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服装工效学重点

服装工效学重点

工效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人类工效学: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2、服装工效学:从适合人体各种要求的角度出发,对服装创造提出要求,以数量化情报形式来为创造者服务,使设计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适合人体的需要,达到舒适、卫生的最大状态。

3、服装工效学的核心人-机-环境的定义:“人”——参与系统过程的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环境”——人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等等。

“服装”——人穿戴的一切内容,包括成品的材料品质、织造手段、整理工艺、着装技巧等。

4、衣服如何适应人:(1) 舒适感和满意:运动服要透气,活动量要大(2)有益健康:孕妇服装材料最好是天然的,而且不能过于紧身,装饰太多(3)安全性:登山服颜色要鲜明,要防风保暖,防水(4)高效能:孕妇防辐射服第二章、人体特征1、三条基准线:前正中线、后正中线、重心线2、三个基准面:(1)矢状切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2)额状切面:前后(3)水平切面:上下矢状面:所以与矢状切面平行的面水平切面:所有与基准水平切面平行的面3、关节:(1)一轴关节:仅绕X或Y方向单方向转动(肘关节)(2)二轴关节:可绕X+Y、X+Z、Y+Z两个方向转动(腕关节)(3)多轴关节:可绕X+Y+Z三个方向旋转(肩关节、股关节)4、女性皮下脂肪的沉积部位:臀、腹、大腿内侧、腰、胸部5、头身比:以头长为度量单位来衡量身长及其他肢体长度头身比:1:7/7.5 黄金比例:3:56、正常体与非正常体的区别:正常体——人体的腰节长、上体长、下肢长、上臂长、胸高点等基本符合正常比例;人体的肩宽、胸围、腰围、臀围等基本符合正常比例;骨骼与肌肉发育相对平衡非正常体——(特殊体型)按起因分:遗传型、职业型、残疾型按部位分:挺胸体、溜肩体、粗头颈、O型腿(1)挺胸体—躯体实际厚度与标准体相近,但躯体向后倾斜,胸部前突,身体的中心轴线向后倾斜。

服装生产工艺学复习重点

服装生产工艺学复习重点

填空题:一、服装精益生产的思想:3、永不满足(1)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这是精益生产的核心。

(2)追求理想目标:精益生产指标无明确定量,而以最佳状态作为目标,如“零缺陷”、“零库存”、“零抱怨”、“零故障”等;(3)追求准时和灵活:准时是指在没库存前提下达到及时;灵活生产系统是实现服装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前提条件。

二、正确理解IE的核心内容:IE的核心内容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简单说就是“技术+管理”。

三、准时代生产方式:1、准时化生产方式包括:一个流生产、看板生产四、成衣的总体质量要求设计质量、制造质量、销售质量五、成衣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种类材料配置不当、加工方法与材料特性不符、生产技能不熟练六、衣领部位的缺陷(1)领角上翘与装领歪斜①领角上翘②装领歪斜(5)串口缝不平(6)领驳部位不贴体驳领的领驳头部位起空,不贴身,并向外开。

产生原因是前衣片撇门量过大,装领时前领口拉回。

七、成衣品质检验方法种类1、按工作过程的顺序分投产前检验、生产过程中检验、成品检验2、按检验的地点分固定检验、流动检验3、按检验的数量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4、按检验的预防性分首件检验、统计检验5、按检验人员分专职检验、工人自检、互检简答题:IE一、一个流生产:(a)概念:一个流生产是指从毛坯投入到成品产出的整个制造加工过程,零件始终处于不停滞、不堆积、不超越,按节拍一个一个的流动的生产方法。

(b)原则:①物流同步原则②内部用户原则③消除浪费原则(c)前提:①按产品布置生产线②换装时间很小③以现场为中心④责任明确关系协调⑤信息畅通准确二、看板生产:(a)概念:是一种严格按照板(一般为卡片,上面记载有零部件型号、取货地点、送货地点、数量、工位器具型号及盛放量等信息)规定要求生产的生产方式。

(b)看板生产的原则:①后工序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向前工序领取必要的零件;②前工序只生产后工序所需的零件(包括型号、质量和数量等);③看板数量越多在制品越多。

服装工效学

服装工效学
,给人一种清纯 的感觉。金褐色及膝圆裙与 大领衬衫搭配,可体现短裙 的魅力,增添优雅气息。选 用保守素雅的栗子色面料做 外套,配以红色毛衣、红色 围巾,鲜明生动,俏丽无比。 褐色毛衣配褐色格子长裤, 可体现雅致和成熟。褐色厚 毛衣配褐色棉布裙,通过二 者的质感差异,表现出穿着 者的特有个性。
蓝色搭配原则
蓝色的搭配原则 在所有颜色中,蓝色服装最容易与其他颜色搭配。不 管是近似于黑色的蓝色,还是深蓝色,都比较容易搭 配,而且,蓝色具有紧缩身材的效果,极富魅力。 生动的蓝色搭配红色,使人显得妩媚、俏丽,但应注 意蓝红比例适当。 近似黑色的蓝色合体外套,配白衬衣,再系上领结, 出席一些正式场合,会使人显得神秘且不失浪漫。曲 线鲜明的蓝色外套和及膝的蓝色裙子搭配,再以白衬 衣、白袜子、白鞋点缀,会透出一种轻盈的妩媚气息。 上身穿蓝色外套和蓝色背心,下身配细条纹灰色长裤, 呈现出一派素雅的风格。因为,流行的细条纹可柔和 蓝灰之间的强烈对比,增添优雅的气质。 蓝色外套配灰色褶裙,是一种略带保守的组合,但这 种组合再配以葡萄酒色衬衫和花格袜,显露出一种自 我个性,从而变得明快起来。 蓝色与淡紫色捂配,给人一种微妙的感觉。蓝色长裙 配白衬衫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打扮。如能穿上一件高雅 的淡紫色的小外套,便会平添几分成熟都市味儿。上 身穿淡紫色毛衣,下身配深蓝色窄裙,即使没有花俏 的图案,也可在自然之中流露出成熟的韵味儿。
下面看一些色彩的搭配原则
白色搭配原则


白色可与任何颜色搭配,但要 搭配得巧妙,也需费一番心思。 白色下装配带条纹的淡黄色上 衣,是柔和色的最佳组合;下 身着象牙白长裤,上身穿淡紫 色西装,配以纯白色衬衣,不 失为一种成功的配色,可充分 显示自我个性;象牙白长裤与 淡色休闲衫配穿,也是一种成 功的组合;白色褶折裙配淡粉 红色毛衣,给人以温柔飘逸的 感觉。红白搭配是大胆的结合。 上身着白色休闲衫,下身穿红 色窄裙,显得热情潇洒。在强 烈对比下,白色的分量越重, 看起来越柔和

服装工效学重点

服装工效学重点

服装工效学重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工效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人类工效学: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2、服装工效学:从适合人体各种要求的角度出发,对服装创造提出要求,以数量化情报形式来为创造者服务,使设计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适合人体的需要,达到舒适、卫生的最大状态。

3、服装工效学的核心人-机-环境的定义:“人”——参与系统过程的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环境”——人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等等。

“服装”——人穿戴的一切内容,包括成品的材料品质、织造手段、整理工艺、着装技巧等。

4、衣服如何适应人:(1) 舒适感和满意:运动服要透气,活动量要大(2)有益健康:孕妇服装材料最好是天然的,而且不能过于紧身,装饰太多(3)安全性:登山服颜色要鲜明,要防风保暖,防水(4)高效能:孕妇防辐射服第二章、人体特征1、三条基准线:前正中线、后正中线、重心线2、三个基准面:(1)矢状切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2)额状切面:前后(3)水平切面:上下矢状面:所以与矢状切面平行的面水平切面:所有与基准水平切面平行的面3、关节:(1)一轴关节:仅绕X或Y方向单方向转动(肘关节)(2)二轴关节:可绕X+Y、X+Z、Y+Z两个方向转动(腕关节)(3)多轴关节:可绕X+Y+Z三个方向旋转(肩关节、股关节)4、女性皮下脂肪的沉积部位:臀、腹、大腿内侧、腰、胸部5、头身比:以头长为度量单位来衡量身长及其他肢体长度头身比:1:7/7.5 黄金比例:3:56、正常体与非正常体的区别:正常体——人体的腰节长、上体长、下肢长、上臂长、胸高点等基本符合正常比例;人体的肩宽、胸围、腰围、臀围等基本符合正常比例;骨骼与肌肉发育相对平衡非正常体——(特殊体型)按起因分:遗传型、职业型、残疾型按部位分:挺胸体、溜肩体、粗头颈、O型腿(1)挺胸体—躯体实际厚度与标准体相近,但躯体向后倾斜,胸部前突,身体的中心轴线向后倾斜。

服装工效学重点

服装工效学重点

服装工效学重点工效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人类工效学: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2、服装工效学:从适合人体各种要求的角度出发,对服装创造提出要求,以数量化情报形式来为创造者服务,使设计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适合人体的需要,达到舒适、卫生的最大状态。

3、服装工效学的核心人-机-环境的定义:“人”——参与系统过程的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环境”——人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等等。

“服装”——人穿戴的一切内容,包括成品的材料品质、织造手段、整理工艺、着装技巧等。

4、衣服如何适应人:(1) 舒适感和满意:运动服要透气,活动量要大(2)有益健康:孕妇服装材料最好是天然的,而且不能过于紧身,装饰太多(3)安全性:登山服颜色要鲜明,要防风保暖,防水(4)高效能:孕妇防辐射服第二章、人体特征1、三条基准线:前正中线、后正中线、重心线2、三个基准面:(1)矢状切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2)额状切面:前后(3)水平切面:上下矢状面:所以与矢状切面平行的面水平切面:所有与基准水平切面平行的面3、关节:(1)一轴关节:仅绕X或Y方向单方向转动(肘关节)(2)二轴关节:可绕X+Y、X+Z、Y+Z两个方向转动(腕关节)(3)多轴关节:可绕X+Y+Z三个方向旋转(肩关节、股关节)4、女性皮下脂肪的沉积部位:臀、腹、大腿内侧、腰、胸部5、头身比:以头长为度量单位来衡量身长及其他肢体长度头身比:1:7/7.5 黄金比例:3:56、正常体与非正常体的区别:正常体——人体的腰节长、上体长、下肢长、上臂长、胸高点等基本符合正常比例;人体的肩宽、胸围、腰围、臀围等基本符合正常比例;骨骼与肌肉发育相对平衡非正常体——(特殊体型)按起因分:遗传型、职业型、残疾型按部位分:挺胸体、溜肩体、粗头颈、O型腿(1)挺胸体—躯体实际厚度与标准体相近,但躯体向后倾斜,胸部前突,身体的中心轴线向后倾斜。

重点

重点

服装人体工效学是人类工效学中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对象是:“人-服装-环境”系统,体型与分类:性别、年龄、人种、遗传等瘦长型、中间型、肥胖型三种体型主要在于肌肉与脂肪附着层的差异,他们体表的标志点并没有变化。

国内服装行业通常把体型分为正常、挺胸、驼背、挺肚四种体型。

男女体型差异女性胸部是设计女装的重要依据、躯干部(颈、胸、肩、腰、臀)躯干是服装设计中重点研究的部位颈部:基本呈圆柱体,底面呈前低后高的斜面,侧面是双曲面,是衣领设计的基础(领围线)。

胸腹部:呈梯形形状,在腰部相连;从后面看是呈倒等腰三角形;侧面呈S曲线形:服装处理时应以胸高点为中心,在适量空间内不出现缝线,以求形态圆满。

肩部:立方体包围的上面,无明确的界线,以颈的粗细与手臂的厚薄为基准,肩部包含在基准之中。

肩部造型中肩线部位尤为重要,决定造型的形态风格。

腰部:无任何骨骼,腰围线范围。

臀部:腰线以下至下肢分界线止。

服装中对臀沟的处理关系到形态与舒适性。

b、肢体部:分为上肢和下肢两部分,概括为“筒状”,与躯干部连接处要适当放量,以便肢体与躯干部运动协调。

颈部:围绕其四周的结构形式与缝线决定服装衣领式样,在颈部与躯干的界线处呈现。

外形呈上细下粗的圆柱状,从侧面看颈部向前倾斜、楔入躯干部并形成前低后高的斜坡,这个斜坡是造成前后衣领领窝弧线弯度和前后衣片长差的依据。

如果不考虑颈部的结构特征,服装会出现前拥后吊的现象。

正常的颈部倾斜角,以日本成年女子为例,其平均值为18°(11°~25 °)。

肩部体表外观由于颈侧根部向肩峰外缘倾斜,它与颈基部构成了夹角,大约在10 °~ 30 °之间,女子倾斜角大于男性。

肩部对于区别人的性别与体型、服装风格影响很大,男阔女窄、男正女斜。

服装结构与肩部的合适,不仅影响外观也关系到人的舒适与上肢部活动。

确定肩头点是服装设计的依据。

肩头点不是人体的肩峰点,它是指按设计要求在肩峰处的幅域内确定一个坐标,或前或后、或上或下,而显示背高低、肩宽窄的基准,一般在肩峰点上下2-3cm前后1~2cm左右的幅度。

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

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

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1、人类工效学得定义:(P2)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得设计,符合人得身体结构与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得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得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得科学。

2、服装工效学得定义:(P2)从适合人体得各种要求得角度出发,对服装创造提出要求,以数量化情报形式来为创造者服务,使设计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适合人体得需要,达到舒适卫生得最大状态。

3、服装工效学得核心人-机-环境得定义:“人”之参与系统过程得人,可以就是个体也可以就是群体。

“环境”指人所处得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等等。

“服装”指人穿戴得一切内容,也包括成品得材料品质、织造手段、整理工艺、着装技巧等。

4、衣服适应人四点(P3)(1)舒适感与满意:例如紧身衣物都采用弹性面料,这样既苗条也舒适。

(2)有益健康:例如婴童服装会采用纯棉、不带任何化学物质、无刺激得面料,这样会保护小孩娇嫩得皮肤。

(3)安全性:例如小孩帽子上得拉绳不能太长,以免其对自己做出伤害。

(4)高效性能:例如现在很多文胸都采用竹炭面料,增加了服装得透气性以及贴身衣物得舒适与安全。

5、三条基准线概念(P7)(1)前正中线:位于人体前面,就是沿体表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得分界线。

(2)后正中线:位于人体后面,就是沿体表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得分界线。

(3)重心线:就是从左右侧面瞧过去,通过体表上得头顶、耳垂、颈前部、胴体中间、膝盖下端,足底中点得铅垂线。

6、三个基准面概念(P7)(1)矢状切面:通过人体前面正中得基准垂直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2)额状切面:在重心线位置与矢状切面垂直相交,亦称为基准前头面。

它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3)基准水平切面:处于腰围位置,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7、关节分类(P12)根据关节面得形态与运动形式分为一轴关节(如肘关节)、二轴关节(如腕关节)与多轴关节(如肩关节、骨关节)。

服饰工艺知识点总结

服饰工艺知识点总结

服饰工艺知识点总结一、服饰工艺的发展历史服饰工艺源远流长,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

古代的服饰工艺主要依靠人工的制作完成,包括手工编织、手工缝制等。

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服饰制作逐渐从手工生产转向机械化生产,服饰工艺也逐渐形成了专业机械化生产方式。

这个过程中,服饰工艺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术体系,服饰设计和生产的工艺也逐渐趋于完善。

二、服饰工艺的基本要素服饰工艺的基本要素包括面料、设计、裁剪、缝纫和配饰等多个方面。

其中,面料是服饰制作的基础材料,它的选材、色彩、纹理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服饰的最终效果。

设计是服饰工艺的灵魂,一个好的设计可以赋予服饰更多的艺术感和创意性。

裁剪和缝纫是服饰工艺的制作过程,它们决定了服饰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配饰也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服饰增添更多的时尚气息和个性化魅力。

三、服饰面料1. 面料的分类面料可以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分为天然纤维面料和化学纤维面料两大类。

天然纤维面料主要包括棉、麻、丝、羊毛等,它们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化学纤维面料则包括涤纶、锦纶、腈纶等,它们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弹性。

此外,还有混纺面料、功能面料和装饰面料等多种分类方式。

2. 面料的选购选购面料时需要根据服饰的设计和用途综合考虑面料的材质、纹理、色彩、光泽等因素。

一般来说,面料的纤维细度和纤维长度直接影响到面料的手感和品质,而色彩和光泽则决定了面料的视觉效果。

3. 面料的处理面料的处理包括漂洗、定型、印花、染色等多个环节,这些处理工艺可以使面料在色彩、光泽、手感等方面得到改善,从而为服饰的制作提供更好的基础。

四、服饰设计服饰设计是服饰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了服饰的样式和效果。

服饰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场合和消费群体综合考虑服饰的款式、面料、配饰等因素,以使服饰更贴合市场需求。

一个好的设计师需要具备对时尚潮流的敏锐感觉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将创意和商业价值融合在一起。

五、服饰裁剪和缝纫1. 裁剪服饰裁剪是制作服饰的第一步,它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将面料剪裁成相应的图案,然后进行后续的加工和缝制。

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知识讲解

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知识讲解

关节,均可做环转运动
举例:关节名称:肘关节 活动种类:由伸至屈 活动度:150°(P25 人 类关节活动度表)
关节运动部位可以分为颈部运动、肩关节运动、髋关节运动、腰椎运动等 表 2-3 人体关节活动度 P25
12.常用测量工具及其用途(P27-29)
word 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测量股沟(臀腹宽)) (5)角度仪:测定肩斜度、前胸垂角、背部垂角、腰部垂角等身体各部
位角度的仪器。 (6)滑动计(直脚规):用于测量手掌等小范围宽度的活动式测量仪,
是测量人体两点之间距离的工具。(如测量人体眼的内外角宽、鼻宽、形态面。) (7)直角三角平行规: (8)弯角三角平行规:用于测量额矢状弦,额矢状弧的高; (9)弯角规:由弯角、主尺和尺框等组成,测量范围 0~300mm,能进行
word 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1)身高:定义:从头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测量仪器:人体测高仪。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后方,测
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右侧,用手移动人体测高仪的活动尺座,使活动直尺与头顶 点相接触,测量从头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2)颈椎点高:定义:从颈椎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测量仪器:人体测高仪。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后方, 并使活动直尺与矢状平面相平行,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的左右后方,移动 活动直尺,测量从颈椎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3)腰围高:定义:从最小腰围处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测量仪器:人体测高仪。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前方, 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右侧,采取下蹲姿势,移动活动直尺,测量从最小 腰围处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4)坐姿颈椎点高:定义:从颈椎点至椅面的垂直距离。

服装工效学总结

服装工效学总结
描述人体的三个基准面。P7 (10分)
详细介绍人体动态变形计测 的两种方法。P35/P36(20 分)
举例说明“衣服适应人”四 点P3(请举课外的例子20分)
人体关节运动按关节运动轴 的方位可以分为哪几类?举 例说明某关节的活动种类和 活动度。P23/P25(20分)
按照教材37页图3-10计算臀 围为90cm的人的臀围伸长量。 (10分)
02
表明总体高与身高之间关系密切,为正相关
原因:总体高与身高都属于长度部位,两者之间只相差
一个头高,因此关系密切。
裤装上裆宽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分别如何影响?
上裆宽的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人体的腹臀宽,即人体的前腹至臀沟之间的厚度,这个因素是固
定值,只要人体确定后, 这个量就基本上确定不变了 裤装本身的下裆角,如果款式变化后, 下裆角改变, 就会引起上裆
01
体温两个概 念
02
四种散热方 式
03
出汗分类及 有效汗量
04
平均皮肤温 度
05
平均体温
06
服装微气候
07
克罗值
08
服装与服装 气候的关系
09
服装压的分 类
10
服装环境污 染
11
服装消毒方 法
第七章重点内容
知觉心理的相对性、选择性、整体 性的涵义
点、线、面的心理效应及其在 服装上的运用(能举例说明)
号型应用、控制部位
日本、德国、英国
第五章重点内容总结
宽松量的概念及分类 裙外轮廓形与裙摆围的关系 裤装结构与人体静态的关系 袖山高设计原理 覆盖颈部的领子分类
人体侧部体表角及其对裙装侧部造型的影响 裙装结构满足步幅和膝围量应如何设计 上裆部松量设置 袖窿与袖山的配伍 口袋最佳角度的确定

服装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图

服装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图

服装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图一、服装设计理论1. 色彩搭配原理色彩搭配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组合方式,良好的色彩搭配能够提升服装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常见的色彩搭配原理有对比色搭配、同色系搭配、色彩分割搭配等。

2. 比例与均衡服装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体的比例与均衡,使服装在穿着时能够让人体得到良好的展现和修饰。

3. 服装面料选择不同的面料有不同的手感、弹性、透气性等特点,服装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的风格和用途选择合适的面料。

4. 服装风格服装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的风格定位,如休闲、商务、时尚等,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设计要求和特点。

5. 服装图案设计服装图案设计可以通过图案的大小、布局、颜色等方式来进行设计,并且要考虑到图案与服装整体的搭配和美感。

二、服装设计工具与软件1. 设计工具服装设计需要借助一些专业的设计工具,如纸笔、绘图板、裁剪工具等,可以帮助设计师将设计构思转化为实际的样品。

2. 设计软件现代的服装设计已经离不开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Adobe Illustrator、CLO等软件能够帮助设计师进行服装的三维立体绘制和模拟。

三、服装生产工艺1. 标准尺寸服装生产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人体的尺寸特点来设计不同的尺码标准,以满足不同人体的穿着需求。

2. 裁剪工艺裁剪是服装生产的关键环节,要根据图纸和面料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裁剪,确保面料利用率和裁剪的精度。

3. 缝制工艺服装的缝制需要熟练的缝纫工艺,包括不同地方的缝合方式、线迹等,要确保服装的质量和耐久性。

4. 成衣整烫成衣整烫是最后一道工艺环节,通过蒸汽和熨烫等方式让成衣得到平整和立体的效果。

四、服装品质管理1. 品质标准服装生产需要有明确的品质标准,包括面料的质量、缝制的精度、成衣的外观等方面,以确保产品的品质。

2. 质量检测服装生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原料检测、生产过程的检测和成品检验等环节,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3. 品质改进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品质。

服装工效学

服装工效学

服装工效学服装(2)班 090808061 张珍华摘要服装工效学涉及人、服装以及生活和环境三者,结合三者的关系是服装设计中重要的过程,设计出具备符合人的体型、服装的功能与舒适性又满足内环境和外环境的服装。

关键词人体测量学;功能与舒适性;研究方法,童装前言服装工效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人类工效学的一个分支。

服装工效学主要研究人、服装、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研究人在何种条件下应该穿着什么服装最合适、最安全、最能发挥人的能力的一门边缘学科。

人体工效学的研究是以人为中心,服装工效学的研究也同样是以人为中心,两者的研究中心是一致的。

对于学习服装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服装工效学这门课是很有必要的,在设计创作过程中运用人体生理学、心理学、服装材料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多方面的考虑服装功能性、舒适性,最大限度的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设计出既符合人体又具备良好功能的服装打下坚实的基础。

服装满足人体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舒适感和满意:服装不仅能御寒和装饰形体,更主要的是要使人穿着舒适和满意,不合理的结构、材料和尺寸都难以达到满意的程度。

有益健康:人体的健康受服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服装的压力不能超过人体的承载力,化纤面料的服装材料对有些人会有过敏反应,引起皮炎。

安全性:服装的安全性有两层内容,其一是服装在非安全因素的环境中要有安全警示作用;其二是生活服装的安全因素渗透于设计之中。

一、服装工效学的研究内容服装工效学研究内容涉及人、服装以及生活和工作环境三个方面,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内容。

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用测量和观察的方法来描述人类的体质特征状况,包括骨骼测量和活体(或尸体)测量。

它的主要任务通过测量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人体特征进行数量分析。

随着人们对服装个性化及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服装设计越来越强调突出个性,以人为中心,重视科学、舒适、卫生的特性,这就需要有准确的人体测量数据位服装设计、制作及评价作保证。

服装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服装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服装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引言在如今的时代,服装不仅仅是用来保暖和遮体的工具,更是人们展示自我风格和个性的重要方式。

而要制作出精美的服装,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服装工艺学知识。

本文将对服装工艺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服装工艺基础知识1.服装材料:了解衣料的种类、特点和用途,如棉、麻、丝、毛等。

2.服装图案设计:掌握服装上图案的设计原则,包括色彩搭配、形式美感等。

3.服装测量:掌握正确测量身体尺寸的方法和技巧,以确保服装的合身度。

4.服装裁剪:了解服装裁剪的工具、技术和步骤,包括纸样制作和布料裁剪等。

5.服装缝制:熟悉不同缝纫设备的使用和缝制技巧,如手缝、机缝、锁边等。

三、服装加工工艺知识1.服装拼接:了解不同拼接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如平缝、包缝、补片等。

2.服装织边:掌握不同织边方式的操作技巧,如反价边、码边、封边等。

3.服装装饰:了解服装装饰的方法和流程,如绣花、镶边、贴花等。

4.服装熨烫:熟悉不同面料的熨烫温度和方法,防止面料变形或烫伤。

5.服装整烫:了解不同服装类型的整烫要求和技巧,如西装、礼服等。

四、服装质量控制知识1.服装检验:了解有效的服装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安全性检测等。

2.服装质量标准:熟悉国家和行业关于服装质量的相关标准,以确保产品符合规范。

3.服装修复:掌握服装维修的技巧和方法,如更换扣子、修补破洞等。

4.服装包装:了解服装包装的要求和技巧,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完好。

5.服装售后服务:熟悉服装售后服务的流程和要点,以提供满意的售后体验。

五、服装工艺学与创新1.服装工艺与时尚:了解服装工艺与时尚趋势之间的关系,如如何将工艺应用于时尚设计中。

2.服装工艺与环保:掌握环保意识在服装工艺中的具体应用,如选用可持续材料、推行绿色制造等。

3.服装工艺与科技创新:了解服装工艺与科技的结合,如3D打印服装、智能穿戴等。

六、结语通过对服装工艺学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服装制作的要素和技巧,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帮助读者提升服装制作的能力和水平。

服装工效学重点资料讲解

服装工效学重点资料讲解

服装工效学重点工效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人类工效学: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2、服装工效学:从适合人体各种要求的角度出发,对服装创造提出要求,以数量化情报形式来为创造者服务,使设计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适合人体的需要,达到舒适、卫生的最大状态。

3、服装工效学的核心人-机-环境的定义:“人”——参与系统过程的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环境”——人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等等。

“服装”——人穿戴的一切内容,包括成品的材料品质、织造手段、整理工艺、着装技巧等。

4、衣服如何适应人:(1) 舒适感和满意:运动服要透气,活动量要大(2)有益健康:孕妇服装材料最好是天然的,而且不能过于紧身,装饰太多(3)安全性:登山服颜色要鲜明,要防风保暖,防水(4)高效能:孕妇防辐射服第二章、人体特征1、三条基准线:前正中线、后正中线、重心线2、三个基准面:(1)矢状切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2)额状切面:前后(3)水平切面:上下矢状面:所以与矢状切面平行的面水平切面:所有与基准水平切面平行的面3、关节:(1)一轴关节:仅绕X或Y方向单方向转动(肘关节)(2)二轴关节:可绕X+Y、X+Z、Y+Z两个方向转动(腕关节)(3)多轴关节:可绕X+Y+Z三个方向旋转(肩关节、股关节)4、女性皮下脂肪的沉积部位:臀、腹、大腿内侧、腰、胸部5、头身比:以头长为度量单位来衡量身长及其他肢体长度头身比:1:7/7.5 黄金比例:3:56、正常体与非正常体的区别:正常体——人体的腰节长、上体长、下肢长、上臂长、胸高点等基本符合正常比例;人体的肩宽、胸围、腰围、臀围等基本符合正常比例;骨骼与肌肉发育相对平衡非正常体——(特殊体型)按起因分:遗传型、职业型、残疾型按部位分:挺胸体、溜肩体、粗头颈、O型腿(1)挺胸体—躯体实际厚度与标准体相近,但躯体向后倾斜,胸部前突,身体的中心轴线向后倾斜。

服装工效学重点

服装工效学重点

工效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人类工效学: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2、服装工效学:从适合人体各种要求的角度出发,对服装创造提出要求,以数量化情报形式来为创造者服务,使设计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适合人体的需要,达到舒适、卫生的最大状态。

3、服装工效学的核心人-机-环境的定义:“人”——参与系统过程的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环境”——人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等等。

“服装”——人穿戴的一切内容,包括成品的材料品质、织造手段、整理工艺、着装技巧等。

4、衣服如何适应人:(1) 舒适感和满意:运动服要透气,活动量要大(2)有益健康:孕妇服装材料最好是天然的,而且不能过于紧身,装饰太多(3)安全性:登山服颜色要鲜明,要防风保暖,防水(4)高效能:孕妇防辐射服第二章、人体特征1、三条基准线:前正中线、后正中线、重心线2、三个基准面:(1)矢状切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2)额状切面:前后(3)水平切面:上下矢状面:所以与矢状切面平行的面水平切面:所有与基准水平切面平行的面3、关节:(1)一轴关节:仅绕X或Y方向单方向转动(肘关节)(2)二轴关节:可绕X+Y、X+Z、Y+Z两个方向转动(腕关节)(3)多轴关节:可绕X+Y+Z三个方向旋转(肩关节、股关节)4、女性皮下脂肪的沉积部位:臀、腹、大腿内侧、腰、胸部5、头身比:以头长为度量单位来衡量身长及其他肢体长度头身比:1:7/7.5 黄金比例:3:56、正常体与非正常体的区别:正常体——人体的腰节长、上体长、下肢长、上臂长、胸高点等基本符合正常比例;人体的肩宽、胸围、腰围、臀围等基本符合正常比例;骨骼与肌肉发育相对平衡非正常体——(特殊体型)按起因分:遗传型、职业型、残疾型按部位分:挺胸体、溜肩体、粗头颈、O型腿(1)挺胸体—躯体实际厚度与标准体相近,但躯体向后倾斜,胸部前突,身体的中心轴线向后倾斜。

服装工效学综述

服装工效学综述

服装工效学综述摘要:服装产生与人的各种需求。

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服用功能,还有很多特殊环境下的防护功能。

本文从防火服的种类入手,并分析了防火服的面料以及特点,从而尝试得出优化方案。

前言:防火服是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穿着的服装,必须具有良好的阻燃功能,以及隔热功能,才能够保证消防队员的人身安全。

一.防火服的主要类型1.消防避火服:消防避火服是消防员进入火场内扑救恶性火灾和抢险救援时穿着的防护服装,是消防员特种防护装备之一。

消防避火服具有良好的耐火焰、隔热性能,并具有材质轻、柔软性佳等优点。

该服装不仅适用于消防员在火场的火焰区进行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也可适用于玻璃、水泥、陶瓷等行业中的高温抢修时穿着,其用途广泛,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2.防火衣:为消防员穿越火区或长时间进入火焰区进行灭火、抢险救援时穿着而设计的防护服装。

3.消防隔热服:有时又称为(消防防护服)主要是针对消防队员或其它工作在高温场所的作业人员提供隔(防)热保护的服装。

它一般是由阻燃纤维织物与真空镀铝膜的复合材料混合在一起而制作成的,消防隔热服的特点:不含石棉,比重轻、强度高、阻燃、耐高温、抗热辐射、防水、耐磨、耐折、且对人体无害等,穿上该服装能有效地保障消防队员、高温场所作业人员即使接近热源也不会被酷热、火焰、蒸气而灼伤的一种保护服装。

4.防火防化服:消防防化服是专门为消防人员进入化学危险品或腐蚀性物质的火灾或事故现场进行灭火战斗、抢险救援时穿着的一种防护装备。

由阻燃防化层、防火隔热层、舒适层组成,具有应急呼叫和通信联络等多种功能。

5.消防战斗服和指挥服:为消防人员在火场免火中保护自己而设计的一种防护服装,它集阻燃、隔热、防水、透湿于一体,可有效保护消防员在免火时的人身安全。

二.防火服性能特点(1)阻燃防火性能:阻燃性质稳定,不会因为日晒,雨淋等外在因素而影响(2)良好的隔热性能:隔热性能避免了消防人员被热能辐射灼伤(3)防水透气性能:免火时,水在高温条件下会产生水蒸气,若消防服的透气性能不好,很容易将其烫伤。

服装工效学 重点整理

服装工效学 重点整理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尺测量正常呼吸时经乳头点的 水平围长。注:乳下垂中老年妇女应改用胸中点。 (7)腰围:定义:在肋弓和髂嵴之间经腰最细部位的水平围长。 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尺测量肋弓和髂嵴之间经腰最 细部位的水平围长。 (8)臀围:定义:臀部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长。 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右方,用软尺测量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高 度上的水平围长。 (9)总肩宽(后肩横弧):定义:左右肩峰点间的背部水平弧长。 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后方,用软尺测量左右肩峰点间的背部水 平弧长。 (10)全臂长:定义:从肩端点经肘点至中指指尖的长度。 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左右侧,用软尺测量从肩端点经肘点至中指 指尖的长度。
大腿根 D
贴身裙
直身裙
A 型裙
波浪裙
夹角 裙摆围
12.7° 96.09
15.3° 112.11
18° 123.86
19.58° 136.06
24.裙装结构满足步幅和膝围量应如何设计(P55) (1)将裙摆设计成超过最大需求量,如喇叭裙或细褶裙; (2)可在四周作折裥形式,将裙摆量设计成隐蔽形式,如筒裙; (3)在裙侧缝或前后中心处,作高于膝盖的开口,如贴体的筒裙。
人体净腰围 W*; 第三基本部位为人体胸腰差 B*—W*。 20.控制部位(P49) 概念:控制部位是指在设计服装规格时必须依据的主要部位。 举例:长度方面有身高、颈椎点高、坐姿颈椎点高、全臂长、腰围高;围度方面有胸围、腰围、 颈围、臂围、总肩宽。 21.宽松量的概念及分类(P52) 概念:宽松量指在服装平面制图中,为使服装适应人体运动机能而增加的余量。 分类:生理松量、动态适体松量(运动松量)、心理松量 22.人体侧部体表角及其对裙装侧部造型的影响(P54) 人体侧部体表角概念:人体某部位的水平线在侧部的位置点和 WL 线在侧部位置点的连线,与过 WL 线在侧部的位置点所画的垂直线的夹角。 对裙装侧部造型的影响:R0=l0*sina 式中:l0 为裙侧缝长,r0 为裙摆增量,a 为人体侧部体表角。l0 一定,r0 增加,a0 增加;r0 一定, a0 增加,l0 减少。 23.裙外轮廓形与裙摆围的关系(P55)

服装工效学复习提纲

服装工效学复习提纲
(4),由于运动等原因而产热量增加时,衣服内的气温、湿度也会增加。
(5),据测定,人体躯干中,背部和腹部的温度较高,湿度最低;胸部温度低,而湿度受外界影响很不稳定;人体的最高温、高湿部位大多在腋窝。
(6),通常衣服内气流几乎处于静态状态,流速大约为(25±15)cm/s
10什么是臂根切断面矢状切面、额状切面、基准水平切面矢状面水平切面(P7)(要看懂图)臂根切断面:
2、集束压P2——服装勒的太紧而产生的压力
3、面压P3——人们做动作时,服装和身体接触而产生的压力8知觉的特性及其概念(P96),服装消毒方法(P93)。
知觉的特性:
相对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组织性
知觉:
是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是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这种反映是个体以其已有经验为基础,对环境事物的主观解释。
人体比例:
人体各部分之间度量的比较称为人体比例。目前国际上通常用头身比作为人体比例的尺度,所谓头身比即以头长为长度单位来衡量身长及其他肢体长度。
控制部位:
控制部位是指在设计服装规格时必须依据的主要部位。长度方面有身高、颈椎点高、坐姿颈椎点高、全臂长、腰围高;维度方面有胸围、腰围、颈围、臂围、总肩宽。
22裤装上裆部运动松量设置的形式有哪些?举例说明(P60)。
1、纵向设置:
即是在裤装中主要增加直裆量。如宽松裤、裤装、睡裤、连衣裤等。
2、斜向设置:
即直裆量不增加,耳饰通过后上裆的困势及后翘来实现。如贴体裤、部分运动裤,运动松量转成上裆倾斜量,倾斜角为15°-20°。
3、纵向+斜向设置:
通常情况下,裤装的运动松量中既有纵向松量设置,又有斜向松量设置。
7、直角三脚平行规,用于测量不在同一平面的两点间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绝对值在0~1之间。|r|接近1时,两部位之间关系密切;r接近0时,两部位之间关系不大。
③可正可负:即正相关和负相关。
18.聚类分析(P44)
聚类分析结论
①人体所有部位可以分为两大类:长度部位和围度部位。
②长度部位包括上体长、手臂长、总体高、身高、下体长、前后腰节高等,这些部位之间的联系较大,其中总体高与身高关系最为密切;
3.服装工效学的核心人-机-环境的定义:
“人”之参与系统过程的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环境”指人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等等。
“服装”指人穿戴的一切内容,也包括成品的材料品质、织造手段、整理工艺、着装技巧等。
4.衣服适应人四点(P3)
(1)舒适感和满意:例如紧身衣物都采用弹性面料,这样既苗条也舒适。
测量仪器:人体测高仪。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后方,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右侧,用手移动人体测高仪的活动尺座,使活动直尺与头顶点相接触,测量从头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2)颈椎点高:定义:从颈椎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测量仪器:人体测高仪。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后方,并使活动直尺与矢状平面相平行,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的左右后方,移动活动直尺,测量从颈椎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3)腰围高:定义:从最小腰围处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测量仪器:人体测高仪。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前方,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右侧,采取下蹲姿势,移动活动直尺,测量从最小腰围处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4)坐姿颈椎点高:定义:从颈椎点至椅面的垂直距离。
测量仪器:坐高仪及人体测高仪。
前(12+5+5+12)/4%=8.5%
后(10+16+12+8)/4%=11.5%
腹臀宽与上裆宽
腹臀宽是人体腹部至臀沟的水平直线长度,裤装结构中与之相对应的是上裆宽。一般人体腹臀宽为0.24H*。
上裆宽=人体腹臀宽+少量松量-材料伸展量
上裆宽与下裆角的相关性
裤装下裆缝的垂直倾角是前后裆缝与纵向直线的交角。当前后下裆缝拼合时,裆部发生旋转性位移,此时,上裆宽CD增大,变化成C′D。
⑵裤装本身的下裆角,如果款式变化后, 下裆角改变, 就会引起上裆宽量的变化。上裆宽与下裆角成负相关关系。
直裆量的确定
据人体下体运动变量分析,人体后上裆部的运动变形率为20%左右。
做广播操时皮肤各部位的伸长量百分比计算得:
前(10+38)/2%=24%
后(24+20)/2%=22%
臀围大小的确定
由于人体臀部运动而使围度增加,因此下装在臀部应考虑这些变化而设置必要的宽松量。做广播操时上裆横向伸长量为:
基准线:
颈根线、上肢根线、肩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膝线
基准点:
头顶点 、颈椎点、颈侧点、肩峰点、桡骨点、茎突点、指尖点、肘点、乳点、 脐点、腹部前突点、臀部后突点、转子点、膝盖中心点、内踝点、外踝点、脚跟点、趾尖点
14.人体测量
静态计测(注意站姿、坐姿要求P33)
(1)身高:定义:从头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2)有益健康:例如婴童服装会采用纯棉、不带任何化学物质、无刺激的面料,这样会保护小孩娇嫩的皮肤。
(3)安全性:例如小孩帽子上的拉绳不能太长,以免其对自己做出伤害。
(4)高效性能:例如现在很多文胸都采用竹炭面料,增加了服装的透气性以及贴身衣物的舒适和安全。
5.三条基准线概念(P7)
(1)前正中线:位于人体前面,是沿体表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分界线。
(8)臀围:定义:臀部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长。
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右方,用软尺测量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高度上的水平围长。
(9)总肩宽(后肩横弧):定义:左右肩峰点间的背部水平弧长。
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后方,用软尺测量左右肩峰点间的背部水平弧长。
大腿
根D
贴身裙
直身裙
A型裙
波浪裙
夹角
12.7°
15.3°
18°
19.58°
裙摆围
96.09
112.11
123.86
136.06
24.裙装结构满足步幅和膝围量应如何设计(P55)
(1)将裙摆设计成超过最大需求量,如喇叭裙或细褶裙;
(2)可在四周作折裥形式,将裙摆量设计成隐蔽形式,如筒裙;
(3)在裙侧缝或前后中心处,作高于膝盖的开口,如贴体的筒裙。
25.裤装结构与人体静态的关系(P56)
(1)前、后上裆的倾斜角与人体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2)F”H”至点B”H”为裤装裆宽,两者间有着密切的吻合关系;
(3)裤装臀围松量分配可以是前部占30%,后部占40%,裆宽部分占30%。
26.上裆部松量设置(P59)
上裆宽的决定因素:
⑴人体的腹臀宽,即人体的前腹至臀沟之间的厚度,这个因素是固定值,只要人体确定后, 这个量就基本上确定不变了。上裆宽=人体腹臀宽+少量松量-材料伸展量。
③围度部位包括胸围、腰围、臀围、颈围、前胸宽、后背宽、总肩宽等,这些部位之间联系较大,其中胸围与腰围关系最为密切,而围度部位与长度部位基本不相关。
19.基本部位(P45)
第一基本部位为身高h;
第二基本部位为人体净胸围B*
人体净腰围W*;
第三基本部位为人体胸腰差B*—W*。
20.控制部位(P49)
概念:控制部位是指在设计服装规格时必须依据的主要部位。
(8)弯角三角平行规:用于测量额矢状弦,额矢状弧的高;
(9)弯角规:由弯角、主尺和尺框等组成,测量范围0~300mm,能进行人体和骨骼测量。
(10)可变式人体截面测量仪:用于测量人体水平横截面和垂直横截面的工具。
非接触式:(1)人体轮廓线摄影机
(2)莫尔体型描绘仪
(3)三维人体扫描仪
13.基准点、基准线(P30-31)
28.袖窿与袖山的配伍(P63 参考作业)
袖山与袖窿的配伍:
包括两者的形状配伍与数量配伍。
当贴合区域越大,则袖山越合体;通常的结构设计量为:前袖空隙小,注重的是合体性;后袖空隙大则注重的是舒适性。
袖山与袖窿的数量配伍主要考虑袖山的缝缩量:
缝缩量=袖山弧长-AH
(6)胸围:定义:经乳头点的胸部水平围长。注:被测者是(否)戴胸罩。
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尺测量正常呼吸时经乳头点的水平围长。注:乳下垂中老年妇女应改用胸中点。
(7)腰围:定义:在肋弓和髂嵴之间经腰最细部位的水平围长。
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尺测量肋弓和髂嵴之间经腰最细部位的水平围长。
(10)全臂长:定义:从肩端点经肘点至中指指尖的长度。
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左右侧,用软尺测量从肩端点经肘点至中指指尖的长度。
人体动态变形计测(P35-36)
(1)未拉伸线法(皮肤线性变形)
(2)捺印法(皮肤面积变形)
(3)石膏带法(皮肤面积变形)
(4)剪口法
(5)摄影摄像法
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
1.人类工效学的定义:(P2)
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2.服装工效学的定义:(P2)
从适合人体的各种要求的角度出发,对服装创造提出要求,以数量化情报形式来为创造者服务,使设计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适合人体的需要,达到舒适卫生的最大状态。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坐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后方,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右侧,移动活动直尺,测量从从颈椎点至椅面的垂直距离。
(5)颈围:定义:以喉结下2cm为起点,经颈椎点至起点的围长。
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坐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尺测量以喉结下2cm为起点,经颈椎点至起点的围长。
(3)基准水平切面:处于腰围位置,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7.关节分类(P12)
根据关节面的形态和运动形式分为一轴关节(如肘关节)、二轴关节(如腕关节)和多轴关节(如肩关节、骨关节)。
8.脂肪部位(P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臀、腹、大腿内侧、腰部、胸部
9.头身比(P18)
所谓头身比即以头长为度量单位来衡量身长及其他肢体长度。
举例:长度方面有身高、颈椎点高、坐姿颈椎点高、全臂长、腰围高;围度方面有胸围、腰围、颈围、臂围、总肩宽。
21.宽松量的概念及分类(P52)
概念:宽松量指在服装平面制图中,为使服装适应人体运动机能而增加的余量。
分类:生理松量、动态适体松量(运动松量)、心理松量
22.人体侧部体表角及其对裙装侧部造型的影响(P54)
头身比:1:7/7.5 黄金比例:3:5
10.认识特殊体与正常体的区别(P21)
挺胸体—躯体实际厚度与标准体相近,但躯体向后倾斜,胸部前突,身体的中心轴线向后倾斜。
驼背体—胸部单薄,颈部和北部都比标准体向前倾斜,肩胛骨成拱形,手臀前垂。
凸肚体—腹部突出,臀部并不显著突出,腰部中心轴向后倒。
凸臀体—臀部丰满突出,腰部中心轴倾斜。
(2)后正中线:位于人体后面,是沿体表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分界线。
(3)重心线:是从左右侧面看过去,通过体表上的头顶、耳垂、颈前部、胴体中间、膝盖下端,足底中点的铅垂线。
6.三个基准面概念(P7)
(1)矢状切面:通过人体前面正中的基准垂直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