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 重点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总结归纳
天然药物化学总结归纳天然药物化学总结归纳第一节总论一、绪论1.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⑴有效部位: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成分的组合物。
⑵有效成分:具有生理活性、能够防病治病的单体物质。
2.天然药物来源: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并以植物为主。
3.天然药物化学在药学事业中的地位:⑴提供化学药物的先导化合物;⑵探讨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⑶为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研究奠定基础;⑷为中药、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⑸开辟药源、创制新药。
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据天然产物中各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对需要的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其他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⑴常用的提取溶剂:各种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如下: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⑵各类溶剂所能溶解的成分:1)水: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生物碱盐、有机酸盐、无机盐等2)甲醇、乙醇、丙酮:苷类、生物碱、鞣质等极性化合物3)氯仿、乙酸乙酯:游离生物碱、有机酸、蒽醌、黄酮、香豆素的苷元等中等极性化合物石油醚:脱脂,溶解油脂、蜡、叶绿素等小极性成分;正丁醇:苷类化合物。
⑶溶剂提取的操作方法:1)浸渍法:遇热不稳定有效成分,出膏率低,(水为溶剂需加入适当的防腐剂)2)渗漉法:3)煎煮法:不宜提取挥发性成分或热敏性成分。
(水为溶剂)4)回流提取法:不适合热敏成分;(乙醇、氯仿为溶剂)5)连续回流提取法:不适合热敏性成分。
6)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适于热敏性成分的提取。
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夹带剂:乙醇;7)超声波提取技术:适用于各种溶剂的提取,也适用于遇热不稳定成分的提取2.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且不被破坏的成分。
(挥发油的提取。
)3.升华法:具有升华性的成分(茶叶中的咖啡因、樟木中的樟脑)三、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1.溶剂萃取法:⑴正丁醇-水萃取法使皂苷转移至正丁醇层(人参皂苷溶在正丁醇层,水溶性杂质在水层)。
天然药物化学重点知识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总论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办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要紧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办法以及要紧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
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从药材中提取天然活性成分的办法有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及升华法等。
(一) 常用提取办法办法原理范围溶剂法相似相溶所有化学成分蒸馏法与水蒸气产生共沸点挥发油升华法遇热挥发,遇冷凝固游离蒽醌(二)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依照“相似相容”原理举行的,经过挑选适当溶剂将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办法。
(考试时请如此回答哦!)*常用溶剂极性有弱到强罗列:石油醚<环己烷<苯<乙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丙酮,乙醇,甲醇可以和水任意比例混合。
)*常用溶剂的性质: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水*普通事情下,分子较小,结构中极性基团较多的物质亲水性较强。
而分子较大,结构上极性基团少的物质则亲脂性较强。
●天然药物中各类成分的极性·多糖、氨基酸等成分极性较大,易溶于水及含水醇中;·鞣质是多羟基衍生物,列为亲水性化合物;·苷类的分子中结合有糖分子,羟基数目多,能表现强亲水性;·生物碱盐,可以离子化,加大了极性,就变成了亲水性化合物;·萜类、甾体等脂环类及芳香类化合物因为极性较小,易溶于氯仿、乙醚等亲脂性溶剂中;·油脂、挥发油、蜡、脂溶性XXX素基本上强亲脂性成分,易溶于石油醚等强亲脂性溶剂中总之,天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遵循“相似相溶”规律。
即极性化合物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化合物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分子量太大的化合物往往别溶于任何溶剂。
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挑选适宜的溶剂(挑选溶剂依据:依照溶剂的极性和被提取成分及其共存杂质的性质,决定挑选何种溶剂)(各溶剂法分类见《天然药物化学辅导教材》P5)(三)水蒸气蒸馏法只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别被破坏,与水别发生反应,且难溶或别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天然药物化学整理
名词解释1. pH梯度萃取法:是指在分离过程中,逐渐改变溶剂的pH酸碱度来萃取有效成分或去除杂质的方法。
2. 有效成分:有效成分是指经药理和临床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体化合物,能用结构式表示,并具一定物理常数。
3.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糖和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4.原生苷与次生苷:原生苷:植物体内原存形式的苷。
次生苷:是原生苷经过水解去掉部分糖生成的苷。
5. 香豆素:为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苯骈α-吡喃酮基本结构的化合物。
6.木脂素:由二分子的苯丙素氧化缩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名木脂素。
7.醌类:指具有醌式结构的一系列化合物,包括邻醌、对醌。
常见有苯醌、萘醌、蒽醌、菲醌。
8. 黄酮类化合物:指两个苯环(A环和B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6C-3C-6C)一系列化合物。
9.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多变,数量很大,生物活性广泛的一大类重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份。
其骨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可以看作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
但从生源的观点看,甲戊二羟酸(mevalonic acid, MVA)才是萜类化合物真正的基本单元。
10.皂苷: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苷类化合物。
它的水溶液经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似肥皂样的泡沫。
11. 生物碱:是天然产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具有氮杂环结构,呈碱性并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简答题1.常用溶剂的亲水性或亲脂性的强弱顺序如何排列?哪些与水混溶?哪些与水不混溶?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丙酮>乙醇>甲醇>水与水互不相溶与水相混溶2.(1).以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洗脱先后顺序洗脱先→后顺序是: C > A > BOOHOH OHOHOOOHOH OHOHOHOOOHOH OHOHCH 3CH 3A B C理由: A 、C 都具有4个酚羟基,但是C 是非平面的二氢黄酮,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弱,所以先于A 洗脱;B 分子中羟基最多与聚酰胺吸附最牢固,所以最后洗脱下来。
天然药化知识点总结
天然药化知识点总结一、天然产物的来源天然产物是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化合物,包括植物、微生物、动物等。
天然产物的来源非常广泛,可以是生长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1. 植物来源:植物是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许多植物都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如生物碱、多酚、鞣质、挥发油等,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
例如,白芷、银杏、人参等都是常见的中药材。
此外,一些水果、蔬菜、谷物等食物中也含有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
2. 微生物来源:微生物也是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许多微生物具有生物合成能力,可以产生各种化合物,如抗生素、酶、氨基酸等。
青霉素、链霉素等就是从微生物中获得的抗生素。
3. 动物来源:动物也是天然产物的来源之一。
例如,海洋生物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海藻中的多醣体、海绵中的生物碱等。
此外,动物组织中也含有许多有益的化合物,如胰岛素、胰蛋白酶等。
二、天然产物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天然产物的提取和分离是天然药化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从天然产物中获得纯净的化合物,并为后续的结构鉴定、药效评价和药物改造提供原料。
1. 提取技术:提取是从天然产物中获得目标化合物的过程。
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浸提、冷浸提、加热浸提、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其中,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它利用超临界流体的高溶解性和低表面张力,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提取物。
2. 分离技术:分离是从提取产物中获得纯净化合物的过程。
常用的分离技术有色谱法、透析法、结晶法、分液法等。
其中,色谱法是最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薄层色谱、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三、天然药物的结构鉴定天然药物的结构鉴定是天然药化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它可以确定提取和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为后续的药效评价和药物改造提供基础。
1. 光谱技术:光谱技术是天然药物结构鉴定的常用方法,包括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这些光谱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揭示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如它的功能团、分子式、分子量、分子结构等。
天然药物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天然药物化学考试方向第一单元总论单元细目要点一、总论1.绪论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及其在药学事业中的地位2.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2)水蒸气蒸馏法(3)升华法3.分离与精制方法(1)溶剂萃取法的原理及应用(2)沉淀法的原理及应用一、绪论1.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含义及研究内容有效成分:具有生理活性、能够防病治病的单体物质。
有效部位: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成分的组合物。
2.天然药物来源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并以植物为主,种类繁多。
3.天然药物化学在药学事业中的地位(1)提供化学药物的先导化合物;(2)探讨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3)为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研究奠定基础;(4)为中药、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5)开辟药源、创制新药。
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1.溶剂选择1)常用的提取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
常用中药成分提取的溶剂按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醚>氯仿>苯>石油醚 巧记:水、甲乙丙丁蠢、只玩乙醚,仿苯室友 2)各类溶剂所能溶解的成分(相似相溶原理) 溶剂 类别可溶类型 具体类型水最安全,极性最强 能溶于水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生物碱盐、有机酸盐、无机盐 甲醇(毒)、乙醇、丙酮亲水性有机溶剂 大极性的成分苷类、生物碱、鞣质及极性大的苷元正丁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醚、氯仿、苯、石油醚 亲脂性有机溶剂 中等极性和小极性 生物碱、有机酸、蒽醌、黄酮、香豆素、强心苷 石油醚常用于脱脂,即通过溶解油脂、蜡、叶绿素小极性成分而将其与其他成分分开; 正丁醇是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常用来从水溶液中萃取极性较大的苷类(皂苷)化合物。
溶剂提取方法 加热 提取溶剂 特点浸渍法 不水或其他提取时间长,效率不高渗漉法 不 水或醇 溶剂消耗量大,费时长煎煮法加 水含挥发性成分及加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使用回流提取法加有机溶剂 对热不稳定的成分不宜用此法,且消耗溶剂量大,操作麻烦连续回流提取法加有机溶剂 在实验室连续回流提取常采用索氏提取器或连续回流装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物质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状态时常为单一相态,此单一相态称为超临界流体。
天然药物化学重点
].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途径有哪些?1)醋酸-丙二酸途径: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化合物。
2甲戊二羟酸途径:萜类及甾体化合物。
3莽草酸途径:生成芳香氨基酸、苯甲酸类和苯乙烯酸类以及具有C6-C3骨架的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4氨基酸途径: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
5复合途径:○1乙酸-丙二酸-莽草酸途径○2乙酸-丙二酸-甲戊二羟酸途径○3氨基酸-甲戊二羟酸途径○4氨基酸-乙酸-丙二酸途径○5氨基酸-莽草酸途径1.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相似相溶原理2)水蒸气蒸馏法利用蒸汽压3)升华法 4)压榨法机械挤压5)超临界流体萃取法2.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有哪些?1)结晶及重结晶2)沉淀法,如铅盐沉淀法,酸溶碱沉法,碱溶酸沉法,溶剂沉淀法等。
3)通过改变溶剂强度改变成分的溶解度,使用最多的是盐析法。
3.分离天然化合物的主要依据有哪些?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2)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3)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5)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6)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分馏法4.二次代谢的意义?1)并非所有植物发生2)维持生命活动不起重要作用3)维持植物性状4)有明显生理活性5.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构成特点?1)同种植物含多种结构类型化学成分2)总成分含量少、种类多3)有效成分含量低6.影响化合物极性因素?1)化合物母核大小(碳数多少)2)取代基极性大小(母核相同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7.提取溶剂选择原则?要对提取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2)要与所提取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3)要廉价易得安全8.影响提取效率因素1)药材粉碎率2)提取温度3)提取时间4)设备条件9.影响结晶因素1)溶剂2)被结晶成分类型3)溶剂浓度4)结晶温度时间10.酶对糖及苷类提取的影响?欲提取原生苷时,需杀酶,也称灭活,一直酶的方法有:1)加入10%左右CaCO32)沸水提取3)乙醇提取4)采集新鲜材料-迅速加热干燥-冷水保存等欲提取次生苷或苷元,需利用酶,如发酵等。
天然药物化学总结归纳
天然药物化学总结归纳第一节总论一、绪论1.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⑴有效部位: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成分的组合物。
⑵有效成分:具有生理活性、能够防病治病的单体物质。
2. 天然药物来源: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并以植物为主。
3. 天然药物化学在药学事业中的地位:⑴提供化学药物的先导化合物;⑵探讨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⑶为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研究奠定基础;⑷为中药、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⑸开辟药源、创制新药。
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1. 溶剂提取法:据天然产物中各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对需要的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其他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⑴常用的提取溶剂:各种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如下:石油醚V苯V氯仿V乙醚V二氯甲烷V乙酸乙酯V正丁醇V丙酮V乙醇V甲醇V水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⑵各类溶剂所能溶解的成分:1)水: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生物碱盐、有机酸盐、无机盐等2)甲醇、乙醇、丙酮:苷类、生物碱、鞣质等极性化合物3)氯仿、乙酸乙酯:游离生物碱、有机酸、蒽醌、黄酮、香豆素的苷元等中等极性化合物石油醚:脱脂,溶解油脂、蜡、叶绿素等小极性成分;正丁醇:苷类化合物。
⑶溶剂提取的操作方法:1)浸渍法:遇热不稳定有效成分,岀膏率低,(水为溶剂需加入适当的防腐剂)2)渗漉法:3)煎煮法:不宜提取挥发性成分或热敏性成分。
(水为溶剂)4)回流提取法:不适合热敏成分;(乙醇、氯仿为溶剂)5)连续回流提取法:不适合热敏性成分。
6)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适于热敏性成分的提取。
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夹带剂:乙醇;7)超声波提取技术:适用于各种溶剂的提取,也适用于遇热不稳定成分的提取2. 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且不被破坏的成分。
(挥发油的提取。
)3. 升华法:具有升华性的成分(茶叶中的咖啡因、樟木中的樟脑)三、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1. 溶剂萃取法:⑴正丁醇-水萃取法使皂苷转移至正丁醇层(人参皂苷溶在正丁醇层,水溶性杂质在水层)。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重点总结76660
第一章1.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包含醋酸-丙二酸途径、甲戊二羟酸途径、桂皮酸途径及莽草酸途径、氨基酸途径和复合途径五种。
2.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方法溶剂提取法、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盐析法、分馏法、结晶法、色谱法。
3.(了解)化合物的纯度测定4.(了解)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确定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段,或基本骨架→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构型、构象)5.(了解)结构测定常用的波谱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分为氢谱、碳谱、核磁共振新技术)、质谱、色谱-质谱连用技术第二章1.糖和苷的结构类型、性质及提取结构类型:单糖(monosaccharides) :多羟基醛和酮,不能再被简单地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
如葡萄糖、鼠李糖等。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单糖以半缩醛或半缩酮的形式以端基碳原子的羟基与另一分子糖结合而成。
由2~9个单糖聚合而成,也称为寡糖。
如蔗糖、麦芽糖等。
多糖(polysaccharides):类似于低聚糖。
由10个以上的单糖聚合而成,分子量很大。
其性质也大大不同于单糖和低聚糖。
如淀粉、纤维素等。
苷类:单糖以半缩醛或半缩酮的形式以端基碳原子的羟基与非糖物质缩合而成。
单糖一般为无色晶体,极易溶于水,多有甜味。
分子中有醛(酮)基、伯醇基、仲醇基和邻二醇基结构,易氧化。
如:银镜反应;硝基可使醛糖氧化成糖二酸;过碘酸氧化反应:主要作用于邻二醇羟基、α-氨基醇、α-羟基醛(酮)、α-羟基酸、邻二酮和某些活性次甲基结构。
具还原反应,成醛、成脂变旋光现象。
低聚糖性质与单糖近似,水溶性大,聚合度低的有甜味。
多糖无还原性,无变旋光现象,无甜味,大多难溶于水,有的能和水形成胶体溶液。
苷类多为固体,糖基少的可结晶,糖基多的则多为吸湿性的无定形粉末。
一般无味,但有的有苦味,很少的苷有甜味,溶解度随糖基数目增加而增加。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1、水(可提出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水溶性成分) 2、亲水性有机溶剂:丙酮或乙醇、甲醇(可提出苷类、生物碱盐以及鞣质 等极性化合物 3、亲脂性有机溶剂: 石油醚或汽油(可提取油脂、蜡、叶绿素、挥发油、游离甾体及三萜化合物) 三氯甲烷或乙酸乙酯(可提取游离生物碱、有机酸及黄酮、香豆素的苷元等 中等极性化合物)
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及方法。
吸附剂 分离原理 吸附规律
应用
硅胶
吸附原理 弱酸性、极性吸附剂
广泛(酸、碱及
化合物极性越大、吸附能力强、Rf 小(难 中性成分均可)
洗脱)
溶剂极性越小,吸附力越强、Rf 小
氧化铝 吸附原理 碱性、极性吸附剂
碱性、中性成分(酸性成
吸附规律同上
分与铝络合)
活性炭 吸附原理 非极性吸附剂
如果胺的氮上的氢越多,则空间位阻越小,与水形成氢键的机会就越多,溶剂化的程度也就 越大,那么铵正离子就比较稳定,胺的碱性也就越强。因此, 从诱导效应来看,胺的碱性强弱是叔胺>仲胺>伯胺; 电子效应与溶剂化效应两者综合的结果则是仲胺>伯胺>叔胺。此外空间位阻效应也有影响。
有机胺类生物碱(氮原子不在环内,例:麻黄碱)
长或吸收强度增加,如-OH, -NH2, -Cl 等
红外光谱(IR) 分子振动能级谱
3300~3000 弱吸收 烯氢、芳氢、C=N;强吸收 O-H、N-H
3000~2700 2400~2100 1900~1650 1680~1500 1500~1300
饱和 C-H 不饱和三键 C=O 及其衍生物 C=C 及芳香核骨架震动、C=N 等 饱和 C-H 面内弯曲振动
⑵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这类成分有挥发性,在 100℃时有一定蒸汽压,当水沸腾时,该类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重点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重点第一章总论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类1. 有效成分: 天然药物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单体化合物。
2. 有效部位:为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多种单体化合物的混合物。
如人参总皂苷、银杏总黄酮、灵芝多糖等。
一次代谢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对植物机体生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次代谢产物:生物碱、萜、香豆素、黄酮、醌类等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起重要作用,且并非在所有植物中都能产生。
由一次代谢产物产生,常为有效成分。
一、提取法:1.溶剂提取法(solvent extraction)原理:相似相溶理想溶剂(ideal solvents ):(1)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2)对无效成分溶解度小;(3)与有效成分不起化学反应;(4)安全,成本低,易得。
二分离方法1. 根据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1.1 结晶法(纯化时常用)条件:合适的溶剂;浓度;温度1.2 沉淀法:a 溶剂沉淀法:改变极性,如水提醇沉法b 酸碱沉淀法:改变pH,处理酸、碱、两性成分;c 沉淀试剂:如铅盐沉淀法,酸性、酚性成分加中性PbAc2,形成沉淀。
2.2 酸碱性成分的分离—pH-梯度萃取法按酸碱性强弱不同分离酸性、碱性、中性物质,改变pH值使酸碱成分呈不同状态。
3.2 硅胶、氧化铝:①被分离物质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被分离物质极性大,吸附力强,Rf值小,洗脱难,后被洗脱下来。
官能团极性大小排列顺序:-COOH > Ar-OH > R-OH > R-NH2, RNHR ', RNR ' R " > R-CO-NR'R"> RCHO > RCOR ' > RCOOR ' > ROR ' >RH②溶剂(洗脱剂)的极性与洗脱力的关系洗脱剂极性越大, 洗脱力越强.3.3 聚酰胺①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a.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 吸附力越强;b.形成分子内氢键者, 吸附力减少;c.芳香化程度越高或共轭键越多,吸附力越强;d.芳香苷苷元>苷, 单糖苷>双糖苷>叁糖苷②溶剂的洗脱能力水<含水醇<醇<丙酮<NaOH/H2O<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H2O3.4 大孔吸附树脂(macro-reticular resin)①组成: 苯乙烯,二乙烯苯和致孔剂②分离原理:吸附(范德华力和氢键)和分子筛作用(多孔性结构)③树脂类型:非极性、中极性和极性三种。
天然药物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天然药物化学考试方向第一单元总论单元细目要点一、总论1.绪论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及其在药学事业中的地位2.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2)水蒸气蒸馏法(3)升华法3.分离与精制方法(1)溶剂萃取法的原理及应用(2)沉淀法的原理及应用一、绪论1.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含义及研究内容有效成分:具有生理活性、能够防病治病的单体物质。
有效部位: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成分的组合物。
2.天然药物来源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并以植物为主,种类繁多。
3.天然药物化学在药学事业中的地位(1)提供化学药物的先导化合物;(2)探讨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3)为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研究奠定基础;(4)为中药、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5)开辟药源、创制新药。
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1.溶剂选择1)常用的提取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
常用中药成分提取的溶剂按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醚>氯仿>苯>石油醚 巧记:水、甲乙丙丁蠢、只玩乙醚,仿苯室友 2)各类溶剂所能溶解的成分(相似相溶原理) 溶剂 类别可溶类型 具体类型水最安全,极性最强 能溶于水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生物碱盐、有机酸盐、无机盐 甲醇(毒)、乙醇、丙酮亲水性有机溶剂 大极性的成分苷类、生物碱、鞣质及极性大的苷元正丁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醚、氯仿、苯、石油醚 亲脂性有机溶剂 中等极性和小极性 生物碱、有机酸、蒽醌、黄酮、香豆素、强心苷 石油醚常用于脱脂,即通过溶解油脂、蜡、叶绿素小极性成分而将其与其他成分分开; 正丁醇是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常用来从水溶液中萃取极性较大的苷类(皂苷)化合物。
溶剂提取方法 加热 提取溶剂 特点浸渍法 不水或其他提取时间长,效率不高渗漉法 不 水或醇 溶剂消耗量大,费时长煎煮法加 水含挥发性成分及加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使用回流提取法加有机溶剂 对热不稳定的成分不宜用此法,且消耗溶剂量大,操作麻烦连续回流提取法加有机溶剂 在实验室连续回流提取常采用索氏提取器或连续回流装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物质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状态时常为单一相态,此单一相态称为超临界流体。
(完整word版)天然药物化学重点笔记总结
名词解释1、天然药物:来源于天然资源的药物,是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创新药物和先导物的重要来源2、天然药物化学: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寻找药效成分的一门学科3、有效成分(Effective Constituents)指具有生理活性、有药效,能治病的成分。
4、有效部位:指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部位,称为有效部位。
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总黄酮等。
5、无效成分( Inffective Constituents)指无生理活性、无药效,不能治病的成分。
6、有毒成分:指能导致疾病的成分。
7、有效部位( Effective Extracts)指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部位,称为有效部位。
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总黄酮等。
8、提取常用方法:1.浸渍法 2.渗漉法 3.煎煮法 4.回流提取法 5.连续回流提取法9、利用分子中价键的伸缩及弯曲振动在波数4000~500cm-1红外区域引起的吸收,而测得的吸收图谱叫红外光谱。
特征频率区4000~1600 cm-1指纹区1500~600 cm-110、常见官能团伸缩振动区:①O-H、N-H (3750~3000 cm-1)②C-H (3300~2700 cm-1 )③C≡C(2400~2100 cm-1 )④C=O (1900~1650 cm-1 )⑤C=C (1690~1600 cm-1 )11、已知物的鉴定,一般通过光谱图中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峰形与已知化合物的标准红外光谱图相比较,可以判断被测定的化合物是否与已知化合物的结构相同。
红外光谱对未知结构化合物的鉴定,主要用于官能团的确认、芳环取代类型的判断。
12、质谱(mass spectrometry),就是化合物分子经电子流冲击或用其他手段打掉一个电子后,形成正电离子,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按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图谱。
13、核磁共振波谱是化合物分子在磁场中受到另一射频磁场的照射,当照射场的频率等于原子核在外磁场的回旋频率时,有磁距的原子核就会吸收一定的能量产生能级的跃迁,即发生核磁共振,以吸收峰的频率对吸收强度作图所得到的图谱。
天然药物化学重点笔记总结
名词解释1、天然药物:来源于天然资源的药物,是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创新药物和先导物的重要来源2、天然药物化学: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寻找药效成分的一门学科3、有效成分(Effective Constituents)指具有生理活性、有药效,能治病的成分。
4、有效部位:指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部位,称为有效部位。
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总黄酮等。
5、无效成分( Inffective Constituents)指无生理活性、无药效,不能治病的成分。
6、有毒成分:指能导致疾病的成分。
7、有效部位( Effective Extracts)指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部位,称为有效部位。
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总黄酮等。
8、提取常用方法:1.浸渍法 2.渗漉法 3.煎煮法 4.回流提取法 5.连续回流提取法9、利用分子中价键的伸缩及弯曲振动在波数4000~500cm-1红外区域引起的吸收,而测得的吸收图谱叫红外光谱。
特征频率区4000~1600 cm-1指纹区1500~600 cm-110、常见官能团伸缩振动区:①O-H、N-H (3750~3000 cm-1)②C-H (3300~2700 cm-1 )③C≡C(2400~2100 cm-1 )④C=O (1900~1650 cm-1 )⑤C=C (1690~1600 cm-1 )11、已知物的鉴定,一般通过光谱图中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峰形与已知化合物的标准红外光谱图相比较,可以判断被测定的化合物是否与已知化合物的结构相同。
红外光谱对未知结构化合物的鉴定,主要用于官能团的确认、芳环取代类型的判断。
12、质谱(mass spectrometry),就是化合物分子经电子流冲击或用其他手段打掉一个电子后,形成正电离子,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按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图谱。
13、核磁共振波谱是化合物分子在磁场中受到另一射频磁场的照射,当照射场的频率等于原子核在外磁场的回旋频率时,有磁距的原子核就会吸收一定的能量产生能级的跃迁,即发生核磁共振,以吸收峰的频率对吸收强度作图所得到的图谱。
天然药物化学重点
].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途径有哪些?1)醋酸-丙二酸途径: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化合物。
2甲戊二羟酸途径:萜类及甾体化合物。
3莽草酸途径:生成芳香氨基酸、苯甲酸类和苯乙烯酸类以及具有C6-C3骨架的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4氨基酸途径: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
5复合途径:○1乙酸-丙二酸-莽草酸途径○2乙酸-丙二酸-甲戊二羟酸途径○3氨基酸-甲戊二羟酸途径○4氨基酸-乙酸-丙二酸途径○5氨基酸-莽草酸途径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相似相溶原理2)水蒸气蒸馏法利用蒸汽压3)升华法4)压榨法机械挤压5)超临界流体萃取法2.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有哪些?1)结晶及重结晶2)沉淀法,如铅盐沉淀法,酸溶碱沉法,碱溶酸沉法,溶剂沉淀法等。
3)通过改变溶剂强度改变成分的溶解度,使用最多的是盐析法。
3.分离天然化合物的主要依据有哪些?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2)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3)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5)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6)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分馏法4.二次代谢的意义?1)并非所有植物发生2)维持生命活动不起重要作用3)维持植物性状4)有明显生理活性5.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构成特点?1)同种植物含多种结构类型化学成分2)总成分含量少、种类多3)有效成分含量低6.影响化合物极性因素?1)化合物母核大小(碳数多少)2)取代基极性大小(母核相同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7.提取溶剂选择原则?要对提取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2)要与所提取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3)要廉价易得安全8.影响提取效率因素1)药材粉碎率2)提取温度3)提取时间4)设备条件9.影响结晶因素1)溶剂2)被结晶成分类型3)溶剂浓度4)结晶温度时间10.酶对糖及苷类提取的影响?欲提取原生苷时,需杀酶,也称灭活,一直酶的方法有:1)加入10%左右CaCO3 2)沸水提取3)乙醇提取4)采集新鲜材料-迅速加热干燥-冷水保存等欲提取次生苷或苷元,需利用酶,如发酵等。
天然药物化学重点
天然药物化学重点P17 从药材中提取天然活性成分的方法有溶剂法。
水蒸气蒸馏法。
升华法。
将固体药材按提取用溶剂的极性递增方式,用不同溶剂,如石油醚or汽油(可提出油脂、醋、叶绿色、挥发油、游离甾体、三萜类化合物)、氯仿or乙酸乙酯(可提出游离生物碱。
有机酸。
黄酮。
香豆素的苷元等中等极性化合物)、丙酮or乙醇、甲醇(可提出苷类。
生物碱盐。
鞣质等极性化合物)和水(提出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水溶性成分)依次进行提取。
得到的各个部分经活性测试确定有效部分后再做进一步分离。
P18 常见溶剂的极性强弱顺序:石油醚(低沸点?高沸点)<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二氯甲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乙腈<水<吡啶<乙酸溶剂法分类: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神波提取技术超声波作用于液体介质引起介质的振动,当振动处于稀疏状态时,在介质中形成许多小空穴们这些小空穴的瞬间闭合,可引起高达几千个大气压的压力,同时局部温度可上升到千度高温,这一现象称为空化现象。
P19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时进行分离,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P20 在药材浓缩水提取液中加入数倍量高浓度乙醇,以沉淀出去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水/醇法);在浓缩乙醇提取液中加入数倍量水稀释,放置以沉淀除去树脂、叶绿素等水不溶性杂质(醇/水法);在乙醇浓缩液中加入数倍量乙醚(醇/醚法)或丙酮(醇/丙酮法)可使皂苷沉淀洗出,而脂溶性的树脂等类杂质则留存在母液中等。
液-液萃取与分配系数K值 K=Cu/Cl分离难以与分离因子β :β=Ka/Kbβ?100仅作一次简单萃取就可实现基本分离;但100,β?10,则需萃取10-12次;β?2时,要想实现基本分离,须作100次以上萃取才能完成;β?1,则Ka?Kb,意味着两者性质极其相近,即使作任意次分配也无法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药物化学总论1、主要生物合成途径醋酸——丙二酸(AA-MA):脂肪酸、酚类、蒽酮类脂肪酸:碳链奇数:丙酰辅酶A、支链:异丁酰辅酶A、α-甲基丁酰辅酶A、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碳链偶数:乙酰辅酶A甲戊二羟酸途径(MVA)桂皮酸途径和莽草酸途径氨基酸途径复合途径2、分配系数:两种相互不能任意混溶的溶剂K=C U/C L(C U溶质在上相溶剂的浓度、C L溶质在下相溶剂的浓度)3、分离难易度:A、B两种溶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的比值β=K A/K B(β>100一次萃取分离;10<β<100萃取10-12次;β<2一百以上;β=1不能分离)4、分配比与PHPH=pKa+lg[A-]/[HA](pKa=[A-][H3O+]/[HA])当PH<3酸性物质为非解离状态[HA],碱性物质为解离状态[BH+]当PH>12酸性物质为解离状态[A-],碱性物质非解离状态[B]5、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出阳离子,交换碱性物质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出阴离子,交换酸性物质糖和苷1、几种糖的写法:D-木糖(Xyl)、D-葡萄糖(Glc)、D-甘露糖(Man)、D-半乳糖(Gal)、D-果糖(Flu)、L-鼠李糖(Rha)2、还原糖: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非还原糖:不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3、样品鉴别:样品+浓H2SO4+α-萘酚—→棕色环4、羟基反应:醚化反应(甲醚化):Haworth法—可以全甲基话、Purdic法—不能用于还原糖、Kuhn法—可以部分甲基化、箱守法—可以全甲基化、反应在非水溶液中5、酸水解难易程度:N>O>S>C芳香属苷较脂肪属苷易水解:酚苷>萜苷、甾苷有氨基酸取代的糖较-OH糖难水解,-OH糖较去氧糖难水解(2,6二去氧糖>2-去氧糖>3-去氧糖>羟基糖>2-氨基糖)易→难呋喃糖苷较吡喃糖苷易水解酮糖较醛糖易水解吡喃糖苷中:C5取代基越大越难水解(五碳糖>甲基五碳糖>六碳糖>七碳糖)C5上有-COOH取代时最难水解在构象中相同的糖中:a键(竖键)-OH多则易水解苷元为小基团—苷键横键比竖键易水解;即e>a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即a>e6、smith降解(过碘酸反应):Na2SO4、NaBH4,易得到苷元(人参皂苷—原人参二醇)7、乙酰解反应:β-苷键的葡萄糖双糖的反应速率(乙酰解反应的易难程度)(1——6)》(1——4)》(1——3)》(1——2)这一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哈哈这一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哈哈这一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哈哈这一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哈哈这一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哈哈这一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哈哈这一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哈哈这一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哈哈这一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哈哈这一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哈哈这一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哈哈这一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哈哈8、提取方法:水提醇沉、热水提冷水沉生物碱1、生物碱:生物碱是含负氧化态氮原子、存在于生物有机体的环状化合物。
2、前体:鸟氨酸、赖氨酸、(脂肪族)、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芳香族)3、存在形式:游离碱、盐类、酰胺类、N-氧化物(N-O-R)、氮杂缩醛、其它(亚胺、烯胺)4、生物碱来源:来源于氨基酸:来源于鸟氨酸(吡咯):吡咯类、吡咯里西丁类、脱品烷类来源于赖氨酸(哌啶):哌啶类、吲哚里西丁类、奎诺里西丁类来源于临氨基苯甲酸(喹啉):喹啉类、口丫啶酮类来源于苯丙氨酸/酪氨酸(苯乙胺):简单苯乙胺类、四氢异喹啉类、苄基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苯乙基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苄基苯乙胺类、吐根碱类生物碱来源于色氨酸(吲哚):简单吲哚类碱、简单β-卡波林类、单萜吲哚碱类、半萜吲哚碱类来源于异戊烯类:来源于萜类:单萜生物碱、倍半萜生物碱、二萜生物碱、三萜生物碱来源于甾体:孕甾烷(C21)生物碱、环孕甾烷(C24)、胆甾烷(C27)生物碱5、生物碱的溶解度:绝大多数仲胺、和叔胺生物碱具有亲脂性(甲醇、乙醇、丙酮、苯乙醚和卤代烷),不容于碱水中[例外:石蒜碱溶于水;喜树碱溶于酸性CCL4中、酚羟基的吗啡碱难溶一般有机溶剂、小分子麻黄碱同时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中];季胺碱类和N-氧化物溶于水中[小檗碱、益母草碱、氧化苦参碱易溶于水、含酸性基团(羧基)形成内盐易溶于水、烟碱易蓉于水、含酚基的药根碱易溶于稀碱水中]生物碱盐大多易溶于水[高石酸碱盐不溶于水溶于氯仿、盐酸小檗碱难溶于水]6、显色反应试剂:改良的碘化铋钾,主要用于薄层色谱中7、生物碱的碱性:pKa↑碱性↑(胍基>季胺碱>脂仲胺>脂叔胺>芳杂环>酰胺)sp3>sp2>sp杂化(单键>双键>叁键);化合物有两个N选碱性强的供电子基团-碱性增强(烷基)二甲胺>甲胺>叔胺>胺吸电子基团-碱性降低(芳环双键等官能团)N原子临位有α、β双键或α-OH(不是在稠环桥头)显示强碱性(季胺型)N杂缩醛显示强碱性(不能在稠环桥头)如阿马林诱导-场效应(诱导与共轭效应同时存在时以共轭效应为主)共轭效应:苯胺型>烯胺型>酰胺型(一般情况碱性降低)分子内氢键→碱性增强香豆素1、香豆素的基本母核2、香豆素的分类: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与吡喃香豆素(线型、角型)、其它香豆素3、内脂性和碱水解反应(P—113下图)4、荧光性质:无色或黄色结晶,紫外光下蓝色荧光,C7导入羟基荧光增强,羟基醚化荧光减弱,7-羟基香豆素加碱荧光变绿,7-羟基香豆素在8位导入羟基荧光消失。
5、呈色反应:见老师课件及笔记。
(异羟月亏酸铁[内脂]、Gibb和Emerson反应)6、碱水解的难易程度:一般香豆素>7-甲氧基香豆素>7-羟基香豆素原理:7-甲氧基供电子共轭效应使羰基C难以接受OH-的亲核反应,7-羟基在碱中成盐木脂素(判断)1、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
通常指二聚物、少数是三聚、四聚2、木脂素多数为无色结晶、新木脂素不易结晶。
大多数有光学活性,遇酸易变构化3、难溶于水、能溶于苯、氯仿、乙酸乙酯、乙醚、乙醇,多数不挥发。
成苷水溶性增加4、提取:用乙醇或丙酮等亲水溶剂提取可用氯仿等溶剂依次萃取黄酮类化合物1、母核2、性状:多为结晶,少数为不定形粉末3、溶解度:游离苷元难容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醋酸乙酯、乙醚等,苷元引入羟基水溶性增大,羟基甲基化后脂溶性增加4、花青素水溶性较大5、酸性: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溶液、吡啶、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 7,4’-二-OH>7-或4-OH>一般酚-OH>5-OH→*是有荧光7、铅盐:1%醋酸铅可生成黄~红沉淀(只能与临二酚羟基或兼有3-OH、4-酮基或5-OH、4-酮基生成沉淀)锆盐:2%二氯化氧锆生成黄色的络合物(游离的3-或5-OH)加枸橼酸5-OH黄酮褪色、3-OH 不变氯化锶:绿~棕、黑(临二酚羟基)二氢黄酮在碱中(橙~黄)黄酮醇在碱中(黄色,通入空气—棕色)黄铜在分子中有临二酚羟基或取代3,4’-二羟基取代(黄色—深红色—绿棕色沉淀)*芦丁显色HCL-Mg (+)橙红~紫红HCL-Zn (+)红~紫NaBH4(-)锆-枸橼酸黄色,加枸橼酸褪色SrCl2(氯化锶)(+)绿~棕、黑色沉淀硼酸-草酸(+)黄色,伴有绿色荧光Molish反应(+)棕色环醌类1、醌类:分子内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或易转变为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2、分类:苯醌、萘醌,蒽醌、菲醌3、性质:多为有色晶体4、酸性:含-COOH>两个以上β-OH>1个β-OH>两个α-OH>一个α-OH原因:因为α位羟基与C=O形成氢键缔合表现更弱酸性5、鉴别:Feigl反应:醌类衍生物与醛、临二硝基苯生成紫色化合物无色亚甲蓝显色实验:检出苯醌与萘醌的专用显色剂(试样在白色背景上以蓝色斑点出现)碱性条件下的呈色反应:羟基醌颜色加深(红、橙、紫红、蓝)羟基蒽醌遇碱变红Borntrager’s反应(机制P-155)与活性次甲基反应(Kesting-Crawen反应):苯醌与萘醌醌环上有未取代的位置,生成蓝绿色或蓝紫色与金属离子的反应:Mg+(一个α-OH或一个β-OH或两个OH不在同环显黄~橙色;已有一个α-OH并有一个-OH在临位时显蓝~蓝紫色;在间为显橙红~红色;对位时显紫红~紫色)萜类1、龙脑、樟脑、氧化樟脑(P-227)紫杉醇(P-227)2、卓酚酮性质:具有芳香族化合物性质,有酚通性、显酸性、在酚与羧酸之间酚羟基易甲基化,不易酰化分子中羰基类似于羧酸羰基性质,不和一般羰基试剂反应,红外吸收峰与一般羰基吸收峰有区别。
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反应(铜络合物显绿色结晶,铁络合物显赤红色结晶)3、环烯醚萜:大多数为白色晶体或粉末,味苦,具有旋光性;易溶于水、甲醇(苷类)、乙醇,丙酮、正丁醇;难溶氯仿,乙醚、苯等亲脂试剂易水解,产物为半缩醛结构,不稳定、易分解,难得到结晶苷元4、环烯醚萜显色:环烯醚萜+氨基酸(蓝色沉淀);环烯醚萜+冰醋酸(蓝色)5、挥发油:大多数无色或微带淡黄色(洋甘菊油显蓝色;苦艾油显蓝绿色;麝香草显红色),具有香味,少数有特异气味,挥发油的气味是其品质优劣的标志;多为透明液体,有的冷却其主要成分可能析出晶体(如樟脑、薄荷脑);常温下能自行挥发,没有任何痕迹,与脂肪油的区别。
脂溶性(石油醚、乙醚、油脂),不溶于水。
6、1、酸性皂苷:多数可溶于水。
水溶液振摇后产生似肥皂水溶液样泡沫,故被称为皂苷,该皂苷多具有羧基,多称为酸性皂苷。
2、2、无色无定形粉末,易溶于热水,稀醇、热甲醇、热乙醇,几乎不溶或难溶于乙醚和苯。
含水丁醇或戊醇对皂苷的溶解度较好。
3、颜色反应:三萜化合物有-OH、C=C结构。
在无水条件下于强酸(硫酸,磷酸、高氯酸)中强酸(三氯乙酸)Lewis酸作用。
主要是-CH脱水,形成共轭双烯,在酸作用下形成阳碳离子。
呈色;全饱和、3位无羟基或羰基的化合物显阴性。
醋酐-浓硫酸(黄-红-紫-蓝-褪色)五氯化锑(蓝色、灰蓝色、灰紫色等多种颜色斑点)三氯醋酸反应(红色-紫色)氯仿-浓硫酸反应(样品溶于氯仿,加硫酸氯仿层显红色或蓝色并有绿色荧光)冰醋酸-乙酰氯(样品溶于冰醋酸中,加乙酰氯数滴及氯化锌结晶加热出现红色或紫红色)凡具有三萜母核结构的化合物,均能产生以上反应4、表面活性:皂苷水溶液经强烈振荡能产生持久性泡沫,不因加热而消失。
由于皂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可作为清洁剂,乳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