄双行体分别是汉英语言典型的语言艺术形式, 最能体现汉英语言及汉英语言文字特色。
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点,指出对比分析的启示,认为英译中华对联的首选形式是英语英雄双行体诗,一个短联翻译成一个对句就可以,中长联可以用两个或多个对句。
关键词:对联;英雄双行体;对比语言本身是工具,又是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种手段。
参照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理论, 潘文国(1997,27-31)认为,“语言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概念和意义体系……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价值体系……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
中华对联与英语英雄双行体诗分别是汉英语言的传统文学形式,各具特色,有同有异,最能体现英汉语言文字及英汉文化特色。
两者都有悠久历史和鲜明特色:两行文字,讲究遣词,格律严谨,音韵和谐,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有一定的可比性。
实际上,它们也反映了汉英民族的思维方式、传统文化及审美情趣的一些不同特点。
第一节英语英雄双行体简介英雄双行体诗歌(Heroic Couplet),又称英雄偶句诗体,是指a rhyming couplet in iambic pentameter (抑扬格五音步押韵两诗行)。
由于这种双行体常用于“英雄”诗歌(即史诗)和英雄剧中,故在17世纪下半叶被加上“英雄”这一定语。
双行体分为“闭合双行体(closed couplet)”和“开放双行体(unclosed couplet)”两种。
闭合双行体就是把一个句子或一个完整的句法单位的结尾保持一致,不依赖上下文,两行诗具有完整、独立的意义。
持续不变地使用闭合双行体意味着两行诗就相当于一个诗节;而开放双行体的重音句型常与抑扬格标准不尽相同:句子结构不对称,每对诗行自由发展,韵律的作用是为了增加色彩而不是作为诗歌的休止符。
第八章 对联欣赏
第八章对联欣赏第八章对联欣赏罗丹在《艺术论》中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对联中也充满了美。
正是这种美,给对联以很高的欣赏价值。
一对联的欣赏价值对联的欣赏价值,首先表现在它的内容上。
对联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
概括地说,至少有七个方面。
这就是:宣示哲理,录载史实,概述人生,昭明心志,寄寓褒贬,抒发感慨,描绘风光。
宣示哲理者,主要是一些格言联。
例如: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暴,十日寒。
这副对联告诉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把这样的对联作座有铭,就会受到激励、鼓舞和鞭策,从而产生坚强的毅力。
录载史实者,如粤汉铁路通车联。
1936年,粤汉铁路建成通车。
为了庆祝这一通贯一省,连接珠江、湘江、长江三水流域的南北大动脉首次启用,通车之日,有人在车头上悬挂了这样一副对联:花事年年,为问岭表白云,寒梅开未?车尘历历,指顾汉阳红树,流水依然。
上联用“十月先开岭上梅”句意。
岭,指南岭。
下联用“晴川历历汉阳树”句意。
两联巧妙地把三省不同的景色、地理和气候联系起来,融为一体,写得很有特色。
同时,也为这次通车留下了历史性的纪念。
大凡与某一事件相关的对联,都有一定程度的录载史实的作用。
但是对联之录载史实,与史书之录载史实有本质的不同。
对联是艺术地录载,史书则为直接记叙。
概述人生者,如霍县韩侯岭韩侯庙联:成败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这副对联,原为“十年成败一知己,七尺存亡两妇人”。
后多将“十年”与“七尺”省去,于是显得更为精练。
十年,指韩信从投军到被杀。
七尺,就指韩信,据《史记》载,淮阴侯韩信投军后,先入项羽麾下,后奔刘邦,均不得重用,于是决心逃走。
刘邦谋士萧何深识其才,星夜将他追回。
高祖二年(前205),韩信拜为大将,为刘邦打天下,平齐定楚,卓有战功。
西汉建立,刘邦怕他谋反,将他拘禁。
高祖十二年(前195),韩信被吕后所杀,计又出自萧何。
所谓“成败一知己”,就指萧何。
语言的对称美——对联排序题型解析ppt课件
牛刀小试2
【09安徽卷】19.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 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新春对联 : 教师办公室对联:
座凝香 万山金
15
参考答案
新
上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春
下联:黄牛耕地万山金
办
上联:桃李满园春阶座凝香
16
牛刀小试3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一副对联,并写在相应的 横线上。
佳人 绣虎雕龙 度金针 才子 窗前 描鸾刺凤 挥彩笔 帘下
17
参考答案
上联:绣虎雕龙,才子窗前挥彩笔 下联:描鸾刺凤,佳人帘下度金针
18
方法总结
1 查字数 2 析结构 3 划内容 4 分平仄
19
感 谢 您的聆听。 Thanks for listening.
——对联排序题型解析
1
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题
上联:孙行者 下联:胡适之
祖冲之
2
高考题型
对联排序 对联修改 对联补充 对联拟写
3
考纲要求
短语排列类题型是指根据结构 对仗和平仄协调,运用联想将几个 短语通过组合排列形成一副对联的 题型,考点为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 级为表达运用 E 。
春
上联:江边柳线迎春绿
节
下联: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
上联:青艾驱瘴千家乐
午
节
下联:碧波竞舟十里欢
11
思考总结
结合真题答案,思考总结 短语排序组成对联的方法。
12
方法总结
1 查字数 2 析结构 3 划内容 4 分平仄
13
牛刀小试1
略论楹联的对称美
作者: 顾永芝;查美华
出版物刊名: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9-100页
主题词: 对称美;楹联;主谓式;袁世凯;形容词;形式美;审美意蕴;现代汉语;审美效应;格律诗
摘要: 楹联是在汉语对仗修辞尤其是在骈赋和律诗的对偶联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楹联,又称对联或对子,已不限于粘贴或悬挂于门庭,还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还是在文学艺术作品中。
在我国的文学样式中,高雅莫过于诗。
...。
对联的五个对称
对联的五个对称1对联成为一种独立文体之后,它吸取了对偶句发展的成果,大体上以律诗的对仗为榜样,确立了五个对称的标准,即字对、词对、句对、调对和篇对。
关于字对,要求配对的两句,字数相等,字形相异。
比如和珅的两句话:“面对佳肴,你得有牙咬;腰缠万贯,你得有命花。
”就不合对联要求,“你得有”三字,同字相对。
2至于词对,指的是相对的词语应当属于同一种类。
古代讲究把词语分成天文、地理、人事、器物等类别,类别相同相近便可配对。
现代更加科学,通常看词语是否同属名词、动词、形容词,或者虚词,来判断能否配对。
有人争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是否对联。
检查词语,“碗来”与“筷子”,显然不属于同类。
3对联的第三个标准是句对。
所谓句对,指的是对应的词语,其句法结构是一样的。
有人写了如下两句:“赏无边风景,应脚能走动;捡一座金山,需手尚可拿。
”据说这也是和珅说的,问算得上对联吗?其中的“走动”与“可拿”的配对,就不合适。
前者是联合结构,后者是偏正结构。
若称作对联,此处就成了硬伤。
4第四个标准是调对,即声调要对称,或者说平仄要协调。
一副对联,在对应的节奏点上,交替平仄相反,念起来便会抑扬顿挫,声音动听,这是汉人多年说汉语总结出来的经验。
试念一念云南大理的广告词“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再念一下调整为“雪月风花地,山光水色城”的另外两句,反复比较,看效果是否不同。
5篇对是对联的第五个标准。
对联也论篇的吗?是的。
对联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它当然会以一个完整的单位存在着。
对联的篇对,指的就是对应双方,必须内容相关,必须彼此在语意上存在着有机联系,不能只是字词句调的形式上对称。
通常“命题求对”所产生的作品,很大一部分,即使形式全对称,仍然是缺乏篇对的。
6对联的第一个标准“字对”里,有所谓不许同字相对。
如属对联修辞需要,比如叠字,则为例外。
“凛凛正气,悠悠苍天。
”(河南汤阴县岳家庙联),不能说它的字对有问题。
还有某些复字,也属正常。
楹联欣赏对称字联
楹联欣赏对称字联对称字联采用结构相同、笔画一致、相对相称的汉字撰写的对联,称为对称字联,亦称“玻璃对”、“玻璃联”。
对称字联(玻璃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之一。
据梁章钜的《楹联续话》卷四载,“玻璃联”为清代吴山尊首创,“吴山尊学士,始出意制玻璃联子,一片光明,雅可赏玩”。
吴把对称字联用篆体字书写在质地透明的平板玻璃上面,造成了一种字字笔画表里如一、正反相同的效果。
对称字联(玻璃联)最大的特点,就是字型结构上下或左右对称一致,能充分展现汉字字体的形态美。
所以,对称字联(玻璃联)择字很重要。
汉字中,正反易看、好读、对称的字不少,常用的或吉祥的词组也不少,如:凤凰、青春、金玉、文章、喜笑、并蒂、吉昌、富贵、丝竹、合意、美景、曲音、日月、画图、光亮、亲朋、春燕、堂室、两双、兰香、朵英、平手等等。
这样的字用篆书写在玻璃上,无论正看、反看字体均相同,完美对称。
汉字在演变过程中,部分汉字经过了简化。
有的简化前后都对称,如“举、壶、来、风”等;也有的原本对称,而简化后不对称了,如“万、乐”等。
也有的原本不对称,简化后则对称或接近对称了,如“县、总、亩”等。
山中日出;水里风来。
山里水果大;园间豆菜丰。
这都是人们平素习见的自然现象,而玻璃联用廖廖数个对称字就朴实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这两副联构思奇妙,选字精当。
开门登堂四坐大喜;普天率土十雨五风。
这副对联用篆书书写,联内容初看好似平淡无奇,但细细玩味才觉得妙不可言:它每个字形都是左右对称的,即使从镜子里看也不觉得字是反写的。
金简玉册自上古;青山白云同素心。
这是吴山尊学士巧构的一副脍炙人口的玻璃联。
该联简练精短,用词严谨,符合玻璃对联的基本要求,是一副极妙的绝对。
北冈云山开画本;东山丝竹共文章。
清末文学家陈蝶仙曾筑“蝶庄”于杭州西湖,他喜爱镜子,廊间挂有不少长镜,许多镜中撰写玻璃联,蔚成奇观,相映成趣。
上面这副联是其女小翠撰写的玻璃联。
这种映联入镜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直接书联于镜有异曲同工之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對聯的對稱美對稱美是對聯的主要特點。
所謂對稱,除了平仄相對、節奏一致之外,還要做到詞類相近,詞性相當,結構相似,字數相等。
只有這樣,才能使作品達到高度完美。
反之,則不能稱其為一副好的對聯。
本篇主要談談對聯中的詞性對仗的問題。
要想弄懂詞性的屬對問題,先要弄清詞的分類。
古代詞類的劃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礎。
實詞可以分成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等類,某個詞屬於某一詞類比較固定,各類詞在句子中做什麼成份也有一定的分工。
在現代漢語中,漢字分為十二大類,即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以上實詞)、介詞、副詞、助詞、連詞、嘆詞、象聲詞(以上稱虛詞)。
古人按照詩的對仗規律,將詞大體可分為九類,即名詞、形容詞、數量詞、顏色詞、方位詞、動詞、副詞、虛詞、代詞,其中名詞又可細分為十幾類。
這種劃分的方法比較適應於對聯的創作。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詞性相當呢?《縹湘對類》一書提出“實對實、虛對虛”的原則。
也就是說,名詞必須對名詞,動詞必須對動詞,形容調必須對形容詞,副詞必須對副詞,助詞必須對助詞等等,各歸其類,映襯成趣。
但細分,則每類之內品種仍多。
如名詞有專名、有注稱;形容詞有形容大小、高低、長短、顏色、狀態等,許多不同的詞以長對短、白對黑為工整;但內容決定形式,若內容可取,屬對不妨稍寬。
如清倪國璉的古藤書屋聯:一庭芳草圍新綠;十畝藤花落古香。
其中“芳草”之“芳”與“藤花”之“藤”,一為形容詞,一為名詞;“新綠”之“綠”指的是顏色,“古香”之“香”乃指氣味。
雖同為形容詞,並非—類,從個別對語講,似欠工整,可從全聯角度看,卻形象鮮明,音節和暢,被一致認為是“工對”。
比較而言。
虛詞的對仗似乎比實詞要求得寬些。
比如有時介詞可與副詞相對,這不僅因為虛詞類的漢字相對少些,更主要原因在於這部分字、詞本身詞性就很複雜,往往一個字包容幾種詞性。
比如“為”可以做動詞,也可以做介詞、副詞、助詞,有時還可以做連詞。
“向”可以做名詞,也可以做介詞、動詞、副詞、連詞等等。
所以通常人們對虛詞要求得就不很嚴格了,能做到虛詞對虛詞也就可以了。
但嘆詞、助詞、象聲詞卻很少與介詞、副詞、連詞相對。
在講究詞類和詞性對仗的同時,還要注意一個義類相對的問題。
什麼是義類相對呢?所謂義類相對,懸指將漢字中所表達的同一類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對仗。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這一修辭方法。
特別是將名詞部分分為許多小類,如:1.天文(日月風雨等)2.時令(年節朝夕等)3.地理(山風江河等)4.官室(樓臺門戶等)5.草木(草木桃李等)6.飛禽(雞鳥鳳鶴等)7.走獸(狼虎象馬等)8.魚蟲(蛇魚蟻蝗等)9.飲食(茶酒萊肴等) 10.器物(盆杯壺盞等) 11.文具(筆墨紙硯等) 12.衣飾(衣冠巾帶等)13.形體(身心手足等) 14.人事(道德才情等) 15.人倫(父子兄弟等) 16.珍寶(金銀玉珠等)17.軍事(弓箭刀劍等) 18.文藝(詩詞書畫等) 19.文史(經典史冊等) 20.精神(智愚苦樂等)另有按其他內容分類法.此處就不一一贅述。
按詞類編成部分對句:地理對:河對海、地對山、大陸對長天、荒原對沙漠、古塞對雄關。
天文對:冰對火、雪對霜、海市對山光、星辰對日月、瑞雪對驕陽。
顏色對:紅對白、紫對緗、黑樺對白楊、青竹對綠柳、墨蘭對珠黃。
方位對:南對北、西對東、六極對八風、五湖對四海、邊塞對圍城。
數字對:一對二、百對千、兩兩對三三、千年對萬壽、獨木對群山。
花木對:桃對李、菊對蘭、玫瑰對牡丹、綠茵對紅葉、白芷對橙柑。
飛禽對:鷗對鳥、梟對鵬、白鶴對黃鶯、杜鵑對喜鵲、燕舞對鴣鳴。
走獸對:熊對象、馬對羊、狡兔對貪狼、雄獅對猛虎、牛仔對猴王。
魚蟲對:蜂對蠓、蛾對蟲、螻蟻對魚龍、河龜對海蚌、蝴蝶對蜻蜓。
人倫對:夫對婦、臣對君、祖宗對玄孫、同志對朋友、家族對外親。
文學對:詞對賦、曲對文、五典對三墳、楚辭對史記、詩品對文心。
感情對:愁對樂、喜對吟、和氣對知心、湧泉對滴水、思緒對情恩。
精神對:癡對智、佞對昏、頹廢對沉淪、修身對養性、刻骨對銘心。
人事對:公對私、言對行、協作對競爭、生活對勞動、長辭對永生。
文史對:經對史、古對今、後漢對先秦、伏羲對盤古、忠臣對昏君。
形體對:面對首、毛對肌、口舌對心脾、饑腸對傲骨、奪目對畫皮。
宮室對:樓對閣、戶對窗、皇室對民房、茅廬對寺廟、巨廈對中堂。
珍寶對:珠對玉、錦對珍、綠翡對白銀、瓊瑤對瑪瑙、紫貝對黃金。
軍事對:弓對箭、將對兵、烽火對狂旌、楚歌對劍氣、畫角對長城。
飲食對:茶對酒、鹽對油、瓜果對米粥、山珍對海味、熊掌對猴頭。
時令對:朝對夕、暮對晨、白晝對黃昏、中秋對元旦、去暑對立春。
文具對:棋對紙、筆對琴、潑墨對撰文、硯池對書案、七彩對八音。
衣飾對:巾對帶、衣對衫、木屐對華冠、袈裟對繈褓、項鏈對耳環。
虛詞對:然對也、之對乎、而已對斯夫、無非對是否、矣哉對再如。
副詞對:還對再、就對將、偶爾對時常、方才對恰巧、必定對應當。
連詞對:及對與、而對或、除非對倘若、雖然對即使、因為對如果。
介詞對:同對往、被對朝、由於對沿著、自從對為了、除了對依照。
助詞對:的對地、啦對吧、罷了對是嗎、哎喲對完了、似的對等著。
嘆詞對:嘿對喂、哦對啊、嘿嘍對哇啦、哎呀對嗨喲、哼哼對哈哈。
象聲詞對:轟對嗡、噹對嘩、叮咚對乒乓、咣噹對撲哧、唏哩對嘩啦。
聯綿對:阡對陌、貅對貔、璀璨對旖旎、氤氳對灩瀲、翡翠對琉璃。
在對聯的對仗類型中,有工對、寬對的區別。
工對,即指同類的詞或相關的詞相對。
如上邊講到的按類別屬對即為工對。
寬對,即指詞性相同,句法結構相同的對仗。
然而工對不見得就是好聯,寬對有的不乏為上乘之作。
要說明一點,顏色對、方位對、數詞對、虛詞對和動詞對,必須嚴格按同類對仗,否則為失對。
特別是動詞,如造成失對,勢必使上下聯句子的結構發生變化,其他詞對得再好,也算失對。
另外,有些常用名(如人名、地名、國名、書名等)也應從嚴對仗。
另外還有一種所謂的鄰對,它指門類相臨近的字詞可以互相通對。
鄰對一般比寬對嚴格,但又不如工對那樣整齊精密。
下麵是可以通對的門類:1.天文與時令2.天文與地理3.地理與宮室4.宮室與器物5.器物與文具6.器物與衣飾7.衣飾與飲食 8.文具與文學 9.植物與動物 10.形體與人事11.人倫與代名12.疑問代詞與副詞13.方位與數目14.數目與顏色15.人名與地名 16.同義與反義17.同義與連綿18.反義與連綿19.副詞與介詞20.連詞與助詞21.介詞與助詞 22.嘆詞與助詞一、名詞對即在聯語中重用名詞的作用,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
如:人、馬、花、月、天空、北京、中國、頭、今天、愛情、道德、小麥、星期天……請看:詩寫梅花月;茶熏穀雨香。
在精練的聯語中,名詞占去十分之八,只有“寫”、“熏”二字為動詞。
作者以簡約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副春天的畫面,其構思之精巧,立意之獨別,實不多見。
晚清黃遵憲寫過這樣一副言志聯:藥是當歸,花宜旋覆;蟲還無恙,鳥莫奈何。
作者借四種不同的花鳥草蟲成聯,意在抒發歸隱後的複雜心態。
“當歸”即中藥當歸,“旋覆”即中藥旋覆花,“無恙”為蟲名,“奈何”即杜鵑。
聯語中的當歸、旋覆、無恙、奈何均為雙關詞,作者在這裏要寫的並不是物之本身,而是由字而引伸的雙關寓意。
以抒發不甘寂寞、與命運抗爭的一種心態。
再看著名畫家黃賓虹的一副聯:心腸鐵石梅知己;肌骨冰霜竹可人。
黃賓虹不光畫畫得好,聯也寫得奇絕。
聯語是說鐵石性格如梅,冰霜品質似竹,作者巧妙地運用名詞的作用,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立意精工,非常人可比。
再看傅山寫的一副聯: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
此聯皆以名詞入句,卻深得意境,不禁使人想起“白馬秋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之佳構。
可見,撰聯工在意境的開發,如無意境,再好的辭藻也不會辟出新意。
二、動詞對即在聯語裏重用動詞的作用,表示陳述人或事物的動作情況變化和其他活動的詞。
如:走、笑、有、在、飛、寫、起來、上去、觀念、悲歡、存在、發展等。
請看杭州孤山放鶴亭聯:水清石出魚可數;人去樓空鶴不歸。
在簡短的聯語中,動詞幾乎占去了一半,出、數、去、空(亦作動詞用)、歸。
但用詞極巧,不因重動而使聯語有雕琢之感,令人讀之生情、意境洞出,給人一種纏綿、空曠、滄桑變幻之感,餘味無窮。
孫中山先生不但是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家,還是楹壇高手,他早年曾寫過這樣一副對聯:願乘風破萬裏浪;甘面壁讀十年書。
聯語字裏行間滲透出作者早年滿懷豪情,壯志淩雲的胸懷。
上聯一個“乘”字,一個“破”字,展示了作者樹立遠大的志向,非凡氣概;下聯的一個“面”字,一個“讀”字,寫出了作者苦讀求知,不懈追求的治學精神,一揚一抑,準確地刻畫了作者的內心世界。
北京潭柘寺有一副寫彌勒佛的佳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聯語重用動詞“容”、“笑”二字,把彌勒佛大肚笑口、笑容可掬的形象描繪得一覽無餘。
上聯寫外貌形態,下聯寫內心情態,“容”、“笑”二字分別三出,用字精到,層層迭進,通俗諧趣,發人深省。
三、形容詞對即在聯語中注重對形容詞的作用(形容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狀、性質或動作、行為的狀態的詞)。
如:高、白、好、快、暖和、活潑、懇切、優秀……請看賴少其為無錫黿頭渚通芬堂所撰一聯:湖闊魚龍躍;山陰草木香。
作者在簡練的聯句中,競用了四個形容詞,以“闊”飾“湖”,以“躍”飾“魚龍”,以“陰”飾“山”,以“香”飾“草木”,連貫自然,與景物相配,十分得體,無見雕琢。
上海孫中山故居有一聯為孫中山所撰: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四十州。
此聯在氣度上重用了“醉”、“寒”二字,一“醉”字便將此地風光之高絕寫得惟妙惟肖;下聯化用唐朝詩人貫休詩句,原詩為“一劍霜寒十四州”,其將十四移位,借喻以武力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決心。
“寒”用在這裏,是隱喻革命鬥爭之嚴酷性。
四、數詞、量詞對數詞是表示數目多少和次序先後的詞,基本數詞有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組合數詞有十一、九十九、一百八十六、五十年、二十世紀、七月一日等;表示次序先後的如第一、第二、初五、第六等。
量詞表示計算人、事物或行為數量時所用的單位。
主要有度量單位:尺、寸、裏、升、鬥、斤、兩等;個體事物單位:個、只、件、根、本、間、種等;集體事物單位:獨、雙、對、打、群、諸等。
還有一種詞稱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