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利工程社会意义
水利工程维护

水利工程维护水利工程维护是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从水利工程维护的意义、重要性、工程保养的原则、维护管理体系以及维护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更好地推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利工程维护的意义水利工程是国家重点投资的基础设施,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水利工程维护的目的在于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和高效利用水资源,防范降低事故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水利工程维护的重要性1. 保护投资价值:通过水利工程的维护,可以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保护投资价值,降低日常维护成本和大修成本。
2. 保障水资源供应:水利工程维护能够确保供水设施的稳定运行,保障人民的用水需求,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防止灾害风险:水利工程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工程中的隐患,降低洪涝、干旱等灾害的发生概率,保护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
4. 保护生态环境:水利工程维护能够减少工程对环境的破坏,保护水源地水质,保持水域生态平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工程保养的原则1. 定期保养原则:按照工程使用年限和技术状况,制定相应的保养计划,定期对水利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加固,防止设施老化和功能下降。
2. 防护维护原则:根据水利设施所处环境和外部条件的变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设施免受外来物质和自然环境的破坏。
3. 及时维修原则:发现设施故障和缺陷,及时进行维修,避免问题扩大化和产生连锁反应。
4. 全过程监管原则:对水利工程从设计、建设到运维全过程进行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提前预防问题的发生。
四、维护管理体系1. 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水利工程维护管理部门,负责工程维护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和质量监控等工作。
2. 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工程维护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和权利,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3. 提升人员素质:通过培训和教育,提升维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确保工程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水利工程的定义

水利工程的定义水利工程是利用水资源,通过水文学、水力学、土力学等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水资源的工程系统。
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灌溉、排水、供水、河流治理、水电站建设等。
这些工程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对农业、工业以及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水利工程的发展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满足当前水资源利用的需求,同时也要保护和维护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这需要在设计和规划阶段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以及环境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在水利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水资源评估、水文观测和数据分析。
通过这些工作,可以确定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水文变化规律,为设计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需要注重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见的征询,确保公众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水利工程需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模拟等,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管理。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同时,水利工程还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程建设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水利工程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的先进程度,还取决于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管理。
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科学规划和管理,并且与相关领域紧密合作,共同解决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中的难题。
总之,水利工程是为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进行的工程系统。
它涉及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需要全面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只有在科学规划、合理管理和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水利工程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大型水利工程的利与弊

大型水利工程的利与弊概述:大型水利工程是指规模庞大、涉及广泛的水利项目,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挑战性。
这些工程可以带来许多利益,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
本文将探讨大型水利工程的利与弊,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利:1. 提供水资源:大型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地调节水资源的分配与利用,为区域提供可靠的用水供给。
例如,水库的建设可以储存大量水源,满足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等需求。
2. 防洪抗灾:水利工程在防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修建堤坝、防洪水闸等设施可以有效减少洪水破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水库也可调节降雨过程中的洪峰流量,减轻洪灾的影响。
3. 发电能源:许多大型水利工程有发电功能,如水电站。
这些工程通过水流驱动涡轮发电机,提供清洁、可再生的电力。
水电是一种非常可靠且环保的能源形式,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4. 增加灌溉面积:通过引水渠道、水泵站等设施,大型水利工程可以扩大农田的灌溉面积,提高农业产能。
这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5. 旅游与水运: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如水库、运河等,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能成为风景名胜和旅游胜地。
同时,航运也可以通过水利工程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降低物流成本。
弊:1. 环境影响:大型水利工程往往需要水体的调整和移动土石方,这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河流的改道、湿地的消失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物种灭绝。
2. 基础设施风险: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投资,而且涉及到复杂的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
若管理不善或者工程问题出现,如渗漏、决堤等,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3. 社会影响:大型水利工程往往需要征地拆迁,这可能导致原住民迁离故乡,并造成社会不稳定。
此外,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需要大规模的劳动力,可能导致工人流动和社会问题的出现。
4. 水资源争夺:由于水资源是有限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引发水资源的争夺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意义引言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和价值,除了能将农业生产力整体提高之外,还能维持农业生态平衡。
因此,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深入推进下,应该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做好工程的修建和维护工作。
同时对农田合理规划,促进农田利用率的提升。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在综合当地现状的基础上,对施工技术和流程不断优化,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能顺利达成。
一、农田水利工程的概述我国农业发展有悠久历史,从夏商时期开始,人们便已经开展与农业相关的活动,在耕地中布置灌溉渠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圩田、垸田等逐渐衍生出来。
到20世纪中期,我国对农业重视程度提升,其间修建很多农田水利工程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在工程的大范围建设下,虽然实现了渠道干流与支流的统一,但田地间的狭小田块和水渠在建设上缺乏充足性,没有得到科学的规划与整理,相关配套设施亟待健全。
并且在水稻种植区出现大洼漫灌现象,在小麦种植区出现串灌串排问题,这类问题的发生不仅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还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制约了农业长久发展步伐的推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田水利工程也经历多个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步入崭新阶段,尤其是在劳动积累制度深入实施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迅猛。
进入21世纪,我国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引进大量先进技术手段,并在综合国情的基础上健全工程建设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不错成效,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1]。
二、农田水利工程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意义(一)强化农业的生产能力农业生产囊括颇多内容,需要对跨学科体系集中利用,并非单纯种植农作物。
在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新时期下,对农业产能的需求持续提高,必须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利用和引进,同时在综合国情的基础上对技术优化与创新,为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如果因为恶劣天气引发洪涝灾害,农产品产量必然受到影响,不仅会导致农民在农作物收购期间的主导地位被削弱,还会对农民的收入造成严重影响。
水利工作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水利工作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水利工作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1. 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提供了充足的饮用水、农田灌溉水和工业用水,保障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2. 防洪抗旱:水利工作在防洪抗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修建水库、堤坝和河道治理等水利设施能够有效遏制洪水,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合理的水资源调度和提供适时的灌溉保证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了农田水稳产能力,缓解了旱情。
3.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水利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水力发电、航运、渔业等与水利紧密相关的行业为国民经济增加了重要的贡献,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4. 生态环境保护:水利工作有助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工作,水利工作可以减少水源的污染和湿地的退化,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5. 解决国际水资源争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紧缺问题的加剧,国际水资源争端日益凸显。
水利工作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和共同管理水资源,促进各国之间的和平与发展。
综上所述,水利工作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多方面的,除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外,还有生态保护、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水利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江的水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江的水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言长江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是一个重要的水利资源。
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合理利用和开发,长江的水利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长江的水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具体贡献。
农业发展长江流域拥有广阔的耕地和充足的水资源,使得农业发展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柱。
长江的水利对农业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1. 灌溉系统的建设长江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农业提供了可靠的灌溉系统。
通过修建水库、引水渠道和灌溉设施,农民可以更好地利用长江的水资源进行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灌溉系统的建设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2. 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水电站的建设不仅为农业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供应,同时也为农田排灌、农业机械化等农业生产提供了动力支持。
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科技化进程。
3. 水运的发展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运干线之一,水运在农产品流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长江的水利工程的发展,使得水运能力大幅提升,农产品的运输成本降低。
通过水运,农产品可以快速、安全地运输到各地市场,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工业发展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聚集区之一,长江的水利对工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 水力发电的贡献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水力发电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长江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水力发电设施,为工业企业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
水力发电的使用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还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 运输的便利长江作为中国重要的内河水运通道,为工业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
工业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成本得到降低,同时也减少了道路交通的拥堵和环境污染。
长江的水利工程的发展推动了长江流域的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工业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3. 供水的保障长江的水利工程的发展,改善了水资源的供应状况,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
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影响

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影响水利工程是指通过建设、管理和维护水资源的工程化技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管理。
它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展示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一、水利工程的重要性1. 提供可靠的供水和灌溉水利工程的首要目标是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通过建设水库、水电站和输水管网,水利工程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供水和灌溉系统,保障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需求。
这对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至关重要。
2. 防洪减灾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水库的建设可以调节水流量,在汛期储存洪水,平衡不同季节的水资源供应,从而减少洪灾的发生。
此外,防洪堤、堤坝和河道疏浚等工程也能够提供有效的防洪保护,减少洪灾对人们生活、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
3. 能源开发水利工程也是重要的能源开发基础。
水电站通过利用水力能源发电,可以提供清洁、可再生的电力资源,对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改善能源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力发电还能平衡电力网络负荷,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4. 促进经济发展水利工程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通过水库和灌溉系统,农田得到了有效的灌溉,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同时,水力发电和水运等水利设施也为工业生产和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区域融合。
二、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影响1. 改善生活条件水利工程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清洁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能够享受到稳定的供水和基本的卫生设施,提高了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
2. 促进农业现代化农田灌溉系统的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水利工程的灌溉技术,农民能够实现农作物的精确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推动农业生产由传统的自然雨水农业向现代化的灌溉农业转型。
3. 保护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水利建设与环境的关系_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02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质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改变水流状态,影响下游水质。例如,工程建设可能改变河流 的流速和流量,从而改变河水的自净能力。
水温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水体的水温分布。例如,水库的建成会使水温分层发生变化,影响 水生生物的生存。
水流形态影响
详细描述
03
04
1. 国外案例:如美国的田纳西 河治理工程、澳大利亚的墨累 -达令河流域管理项目等,都 注重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 的协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 果。
2. 国内案例:如浙江省的滩坑 水电站、云南省的滇池治理工 程等,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采取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 措施,实现了水利工程与生态 环境的和谐发展。
给生态修复带来更大的难度。
水利工程建设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移民问题
水利工程可能会导致大量人口迁移,从而带来社会问题,如安置问题、就业问题等。
安全问题
在地震活跃地区,水库的建设可能会增加地震的风险。此外,如果水库出现溃坝等问题,会给下游居民带来严重的生命和 财产安全问题。
经济问题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对当地经济产生积极和负面影响。积极方面,水利工程可能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消极方面,水利工程可能会对当地农业、渔业等产业产生负面影响,减少就业机会。
水利建设与环境的关系_水利工程 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水利建设与环境概述 •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 环境保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 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 案例分析 • 展望与建议
01
水利建设与环境概述
水利建设的定义与重要性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和调配水资源,还能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多个领域发挥巨大的效益,为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做出重要贡献。
首先,水利工程在防洪方面的效益显著。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洪涝灾害时有发生。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如水库、堤坝等,可以在洪水来临时有效地拦蓄洪水,削减洪峰流量,降低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威胁。
这不仅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减少了因洪灾导致的经济损失。
例如,在一些洪水频发的地区,修建了坚固的防洪工程后,当地的农业生产、工业企业和居民生活得以正常进行,避免了因洪水而造成的停产、停业和农作物绝收等严重后果。
其次,水利工程在灌溉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
通过修建灌溉渠道、泵站等水利设施,可以将水资源合理地分配到农田,保证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这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
同时,稳定的农业生产能够保障粮食安全,维持农产品市场的稳定供应,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再者,水利工程在发电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水力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
利用水流的势能转化为电能,不仅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了能源进口的压力,还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
水电站的建设还能够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此外,水利工程对于航运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整治河道、修建船闸等措施,可以改善通航条件,提高航运能力。
这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特别是对于一些内陆地区,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原本不通航的河流具备了通航能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水利工程的建设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连锁的经济效应。
水利工程发展史

水利工程发展史水利工程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利工程发展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水利工程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以历史的角度,回顾水利工程发展史,并探讨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一、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在古代,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灌溉农田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而建设。
最早的水利工程出现在古代的河谷文明中,如中国的黄河文明和埃及的尼罗河文明。
这些文明通过修建灌溉系统,将河水引入农田,使农作物得到充分的水源供给,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还包括城市的排水系统和运河的建设。
古代城市常常面临着排水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修筑了排水渠和下水道,将雨水和废水排到远离居民区的地方。
在运河建设方面,人们通过开凿河渠,将不同地区的水资源连通起来,实现了水运交通的便利,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二、近代水利工程的进步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水利工程在近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革新。
现代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水坝、水库、水电站和排水系统等。
这些工程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还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供给。
水坝和水库的建设使得人们能够有效地控制水流,调节河流的水位和流量。
这为灌溉农田、防洪抗旱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此外,水坝还可以通过发电机组转化水能为电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清洁的能源。
排水系统的发展使得城市的排水更加高效和卫生。
现代城市排水系统采用污水处理设备,可以处理废水和雨水,并将其排放到合适的地方,减少了水污染对环境和公共卫生的影响。
三、未来水利工程的展望随着人类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未来的水利工程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新的水利工程技术也不断涌现。
未来的水利工程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们将更加关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通过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开发再生水资源等方式,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利行业与环境有关的资料

水利行业与环境有关的资料水利行业与环境有关的资料1. 环境背景水利行业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相关的行业,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了解水利行业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水利行业对环境的影响2.1 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库建设是水利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兴建过程可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水库的蓄水会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改变,可能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造成影响。
2.2 水资源利用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水利行业的水资源利用也可能对水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例如,大规模的引水工程可能导致源水地区水资源的减少,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2.3 水土保持与土壤侵蚀防治水利行业也致力于水土保持和土壤侵蚀防治工作,这些工作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植被恢复、坡面铺草、沟道治理等措施,可以减缓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3. 水利行业环境保护的措施为了减少水利行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3.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水利行业在项目建设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工程对环境的潜在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影响,并确保项目建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3.2 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水利行业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通过建立水资源调度机制、推行水资源核算和节水技术,降低水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 生态修复和保护对于已经造成环境影响的水利工程,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恢复生态环境的平衡。
通过植被恢复、鱼类放流、人工增氧等措施,帮助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4. 水利行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水利行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通过制定政策、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水利行业绿色发展。
4.1 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利行业在推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生态系统。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开发力度也在不断升级,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粗放式的水利工程建设开发模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和破坏,这种破坏甚至是难以逆转的。
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水利工程,然而如何维持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是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促进绿色能源体系的构建,在灌溉,航运、防洪、发电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水利工程会对当地的气候环境、地质环境、土壤情况、水质情况、水文系统、生物多样性造成综合性的影响[1]。
1.1对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中,会极大地增加蓄水的面积和蓄水量,从而使当地的蒸发量和降雨量大幅度增加,对当地的气候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当地的降雨量就会增加,水库低温效应会改变降水地区的范围,在水利工程附近的地区,降雨量就会减少;离水利工程较远的区域,降雨量则会增加。
由于冬季水面温度的增高、夏季水面温度的降低,冬季的降水量会增多、夏季的降水量会减少。
由于大范围的水面替代了原本与大气接触的地面,也会使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平均气温发生上升,使当地的夏冬气温格局发生改变。
1.2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当地的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都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其中以水生生物受到的影响最大。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水位进行抬高,河流的生态系统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水生物产卵和生活所需的水环境发生了变化,鱼类的迁徙路线也发生了变化,一些水生生物会由于难以生存和繁殖而死亡甚至灭绝。
不仅如此,由于对当地的土地进行大面积的占用,陆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也受到了永久性的破坏,当地的土壤会出现沼泽化和盐碱化,大量陆生动植物的觅食地和栖息地无复存在,生物多样性锐减[2]。
水利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浅析

水利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浅析关于水利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浅析一、引言二、水利建设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水利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其建设也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
水利建设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保障粮食生产和人民饮水安全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保障粮食生产和人民饮水安全,提高农田灌溉、干旱荒漠化治理和水资源文化等整体利用效率,增强地方的抗旱性能力和安全供水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2、促进工业发展和水运业发展水利建设可以促进工业发展和水运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地方的经济效益,加速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3、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水利建设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打开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窗口,推动乡村经济走出低谷,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三、水利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水利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是互动作用的阶段性过程,在不断地推进中,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其互动作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利建设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水利建设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其建设程度不仅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利建设的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利建设的支撑,只有大力推进水利建设,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3、水利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协调发展水利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协调发展,既要注重水利建设的专业性,又要注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
四、水利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案例分析1、鄂尔多斯市实施“大灌区建设”,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鄂尔多斯市实施了“大灌区建设”工程,加快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工程建设实施后,当地水利灌溉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等指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与措施

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与措施水利工程是指人们利用各种工程手段来调节和利用水资源的活动。
水利工程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措施来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
一、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1. 保障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本需求,没有水,人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进行。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解决人们饮水、灌溉、发电等方面的问题,确保人民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2. 防洪抗旱: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的发生。
通过建设水库、堤坝等水利设施,可以储备大量的水资源,及时排除洪水,缓解旱情,保护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活安全。
3. 发展农业: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修建灌溉渠道和节水设施,可以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4. 促进工业发展:水利工程对于工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力发电是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修建水电站,可以增加电力供应,为工业生产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
5. 保护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调配,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同时,通过治理江河湖泊,可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措施1. 加大投入力度: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和社会需要增加对水利工程的投资,提高投入的比例。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推动水利事业的市场化发展。
2.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水利工程建设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水利工程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科研力量的组织和投入,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与科技创新的密切结合。
3.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水利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维护水利工程建设的合法权益。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及其意义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及其意义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而农业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就是水。
因此,中国人对于水利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古代,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意义。
一、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原始时期、古代和中世纪时期、明清时期。
原始时期,人们还不具备完整的水利知识体系,但是他们开始尝试通过毁坝修渠的方式来调节水流,使得农田得以灌溉。
古代和中世纪时期,中国人对水利工程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
大禹治水是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节点。
在大禹治水的时期,设计了一系列坝、堰、堤、沟、渠等水利工程,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此后,古代社会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利体系,包括堤防、灌溉工程、水能利用、河道治理等方面。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水利工程领域的著名著作,在水利工程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明清时期,在中国的水利工程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中国水利工程的建设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灌溉、排水、水文监测、锤炼技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进展。
同时,明清时期也是中国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建立的关键时期。
在明清时期,社会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水利工程也成为了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水利工程的意义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建设对于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繁荣经济。
中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效益,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由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占据整个社会生产的主要成分,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社会经济的繁荣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 加强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建设促进了地区间文化交流和物质交流。
通过水利工程,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地理环境的限制,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沟通,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文化传承。
水利与国家兴衰关系历史论述题

一、水利对国家兴衰的重要性在我国历史上,水利工程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国自古就有“水利工程是国家根本,治水利者是国家根本”之说。
这表明了水利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不仅可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也可以对防御水灾、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水利对国家兴衰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水利对国家发展的正面影响1. 农田灌溉水是农业的生命之源,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才能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在我国古代,农田灌溉系统的建设和改进一直是王朝统治者重要的政治任务。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修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防洪抗旱我国地广人稀,水患频仍。
水灾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
在我国古代,为了抵御水灾,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唐代工程能工巨匠李冰主持修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都江堰工程,有效地防止了都江堰一带的水患。
3. 社会稳定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众的安居乐业,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唐代开始推行茶马古道,让这条古道龙脉得以连通,让遥远的西南边陲地区和中原广袤的土地形成血肉相联的经济联系,这是唐代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可独立的作用。
三、水利对国家发展的负面影响1. 水灾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开发程度不断加深,城市内部的雨水难以及时排水。
城市水灾危机因此日益突出。
尽管城市经济水平与人们防灾意识有所提升,但频发的城市水灾危机说明水利设施的脆弱性正在逐渐加剧。
2. 饮用水安全问题水利工程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均。
一些地区缺水,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却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这种水资源的不均衡开发利用导致了全国范围内饮水安全问题的存在。
3. 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地区周边的生态环境逐渐受到破坏。
水利工程的开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长期以来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
四、未来水利工程发展的方向1. 科学合理地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在未来水利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水利工程在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而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水环境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在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其优势和挑战。
一、水利工程的定义和分类水利工程是指对于水的利用、开发和管理的一门工程学科。
它主要包括水资源调控、水库工程、河流治理、水电站建设等几个方面。
根据其功能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水利工程分为灌溉工程、水能利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利交通工程等多个类别。
二、1. 水资源的调配与利用水利工程通过建设水库、引水渠道和灌溉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
这样可以保证农田、城市和工业用水的供应,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水环境治理中,提供可靠的水源是非常重要的。
2. 河流治理和水体污染治理水利工程在河流治理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修建堤坝和建设拦河坝等措施,它可以调控河流水位,防止洪水灾害,并为沿岸地区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此外,水利工程还可以帮助减少水体污染。
例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制定水资源保护政策,都是水利工程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重要手段。
3. 防洪与排涝水利工程在防洪与排涝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修建堤坝、挖掘渠道和建设水闸,水利工程可以减少洪水的发生并迅速排除洪涝灾害。
这不仅可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可以提高城市和农田的减灾能力。
4. 援助贫困地区的水资源建设水利工程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尤为重要。
贫困地区通常面临着水资源匮乏和缺乏灌溉条件的问题。
通过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改善当地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业产量,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并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
5. 提供可再生能源水利工程可以提供可再生能源,如水力发电。
水电站的建设不仅可以解决能源供应问题,还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三、水利工程在水环境治理中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水利工程在水环境治理中具有多个优势。
水利工程意义重大

《水利工程意义重大》人文社会学江火辉291100520 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各项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在水利设施建设上也大刀阔斧地进行开发。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也急速增加,水力资源无疑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与此相关的一些水利工程。
水库工程规划:以水库为研究对象的水利工程规划。
水库有山谷水库、平原水库、地下水库等,以山谷水库,特别是其中的堤坝式水库,为数最多。
通常所称的水库工程多指这一类型。
它一般都由挡水、泄洪、放水等水工建筑物组成。
这些建筑物各自具有不同作用,在运行中,又相互配合形成水利枢纽。
水库工程规划通常应在流域规划、地区水利规划或有关专业水利规划的基础上进行。
其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对工程建设条件进行分析研究,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论证其可行性,并推荐出最优方案。
河道建设:加强河道保洁的水陆同步化管理,做到河面和陆域管理一体、同步发展,保证保洁范围内河面无漂浮物,确保保洁船始终保持在正常工作运行状态中,循环进行。
在管理和整治水环境的同时,还要注重陆域管理,对于河坡周边环境也要保持整洁,陆域范围内垃圾,防汛通道、景观区等也应保持清洁,无散落物。
堤坝建设:(以黄河为例)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经验证明,大规模开展堤坝建设,发挥拦沙蓄水淤地等综合功能,对促进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再造秀美山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有效减少入黄泥沙、确保黄河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堤坝在治理黄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一是拦泥保土,有效地减少了入黄泥沙。
黄土高原地区堤坝工程对黄河减沙和黄河下游的持续安澜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是淤地造田,提高了粮食产量。
三是促进水资源利用,解决农民生活生产用水。
四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五是促进退耕,改善生态环境。
六是利于区域防洪减灾,保护下游生产安全。
水利工作的好处

水利工作的好处1. 引言水利工作是指通过建设、管理和保护水资源系统,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的一系列工作。
水利工作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水利工作的好处。
2. 提供可靠的供水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而水利工作可以确保人们获得可靠的供水。
通过修建大坝、堤坝、渠道等基础设施,可以储存和调控水资源,以满足农业灌溉、城市生活用水等各个领域的需求。
这不仅可以解决干旱地区缺水问题,还可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3. 防洪减灾洪涝灾害是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自然灾害之一。
通过进行防洪工程建设,如修建防洪堤坝、加强河道疏浚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水利工作还可以通过水库调节、泵站排涝等手段,降低洪水对农田、城市和交通运输的影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 发电与能源利用水力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对于国家的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设水电站,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潜力,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水力发电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5. 调节气候与改善环境水利工作可以通过调节气候和改善环境来提高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例如,在干旱地区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土壤湿度,改善植被覆盖率,减少沙漠化现象。
同时,在城市地区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和湿地公园等设施,可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
6. 支持农业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水利工作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灌溉设施的建设,可以提供稳定的水源,改善土壤湿度,增加农作物产量。
水利工作还可以通过修建水库、堤坝等措施,提供农田排灌用水,并解决农村地区的饮水问题。
这些举措不仅可以保障粮食安全,还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7. 促进城市发展城市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水利工作对于城市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水利申论作文

水利申论作文水利的重要性水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水利工程则是人类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水利事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经济和环境密切相关,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
首先,水利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活所依赖的基本物质之一。
水利工程可以调节水资源的供应与分配,保障人们饮水安全和日常生活用水需求。
尤其在干旱和缺水的地区,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水利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水资源在农业、工业和能源等领域的利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水利工程可以加强农田灌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同时,水力发电、水运和水供热等方面的利用也能促进工业发展和能源供应,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另外,水利与环境保护紧密相连。
水利工程的建设应该兼顾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合理的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可以保护水源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水质污染等,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
水利事业的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在水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推动水利工程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效率和效益。
此外,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培养和引进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才能保证水利事业的发展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水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应当得到充分重视,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利工程、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推动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水利工程的社会意义以三峡水利枢纽为例水利工程在造福人类,带来经济利益与工业效益的同时,还应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目标。
《试论水利工程的社会意义》——————以三峡水利枢纽为例姓名:学号: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水利事业的兴起,水利工程的建设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大批水利工程的修建在改善周围环境,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因此,如何将兴水利除水害与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成了必须考虑的前提。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经济社会影响三峡工程正文: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
所谓水利工程,是指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和调配,以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水利工程的修建大大缓解了水资源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分布不均匀与天然来水和用水之间供需不相适应的矛盾,为人类的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水利工程的兴建不仅可以防洪、供水,而且也可以发展供电、航运、港口等各项任务,为国家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许多方面都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大坝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带动了养殖、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为能源急速消耗的当代社会提供了电能,使中国这个自古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在灌溉、供水、排水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必须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
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我们在这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讨论一下水利工程的社会意义。
水利枢纽就是为满足各项水利工程兴利除害的目标,在河流或渠道的适宜地段修建的不同类型水工建筑物的综合体。
水利枢纽按承担任务的不同,可分为防洪枢纽、灌溉(或供水)枢纽、水力发电枢纽和航运枢纽等。
多数水利枢纽承担多项任务,称为综合性水利枢纽。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一、水利工程对经济的影响1、防洪:三峡工程是解决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水威胁的关键性工程。
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库容在73—220亿立方米之间。
如遇1954年那样的洪水,在堤防达标的前提下,三峡能减少分洪100—150亿立方米,荆江至武汉段仍需分洪350—400亿立方米。
如遇1998年洪水,可有效防御。
2、发电:三峡工程是国家调整能源布局和促进全国电网联网的重要措施,,是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和水资源滚动开发的基础。
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段可规划10个左右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6000多万千瓦,是未来“西电东送”重要基地之一。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
这个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
装机(26+6)×70万(1820万+420万)千瓦,年发电846.8(1000)亿度。
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华南、重庆等地区。
3、航运:三峡工程可以改善长江中上游通航条件。
三峡水库蓄水后,万吨级船队可从上海直达重庆,运输成本可降低1/3,使长江真正发挥“低成本、大通量”黄金水道的作用。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
通航能力可以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
当然也有不利的影响,库区每天形成的大雾天气,极不利于通航。
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通过能力马上得到饱和,运行的实践证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单向通过能力不可能达到每年五千万吨,最多只能保证单向通过能力每年三千万吨左右。
客轮过船闸的平均时间为七小时,造成长江客运和三峡旅游事业的萎缩。
二、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在面对环境这个千百年不变的重要问题中,水利工程以及现代技术手段得到不断发展,通过调节水利,合理计划配置水资源,提高了防洪抗旱能力,减轻水旱灾害损失,促进了农业发展,同时也减轻了水污染,改善了干旱地区缺水的现状。
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大坝等水利工程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是持久的,一旦建成,其负面后果甚至是难以治理的,这就要求在我们研究水利工程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万万不可忽视其负面后果。
1、水利工程建设对局部气候、水库水温结果、水质和地震的影响大型水库的建设使库区微气候环境条件有所改变,包括气温、风速、湿度、降水等。
水库的水温结构分为分层型和混合型两种。
混合型的水温结构对环境的影响比分层型小。
水库水温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温的分层温度高低的变化。
水库下部的低温水对农作物、水生生物、人类生活等产生危害:①造成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减产。
②影响水生生物(主要是温水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③不利于工作、学习和娱乐。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水体经过长距离的输送或一定时间的储藏,都会使复氧过程充分,从而丰富了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
另一方面,在库区内水位抬高,水流缓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同时水库中由于大量水体的聚集,会使库区地壳结构的地应力发生变化,容易诱发地震,特别是随着高坝水库的修建,强烈的水库地震时有发生。
2、水利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水利高洪成的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一方面通过筑堤建库、疏通水道等措施,保护农田免受淹没冲刷等灾害;通过拦截天然径流、调节地表径流等措施补充了土壤的水分改善了土壤的养分和热状况。
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兴建也使下游平原的淤泥肥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同时输水渠道两岸由于渗漏使地下水抬高,造成大面积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
例如。
阿斯旺大坝的兴建使得泥沙淤积在水库内,汛期不再出现洪水泛滥肥沃两岸的土地。
三峡水库的中下游地区大面积低湖田面临沼泽化威胁,渍害田比例增大。
3.水利工程建设对动植物、水生生物的影响、修筑堤坝使得鱼类特别是洄游性鱼类的正常生活习性受到影响,生活环境被打破,严重的会造成灭绝。
例如,长江特有的白甲鱼、岩源鲤、中华鲟在渔业产量中的比重已经很少,特别是白鳍豚近几年来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水利工程的建设使自然河流出现了渠道化和非连续化的态势,这种情况造成库区内原来的森林、草地或农田被淹没水底,陆生动物被迫迁徙。
三峡水库工程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状态,长江流域曾是洄游鱼类理想栖息地,三峡水库落成后,长江中上游激流变成缓流,使适应激流性鱼类失去生存环境。
而修建鱼道成本大,难度高,加之认识不统一,目前我国所修大坝都没有考虑鱼道。
媒体曾报道过许多洄游鱼类撞死在坝堤上的惨剧。
三、水利工程对文化遗产方面的影响三峡库区蓄水后,长江沿岸的千年古镇人文遗失,如涪陵白鹤梁、忠县石宝寨、丁房双阙——无名阙、云阳张飞庙、丰都鬼城、奉节白帝,那些古调古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发展的土壤。
同时还要注意,水库蓄水后还可能出现一些规划设计阶段难以预见的影响。
为此,在修建水利工程前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精心研究,慎重对待。
因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会转变成对人类社会经济的损害。
现代水利不仅要有工程观点、经济观点,还要有生态观点。
把水利建设的立足点放到环境水利上,以生态环境的动态评价为准则,促进当代水利科学有一个新发展。
因此全面系统研究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不但是水利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年12月31日)2、《中国三峡建设》2004年第11卷第03期3、中国水利年鉴.中国水利部,2004.4、张忠法,李屹. 我国综合治理水利的现状与战略思考. 中国经济时报,2000.5、沈长松等. 水工建筑物.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