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合集下载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生理功能、血液病的分类。

2.理解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具体内容】1.血液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自学2.血液病的分类。

3.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难点:血细胞的产生。

重点:血液系统的外周血象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

第二节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病因。

2.理解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

3.掌握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教学具体内容】1.出血或出血倾向:概念、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出血倾向的部位、伴随症状等护理评估内容、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

2.发热:继发感染的部位、伴随症状等护理评估内容、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

难点:出血或出血倾向的发病机制。

重点:上述常见症状的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第三节贫血【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贫血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2.理解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及诊治要点。

3.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口服铁剂的护理。

4.了解再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掌握再障的主要临床表现;理解血象、骨髓象、诊断和治疗要点。

6.掌握再障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7.了解健康指导。

【教学具体内容】一、概述:1.概念;血红蛋白测定的诊断标准。

2.病因与发病机理、分类。

3.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治要点。

4.常用护理诊断/问题、目标、护理措施及依据。

二、缺铁性贫血1.概述:概念、发病情况。

2.铁的代谢:铁的分布、来源和吸收、转运和利用、储存及排泄。

3.病因与发病机理:铁的需要量增加、丢失过多、吸收不良。

4.临床表现:原发病表现、贫血表现、缺铁表现。

5.实验室及其检查:外周血象、骨髓象、铁生化检查。

6.疗要点:病因治疗、口服铁剂治疗。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红细胞疾病 白细胞疾病 出血性疾病
二、血液病的共同特点
周围血细胞成分质和量的改变 免疫功能障碍 出凝血功能紊乱 骨髓、脾、淋巴结等器官的病
理损害
三、血液病人护理评估要点
护理 评估
病史
身体 评估
实验室及 其他检查
(一)、病史(patient history)
患病情况及治疗经过 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
出血与出血倾向
输血查对制度(三查十全感
沟通、解释、疏导 强 调 紧 张 恐 惧 不 利 于控制病情。 介 绍 成 功 病 例 以 增 强信心。
营 造 良 好 的 住 院 环 境 建 立 和 谐 的 护 患 关 系 避免不良刺激。
发热
血液病人发 热特点
一、护理评估
贫血
病史
贫血发生的时间、进展速度、严 重程度 饮食习惯、营养状况 特殊药物、化学毒物接触史 家族患病情况 活动耐力状况 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评估(续)
贫血
身体评估 重点评估与贫血严重程度相关的
体征:皮肤黏膜苍白程度、心率、心 律变化等
实验室 检查
血常规 尿 常 规 中 有 无 蛋 白 尿 、 尿 胆 原 和尿胆素是否增高 大便隐血、肝肾功、骨髓检查 与贫血病因相关的检查
发热
体温过高 与感染、肿瘤细胞的高度分化与 增生有关
体温能得到有效控制,力
目标 求降至正常范围
三、护理措施及依据 体温过高
休息 补充营养和水分 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病情观察与诊治配合
伴出血者禁用 酒精檫浴
贫血(anemia)
概念
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浓 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低于 相同年龄、性别、地区的正常值低 限。其中以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最 重要。

血液病学知识点

血液病学知识点

血液病学知识点
一、血液疾病概述
血液是人体内部循环系统的基础,负责输送氧气、养分以及排除废物,维持身体健康。

而血液疾病是指一类涉及血液本身、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疾病,如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等。

二、贫血
贫血是指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目或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导致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的一类疾病。

常见原因包括缺铁性贫血、慢性疾病性贫血和遗传性贫血等。

患者会出现乏力、疲倦、气短等症状。

三、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由白血细胞恶性增生引起的血液疾病,常见的类型包括急性髓样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者会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

四、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

患者在受伤或手术时容易出现出血倾向,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五、血栓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主要包括静脉血栓栓塞症、肺动脉栓塞症等。

当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异常增多时,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血流受阻。

总结:
血液疾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的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血液病学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治疗这些疾病,维护身体健康。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副高内科护理学第二篇:内科护理学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副高内科护理学第二篇:内科护理学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一、血液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一)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共同起源于胚胎早期中胚层卵黄囊的多能造血干细胞。

出生后以骨髓造血为生。

血浆由水分、电解质、葡萄糖、脂类、蛋白质等成分组成,其中某些成分参与止血及调节血栓形成的过程。

造血系统包括各种血细胞及造血组织(骨髓、肝、脾、淋巴组织及胸腺),发生于造血系统或主要累及造血器官或血液,或由于机体止血与抗血栓平衡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称为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简称血液病。

(二)血液组成及血细胞的生理功能1.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气体交换。

此外,红细胞还具有可塑变形性、渗透脆性与悬浮稳定性等生理特性。

通过测定这些生理特性有无改变,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断。

网织红细胞是一种存在于外周血液中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细胞质内有残留的核糖体,尚存一些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

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对贫血等血液病的诊断和预后估计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白细胞白细胞种类多、形态和功能各异,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

白细胞具有变形、趋化、游走与吞噬等生理特性,是机体防御系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中性粒细胞的含量最多,其功能为吞噬异物尤其细菌,是机体抵御入侵细菌的第一道防线。

单核细胞的功能为清除死亡或不健康的细胞、’微生物及其产物等,是机体抵御入侵细菌的第二道防线。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抗过敏和抗寄生虫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可释放组胺及肝素。

T淋巴细胞约占淋巴细胞的75%,参与细胞免疫(如排斥异体移植物、抗肿瘤等),并具有调节免疫的功能;B淋巴细胞又称抗体形成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当白细胞数目减少,尤其是粒细胞减少,易诱发各种感染。

3.血小板主要参与机体的止血与凝血过程,其黏附、释放、聚集、收缩与吸附的生理特性,与其生理功能正常发挥密切相关。

血液系统疾病专业知识讲座专家讲座

血液系统疾病专业知识讲座专家讲座

血液系统疾病专业知识讲座
第13页
2.诊疗关键点 (1)临床表现:①感染和发烧。②出血。③贫血。④白血
病浸润。 (2)试验室检验:①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或正常或减
少,出现数量不等幼稚白细胞。②骨髓象:诊疗白 血病主要依据。③细胞化学染色。④免疫分型。⑤ 细胞遗传学检验。⑥分子生物学检验。 (3)诊疗:依靠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3.处理关键点:①支持治疗。②化学疗法:最基本和最主要 治疗伎俩。③骨髓移植:当前治愈白血病有效方法。 ④免疫治疗。⑤基因治疗。 4.健康指导:①长久接触放射线、化学制剂者应提升警觉。 ②患者应注意营养、休息,保持乐观情绪,少去公共 场所,预防交叉感染。③出院后遵医嘱巩固治疗,定 期复查。④缓解3年以上,可恢复正常工作与学习。
成年女性:Hb<110g/L(孕妇<100g/L)
RBC<3.5×1012/L或HCT<35%
贫血严重程度:Hb<30g/L为极重度
Hb30~60g/L为重度
Hb60~90g/L为中度
Hb>90g/L为轻度
血液系统疾病专业知识讲座
第2页
2.分 类:①依据红细胞形态特点:为正细胞贫血、 大细胞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专业知识讲座
第9页
五、再生障碍性贫血 1.概述:因为化学、物理、生物原因及不明原因所
致骨髓干细胞和/或造血微环境损胞内在缺点。
②造血微环境支持功效缺点。 ③免疫反应介导造血干细胞损伤。 ④遗传原因。 分 型:①按起病方式和病情轻重分急性再障(重 型再障-I型)和慢性再障。 ②按病因分原发性再障和继发性再障。
2.诊疗关键点 (1)临床表现:①骨痛和骨折。②贫血和出血。③重复感
染。④肾脏损害。⑤血钙和尿钙增高。⑥高黏血症。 (2)试验室检验:①血象:进行性贫血。②尿常规:血尿、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3
伴随症状
口腔黏膜血泡; 呕血、黑便;喷 射性呕吐甚至昏 迷;肝脾淋巴结 肿大等。
(三)心理-社会资料
焦虑、担忧 、 紧张、惊骇、 惧怕、抑郁、 悲观等情绪。
(四)辅助检查
出血时间延长 血小板计数减少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凝血时间延长
血管异常 和血小板异常
性出血
凝血功能 障碍性出血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病人常感不安,易激 动、生气或忧虑,严重 者常有烦恼和自卑,不 愿参加社交活动。
(四)辅助检查
1 血常规血涂片
有助于贫 血
诊断及分 类;
可判断贫 血
的性质和 类型
2.网织红细胞计数
了解红 细胞 增生情况,
作 为判断贫 血疗 效的早期 指标
3 骨髓穿刺
任何不 明原
因的贫 血都
应做骨 髓穿
刺, 必 要时
(三)心理-社会资料
病人因反复感染常 有忧郁、无助感;严重 者因病情危重、治疗效 果不佳常出现焦虑、沮 丧,甚至绝望,家人常 因经济压力大,照顾能 力有限而忧心忡忡。
(四)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
病致凝 血因子
缺乏等 评估时
还应注 意病人
的家族 史、过
敏史。
(二)身体评估
1
出血的部位
皮肤黏膜出 血最常见,内脏 出血较为严重, 尤以颅内出血多 危及生命。
2
出血程度
轻度 一次出血量小 于500ml,无明显临 床征象。中度出血 量达500~1000ml, 收缩压低于90mmHg。 重度出血量大于 1000ml,收缩压低 于60mmHg,心率120 次/分以上。
(二)病因
成熟的白 细胞数量↓ 或质量异常

内科学(第9版)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九章 白血病(第1-2节)

内科学(第9版)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九章  白血病(第1-2节)
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 分化障碍、凋亡受阻。 最终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可浸润其他器官组织。
内科学(第9版)
一、定义
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AL)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慢性白血病 (chronic leukemia,CL)
少见类型白血病
慢性髓系白血病 (CM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
B-ALL伴t(12;21)(p13.2;q22.1)/ETV6-RUNX1 2. 原始T淋巴细胞白血病
B-ALL伴超二倍体
暂命名: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
B-ALL伴亚二倍体
暂命名:自然杀伤(NK)细胞白血病
内科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一)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 1.贫血; 2.发热; 3.出血。 (二)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 1.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2.骨骼和关节; 3.眼部; 4.口腔和皮肤; 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6.睾丸白血病。
内科学(第9版)
(二)ALL的WHO分型(2016年)
1. 原始B淋巴细胞白血病 (1) B-ALL,非特指型 (NOS) (2)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B-ALL B-ALL伴t(9;22)(q34.1;q11.2)/BCR-ABL1 B-ALL伴t(v;11q23.3)/KMT2A重排
B-ALL伴t(5;14)(q31.1;q32.3)/IL3-IGH B-ALL伴t(1;19)(q23;p13.3)/TCF3-PBX1 (3)暂命名 B-ALL,BCR-ABL1样 B-ALL伴21号染色体内部扩增(iAMP21)
最新版本在2016年提出。 综合考虑骨髓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目录(常见病)第一节白血病护理 (1)第二节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 (3)第三节缺铁性贫血护理 (4)第四节巨幼细胞贫血护理 (5)第五节淋巴瘤护理 (6)第六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 (7)第七节过敏性紫癜护理 (8)9101112第一节白血病护理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其特点是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广泛而无控制地增生,并浸润、破坏全身各组织器官,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

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等。

护理措施:1.保证休息与睡眠。

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

3.积极预防感染:每日监测体温的变化,加强口腔、皮肤及肛周护理。

当中性粒细胞≤0.5X109/L时,进行保护性隔离,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空气和地面消毒,谢绝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

4.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禁止使用酒精。

,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粒细胞减少、化疗使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3.预感性悲哀与患白血病和感受到死亡威胁有关。

4.潜在并发症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化疗药物副作用。

第二节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主要表现为进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

依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缓急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因起病急、病情重,病人的精神负担重,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压,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

尽量避免人为的创伤。

(4)鼻出血的预防:指导病人勿用手挖鼻孔和用力擤鼻,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少许石蜡油或抗生素软膏轻轻涂擦,防止干裂出血。

(5)口腔及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指导病人用软毛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以防止牙龈损伤。

(6)内脏出血的护理:消化道出血者,可进食温凉的流质饮食:大量出血应禁食。

(7)眼底及颅内出血的护理:眼底出血时,应减少活动,卧床休息,嘱病人不要揉擦眼睛,若病人突然视力模糊,头晕,头痛,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提示颅内出血的可能,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随时吸出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遵医嘱进行抢救。

第六篇 血液系统总论

第六篇 血液系统总论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湖州师范学院董颖
【第一篇 总论】
1.血细胞的生成和造血 2.血液系统的疾病分类 3.血液系统的疾病诊断 4.血液系统的疾病治疗
【第一篇 总论】
1.血液系统由血液和造血器官组成 2.血液=血浆+血细胞 3.造血器官:指生成血细胞的器官,包括骨髓、
胸腺、淋巴结、单核巨噬细胞 血液系统的疾病是原发性血液病和非血液系统 的疾病继发性血液病
集落
【造血微环境和调控】
负性调控 干扰素 前列腺素E 乳酸铁蛋白
【第一篇 总论】
1.血细胞的生成和造血 2.血液系统的疾病分类 3.血液系统的疾病诊断 4.血液系统的疾病治疗
【血液系统的疾病分类】
造血干细胞疾病 (再障,白血病,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
红粒淋巴浆疾病 (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单核巨噬疾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炎症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出血和血栓疾病 (各种紫癜,出血性疾病,凝血性疾病) 脾功能亢进疾病
【一、造血器官】
出生之后造血 (1)骨髓造血:骨髓是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
板的场所,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骨髓分为 红骨髓和黄骨髓 5岁前,全身骨髓的髓腔内均为红骨髓。5岁后随着 年龄的增长,红骨髓脂肪化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发展。 逐渐由黄骨髓替代,18-20岁时造血主要集中在脊 椎和扁骨
(4)单核巨噬系统:骨髓内,肝脾淋巴结,神经系 统的小胶质细胞
【造血微环境和调控】
造血微环境:造血的支架细胞和组织包括骨髓基 质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
基质细胞:成纤维,脂肪,巨噬,网状,内皮 造血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总和
【造血微环境和调控】
正性调控 EPO:促红细胞生成素 Tpo:血小板生成素,刺激造血祖细胞增殖 CSF:集落刺激因子,刺激不同细胞系形成细胞

人卫版第9版《内科学》精品课件—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人卫版第9版《内科学》精品课件—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基础知识
内分泌疾病概况
激素产生过多 ➢ 内分泌腺肿瘤;多内分泌腺肿瘤病 ;伴瘤内分泌综合征 ;自身抗体产生;基因异常;外源 性激素过量摄入
激素产生减少 ➢ 内分泌腺破坏:自身免疫损伤、肿瘤压迫、感染、放射损伤、手术切除、缺血坏死等;内 分泌激素合成缺陷;内分泌腺以外的疾病
激素在靶组织抵抗 ➢ 激素受体突变或者受体后信号转导系统障碍导致激素在靶组织不能实现生物学作用。临床 大多表现为功能减退或功能正常,但是血中激素水平异常增高
病因和发病机制
营养病和代谢病的分类
营养疾病 ➢ 蛋白质营养障碍;糖类营养障碍;脂类营养障碍;维生素营养障碍;水、盐营养障碍 ➢ 无机元素营养障碍;复合营养障碍
代谢疾病 ➢ 蛋白质代谢障碍;糖代谢障碍;脂类代谢障碍;水、电解质代谢障碍;无机元素代谢障碍 ➢ 其他代谢障碍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内分泌疾病诊断
临床表现 ➢ 临床内分泌疾病有特异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功能诊断 ➢ 激素相关的生化异常;激素测定 ;激素代谢产物测定;激素的功能试验
定位诊断 ➢ 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细胞学检查或者活检;静脉导管检查
病因诊断 ➢ 自身抗体检测;染色体检查;基因检查
内分泌疾病的治疗
功能亢进 ➢ 手术切除功能亢进的肿瘤和增生 ➢ 放射治疗破坏内分泌肿瘤或增生的组织,减少激素的分泌 ➢ 针对内分泌腺的药物治疗 ➢ 针对激素受体的药物治疗 ➢ 针对内分泌肿瘤的化疗
功能减退 ➢ 外源激素的替代治疗或补充治疗 ➢ 直接补充激素产生的效应物质 ➢ 内分泌腺或者组织移植
代谢性疾病
营养素分类 ➢ 宏量营养素 ➢ 微量营养素 ➢ 维生素 ➢ 其他膳食成分
营养物质的供应和摄取
营养疾病 ➢ 原发性营养失调 ➢ 继发性营养失调

《内科学》教学大纲(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

《内科学》教学大纲(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

《内科学》教学大纲(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第一章贫血概述【目的要求】1、掌握贫血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

2、熟悉贫血的病因和形态学分类。

3、了解贫血的治疗方法。

【重点】贫血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诊断的重要性、诊断的步骤和方法。

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难点】贫血的分类【主要内容】一、概述:贫血的定义、影响正常值的因素。

二、分类:形态学分类和病因、发病机理分类。

三、临床表现:贫血时各系统的症状、体征;影响症状的各种因素。

四、诊断:1.病史;2.体检;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查、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

五、治疗原则:1.对症治疗;2.对因治疗。

第二章缺铁性贫血【目的要求】1、掌握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2、熟悉正常体内铁的代谢、发病机理。

3、了解发病情况和预防。

【重点】缺铁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

【难点】铁的代谢。

【主要内容】一、概述:缺铁性贫血的定义、发病情况。

二、流行病学三、铁的代谢:人体内铁的分布、需要量、来源、吸收、运输、贮存、再利用和排泄。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①铁需求增加而摄人量不足。

②铁吸收障碍。

③铁丢失过多。

2、发病机制:对铁代谢的影响、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对组织细胞的影响。

五、临床表现:1、原发病表现。

2、贫血表现。

3、组织缺铁表现。

六、实验室检查:1、血象2、骨髓象3、铁代谢检查(血清铁和转铁蛋白的饱和度、铁蛋白、红细胞内卟淋代谢)。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1、缺铁:体内仅有贮存铁的消耗、Hb 及血清铁等指标正常。

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体内贮存铁消耗、FEP 升高、Hb 正常。

3、缺铁性贫血:除上述各项指标外,Hb 减少。

4、缺铁病因诊断。

(二)鉴别诊断:铁粒幼细胞贫血、海洋性贫血、慢性病贫血、转铁蛋白缺乏症。

八、治疗:1、病因治疗:强调病因治疗的重要意义。

2、补充铁剂:口服铁剂:常用制剂、用量、用法,毒副反应,影响疗效因素,疗效,治疗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贫血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检查:贫血的严重划分及标准
血红蛋白浓度 贫血严重程度
<30g/L 极重度
<35~59g/L <60~90g/L
重度
中度
>90g/L
轻度
2、网织红细胞计数:贫血的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骨髓增生分类
增生不良性贫血 增生性贫血
相关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 除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外贫血
(三)贫血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细胞学分类
类型 大细胞性
MCV(fl) MCHC(%)
﹥100
32~35
正常细胞性
80~100 32~35
小细胞低色素性 ﹤80 ﹤32
常见疾病
1.巨幼细胞贫血 2.溶贫网织红增多时 1. 再障碍性贫血 2.溶血性贫血 3.急性失血性贫血 1.缺铁性贫血 2. 某些慢性病贫血


血管疾病
出血性疾病 血小板异常的疾病
凝血功能障碍
血液系统疾病三大主要症状
• 大多均有贫血、出血倾向、继发感染
一、贫血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的外周血中内血红蛋 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 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标准。
正常标准
• 成年男性: • Hb 120-160g/L,RBC 4.0-5.5×1012/L. • 成年女性: • Hb 110-150g/L,RBC 3.5-5.0×1012/L.
4. 骨髓检查 不明原因的贫血应做骨髓穿刺。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致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有感染的危 险
与贫血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护理措施
(1) 休息:以减轻氧耗,缓解心脏负担。 (2) 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生素、富含铁、叶酸等食物,且清淡、 易消化。 (3) 病情观察:注意全身情况,如有异常, 积极配合医生处理。 (4) 对症护理:严重贫血者应给予氧气吸 入,必要时遵医嘱输血,以减轻贫血。
诊断标准
1.平原地区 成年男性: Hb﹤120g/L,RBC<4.5×1012/L,HCT﹤0.42 成年女性: Hb﹤110g/L,RBC4.0×1012/L, HCT﹤0.37
2.以 Hb 浓度降低最为重要。 3.与血容量有关;
婴儿、儿童、孕妇
( Hb<100g/L)
go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与白细胞减少,抵抗力下降有关
护理措施
(1) 一般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 的食物,以增加机体抵抗力。注意饮食卫生,忌食生冷食 物。
(2) 皮肤护理:嘱病人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勤洗澡更衣, 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女病人每日清 洗会阴部。
(3) 口腔护理:每餐前后及睡前用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液 或朵贝尔溶液漱口;用抗生素、化疗药物时,可用碳酸氢 钠溶液漱口,以防真菌感染。

) 造血干细胞异常 造血调节异常
造血原料不足

利用障碍






病 红细胞破坏过多贫血
失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出凝血性疾病
非出凝血性疾病
造血原料不足利用障碍
叶酸或维生素B12 缺乏或利用障碍
缺铁或铁利用障碍
血溶量下 降的速度
贫血 的病因
血溶量下 降的速度
血液携 带氧的能 力下降
血溶量下 降的速度
(4) 鼻腔护理:忌用手挖鼻;鼻腔干燥时可用抗生素软膏 涂抹鼻腔黏膜。
(5) 肛周护理:睡前、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每次15分钟以上,以防肛周感染。
• 3. 伴随症状 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出现口腔黏膜血 泡,提示血小板明显减少,是严重出血的征兆; 呕血、黑便,提示消化道出血。
(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块回缩试验、 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毛细血管脆性 试验等。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有感染的危险 与白细胞减少,抵抗力下降有关
体温过高
(5) 健康教育
向病人解释贫血发生的原因;消除贫 血的原因以纠正贫血;避免滥用药物和接 触有害物质,防止继发骨髓的抑制;指导 病人按医嘱服药,防止复发。
二、 出血
出血倾向是指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 或当微小血管遭受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易 自行停止的一种临床表现。
(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
1. 血管壁异常 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 张症、过敏性紫癜等。
2. 血小板异常 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白血病等。
3. 凝血功能障碍 先天性血友病等。
(二) 临床表现
• 1. 出血部位 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多见于 血管性疾病;皮下软组织血肿及内脏出血,多见 于凝血性疾病;鼻出血、咯血及月经过多,各种 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均可发生;严重时可发生颅内 出血。
• 2. 出血的程度 轻度出血:出血量小于500ml; 中度出血:出血量500~1000ml,收缩压低于 90mmHg;重度出血:出血量大于1000ml,收缩 压低于60mmHg。
造血干细胞发育
脾脏的解剖结构
血液病概念
• 血液、骨髓、淋巴结、脾及分布全身的淋 巴、单核-巨噬系统共同组成了造血系统。
• 原发于造血系统或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的疾 病称造血系统疾病,亦称血液病。
血液病的分类
血 红细胞疾病 贫血 红细胞增多症 液


疾 病
白细胞疾病 粒细胞 急慢性白血病
缺乏
淋巴瘤
血液、 呼吸、循环对 贫血的代偿 和耐受能力
脑组织缺氧头疼、记 忆力减退末梢神经炎
贫血药物引起的 免疫系统的改变
血液 系统
免疫 系统
减弱男性特征女性 月经过多药物引起 的性特征的改变
生殖 系统
内分泌 系统
希恩 氏综 合症
(二)贫血临床表现
神经 系统
临床 表现
泌尿 系统
皮肤 粘膜
呼吸 系统
以甲床、口唇及睑 结膜苍白多见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 病人的护理
孔庆芳
贫血
白血病Βιβλιοθήκη 总论概述出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性
概述


急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述
血小板性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
第一节 概述
血液系统的组成
血液系统
血浆(液体成份)
血液 血细胞(有形成份):RBC.WBC. PLT
造血器官: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 (出生以后)
气促、呼吸困难,肺 感染,含铁血黄素
循环 系统
心悸,贫血性心 脏病,血色病
消化 系统
消化功能减低,MA引起 舌炎舍萎缩,镜面舍
TTP,HUS,急性失血性贫血导致的肾 功能不全CTX导致的出血性膀胱炎
(二)贫血临床表现
1. 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疲乏、软弱无力 2 . 最常见的体征: 皮肤、粘膜苍白(睑结膜、口唇、甲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