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小明山地区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规律浅析_张大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世界LOWCARBONWORLD

LOW CARBON WORLD 2013/3

广西小明山地区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规律浅析

张大明,吕国清(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广西南宁市530000)

【摘

要】广西小明山地区位于广西西大明山地区成矿带西段,具有较好的银矿找矿前景。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及收集前人的找矿及科研成果,总结本区银矿成矿条件及典型银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试图对该区找矿前景进行浅析,目的为在该区探索银矿找矿规律提供参考。【关键词】找矿规律;银矿;小明山地区

【文章编号】2095-2066(2013)06-0044-03

1区域地质背景

小明山地区地处广西西南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南华准地台右江再生地槽西大明山隆起带中部,主体构造为西大明山复式背斜。次级构造为小明山复式背斜,属加里东构造层。沉积建造复杂多变,岩浆(热液)活动较频繁,褶皱断裂发育,形成了该区复杂的地质构造格局。为内生矿产的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源、热(动力)源及良好的赋矿场所,因此,本区内生矿产及种类较丰富。

1.1地层

区域内绝大部分为沉积岩分布,出露地层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第四系。以寒武系、泥盆系为主,分布面积占90%以上。

1.2构造

区域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主要构造线呈东西向,次为北东向、北西向及近南北向(图1)。

1.2.1褶皱

区内加里东期、华力西~印支期、燕山~喜马拉雅期均有褶

皱形成。褶皱形式呈紧密线状、平缓开阔状。褶皱轴向以东西向为主,次为北东向。区内规模较大的褶皱有:西大明山复式背斜,小明山复式背斜、琴厚向斜等,均与银矿关系密切。

1.2.2断裂

西大明山地区遭受多次构造作用,褶皱的产生伴随断裂的活动,形成不同性质、方向及规模区域性断裂,按走向可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三组,且本区断裂大部分具多期多次活动特征,尤其是近东西向断裂及北东向断裂表现最为

突出,其破碎带较发育,成为本区最主要的控矿容矿构造。

1.3岩浆岩

区域内岩浆岩出露很少,仅有少量基性岩脉(墙)和酸性岩脉沿裂隙或断层侵入,分布零星,面积仅0.16km 2。

另据重力、航磁、化探和遥感资料及矿床(点)的分带性,推测西大明山、小明山背斜核部及附近有隐伏花岗岩体存在。在断裂破碎带附近,岩石均强烈的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现象。说明该区热液活动强烈。

1.4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该区位于西大明山隆起带中部,属区域性Ⅰ级铅锌银成矿远景区,Ⅱ级铅锌银金属异常区,广泛出露寒武系砂泥岩。区域地层的元素丰度值普遍较高,若与黎彤1994年公布的中国陆壳元素丰度值比较,浓集系数K>3的元素有Au 、Ag 、As 、

Sb 、Mn 等。由此可见,西大明山地区是金、银及多金属元素相

对富集的地球化学区。特别是寒武系中Au 、Ag 元素丰度值较高,为银矿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矿质来源条件。

1.5区域矿产

区域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有金、银、铅、锌、钨、铋、磷矿、重晶石、水晶、煤等。共27处矿产地,达到大型矿床的有凤凰山银矿、洛岭重晶石矿,中型矿床有长屯铅锌矿,小型矿床有乔建砂金矿和渌井铅锌矿等。以内生金属矿床为主。

2区域内典型银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2.1位置及区域背景

凤凰山银矿床是国内著名的大型银矿床,地处广西壮族

自治区西南部的西大明山复式背斜东北部,位于小明山地区的东部,离小明山主峰平距约30km 。所属一级构造单元为南华准地台。二级构造单元为西大明山~大瑶山隆起,这是一个由加里东褶皱形成的弧形背斜区。凤凰山银矿处于西大明山凸起(二级单元)的北东部。

2.2赋矿层位

寒武系黄洞口组是矿区主要的赋矿层位,为一套具复理石建造特征的浊流沉积暗色细碎屑岩,以泥岩夹砂岩和砂岩夹泥岩韵律性交互产出。

2.3矿区构造

矿区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太发育,且规模小(图2)。断裂:矿区断裂构造比较发育,数量较多,方向各异,规模大小不等,且多次活动,力学性质十分复杂。其方向有近东西~

1.第四第;

2.石炭系下统;4.泥盆系中统;5.泥盆系下统;6.寒武系上统黄洞口组;7.寒武系下中统小内冲组;8.石英斑岩脉;9.辉绿岩脉;10.实测地质界线;11.实测不整合地质界线;12.推测隐伏岩体;1

3.复式背斜轴;1

4.背斜轴;1

5.向斜轴;1

6.实、推测正断层;1

7.实、推测逆断层;1

8.平移断层;19实、推测区域性正断层;20.实、推测区域性逆断层;21.实、推测性质不断层;22.岩层产状;23.褶皱编号;24.断层编号;25.银矿床(点);26.铜锌点;27.重晶石矿点。

图1小明山地区区域地质图

地质探究

44

低碳世界LOWCARBONWORLD

LOW CARBON WORLD 2013/3

北西西向、北西向、北东向和近南北向。其中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层较发育,而北东向和南北向次之。

凤凰山银矿床产于西大明山背斜北部渌郁山背斜NE 翼走向断裂破碎带。银矿体的形状、产状乃至规模等均受以E ~

W 向为主体的复合控矿断裂系统的控制。断裂、裂隙的形态直

接控制着矿体的形态。已经查明矿区内的东西向、北西向以及北东向断裂裂隙是银矿形成的容矿构造。矿液沿裂隙充填交代成矿。在这三组裂隙、断层的交汇处矿体厚度变大,品位相对变高。沿矿体倾向,在断裂产状由陡变缓的部位,银矿化明显变好。矿体的侧列和左行雁列均为断裂构造影响的结果。

2.4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

凤凰山银矿床主要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和硫锰矿化。

2.4.1硅化

硅化是凤凰山银矿床的主要围岩蚀变之一,呈带状分布于构造破碎带及其顶底板岩石中,与黄铁矿化、锰质碳酸盐化相伴产出。

硅化砂岩或硅化岩(热液石英岩)由于抗风化力强,往往在地表形成断崖或带状凸起地貌。故硅化是间接找银矿的重要标志之一。

2.4.2黄铁矿化

黄铁矿化也是本矿床主要围岩蚀变之一,分布广,与硅化、锰质碳酸盐化相伴产出。热液期黄铁矿化可分四个世代,其中第二、第三世代黄铁矿为银矿化阶段形成。

2.4.3硫锰矿化

硫锰矿常以粗~细脉或散粒状与石英、黄铁矿、碳酸盐岩微细脉相伴产出,是重要的银矿载体矿物。有硫锰矿分布必有银矿化,它是找矿的直接标志。

2.4.4碳酸盐化

碳酸盐化多局限于构造破碎带中发育。其表现形式是常以锰方解石、菱锰矿、钙菱锰矿细微脉、网脉作裂隙充填分布,常与硅化、黄铁矿化相伴产出,对断层上、下盘岩石影响甚微。

2.5矿体特征

凤凰山矿区银矿化体(Ag ≥25g/t 的地质体)发育,主要赋存于近东西向的断裂破碎带中,其形态、产状受断裂带控制,多呈脉状或透镜状产出,其大小不等,形态各异。不同的断裂带中矿化体的数量、大小差异较大,同一构造同一地段内若有二条或多条矿化体存在时,它们一般均大致平行排列,随着断裂带的延伸而延伸。

银矿体(Ag ≥50g/t )发育于矿化体中,一般产在中部,部分产在一侧。银矿体在矿化体中圈定,一般情况下矿体与矿化体二者的规模成正比,但有矿化体的地方并不一定有矿体。

在矿区内发现大小矿体27个,主要为F 1、F 2、F 3、F 4等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所控,其中F 1断裂是矿区最主要控矿和容矿构造,在其破碎带的上、下部分布有Ⅰ-①及Ⅰ-②两矿体,而Ⅰ-

①是全矿区主矿体,规模最大,储量占全矿区74.64%。(图3)

Ⅰ-①矿体:分布于15~36线间,工业矿体主要分布在3~28线之间。矿体一般赋存于F 1断裂破碎带靠下断面内侧,呈

较规则大脉状,在走向、倾向上均有分叉或分叉复合现象,矿体在12线330m 标高有40~50m 较大天窗,周边有的呈“港湾”或“半岛状”。据0~24线间150、250、350m 标高走向线统计,走向稳定,总体为110°,矿体倾向南南西。在8线矿体有反倾现象。倾角51.5~79.5°,平均65°。工业矿体长度>640m ,斜深>

500m (16线)。矿体厚度0.25~17.18m ,平均4.72m ,厚度变化系

数83.5%。原生矿厚0.25~13.55m ,平均5.54m ,厚度变化系数

75.8%,银品位96~891g/t ,平均265g/t ,品位变化系数146.1%。

氧化矿厚0.42~17.18m ,平均4.06m ,厚度变化系数88.2%,银品位58~2776g/t ,平均598g/t ,品位变化系数213.7%。

2.6矿石结构构造

氧化矿石,多具胶状结构、环带结构,其余多为压碎(碎裂)结构、交代结构及粒状结构。角砾状构造、蜂窝状构造、脉状构造及葡萄状构造,以角砾状构造和脉状构造为主。

原生矿石结构主要为热液石英、锰质碳酸盐、金属硫化物和各种银矿物呈脉状或浸染状交代结构和压碎结构。根据矿

图2凤凰山矿区地质略图

图3凤凰山银矿400m、330m、280m中段矿体对比图

地质探究

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