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唱歌能力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音乐是人类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另一套符号系统。
对学前儿童来说,最容易接受的一个信息交流途径就是音乐。
认真从事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就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音乐发展心理学家哈格里夫斯,英国的心理学家舒特——戴森,美国音乐心理学家戈登等人。
(一)学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舒特——戴森) 0——1岁,对音乐作出各种反应1——2岁,自发的、本能的“创作”歌曲2——3岁,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段模仿的唱出3——4岁,能感知旋律轮廓,如果此时开始学习某种乐器的演奏,可以培养绝对音高感4——5岁,能辨别音高、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5——6岁,能辨别理解响亮之声和柔和之声,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式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6——7岁,在唱歌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的音乐好听(二)对音乐的反应穆格于1976年对6个月——5.5岁的儿童的音乐能力发展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主动的对音乐作出反应,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音乐。
表现为他们会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并作出高兴乃至惊喜的表情。
2、6个月——1岁,伴随音乐,儿童会连续的晃动身体。
但在这个阶段早期,婴儿可能只是对纯音响作出反应,到一周岁时,才会对较鲜明的节奏作出相应的反应。
3、1岁左右儿童开始发声的唱歌,这种唱歌称为“咿呀之歌”。
所谓咿呀之歌,它是一种类似说话和简单的歌唱,其特点a、有变化的音高b、用一个元音或很少的音节唱出的 c、在音节系统和节奏组织上还是不定型的、杂乱的,停顿只是呼吸的需要。
注意:当听到咿呀之歌时,大人要高兴的看着孩子,模仿孩子的声音和唱法,让孩子与你产生目光对视,这样会促进孩子以后有意识的去唱。
4、1岁以后的儿童对声音刺激的反应表现出明显的进步,不同类型的身体活动明显增加。
1.5岁左右的儿童已有试图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节奏相协调的迹象,同时也表现出与大人一起跳舞的意向。
学前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特点
音域仍在扩展,自然音域在c1~c2之间, 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唱歌机会的增多,音域 可扩展到a~d2之间,个别可能发展到更宽。 儿童音域发展的个别差异仍然存在,特别 是女孩能唱出很高的音,但也有个别儿童 连唱a1都有点勉强。
• 能唱3/4和6/8拍的歌曲,也能掌握相应的 节奏,甚至也能够较好地掌握带附点的节 奏和切分节奏。
第6页
(三)节奏、节拍方面
歌唱已经初步显现出了节奏的意识,但这种 意识还很模糊,而且大多与歌词中的节奏有关, 所掌握的歌曲节奏也还十分有限。如果歌曲的节 奏能够与儿童自身的生理活动,如心跳、呼吸、 脉搏的节奏等相适应,或与儿童的身体动作,如 走路、跑步等的节奏相协调,儿童掌握起来也比 较轻松。因此,一般由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 分音符所构成的歌曲节奏,是比较容易被这个年 龄段的儿童所接受的。
第14页
(五)呼吸方面
一般能够学会歌唱时呼吸自然而迅速,不耸肩,不发 出响的吸气声,能有节制地消耗气息,能按照音乐的意 思来换气,不中断音乐的句子。
已发展起了一定的表现意识,已能较熟练地应用一些
简单的表现技能。对歌曲的形象、内容、情感的体验理解
能力也增强了。不仅更加积极主动地在歌唱中运用声音变
化来表达感情,而且也能表现比较细致和复杂的音乐形象。
(二)音域方面
第3页
一般来说,2岁以前的儿童还 处于嗓音游戏阶段,歌唱和说 话正在逐步从嗓音游戏中分化 出来,很少有人能够完整地歌 唱,因此还谈不到音域发展的 问题。
2岁以后,儿童开始努力变化自己的发音,唱一些短小的歌曲 或歌曲的片断,音域有限,大约在d1~g1之间(即C调的2~ 5)。
(三) 旋律方面
(五)呼吸方面
呼吸
气息保持的时间较以前有所延长,能够按乐 曲的情绪要求较自然地换气。但即使到了6岁, 肺活量和控制气息的能力还很有限,如果所 唱歌曲句子太长,速度又太慢,还是会感到 困难。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特点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特点1.游戏性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注重通过游戏活动进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音乐学习。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乐趣和美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整体性和综合性: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整体音乐能力,包括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
通过培养幼儿的整体音乐素养,促进他们在音乐活动中的身心全面发展。
3.动手参与性: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感。
通过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实际操作,加强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培养他们的音乐技能。
4.身心互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将音乐活动与身心活动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
通过音乐活动能促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宣泄和升华,增进幼儿的情感交流和社交能力。
5.情景教学: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注重利用情景教学的方法,使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方式,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情景教学,能帮助幼儿在丰富的情境中探索和发现音乐。
6.多元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注重音乐活动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通过引入不同的音乐形式、风格和文化,拓宽幼儿的音乐视野,培养幼儿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7.微课时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一般采用短小精悍的微课时进行,每次活动时间较短,但频次较多。
通过微课时的组织,能够保持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和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音乐能力。
8.自主性和个别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特长。
教师在音乐教育中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度,让幼儿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展示自己的音乐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9.和谐性和愉悦感: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追求音乐教育和幼儿心理发展的和谐统一、通过音乐活动的设计,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愉悦,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快乐健康的心态。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具有游戏性强、整体性和综合性、动手参与性、身心互动、情景教学、多元化、微课时化、自主性和个别化、和谐性和愉悦感等特点。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特点与方法总结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特点与方法总结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特点与方法总结一、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特点1. 多样性: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多样性。
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包括唱歌、跳舞,还有打击乐器、合奏、合唱等多种形式,以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
2. 游戏性: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注重游戏性,通过各种有趣的音乐游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其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循序渐进: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渗透音乐元素和音乐知识,引导幼儿自主发现和体验音乐的美妙。
4. 情感导向:音乐教学活动注重情感导向,通过音乐的魅力,引导幼儿表达情感、陶冶情操,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品质。
二、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方法总结1. 利用游戏激发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融入故事情境: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丰富的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乐趣。
3. 多感官体验:音乐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多感官的体验,让幼儿通过听、唱、跳、做等方式全面感知和理解音乐。
4. 合作共赏: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团队的力量。
5. 鼓励表演表达:音乐教学应当鼓励幼儿展示自我,通过表演表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舞台魅力。
6. 适时引导情感表达:在音乐教学中适时引导幼儿表达特定的情感,帮助他们认识并理解情感的表达方式。
个人观点和理解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特点与方法兼具了娱乐性和教育性,能够全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欣赏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过程中获得愉悦和成长。
总结回顾通过对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特点和方法的总结,可以看出其在培养幼儿的兴趣、情感和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其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操。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在日常教学中应得到重视,并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能力的培养摘要:加强幼儿歌曲歌唱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认真对待。
同时,根据现代幼儿园师资人才的培养和就业需求,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教学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发展,还能促进学生进行幼儿歌曲演唱学习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为幼儿园歌唱教学服务。
关键词:幼儿歌曲特点;演唱技能训练;歌唱能力培养1、幼儿歌曲的特点1.1符合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幼儿阶段正处在人的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充满稚气、思想单纯、性格活泼、行为好动。
因此,幼儿歌曲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音乐形式简洁明了,歌词内容浅显易懂、节奏简单而鲜明、赋予想象,能充分体现和抒发幼儿富有童心的思想感情,并易于幼儿演唱。
具有单纯、简洁、天真等特点。
1.2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幼儿歌曲要从幼儿的视角、认知、感知出发,贴近幼儿的生活,用幼儿的审美心理和行为方式,表现幼儿的志趣与乐趣,体现幼儿的情趣与意趣。
2、幼儿歌曲的演唱技能训练2.1幼儿歌曲演唱时的声音状态在声乐课学习中,通常以呼吸、声带、共鸣作为学习歌唱的三要素。
也就是说,在歌唱时既要有气息的支持,又要保持喉咙放松,正确地发声,同时还要有充分的头腔共鸣。
由于幼儿歌曲旋律简单、音域不宽,所以在教幼儿演唱时,不需要过分强调发声练习的技术性,而是要引导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并结合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2幼儿歌曲演唱时的发声练习为了提高幼儿演唱歌曲的能力,进行歌唱的基本技能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心理和年龄发育不成熟,接受能力有限。
所以在教幼儿歌唱时,发声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安排在每节课的开头,尽量少而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2.2.1小班幼儿的发声练习在教这个年龄段幼儿唱歌时,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趣味性强的发声练习,借助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
单元三 学前儿童歌唱活动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分册)》教案
音准是幼儿园歌唱教学的难点。
造成学前儿童歌唱音不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有以下几点:(1)由于儿童的听觉分化能力比较差,还难以分辨歌曲中音的高低。
(2)儿童发声器官的协调、控制能力还比较差。
(3)儿童歌唱时的呼吸支持能力、歌唱的注意力及过分紧张情绪都可能是造成儿童音准困难的主客观原因。
因此,要培养和训练儿童的音准,必须注意要让儿童获得音准的印象,而教师的演唱和琴声正是儿童获得听觉印象的主要来源和依据。
此外,还要注意儿童发声器官的协调能力,在听和唱两方面的互相配合中来加强儿童音准感的培养。
(六)协调一致协调一致是指在集体歌唱活动中,儿童能够掌握一些正确的与他人合作的技能。
具体表现为歌唱时不使自己的声音突出,在不同歌唱表演形式中,能够做到准确地与他人、其他声部相衔接,保持在音量、音色、节奏等方面的协调,以及声音表情、脸部表情和动作表情等方面的和谐一致。
(七)保护嗓音关于嗓音保护的一些基本和简单的知识,也是可以让学前儿童掌握和理解的。
它包括不大声喊叫着歌唱;不在剧烈运动时(或剧烈运动后)大声地歌唱;不长时间地连续歌唱;不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歌唱;不在感冒、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时歌唱;等等。
(八)表情儿童有表情地歌唱,主要体现在儿童的歌声、自然的面部表情,以及随音乐而产生的轻微的身体动作中,而不是做作或外加的“假笑”,以及过分的身体摇晃。
组织儿童歌唱的主要目的是使他们能在歌唱活动中得到身心健康的发展,能有良好的歌唱习惯,能掌握最简单的表达感情的方法;绝不能离开幼儿的实际水平,单纯追求技能技巧的提高,进行枯燥乏味的机械训练。
模块二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歌唱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要选择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歌曲;而歌曲是由歌词与曲调组合而成的,所以为学前儿童选择歌唱教材时应该注意歌词与曲调两个方面。
一、歌词方面的内容与选择为儿童选择的歌曲,其歌词应是有趣、易记且能为儿童所理解的,这样的歌词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动物、植物、交通工具、自然现象、儿童自己的身体部位、一些押韵的句子、象声词、语气词等。
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及其特点
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及其特点歌唱活动是幼儿最常见和最喜爱的音乐形式。
在愉快的歌唱活动中,幼儿不仅能获得充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还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验。
因此,组织好歌唱活动对幼儿音乐素养的提升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了解各年龄阶段幼儿歌唱能力的水平和特点是开展幼儿歌唱活动的基本前提。
根据已有研究,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歌词虽然3~4岁左右的幼儿的语言发展有了很大进步,已经能够完整地掌握比较简短的句子或者是较长歌曲中相对完整的片段,但是他们对歌词含义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之听辨和发音能力较弱,所以一旦遇到他们不理解的字词时,往往会吐字不清。
4~5岁幼儿一般都能比较完整、准确地再现熟悉歌曲中的歌词,而且对歌词的听辨、理解、记忆和再认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唱错字、发错字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变,只是仍会唱错不太能理解的歌词,如将“我们的生活多愉快”唱成“我们的生活多一块”。
5~6岁幼儿能记住更长、更复杂的歌词,对词义的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歌词的发音、咬字、吐字方面表现得更趋完善。
他们可以比较完整、准确的再现熟悉歌曲的歌词,唱错字、发错音的情况大大减少,对于一时唱错或发错音的字、词也能够进行自我调整。
二、音域音域是指歌唱者在表现音乐作品时能够发出的最低音与最高音之间的范围。
幼儿的歌唱音域比成人狭窄,只有在歌唱音域的范围内,幼儿才能舒适地唱出旋律,更准确地把握音准和节奏。
3~4岁幼儿能自然哼唱的音域一般为c1-a1,其中唱起来最舒服、轻松的音域是在d1-g1之间。
一些幼儿的音域可能稍宽或偏高一些,也有个别幼儿的音域偏窄,仅能唱出3个音左右。
4~5岁幼儿的音域一般为c1-b1,但如果这个高度处于强拍上,又有较长的时值,或者在同一首歌中多次出现时,大多数幼儿会感到吃力,难以胜任而“走音”。
同样,对于偏低的音如b和a,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也是不易唱好。
5~6岁幼儿一般可以唱到c1-c2,个别幼儿甚至更宽,特别是女生能唱出较高的音,如d2甚至e2、f2,但是也有个别幼儿唱a1都有困难。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音乐是人类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另一套符号系统。
对学前儿童来说,最容易接受的一个信息交流途径就是音乐。
认真从事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就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音乐发展心理学家哈格里夫斯,英国的心理学家舒特——戴森,美国音乐心理学家戈登等人。
(一)学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舒特——戴森) 0——1岁,对音乐作出各种反应1——2岁,自发的、本能的“创作”歌曲2——3岁,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段模仿的唱出3——4岁,能感知旋律轮廓,如果此时开始学习某种乐器的演奏,可以培养绝对音高感4——5岁,能辨别音高、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5——6岁,能辨别理解响亮之声和柔和之声,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式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6——7岁,在唱歌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的音乐好听(二)对音乐的反应穆格于1976年对6个月——5.5岁的儿童的音乐能力发展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主动的对音乐作出反应,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音乐。
表现为他们会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并作出高兴乃至惊喜的表情。
2、6个月——1岁,伴随音乐,儿童会连续的晃动身体。
但在这个阶段早期,婴儿可能只是对纯音响作出反应,到一周岁时,才会对较鲜明的节奏作出相应的反应。
3、1岁左右儿童开始发声的唱歌,这种唱歌称为“咿呀之歌”。
所谓咿呀之歌,它是一种类似说话和简单的歌唱,其特点a、有变化的音高b、用一个元音或很少的音节唱出的 c、在音节系统和节奏组织上还是不定型的、杂乱的,停顿只是呼吸的需要。
注意:当听到咿呀之歌时,大人要高兴的看着孩子,模仿孩子的声音和唱法,让孩子与你产生目光对视,这样会促进孩子以后有意识的去唱。
4、1岁以后的儿童对声音刺激的反应表现出明显的进步,不同类型的身体活动明显增加。
3~4岁幼儿的音域特点
3~4岁幼儿的音域特点3~4岁幼儿的音域特点主要表现在他们的语言发展和发声能力上。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语言能力在不断发展,他们开始尝试模仿成人说话的方式,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语言基础。
因此,他们的音域特点可以总结如下:1. 发音清晰度不高:3~4岁的幼儿在发音上往往还不够准确,容易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
这是因为他们的口腔肌肉和舌头运动能力还不够发达,无法完全控制发音器官来产生清晰的音素。
2. 语音表达能力增强:随着语言能力的逐步提升,3~4岁的幼儿开始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且能够运用一定的语音规则来构建句子。
虽然他们的语言表达还有限制,但已经能够通过简单的语言来与他人进行交流。
3. 语音模仿能力强: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模仿成人的语音和语调,尝试复制他们所听到的声音。
他们会不断地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模仿大人的说话方式,这对于他们的语言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 语音节奏感不稳定:3~4岁的幼儿在说话时往往会出现节奏感不稳定的情况,有时会出现语速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节奏感还不够成熟,无法准确把握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5. 语音音量控制不稳定:幼儿在这个阶段的音量控制往往不够稳定,有时会说得太大声,有时又会说得太小声。
这与他们的口腔肌肉力量和呼吸控制能力有关,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训练来改善。
在这一音域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展讨论如何帮助3~4岁幼儿发展良好的语言能力。
首先,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与幼儿互动的方式来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如与他们进行简单的对话、阅读绘本、唱歌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音模仿能力和语音节奏感。
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也要及时指出他们说话中的错误,并给予正确的示范和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改进发音准确度。
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如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鼓励幼儿参与各种语言活动等。
幼儿唱歌能力发展的特点
幼儿唱歌能力发展的特点一、三岁幼儿唱歌能力发展的特点(一)音域方面三至四岁的幼儿,一般可唱五至六个音c1—a1(C调的1—6),其中听起来最舒服的声音是在d1—g1(C调的2—5)之间。
有个别3岁多的孩子音域较宽、偏高,能唱到c2,也有个别的幼儿音域很窄、偏低,仅能唱a—c1(C调的6—1)三个音(二)音量方面三岁幼儿音量比较小,但到四岁时,音量有明显增加。
(三)音色方面幼儿的音色比较清澈、透明,这与其体型、共鸣器官有关。
幼儿的头部比例较大,头腔共鸣较多,特别三岁左右的幼儿,唱歌的声音非常甜美,即所谓的奶声奶气(四)唱歌技能的发展方面1.掌握歌词与吐字方面三岁的幼儿语言已有相当的发展,能朗诵儿歌。
幼儿在学唱歌的过程中,最先学会的是歌词。
有的幼儿,曲调虽唱的不准,但歌词却一点不错2.节奏与速度方面三岁幼儿所唱的歌曲,节奏比较简单,多为四分、八分、二分音符所构成。
小班幼儿总的来讲,唱歌的速度不快,对歌曲的速度有时掌握的不准。
3.呼吸方面三岁多的幼儿,肺活量小,呼吸的短促,加上还不懂得节省地使用气息,因此有的幼儿常会唱上两三个字就换气,甚至有个别的幼儿一字一停顿地类似念儿歌或讲话似地唱歌。
因此,在教幼儿唱歌时,应注意教会他们能用延长的声音唱。
4.音准方面幼儿唱歌技能中最难掌握的可以说是音准问题了。
小班幼儿唱歌能力发展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学期初学唱的一首短小歌曲,无伴奏独自唱时,仅8%的幼儿能完全唱准音,学期末重复唱同一首歌,仅仅有20%的幼儿能完全唱准音,可见音准是唱歌技能中的难点。
所选歌曲的音域超过幼儿的能力,定调不适合,曲调难度大,或幼儿精神不足,已出现疲劳现象、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听觉有问题等,这一切都会影响到幼儿唱准音。
因此,教师应从多方面予以注意。
5.协调一致方面在集体一道唱歌时,要使自己的声音能与周围人,如老师的歌声、小朋友的歌声,或琴声取得协调一致,就需要求幼儿在唱歌时不仅能听自己的声音,而且还要听别人的声音或琴声,这对三岁多的幼儿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幼儿歌唱概述
语
言 与 认 知 的 发
有 利 于 幼 儿
展
第5 页
1
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歌唱教学中的歌曲含有很多优秀的艺术 性语言,幼儿可有效地积累词汇,增强对文学 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有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 良好的歌唱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感知能 力、记忆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 整个认知系统的健康发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 的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生产信息的意向,并 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对歌词的听辨、理解、记忆 的能力已有了较大的提高, 可以比较完整、准确地再现 熟悉歌曲中的歌词。
第 12 页
音域仍在扩展,自然音域为c1~
音 域 方 面
幼儿开始努力变化自己的 发音,唱一些短小的歌曲 或歌曲的片断,音域有限 ,大约在d1~g1之间(即
2 岁以后
5 ~6岁
c2之间(即简谱中C调的1~1),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唱歌的机会
一些积极的信念和价值观等。
有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幼儿在感受和表现歌曲时,会有意识地使自
己的身体活动与音乐相一致。
例如,幼儿在欣赏、理解歌曲时会不断获得由歌
曲引起的联想、体验,并逐渐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区
别,在比较中产生简单的自我评价。这些都有利于培
养幼儿自信、自尊、乐群、宽容等个性品质。
第8 页
但这种意识还很模糊, 能初步理解和掌握;
而且大多与歌词中的
不仅能掌握四分、八
节奏有关,所掌握的
分音符的歌曲节奏,
歌曲节奏十分有限。
还能较准确地再现二
到了小班末期,90%
3-6岁幼儿艺术领域(音乐、美术)发展特点
3-6岁幼儿艺术领域(音乐、美术)发展特点每个幼儿都有热爱美好事物的天性和学习艺术的潜能。
艺术活动的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听觉形象、视觉形象)、想像性、活动性等特点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由于幼儿的语言能力不足,艺术活动经常成为他们表达对周围事物认识和情感态度的方式与手段,幼儿需要在听觉、视觉、肢体运动及言语的充分协调下,获得艺术体验。
幼儿对鲜明而有特点的节奏、音响和舞蹈律动具有浓厚的兴趣,节奏性活动是幼儿阶段主要的音乐活动,幼儿的发声器官稚嫩、尚处在发育初期,听觉分辨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逐渐精细的过程,因此,他们开始歌唱时往往不易唱准音调,且音域较窄,幼儿阶段是音乐感受能力,特别是听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应通过各种综合性艺术活动开发幼儿音乐潜能。
(一)3-4岁幼儿年龄特点3——4岁的幼儿,初步有了想把歌曲唱好的愿望,他们比较喜欢歌曲中生动、形象的象声词部分,也喜欢唱歌曲中再三重复的部分,但由于他们辨别声音的细微差别的能力差,往往由于不能区别发音上的细微变化,而不能学会正确发音,唱歌常常变成“说歌”。
同时,幼儿由于肺活量小,呼吸短促,还不能根据乐曲的需要來换气,经常是一字一换,并且速度太快或太慢的歌曲都唱不了,节奏过于密集或过于舒缓的的歌曲也难以胜任。
在集体歌唱时还不会互相配合,往往是自顾自地按照各自的音高和速度来唱,不会顾及整体的音乐效果,不容易整齐,也不懂得通过改变声音的强弱、快慢、及声音表情来表达音乐的情绪。
3——4岁孩子:已经基本上能合拍地做动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模仿小兔子跳、大象摔鼻子等律动动作,还能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和舞蹈。
他们在随音乐做动作时,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和要求下,能够注意到音乐的性质及速度的变化,并且逐步地会根据音乐的变化而用相应地动作变化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例如,音乐速度加快动作就加快,音乐速度渐慢则动作也放慢;音乐是连贯、平稳的,动作也做的连贯、平稳;音乐活泼、跳跃,动作也活泼跳跃。
幼儿园歌唱活动目标
幼儿园歌唱活动目标幼儿园歌唱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开发幼儿的听觉、语言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情感交流能力。
以下是关于幼儿园歌唱活动目标的700字详细阐述: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幼儿园歌唱活动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和目标。
1. 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幼儿园阶段是幼儿音乐兴趣的关键时期,通过歌唱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热爱。
2. 开发幼儿的听觉能力:幼儿通过歌唱活动,可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
通过听音乐、唱歌,可以让幼儿更加敏感地观察声音、辨别音高、节奏及音色等,从而开发幼儿的听觉功能。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歌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幼儿在唱歌过程中可以学习和模仿歌曲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唱歌可以培养幼儿的音节感知和语音准确性,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4. 提高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歌唱活动通常以集体形式进行,要求幼儿共同学唱、合唱。
通过集体合唱,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公众表达能力,学会与他人协作并共同完成任务。
5. 提升幼儿的情感交流能力:幼儿在歌唱活动中可以通过表演、舞蹈等形式进行情感的表达和交流。
唱歌可以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促进情绪的宣泄和情感交流,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6.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歌曲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形式,通过歌唱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在音乐的启发和引导下,可以创造新的歌曲、编排新的舞蹈动作,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7.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通过歌唱活动,可以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音乐、歌曲及相关艺术形式的美。
幼儿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味,提高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歌唱活动目标是多方面的,旨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开发幼儿的听觉、语言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情感交流能力。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有哪些特点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有哪些特点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在幼儿园阶段,音乐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全面,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以下将讨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几个特点。
首先,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以游戏为主导的。
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参与音乐活动,如唱歌、跳舞和演奏简单乐器等。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享受音乐的乐趣,感受音乐的魅力。
游戏的形式使音乐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次,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注重综合性。
在音乐教育中,幼儿不仅可以唱歌和跳舞,还可以通过视觉、触觉等多元感官来感受音乐。
比如,他们可以通过观看音乐剧和音乐会来欣赏音乐的表演,通过触摸乐器和制作简单乐器来体验音乐的乐器性质。
这样的综合性教育有助于幼儿全面地了解和体验音乐。
此外,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注重情感教育。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通过音乐可以表达和传递情感。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鼓励幼儿用歌声和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绪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通过音乐教育,幼儿可以学会感受和理解各种情感,培养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最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强调团队合作。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需要与其他幼儿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一项音乐任务。
例如,他们可以一起合唱歌曲或者一起编排舞蹈。
通过合作,幼儿可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声音,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具有游戏性、综合性、情感性和合作性的特点。
幼儿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可以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仅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还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4--6岁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4-6岁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管厝幼儿园:陈晓阳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发展幼儿4-6岁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必需了解音乐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4-6岁这很关键的一的时期,孩子对各方面的认识也在老师与家长的引导,老师的培养下慢慢的成长。
您知道孩子的音乐能力怎么在这一时期发展吗?又该如何提高4-6岁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是没个老师和家长都必需重视的问题。
儿童的生活离不开音乐,在儿童的音乐启蒙过程中,我们应努力探索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创造出生动、富有美感、利于启发、卓有成效的音乐活动形式,包括倾听音乐、歌曲教唱、节奏活动、音乐游戏等。
让孩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利用音乐充分开发幼儿的思维、智力、感知觉,锻炼提高儿童的心理品质,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音乐才能。
音乐是一系列的按一定规律以表达客观情景和人类内心体验、感受为目的的先后或同时奏出的乐音组合,与文学、绘画、雕塑、舞蹈。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它借助于声音这一物质材料建筑一个音响世界,作用于人的情绪和思想境界上达到某种沟通,作用于人的心灵。
音乐离不开声音,没有声音也谈不到音乐。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儿童满怀着好奇心和探究的心理来到这个世界,他们睁开眼睛就要寻觅鲜艳、明快的色彩,看五彩缤纷世界;他们的耳朵就要倾听母亲的声音和生活中丰富多变的音响。
开始有了初步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由此,审美教育是幼儿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2、优美、动听、活泼的音乐便是满足他们听觉需要的最好刺激。
儿童终日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一块积木、一堆沙土、一只小动物等这些简单的事物都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想象天地,他们可以为此而编出许多充满童稚的故事。
3、生动形象、富有感情的音乐旋律与节奏,尤其是一些描述性的、模拟性的音乐,更是发挥儿童想象力的好材料,他们可以为自己以后如何鉴赏美的事物,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埋下伏笔。
音乐教育对发展幼儿创造想象力、感知能力,丰富儿童情感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单元三 学前儿童歌唱活动
(五)呼吸方面
对气息控制的能力较弱,不能根据乐句的需要换气, 常根据自己使用气息的情况来换气,因此在歌唱中常因 换气而中断句子、中断词意
(六)合作协调性方面
在集体歌唱时不会互相配合。但到小班后期,基本 懂得在音量、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与集体相一致。
单元三
二、4-5岁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
(一)歌词方面
(3)知道如何用歌唱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4)能够理解各种集体歌唱表演形式所需的合作协调
要求,知道如何在集体歌唱活动中与他人协调。
单元三
二、学前儿童歌唱活动的目标
(一)学前儿童歌唱活动的总体目标
学 前 儿 童 歌 唱 活 动
2.情感与态度目标
(1)能够体验并努力追求参与各种歌唱活动的快乐。
(2)能够体验并努力追求唱出美好的声音的快乐。
(2)能够较自然地运用声音表情,唱出适度、美好 的声音。
(3)能够运用带有一定创造性地歌唱表现方式。
(4)能够在歌唱时自然地运用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 表情。
(5)能够在集体歌唱活动中控制和调节自己唱出的 声音,使之与他人协调。
单元三
二、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
(二)学前儿童歌唱活动年龄阶段目标
1.小班
(3)能够体验并努力追求与他人用歌唱的方式进行 交流的快乐。 (4)能够体验并努力追求集体歌唱活动中的声音和 谐与情感默契的快乐。
单元三
二、学前儿童歌唱活动的目标
(一)学前儿童歌唱活动的总体目标
3.操作技能目标
(1)能够基本正确地再现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较正 确地咬字、吐字和呼吸。
学 前 儿 童 歌 唱 活 动
(六)合作协调性方面
能够比较协调地参与集体歌唱,注意在速度、力 度、音色和表情等方面与集体一致,并能协调地进行 分唱和齐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唱歌能力发展的特点
一、三岁幼儿唱歌能力发展的特点
(一)音域方面
三至四岁的幼儿,一般可唱五至六个音c1—a1(C调的1—6),其中听起来最舒服的声音是在d1—g1(C调的2—5)之间。
有个别3岁多的孩子音域较宽、偏高,能唱到c2,也有个别的幼儿音域很窄、偏低,仅能唱a—c1(C调的6—1)三个音
(二)音量方面
三岁幼儿音量比较小,但到四岁时,音量有明显增加。
(三)音色方面
幼儿的音色比较清澈、透明,这与其体型、共鸣器官有关。
幼儿的头部比例较大,头腔共鸣较多,特别三岁左右的幼儿,唱歌的声音非常甜美,即所谓的奶声奶气
(四)唱歌技能的发展方面
1.掌握歌词与吐字方面
三岁的幼儿语言已有相当的发展,能朗诵儿歌。
幼儿在学唱歌的过程中,最先学会的是歌词。
有的幼儿,曲调虽唱的不准,但歌词却一点不错
2.节奏与速度方面
三岁幼儿所唱的歌曲,节奏比较简单,多为四分、八分、二分音符所构成。
小班幼
儿总的来讲,唱歌的速度不快,对歌曲的速度有时掌握的不准。
3.呼吸方面
三岁多的幼儿,肺活量小,呼吸的短促,加上还不懂得节省地使用气息,因此有的
幼儿常会唱上两三个字就换气,甚至有个别的幼儿一字一停顿地类似念儿歌或讲话
似地唱歌。
因此,在教幼儿唱歌时,应注意教会他们能用延长的声音唱。
4.音准方面
幼儿唱歌技能中最难掌握的可以说是音准问题了。
小班幼儿唱歌能力发展的研究报
告中指出,学期初学唱的一首短小歌曲,无伴奏独自唱时,仅8%的幼儿能完全唱
准音,学期末重复唱同一首歌,仅仅有20%的幼儿能完全唱准音,可见音准是唱歌
技能中的难点。
所选歌曲的音域超过幼儿的能力,定调不适合,曲调难度大,或幼
儿精神不足,已出现疲劳现象、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听觉有问题等,这一切都会影响
到幼儿唱准音。
因此,教师应从多方面予以注意。
5.协调一致方面
在集体一道唱歌时,要使自己的声音能与周围人,如老师的歌声、小朋友的歌声,或琴声取得协调一致,就需要求幼儿在唱歌时不仅能听自己的声音,而且还要听别人的声音或琴声,这对三岁多的幼儿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这在注意的分配上,调节自己唱歌速度上都有一定难度。
6.表情方面
小班幼儿也能知道要唱出歌曲中的强弱、快慢等变化,但由于他们年龄小,控制声
音的能力差,这对些表情上的变化还不容易唱好。
二、四五岁的幼儿唱歌能力发展的特点
(一)音域方面
四五岁幼儿的音域比三岁幼儿有所扩展。
向上可以到b1,c1(C调的7,1),向下可到b(C调的7)。
不过如果c2这个音是在强拍上。
多数幼儿来说还是比较吃力的。
向低的方面能唱出c1或b的音,但若歌曲一开始就是这些音,幼儿是较难唱好这开始的低音的。
(二)音量方面
四岁幼儿音量比三岁多幼儿有大幅度增大,五岁幼儿又比四岁幼儿有所加大。
幼儿有时唱歌会出现喊叫现象,这于发声器官的发育以及控制力度的能力有关
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有利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一)从歌词方面看
1 .内容与文字应有趣并为幼儿所理解
2. 歌词内容能用动作表现三)音色方面
1. 掌(握歌词与吐字方面
四五岁的幼儿掌握歌词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吐字也有很大的进步,发音基本上能正确。
有时由于歌词幼儿不理解而唱错字,发错音的现象也常能见到。
2. 节奏与速度方面
中大班幼儿的节奏感比小班幼儿有了很大的发展。
对歌曲中的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基本上都能掌握,对切分音也能唱好,但对附点音符有的幼儿却掌握不好。
在经常培养的情况下,对三拍字的歌曲并不感到困难。
一些弱起小节的歌曲虽比较难唱,但大班幼儿也能学习。
对前奏、间奏已能有所注意。
中大班幼儿已能唱速度较快的歌曲,但还不能过快。
由于幼儿心跳、呼吸较快,兴奋胜于抑制等这样一些生理特点,他们唱歌时往往容易越唱越快,速度不稳,个别幼儿或在个别情况下也会出现愈唱愈慢,‘拖’现象。
3. 呼吸方面
四五岁的幼儿唱歌时一口气的时间比三岁幼儿要唱一些,但有时仍掌握不好呼吸。
他们往往不是根据乐句的需要换气,而是什么时候气息用完了就什么时候换气,从而破坏了乐句,打断了词义。
4.音准方面
四五岁的幼儿音准能力有很大进步。
绝大部分幼儿在琴声伴奏下唱适合于他们音域范围的歌能唱准音,但要求独自、无伴奏唱时,则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走音现象。
可见,音准能力在整个幼儿期都需注意培养。
5. 协调一致方面
在教师经常培养、提醒之下,中、大班幼儿子啊唱歌时协调一致方面的能力会有提高,不仅能注意自己的声音也能注意别人的声音,能协调地进行分句唱、领唱、齐唱等。
6.表情
四五岁的幼儿,特别是五岁多的幼儿,他们控制声音的能力有所发展,已能用不同速度、力度唱不同的歌曲,能唱出同一首歌中强弱、快慢的明显对比及逐渐变化,有的还能格局歌曲的感情需要而自然地改变音色。
如果注意培养,他们的唱歌时可以唱得更富有表情。
幼儿唱歌教材的选择
3. 应多选用歌词为第一人称的歌曲
4. 歌词要有重复、有发展余地
(二)从曲调上看
1. 音域方面
小班:c1—a1
中班:c1—b1
大班:b、c1—c2 但要注意c2高度的音最好不是长时间停留的音,也不宜过多。
2.节奏与节拍方面
对2/4拍、4/4拍这样一些强弱分明的音乐有一种自然易于接受的倾向,对这种截
屏的歌曲也就容易掌握。
小班幼儿掌握三拍子的歌曲比起2/4拍、4/4拍来要困难一些,但如果注意培养,他们对付难度不大、比较感兴趣、常听比尔唱的三拍子歌曲还是能够学唱的。
弱起小节的歌曲比从强拍开始的歌曲难度要大些,幼儿需要有一定的内在节奏感,有的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呼吸技能,小班幼儿这方面的能力较差,一般可不选这类歌曲。
对中大班幼儿应有意识地选用一些弱起歌曲,以提高其音乐能力。
节奏:将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规律组织起来叫做节奏。
一般歌曲中常用的音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及附点八分音符等。
特别是小班的歌曲,四分与八分音符用得最多。
对大班幼儿来说,歌曲中有一些十六分音符也还是可以学会的,这对提高幼儿舌头的灵活性及唱速度稍快歌曲的能力有一定好处。
要准确唱好附点音符,对幼儿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附点八分音符却能造成一种坚决、果断、勇往直前的印象。
因此幼儿歌曲中也需要有这样的节奏。
中大班幼儿通过学习含有附点音符的歌曲,即可感受歌曲的不同感情,也能逐步培养准确的节奏感。
歌曲中的休止符在表达感情上,换分乐句上都有一定的作用。
应让幼儿有机会学唱一些有休止符的歌曲,一培养幼儿表情能力、姑息能力以及对乐句的感受能力。
切分节奏可使歌曲显得生动、活泼。
从观察及一些调查材料来看,幼儿掌握切分比掌握附点音符或十六分音符容易。
3.速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