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学案

合集下载

送别诗鉴赏学案

送别诗鉴赏学案

送别诗鉴赏(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送别诗中常见意象,把握送别诗复杂的思想感情,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2、学会借助意象,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来表达自己的离愁别意。

一、送别诗常见意象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送别诗中也有一些常用的意象:1、送别诗常见意象——柳“柳”与“留”谐音,折柳送别含有挽留、不舍之意,诗歌借此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柳树生命力很强,折柳送别,也就寓含着希望远行的人,能够在他乡顽强地生活下去。

千丝万缕的柳条与离别的缠绵之情相似。

赏析:《青门柳》白居易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2、送别诗常见意象——月阴晴圆缺——人悲欢离合月是异地同心的见证,遥寄情怀的信使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送别诗常见意象——酒“今日送君须尽醉”,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酒能排解愁绪,“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辛弃疾《满江红》)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所以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浓浓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

赏析:《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4、送别诗常见意象—日暮:朦胧苍茫——离情别绪5、长亭、短亭、南浦(送别的代名词)——惜别伤离之情或羁旅愁怀6、冷秋:萧条凄清——寂寞抑郁赏析:《雨霖铃》柳永(宋)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诗歌鉴赏(学案)

诗歌鉴赏(学案)

2011届高三诗歌鉴赏(学案)一、整体鉴赏1、(10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2、(10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7分)好事近①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4分)(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分)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碧寻宴上有怀知己曹邺获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

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注释]①一各蔓生植物。

②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于五湖。

(1)诗歌描写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画面?通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2)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具体谈谈。

4、(10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8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学案——山水田园诗鉴赏

诗歌鉴赏学案——山水田园诗鉴赏

诗歌鉴赏学案——山水田园诗鉴赏学习目标:1、把握山水田园诗的特征2、学习此类诗歌鉴赏的题型及方法3、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用表达技巧4、接受古代诗词美的熏陶,提高相应的艺术鉴赏水平教学过程:一、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及代表诗人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利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

二、赏析田园诗歌的一般方法1.题材特点: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2.思想内容:A、热爱自然,渴望归隐,向往田园。

(抒发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喜爱,闲适自得的心情)B、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怀才不遇C、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D、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E、揭露封建剥削(主要是范成大)3.表达技巧。

1)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远近、明暗、俯仰、绘形、绘声、绘色。

2)描写景物的技巧: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视听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白描拟人3)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4.语言特点:描写见长、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三、实战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学案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学案
就是精雕细刻的描写。描写人物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
④细节描写:必须抓住细小的动作、细小的情节,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心理。
例如: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பைடு நூலகம்开封。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既是一个心理的细节描写,又是一个行动的细节描写。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是通过问答、责问、慨叹绿肥红瘦,将怜花伤春之情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是间接抒情,而不是直抒胸臆。
⑴借景抒情:
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再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间接抒情: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含蓄。(借助于景、物、人、事来传情达意,含蓄、委婉、蕴藉。)
又如: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其中“闲敲棋子落灯花”就是一处细节描写。
⑤动静结合(有声与无声):
在动静结合的描写过程中往往采用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以有声写无声,以无声写有声)的写法。例如: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例如: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诗歌鉴赏学案

诗歌鉴赏学案

专题复习:古诗鉴赏——探究意象、鉴赏手法学习目标:1.探究古诗的意象,体悟情感。

2.鉴赏古诗的艺术手法。

3.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感情。

一、课前准备1.从所学过的古诗中,找出你喜欢的古诗诵读,并准确捕捉意象,体悟情感。

2.回顾常见的诗歌艺术手法。

二、课内探究(一)探究意象1.自主复习学生回顾梳理已学古诗,复习捕捉意象,体悟情感。

2. 合作提高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思考:诗文借什么意象抒发怎样的一种情怀?3.精讲点拨4.巩固提升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思考:诗文的意象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鉴赏手法1.自主复习结合具体诗歌简要赏析常见的艺术手法。

2. 合作提高(1)示例:(2)赏析以下古诗的艺术手法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①不足夸,今朝放荡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①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

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孟郊两次落第,46岁那年进士及第,他按捺不住自己得意喜悦的心情,写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3.精讲点拨4.巩固提升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思考:多角度赏析词的艺术手法。

(三)课堂小结诗歌鉴赏口诀三、课后提升1.归纳整理鉴赏诗歌的知识。

2.尝试撰写诗歌鉴赏心得。

高三培优语文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

高三培优语文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

高三培优语文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教学目标】学习读懂诗歌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教学方法】讨论法、鉴赏法【教学过程】一、读懂诗歌的作用1、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知识——读懂——鉴赏——表述2、知识包括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古诗词常识3、读懂的作用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二、怎样才算读懂?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3、例如: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大意:(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三、如何读懂诗歌(一)、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练习:翻译这首诗的大意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大意: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

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

(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

(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

(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

(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

(二)、如何领会深层意思?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信息:题目、注释、诗人生平;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1)、标题“题者,额也;目者,眼也。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鉴赏”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及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鉴赏”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及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鉴赏”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及教案高三2010-11-19 10:27古代诗歌鉴赏---“形象鉴赏”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及教案(一)古代诗歌鉴赏---“形象鉴赏”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1、2010年全国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2010年福建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①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1分)(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3分)答: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①。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②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③,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①香砌,飘满落花的石阶。

②真珠帘,珍珠帘,华美的珠帘。

③敧,yǐ,倾斜貌。

(1)这首词的上片描摹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3分)(2)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学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学案
诗歌鉴赏复习学技巧,提高诗歌鉴赏答题能力
本学案重在针对月考试题中所涉及到的题型进行补偿性练习
月考原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亮①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 。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②?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订正: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动与静)
→采用虚写以虚景写实情以乐景写哀情以表面衬内心(虚与实)
→时间顺序由高到低由远到近从上到下由物及人史到现实(描写顺序)
●议论:
情理结合富有哲理因事成理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以他人自况借他人抒已志;寓情于事借古讽今;虚景实情)
典型题练:
清江引·秋怀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问:请赏析本诗的手法
答案: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订正: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典型题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7四川卷)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蝉鸣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订正:
三、句意型
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订正:
初见嵩山

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 学案

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 学案

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学案高三2010-11-05 16:14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学案一、【考点分析】中国古代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古代诗歌语言精炼、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古代诗歌的的语言一般具有“简练、新奇”的特点。

所谓“简练”就是用最少的字表达出最丰富的内涵,分析诗歌的语言,除了理解语言字面的意义,还要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诗歌里的所谓“诗眼”就是这类,比如苏轼的《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一个“清”字,既写出了天空和地面的的洁净、月光照射万物所形成的澄明清朗的境界,也写出了作者虽仕途坎坷、被贬黄州但随遇而安、开朗乐观、心净无尘的心灵世界。

所谓“新奇”就是用特殊的词法、句法,取得一般用法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分析诗歌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也要分析这种表达效果,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都是这种“新奇”的语言。

高考题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往往注意这些“简练”而“新奇”的语言,语言用得好也在于此。

既要注意它的多重意义,也要注意它的语言特点和达到表情达意的效果。

二、语言特色简介1、著名诗人的语言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诗画一体李清照的缠绵悱恻辛弃疾的慷慨悲壮高适的悲壮苍凉陆游的悲壮爱国苏轼的豪放旷达2、语言特色类1、豪迈雄奇: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古代诗歌鉴赏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学案教学园地11-05 2320: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一)编写:吉青云审核:高三备课组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鉴赏的基础知识2. 明确古代诗歌鉴赏的难点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基础知识1. 古代诗歌的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2. 古代诗歌的流派和文学运动在我国文学史上,诗人词家多若繁星,他们或因风格相近,或因时代相同,或因同乡好友,或因父子师生,而各自被归人不同的流派。

这些流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

了解和熟悉它们,对于诗歌欣赏是大有裨益的。

诗人词家虽多,但如果从创作方法上来划分,大致有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以及形式主义等几个流派。

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流派。

(1)现实主义派流。

现实主义流派的成员,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中那些现实主义诗篇的无名。

之后,就是创作汉、魏乐府中现实主义作品的无名。

诗歌鉴赏专题学案

诗歌鉴赏专题学案

诗歌鉴赏专题学案编制:刘国强李华张曰新田晓燕时间:2010-2-23使用说明: 整体把握诗歌常识,梳理总结鉴赏规律,通晓常见题型的问答模式,掌握塑造形象的常见手法,灵活运用鉴赏语言常用术语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习惯用语与解题思路。

一复习备考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一)立足课文高中语文教材所选都是古代经典的诗词,这些诗词所体现出来的鉴赏技巧和思维方法很典型,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借鉴性。

这些诗词绝大多数指定要背诵,如果在背诵的同时,能够对其鉴赏的技巧了如指掌。

那么枯燥的鉴赏概念就会变得有血有肉、生动具体了。

(二)把握常识1.了解诗词的基本体式类别。

(1)从体裁上分:有古体诗和近体诗(即格律诗。

注意时代,唐以前只有古体诗,唐以后古体诗,近体诗并存)和词。

(2)从表现方式分:有抒情诗,叙事诗。

(3)所选题材分:有山水田园诗、军旅边塞诗、送别诗、闺怨诗、咏物诗、怀古诗、哲理诗等。

2.掌握一定术语,鉴赏时能说较规范的“内行话”。

(1)反映诗歌风格方面: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奔放;沉郁顿挫、缠绵悱恻、婉约清丽、明丽清新、含蓄有致、生动活泼、幽默恢谐等。

(2)反映诗歌结构方面: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

(3)反映诗歌表现手法方面: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对比映村、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勾勒、浓墨重彩等。

(4)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质朴清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对仗工整、有节奏感、声情并茂、凝练简洁、犀利老练等。

(5)反映诗人情感方面:愉悦、欢快、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淡泊、闲适等。

(6)反映诗歌总体效果方面:真挚感人、耐人寻味、催人泪下、扣人心弦、发人深思、意境高远、即景生情、即景自况等。

3.了解诗人思想性格,把握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

鉴赏时善于对比揣摩,推此及彼。

(1)从诗歌表现的不同内容上把握。

诗歌鉴赏导学案

诗歌鉴赏导学案

高三语文学案“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复习篇目】《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复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苏轼、辛弃疾诗词的风格,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2、掌握切入点,快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由点带面,全面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复习检测】名句填空:1、,,。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5、,。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7、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文本探究】1、《念奴娇·赤壁怀古》(1)“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感情基调切入点: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都写了那些人物?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感情基调切入点:3、补充篇目卜算子①辛弃疾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③,舍我其谁也?【注】①这首词是辛弃疾因力主抗金遭贬,赋闲在江西农村时所作。

②李蔡:李广堂弟,才能平庸,元朔五年被封为乐安侯。

③力田:汉代掌管农事的小官。

简析词中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分析诗歌的感情基调切入点:总结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切入点:【跟踪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①陆游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②。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

②《长杨赋》:汉代杨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而作。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学案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学案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学案一、导入新课全班齐读:1、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第一首语言风格: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第二首语言风格:奔放豪壮——像一个威风凛然的将军。

二、自主学习1、什么是诗歌的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2、常见诗人的语言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婉约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3、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风格的词语:1)清新生动——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一般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

而陶潜的诗特点虽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2)平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华美绚丽--像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明净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月季;绚丽雄奇。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

4)明白晓畅--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简洁明快——像一幅线条简洁的淡墨山水。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5)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初中诗歌赏析第一课教案

初中诗歌赏析第一课教案

初中诗歌赏析第一课教案课程目标:1. 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了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如节奏、韵律、意象等。

3. 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起源2. 诗歌的基本特点3. 诗歌的欣赏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诗歌有什么印象?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诗人或诗歌?2. 教师总结:诗歌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歌颂等场合。

它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诗歌的基本概念和起源(10分钟)1. 介绍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以节奏、韵律为基础,以意象、情感为核心,具有音乐性、绘画性和抒情性的文学体裁。

2. 讲解诗歌的起源:诗歌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歌颂等场合,最早的诗歌是我国的《诗经》。

三、诗歌的基本特点(10分钟)1. 节奏和韵律:诗歌具有明显的节奏和韵律,这是诗歌的音乐性体现。

如五言诗、七言诗等。

2. 意象: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 抒情性: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可以表达作者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

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四、诗歌的欣赏方法(10分钟)1. 感受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朗读、吟诵等方式,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品味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体会诗歌的抒情性:通过诗歌的情感表达,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强调诗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多欣赏诗歌。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2. 学生能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如节奏、韵律、意象等。

3. 学生能运用欣赏方法,对诗歌进行鉴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诗歌的基本概念、起源和特点,让学生对诗歌有了初步的认识。

诗词鉴赏一学案

诗词鉴赏一学案

诗歌鉴赏一: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积累形象意境类命题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分析形象的基本方法。

3、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析形象的基本方法。

2、规范答题步骤。

课前预习一、知识点指津(一)形象的含义:形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

(二)形象分类诗歌中的形象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人物、景色、事物(后两种合称景物)。

1、人物形象:人物又分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

但在诗歌中,多注重形象的“神”,即内在的精神形象。

(1)诗歌塑造的客观人物: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2)抒情主人公(作者):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游无极的形象。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和物。

(1)景色形象:写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物来表现主观感情,这些景和物已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而成为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2)事物形象:咏物诗一般借某个具体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三)对形象的认知理解例一:形象分类鹧鸪天(南宋)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碌,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锦襜(chān)突骑,精锐的锦衣骑兵。

银胡碌,银色的箭袋。

金仆姑,箭名。

东家,东邻农家。

★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例二:形象分类贫女(唐)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懒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请简要分析诗中“贫女”的形象和寓意。

例三:形象分类早雁(唐)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诗歌鉴赏学案—形象

诗歌鉴赏学案—形象

一、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1、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所塑造的艺术形象。


2、作者所塑造的形象有什么寓意?或
3、作者笔下的某一意象有何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形象(气质)?或
4、诗中描绘了什么景色(景象)?或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
1、直接答出:本诗塑造了____________的形象(思想性格)。

2、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样的形象(人物、景色、景象)。

1、抓关键词
2、想象体会
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一)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例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问:诗的三、四两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
答:
(二)鉴赏作品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例2: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问:(1)这首词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
答:
(2)作者是按照几个层次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答:
二、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主要是指咏物诗中描写的形象。

例: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诗歌鉴赏学案---炼字

诗歌鉴赏学案---炼字

诗歌鉴赏学案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一、学习目标:1.探研古代诗歌炼字内容的特点和高考考查的方式、重点2.总结古代诗歌炼字题的答题方法技巧3.通过对应训练感受运用相关知识提高鉴赏能力二、炼字内容概述炼字的基本内容: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外乎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

1、炼动词。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

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

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

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

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鉴赏诗歌的语言学案(学生版)可A4打印(有课件和详细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学案(学生版)可A4打印(有课件和详细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学案近九年考情分析:鉴赏诗歌语言:一、语言的锤炼;二、语言风格(特点)。

一、语言的锤炼:锤炼语言的一般考查方式A、炼字类: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3、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4、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5、其它炼字类题型B、炼句类:6、以“炼句”的方式考查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提问方式: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

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C、简要赏析某字的妙处。

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探寻答题角度: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答案:1、表态、字义:2、景象:3、意境或感情:迁移训练:(2012安徽)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4分)答案: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提问方式】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诗眼】往往是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或词。

“诗眼”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一首诗内容的凝聚点,表现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

(在诗题中为“题眼”)二是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或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使诗歌充满情趣,给人以丰富的想像;或使诗意更精确;或使诗句翻出新意。

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教案设计2

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教案设计2

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教案设计2。

一、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确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果。

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即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

因此,本次教学将分三个方面进行目标规划。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应当具备以下的知识:(1)了解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和文化内涵。

(2)学习掌握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3)掌握古诗的韵律和格律,能够正确理解和朗读诗歌。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应当具备以下的技能:(1)能够阅读、理解、欣赏和朗读古代诗歌。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读诗歌的内涵和形式。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简单的诗歌作品。

3、情感态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应当具备以下的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围绕古代诗歌展开,涉及到古诗的题材、修辞手法、韵律格律等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1、古诗的题材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讨论,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常见题材,如山水、景物、感怀、怀古、爱国等。

通过分组演讲、朗诵、歌唱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和体验古诗的内涵与情感。

2、古诗的修辞手法通过教学影片、课堂演示、巩固练习等多样化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意义,增加学生对古诗的了解和理解能力。

3、古诗的韵律和格律通过多种课程形式,如课堂展示、练习背诵等方式,对古诗的韵律和格律进行详细解析,让学生掌握古诗的韵律和格律,从而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由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究问题本身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的答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2、配对教学配对教学是一种由两个同学互相合作,达到共同目标的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学案考试内容:2018年北京高考说明: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

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赏析。

3、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和评价。

4、基于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和探究5、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经典的理解、感悟和评价考察角度、题型:详见语文专题复习“63” P200备考策略:1、熟悉了解相关考点。

2、做好诗歌鉴赏知识储备,构建诗歌鉴赏的知识体系。

3、利用各主要城区模拟题、高考试题,特别是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培养诗歌鉴赏能力,训练解题思路,规范答题语言。

4、重点培养多个诗歌作品的比较和鉴赏能力。

诗歌鉴赏知识储备一、诗歌中常见的意象1.意象:“意象”是指在诗人头脑中所形成的,由客观物象与主观情趣有机融合而成的心理表象。

诗歌中的意象,指的是诗歌所描绘的构成诗歌内容图景的实实在在的具体物象。

意境是文艺作品通过形象描写(意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主要取决于读者的主观感受、联想和想象等。

2.诗词常见意象植物类意象:菊花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梅花清高坚忍、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

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傲霜斗雪的典范。

三国时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莲①由于“莲”与“怜”音同,可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②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竹子多为“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如苏轼《绿竹筠》:“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杨柳①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故杨柳便成为离愁别绪的象征。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又常作故乡的象征,如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丁香结指愁思。

如李璟《摊破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芭蕉”喻指心中郁结的忧愁。

动物类意象:燕子①因结伴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②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杜鹃鸟(子规)①凄凉、哀伤的象征。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②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

如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鹧鸪鸟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鸿雁①鸿雁是大型候鸟,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欧阳修《戏答元稹》:“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②指代书信。

如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猿啼表现愁绪。

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自然景观意象:月亮①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②常蕴涵诗人的悲愁,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③月圆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喻亲友分离,事情不如意,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黄昏落日黄昏日暮带上了相思离别的意味,充满了人生悲凉的色彩。

杜甫《咏怀古迹》:“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人文景观意象:长亭一般与送别联系在一起。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王实甫《西厢记》中就有《长亭送别》一折,其中有“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凭栏用于表达较为激烈的感情,或表示怀远,或表示吊古,或表示抑郁愁苦,或表示悲愤慷慨等。

如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辛弃疾《水龙吟》:“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渔翁多用以喻指隐逸清高、遗世独立之人。

如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常见的人物形象详见语文专题复习“63” P204三、诗词的表达技巧A常见的表达方式——抒情(一)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以哀写哀)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乐景写哀情)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

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借古(典故)抒情,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4. 叙事抒情:将情感寓于叙事之中。

B、常见的修辞手法详见语文专题复习“63” P204四、古诗鉴赏常用术语1.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2.表现手法: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3.篇章结构:开门见山、卒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4.思想感情:迷恋、依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愤懑、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5.作用效果:深化意境、深化主旨、点明主旨、意境深远、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荡气回肠、妙笔生花、深刻有力等;6.语言特色:清新自然、典雅隽永、质朴、平淡、飘逸、绚丽、明快、含蓄典雅、简洁、清丽婉约、气势豪放、沉郁顿挫等;7.名家风格: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陶渊明——质朴平实屈原——典雅华美李商隐——含蓄隽永、清丽俊逸苏轼——气势豪放柳永——缠绵悱恻李清照——清新凄婉三曹——苍凉雄健孟浩然——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王维——恬淡含蓄和气韵生动白居易——平白清新刘禹锡——清峻明朗杜牧——含蓄绰约李煜——颓靡伤感,细腻感人欧阳修——清丽明媚,语近情深范仲淹——苍凉悲壮黄庭坚——流畅自然秦观——情真意切杨万里——新鲜活泼陆游——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沉郁豪放、气势雄壮……五、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1、忧国伤时(1)揭露了统治者的荒废政事、奢侈荒淫、昏庸腐朽。

《过华清宫》(2)反映战争带给人民的离乱之苦。

《春望》(3)表达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卖炭翁》《悯农》(4)抒发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泊秦淮》《过零丁洋》2、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

《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

《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山河沦丧的痛苦。

《菩萨蛮》(5)年华消逝、报国无门的悲慨。

《破阵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思乡怀人(1)征人、迁客羁旅愁思。

《渔家傲》《苏幕遮》(2)游子思念亲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思妇闺中怀人。

《闺怨》4、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闲适自在《归园田居》(2)昔盛今衰的感慨《乌衣巷》(3)年华易逝的伤感《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4)仕途失意的苦闷《琵琶行》(5)对美丽风光、美好事物的赞美《秋词》5、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恋《雨霖铃》(2)情深意重的勉励《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别董大》习题真题解读高考说明例题:2011年北京高考《示秬秸》 2014年北京高考《奉陪司马韦曲》2015年北京高考《醉翁操》“63”试题:2016年北京高考《西村》 2017年北京高考《晓行巴蜀》示①秬秸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

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

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②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不少于200字)(10分)奉陪郑驸马韦曲【1】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赏胜地,杜甫作此诗时,久住于长安而未得一官。

【2】禁:消受。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状写韦曲的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 )(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

——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

——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王象巽《游曲江》③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