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急诊讲座18 完善院前院内急救链-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前急救就是指病人到达医院前的 医学急救(包括现场急救、途中监 护和快速转运),院前急救是医疗卫
生行业的重要窗口,是社会安全保障系 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急诊医学的首要 和重要环节,其技术与服务的质量直接 影响到整个急救服务的最终效果。
(一)急救机构基本功能

遵照院前急救诊疗常规要求,急救工作 人员对伤病员实施现场医疗急救、途中 监护和快速转运,以维护伤病员基本生 命体征,减轻病员痛苦,稳定伤病情, 防止再损伤,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为 伤病员的院内救治提供条件。


一、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概念(EMSS) 二、院前急救概况 三、院前院内紧密联系,急救一体化
四、院前院内急救环节间链接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五、完善院前院内急救链的有关因素
一、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概念(EMSS)


院前急救机构与医院内急救系统共同组成了城 市或地区的急诊医疗体系,提供24小时不间断 的急救急诊服务,并力求“快速、规范、优质、 高效”,各组成部分努力发挥各自相应的功能。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所承担的功能有三个部分组 成::1、院前急救;2医院或诊所急诊科(室) 急救;3、院内ICU(或特别病房、手术室)。 从发挥总体的急救功能方面来看,三者的“急 救链”方面的互相配合以院前院内之间最为关 键和薄弱。
四、院前院内急救环节间链接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交接方式、病历缺乏统一规范——口头交接或内容简单。 2、绿色通道抢救机制尚未健全——伤病员进入医院后不能 根据特殊情况直接送入ICU或手术室进行抢救;对心跳骤停 病人不续做CPR;急救病人先配药再用、报告制度不健全 (拒收病人或随意院间转运)等等。 3、院前-院内急救信息不能互通——不能进行诊疗信息双 向互动或仅是片段性传递。危重病人预告和院内信息传递 断链。 4、院前-院内急救技术尚未实现互补——院内急诊科医生 无法实现对院前急救医生的救治工作进行指导。
(二)急救中心基本任务

பைடு நூலகம்

急救中心实行24小时通信调度和急救医疗值班制度。 1、负责伤病员日常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 2、承担重大突发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紧急医 疗救援; 3、为国际国内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提供医疗保障任务; 4、对各县(市)区急救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 5、开展院前急救的教学和科研; 6、 对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宣传普及和培训;
德法模式

是以执业的急救医生为主,在病人 到达医院前抢时间进行高质量的医疗救 助,强调救护措施尽早高质量和现场医 疗急救的重要性。履行现场急救医疗服 务的通常为资深急诊医师(和护士)。 这种急救模式的国家包括中国大陆、意 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 德国、挪威等,此模式最大优点是急救 效果更好、服务更专业、更符合生命科 学原则,而人力资源成本较高。
(二)B:单纯院前型——上海、天津、杭州、宁波、南京…
二、依附医院型——重庆、海南、深圳、福建、河南…
三、 单纯调度指挥型——广州、珠海、汕头、成都… 联合型(急救、公安、消防)——苏州、镇江、南宁
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
1.急救医疗 2.交通工具 3.急救通讯

三、院前院内紧密联系,急救一体化
7、完成上级部门及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院前急救的服务过程包括



1、目击者或患者本人拔打呼救电话。 2、呼救受理与调度、咨询指导、联络指 挥。 3、现场急救。 4、途中监护、急救、处理。 5、院前院内紧密联系与交接、协同抢救。 6、其他。
(四)院前急救模式
1.英美模式 2.德法模式
国内急救机构模式
中国院前急救由于各地的经济实力、城市规模、急救意识、服务 区域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设立院前急救医疗机构时,所采取 的院前急救模式亦不相同。目前我国院前急救大体上可分为如下 模式(及代表机构):
一独立型——其中有两种:
(一)A:院前院内完善型——北京120(已于2006年改为单纯独 立型)、北京999、沈阳…
五、完善院前院内急救链的有关因素



1、加强信息传递——院前急救为院内急救及时提供有 效信息,院内急救为患者在院内进一步治疗作好充分 准备,院内急救为院前作指导—依赖于计算与通讯。 2、院前-院内基础硬件条件与设备——如急救中心和 医院的硬件基础、院前急救模式、分站设置等。现代 高新技术在MESS的相关应用与发展,如通信、医疗、 交通设备的现代高新技术是提高救援能力的首要因素。 3、急救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院前得到及时处置,院 内得到进一步的救治。专业人员的准入标准、培养标 准、抢救操作规范标准等诸多方面都要统一。

英美模式
是以现场对症处理为主,主要由EMT(急诊医疗 技术员)或Paramedics(辅助医务人员)履行现场急救 任务,然后将病人运到医院急诊科,由急诊医师提 供进一步的医疗急救。EMT需要专业培训后上岗, 并定期复训考核,内容包括现场急救技术和操作技 术。这种急救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加 拿大、中国香港、韩国、英国、美国。它最大优点 是人力资源成本较低,因为医师的使用成本很高, 院前急救服务大多免费或保险支付。 美国单次平均 费用约700美元。
进一步加强院前院内急救链建设
120
绪 言

急救急诊服务是当今国际社会衡量城市 及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 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 近几年来医学界正在努力倡导社会“大 急救”观念,尤其是在相对欠发达地区, 要充分利用各类急救资源,建立和完善 贯穿整个急救急诊服务全过程(急救链) 各个环节的有效、规范的“链接”。
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形成 紧密的链式连接与互助互补,表现在如下 多方面: 1、院前院内信息互通:危重病人病情预 报;重大突发事件通报。 2、病人转送与安置:院内医务人员的绿 色通道意识和合理转送。



院前院内紧密联系,急救一体化




3、病情交接:分为口头交接与书面交接,必要时可 以签收; 4、器材、设备交接和或互换:如颈托、固定气垫、 氧气袋等; 5、人员交流与互补互换:可按需进行院前院内人员 的交换、轮岗上岗、实习与培训、进修等; 6、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共同课题设计与实施,培训 交流等,如公共急救移动定位呼收系统、心梗病人的 院前早期溶栓等。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EMSS中每一个部份以及作为整个急救链 的各个链接环节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从我国目前状况和发展来看,有些 环节是目前阻碍我们急救急诊服务质量 提升的瓶颈,又是大有潜力可挖的部分, 应作为达到“快速、规范、优质、高效” 的重点项目加以重视和完善。
二、院前急救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