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虫的为害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粘虫的为害与防治

一、粘虫的学名和分类

学名:粘虫Mythimna seperata(Walker,1865)

分类:昆虫纲Insect 鳞翅目Lepidotera

夜蛾科Noctuidae

二、粘虫的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15—17mm,翅展36—40mm。虹吸式口器,头部与胸部灰褐色,腹部暗褐色。前翅灰黄褐色、黄色或橙色,变化很多;前翅前缘附近由外向内有两个浅黄色圆斑,两圆斑界限不显著,外侧的圆斑较大,其后端有一个白点,其两侧各有一个黑点,前翅由顶角至后缘1/3处延伸的有一条斜行暗色条纹,自前缘1/4处至后缘1/3处有多个黑点排列成的弧线;后翅暗褐色,向基部色渐淡变为淡灰褐色。雄蛾稍小,其尾端向后挤压可伸出一对鳃盖型抱握器,抱握器顶端有一长刺。雌蛾腹部末端有一尖形产卵器。成虫形态见下图1

图1:粘虫成虫形态图

卵长约0.5mm,半球形,初产白色渐变黄色,有光泽。卵粒单层排列成行成块。卵的形态见下图2(2号为粘虫卵)

图2:粘虫生活史中各虫态形态图

老熟幼虫体长38mm左右。头整体为红褐色,头上有大面积深橙褐色网纹,额扁,头部沿蜕裂线有褐色粗纵纹,略呈八字形。体色由淡绿至浓黑,不同生长条件下体色差异较大在大发生时幼虫色较深,背面常呈黑色;幼虫腹面污黄色,幼虫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背中线白色,其边缘有细黑线,亚背线与气门上线之间稍带蓝色,气门线与气门下线之间粉红色至灰白色。腹足外侧有黑褐色宽条纹,足的先端有半环式黑褐色趾钩。

幼虫图片见下图3图4

图3:粘虫幼虫形态图

图4:粘虫幼虫形态图

蛹长约19mm;被蛹红褐色;腹部5—7节背面前缘各有一列齿状点刻,中间刻点大而密,两侧渐稀,尾端有一粗大的刺,刺的两旁各着生有短而弯的细刺两对。蛹形态见图2(5号6号为粘虫蛹)

黑化型:黑化分两种,一种粘虫黑化是指,粘虫幼虫在高密度聚集的情况下会出现黑化,但这种幼虫的黑化并不会改变成虫的形态特征,也不会导致成虫黑化,而当密度条件改变时,幼虫的黑化现象就会消失,另一种黑化是指粘虫的基因型发生变化,这种黑化可以遗传,幼虫和成虫都有黑化的现象。

但由于黑化型成虫覆盖着一层浓黑色的鳞片或绒毛(黑化),故使整个虫体的外观为黑褐色,黑化成虫的头部均呈黑褐色,触角除了基部为灰白色(与正常型相同)外,其他部分已完全黑化。黑化粘虫的卵与正常型的在外部形态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在群体饲养下,黑化型与正常型的幼虫大小相似,但黑化型幼虫的体色较深、较黑。

三、粘虫的为害情况

1.粘虫分布和为害作物种类:粘虫在我国南方北方普遍发生(除新疆未报道发现),分布范围广;粘虫寄主于麦、稻、粟、玉米等禾谷类粮食作物及棉花、豆类、蔬菜等16科104种以上植物,危害的作物种类多食性杂,尤喜欢食用禾本科植物,是严重威胁我国玉米、小麦

和水稻三大主粮作物生产安全的重大生物灾害。

2.粘虫幼虫不同虫龄为害特点:粘虫幼虫畏光,其1、2龄幼虫多在植株基部或叶背为害,晴天/白昼潜伏在植株根处土缝中,傍晚或阴天爬到植株上为害,此时食量不高,1~2龄幼虫为害叶片造成孔洞但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粘虫等到3龄后食量迅速增加,3龄以上幼虫为害玉米叶片,被害叶片呈不规则的缺刻;5-6龄进入暴食阶段,具有暴食性,可食光叶片或把穗头咬断,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90%左右,粘虫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完仅留光杆,咬断麦穗、玉米穗;幼虫老熟后停止取食,为羽化做准备,粘虫对作物产生危害的虫态为幼虫。粘虫的成虫食蜜,不会对作物产生危害。粘虫的初孵幼虫有群集性,密度较大,当幼虫发生量大食料缺乏时,常成群迁移到附近地块继续为害,带来更多产量损失。

3.粘虫的迁飞性:粘虫是一种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和非迁飞性害虫相比,有迁飞习性的害虫在面对不良环境如高温、缺乏食物时可以迁飞至别的地区,寻找更适宜的环境繁衍生存,因此具有更强的扩散能力,大发生时为害更大。

粘虫每年发生世代数中国各地不一,从北至南世代数为:东北、内蒙古年生2-3代,华北中南部3-4代,江苏淮河流域4-5代,长江流域5-6代,华南6-8代,但粘虫在我国每年主要有4 次迁飞,形成5次发生区,先由南往北迁飞,再由北往南迁飞,其特征如下:

第1 次迁飞在3—4 月份,华南和江南第1次发生区的越冬代虫源北迁迁入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平原冬麦区,即30º~35ºN地区,形成第2次发生区的虫源。

第2 次迁飞在5—6 月份,江淮流域第2次发生区的1代成虫羽化后,继续北迁至39ºN 以北各地形成第3 次发生区,包括东三省、内蒙古东部、冀东冀北和晋中晋北等地,主要迁入区在东北平原。

第3 次迁飞在7—8 月份,第3 次发生区的2 代成虫羽化后,除少数留在原地繁殖外,大部分向南回迁到35º~39ºN 的海河平原和黄河下游平原,形成第4 次发生区,3代粘虫在这里繁殖危害秋熟作物。

第4 次迁飞在8—9 月份,第4次发生区的3 代成虫羽化后,绝大部分个体继续回迁到30ºN以南的江南稻区和华南稻区繁殖为害,形成第5次发生区,是9—10 月间的主害虫源。发生区羽化产生的成虫分为留居型和迁飞型,留居型留在本地生殖,迁飞型迁出原发生区,迁入新发生区繁衍后代(4次大规模迁飞中各世代发生区的迁飞型成虫仅做单程外向迁飞,迁入新发生区繁殖后代,不返回原发生区)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和其他世代的粘虫相比,1代粘虫(在江淮流域发生)危害程度较重,是主害世代,但是自90年代以后,1代粘虫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下降,2、3代粘虫的发生范围、危害程度加重,代替1代成为重发生世代:如2012年东北2代粘虫大爆发、2002年和2012年华北3代粘虫大爆发。

20世纪80年代前,粘虫为害的主要作物为小麦,但是随着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的上升,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粘虫危害玉米的面积和程度也逐渐增加,我国的玉米带为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栽培带,而每年粘虫发生区与玉米栽培带有着很好的契合,导致了粘虫在这片区域的大发生、东北和华北地区2代和3代粘虫发生危害增大,玉米也成为当前粘虫危害最严重的作物;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下降,特别是南方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每年迁入到江淮流域的越冬代成虫数量下降,因此,1 代粘虫已不再是主害世代。

四、粘虫虫情调查:

粘虫属迁飞性害虫,其迁飞特性见前(粘虫的为害情况),在33ºN以北地区任何虫态均不能越冬;在湖南、江西、浙江一带,以幼虫和蛹在稻桩杂草、田地表土下等处越冬;在广东、福建南部终年繁殖,无越冬现象。

粘虫属于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成虫产卵于禾本科作物和杂草的叶尖、嫩叶、心叶皱缝间或干叶上,常使叶片纵卷,卵粒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