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复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版(知识点+例题+测试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版(知识点+例题+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d3189f1ed9ad51f11df2da.png)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梳理1. 垂直与平行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图一:“直线A和直线B是平行线;直线A的平行线是直线B〞②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图二:“直线A和直线B相互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点C是垂足。
〞温馨提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与垂直〕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2. 画垂线①例一: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答: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然后用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就可以了。
②例二: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答: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另一条边靠近直线外的点,然后用笔沿这条边画直线就可以了。
③例三:把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所画线段哪个最短?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即“点A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点A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10厘米〞3. 画平行线①例一:怎样画平行线?答: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了。
②例二: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特点?小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③例三:怎样画出一条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提示: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因此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
小结: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线段端点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再过另一个点也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连接两个端点就可以了。
4. 平行四边形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核心素养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核心素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8efef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4.png)
单元主备人:3、教学垂直教师活动:1.经过全班整理,可以得到:①×②∟③∥④⑤+⑥(1)引导分类: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把它们分类,然后说说分类的标准吗?(2)汇报分类的结果。
(3)组织讨论分类的结果。
(4)小结分类的结果。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以分为两类:相交和不相交。
2.教学平行。
(1) 结合上面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行线?(2)引导学生逐步用规范的语言归纳: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表示方法:平行可以用符号“∥”表示。
a 与b 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3.教学垂直。
(1)我们再来看一看两条直线相交的5.作业设计1、基础作业常规作业2、巩固作业完成数学书上的练习。
3、提升作.看图想一想,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吗?为什么?6.板书设计学生活动:分析: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根据这一特点按照垂线的画法画出垂线段。
修最近?请你在图中画出来。
活动意图:练习贴近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为后面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做铺垫。
环节四:自我总结教师活动: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师生共同小结。
学生活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5.作业设计1、基础作业教科书P69“练习十一”第13题。
2、巩固作业课件展示教科书P69“练习十一”第14*题。
引导学生分类,有序地数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个数。
3、提升作业在下图中找到已学过的图形,并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6.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之处:(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答案:(1)平行相交平行线互相平行二、课后巩固作业4.画图。
(1)过已知点向对边画垂线。
(2)三角形内有一点O,你能分别过点O画出三条边的垂线吗?提示:按画垂线的方法进行画图。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0b261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70.png)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整体认识四边形的相关概念,把握各种四边形的特点,明确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2.使学生经历整理、归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渗透几何图形知识的结构体系及统计、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究能力、制造意识和实践能力,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东趣和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四边形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过程(一)问题提出1.摸索:4根小棒,首尾相接,你能够摆成哪个平面图形?2.导入:这节课我们就对四边形进行整理与复习。
(二)整理、复习1.结合下表,说一说下面几种平面图形各有什么特点?【课件演示】(平面图形的特点)边的特点角的特点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关于我们差不多认识过的这些四边形,你能依照一定的标准对它们进行整理,揭示出它们内在的联系与区别吗?(1)学生独立摸索。
(2)两人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2.引导学生归纳出。
【课件演示】(图形的关系)任意四边形等腰梯形四边形梯形直角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动画:四边形的关系图关系分类出现3.强化练习。
(1)判定。
【课件演示】(判定)①长方形、正方形差不多上专门的平行四边形。
②长方形是专门的正方形。
③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依旧平行四边形。
④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来源:学§科§网](2)选择。
【课件演示】(选择1)①下面图形中能够画许多条高的是()。
梯形平行四边形【课件演示】(选择2)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够拼成一个()。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深入探究小组合作:量一量每个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度数,在运算出每个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之和,看看你发觉了什么?图形各个角的度数4个角的度数和12345671.汇报交流。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df7321583c4bb4cf7ecd185.png)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视导反思南镇小学付小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重点包括“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模块的相关知识,涉及到定义、特征、各部分名称、几种四边形的相互关系等,知识点繁杂。
两个模块之间的联系又非常紧密,“垂直与平行”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
本节课是关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整理复习,针对本单元的知识容量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复习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自主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非常重要。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应该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我采用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小组间的回忆交流,还有班内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同伴互助、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和思考,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梳理、整合,力求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进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复习课的练习侧重于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查找教与学中存在的疏漏。
因此,我力求设计多样化、类型化、典型化的练习,既有对直观图形的辨析,思考判断,又有动手操作,体现出一定的梯度性。
虽然有这些设计构想,但在具体操作中,又难免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由于对新课标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对教材的挖掘也不够深入,教学中难免存在缺陷和不足,比如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洞察力,过多的注重归纳与练习,学生学的知识比较机械,没有更多的结合生活的实际去展开联系与想象,。
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同时复习整理的过程大多是老师一步步引出,而没有充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让学生独立尝试归纳与整理,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
同时要学会合理运用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2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和复习-导学案(最新整理)
![2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和复习-导学案(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bac729ce518964bce847c1a.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导学案
班级:姓名:上课教师:备课日期:11月11日课题 :整理和复习
学习目标1、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知识要点,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知识间的密切联系,增强解
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知识要点。
学习难点总结和归纳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教学程序、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课前热身
①平行四边形具有()性,易()。
②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作()条高。
③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
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学习提升
1、小组交流本单元的知识要点,谈一谈你的学习收获。
2、回顾整理:
平行线和垂线
两条直线()———平行画图:
在同一平面里
两条直线()——垂直画图: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边形画图:
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梯形画图:
点到直线的()最短,。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298f3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e.png)
三、巩固新知:
1、独立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2、利用所学的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幅图画。
3、完成P60“做一做”及练习十余剩的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平行线,你有什么体会
教具准备: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挂图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揭示并板书课题:平行与垂直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出示并教学例1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笔摆一摆,摆完后,指名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画出来。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第12—14题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P64--65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二)拓展练习:P61页练习十第1—3题折一折。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P57“做一做”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画垂线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P58-59例2、例3
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三
学情分析: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46630258fafab069dc02c1.png)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2、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整理与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教学过程: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前几节课我们对1—4单元的内容进行了复习,今天我们来继续复习第五单元的内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有关线的知识,如果老师在同一个平面内画两条直线,会出现哪些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相交又分哪两种情况?(任意相交和垂直)1.垂直和垂线的复习这一单元我们重点学习的就是垂直,那么对于垂直我们需要掌握哪三个定义?(互相垂直垂线垂足)谁能说说对互相垂直垂线垂足这三个定义的理解。
只有理解了这三个定义我们才能正确地给已知直线画垂线,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画垂线分哪两种情况吗?(过直线上一点过直线外一点)无论是过直线上一点,还是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他们的画法都是一样的,你还记得画垂线的方法吗?(对推画标)谁能过直线外一点试着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同学们又这样的方法来试画题签上两条直线的垂线,然后同桌来检验画的是否正确。
2.距离的复习刚才我们复习了画垂线的方法,那么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出几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呢?老师过这点画的这些是不是这条直线的垂线呢?这点到这条直线之间的线段还有个特殊的名字,你还记得吗?你能给同学们说说什么叫做距离?正因为直线外一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是最短,根据这一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怎样画才能使修的路最短呢,你来试着在题签上解决这个问题。
3.平行和距离的复习。
我们刚才对垂直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下面我们来认识平行,那么对于平行我们需要掌握哪两个定义?为了考查同学们对平行的掌握情况,我们来完成这样几个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9724b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6.pn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它们的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名称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判定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采用操作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
3.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一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模型或纸片,用于学生的操作实验。
3.准备一些关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名称。
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特征呢?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在呈现过程中,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这些概念,并用图形的展示来辅助说明。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验,利用准备好的模型或纸片,自己动手剪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观察它们的特征。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a3a84f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0.png)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和性质,能正确区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2. 梯形的特征和性质3.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判定方法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通过观察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
(2)梯形的特征和性质通过观察图形,引导学生发现梯形的特征: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推导出梯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判定方法通过观察图形,引导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判定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或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乘以高再除以2。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图形的面积、求解未知长度等。
3.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性质、判定方法和面积计算,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4.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解题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8cfb3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9.pn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方案及教案一、复习指导思想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学问进展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稳固数概念,进步计算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开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实力进步的胜利体验,全面到达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的。
1、查漏补缺通过对根底学问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相识,使所学的学问内化为学生的学问素养。
使学生对学问的驾驭理解由感性相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相识上来。
2、敏捷解题,进步综合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学问进展分类、整理,扶植学生找出各学问之间的联络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好的学问体系。
到达举一反三、能综合、敏捷地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应用数学实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留意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育,开展学生逻辑思维实力。
4、养成学生仔细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二、复习内容:1、数及代数第一单元、大数的相识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图形及几何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3、统计及概率第六单元、统计4、数学思想方法第七单元、数学广角〔合理支配〕三、复习目的:1.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改写等学问有进一步的相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构造;2.进一步稳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进步用计算器进展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究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相识;3.驾驭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相识角,能正确画出平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驾驭统计的根本学问和方法,并能依据给定的数据整理制作统计图,分析结果。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进步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整理和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e1a8e4db307e87101f69646.png)
B )
C、90°
(4)梯形中,(
A、两条腰
C
)是平行的。
B、 上底和腰 C、上底和下底
(5)如右图、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 C A、4厘米 B、7厘米 C、6厘米
)
6厘米 5厘米 4厘米
7厘米
5厘米 底
下面画出的是一条公路, 在公路的一旁有一条小河。 小河经过了A点,并与公路 平行。
1、请在图中画出小河的位置。 2、请在图中量出小河与公路的距离。
A
公路
平行四边形的∠1=70°求∠2、 ∠3、 ∠4 的度数。
2
3
∠2= ∠3=
1
4
∠4=
在下面的这些图形中加一条线段,分成两个我们学过的图形, 看谁的方法多?
神秘大礼
(
×
)
恭 喜 你 闯 过 第 一 关
掌声送给自己
选择题。
(1)两条直线相交,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余三个角都是( B A 、锐角 B 、 直角 C、钝角 )
(2)在同一平面内,把两根小棒都摆成与第三根小棒垂直,那么这两 根小棒( B ) A、垂直 B、平行 C 、相交
(3)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A、180° B、 360°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复习)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四边形
判断
(1)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2)两个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
)
×
)
×
(3)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
(4)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垂直。 (
×
)
(5)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d2474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3.pn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主要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和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四边形中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梯形的定义和性质:至少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分类:根据边的相等情况和角的性质,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为不同类型。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面积计算、图形变换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图形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在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学生可能会受到图形大小和位置的影响,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判断时仍有一定难度。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景相结合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分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
2.难点: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性质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图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如公园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找出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梯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a4a74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7.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小学四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学会识别和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但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还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
2.难点:对一些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教具和课件。
2.准备练习题和作业题,以便进行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呈现(10分钟)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练习,如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判断给定的图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等,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在实际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它们有什么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提醒学生注意一些易错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 整理和复习 (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 整理和复习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c2a03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18.png)
线段 射线 直线 (同一平面内)
角
相交
画角 锐角
直角
量角 钝角
分平类行四边形周平角角
长方形
垂直
平行 林林
平行四边形梯形 梯形
正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线段 射线 直线
画角
角 量角
分类
相交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垂直
平行
平行四边形 梯形
长方形 正方形
线段 射线 直线
画角
角 量角
分类
相交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直角
角 量角 钝角
锐角
分类 < 直角
平角
<周角 钝角
<
小于90°
等于90°
大于90° 小于180°
平角 < 周角
等于180° 等于360°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线段
画角 锐角
直角
b
A
射线 角 a 量角 钝角
分类
平角 周角
a
o 垂足
o
直线 (同一平面内)
相交 b
垂直
a//b
a⊥b
平行
垂直
平行
平行四边形 梯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四边形
线段 射线 直线
画角
角 量角
分类 高 相交
底 平行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高
垂直
平行四边形 梯形
高
底长方形
正方形
线段 射线 直线
画角
角 量角
分类
相交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垂直
平行
平行四边形 梯形
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f9054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6.pn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一、知识概述在本单元中,主要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1. 平行四边形•定义:具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称为平行四边形。
•性质:具有相对边平行的性质,对角线异面且互相平分。
2. 梯形•定义:至少有一对平行边的四边形称为梯形。
•性质:底边平行,上底和下底平行。
对角线交点连线长度等于两底之差。
二、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和性质。
2.能够识别并辨认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1.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2. 掌握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梯形的定义;•梯形的性质;•梯形的判定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1.通过实物展示和讨论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2.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3.练习判断图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第二课时:梯形1.讲解梯形的定义和性质;2.通过实例分析梯形的性质;3.练习计算梯形的面积。
五、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图形中是否为平行四边形,若是请说明理由;2.计算下列梯形的面积:(给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2.课外拓展:寻找身边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记录下其性质和特点。
七、复习与总结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知识,包括性质和判定方法。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巩固,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0134fe168884868762d69a.png)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渔箭小学罗德莉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6~69页。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平行”和“垂直”的理解,并能更加熟练地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2、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了解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难点:1、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掌握画垂线的方法;能熟练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教学设计:(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一、激趣引入师:孩子们都很想知道信封里究竟有什么对不对?可是现在还不行,我要看看四三班的同学厉不厉害,才能决定什么时候打开。
二、复习平行与垂直1、复习平行(PPT:出示一组平行线)问:你看到了什么?生:平行线。
(板书:平行)问:什么叫做平行线?生: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板书: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师:请看(PPT:字母a、b),请你们把它读出来。
生:a平行于b。
(PPT:a∥b,a平行于b)。
师:你还想到了哪些关于平行的知识?生发表意见。
师:我们来看一看,(PPT:出现两条垂线)它们都是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咦,我发现它们其实就是垂线或与a、b互相垂直的。
(PPT:直角符号)2、复习垂直问:怎样才叫做垂直?生: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板书:垂直:相交成直角)师:我们来看其中这条垂线,用字母c表示,(PPT:字母c)此时就可以读作c垂直于a并且也垂直于b。
(PPT:c⊥a,c垂直于a;c⊥b,c垂直于b)师:同理,这也是一样的垂线。
3、复习平行线的性质。
师:就是因为它们端点分别在这两条平行线上,且与平行线垂直,所有这样的线段长度都相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和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fd077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5.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和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性质和特征,以及它们的判定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基础数学知识,对图形的认知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和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性质和特征,能够识别和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性质和特征,以及它们的判定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和特征,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和特征。
3.交流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回顾二年级和三年级学过的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揭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特征。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测量和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单元和整理及复习 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单元和整理及复习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db07d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d.pn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单元和整理及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梳理第三至第六单元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三单元:角的度量2.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3.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4.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等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一)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角的名称,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新课(1)讲解角的度量方法,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角的分类。
(3)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教学新课(1)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规律。
(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进行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教学新课(1)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及性质。
(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判定方法。
(3)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除法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教学新课(1)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除法运算规律。
(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3)进行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五)整理及复习1.梳理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第三至第六单元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2.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回顾
(一)、相信自己,我会填
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 互相平行 )。 直角 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 ), 就说这两条直线( ), 其中一条直线 互相垂直 垂线 ),这两条直线的交 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垂足 )。 点叫做( 垂直线段 一点 2.从直线外( )到这条直线所画( ) 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 距离)。
× ×
√
(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只有一条。 (4)一个平行四边形只有一条高。
×
(5)两个形状、大小都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过直线上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
√
(7)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都是对称图形。
×
怎样的两个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形状、大小都一样)的梯形能 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特点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梯形
平行四边 形
长方形
正方形
√ √ √ √ √ √ √ √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两组对边长度分别相 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
四条边都相等
√
画“高”(垂线段)
上底
高
腰 腰 高
底
下底
指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并画出高。
上底
下底
下底
上底
下底
上底
判断。
(1)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四边形易变形,不稳定。
梯形
各种四 边形间 的关系
1、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 )条,过直线外一 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画( 1 )条。 2、一条直线的垂线有( 无数 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能画( 1 )条,过直线外一点 )条。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 ( 垂直线段 )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 线的( 距离 )。 4、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 相等 )。
如图,要从东村挖一条水渠与小河相通,要使水渠 最短,应该怎样挖?请在图上画距离最短。
在下面的平行线之间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相等, 是( )厘米。
把下面的长方形用一条直线分成两个一样的梯形。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将长方形纸和三角形纸随意交叉摆放,重叠 的部分是什么图形?课本P68
量出下面各图形中每个角的度数,再填写下表。课本 P68
90° 90° 360° 60° 120° 60° 120° 360° 110° 110° 70° 70° 360° 90° 90° 90° 90° 360° 360° 90° 150° 35° 85°
判断
(1)长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梯形。 ( (
对 )
错 )
(3)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错 )
说出下图中你学过的图形。课本P68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2个 3个 3个
平行四边形 梯形
4个
3个
将两张长方形纸随意交叉摆放,重叠的部 分是什么图形?课本P68
1、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56 厘米,其中一条边长是 10 厘米。平 行四边形另外三条边分别是多少厘米?
10厘米
18厘米
18厘米
2、一个梯形的两腰相等,上底长20米,下底是上底的3倍,一 条腰长10米。要围这样一个梯形要多少米铁丝?
100米
3、一个等腰梯形的上底是 3厘米,下底 5厘米,它的周长是 20 厘米,求等腰梯形的腰多长?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整理与复习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平行与 垂直 平行四 边形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每相邻两个角的度数和是180度。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如下图,底边AC上的高是( 20 )厘 米,底边 AB 上的高是( 15 )厘米,底边CD 上的高是( 20 )厘米,底边 BD 上的高是 ( 15 )厘米。
D
15 厘 米
C
B
A
下图中有互相垂直的直线吗?若有请写出来。
C
A
65° 25°
E
25°
65°
F
B
D
一个长方形框架沿对角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原长方形的周长相比 ( 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高(以原长方形的 长为底)和原长方形的宽相比(平行四边形的高 )。 比长方形的宽短
6厘米
4、一个平行四边形每相邻两边条的长度和是 40厘米,那么这 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80厘米
你发现了什么?再任意画一个四边形试一试,你会 得到同样的结论吗?
90°
90°
在右图中找出已学过的图形。每 种图形各有几个?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1个 3个 7个
平行四边形 梯形 9个
5个
用七巧板拼一拼。 (1)用其中的两块拼一个梯形。 (2)用其中的三块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3)用其中的四块拼一个等腰梯形。
3.①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 行的,相邻的两条边是( 互相垂直)的。 4.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的四边形叫做 只有一组 平行四边形。( )对边平行的四 边形叫做梯形。 正方形 ②( )和( )是特殊的平行四 长方形 边形。
5.①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容易变形), 不稳定性 具有( )。 ②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 垂线 ),这点和垂足之间 边引一条( 高 ), 线段 )叫做平行四边形( 的( 底 )。 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 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