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历史很精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面”的历史很精彩

摘要:现代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改善学习方式,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时代要求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将“教学”转变为“导学”,让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行为充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历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历史教学资源,善于挖掘,巧妙运用,就一定能做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在历史学习中体验生活,变“死啃书本”为“快乐学习”,变“课堂学习”为“全程学习”!

关键词:引导生活历史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浪潮席卷的时代,我们的教学再也不仅仅是、也不能是单一的课堂教学了。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将“教学”转变为“导学”,让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行为充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提起历史,似乎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但细细一想,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历史”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历史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巧妙运用,我们就一定能做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在历史学习中体验生活,变“死啃书本”为“快乐学习”,变“课堂学习”为“全程学习”!

一、利用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衍生,引导探究学习

“历史”绝不是一门只能在历史课本上存在的学科。生活中到处都有活生生的历史!这种学科知识的衍生性,为学生提供了质疑、思考、探究的广阔空间。历史是过去的一切,但它总会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留下种种痕迹,而当这些痕迹被搬进课堂,成为大家历史学习素材的时候,它将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

比如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历史题材栏目《寻宝》,以及历史专题片《国宝档案》等,对中国古代文化史以及中华文化的剖析十分精彩。通过收看节目,同学们不但了解了很多生动、直观、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一定的文物鉴赏水平和文物保护意识。比如有一位同学就鼓动其父亲去参加过这档节目(2011年江苏江阴,其父的藏品为一个清代的白铜熏炉),还有一位同学则爱上了连环画的收藏,至今已小有规模。在我看来,培养一位历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或许比传授历史知识本身更重要!

此外,这些节目还对书本中的知识提供了更多的实物佐证,从而提高了其可信度。比如当前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中有相当多的文化史篇章,书本中给出的图片并不算丰富,我们就很有必要通过这些媒体来为同学增加更多的例证。这种探究历史课本以外“历史”的做法更能使同学们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二、利用生活素材,拓展学习空间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学校中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这种脱离会使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兴趣和快乐,并且使学生在步入生活后发现他所学到的东西与生活是脱节的,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学校的历史教学应当使学生的生活案例丰厚,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信息,并把它转化成学习的素材。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素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足够我们去认真挖掘。还是拿我们最为熟悉的影视作品来说,其中的历史题材可谓丰富至极,有清宫戏之类的“戏说历史”;有“百家讲坛”之类的“正说历史”;有“探索发现”频道之类的“探究历史”。这些面向大众的影视素材都堪称是学习历史的上佳“教辅”!前些年央视热播的大型历史剧《康熙帝国》就是一个很好的历史素材库,有助于我们对清朝前期历史的把握,对“康乾盛世”的体会。其中康熙大帝的文韬武略,治国之道;文臣武将们的争权夺利;宏大的战争场面;宫廷深处的政治斗争等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我们也必须依托真实的历史知识对其中的史实加以甄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种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做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使所学知识生活化。

三、利用本地教学资源,进行体验性学习

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将书本上的知识与自己日常生活的直接经历联系起来。缺乏生活经历的课程必定是不完整的课程。苏霍姆林

斯基认为:学生应到社会里上“思维课”,到大自然里读“大自然的书”,以便充分利用社会这个能产生奇效的教育资源。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当把历史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社会中体验身边活着的“历史”。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地区都有一部厚重而独特的乡土史。所谓乡土教材是指“以学生所在地区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内容的教材。教师教给学生乡土教材,有助于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认识乡土,了解和热爱乡土,有助于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热爱祖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张念宏主编《教育学辞典》,第78页。)苏州地区为吴越故地,从不缺乏历史资源,从博物馆到实地,从人文景观到民风民俗,应有尽有。我们可以将有形的古建筑、历史悠久的物件和无形的历史文化、人物传记等都作为课程资源而加以开发。苏州地区古镇众多,现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常熟),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昆山周庄、吴江同里、苏州甪直),7个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苏州东山、苏州西山、苏州光福、苏州木渎、吴江震泽、太仓沙溪、昆山千灯),还有一大批保存较好的古镇(如吴江的黎里、盛泽,昆山锦溪,太仓浏河等)、古村落(吴中区的东山村、明月湾);古建筑到处都是(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逾4200年,古城的古迹密度在中国仅次于北京和西安,列全国第三位);还有诸如桃花坞的年画木刻,玉雕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戏曲评弹文化、园林文化(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

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和留园更跻身“中国四大名园”之列)。这一切都是可供我们开发的宝贵课程资源,也经常地出现在我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实践证明,适当地接触这些身边的乡土史资源对我们的历史教学大有裨益,同学们不但亲自体验了真实的历史,丰富了自身的人文素养,还增强了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如此简单而实用的教学手法,何乐而不用?

当今素质教育的现代教学理念中,要转变学生历史学习的方式就需要历史学科知识向社会、生活中延伸,这不仅是重温历史学科知识的手段,更是学生把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自身的个性、情感、兴趣、才华等有机地融合起来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使历史知识本身得到延伸、深化,从而使历史知识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生活与历史应该是互通的。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6.

[2]范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庆出版社,2006.

[3]姬秉新,李稚勇,赵亚夫.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9.

[4]赵亚夫.美国学者眼中的历史思维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历史教学,20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