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到规划——我国“五年计划”体制演变的考察和评价)

合集下载

“十一五”:从“计划”到“规划”

“十一五”:从“计划”到“规划”

的 。 理 性 把 握 “ 年 计 划 ” “ 年 规 划 ” 间 的 深 刻 五 和 五 之 联系 和深刻 区别 , 于 我们 全 面贯 彻 落 实科 学 发 展 对 观 , 利实施 “ 一 五 ” 划 , 有 重要 意义 。 顺 十 规 具 自党 的 十 一 届 三 中全 会 以来 , 展 和 改 革 并 重 始 发 终是“ 五年 计 划 ” 大 思 路 。 当 结 束 了 以 阶 级 斗 争 为 的 纲 转 而 以经 济 建 设 为 中 心 后 , 们 首 先 认 识 到 , 发 我 要 展 , 须 革 除 传 统 的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的 弊 端 , 历 经 十 必 而
多年 的 改 革 探 索 , 到 19 直 9 2年 邓 小 平 同 志 发 表 南 巡
经济 区分 为 “ 的市场 经 济 ” “ 的市 场 经 济 ” 这 好 和 坏 ,
不 啻 是 对 中 外 市 场 经 济 客 观 现 实 的 一 种 反 映 ; 们 我
也 不 可 回 避 改 革 现 实 中存 在 着 许 多 “ 的 市 场 经 济 ” 坏 的 现 象 。但 是 我 们 切 不 可 忘 角 , 定 “ 的 市 场 经 否 坏
谈 话 和 之 后 的党 的 十 四大 , 们 才 进 一 步 锁 定 了建 立 我 社 会 主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 改 革 目标 。到 19 95年 9月
开始确立 “ 五 ” 划 和 21 九 计 0 0年 远 景 目标 时 , 中 央 、 党
济 ” 为 了肯定 “ 的市 场经 济 ”而不 是 为 了肯定 计 是 好 ,
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转 变 , 二是经 济增 长方式从 粗放 型 向集约 型转 变 “ 。可 以说 ,两个 根 本性 转 变 ” “ 是对

新中国管理制度演变史

新中国管理制度演变史

新中国管理制度演变史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管理制度对于新中国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新中国管理制度的演变史,从最初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总结出管理制度在不断发展中的特点和路径。

1949年-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权管理在1949年至1978年这个时期,中国采用了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在经济领域拥有绝对的权力。

这一时期的管理制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集权与垂直管理:政府在经济领域拥有决策权和资源配置权,各级政府部门垂直管理下属企事业单位。

2.长期规划与五年计划: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长期规划和五年计划,以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

3.人民公社体制:在农村领域,实行人民公社体制,将农业生产和集体生活进行集中管理。

4.管理制度的刚性:管理制度对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和运营有着严格的控制和指导作用,刚性较强。

1978年-2000年: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逐渐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开始逐步放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时期中国管理制度的演变特点如下:1.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政府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试图建立起具有市场竞争机制的管理体制。

2.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开始强调改革、监管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在市场经济化进程中引导市场运作。

3.基层自主权加强:政府逐渐将权力下放到基层单位和企事业单位,赋予其更大的自主决策权。

4.管理制度的灵活性:管理制度逐渐从刚性转向灵活性,提高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的能力。

21世纪以来:创新与现代化管理进入21世纪后,中国面临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管理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改革和创新。

1.网络化管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管理制度开始向网络化、数字化转变,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精细化程度。

2.基于绩效的管理: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逐渐采用基于绩效的管理方式,强调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从“计划”到“规划”

从“计划”到“规划”

从“计划”到“规划”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3月下旬正式颁布,与前面十个“五年”相比,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就是第十一个“五年”由“计划”变成了“规划”。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计划”和“规划”:“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规划”是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

两者相较,规划更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政策性和长远性。

我国从1951年开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于1953年开始实施,至今,全国性的中长期规划编制已进行了半个多世纪,已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

从1953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重大的演变发生在1978年以后,1983年国家提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三类管理办法,这是最初的起点。

1986年,中央第一次提出不仅要搞年度计划、五年计划,最重要的还有十年规划,所以“规划”最早出现在1986年,当时还有一个特征,名称由过去的“国民经济计划”变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人们由不习惯到逐渐接受,到1996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九五计划”公布时,人们感受到了有关社会发展的内容的充实,在2002年10月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中,关于社会发展的目标,显得更加具体和清晰。

从计划到规划,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已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主角应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公司。

所以,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凡是市场、企业能做并且做得好的事情,政府都要脱手,让市场、企业去做。

由此可见,“十一五规划”体现出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从“计划”到“规划”,是国内、国际形势各方面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早期的五年计划更多的是从时间序列上考虑产品产量的具体安排。

十一五的辉煌

十一五的辉煌

十一五的辉煌(部分)一、为什么把“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我国从1953年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和实施了10个五年计划。

从“十一五”起,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

从计划到规划,一字之差,充分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理念、政府职能等方面的重大变革。

体现了从作为组织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机制向作为政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手段转变。

体现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体现了更加注重政府履行职责的领域,弱化市场调节的领域。

二、十一五取得的成绩1、“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

2、我国经济发展的版图在细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南向北、从东到西,一个个被圈定,一步步在展开。

3、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

4、“十一五”期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料4200亿。

,“十一五”(2006年到2010年)期间,中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预计可达4200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吸纳中国就业人员的重要渠道之一,直接吸纳就业人员约4500万人。

商务部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国累计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为“十五”(2001年到2005年)期间的1.5倍左右。

全球排名由“十五”期末的第4位上升至第2位,连续18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商务部提供数据显示,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中国社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其创造的工业产值、税收、进出口额分别达到全国的28%、22%、55%左右。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商务部指出,“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吸收外资占全国总量的比重由11%上升到14%左右。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面有明显进展:电子、汽摩、航空航天、医药制造、现代农业等高端产业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初具规模,部分领域开始与东部地区实现同步发展。

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中期评估历史演变

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中期评估历史演变

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中期评估历史演变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中期评估历史演变59年中,发展规划制定的战略思想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单纯的经济计划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变革。

从1953年我国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到2012年,我国已经制订并实施了10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来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中从十一五开始,将计划改为规划。

59年中,发展规划制定的战略思想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单纯的经济计划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变革。

为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使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将规划中期评估作为一种制度和惯例,成为规划和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规划中期评估在我国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一、规划中期评估的意义与主要内容1、规划评估的研究意义与重要性国际上利用社会科学方法进行的评估研究已经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

从发展历程上看,以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社会学家史蒂芬用实验设计方法对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新社会计划进行评估,从而使得政策评估开始步入较大规模的系统科学范畴。

评估是一个系统过程,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来评估国家或组织完成目标的效率或影响力。

中期评估可通过反馈,帮助国家或组织了解规划的实用性、效果和可持续性。

中期评估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比较全面地对规划的阶段性实施结果和影响有一个清楚的评价,一方面可以用来总结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规划的下一步调整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2、欧盟经验借鉴强化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三期评估评价与评估已成为欧盟国家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重要手段。

欧盟形成了较为体系化的评估机制,主要针对与凝聚政策相关的规划进行评估。

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欧盟的评估工作走过了从欧盟对其规划进行评估,到成员国承担对各自规划评估的责任,从前期和后期评估,到前期、中期、后期都进行评估(三期评估)的发展过程。

中国的五年规划

中国的五年规划

中国的五年规划目录[隐藏][简介“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从严格地说,从“规划”的意义上,应该是“第一个”。

因为,此前的十个,都是“五年计划”。

1953年开始,中国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框架体制,到2005年,共编制了十个。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计划向规划转变。

“五年计划”,也就变为“五年规划”。

这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又一个历史坐标。

规划的特点就是从具体、微观、指标性的产业发展计划向宏观的国家空间规划转化。

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一个“五年规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中国五年计划、规划编制的历史演变轨迹又到五年计划时,只是“计划”改成了“规划”,一字之差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转变。

五年规划是对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布局、产业结构比例关系、国民生活远景进行规划,指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

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迄今,中国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一个五年规划,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正在着手研究和编制。

“一五计划”(1953-1957) 主要是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因为苏联从1928年开始就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在历史进程中演变为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

新中国实行的是倒向“老大哥”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再加上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借鉴苏联的五年计划经验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和“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实施了一揽子的依靠苏联帮扶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计划,重点是进行工业化建设,想尽快夯实工业基础。

事实证明完成情况还不错,如鞍钢建成投产,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中期评估历史演变

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中期评估历史演变

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中期评估历史演变作者:郝彦菲来源:《财经界》2013年第03期59年中,发展规划制定的战略思想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单纯的经济计划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变革。

从1953年我国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到2012年,我国已经制订并实施了10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来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中从“十一五”开始,将计划改为规划。

59年中,发展规划制定的战略思想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单纯的经济计划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变革。

为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使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将规划中期评估作为一种制度和惯例,成为规划和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规划中期评估在我国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一、规划中期评估的意义与主要内容1、规划评估的研究意义与重要性国际上利用社会科学方法进行的评估研究已经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

从发展历程上看,以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社会学家史蒂芬用实验设计方法对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新社会计划”进行评估,从而使得政策评估开始步入较大规模的系统科学范畴。

评估是一个系统过程,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来评估国家或组织完成目标的效率或影响力。

中期评估可通过反馈,帮助国家或组织了解规划的实用性、效果和可持续性。

中期评估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比较全面地对规划的阶段性实施结果和影响有一个清楚的评价,一方面可以用来总结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规划的下一步调整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2、欧盟经验借鉴强化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三期”评估评价与评估已成为欧盟国家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重要手段。

欧盟形成了较为体系化的评估机制,主要针对与凝聚政策相关的规划进行评估。

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欧盟的评估工作走过了从欧盟对其规划进行评估,到成员国承担对各自规划评估的责任,从前期和后期评估,到前期、中期、后期都进行评估(三期评估)的发展过程。

从计划到规划-宏观经济 管理手段的逻辑建构

从计划到规划-宏观经济 管理手段的逻辑建构

从计划到规划: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逻辑建构在经济思想史上,关于市场和计划的关系以及计划的作用曾经引发激烈的争论。

在波及整个世界经济领域的自由化、市场化浪潮影响之下,计划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问题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在中国,党的十四大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改革目标,国家计委这一强力的政府部门先后两次改变名称,并重新划定了职能范围;在实行了10个五年计划后,中国的第11个五年计划也改称“十^一五”规划。

在上述背景下,全面理解从计划到规划的这一改变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应有之义,也是转型经济学范畴内的重要研究课题。

—、概念界定要全面理解从计划到规划的转变,并进一步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的作用,我们有必要首先对有关概念予以明确界定。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计划”指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辞海》对“计划”的解释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对未来时期的活动所做安排和部署。

在《辞海》中,规划由“规画”演变而来,动词有打算、谋划和策划的含义,而名词则表示全面长远的计划。

《现代汉语词典》则将规划直接解释为计划,并特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和计划在汉语中的应用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英语中,与“计划”或者“规划”对应的词汇为pin意为在完成某一目标之前订立的目标、方针或方法,中国的五年计划或者最新的“第十个五年规划”在翻译成英语时使用的就是pan“规划”还有一个对应词汇progan意为对某一事物的筹划和设计、计划,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英法等国为首的欧洲各国举行了复兴会议,制订的从1948年起连续四年的欧洲复兴计划(Eurcperecoveryprogian)即是一种中长期的规划。

美国计划学家莫里斯°博恩斯坦曾把计划简略地归纳为三个构成要素:(1)它必须与未来有关;(2)它必须与行动有关;(3)必须有某个机构负责促进这种未来行动。

从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的嬗变

从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的嬗变

现代化逐步转变到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五年计划的实现力量从相对单一的公有制转 变到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 关键词] 五年计划; 五年规 划;嬗 变
[ 中图分类号]2 1 [ F1 文献标识码】 A [ 章编号】0 5 3 8 (0 6 4 0 4 4 文 10 - 9 0 2 0 )0 —0 2 —0
为了实现我 国工业化和 现代化 。
3 年代就开始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某些做法, 0 资本主义国
家在二战以后普遍对经济进行 了干预和调节。在这种背景 下诞 生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学习苏联 的经验 ,采取五年计 划 的方法发展 国民经济 ,自然成 为明智之举 。 制定 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反映了中国的 国情 。旧中 帝 国主义的掠夺 、封建 主义和官僚 资本 的剥 削 ,连续 1 2
发展国民经济十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划 纲要 ( 草案) 》中的 “ 五五”计划 ,
采取的都是这种形式。
收稿 日 :2 0.52 期 0 60 .5
24
维普资讯
《 长江论坛》 0 6 20. 4期
总第 7 9期
经济理论与实践
加快 线建设、 逐步改变T业布 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 、 实现丁业化的重大决策。1 8 9 年 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位 、 2 到 13 年 , 92 实行了国民经 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 五年计划 局 、加强基础T业 、提高T业品质量等发展任务 ,也不论
年计划也在促进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伴随着计 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产生了整个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 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南五年规划所代替。 在这种隋况下,

图解新中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

图解新中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

图解新中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
我国五年规划(计划)制定实施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五年计划(从“一五”至“五五”)
这一阶段,我国制定实施了5个五年计划,由此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础,基本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

一五计划(1953—1957)
二五计划(1958—1962)
三五计划(1966—1970)
四五计划(1971—1975)
五五计划(1976—1980)
二、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五年计划(从“ 六五”至“九五”)
这一阶段,我国制定实施了4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基本解决了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实现了总
体小康的战略目标。

六五计划(1981—1985)
七五计划(1986—1990)
八五计划(1991—1995)
九五计划(1996—200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后的五年规划(计划)(从“十五”至“十三五”)
这一阶段,我国制定实施了4个五年规划(计划),将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五计划(2001—2005)
十一五规划(2006—2010)
十二五规划(2011—2015)
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关于五年计划(规划)期的思考

关于五年计划(规划)期的思考
确、 非常突出。
二 、 革 开 放 以来 。 年计 划 ( 改 五 规划 ) 期起 止 时间 与党 代
套独立的考核评价机制。 尽管近年来有关部 门在完善这 五 年计划考核评价机制上下了很大功夫 , 但是 由于缺少明确 的被考核 主体 , 不论这个 机制多么完善 , 也很难发挥预想
的作用 。
府任期 内的发展 目标 。虽然第i次全 国代表大会 提出的

北 方 经 济 ・0 8年 第 1 20 2期
“ 四个现代化” 目标在四届人大和五届人大得到坚持 , 的 但 是不可能与政府任期 目标结合起来 。
在 党代会 、 人代 会都没有制 度化 、 规范化 的条件 下 , 只有五年计划持续不 断地编制 、 持续不断地执行 。 这期 间, 虽然有的五年计划并没有提交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批准 , 甚 至也没有提交 中央全会讨论 ,但是在 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 只有五年计划可 以作为政府工作 , 特别是经济工作的指导 方针和重要依据 。 这个时期五年计划的地位和作用非 常明


现 行 五 年 计 划 体 制 是 传 统 计 划 ( 划 ) 济 体 制 规 经
下 形成 . 且 发挥 过 积 极 作 用 并
现行的五年计划( 规划 ) 起止时间是传统计划经济体 制下形成 , 并延续到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 的起止时间是
15 年到 15 年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是 15 93 97 9 8年到 16 92 年 。“ 大跃进 ” 后进行“ 三年调整”使第三个五年计划 的起 , 止 时 间 从 原来 的 16 9 3年 到 16 9 7年 调 整 为 16 9 6年 到 17 9 0年。此后的历次五年计划期都是在调整后 的“ 五” 三 计划起止时间基础上延续下来的。 在十一届三 中全会 以前 ,虽然五年计划起止时 间与 党代会 、 人代会 的起止时 间不一致 ,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 但 下发挥 了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 从 前的2 8年 , 召开党代会 的时间并没有制度化。 党的第八 次 全 国代 表大 会 (9 6年 9月 )与第 九次 全 国代表 大会 15 (99年 4月 ) 16 之间间隔了 1 3年。第九次全 周代表大会与 第十次全 国代表大会 (9 3年 8月 ) 间间隔了 4年 。由 17 之 于党代会召开 的时间没有制度化 , 党代会提 出的任务也难 以与实际工作相适应。例如 , 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 大会通 过《 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 但是从八 ,

我国“五计划”的执行评价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思想演变

我国“五计划”的执行评价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思想演变

我国“五计划”的执行评价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思想演变论文报告:我国“五计划”的执行评价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思想演变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的模式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我国的五年计划也因此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首先从执行评价和思想演变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五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理念转变,然后列举案例进行相关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和建议。

二、执行评价1. 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1949年至1961年是我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集中在农业、轻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

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匮乏,是一个尝试性、摸索性的计划,虽然波折颇多,成果不够明显,但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

1956年至1965年是我国实施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水利和工业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平均超过9%。

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导致了计划的中止,五年计划也未能顺利执行完毕。

2. 第三、四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1966年至1975年是我国实施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计划的执行情况严重受挫,国内经济发展缓慢。

1976年至1985年是我国实施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实际上执行了7年左右的计划。

在这一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农业和国民经济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增长,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 第五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2006年至2010年是我国实施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后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2.2%。

在这个计划中,我国注重了节能减排、优化动产结构、加强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建设,国家科技、医疗、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4. 总体评价从执行情况来看,前四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都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第五个五年计划中,我国采取了更加严谨的管理模式,更好地推动了国家的发展。

但是需要注意,在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需要注重人民生活的改善,避免利益分配不公。

三、思想演变1.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思想演变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个国家整体发展的规划。

中国“五年规划”的历史演进及基本经验

中国“五年规划”的历史演进及基本经验

中国“五年规划”的历史演进及基本经验中国“五年规划”的历史演进及基本经验近代以来,中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曾经历了许多探索与实践。

其中,中国的“五年规划”制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回顾中国“五年规划”的历史演进,并总结其基本经验。

一、五年规划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的五年规划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农业后进、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为了加快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计划经济措施,其中包括制定五年计划(后来称作五年规划)。

首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实施,旨在解决农业、工业和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重点问题。

随后,五年计划成为中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并在其后的几十年中持续演进。

五年规划成为中国政府引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助力中国经济腾飞。

二、五年规划的演进历程1.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农业发展方面。

计划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高粱替人参”运动等,迅速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同时,加大对工业的投资,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2.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以“大跃进”为标志。

此时,中国政府采取了激进的集体化措施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由于计划的过度集中化以及资源分配不当等因素,此次计划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3.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此次计划并未实质性推进。

4.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计划主要致力于支持工业和农业发展,并推行“四个现代化”计划,即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

5.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计划改变了过去“四个现代化”的工业主导发展方式,更加关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的发展协调性。

6.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此次计划开始注重市场经济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和用人机制的改革等。

五年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与评估

五年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与评估

五年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与评估一、引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五年规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规划,提升了对于全国经济计划与目标的预测与分析能力。

二、五年规划的历史沿革五年规划的出现是中国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计划制度。

从第一次五年计划开始(1953-1957)以来,我国已经实施了十三个五年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都以宏观调控为手段,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社会改革发展,不断提升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三、五年规划的实践1.经济方面的实践五年规划的核心是提高全民经济的建设能力,促进工业、农业、科技和其他生产部门的发展。

例如,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了创新驱动,实现了研究与开发投资的大幅增长,在石油、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中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2.社会方面的实践五年规划是发行民生福祉的关键之一,通过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和保障基本民生,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例如,十二五期间,我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推进了民生事业,包括建设保障性住房、强化医疗保障、加强社会保障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等。

四、五年规划的评估1.总体评价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政府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一发展理念,切实增强了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这对全球政治走向的影响力以及市场的连通性与共享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2.经济评价经济方面的评价是最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五年计划的目标总体上得到了实现,如GDP的增长、物价稳定、就业率等指标的提升。

但是,五年规划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仍然依赖外部需求、产能过剩、金融稳定性不足等。

3. 社会评价五年规划的社会评价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建设和政治和谐的发展等方面成绩明显,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社会矛盾加剧、环保治理须进一步增加力度、物价提高等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五、总结五年规划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政策制定工具,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擘画发展蓝图 完善国家治理——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历程回顾与展望

擘画发展蓝图 完善国家治理——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历程回顾与展望

擘画发展蓝图 完善国家治理——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历程回顾与展望文/武力 李扬从1953年编制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开始,到2020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五年计划(规划)”几乎伴随了新中国成长的全过程,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回顾“五年计划(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施即将开始的“十四五”规划。

曲折探索以1980年和2005年为界,我国的“五年计划(规划)”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时期,第二阶段为“六五”计划到“十五”计划时期,第三阶段为“十一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时期。

每个阶段都有鲜明的特征。

从“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

1980年之前,中国共经历了5个“五年计划”,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五年计划”制度在这一时期运行并不顺利。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建设的核心任务始终是加快实现工业化。

而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经历了百余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剥削和长期战乱的农业国,人口多、底子薄,可以说“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而且面临的国际环境也非常严峻。

为了保证国家安全,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工业,这就要求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

由于当时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各类要素普遍短缺,人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为了保证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的需要,只能实行保证高积累下社会稳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资源集中使用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一经建立,计划管理就面临着经济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整和滞后性的困扰。

一是当时的农业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落后状态,丰歉程度不确定,严重影响整个年度计划及时准确地制定。

二是工业企业普遍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又缺乏市场竞争机制,也很难科学准确地制定计划。

这5个“五年计划”中,除了“一五”计划因编制完成晚(计划执行两年半多以后才正式通过)和多半时间是指导性计划为主,因此是编制和执行最好的“五年计划”,此后的4个“五年计划”都没有形成正式的计划,而年度计划也处于“一年计划,计划一年”的低效状态。

从计划到规划——我国“五年计划”体制演变的考察和评价)

从计划到规划——我国“五年计划”体制演变的考察和评价)

从计划到规划——我国“五年计划”体制演变的考察和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原载《经济研究导刊》2007.6内容提要:从1953年至2005年,我国已经走过10个“五年计划”历程,从“十一五”开始改计划为规划。

“计划”具有一定的法定效力,“规划”则是宏观指导和调控。

从计划到规划,一字之差,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化。

本文通过考察历次五年计划的内容,揭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变化;通过对各时期计划指标和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指出传统计划体制的局限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该管的、能管的只有公共资源、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

我国几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演变轨迹可以总结为:从强调经济增长到注重社会和谐;从强调经济产量到追求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从平衡布局到效率优先再到协调发展;从刚性的计划指标到预测性、指导性和限制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五年规划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五年计划、规划、执行情况中国是一个五年计划制国家。

建国以来,政府每五年制定一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除了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中国已经编制了10个“五年计划”。

从“十一五”开始,将计划改为规划。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部署,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都是政府指导和考核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据。

在历次的编制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以区域规划思想为指导,但在执行过程中却经常作出调整,实施效果也是各不相同。

通过对各个时期“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分析,有助于理解区域规划在国家重大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十一五规划”是将以前的硬性指标、指令性任务等“计划”调整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规划”,进一步把区域规划的指导思想运用其中。

本文将从历次“五年计划”的重点内容、完成情况及其对比、区域规划作用体现等方面进行阐述和相关计量分析。

回望五年计划认清五年规划

回望五年计划认清五年规划

十个“五年计划”
1953~2005
两个“五年规划”
2006~2010 十一五规划
2011~2015 十二五规划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一五‛计划。颁布时 计划涵盖的时间已经过半。其确定的一项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 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156项‛)为中 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基础。 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在‚一五‛计划执行过程中,曾出现过两次经济建设的‚冒进‛,但 都得到及时纠正。 ‚一五‛计划的成绩是巨大的,是1953年至1980年的5个五年计划 中增长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它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 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这一点,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 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一五’计划相 当成功。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第一个五 年计划具有决定性的加速作用。就是同50年代大多数新独立的、人均年增 长率为2.5%左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经验也是成功的。‛
“五五”(1976~1980年):新跃进
大转折
“五五”计划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 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经济建设处于恢复发展时期。1978年前后的“新跃进”, 致使国民经济结构失调、效益低下。 第二阶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民经济处于全 面调整时期,“五五”计划指标相应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1980年年底,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开始改善,生产和建 设也取得较大发展。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五年规划”与中国发展

“五年规划”与中国发展

“五年规划”(原称“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至今中国已经完整地经历过12个五年规划期,即将掀开“十三五”规划的新篇章。

总体上看,每一个五年,都是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好像一部轰轰烈烈的历史大片,中国社会发生着许许多多深刻的变化:政策措施、城乡统筹、民生问题、百姓衣食住行、市民消费理念……“五年规划”与中国发展每一个五年,都是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好像一部轰轰烈烈的历史大片……◎本刊记者 华南何为“五年规划”五年规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

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

经济建设不是拍脑袋,必须严格遵循经济规律,必须有全面周密的规划。

这时,中国人的眼光转向了苏联老大哥。

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强国相比,苏联的工业革命发展较晚。

但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苏联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苏联取得巨大的转变源于苏联的“五年计划”,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示。

当时西方众多媒体认为“苏联的‘五年计划’是红色梦想家的空想”,都在等着看苏联笑话,因为在西欧国家历史上从未出现政府组织和主导的经济建设。

但是苏联给了世界一个巨大的奇迹。

从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的嬗变

从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的嬗变

作者: 于建荣[1]
作者机构: [1]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北京100091
出版物刊名: 长江论坛
页码: 24-27页
主题词: 五年计划;五年规划;嬗变;中国;公有制
摘要:我国的五年计划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从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再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两次嬗变。

伴随着这两次嬗变,五年计划的理论基础从计划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五年计划的根本目标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逐步转变到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五年计划的实现力量从相对单一的公有制转变到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计划到规划——我国“五年计划”体制演变的考察和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原载《经济研究导刊》2007.6内容提要:从1953年至2005年,我国已经走过10个“五年计划”历程,从“十一五”开始改计划为规划。

“计划”具有一定的法定效力,“规划”则是宏观指导和调控。

从计划到规划,一字之差,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化。

本文通过考察历次五年计划的内容,揭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变化;通过对各时期计划指标和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指出传统计划体制的局限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该管的、能管的只有公共资源、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

我国几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演变轨迹可以总结为:从强调经济增长到注重社会和谐;从强调经济产量到追求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从平衡布局到效率优先再到协调发展;从刚性的计划指标到预测性、指导性和限制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五年规划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五年计划、规划、执行情况中国是一个五年计划制国家。

建国以来,政府每五年制定一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除了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中国已经编制了10个“五年计划”。

从“十一五”开始,将计划改为规划。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部署,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都是政府指导和考核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据。

在历次的编制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以区域规划思想为指导,但在执行过程中却经常作出调整,实施效果也是各不相同。

通过对各个时期“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分析,有助于理解区域规划在国家重大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十一五规划”是将以前的硬性指标、指令性任务等“计划”调整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规划”,进一步把区域规划的指导思想运用其中。

本文将从历次“五年计划”的重点内容、完成情况及其对比、区域规划作用体现等方面进行阐述和相关计量分析。

一、历次“五年计划”的内容演变(一)历次“五年计划”主导思想和重点的变化“五年计划”的发展演变过程实质上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政府角色和作用形式的转换。

从1953年到2005年,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中央政府制定计划的指导思想不同,发展的重点任务也不尽相同。

1.改革开放前的“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新中国在刚刚完成了三年经济恢复后的一个过渡时期,考虑到“工业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成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宏伟蓝图的开始。

但是毕竟这是第一次进行全国范围的、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和文化建设,所以当时只能学习苏联经验。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计划提出: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同时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确定打好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改变了旧中国工业门类残缺不全、工业布局严重失衡的状况,工业体系逐步形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意义非常重大。

在国家工业化刚刚起步的时候,这种详细明确的建设指标计划是非常有效的。

第二个“五年计划”在“一五”计划胜利完成的经验基础上又对工农业发展制定了更高的计划指标,一开始按照“一五”的模式做出了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计划,但由于“八大”后冒进思想的影响,“二五”计划在制定和执行中出现了严重的冒进倾向,许多计划指标不断修正和大幅度提高。

由于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连年出现财政赤字,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

我国经济建设己不能按照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继续发展。

可以说“二五”计划后来的修改对执行起到了负面作用。

1962年到1965年进行了三年的经济调整之后,于1966年开始了第三个“五年计划”。

“三五”计划由最初的“必须以农业为基础,把农业摆好,把国防摆好,在这个基础上来搞工业”[2]的主导思想,转变为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备战计划,确定了“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发展农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轻工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充分发挥一、二线的生产能力;积极地、有目标、有重点地发展新技术,努力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计划还特别强调了必须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把三线的国防工业等相配套工业逐步建立起来,使三线成为初具规模的战略后方[3]。

“三五”计划中关于“三线”工业布局的安排是一种指令性的区域经济规划,是计划经济政府刚性职能的体现。

“四五”计划在“三五”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狠抓战备,集中力量建设大三线强大的战略后方,改善布局;大力发展农业,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狠抓钢铁、军工、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建设;建立经济协作区和各自特点、不同水平的经济体系,做到各自为战,大力协同;大力发展新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初步建成我国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新飞跃[4]。

但是,这时期的计划并未考虑当时的社会经济矛盾,使得国民经济主要比例严重失调,经济效益不断下降,人民生活问题积累成堆,发展计划并未起到促进经济合理发展的作用。

虽然执行中期对计划进行了修订,适当改变了以备战和三线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思想,并且提出有重点建设内地战略后方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沿海工业基地的生产潜力,还对一些计划指标进行了调整,但是计划纲要规定的主要经济指标还是有近一半未能完成。

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可以说是一个转折时期,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政府几经修改计划。

1974年,国家计委提出1976-1985年十年远景规划的报告,后来由于当时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1977年才开始执行十年规划的修订草案。

由于经济建设指导思想急躁冒进,受“左”倾错误影响,《十年规划纲要》规定的目标、任务,严重脱离国情、国力,具体指标规定偏高,自1978年下半年开始,进一步扩大了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会议决定要用3年时间进行调整,坚决把各方面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基本上调整过来,继续整顿好现有企业,积极、稳妥地改革工业管理和经济管理体制,使整个国民经济纳入真正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轨道。

1980年底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开始逐步改善,生产和建设也取得较大发展。

至此,我国的“五年计划”已经历过了最为艰难的国内政治动荡和试错的过程;从第六个“五年计划”,计划的主导思想和主要内容逐渐符合客观国情,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强的推动作用。

但是一直到“九五”计划,计划的制定思路还是以政府的计划性、指令性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为主。

2.改革开放后的“五年计划”第六个“五年计划”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以使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新路子。

具体方针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求得国民经济按比例长期稳定增长;大力发展农业和消费品工业,使重工业密切为农业和消费品工业服务,为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国防的现代化服务;国民经济各部门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来;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要密切结合,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广开生产门路,充分发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作用;统筹安排城乡关系,避免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统筹兼顾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生产建设的发展;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坚持国营经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在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建设物质文明和建设精神文明同时并进,充分调动和合理组织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劳动者的积极性。

[5]可以看出,“六五”计划的经济发展战略开始注重以提高效益为中心,而不再是只关心速度。

从此,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开始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六五”计划还突出了社会发展内容,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计划安排,特别是强调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等方面。

这一变化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后以人为本思想的逐渐深入。

“七五”计划是第一次在计划实施起步的时候就有了正式计划。

“七五”计划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要求,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总方针,继续推进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管理体制向新模式的转变,提出了11个“坚持”的原则和方针。

这一时期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渡时期的进一步巩固和推进时期。

这11个“坚持”充分体现了政府在体制转型中的决心和基本立足点。

从“七五”计划开始,中央要求,“五年计划”不仅要正确确定必要的生产建设指标,还必须充分重视对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使之成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继续进行着经济体制转型,也提出了很多政策来支持外向型、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制定发展计划时,政府仍然以绝对主导地位制定指令性发展指标,对宏观经济的重大方面,如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效益、国民收入的生产和分配、财政、金融和外汇等,均制定了“数字化”的目标。

“八五”计划和“十年发展纲要”同时提出。

要求着眼于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和深化改革,努力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提出八五期间的首要任务是正确处理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确保经济与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深化改革,使改革更好地促进治理整顿和经济发展。

计划中还提出在改革计划体制和投资体制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合理调整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并制定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的具体实施办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改善和市场的不断发育,进一步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八五”计划开始强调把发展国民经济作为科学技术工作的主战场,要求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九五”计划指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重点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八五”和“九五”计划在推进体制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制定上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作用,一系列的方向和政策的推出,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并改善了经济增长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