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退位减法》(教案)

合集下载

退位减法小学数学教案

退位减法小学数学教案

退位减法小学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基本原理;2.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退位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3. 能够进行退位减法的口算和书写练习。

教学重点:1. 退位减法的概念;2. 退位减法的具体步骤;3. 退位减法的口算和书写练习。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原理;2. 进行复杂退位减法的口算和书写练习。

教学准备:1. 黑板、粉笔;2. 教材和练习册;3. 数字卡片或制作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老师通过示例向学生解释什么是退位减法,让学生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和用途。

二、讲解退位减法的步骤1. 学生根据教材上的示例,了解退位减法的具体步骤;2. 老师逐步解释每一个步骤,让学生明白每一个步骤的作用;3. 老师通过多个示例,巩固学生对退位减法步骤的理解。

三、练习退位减法1.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算式,进行口算练习;2. 学生用纸笔和计算器进行算式的书写和计算;3. 学生相互交换算式,进行互相核对答案。

四、巩固练习1. 老师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退位减法的练习题;2. 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进行答案点评,巩固学生对退位减法的掌握。

五、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退位减法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退位减法的概念和步骤,通过口算和书写练习,让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基本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重点强调退位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明白退位减法是一个逐位相减的过程。

同时,老师还需要及时进行学生练习答案的点评,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第二单元退位减法(教案)

第二单元退位减法(教案)

第二单元退位减法(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退位减法的思想,掌握其操作方法。

2. 能够正确运用退位减法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3. 能够运用退位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及操作方法。

2. 掌握小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小白板、马克笔、教案、教具。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知识思考问题:你们学过小数的加减法吗?在小学四年级拓展课程中,我们要学习小数的退位减法。

2. 学习退位减法(1)退位减法的定义退位减法是指在做加减法时不进行进位或借位,而是直接在原来的数字上减去另一个数字的个位。

(2)计算方法a. 从被减数的个位开始,直接减去减数的个位。

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则需要退位。

b. 从退位之后的十位再次减去减数的十位,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则需要再次退位。

c.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减完减数为止。

(3)示例a. 865 - 286 = ?8 - 6 = 2, 6-8需要退位。

6-8-1= -3,因为减出来的是负数,所以需要对百位退位。

5-2-1=2答案是579。

b. 4871 - 694 = ?1 - 4 向十位借位,11 - 9 = 2,8 - 6 = 2, 4 - 9,需要再次向千位向出一位,15 - 6 = 9,4 - 9 = -5,需要在百位上借位。

3-6-1=-4,还需在千位上借位。

4-9-1-1=-7,在万位上再次借位。

3-6-1-1-1=-6答案为 4177。

3. 做题练习请同学们做以下练习题。

a. 691 - 283 =b. 186 - 94 =c. 78.34 - 27.15 =d. 24.89 - 18.75 =4. 引导实践应用a. 明天我要带去北京的小礼物,今天我买了一件售价78.5元的礼物,我手上有100元的钞票,请问我能否买到这件礼物?解题思路:100元-78.5元 = 21.5元。

我们可以用退位减法来算。

100-8-5 = 8721.5-8.5-5=8经过计算,发现我能够买到这件礼物。

退位减法教案(精选12篇)

退位减法教案(精选12篇)

退位减法教案(精选12篇)退位减法篇1第1课时【教学课题】十几减9。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1、做一做1-3题及练习二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十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9十9 9十2 9十5 9十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9十( )=14 9十( )=159十( )=16 9十( )=17]二、探究交流,展示汇报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样化: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 [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在直观图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想加算减法(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连减法(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破十法(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连减法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 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冀教版

《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第一学段小数加减法限定在一位小数,所以本节课涉及的内容是一位小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计算。

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获得一位小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计算的基本技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数感。

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一位小数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节课教材继续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利用小数加减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学情分析1、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整数加法中的满10进1,减法中的借1当10。

也掌握了一位小数加减法笔算时,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低位算起的知识。

还有小数加减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三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学中应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主解决问题,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一位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2)掌握一位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一位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整数减一位小数。

六、教学策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主动学,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情景图、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然后和他人分享交流这样一个过程获得新知,最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过程(一)我回忆1、师: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小数加减法的知识点。

退位减法教案

退位减法教案

退位减法教案退位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退位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退位减法的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退位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自主解决退位减法运算中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

2. 教学素材准备:具体的退位减法运算题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加法和减法的知识,引导学生回忆和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引入: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入退位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将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一位数进行相减,例如:87-4)教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个题目是什么运算?学生:减法。

教师:那么这个减法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减法有什么不同呢?学生:有进位。

教师:对,这种减法叫做退位减法。

大家注意观察,我们在退位的时候,进位的是哪一位的数?学生:十位。

教师:是的,十位上的数减后变成了多少?(将上面的题目继续进行运算)学生:8-4=4。

教师:所以,我们在退位减法中要将十位上的数减1,然后再进行个位上的运算。

大家明白了吗?学生:明白了。

3. 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详细讲解退位减法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退位减法题目,并逐步讲解)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看这个题目:36-9=?学生:45。

教师:对,但是你们知道,我们是如何计算出这个答案的呢?学生:不知道。

教师:我们可以将这个题目进行退位减法的运算,先写出计算过程。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计算过程,并一边讲解)教师:首先,我们从个位开始计算,6-9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借位。

我们退位后,十位上的数字减1,变成了3,然后个位上的数字加上10,变成了16。

退位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退位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退位减法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以退位减法数学习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概念和方法。

2. 学生能熟练地运用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退位减法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2. 退位减法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退位减法,如购物找零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识讲解:
教师详细解释退位减法的含义,即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从高位借位。

并结合具体的算式,演示如何进行退位减法运算。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实践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师在旁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退位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数量、金钱的找零等,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回顾: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退位减法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运用。

四、教学评估:
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看他们是否掌握了退位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 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做,看他们能否正确运用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建议:
1. 在教授退位减法时,应尽可能地使用实物或图形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2. 在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以退位减法数学习教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2022年冀教版小学《小数退位减法》精品教案(word版)

2022年冀教版小学《小数退位减法》精品教案(word版)

2小数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92、93页,小数退位减法。

◆教学提示小数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位小数的退位减法、两位小数竖式书写方法以及进位加法的根底上学习的。

教材选择了2021年第30届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前三名决赛成绩记录表,素材丰富具有典型性,根据跳水比赛前三名运发动的比赛成绩记录,只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提出加法问题没有意义〕,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根底上,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对学生来讲不会有困难,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究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并尝试进行小数退位减法计算的过程。

2.能选择适宜的信息提出减法问题,理解并掌握小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提问题、尝试计算、解答,最后总结并掌握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小数进位加法,谁来说说笔算小数加法应该注意什么呢?生: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师:真棒!那你能利用昨天学习的知识尝试笔算小数退位减法吗?〔板书:小数退位减法。

〕设计意图:旧知的复习稳固为后面迁移新知做好知识准备,同时激发学生自主解题的兴趣,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2021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中,我国小将陈假设琳、汪皓以大比分获得冠军,她们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出示双人跳水的决赛画面〕师:你知道她们与墨西哥和加拿大五轮较量的成绩吗?〔课件出示成绩统计表〕师:从决赛的各轮成绩和总成绩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中国队第一轮与加拿大队比分一样,第三轮加拿大队领先。

生2:中国队第二、第四、第五轮都领先加拿大和墨西哥。

……2.提炼信息,提出问题。

师:你能根据以上这些信息,提出几个用减法解答的数学问题吗?生1:第一轮中国队领先墨西哥队多少分?生2:第四轮中国队领先加拿大队多少分?生3:中国队总成绩领先加拿大队多少分?生4:中国队总成绩领先墨西哥队多少分?……〔二〕自主尝试,解决问题1.自主解题,全班交流师:下面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在练习本上并试着列竖式解答出来。

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法》优秀教案(精选11篇)

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法》优秀教案(精选11篇)

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法》优秀教案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法》优秀教案(精选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法》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法》优秀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练习安排了11道练习题,充分体现对本单元的综合复习:第1题是借助找差是6的一组算式,熟悉退位减法表;第2题是利用看图计算的形式沟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为“想加算减”巩固思路;第3题是式题计算的混合练习,题量多、综合性强,目的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第5题是由一道加法题算两道减法题,集中巩固“想加算减”的计算思路;第4、6、9、11题都是情境题;第7题是以直观统计表的形式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和数据,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第8题是混合练习题。

学情分析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可以着重复习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这部分内容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是一个大难题。

因此,在复习时可以多让学生说一说,在平时多安排一些练习,争取让每一个人都达到要求的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对于计算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只要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教学过程:一.1.口算。

15-8 13-5 12-6 15-7 9+811-7 14-6 14-8 16-7 18-9(小火车齐练,集体订正)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2.笔算竞赛25页8题(目的:积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二.用数学。

1.(出示24页第4题图)请学生仔细观察。

①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全班说。

小数的退位减法

小数的退位减法

四、小数加法和减法
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制作:孙龙课型:新授课(17) 时间:2015.10.20 内容:小数的退位减法学习目标:
1.掌握小数的退位减法;
2.熟练的笔算小数加减法。

学习重难点:
退位减法,被减数位数不够时末尾要添零。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明确目标
1.改写成两位小数:(1)3.4= (2)8=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1)340-265 (2)800-265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观察上图:1本笔记本比1支水彩笔贵多少元?
活动1: 3.4-2.65 = ()
不计算,仅摆出竖式:
活动2:
(1)3.4是一位小数,2.65是两位小数,被减数的百分位上没有数,怎么减?
(2)计算竖式结果,并验算。

三、典例分析,小组反馈
观察上图:1支水彩笔比1支钢笔便宜多少元? (列算式并列竖式解答)
四、拓展提高,归纳总结
1.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1) 5.1-4.26 (2) 4-3.56
2.赵老师买回12.3米花布,做桌布用去2.56米,还剩下多少米花布?
3.归纳总结:(退位减法)计算“被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比减数少”的小数减法时,应该怎么办?
五、当堂达标,作业布置
1.当堂达标测试卷。

2.练习与测试P29。

当堂达标测试卷
1.用竖式计算。

13-8.69= 6.5-5.78=
2. 一个数比10小
3.6,这个数是多少?。

《小数退位减法》(教案)

《小数退位减法》(教案)

§4-2《小数退位减法》(教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4—6题。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计算方法。

一、温故预习(2分钟)计算:1.57+1.36= 2.64-0.8= 3.4+3.6= 11.65-0.5=二、课堂助学(15分钟)探究例2(1)一本笔记本比一枝水彩笔贵多少元?(2)一枝水彩笔比一枝钢笔便宜多少元?列式:竖式:答:答:2.根据刚才计算的过程思考下面的问题并在组内交流。

(1)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怎样处理?为什么可以这样做?(2)整数减小数时怎样计算?3.归纳小结:在计算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时,可以把被减数小数部分的末尾看作0在计算。

整数减小数,可以把整数的小数部分看做零(理由:根据小数的性质。

)三、同步练习(15分钟)1.完成书p49练一练:7.5 0.6 13 6. 5-3.24 -0.29 -8.6 -5.7 82.用竖式计算。

5.26-4.75=4-0.82=8.04-7.4=10.2-7.08=3.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16 4. 3-6.7 -2.1410.3 2.24四、当堂检测(8分钟)1.竖式计算(自选1题验算)。

8.3+0.69=9.6+18.4=8.64-5.74=40-20.45=2.建筑工地上有一堆黄沙重75.5吨,用去一些后还剩48.75吨。

用去黄沙多少吨?3.跳高比赛中,李明跳了1.3米,王军跳了1.15米,孙宁跳的高度比李明低0.05米。

(1)孙宁跳了多少米?(2)王军跳的高度比李明低多少米?。

四年级数学下册5《小数的退位减法》教案西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5《小数的退位减法》教案西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5《小数的退位减法》教案西师大版小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06页例2和第107页课堂活动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领会小数退位减法的算理,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究其算法,能正确计算小数退位减法。

2能学小l与古包加F克浩朱进斤回双相检住小数醺法苒出实赤L题。

3在讨女燹法的过程山学会便妒、.反与市、咕.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应用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数学情景教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家吃饭时,喜欢吃什么蔬菜?学生自由抢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蔬菜生产基地去看一看。

出示情境图。

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丰收了,许多农民正把蔬菜一筐筐从大篷车中往外放。

两名来收购蔬菜的批发商正在对话。

甲:我今天收购了32.48吨黄瓜。

乙:我收购了49.5吨白菜。

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学牛棋标修苣提一数号厂团,利.1卮上中nJ,葩答占r打解根一题:4教不济三蟀注十幺可夙时遇到干心T取前三:二的口主保“迎以难点:小数退位减法。

教师板书课题。

二、结合学习实际,探究解决问题1教”收司牛卿答行Z滑的闵挺:【菜:黄多收购多少:烈!:.算式:49.5-32.48=2学匚尝试估H这方还,完成新集讣交而,说说.一估京内方法.3万二飞忐六城h教师组织学生讨论:(1)你认为笔算减法时,应注意什么?(2)怎样才能把数位对齐?(3)百分位上怎样减?教师根据学生口述情况板书:完成后师生交流小结:计算时,先把小数点对齐,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先将49.5写成49.50。

在进行减法时,百分位上的“0”不够减“8”就要向十分位上的“5”借“1”当“10”再来减“8”得“2”,然后按整数减法的方法来计算。

(在写竖式时,这个“0”可以写出来,也可以不写出来)。

三、针对学习情况,进行巩固练习1兆市,再汁忌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指名板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订正。

小数的退位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退位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退位减法说课稿
在教学安排上,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设计了三个教学层次:(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新颖的导课,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采用了去书店购书的情境导入,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书,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想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二)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数学知识的形成有着固有的规律,逻辑性很强,不能有半点的跨越与漏洞,结合数学知识的形成特点。

围绕教学重点采用了以下步骤:
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条件编一步计算题,在探讨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中得出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从而突破重点。

再将题目归纳成加法和减法两类,进一步系统的学
在探究加法算法上让学生讨论,得出两种方法:一种是把2.58元和3.15元化成“分”为单位或“元、角、分”为单位的整数来计算。

提问:摆竖式时为什么分与分,角与角,元与元对齐?得出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为“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埋下了伏笔。

另一种是直接用小数计算。

竖式的摆法肯定也对,通过这两个数为什么这样摆?得出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一样,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加,而在小数加法中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进一步突破难点,明确计
算原理后,让学生试做另一道加法题,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小数加法的关键是什么?以便学生须会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手把手教你写一篇小学数学《退位减法》教案

手把手教你写一篇小学数学《退位减法》教案

手把手教你写一篇小学数学《退位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基本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的概念和方法;(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退位减法解决小学数学习题;(3)学生能够综合应用退位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拓展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借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退位减法和借位减法计算功能高于小学二年级的数学练习题目;(3)学生能够了解本领域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了解某些学科的交叉应用。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概念和方法;2、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退位减法解决小学数学习题。

四、教学内容1、小学数学退位减法:(1)概念介绍:退位减法是指借位减法的简称。

在列式运算过程中,由于减数大于被减数,需要向高位借一,将退位的数减去被减数,被减数将会加上一个退位的数。

(2)例子讲解:如56-28,由于6小于8,需要向5位置借一位,将5变成4,此时56就变成了46,46-28=18(如果学生更熟练的话,他们可以在脑海中进行计算)。

(3)练习题:做退位减法的计算题练习。

2、借位减法(1)概念介绍:借位减法是指当减数中的某一位比被减数中相应位的数值大时,向比它高的一位借1,在这一位上加或减10,把被减数中的相应位上的数减去减数中的相应数。

(2)例子讲解:如345-158,由于5大于8,需要从十位的4中借1,变成3+10=13,13-5=8,减完后的结果就是187。

(3)练习题:做借位减法的计算题练习。

五、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法;(2)示范式教学法;(3)任务式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老师向学生介绍退位减法的基本概念,以及退位减法和借位减法的区别。

2、讲解环节:老师带领学生学习退位减法和借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分别用例子来讲解。

3、练习环节:老师在黑板上给出一些运算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并在练习中引导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

4、拓展环节:老师介绍一些退位减法的实际应用场景,例如在商场购物时的找零计算等等。

《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案

《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案

《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案●设计说明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以前较熟悉的整数加减法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及起步学习的需要,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也是小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个数的加法与减法,这节课把探讨小数加法的算法作为重点,把整数减小数作为难点,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要让学生能够理解算式中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由于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值才能相加减的缘故,小数点对齐的本质就是数位对齐;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类似于整数加减法,把小数加减法融合到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已掌握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绝大多数的同学对于二位及以上的小数加减法也能正确计算。

而且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因此,本节课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情境,营造自主的探究空间,在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过程与方法: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及时退位减法的算理与方法,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类比迁移、联想建构的学习方法,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地与同伴交流思想,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以及整数减小数需要在末尾补“0”的计算。

教学方法尝试探索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化简下列各数:(口答)7.150 =() 3.060 =() 0.200 =() 240.00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依次出现得数)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口答)0.5 =() 30 =() 1.2 =() 4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依次出现得数)师:刚才两大题的练习,依据是什么?(小数的性质)请同学口述一下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2小数减法(退位)教案

4-2小数减法(退位)教案

§4-2小数减法(退位)(教案)主备人:主备研讨人:审核人个案修改人:个案修改审核人:审核时间: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P49 例2 ,“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八第4-6。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减法里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和验算。

2.使学生应用小数性质解释小数末尾添“0”计算的方法,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感受小数加减法间的联系,完善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探究活动,培养认真计算、细心验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温故预习1.口算下列各题:0.7 + 0.3= 0.82-0.42= 6.2 + 0.34= 1.6-0.4=0.83-0.5= 9.2-6= 2 + 2.8 = 0.6 + 4 =2.用竖式计算:0.51-0.37= 5.26-4.75=二、课堂助学1.教学例2(1)问:有哪些文具?每一种各是什么价格?(2)要求一本笔记本比一支水彩笔贵多少元?你会算吗?(3)学生尝试练习,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4)归纳小结:在计算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时,把被减数末尾添上一个0,再计算。

2.教学“试一试”8 被减数的十分位和百分位上- 2 . 6 5 都可以看作几?为什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后,集体交流。

3.再选择两种商品的价格,算出它们的单价相差多少元。

4.总结:你觉得小数减法怎么计算?三、同步练习1. 7.5 0.6 1 3 6.5—3.24 —0.2 9 —8.6 —5.782. 用竖式计算。

5.2-3.78 4-0.82 8.04-7.43.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4 . 3 8 .3 6 1 6 - 2 . 1 4 - 7. 4 - 6 . 72. 2 4 9 6 1 0 . 3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说说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时,小数部分应怎样减呢?如果被减数是整数,减数是小数,小数部分应怎样减呢?五、巩固练习(一)1.直接写出得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小数的退位减法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小数的退位减法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小数的退位减法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数退位减法的概念,掌握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够正确进行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规律。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小数计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验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退位减法的概念,发现计算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小数退位减法的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小数退位减法。

2. 探究新知(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数退位减法的算式,让学生尝试计算,发现计算规律。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3)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成果,强调计算法则及注意事项。

3. 巩固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

(3)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及注意事项。

5. 布置作业(5分钟)(1)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计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提供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那就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学生分组讨论和总结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小数退位教案

小数退位教案

小数退位教案教案标题:小数退位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退位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小数退位的基本方法。

3. 能够运用小数退位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小数退位的概念和作用。

2. 小数退位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运用小数退位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笔、教学投影仪。

2. 学生准备:教科书、练习册。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小数退位的概念:小数退位是指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或多位,使小数的整数部分增加,小数部分减少的运算方法。

2. 引发学生思考: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小数退位呢?步骤二:讲解小数退位的基本方法(10分钟)1.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讲解小数退位的基本方法。

2. 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在整数部分的最右边,每次退位都是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步骤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小数退位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进行讨论和答案解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退位的过程和原理。

步骤四:拓展应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小数退位解决实际问题,如货币计算、长度单位换算等。

2. 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在班级中分享解决思路和方法。

步骤五:归纳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小数退位的概念、基本方法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记录归纳总结的内容,以备复习。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小数退位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2. 强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小数退位的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概念、示例讲解、练习与讨论、拓展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小数退位的概念、掌握基本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和讨论,对小数退位的理解逐渐深入。

在拓展应用环节,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小数退位的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小数的退位减法

小数的退位减法

第二课时:小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页的例2、“试一试”,练习八第4~6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减法。

2.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开学了,小明想去文具店买文具,你们来帮小明挑挑怎么样?2.指名交流: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积极性。

3.出示例2的场景图问: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让学生自由说说后尽量提问题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2谈话:你能独立解决“一个笔记本比一枝水彩笔多少元?”的问题吗?(1)独立列式计算后评讲。

如果学生能正确解决计算出结果。

问: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了,怎么办?被减数的百分位上为什么可以看作“0”?(2)如果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有困难。

问:元也就是多少分?元呢?教师引导下计算并比较两个竖式:讲述:340分也就是元,265分也就是元。

问:现在你对这样的小数减法有什么新的想法了吗?(计算小数减法时,可以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去做,只要最后点上小数点。

)追问:被减数的百分位上为什么可以看作“0”?(用小数的性质来解释)2.完成“试一试”问:一枝水彩笔比一枝钢笔便宜多少元?你能尝试解答吗?学生独立列式解答:8—2.65=讲述:你能再选择两种物品,算出它们的单价相差多少元吗?(学生练习)小结: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了小数减法。

(板书课题)比较一下,今天的小数减法与上节课的有什么不同?(明确:小数的退位减法的方法及注意点)三、巩固深化1.完成“练一练”第1题追问:“”为什么可以看作“”?“”呢?“13”应该看作多少进行计算?2.练习八第4题引导讨论:被减数是整数,减数是小数,小数部分该怎样减?为什么可以把8看作“”?小结:你认为在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自由说说)3.“练一练”第2、3题(1)学生独立完成,2人板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小数退位减法》(教案)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4—6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计算方法。

一、温故预习(2分钟)
计算:1.57+1.36= 2.64-0.8= 3.4+3.6= 11.65-0.5=
二、课堂助学(15分钟)
探究例2
(1)一本笔记本比一枝水彩笔贵多少元?(2)一枝水彩笔比一枝钢笔便宜多少元?
列式:
竖式:
答:答:
2.根据刚才计算的过程思考下面的问题并在组内交流。

(1)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怎样处理?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2)整数减小数时怎样计算?
3.归纳小结:在计算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时,可以把被减数小数部分的末尾看作0在计算。

整数减小数,可以把整数的小数部分看做零(理由:根据小数的性质。


三、同步练习(15分钟)
1.完成书p49练一练:
7.5 0.6 13 6. 5
-3.24 -0.29 -8.6 -5.7 8
2.用竖式计算。

5.26-4.75=4-0.82=
8.04-7.4=10.2-7.08=
3.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16 4. 3
-6.7 -2.14
10.3 2.24
四、当堂检测(8分钟)
1.竖式计算(自选1题验算)。

8.3+0.69=9.6+18.4=
8.64-5.74=40-20.45=
2.建筑工地上有一堆黄沙重75.5吨,用去一些后还剩48.75吨。

用去黄沙多少吨?
3.跳高比赛中,李明跳了1.3米,王军跳了1.15米,孙宁跳的高度比李明低0.05米。

(1)孙宁跳了多少米?(2)王军跳的高度比李明低多少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