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成果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鉴定成果概况

课题名称:利用小班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类别: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批准号:BY【2008】Z0049号

课题负责人:蒋成治

所在单位:景泰县寺滩学区郭台小学

课题组参与人员:蒋成治、肖生军、张瑞雪、苟龙源、胡广娣、刘树、王元仁、李升、沈金、姬福民

一、研究背景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每一个公民对其子女应享有平等的、充分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小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位同学均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锻炼,大量的研究表明;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对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等有革命性的突破近几年来,由于城市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一些大中城市小学班级人数开始逐渐减少,也是目前农村小学时间研究的课题,由此我校确立此项课题,并对此做出深入研究和探讨,且深感研究责任之重大。

二、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1、从教学过程看:

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强化积极的人际互动;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2、从教学结果看:

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

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促使人人成功

三、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课题研究方法

1、查阅资料及文献法:收集、检索国内国际相关理论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

2、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水平,总结经验。

3、观察法:观察学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各方面发展状态。

4、测试法:通过各种测验了解学生发展情况,检验成果。

5、经验总结法:实验探索、提炼成果、理论创新、推广成果

(二)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与准备阶段(2008、7——2008、12)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家访等活动对我校学生现状调查分析,并学习有关理论,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阶段(2009、01——2009、07)

开展研究,收集实验研究资料,撰写经验论文及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理论总结与升华(2009、10——2009、12)

整理实验记录和各种资料,提炼实验成果,撰写发表论文。

第四阶段全面推广阶段(2010、01——2010、07)

校内其他班级推广、验证、提升实验成果。

第五阶段结题验收阶段(2010、07):聘请专家结题验收。

课题于2008年10月开始实施,各项研究工作从即日起全面展开。

四、研究的内容

(一)、优化小班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1、紧跟国家课程教学改革,注重提高生命的质量。

我们积极引入华师大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精心呵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1)开放教学空间,营造参与的氛围

小班化教育教学空间不变,班级学生减少,意味着每个学生所占单位空间有所扩大,不但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进学习效果,还能陶冶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个性。同样的教室,少放了20多张桌椅,学生从拥挤的桌椅中解放出来,空间的充足,可以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更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开放教学模式,彰显学生的个性

努力改变多年的教室“秧田式”的排座方式,因为“秧田式”格局有很多弊端,学生面对教师依次而坐,教师站在讲台上,显然是一种训导的姿势,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小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的减少,学生的座位方式变为小组围坐等多种方式,这样学生讨论的时间多了,小组的交流、合作的机会也多了,学习效果自然好了。形式是为目的服务的,我们座位的排列方式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加以变换,如教生字时,我们让四五个学生坐成一组,互相帮助、启发、共同学习;学习课文时,我们让学生围成马蹄形,学生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便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师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分组教学这一小班化教学的主要形式获得最佳的效果;在检查朗读、背诵时,我们让学生自由结合,给学生以自主性。

(3)凸现学生主体,构建互动的课堂。

互动是课堂创新教学的基础。在小班教学法中,我们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

机会说明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对同伴和教师大胆提出不同见解,实现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即是在课堂上交流思想的过程。例如我们提倡“小先生”制,也就是让学生教学生,“学生一面学,一面做、一面教,他的教育力量有时比教师大得多。”自己当小老师,学生情趣盎然;同组同学相互指导,取长补短,老师既照顾了全体又顾及了个别,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利用小班教育教学,逐步实施“四个一”。

(1)、课前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可能性。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进行学情分析,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学习的基础,学习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帮助每一位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只有老师在课前充分预设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才能让教学有的放矢,也只有摸清每位学生的情况,才可能让学生潜在的发展转化为真正的发展。让小班化实验班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这是老师的教学目标。

(2)、课堂实施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体验实践活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只有在反复的习得之中才能转化为能力。小班的人数较少因此我们能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学习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加大之后,素质和能力就能得到最大可能的提高。因此我们在小班教学中坚持让每一位学生每堂课都有两到三次的发言、操作、表演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关键。

(3)、课后作业坚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面批,实施个别化辅导。面批的最大好处就是及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辅导、纠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正确的知识,做到堂堂清、天天清。不让困惑、难题堆积在学生的心中,从而消灭“差生”,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

(4)、每学期坚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面谈交心,对每一位家庭进行一次家访活动。教育的整体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将家庭教育纳入其中。所以小班教育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沟通交流,要求老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激励性评价、纠正辅导,对学生思想行为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要求教师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位学生的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宣传学校教育情况、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建议。在相互理解、协商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形成每一位学生打造的计划。

(二)、在小班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探究

1、对阅读的理解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自我精神生活逐步丰厚与升华的过程。学生从认识文字符号开始,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领会文章的意义、感情,练习阅读的技能,形成阅读能力。由此可见,阅读过程是高度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除了感觉、感知、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基本认识过程外,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心理因素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心理水平的提高。阅读不仅仅是读书面符号的认知,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认知活动来完成对人的思维和精神世界的影响。而阅读兴趣是对阅读活动的主动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内容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维系注意力,增强理解与记忆,激发联想和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