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报告

合集下载

音频小信号功率放大电路设计全文编辑修改

音频小信号功率放大电路设计全文编辑修改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目录1 选题背景 (2)1.1 指导思想 (2)1.2 方案论证 (2)1.3 基本设计任务 (2)1.4 发挥设计任务 (2)1.5电路特点 (3)2 电路设计 (3)2.1 总体方框图 (3)2.2 工作原理 (3)3 各主要电路及部件工作原理 (3)3.1 第一级--输入信号放大电路 (4)3.2 NE5532简要说明 (5)3.3 第二级--功率放大电路 (6)3.4 直流信号过滤电路 (6)4 原理总图 (7)5 元器件清单 (7)6 调试过程及测试数据(或者仿真结果) (7)6.1仿真检查 (8)6.1.1第一级仿真检查。

(8)6.1.2第二级仿真检查 (9)6.2 通电前检查 (10)6.3 通电检查 (10)6.3.1第一级电路检查 (10)6.3.2第二级电路检查 (10)6.3.3完整电路检查 (10)6.4结果分析 (10)7 小结 (10)8 设计体会及今后的改进意见 (11)8.1 体会 (11)8.2本方案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1)8.3 改进意见 (11)参考文献 (12)1 选题背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随声听、收音机、mp3、mp4、电视机、手机、电脑……极大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产品在使用时时常会有音频的播放,而这些产品本身配带的音频播放装置往往功率较小,难以带给人们想要的音乐效果与震撼。

因此音频小信号功率放大器就有着广泛的运用空间,能够让人们尽情享受音乐激情与活力。

正因为如此我对音频小信号放大电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亲自动手设计和制作这样一款产品。

1.1 指导思想利用运算放大器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把放大后的信号接入第二级功率放大电路进行功率放大。

1.2 方案论证方案一:可使用NE5532配合集成功放TDA2030进行功率放大。

这样实现电路简单方便且电路的实现效果会很好,但由于题目要求不允许使用集成音频功放所以此方案不符合,故舍弃此方案。

音响放大器实验报告

音响放大器实验报告

REPORTING2023 WORK SUMMARY音响放大器实验报告目 录CATALOGUE •实验目的•实验设备与材料•实验步骤与操作•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总结与建议PART01实验目的0102了解音响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放大器主要由输入级、电压放大级、功率放大级和输出级组成,各部分协同工作,实现对音频信号的放大和输出。

音响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子元件将微弱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然后推动扬声器发声。

学习音响放大器的设计和制作在设计和制作音响放大器时,需要考虑电路设计、元件选择、布局布线等因素,以确保放大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掌握音响放大器的性能测试方法音响放大器的性能测试主要包括频率响应、失真度、动态范围等指标的测量。

频率响应是指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变化情况,失真度是指放大器对音频信号的畸变程度,动态范围是指放大器能够处理的最低信号和最高信号之间的范围。

通过这些性能指标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音响放大器的性能和表现,为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PART02实验设备与材料用于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号,作为音频放大器的输入信号。

音频信号源信号发生器如LM386等,具有低噪声、高带宽、低失真等特点。

集成放大器芯片将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驱动扬声器发声。

功率输出级电路音频功率放大器模块电容、电阻、电感等电子元件电容用于滤波、耦合、去耦等,以改善音频信号质量。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调节音量等。

电感用于扼流圈、滤波等。

面包板用于搭建电路,便于连接和调试。

杜邦线用于连接各个电子元件的引脚。

面包板、杜邦线等搭建工具示波器、万用表等测量工具示波器用于观察信号波形,分析电路性能。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PART03实验步骤与操作准备所需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搭建电路按照电路图将各个元件连接起来,搭建音响放大器电路。

设计电路图根据音响放大器原理图,绘制详细的电路图。

音频放大器 实验报告

音频放大器 实验报告

音响放大器的设计一、 设计任务1) 功能要求:具有话筒扩音、音调控制、音量控制,卡拉OK 伴唱2) 已知条件:集成功率放大器LM386 1个,10K 欧姆高阻话筒一个(咪头,要加上拉电阻),输出电压为5mV ,集成运放LM324一只, +VCC = +9V ,8Ω/2W 负载电阻RL 1只,8Ω/4W 扬声器1只,MP3一台(连接输入线一条)3) 主要技术指标:额定功率 Po ≥0.3W(γ <3%);4) 负载阻抗 RL=8Ω;5) 截止频率fL=50Hz ,fH=20kHz ;6) 音调控制特性 1kHz 处增益为0dB ,125Hz 和8kHz 处有±12dB 的调节范围,A VL=A VH ≥20dB ;7) 话放级输入灵敏度 5mV ;8) 输入阻抗 Ri>>10K Ω。

二、 实验器材实验所需元件、示波器、万用表、覆铜板、函数发生器、热转印机、钻孔机、环保腐蚀液、变压器、MP3、喇叭等等三、 功能模块组成和增益分配图 1功能模块组成 话筒输入5mv 话音放大器(4.7倍)音频输入100mv 混合前置放大(3倍)音调控制器(0.8倍)功率放大器(30倍)扬声器+9V 电源四、功能模块设计(一)工作电源(+9V)电源模块由实验室稳压试验箱经过J1、J2接入电路模块,S1为电源开关,W1是7809稳压芯片,期中C3、C4为电源输入的滤波电容,C5、C6为电源输出的滤波电容,D1为发光二极管做上电指示用,P2为4个短接到地上的排针接口,作为测试用的接口。

图2稳压模块(二)话筒输入和话音放大器由于话筒的输出信号一般只有5mV左右,输出阻抗高。

所以话音放大器用来不失真地放大声音信号,输入阻抗需远大于话筒的输出阻抗,且符合阻抗匹配。

第一级设计成增益为:A V1=1+R2/R4=47K/10K=4.7,R2 =75KΩ; R4=10KΩ,放大后输出电压为V o1按设计要求应该达到24mv,原理图如下:图3话音放大器(三)音频输入和混合前置放大器混合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将MP3输出的音乐信号与话音混合放大,音频信号输出100MV,话音信号放大3倍,此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可以表示为:VO2 = - [ (R1/R5)*VO1 + (R1/R9)*V12 ]A V2= VO2/VO1=3其中R11为调节此级电路的输入阻抗的变阻器,用以控制此级电路的音量调控。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1 设计目的设计一个能把音频信号放大的电路。

设计一个能把音频信号放大的电路。

2 设计思路图1 1 设计流程图设计流程图设计流程图3 设计过程音频功率放大器实际上就是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使其功率增加,然后输出。

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使用一个同向放大电路对输入的音频小信号的电压进行放大,得到后一级所需要的输入。

后一级主要对音频进行功率放大,使其能够驱动电阻而得到需要的音频。

使其能够驱动电阻而得到需要的音频。

设计时首先根据技术指标要求,设计时首先根据技术指标要求,设计时首先根据技术指标要求,对整机电对整机电路做出适当安排,确定各级的增益分配,然后对各级电路进行具体的设计。

P max o =6W ,输出电压U=max o L P R =6V ,要使输入为10mV 的信号放大到输出的6V ,所需的总放大倍数为600。

音频功率放大器各级增益的分配,前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为600;音频功放的电压没有放大。

音频功放的电流放大倍数为800。

3.1电路设计一、前端放大器的设计:如图2所示所示由于话筒提供的信号非常弱,由于话筒提供的信号非常弱,要在音调控制级前加一个前置放大器。

要在音调控制级前加一个前置放大器。

要在音调控制级前加一个前置放大器。

考虑到考虑到设计电路对频率响应及零输入时的噪声、设计电路对频率响应及零输入时的噪声、电流、电流、电流、电压的要求,电压的要求,电压的要求,前置放大器选用集前置放大器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F353LF353。

前置放大电路是由LF353放大器组成的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倍数为4,4,即即A=1+R 7/R 6=600=600,取,取R 5=599K Ω,R 4=1K Ω,所用电源V cc =+8V =+8V,,V ee =-8V =-8V。

音 频功 放 输 出声 音前 级电 路图2 前端放大器前端放大器经过前级运放的放大,经过前级运放的放大,由由A 'v =U i /U io =U i /10mV=600,可以得到U i =6V 。

OCL功率放大器报告

OCL功率放大器报告

1 绪论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的作用是给音频放大器的负载R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地小,效率尽可能高。

音频放大器的目的是以要求的音量和功率水平在发声输出元件上重新产生真实、高效和低失真的输入音频信号。

音频频率范围约为20 Hz~20 kHz,因此放大器必须在此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

本设计中要求设计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在输入正弦波幅度=200mV,负载电阻等于8Ω的条件下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o≥2W,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50Hz~15KHz,在最大输出功率下非线性失真系数r≤3%。

驱动级应用运算放大器μA741来驱动互补输出级功放电路,功率输出级由双电源供电的OCL互补对称功放电路构成。

为了克服交越失真,由二极管和电阻构成输出级的偏置电路,以使输出级工作于甲乙类状态。

为了稳定工作状态和功率增益并减小失真,电路中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本课程设计是一个OCL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复合管无输出耦合电容,并采用正负两组双电源供电。

综合了模拟电路中的许多理论知识,巩固了用运放和三级管组成电路的应用,负反馈放大电路基本运算电路的性能与作用。

本设计报告首先对音频功率放大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选择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案。

选择好合理的方案后对电路的基本构成进行了分析,设计出电路图并且分析该电路,按照课程设计任务书对参数进行分析计算使电路的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并且通过ORCAD软件设计出电路图,并对所设计电路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利用ORCAD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模拟与仿真分析分别对静态工作点,瞬态波形分析,频率分析等,对ORCAD进行了一定的简介。

然后利用PROTEL软件绘制该电路的PCB印制电路板图,并且对PROTEEL软件进行了一定的简介。

最后对电路在面包板上进行连接和到实验室进行调试。

写出相关总结和心得体会。

2 音频功率放大器2.1 音频功放的性能指标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向负载提供功率,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效率尽可能高。

OTL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OTL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摘要:设计了一款OTL音频功率放大电路,主要由前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两部分组成,前级电路用于音频信号的一级放大,功率放大电路用于音频信号的二级放大,保证信号有足够的功率可以从扬声器输出。

关键词:OTL功放;功放电路;音频信号0 前言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微弱的声音电信号放大为功率或幅度足够大、且与原来信号变化规律一致的信号,即进行不失真的放大。

音频功率放大器应用最广的是音响技术领域,用于扬声器的发声,是音响设计与制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设计根据这种原理对比较小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使其功率增加,然后输出。

前级放大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使用一个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电路对输入的音频小信号的电压进行放大,得到后一级所需的输入。

后一级主要是对音频进行功率放大,使其能够驱动电阻而得到需要的音频。

1 设计方法1.1 设计思路本文设计的是一种音频小信号功率放大器,设计中采用了OTL功放作为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前级放大电路与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结合,利用两次放大,从而实现音频信号的输出。

前级放大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使用一个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电路对输入的音频小信号的电压进行放大,得到后一级所需要的输入。

后一级主要是对音频进行功率放大,使其能够驱动电阻而得到需要的音频。

本设计用到了两个晶体管:NPN、PNP各一支;两管特性一致。

组成互补对称式射极输出器。

还用到了OTL功率放大器,这些是本设计的核心部分。

1.2 整体框图系统整体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1.3 实施方案采用一些电阻、晶体管和电容构成的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图如图2所示。

本电路图主要有前置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两部分组成。

前置放大电路由一些电容、电阻、滑动变阻器、晶体管等元件构成。

前置放大电路主要应用了负反馈。

负反馈具有提高电路及其增益的稳定性、减少非线性失真、扩展通频带、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功能。

OTL电路具有线路简单、效率高等特点,但要采用双电源供电,给使用和维修带来不便。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共8篇)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共8篇)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共8篇)
1.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该报告概述了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及其实验流程。

此外,它还应用直流、交流仿真模型来评估OTL功率放大器的性能。

2.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数据分析:这一报告主要研究OTL功率放大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输出特性,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结果分析:这一报告分析了OTL功率放大器的增益、电压和功率的响应特性,以及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的差异。

4.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数据处理:这一报告研究了OTL功率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参数,以及实验中所使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5.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结果对比:本报告将OTL功率放大器的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劣,并提出改进方案。

6.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可靠性分析:该报告通过对OTL功率放大器实验结果的分析,考察其可靠性,并提出改进方案。

7.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参数优化:本报告根据实验结果,优化OTL功率放大器的参数,以提高其性能。

功率放大器 实验报告

功率放大器 实验报告

功率放大器的组装与设计实验目的:培养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和巩固模电知识,熟悉常见的元器件,和基本焊接方法。

实验仪器:函数发生器,收音机(其他能发出声音的声音源均可),音响,焊接常用的器材如电烙铁,焊锡丝,吸锡泵,镊子等。

实验原理第一部分:1.作用与组成声频放大器又称音频放大器,低频放大器或扩音机,顾名思义,它是放大电信号的装置。

由于各种信号源(声源)输入的信号很弱(几毫伏到1-2伏),不足以推定扬声器放声,因此必须将这些微弱的信号进行放大。

从高保真意义上讲,要求放大器如实地放大原信号,即原汁原味,但从广义上讲,为了使声明更动听,又常常对信号进行必要而适当的修饰与加工。

按声频放大器中各部分的功能不同,可将其分成两部分:其一为前置放大器(还可细分为信号源前置放大和主控放大器)其二称为功率放大器(也称后级放大器)按类又可分为合并式(前置后级一体式)、与分体式(前置与后级分开),分体式一般为高档机。

2.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的作用是对调谐器、点唱机、录音机、传声器,激光唱机以及其它声源送来的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与放大,以便为功率放大器准备适宜的电信号,使后者顺利工作。

确切的说,前置的作用是对输入的某些信号进行频率均衡或阻抗变换,并对各种信号进行不同量的放大,使各种信号输出电压基本相同,以利于其后主控放大器进行工作。

前置放大器中的主控放大器也称放大器或线路放大器,主要作用是将前面送来的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修饰与放大,使之满足功率放大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并达到人们对音响效果的某些主观要求,比如,音量调节、响度控制、音调调节、噪声抑制、声道平衡、宽度展宽等功能都在此环节完成。

3.功率放大器其本质是将交流的电能“转中换”为音频信号能。

其构成成分为输入级、前置激励级、功率输出级、保护电路和功率指示、电源。

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高保真立体声放大器广泛采用晶体管集成电路,随着人们对电声指标的更高要求,在民用放大器中甲类、超甲类、电流负反馈等其他类型的超低失真放大器逐渐增多,为了改善音质,人们对场效应管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题目: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二、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1、主要要求: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Ω。

2、性能指标:频带宽50H
Z ~20kH
Z
,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电路输出功率大于8W;
输入灵敏度为100mV,输入阻抗不低于47KΩ。

三、原理电路和程序设计
3.1、方案的确定及论证
1、OTA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OTL 电路通常由两个对称的异型管构成,因此又称为互补对称电路,图 3-1 为单电源 OTL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电路中 T1 是推动级(电压放大,也叫激励级),其中Rb1、Rb2是 T1 的基极偏置电阻,Re为 T1发射极电阻,Rb为T1集电极负载电阻,它们共同构成 T1 的稳定静态工作点;T2、T3 组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级,且 T2、T3工作在乙类状态;C2 为输出耦合电容。

功率放大器采用射极输出器,提高了输入电阻和带负载的能力。

性能分析:
乙类互补推挽功放(OTL)的输出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输出功率:P
o =U
o
I
o
=U
o
2/R
L
输出最大功率:P
om =U
o
I
o
=U
o
2/R
L
=U
om
2/2R
L
=V
CC
2/8R
L
显然P
与电源电压及负载有关
om
2/8R
当输入功率为8w,阻抗8w时,有Pom=V
CC
V
=8*8*8≈22.6v 则电路所需的电源为22.6v。

CC
2、用集成器件实现
Tda2030简介:TDA2030是德律风根生产的音频功放电路,采用V型5 脚单列直插式塑料封装结构。

该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汽车立体声收录音机、中功率音响设备,具有体积小、输出功率大、失真小等特点。

并具有内部保护电路。

电路特点:
[1].外接元件非常少。

(基本应用电路图3-2)
[2].输出功率大,Po=18W(RL=4Ω)。

[3].采用超小型封装(TO-220),可提高组装密度。

[4].开机冲击极小。

[5].内含各种保护电路,因此工作安全可靠。

主要保护电路有:短路保护、热保护、地线偶然开路、电源极性反接(Vsmax=12V)以及负载泄放电压反冲等。

[6].TDA2030A能在最低±6V最高±22V的电压下工作在±19V、8Ω阻抗时能够输出16W的有效功率,THD≤0.1%。

用它来做电脑有源音箱的功率放大部分或小型功放再合适不过了。

图3-2使用单电源供电的tda2030基本应用电路
通过比较,使用分立元件需要的元件较多,且必须考虑三级管的各种性能上的差异,和保护电路,并且该电路所需要的电源要求较高,功耗也比较大,输出效率比较低。

使用集成电路,外围电路简单,容易实现各项功能。

运用集成芯片TDA2030完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能够更好地达到设计任务和要求。

3.2:整体电路
1,主要元件:TDA2030
TDA2030A的外形和引脚图如图3.1所示。

1-同相输入端,2-反相输入端,3-负电源端,4-输出端,5-正电源端。

TDA2030A
12345
图3.1
TDA2030A音频集成功放主要参数如表3.1所示:
表3.1
2、放大电路的基本设计
整体电路设计:使用TDA2030加少量外围元件,输入端使共集放大电路增加输入阻抗。

3.3、各模块功能与设计
1、放大模块:
根据TDA2030的经典应用电路,在multisim中的电路如图3.3.1所示。

a)电路工作原理:该电路使用15v的单电源供电,TDA2030作为功率放大器,电阻R5和R4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A uf≈1+R5/R4=32.9。

b)为了tda能够正常工作,1脚和2脚的电压必须相同。

其中R2和R3起分压作用,使1脚的工作电压1/2Vcc。

22uf电容的电容是是VCC/2电压的滤波电容,为防止1脚电压产生大波动。

输出端接的1欧电阻和0.1uf电容式防止电路产生自激振荡。

c)2个二级管为保护TDA2030作用,防止电源反接时流过电流运放过大。

R7为滑动变阻器,改变输入端的电组,可以改变输入信号的大小。

d)当电压Vcc=15v时,电路的输出功率可以达到8w以上。

Uo
图3.31
2、输入模块:
基本共集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又叫射极跟随器,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接近1,该放大电路的输出跟输入信号相同,即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的变化发生相同的变化,具有“跟随”的作用。

它具有输入电阻大(索取信号能量的能力大),输出电阻小(给予负载信号能量的能力大)的特点,可以做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级;
图3.3.2
电路如图3.3.2所示示,其中三级管使用9013 H144。

放大倍数为220倍
9013是一种最常用的普通三极管。

它是一种低电压,大电流,小信号的NPN 型硅三极管特性:
集电极电流Ic:Max 500mA
集电极-基极电压Vcbo:40V
工作温度:-55℃ to +150℃
功率(W):0.625
理论计算:
由图可计算得,共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约等于1。

RL负载电阻约为20k
其中输入阻抗的计算,由共集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公式可得:
Ri=(r be+(1+β)Re//R L)//R2
由于9013的rbe约为1k,Re为3K,R2为220k 输入电阻作近似计算
Ri=(220*3)//220≈159.9k
故此电路的输入阻抗近似为159.9k
四、电路和程序调试过程与结果
根据要求,仿真软件选用multisim,在软件中连接电路如图4.1所示:1,波特图输出如图
由图可以看出,其仿真的结果,在50Hz-20kHz内的波形放大能力基本保持不变化。

符合题目要求。

50Hz——20kHz的输出波特图。

2,输入输出波形仿真
2.1选用信号源1kHz,输入100mvp,将音量调节到50%的位置。

用示波器观察仿真电路的情况。

其中,
在仿真电路中Auf≈1+R5/R4=32.9
由上图仿真可得,当输入为141mv时,输出值为4.1v。

则放大倍数
Auf=4.1/0.141≈29.1。

与近似计算理论值32.9比较接近。

2.2.灵敏度测量:
当继续增大输入电压到123mvp时,输出波形开始出现失真的现象,此时在输入端接入电压表,可以测量得电压为174mv。

则输入灵敏度为174mv
五,实际测试
20khz下的输出波形50hz下的输出波形
图5a 图5b
由图5a,和图5b可得,在输入100mvp,频率为50Hz----20kHz的正弦波下,输出波形未见失真。

该电路在50Hz----20kHz可正常工作。

当输入为100mvp时,电路的Auf=U0/U I=2.2/(0.1/1.414)=31.0倍。

实际测试值与计算值32.9和仿真的值29.1比较接近,误差的主要来源于电路的元件的参数,比如电阻电容均存在误差,三级管的参数以及放大倍数也存在误差。

五、元件清单:
六,总结
1、本次作品优缺点
优点:元件和电路简单,电路原理易懂。

应用单电源15v即可使输出功率>8w。

输入阻抗大于47k,输入灵敏度为147mv,频带宽50H
Z ~20kH
Z
,输出波形基本不
失真。

缺点:使用手工焊接,没有使用pcb版制作。

Tda2030发热比较严重,不能长时间工作,需要解决散热问题。

可以假装散热片散热。

单电源的供电的效率比较低,并且功率不高,如果改用双电源供电,功率可以比较大的提高。

使用2个tda2030可以制作立体声的音频放大器。

2、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的课程设计,掌握的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设计方法和一些常用器件的使用方法。

对于模电的课程和一些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电子设计和需要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理论加上实践,才能做等更好。

从选择题目到开始着手去做,才发现自己的在模电的知识以及忘得差不多了。

先是在模电中选了OTA电路,几次的仿真以及理论的推敲,发现如果仅仅只是应用分立元件,既要考虑三级管的合适的静态工作点,避免输出波形失真,又
要考虑到输出功率以及放大倍数等问题,很难达到要求。

而后又在网上发现了TDA2030的集成运放,便想用集成运放来实现。

在网上找了些资料,便开始制作。

由于模电的知识不牢固,前期的分析还是比较的困难的。

于是重新复习了模电,包括基本放大电路的知识,多级放大器,放大电路的反馈和功率放大器等章节的知识。

之后结合书上的例子分析电路,也比较好理解。

每次解决一个问题,收获的除了了知识,还有一份快乐,将理论用于实际,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一个实在的东西,总是让人兴奋与快乐。

七、主要参考书目:
1、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3、赵淑范王宪伟,《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