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回用水标准-国标

合集下载

工业回用水标准

工业回用水标准

工业回用水标准
工业回用水标准是指对工业生产中回用水的质量和使用标准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文件。

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工业回用水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手段。

因此,制定和执行工业回用水标准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工业回用水标准应包括对回用水的质量要求。

工业生产中的回用水应经过严格的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确保回用水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水质标准。

这样才能保证回用水在再次使用时不会对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其次,工业回用水标准还应包括对回用水的使用要求。

不同的工业生产过程对水质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标准应根据不同行业和工艺的需要,对回用水的使用进行具体规定。

比如在冷却系统中使用的回用水应具有良好的冷却性能,而在清洗和冲洗过程中使用的回用水则应具有较高的清洁度。

另外,工业回用水标准还应包括对回用水处理设施和设备的要求。

这些设施和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处理效果和稳定的运行性能,以确保回用水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对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管
理也应有相应的规定,以保证其长期有效运行。

最后,工业回用水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其回用水处理和使用符合标准要求。

对于违反标准的企业,应依法进行处罚,并督促其整改,以保障工业回用水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工业回用水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水资源、促进工业节水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方应共同努力,严格执行工业回用水标准,推动工业生产方式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
850
450
浊度(度)

5
总碱度(以CaCQ计)(mg/L)
500
350
BOD)(mg/L)
30
10
总溶解固体(mg/L)
1000
1000
COD(mg/L)

75
游离余氯(mg/L)
0.1-0.2
铁(mg/L)

0.3
异养菌总数(个/mL)
5X103
锰(mg/L)

0.2
表2国外某些冷却回用水水质标准或运行水质情况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
作者:建设部法律法规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表1我国再生水用作冷却水的建议水质标准(CECS61-94)
项目值
直流冷却水
循环冷却水补充水
项目值
直流冷却水
循环冷却水补充水
PH值
6.0-9.0
6.5-9.0
氯化物(mg/L)
300
300
SS(mg/L)
30

总硬度(以CaCQ计)(mg/L)
<100
156
850~650
240~300
总酸度(mg/L)
<70
BQD( mg/L)
<5
17(Mn)
<75
64
CQD( mg/L)
<1
11
12
8~10
NH3-N(mg/L)
<1
9.2
<1
总磷(mg/L)
0.32
<4
15〜26
总固体(mg/L)
528
<1000
450
法律法规录入:安环无忧责任编辑:安环无忧

工业回用水标准

工业回用水标准

工业回用水标准工业回用水是指将生产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

工业回用水标准是为了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工业回用水标准的制定对于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就工业回用水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工业回用水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水质的要求。

工业回用水的水质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水质达到生产需要,并且不会对生产设备造成损害。

同时,还需要考虑水质对环境的影响,确保排放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工业回用水标准需要考虑水量的要求。

在制定工业回用水标准时,需要明确回用水的使用范围和用量,合理规定回用水的供水量,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另外,工业回用水标准还需要考虑回用水的处理工艺和设备要求。

在制定标准时,需要明确回用水的处理工艺和设备要求,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满足生产过程中的要求,达到可回用的标准。

此外,工业回用水标准还需要考虑回用水的监测和管理要求。

在制定标准时,需要建立回用水的监测和管理制度,确保回用水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同时也需要建立相应的处罚机制,对违反回用水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

最后,工业回用水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在制定标准时,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确保工业回用水标准与国家相关标准相一致,并且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同行业和不同生产工艺的需求。

总之,工业回用水标准的制定对于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制定工业回用水标准,可以有效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工业回用水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共同努力推动工业回用水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回用水标准

工业回用水标准

工业用水指‎工、矿企业‎的各部门,‎在工业生产‎过程(或期‎间)中,制‎造、加工、‎冷却、空调‎、洗涤、锅‎炉等处使用‎的水及厂内‎职工生活用‎水的总称。

‎2工业‎用水水源与‎分类2‎.1 工业‎用水水源‎工业生产‎过程所用全‎部淡水(或‎包括部分海‎水)的引取‎来源,称为‎工业用水水‎源。

2‎.2 工业‎用水水源分‎类2.‎2.1 地‎表水地‎表水包括陆‎地表面形成‎的径流及地‎表贮存的水‎(如江、河‎、湖、水库‎等水)。

‎2.2.‎2地下水‎地下水‎地下径流或‎埋藏于地下‎的,经过提‎取可被利用‎的淡水(如‎潜水、承压‎水、岩溶水‎、裂隙水等‎)。

2‎.2.3 ‎自来水‎由城市给水‎管网系统供‎给的水。

‎2.2.‎4城市污‎水回用水‎经过处理‎达到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又回用到工‎业生产上来‎的那部分城‎市污水。

‎2.2.‎5海水‎沿诲城市‎的一些工业‎用做冷却水‎水源或为其‎他目的所取‎的那部分海‎水(注:城‎市污水回用‎水与海水是‎水源的一部‎分,但目前‎对这两种水‎暂不考核,‎不计在取水‎量之内,只‎注明使用水‎量以做参考‎)。

2‎.2.6 ‎其他水‎有些企业根‎据本身的特‎定条件使用‎上述各种水‎以外的水做‎为取水水源‎称为其他水‎。

3 ‎工业用水的‎分类工‎业用水从两‎个途径进行‎分类:在对‎城市工业用‎水进行分类‎时,按不同‎的工业部门‎即行业分类‎;在对企业‎工业用水进‎行分类时,‎按工业用水‎的不同用途‎分类。

‎3.1 按‎工业部门进‎行分类:‎根据国务‎院全国工业‎普查领导小‎组和国家统‎计局198‎5年5月公‎布的《工业‎行业分类》‎的要求进行‎城市工业用‎水分类。

《‎工业行业分‎类》是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局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754-8‎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结合工业行‎业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工业回用废水排放标准

工业回用废水排放标准

工业回用废水排放标准本标准旨在规范工业回用废水排放的行为,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促进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产生并处理工业回用废水的企业。

1. 废水排放限值工业回用废水应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其中主要污染物应符合以下限值:(1)化学需氧量(COD)≤100mg/L(2)生化需氧量(BOD)≤30mg/L(3)悬浮物(SS)≤50mg/L(4)氨氮(NH3-N)≤15mg/L(5)总磷(TP)≤3mg/L2. 处理工艺要求工业回用废水应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高效废水处理工艺,减少废水产生和污染物排放。

处理工艺应包括预处理、主处理和深度处理环节,确保废水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1)预处理:去除废水中大颗粒物、油脂等杂质,为后续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2)主处理: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方法,去除废水中主要污染物。

(3)深度处理:对主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满足回用要求。

3. 检测方法及频率废水排放和处理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水质,确保废水处理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检测方法及频率如下:(1)化学需氧量(COD):重铬酸钾氧化法,每2小时检测一次。

(2)生化需氧量(BOD):稀释接种法,每24小时检测一次。

(3)悬浮物(SS):重量法,每2小时检测一次。

(4)氨氮(NH3-N):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每2小时检测一次。

(5)总磷(TP):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每2小时检测一次。

4. 事故应急处理在发生废水泄漏、设备故障等紧急情况时,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明确应急处置的组织机构和成员职责。

(2)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物资的储备和调用。

(3)应急处置措施: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事故原因分析、污染控制、泄漏物收集、设备维修等。

(4)应急监测: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对废水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废水处理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工业回用水标准

工业回用水标准

工业回用水标准工业回用水是指将生产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水资源利用方式。

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工业回用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工业回用水的质量和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工业回用水标准。

工业回用水标准是为了规范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而制定的一系列指导性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了水质、水量、处理工艺、监测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有效地保障工业回用水的质量,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实现循环利用。

在我国,工业回用水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和监督执行。

根据《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工业企业自行监测技术规范》,我国规定了工业回用水的水质标准和监测要求。

其中,对于不同行业的工业企业,针对其生产特点和废水特性,制定了相应的回用水标准,以确保回用水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工业回用水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水平。

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内工业发展的特点,科学设置各项指标和限值。

同时,标准的执行需要配套的监测和管理体系,确保工业企业能够严格遵守标准要求,做好回用水的处理和利用工作。

除了国家标准外,一些地方政府也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工业回用水标准。

这些地方标准通常会对国家标准进行补充和细化,更加具体地规定了当地工业企业回用水的要求,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产和环境需求。

总的来说,工业回用水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各地区应当加强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推动工业回用水的规范化和普及,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工业企业也应当积极配合,加强对回用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回用水的质量和利用效率,共同推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2020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2020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2020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因不同工业门类对用水水质要求差异极大,因此在考虑工业回用水的水质标准时,应从实际出发,以各类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为依据来确定相应的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

目前,针对工业回用水的具体水质标准尚无统一规定,但一般来说,污水处理后出水作为冷却水回用时,可以参考以下水质要求。

1.在热交换过程中,不产生结垢。

2.对冷却系统部不产生腐蚀作用。

3.不产生过多的泡沫。

4.不存在有助于微生物生长的过量营养物质。

对于其他类别的工业用水,如原料用水、生产工艺用水、生产过程用水以及锅炉用水等,尚未有针对回用水的相应水质标准。

若要将回用水用于各种工业类别,其水质必须符合有关行业相应的用水水质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实际应用时,请根据具体工业门类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工业回用水的水质标准。

同时,对于回用水的处理,应采用相应的处理技术和设备,确保回用水的水质达到使用要求。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2020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2020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2020一、水质指标1. 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工业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2. 水质检测应包括以下指标: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性酚、硫化物、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总大肠菌群、总菌落数等。

二、有机物指标1. 有机物指标应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有关有机物的限值要求。

2. 有机物检测应包括以下指标:CODcr(化学需氧量)、BOD5(生物需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等。

三、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指标1. 氨氮指标应符合国家《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水质氨氮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的要求。

2. 亚硝酸盐指标应符合国家《水质亚硝酸盐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的要求。

3. 硝酸盐指标应符合国家《水质硝酸盐的测定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的要求。

四、重金属指标1. 重金属指标应符合国家《水质铜、锌、砷、镉、铬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水质铅、铋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要求。

2. 重金属检测应包括以下指标:铜、锌、砷、镉、铬、铅、铋等。

五、微生物指标1.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工业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2. 微生物检测应包括以下指标: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

六、放射性指标1. 放射性指标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工业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2. 放射性检测应包括以下指标: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等。

七、其他指标除了上述列出的指标,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还包括其他一些指标,如悬浮物、色度、透明度、总悬浮颗粒物等,这些指标也需要满足相应的水质标准要求。

八、检测方法与频率1. 水质指标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检测频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应至少每月检测一次。

2. 有机物指标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检测频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应至少每季度检测一次。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作为工业用水的再生水的水质指标和再生水利用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以城市污水再生水为水源,作为工业用水的下列范围:冷却用水:包括直流式、循环式补充水。

洗涤用水:包括冲渣、冲灰、消烟除尘、清洗等。

锅炉用水:包括低压、中压锅炉补给水。

工艺用水:包括溶料、水溶、蒸煮、漂洗、水力开采、水力输送、增湿、稀释、搅拌、选矿、油田回注等。

产品用水:包括浆料、化工制剂、涂料等。

2.水质指标值:国家水质标准发布时间:2007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GB/T 14848-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1994-10-01实施1 引言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4.1 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工业回用水标准-国标

工业回用水标准-国标
17
石油类(mg/L)≤

1

1
1
1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19
余氯②(mg/L)≥
20
粪大肠菌群(个/L)≤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注:①当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换热器为铜质时,循环冷却系统中循环水的氨氮指标应小于1mg/L。
②加氯消毒时管末梢值。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30
30
30
5
生化需氧量(BOD5)(mg/L)≤
30
10
30
10
10
6
化学需氧量(CODCr)(mg/L)≤

60

60
60
7
铁(mg/L)≤

8
锰(mg/L)≤

9
氯离子(mg/L)≤
250
250
250
250
250
10
二氧化硅(SiO2)≤
50
50

30
30
11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
序号
控制项目
冷却用水
洗涤用水
锅炉补给水
工艺与产品用水
直流冷却水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
1
pH值





2
悬浮物(SS)(mg/L)≤
30

30


3
浊度(NTU)≤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工业回用水是指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的水,其水质标准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中水质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对于保障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应当明确水质指标。

在确定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时,需要考虑到水的化学成分、微生物含量、悬浮物和溶解物等因素,以及对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水质指标的设定应当充分考虑到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确保水质符合生产要求,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应当根据不同行业和工艺特点进行分类制定。

不同的工业生产过程对水质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时,需要根据不同行业和工艺特点进行分类制定。

例如,食品行业对水质的要求可能更加严格,而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可能对水质的要求则更加注重特定化学成分的控制。

因此,针对不同行业和工艺特点进行分类制定的水质标准能够更好地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此外,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还应当考虑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工业回用水的合理利用对于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制定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确定水质标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最后,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的执行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管理体系。

制定了水质标准之后,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管理体系,确保工业回用水的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监测和管理体系应当包括对水质指标的定期监测和评估,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水质进行处理和调整,以及建立相应的责任和惩罚机制,确保水质标准的执行和落实。

综上所述,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到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行业和工艺特点,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并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管理体系,才能够保障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工业回用水是指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的工业废水,其水质标准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为了保证工业回用水的水质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水质标准,以确保回用水在再次利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一般来说,工业回用水的水质标准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微生物和毒性等方面。

在物理性能方面,工业回用水需要满足一定的浊度、色度、气味和味道等指标,以确保水的清洁和透明度。

在化学成分方面,工业回用水需要符合一定的PH 值、溶解性固体、重金属、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指标,以确保水的化学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微生物和毒性方面,工业回用水需要符合一定的细菌、病毒和毒性物质的指标,以确保水的微生物安全和毒性安全。

工业回用水的水质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回用水的具体用途和环境要求。

不同的工业回用水用途可能对水质标准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工业冷却水、工业锅炉补给水、工业生产用水等,都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环境要求来制定相应的水质标准。

同时,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对工业回用水的水质标准也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法规和标准来进行制定。

为了保证工业回用水的水质安全,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管理体系。

监测体系需要包括对工业回用水的水质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测,以及建立相应的监测记录和报告。

管理体系需要包括对工业回用水的生产、处理、利用和排放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在实际生产中,工业企业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法规和标准,结合自身的生产工艺和环境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并建立相应的监测和管理体系,以确保工业回用水的水质安全,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总之,工业回用水的水质标准是保障水质安全、实现水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

各国和地区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水质标准,并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管理体系,以确保工业回用水的水质安全,推动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作为工业用水的再生水的水质指标和再生水利用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以城市污水再生水为水源,作为工业用水的下列范围:
冷却用水:包括直流式、循环式补充水。

洗涤用水:包括冲渣、冲灰、消烟除尘、清洗等。

锅炉用水:包括低压、中压锅炉补给水。

工艺用水:包括溶料、水溶、蒸煮、漂洗、水力开采、水力输送、增湿、稀释、搅拌、选矿、油田回注等。

产品用水:包括浆料、化工制剂、涂料等。

2、水质指标值:。

回用水标准

回用水标准

回用水标准
回用水是将原本浪费的工业过程排放的废水,通过回收利用,达到可再次利用的水质标准的水文,并可用于再次商业用水或再利用。

回用水标准是衡量回用水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其质量水平必须达到安全程度,而且还要可运用于相关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之中,以提供良好的水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

回用水标准针对不同用途的回用水具有不同的规定要求,比如回用水用于农业种植,回用水中含磷量必须控制在0.05毫克/升以下;如回用水用于饮用,回用水中铜含量和氯含量必须低于某个国家规定的标准。

回用水的水质改良一般有几个步骤,包括污染物脱除、细菌控制、消毒处理、污泥处理。

在污染物脱除过程中,一般采用化学反应、物理性沉淀、生物处理和专业过滤等方法,不同的污染物对应不同的净化技术。

这些净化技术可以按照单一或综合的形式使用,以满足回用水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细菌控制一般采用消毒氯化、氧化等处理方法,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污泥处理则一般采用沉淀干化的方法,以达到最终的污泥处理目的。

回用水标准在全面控制工业排放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方面起着
重要作用,使得工业回用水能够达到可再次利用和可运用的水质标准,保护了周边环境,防止水污染造成更大的灾难。

目前,工业回用水标准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以确保工业回用水能够满足不同地区相关的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居民对健康水质的要求。

以上就是回用水标准的相关内容,回用水标准的规定与实施不仅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环境,也可以提高回用水的利用效果,实现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双重作用,值得我们继续加以重视,持续深入研究,以期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工业回用水标准-国标

工业回用水标准-国标
450
450
450
450
450
12
总碱度(以CaCO3计mg/L)≤
350
350
350
350
350
13
硫酸盐(mg/L)≤
600
250
250
250
250
14
氨氮(以N计mg/L)≤

10①

10
10
15
总磷(以P计mg/L)≤

1

1
1
16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30
30
30
5
生化需氧量(BOD5)(mg/L)≤
30
10
30
10
10
6
化学需氧量(CODCr)(mg/L)≤

60

60
60
7
铁(mg/L)≤

8
锰(mg/L)≤

9
氯离子(mg/L)≤
250
250
250
250
250
10
二氧化硅(SiO2)≤
50
50

30
30
11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
序号
控制项目
冷却用水
洗涤用水
锅炉补给水
工艺与产品用水
直流冷却水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
1
pH值



工业废水回收标准-国标

工业废水回收标准-国标

工业废水回收标准-国标工业废水回收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确保回收的废水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国家制定了工业废水回收标准,也称为国标。

以下是工业废水回收标准的主要内容。

1. 适用范围工业废水回收标准适用于所有工业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和设备。

它涵盖了各个行业的工业废水回收,包括但不限于制药、化工、电子、纺织等。

2. 回收水质量要求工业废水回收标准对回收水的质量有明确的要求,确保回收水可以安全有效地再利用。

主要的质量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悬浮物浓度:回收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应在国标规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对设备和工艺造成损害。

- pH值:回收水的pH值应在适当的范围内,以保持回收水的稳定性。

- 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回收水中的COD和BOD应满足国标规定的限值,以确保回收水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 重金属浓度:回收水中的重金属浓度不能超过国标规定的限值,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 细菌和病毒:回收水应经过适当的处理,确保其中的细菌和病毒符合卫生标准。

3. 监测和评估要求工业废水回收标准要求回收处理系统和设备应配备相应的监测和评估装置,以监测回收水的质量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监测和评估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期监测:回收处理系统应定期对回收水进行监测,确保其质量稳定。

- 检测方法:监测应使用准确可靠的方法和设备,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数据记录和报告: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报告,以便监管部门对回收处理系统进行评估和监督。

4. 处罚和责任工业废水回收标准对未达到标准要求的回收处理系统和设备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责任主体包括责任单位和相关人员,他们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5. 法律效力工业废水回收标准作为国家法律的一部分,具有法律效力。

所有从事工业废水回收处理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国标的要求,否则将面临法律追究。

工业废水回收标准-国标的出台是为了规范工业废水回收处理行为,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doc

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doc

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2019.7.18
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作为工业用水的再生水的水质指标和再生水利用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以城市污水再生水为水源,作为工业用水的下列范围:
冷却用水:包括直流式、循环式补充水。

洗涤用水:包括冲渣、冲灰、消烟除尘、清洗等。

锅炉用水:包括低压、中压锅炉补给水。

工艺用水:包括溶料、水溶、蒸煮、漂洗、水力开采、水力输送、增湿、稀释、搅拌、选矿、**回注等。

产品用水:包括浆料、化工制剂、涂料等。

2、水质指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0
450
450
450
450
12
总碱度(以CaCO3计mg/L)≤
350
350
0
350
350
13
硫酸盐(mg/L)≤
600
250
250
250
250
14
氨氮(以N计mg/L)≤

10①

10
10
15
总磷(以P计mg/L)≤

1

1
1
16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30
30
30
5
生化需氧量(BOD5)(mg/L)≤
30
10
30
10
10
6
化学需氧量(CODCr)(mg/L)≤

60

60
60
7
铁(mg/L)≤

8
锰(mg/L)≤

9
氯离子(mg/L)≤
250
250
250
250
250
10
二氧化硅(SiO2)≤
50
50

30
30
11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
序号
控制项目
冷却用水
洗涤用水
锅炉补给水
工艺与产品用水
直流冷却水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
1
pH值





2
悬浮物(SS)(mg/L)≤
30

30


3
浊度(NTU)≤

5

5
5
4
色度(度)≤
30
30
17
石油类(mg/L)≤

1

1
1
1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19
余氯②(mg/L)≥
20
粪大肠菌群(个/L)≤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注:①当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换热器为铜质时,循环冷却系统中循环水的氨氮指标应小于1mg/L。
②加氯消毒时管末梢值。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