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民俗-彝族
彝族生活和风俗
彝族生活和风俗
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拥有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彝族的生活和风俗充满了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彝族人民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居住在群山环绕的村庄中,以农业为主
要生计。
在彝族村庄里,可以看到精美的土木建筑和独特的民居风格。
彝族人民喜欢在自家的院子里栽种各种花草,让整个村庄充满生机和活力。
彝族人民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三月三”节了。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彝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祭祀、舞龙、打柴火、赛马等传统活动。
这一天,村民们穿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和祈福。
彝族人民还有着独特的婚俗和葬礼习俗。
在彝族文化中,婚礼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仪式,通常会持续好几天。
新郎会带着一群亲友,穿着节日盛装,到新娘家中迎亲,进行盛大的婚礼仪式。
而彝族的葬礼习俗也十分特别,他们会在葬礼上举行舞龙、打柴火等活动,以示对逝者的怀念和祈福。
彝族人民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彝族刺绣、彝族舞蹈、彝族音乐等,
这些艺术形式都是他们丰富的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拜。
彝族的生活和风俗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探寻。
我们
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彝族的生活和风俗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彝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彝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彝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的云、贵、川三省,总人口约900多万,中国户籍登记的有871万4393人(2010年),越南、老挝、缅甸等国还有近百万人口。
下面店铺推荐彝族风俗习惯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彝族的风俗习惯待客习俗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
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
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
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
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
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挟菜、泡汤。
烤茶相亲习俗烤茶是我国高山峡谷地区少数民族的必需品,由于气候寒冷干燥,缺少蔬菜,故常以喝浓郁热茶的方法来补充营养素的不足,所谓“每日必饮三次茶”。
烤茶种类多样,咸甜苦辣,人生百味,既是艰苦劳作的能量之源,也是节庆待客的灵性之物。
据说在当地,若学不到一手烤茶技术,到姑娘家烤不出好茶,老丈人会认为你没本事,而不愿将姑娘嫁给你,因此,当地小伙十五六岁就要学烤茶,都有一套自己的烤茶绝招。
彝族人还流传着百灵从无量山百丈高崖衔来茶种为人治百病的故事,为纪念灵鸟,客人饮茶时,少男少女总会模仿灵鸟翩翩起舞,而糊米罐罐香茶的每道工序也和百灵有关。
婚俗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
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
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或坝子,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
彝族的婚恋奇特而有趣,最有趣的是,举行过“换裙礼”的少女,方可在“玩场”中与心上人结交恋,以及媒人说亲和吃酒定亲、让新娘挨饿、亲朋通宵哭嫁、向迎亲者泼水、抢背新娘、洞房博斗等传统婚俗。
彝族有什么节日
彝族有什么节日彝族有什么节日彝族,源于汉史记载的“西南夷”,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云、贵、川三省,总人口约900多万,中国登记了800多万人,越、老、缅等国还有近百万人口。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彝族有什么节日,希望有所帮助!1、火把节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
火把节一般欢度3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2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2、彝族年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
“库斯”一般选定在农历10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
彝族年为3天。
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3、赛装节赛装节——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
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
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4、密枝节密枝节也叫“祭密枝”。
彝族民间传统节日。
密枝节流行于滇南彝族地区,特别是石林的彝族人的重要祭祀性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头一个属鼠日到属马日举行,历时七天。
节日前一天,民间祭祀神职人员要把密林中的祭祀场地打扫干净,在神树下布置好神坛和神门。
节日的第一天,天刚亮,祭祀人员在总管见集中,然后相司扛一根竹竿在前面领路,毕摩摇着神铃跟在其后,大队人员携带家什、食物,赶着牲畜走在最后。
进入密林中的祭祀场地后,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杀牲,有的烧火做饭……饭前举行祭神仪式,祭祀以村寨为单位,人们跪在神坛前,由毕摩念经祈求神灵保佑寨子里的人平安。
祭拜神灵后,人们要吃祭饭。
下午,在林中摔跤娱神。
晚饭后,与神灵道别而归。
在七天的祭祀活动中,人们不下地干活,男子可以上山打猎,妇女在家做针线活。
少数民族彝族民俗风俗介绍PPT课件
目 录
CONTENTS
“彝族”族称的来源 彝族的历史发展 彝族的文化 彝族的习俗
壹
“彝族”族称的来源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 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
信仰/服饰/建筑/饮食/语言文字/文学/历法
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宗教的阶段
自
图
祖
万
然
腾
先
物
崇
崇
崇
有
拜
拜
拜
灵
“毕摩”是彝族传统宗教中的祭司
• 在彝语中“毕”为举行宗教活动时祝赞诵经之意,“摩”意为长老或老师。
毕摩的宗教活动:
玛都迪(做灵牌) 撮那固(念治病经) 卓尼硕(念净宅经)
撮毕(送灵牌) 撮日(念咒仇敌经 里次日(念咒鬼经)
孜摩毕(念平安经) 消布(念消咒经)
“苏尼”是彝族社会中的巫师
“苏”在彝语中意为“人”,“尼”意为作法术时的情景。
• 苏尼一般由曲诺或阿加等级中的成员担任。苏尼并非世袭, 男女均可担任,法器主要为羊皮鼓和木槌。
• 苏尼不懂经文,也不诵经和主持重大祭祀活动,其主要社会 职能是施行巫术,驱鬼治病。
• 苏尼在彝族社会中的地位不及毕摩,从事宗教活动的收入也 较毕摩低 。
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和云南宁蒗等县,东 部方言分布在贵州和云南东北部,南部方言分 布在云南和广西,其余3个方言分布在云南。
语 言 文 字
彝族文字为表意文字,又称音节文字, 史书中称“爨文”、“韪书”,或“罗罗 文”、“倮文”,通称老彝文。
彝族风俗习惯是什么
彝族风俗习惯是什么彝族风俗习惯是什么彝族的风俗文化对彝家民居有着深远的作用和影响,它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建筑有机结合起来,使物质和精神和谐统一。
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的彝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大家希望!彝族风俗习惯是什么1少女换裙带礼彝族姑娘进入成年时(一般多在15岁),依俗要举行隆重的“换裙礼”。
换裙礼仪式上,姑娘要让姐妹们把她原来的单辫子改梳成双辫子,盘于头顶。
还要把原先佩带两耳的白坠片或穿耳旧线扯下,换上红玛瑙似的珊瑚珠或银光闪闪的耳坠,以示吉祥。
最后,姑娘脱去原先的红白两色童裙,换上绣了花边的上衣和黑、蓝、黄、白等五彩相间的有褶拖地长裙。
换上新裙后,姑娘便可到“玩场”跳舞唱歌,参加社交活动,开始寻找自己的心上人了。
背新娘按照彝家俗规,新娘出阁时,双脚不得落地沾土,否则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须由接亲的小伙子来背新娘,并扶她上马。
迎娶归途上还有种种规矩:倘山高路窄无法骑马时,须由接亲的小伙子轮流背负新娘而行;过河涉水,更得由人背过河,新娘的绣花鞋万万不能沾水。
泼水接亲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
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为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在迎亲时,男家选派未婚伙子去接亲时,既要身体强壮,又要精明能干,既能招架泼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抢走"新娘的艰巨任务,往往在推荐人选时反复审议,择优录用,有的不惜长途跋涉,选拔良才。
彝族的迎亲是通过“抢”的方式完成的。
在“抢亲”的头一天晚上,姑娘们向小伙子展开了猛烈的水战。
姑娘们用泼、淋、灌、射等各种方式凶猛地攻击小伙子,使来“抢亲”的小伙子难以招架。
于是,聪明的小伙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减轻“水灾”的袭击。
经过一晚上的水泼,当早晨来临时,“抢亲”便开始了。
这时,姑娘们拥着新娘,小伙子们前去“争抢”,姑娘们防守严格,小伙子必须机灵多变,乘一瞬间出现的漏洞,抢走新娘便跑,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改为行走。
关于彝族的风俗
关于彝族的风俗
(1)彝族年: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端庄的传统节日,彝语称“库施”。
国内各地过年时间不一,一般在每一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中下旬选吉日过春节。
(2)火把节:为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是每一年公历的六月二十四日,经历三天。
节日期限内,大伙儿穿着盛装,集中在村子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演唱、民族舞蹈、赛马会、斗狗、斗羊、跌倒、选秀节目等,主题活动的內容各种各样,热闹非凡。
⒉婚恋:彝族婚后生活的特性是同祖内婚、家支外婚、等级内婚、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禁婚。
这一特性在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具体表现得更加显出,国民大革命前若异族通婚,按习惯法要处死或逐出家族。
严禁家支内婚,同宗、同宗联婚看作乱伦,违者惩治死刑。
严格执行等级内婚,剥削阶级的兹莫和诺合与被统治阶级的曲诺、啊娇、呷西正中间,禁止联婚,婚内出轨关系也在严禁之列,违者均要处死。
3.丧葬:绝大部分地区彝族实行土葬,四川大凉山彝族实行遗体火化,葬后,就地基坑开挖、石盖严,或将骨灰放进袋,用马驮藏于岩穴。
此后,要为死者举行“安灵”庆典,用一寸左右的竹子,项目外包白羊绒,缠道德底线,放入长五寸、挖有槽的棍子内,再用麻皮缠,削尖木棍两侧,挂在一
块竹篾笆上,灵牌便制作了,彝语称作“马都”。
“马都”置放屋子里梁下上面祖先牌位上。
祖先牌位是家中最高尚的地域,不可以环境污染。
彝族的风土人情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风俗习惯,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
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
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
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
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
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
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
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
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
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
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彝族民歌是彝族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最初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情感体验。
其特点是触景生情,想象独特,词藻朴实。
耐人寻味,它所涉及的生活面比较广泛。
在众多的彝族民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叙事歌、劳动歌、风俗歌、爱情歌和儿童歌等。
(一)叙事歌叙事歌大都属于风俗性的彝族民歌。
常在节日、婚嫁、酒宴及追悼亡灵时演唱,既可用以演唱有关创世造物、民族历史,又可用于祭龙、祭山等礼仪活动。
(二)劳动歌彝族一般都居住于山区或半山区,主要从事农业、牧业生产,劳动歌就是反映彝族群众劳动生活内容的民歌,主要有牛山歌(亦称“牛歌”)、下种歌、推磨歌等。
彝族的风俗习惯课件
04
彝族的婚丧嫁娶与节庆习 俗
彝族的婚恋习俗与婚礼仪式
婚恋习俗
彝族传统上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婚姻多在本族内缔结,通过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来确定婚姻关系。 但在现代社会,彝族的婚恋观念也逐渐开放,自由恋爱和跨族婚姻也逐渐被接受。
婚礼仪式
彝族的婚礼通常包括接亲、过门、拜堂、宴客等环节。在婚礼上,新郎新娘要穿着民族盛装,接受亲 友祝福,同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如敬酒、拜堂、献哈达等,以祈求婚姻美满、家庭幸福。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彝族文化面临着传承断层的挑 战。许多年轻人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 知和认同逐渐淡化。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彝族文化迎来 了发展的重要机遇。通过挖掘、整理、传承彝族文化,可 以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提出彝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与展望
01
音乐风格
彝族音乐风格独特,旋律优美,节 奏明快,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多声部合唱
彝族音乐注重和声,多声部合唱是 其音乐的重要特征。
彝族的民间艺术与手工艺品
刺绣:彝族刺绣精美绝伦,多用于服 饰、鞋帽、挎包等物品装饰,色彩鲜 艳,构图独特。
银饰:彝族银饰制作工艺精湛,造型 别致,是彝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活动,向世界展示彝族 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 流与互鉴。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 相信彝族文化将得到更 好的保护与传承,并在 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 更大贡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彝族的风俗习惯课件
目 录
• 彝族概述 • 彝族的服饰与建筑 • 彝族的饮食文化 • 彝族的婚丧嫁娶与节庆习俗 • 彝族的歌舞与民间艺术 • 总结与展望
彝族的风俗特点是什么
彝族的风俗特点是什么
1、途遇长辈,让长者先行,长辈入室须让其上座,吃饭时,长辈坐
上方。
2、客人到家,必敬酒、传烟、递茶。
3、拜干亲的习俗:也就是认干爹、干妈。
4、彝族的成年礼,以女孩的换裙仪式最具代表性。
5、饮食:彝族的主食主要有土豆、大米、玉米等,而副食主要包括
肉食类、土豆、蔬菜类、调料类;肉食主要以牛、羊、鸡为主。
6、彝族年:彝族年是川、滇等地区非常隆重当地节日,同时各地的
过年时间也各不相同,不过这些节日都是为了表达人们对未来了理想生活
的一种重视,并且还寄托了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憧憬。
7、火把节:它是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一共举行三天,节日期间,人们会穿着各种各样的服装,在缓坡上唱歌、
跳舞、赛马、斗牛等,非常的热闹。
8、婚俗:当地的婚俗一般都是本民族内进行通婚,青年男女在谈恋
爱的时候,需要和自己的父母说明,并且在结婚之后,第三天新娘与新郎
需要回门。
9、建筑:当地的建筑大部分为大村寨,房屋多为土木结构或者以闪
片房为主。
10、禁忌:当地禁忌耍动头,禁忌说脏话,禁忌早夜间吹口哨,同时
还禁忌跨火塘,另外还禁忌嫁娶的时候杀山羊等。
彝族风俗礼仪
彝族,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俗礼仪。
彝族的风俗礼仪主要体现在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生活习惯等方面,这些礼仪不仅体现了彝族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彝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首先,彝族的婚姻礼仪非常讲究。
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严禁近亲结婚。
在婚礼上,新郎新娘要穿上盛装,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
迎亲过程中,双方家庭要互送礼品,以示友好。
新娘到达新郎家后,要举行拜堂仪式,向祖先敬酒,表示对祖先的尊敬。
此外,彝族还有“抢亲”的习俗,即男方在女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女方接回家中,然后举行婚礼。
这种习俗虽然带有戏剧性,但也体现了彝族人民的独特风情。
其次,彝族的丧葬礼仪也非常独特。
彝族实行土葬,认为死者的灵魂会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
在丧葬仪式上,家人要为死者穿上新衣,举行祭祀活动,以示哀悼。
彝族还有“跳丧”的习俗,即在丧葬期间,亲朋好友要围着篝火跳舞,以示对死者的怀念。
这种习俗体现了彝族人民对生死的豁达态度和对亲情的珍视。
再次,彝族的节日庆典也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最重要的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这一天,彝族人民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舞火龙、跳火堆、赛马等。
火把节不仅是彝族人民欢庆丰收的日子,也是展示彝族文化的重要场合。
此外,彝族还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也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最后,彝族的生活习惯也充满了民族特色。
彝族人民崇尚自然,尊重祖先,讲究团结互助。
在日常生活中,彝族人民用火塘取暖、烹饪,火塘是彝族家庭生活的中心。
彝族人民还喜欢唱歌跳舞,歌舞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彝族的歌舞种类繁多,有山歌、酒歌、刀舞、棍舞等,这些歌舞既有娱乐性,也有祭祀性,充分体现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情趣和信仰观念。
总之,彝族的风俗礼仪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彝族人民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彝族的风俗礼仪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但始终保留着其独特的民族特色。
彝族的风土人情简介
彝族的风土人情简介
彝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
其中以云南省的彝族人口最多,有“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滇中地区”之称。
彝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其主要节日有:火把节、月亮节、毕摩纪念节祭日、肉孜节等。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用新打来的高粱米或小米煮成一大锅糯米饭,然后把糯米饭装在竹编的大酒坛里,并插上一根燃烧着的松枝,由全家大小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唱。
这样的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深夜,其间不准点烛、不能说话、不能走出家门。
彝族人民都喜欢吃烤饼,每到农历四月八日彝族同胞们就开始制作烤饼了。
烤饼是用黑芝麻、白芝麻磨成粉加入土豆泥和少量盐、糖和油制成的。
烤出来的饼金黄酥脆,香而不腻,既可以当点心吃,又可以当主食。
彝家阿细人在自家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铁锅,然后再放上一口大缸,再将烤饼切成厚片后放入锅中蒸熟,就可以拿来当主食吃了。
—— 1 —1 —。
PPT彝族的风俗习惯
(4)滇东南型
本型服饰流行于滇东南彝区及广西那坡等地。女装以右襟、对襟上衣及长 裤为主要款式,个别地区着裙;男装上为对襟,外套坎肩,下穿宽裆裤。广西 那坡、云南麻栗坡部分彝族还保留着贯斗方袍的古老款式,这款服装仅在节日 或举行仪式时妇女穿用。 本型衣装多以白、蓝、黑为底色,多饰动植物花纹 和几何图案。工艺有刺绣、镶补、蜡染等多种技法。分路南、弥勒、文西三式。
彝人印象
彝族 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与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
基诺族皆源于古彝族。
能歌善舞的彝族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
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
彝族的歌曲有:史诗歌、情歌、喜歌、风俗歌--内中又有
喜酒歌、叫魂歌、送鬼歌、巫师调等多种曲调;
个表白爱情的机会。
彝族少女既是服装的设计者,也是制作者,更是表演中的“时装模 特”。而姑娘们最能显示自己的,就是看谁的衣服最漂亮
“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最
盛大的节日。
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 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
葫芦笙和唢呐,多用于
吹奏彝族民歌和曲调。
“姑娘房”
“姑娘房”是楚雄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 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
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
婚礼
结婚时,男方要备马,携带酒、布、肉、养面等礼物去迎新娘。女方村 里的姑娘,可使出浑身本事向迎亲的客人泼水,捉住拼命戏乐。送亲的人 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门前,要到太阳落山方可进门。进门前,由一人托 着装有羊肉、养把把和酒的木碗,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以示婚后生活富裕。 然后,新娘由表兄弟背进屋去。
中华各民族简介——彝族
中华各民族简介——彝族中华各民族简介——彝族彝族概况历史: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
人口:彝族人口现在约有838.6万人。
分布: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经济: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彝族风俗图腾:礼仪: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
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
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
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
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
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挟菜、泡汤。
禁忌:饮食禁忌禁食狗、马、熊等动物的肉,因这些动物与人类同源出于雪;是雪的子孙;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忌肉食露天进屋,否则鬼魂会附其上;禁过年七天内推磨,会使家境贫困;禁平日反向推磨,会给家庭带来灾难;忌推磨时磨心突断,俗信是鬼在作怪,磨出的粉不能食用;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等等。
诸上种种禁忌涉及到食物品类、饮食方式、食品制作、饮食主体,这些饮食禁忌习俗直接影响到彝族饮食文化结构。
婚俗: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
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
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巾或坝子,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
食俗:大多数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
彝族的民风民俗
彝族的民风民俗彝族的民风民俗一、婚俗彝族是一夫一妻制。
有很多自己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
二、定亲及娶亲一般是青年男女定亲后,男方请人去和女方父母说亲,只需带一瓶酒去,只要女方父母接酒喝,就表示同意。
然后男方就到女方家正式定亲,一般是带二三丈布,布和钱都是给女方的。
过了三个月,男方还要买三支青布或蓝布、一块肉、一瓶酒去女方家,这些东西都是给女方父母的,称为“递小礼”。
男方请毕摩择日子,择出的日子要和女方父母商量。
这次去,给女方买点结婚用品,称为“压八字”。
女方的父母为孩子准备嫁妆。
男方在讨亲时,要做好女方穿的一套衣服,包括包头、鞋子、针线等,由作陪郎的娶亲人背到女方家。
这些东西要到晚上女方的父母请个歌师来喝“娶亲歌”时,唱到一样才拿出一样。
如果歌师唱错,娶亲人便将唱错的东西拿出来在歌师眼前绕三转,笑眯眯地装进自己的包包,不给新娘,也不还新郎,娶亲人自己得。
如果歌师要的东西唱准确了。
娶亲人拿不出来,歌师就用一个簸箕在娶亲人头上打三下,引得客人们哄堂大笑。
娶亲人和女歌师对唱下去,女歌师要把娶亲人唱败,娶亲乖乖地把背箩放在堂屋中间。
然后,女歌师唱着裤子就拿出裤子,唱着衣褂就拿出农褂。
二、迎宾礼彝族人十分好客,热情劝客人饮酒。
凡是到彝家作客,主人都要拿出酒来,相对举杯,席地而坐,一边倾心相谈,一边劝酒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的酒。
喝吧;尽情地喝!”直到客人醉倒了方不再劝。
每逢过年过节,彝家的阿妹子(姑娘、妇女)就抱着一坛酒,插上几支锦竹杆或麦杆,站在家门口的路边上。
凡是来往行人都要劝你拿着杆杆从罐里吸饮过酒后才让你走路。
人们称:“甜不过彝家一杯酒,好不过彝家人的心!”三、服饰彝族的服饰古朴、独特。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有不同的服饰习俗,大致可分为梁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等。
四、鸡冠帽鸡冠帽是用硬布剪成鸡冠形状,再用1200多颗大小银泡镶绣而成,戴在头上像一只“喔喔”啼鸣的雄鸡。
彝族风俗
节庆
清晨,同姓家族聚于长者家祭祀祖宗,晚上共同在平坦的地方燃起篝火欢歌欢舞,此乃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 良机。之后,各户持火把燎烤庭院、房屋四周、田头地角、果木树旁,不断将炒过的枯松木香面撒在火把上,发 出爆鸣声并散发清香味,以“灭灾驱鬼”。大多节日与汉族相同,但在除夕晚上要“吃黑饭”,初一至初三不做 农活,三天所用之物必须在除夕前准备好,吃饭越晚,准备的东西越多,说明来年生活越幸福。春节期间,青年 喜欢进行丢包、打陀螺、荡秋千、打磨担秋等娱乐活动。
感谢观看
日常生活习俗
彝族有着大分散、小聚居的生活特点,所以各地的彝族住宅不很相同。但屋内大多设一个火塘,塘火终年不 熄,除用于取暖、照明、炖煮或烘烤食物外,亦是聚友会客的中心。火塘的锅庄石或三脚架,不能用脚去踩,严 禁往火塘里吐唾沫。烧烤不洁之物,并禁忌在火塘边裸露身体。
在长幼、男女、主客之间,彝族有严格的礼俗。途遇长辈,晚辈须待立一侧,让长者先行;长辈入室须让其上 座,余再依次而坐;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习称“上席”),下辈依次坐两旁和下方,并侍候长辈,为其添饭、夹 菜、泡汤。不能摸成年人和老人的头。
禁忌
忌戏耍动头;忌在众人中放响屁,说脏话;忌夜间吹哨;忌拿灵长类动物肉食物,也忌食其肉(熊、狗、猴、 猫等);不论男女,忌跨火塘;忌婚丧嫁娶宰杀山羊;忌以苦篙杆做筷子及打人;火烧荞麦粑粑从火塘里拿出时, 忌马上翻动及用棍棒穿通;忌把锄头和斧子放在一起;忌在屋内将锄或斧子扛于肩上;忌在家中火塘里烧刺奶包 树和马桑树;忌异根恋抱的树。
彝族的风俗特点是什么
彝族的风俗特点是什么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区。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彝族有着独特的风俗特点。
下面将从彝族的节日、服饰、婚俗、饮食等方面,详细介绍彝族的风俗特点。
首先,彝族的节日文化非常丰富多彩,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彝族的年节。
每年农历鸡年正月初一,彝族人民会隆重庆祝这一节日。
届时,人们会穿上节日盛装,参加祭祀仪式、舞蹈表演、射箭比赛以及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
此外,彝族还有许多其他节日,如龙街节、水灯节等,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彝族人民的生活,也体现了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其次,彝族的服饰文化也是其风俗特点之一、彝族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花纹独特。
男子通常穿着黑色外衣,内穿白色长袍和白色短裤,头戴黑色圆顶帽,腰间系着带有红色、黄色等绣花的腰带。
而女子则穿着彩色上衣、长裙和披肩,头戴花冠,腰间系着五颜六色的腰带。
彝族服饰的独特设计和鲜艳色彩,体现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的态度。
此外,彝族的婚俗也有着独特的风格。
在彝族社会中,婚姻往往是由家长和长辈协商决定的。
在婚礼前,男方要向女方家族提亲,送上礼物表示诚意。
婚礼当天,男方要带领骑马队列从山里护送新娘回家。
彝族婚礼的一大特色是酒令,即新娘饰演一个被隔绝的少女,要通过接受新郎和来宾的考验才能与新郎完成婚礼。
婚礼现场最重要的环节是彝族的“鱼鳞仪式”,即新郎新娘在红色方桌上用手指按相互的十个手指,象征着终身不离不弃的意义。
最后,彝族的饮食文化也是其风俗特点之一、彝族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种植一些特色农作物,如玉米、豌豆、苞谷等。
因此,他们的传统饮食以玉米和豆类为主,常常炒、蒸、煮、炖等烹制方式,菜品清淡、营养丰富。
彝族的特色美食有石头豆腐、苞谷米饭、彝族火锅等,这些美食既体现了彝族人民的饮食习惯,也展示了彝族的独特风味。
综上所述,彝族的风俗特点主要体现在节日、服饰、婚俗、饮食等方面。
彝族人民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独特鲜艳的服饰风格、独特的婚俗习俗以及清淡营养的饮食文化,展示了彝族悠久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民间习俗活动有哪些(彝族传统有哪些习俗习惯)
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民间习俗活动有哪些(彝族传统有哪些习俗习惯)1、不年节居住在SiChuan、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后的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一日,还要过一次年节,彝语称这个节为“麻龙火”。
每当农历二月初十这天上午,各家各户都要准备一桌丰盛的团圆饭,然后由家庭主妇给自家男子敬一杯酒,接着全家共进午餐。
到中午时,男人不论大小都集中到两位“麻公巴”家喝酒。
“麻公巴”据说是祖先打仗时首领的化身,人们在他家只喝酒不吃饭。
第二天,男女老少都集中在舞坪上,由两位“麻公巴”领头,按“拉么”(老主人)和“萨南”(开腔人)划定的路线跳铜鼓舞。
舞毕,“仰巴”(吹五笙的人)再吹一阵五笙,接着人们就地吃午饭,大家互相敬酒,共庆佳节。
2、火炬节火炬节-彝族狂欢节:“火炬节”通常在农历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举行。
这是彝族的ShengDa节日。
那时,要杀牛,杀羊,牺牲祖先,还有一些地方也要牺牲地主,互相盛宴,吃肉,并希望收获粮食。
火炬节通常庆祝3天。
整个家庭在DiYi天聚集,在2天后,举行各种活动,如摔跤,赛马,斗牛,比赛和拔河比赛。
然后举行ShengDa 的篝火晚会并陶醉在夜晚。
3、赛装节顾名思义,就是服装,服饰的比赛。
这是一个充分显示彝族RenMin聪明,勤劳,能干的节日。
也是一个爱美,选美,比美的日子。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彝族RenMin都要聚集在一起欢度赛装节。
到彝族的赛装节会上观光,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赛装场,色彩缤纷,满眼都是花花绿绿,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鲜艳服装,一定会令你目不暇接。
彝族妇NyuYe很会刺绣,不光在衣服,帽子,围腰上绣花,而且还在挎包,鞋子,鞋垫上绣满了可爱,顽皮的俏丽图案。
4、花脸节花脸节流传于丘北县境内,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历时3天。
节日期间,凡彝家村寨男女青年均欢聚一堂,杀猪宰鸡,备办酒肉饭菜,先敬神灵,再以Zui好的酒肉请老人先吃,尔后众人才团团围坐,互相敬酒、吃肉。
饭后,就到村头寨尾,用墨汁、锅烟灰互相抹脸,一直抹到满脸满身见黑,笑够累够方休。
彝族生活习俗
彝族生活习俗
彝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拥有独
特的文化和生活习俗。
彝族生活习俗丰富多彩,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彝族人民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种植玉米、小麦、红薯等农作物,养殖
牛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在彝族村庄,人们通常会举行丰收节、祭山神等传统节日,以感谢自然的恩赐。
在这些节日里,彝族人民会穿着传统服饰,跳起独特的舞蹈,唱着动听的歌曲,庆祝丰收和生活的美好。
彝族人民对家庭和亲情非常重视,他们通常会选择在自家的院子里建造独立的
房屋,一家人住在一起,共同生活。
在彝族家庭中,长辈享有尊重和权威,年轻人则尊敬长辈,关爱家人。
彝族人民还有着独特的婚姻习俗,他们通常会在婚礼上进行祭祀仪式,以祈求夫妻和睦、家庭幸福。
彝族人民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刺绣、银饰、竹编等手工艺品,都展
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彝族人民还保留着丰富的口头传统,他们通过歌谣、神话等形式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彝族生活习俗丰富多彩,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现代社会,彝族人民依然传承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努力保护和传承着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希望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和尊重彝族文化,共同守护着这份多彩的民族文化。
彝族的民风民俗
彝族的民风民俗1、彝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
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
2、彝族的婚礼,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
婚宴多用猪、鸡肉,不用羊肉。
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或坝子,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
3、背新娘,按照彝家俗规,新娘出阁时,双脚不得落地沾土,否则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须由接亲的小伙子来背新娘,并扶她上马。
迎娶归途上还有种种规矩:倘山高路窄无法骑马时,须由接亲的小伙子轮流背负新娘而行;过河涉水,更得由人背过河,新娘的绣花鞋万万不能沾水。
4、泼水接亲,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
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为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在迎亲时,男家选派未婚伙子去接亲时,既要身体强壮,又要精明能干,既能招架泼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抢走"新娘的艰巨任务。
扩展资料: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人口有6572173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彝族聚居地带群山食立,河流纵横。
高山深谷中散布着许多湖泊和平坝(盆地),构成优美的自然景观。
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受到广大彝族人民的接受和拥护。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种方言。
彝文是一种音节文字,至今使用。
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药学等许多著作以及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
彝族还有自己的历法。
彝族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族 居
住
叁 民住特色
村寨: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村寨的分布与坐落有其 独特的传承。彝族的村寨多坐落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区、 半山区,相沿聚族而居,一般选择向阳山麓,顺山修建,以 山腰、山梁处居多,山脚、河谷地带较少。《元阳县志》载: “彝族多居住在山川壮丽、资源丰富的山区,村寨依山傍水, 四周梯田层层,村后有山可供放牧,村前有田可供耕种,多 数村寨都有一条水沟从中流过。”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彝族人口数为 8714393人。
服
饰
邹 梦
倩
壹
饮
食
孙 叶
容
贰
居
住
张 娟
玉
叁
节
日
毛 暄
妮
肆
游 艺万
子 怡
伍
人 生张 礼欣 仪
陆
壹
彝
族 服
饰
壹
彝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自然环境复杂,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服饰在质地、款式、
纹式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 大体可根据以下六个彝族聚居区 分为六大类型:
"火木哪觉依,尼木吱基依", 是彝族一句谚语 ,译成汉语便是"汉 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 彝族喜欢饮酒,"有酒便是宴"已成习惯。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 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 所以也称作"转转酒"。彝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他们说:"地上 没有走不 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了的酒! " 逢年过节,各家各户的阿妹子会捧出一坛自家酿的美酒放在门前, 插上几枝锦竹杆或麦杆,凡从门口路过的人,都会被热情相邀,用 杆杆咂吸几口。
凉山 乌蒙山
红河 滇东南
滇西 楚雄
壹
擦尔瓦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男女皆穿右衽大襟衣,披擦尔瓦、披毡、 裹绑腿,平时跣足,冬天穿麻鞋。
男子头缠中髻,不同次方言区的样式不同,值得一提的“英
雄角”,左耳戴蜜腊珠、银耳环等饰物。男裤在北部方言区根据 不同的次方言有“大裤脚” 、“中裤脚” 、“小裤脚” 之别。
彝 族
第二小组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 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 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的西北部,主要 聚集在红河、云南楚雄、四川凉山、贵州毕节和六盘水等地区,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贰
“打羊”、“打牛”
凡有客至,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 程度分别以牛、羊、鸡等相待。在 杀牲畜之前,要把活牲畜签到客前, 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 的敬重
贰
“跳菜”
舞蹈着上菜。它是彝 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 菜形式和宴宾是的最 高礼仪,是舞蹈、音 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 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
文化。
贰
叁
贰
彝族的节日食俗可谓丰富多彩,而最能代表彝族传统节日食俗的要数火把节食俗和新年食俗。在汉族节日 文化的影响下,不少彝族地区除过自已民族的传统节日外,还要同汉族一样过清明节、端午节、七月节、 八月中秋节等节日,而食俗上又有自己的特色。
精家人用餐时讲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长辈坐上席,客人坐上席或上方,晚辈只能坐下方的座位;招 待客人时,好酒好菜都先敬客人或长辈。有的地方有妇女不能同客人一桌进餐的饮食习俗。四川凉山的释 族,他们在社交活动中很注重酒,如客人来到你家,应先斟上一杯酒给他喝,事后就算是来不及煮饭给他 吃,客人也不会见怪。在凉山彝族地区,待客的礼仪由其经济状况而定,同时要看接待的是什么样的客人。 招待一般客人是杀鸡,将鸡头敬给客人,客人要看鸡舌根骨下,懂得凉山彝族食俗的人都知道,鸡虽是杀 给你吃的,但不能吃得太多,应剩一些,不然会闹笑话。招待贵客一般杀猪或革,猪或间凡待客的都烹制 成坨坨肉。非常尊敬的客入来了就要打牛来招待,但杀牛招待客人的家庭不多,过去这项礼节大多在土司 家中用。招待客人时,若杀的是小猪,饭后要将半边小猪头连同一些坨坨肉、养饼一齐 赠送给客人带走; 若杀羊,饭后则要将羊扇骨肉赠送客人;若杀牛则要在饭后将牛后腿上的大坨重约5斤的肉送给客人带走。
叁
风篱房
丰富多彩的彝族建筑形式中较古老的一种居 住形式。今撒尼人建盖的牛车棚、舂碓棚就是古 代风篱的延续和发展。风篱的建筑结构特别简单, 用两根上端带杈的树杆插入土中做柱子,用一根 树杆横搭在两根柱子的树杈上做梁,再用数根树 杆并排搭在梁上,一端落地,成一面坡式的墙, 其上覆盖树枝、茅草之类的东西,用来遮风避雨。 这种居住形式的发明改变的彝族先民"冬则居营窟, 夏则居桧巢"的穴居生活,是彝族建筑史上的一大 发明和进步。
民居:在中国西南地区,彝族分布范围较 广。因此,其民居类型为适应不同地区的自然 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或受其他民族的影响, 而显得比较复杂,不过彝族民居在各民族中却 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说来,彝族民居类型可 以分为以下几类:瓦房、土掌房、闪片房、垛 木房、茅草房等。
叁
居住习俗
彝族实行一夫五妻制的小家庭,儿女婚后 另建住房,自立门户,仅幼子与父母同住。彝 家院落宽敞,以供生产和生活之便,尤其是在 置办红白喜事时,可以广纳宾客。居室内,正 房堂屋靠墙处供奉着天地祖宗处于牌位,供桌 上摆设着香炉及虎、狮雕像;正中安放八仙桌, 用于接待客人;左侧有常年不熄的火塘,由三 块石头支成,俗称“锅庄”,用以取暖御寒, 热水烤茶,火塘周围是家人围坐议事的地方。 正房两侧房间为当家儿子媳妇的卧室,兼存放 贵重物品。一般长子居左,次子居右。老人、 小孩及客房设在侧厢房。大门后做磨房,正房 楼上是粮仓,楼下为畜厩。
女子着百褶裙、戴帽或缠帕,式样有瓦式帕、六角帕、鸡冠 帽,喜佩耳饰、手饰,戴银领牌。
传统衣料都是纯手工制作,以自织自染的毛麻织品为主,传
统色彩为黑、红、黄三色。图案纹饰多为鸡冠、羊角、火镰、蕨 草、窗格等动植物和生活物品。
英雄角
蜜腊珠
壹
乌蒙山彝族服饰男女均为青、蓝色大襟右衽长衫或短衫,长裤,缠黑色或白 色头帕,系白色腰带,着绣花高钉"鹞子鞋"或"鹰头鞋"。
叁
土库房
以圭山乡海邑村为典型。这种房子俗称"土 掌房",以土、木、石为原料,一般分上、下两 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牧畜。屋顶平坦,其构造 是以块石做墙基,用土坯或泥土夯墙,无柱无梁, 在筑好的墙上直接铺上一层木棍、木板或木条, 上覆茅草,再铺一层不含杂质的泥土,洒水抿捶, 形成平台。它既是屋顶,又是晒台和凉台;既可 晒粮食,又可晒衣物,十分实用。房屋的大小不 一,人口多、经济状况不好的则盖得较狭小。土 库房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保暖防寒,防火性能好, 且结实牢固,酷似碉堡,故又有"碉楼""碉房"之 称。
彝族喜欢饮酒,“有酒便是宴”已成习惯。在彝族节庆中和日常生活 中,酒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走访亲友要带酒,参加婚礼要送酒 和牲畜,参加丧葬活动也要送酒送牛羊,参加宗教活动更离不开酒
和牲畜。最有特色的就是“杆杆酒”
贰
• 一些彝族早餐多为疙瘩饭。午餐以粑粑做为主食,备有酒菜。据说荞面粑粑 有消食、化积、止汗、消炎的功效。 肉食以猪、羊、牛肉为主。山地产蘑菇、木耳、核桃,菜园生产的蔬菜,使得蔬菜的来源十分广泛,除鲜吃外太部 分都做成酸菜,酸菜分干酸菜和泡酸菜两种,另一种名吃“多拉巴”的菜也是民间最常见的菜肴。 彝族日常饮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彝族饮茶每次只斟浅的半杯,徐徐而饮。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彝族风味主食,面糊酸菜肉,彝族农家常菜;白水煮乳猪,锅巴油粉,云南彝族风味名 小吃,用豌豆面制成。 彝族饮食有了“百年花灯铸就寒土上品名菜,千层碧浪酿得彝家美味佳肴”的佳联。有“五碗四碟”的歇后语菜谱, 即:
滇西地区彝族女子多为前短 后长的右大襟衣,下为长裤,系 围腰,套坎肩。巍山、弥渡两县 妇女佩戴羊毡裹背。
男子着右大襟长衫、羊皮坎 肩、宽裤脚、头包青帕。
壹
楚雄地区彝族女装为右大 襟短衣和长裤,少数地区上着 对襟衣,下着花裙。工艺以镶 补、平绣为主,图案多为花卉。
禄劝、寻甸等地妇女的盛 装是古老的贯头衣,这种服饰 前短后长,宽大无袖。
贰 待客的饭菜 以猪膘厚大为体面,吃 饭时,长辈坐上方,后背依次围坐 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夹 菜、泡汤。
贰
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 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 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 肴
贰
坨坨肉
坨坨肉是小凉山彝族人民吃肉食的基本制作方法。在制作上,不 论猪、牛、羊,宰杀后均连骨带肉切成如拳头船大小的块块,用 清水煮至八成熟,便捞入簸箕内,撒上盐巴来回簸荡,使盐渗入 即可食用。吃时除放盐外,不放任何佐料,也不用碗筷,直接用 手取而食之。吃时佐以小凉山土法腌制的一种干酸菜汤(有克油腥 的作用),将砣砣肉抓在手上,边啃边嚼,由于这种肉做法特别, 又不是很肥,吃起来越嚼越香,越吃越胃口开。坨坨肉制作的诀 窍是掌握适当的火候,火候不到不熟,过迟肉绵。彝族制作的坨 坨肉,既鲜又香,别有风味,特别是选用四五斤重的仔猪肉制成, 更是清脆可口,是他们用来待客的佳品。所以,砣砣肉如今已成
为小凉山的一道很有名气的风味菜。
贰
酸菜汤
彝族的酸菜汤也是彝 族一大特色菜,酸菜不同于汉 族的腌渍的青菜,而是彝族种 植的种高山青菜,摘下来放在 屋项上晒干,贮藏起来,要吃 的时候,再洗净作料。就是把 黄豆磨成粉,用水浸泡后,连 汤带渣一起煮, 再倒入酸菜水, 等黄豆粉凝固后,放入青菜。
煮好的汤有一股清香。
贰
杆杆酒
"杆杆酒"在彝语中叫"芝衣",又称"泡水酒"、"咂酒",是彝族人民喜
庆节日时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种别具风味的水酒。
"杆杆酒"采用玉米、高粱和荞子酿制,制作方法是将原料粗磨之后, 加水蒸熟,然后倒出,凉于簸箕内,待温度适当后抖以荞壳,并加 酒曲搅拌,在簸箕内封闭发酵。经过30几个小时后就可放入木桶或 坛子之内,并用泥土将桶口封死放置起来,泡水酒就会逐渐酿成。 半个月时间即可开封启用,放上两三个月后启用酒味更佳。 开用时,加足冷开水,再放上一两个小时就可饮用。饮用时需插若 干麻管或竹管,直接用嘴吸插管来饮酒。据说这种酒有很高的营养 价值,口感纯厚。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