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_《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与和吸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2、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交流、实验观察,培养学生交流、观察、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实际操作及科学探索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人体消化系统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难点:学会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验法
四、教学设计程序:
【情境导入】
同学们一定吃过这样一桌美味,那么谁知道这些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物质什么呢?(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怎样进入人体细胞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出示课题: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
【新课讲授】
提问:
1.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中,哪些能够直接吸收?哪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呢?
2.什么是消化?
合作探究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过渡:食物的消化是通过消化系统不完成的,首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29页图4-22.认真阅读图中文字,识别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出示问题:
(1)人体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由哪些器官组成?
(2)在各消化器官中,最膨大的是哪一部分?最长的是哪一部分?检查学习情况:
1.[填图]:出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指名学生填出图中相应结构的名称。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消化系统的组成,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消化系统的组成吧。

合作探究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过渡: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那么,食物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各种消化腺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从第一站口腔开始探讨。

提问:当你慢慢咀嚼馒头时,有什么感觉吗?馒头为什么会变甜了呢?
设疑: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在口腔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哪种变化可能有新物质生成让你觉得甜?
【师生互动】展示探究实验的六个环节:
1.提出问题:馒头在口腔中为什么会变甜呢?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6、表达与交流
【实验过程】
方案设计:(可参考教材P26-29页的制定计划步骤)可以用简单的表格或图的形式呈现。

1、处理馒头:取新鲜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
A块、B块分别用刀细细弄碎(模拟牙齿咀嚼);C块不做处
理。

2、取唾液。

3、设置对照:取3支洁净试管分别编上(1)(2)(3)号(做
如下处理)
(1)号A馒头屑, 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搅拌;
(2)号B馒头屑 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搅拌;
(3)号C馒头块 __________________ 不搅拌。

4、恒温水浴:在37℃温水中水浴5~10分钟各加入2嘀碘液、
观察现象并记录。

5、碘液验证
实验现象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试管1: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消化成了麦芽糖,所以遇碘不变蓝。

试管2:是试管(1)的对照实验。

试管3:因为没有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所以只有部分淀粉被唾液消化了。

表达与交流(你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你还想探究什么?)
实验结
论:。

六、板书设计:本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消化道:口腔、嗯、食道、胃、上肠、大肠、肛门
一、消化系统
消化腺:唾液腺、肝、胰、胃腺、肠腺
二、淀粉的口服中的变化:
(淀粉酶)
淀粉麦芽糖
(无甜味)(口腔)(有甜味)
《消化与和吸收》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

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食物在消化系统内怎样消化和吸收的知识比较缺乏。

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

学生主要采用“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乐学、会学;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耳听一听、动眼看一看、动嘴说一说,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达到课程目标。

《消化与和吸收》效果分析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成就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
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而李老师的这节课,正是用引导的策略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整节课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温馨。

在《消化和吸收》这节课上,对学生参与情况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统计表可以看出,这节课的学生参与情况是比较好的,有37名同学主动参与了课堂,占全体同学的88%,这个比例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较广。

从学生回答问题次数来看,大部分同学只回答了一次或者两次,有14个同学回答了三次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有5名同学没有发言,从课堂表现来看,举手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很少见这几位同学主动举手。

经过对老师和同学的询问,这三位同学平时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突出,缺少自信,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不是不会,只是怕回答错了,同学们会嘲笑他们。

对于这些同学,建议老师以后采取以下措施:
1、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言,鼓励这些孩子积极大胆的举手发言,以此来提高这些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2、充分关注这几个孩子上课的学习状态,如他们的听课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

3、多给这些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根据问题的回答情况来判断这几个孩子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纵观整节课,袁教师对于整个课堂调控的非常好,大部分同学都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希望继续努力!
《消化与和吸收》教材分析
1、对教材的认识
“消化与吸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的营养第二节,本章共分三节,教材通过三节的介绍力求将人的营养问题始终与周围的环境相联系,以便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与第一章相比,本章加大了探究性学习的力度,充分体现了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理念,改变以往的教学程序。

从全章或全节来看食物的消化过程都应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其中的实验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会有亲身体验,可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基于此,正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究过程解决问题。

同时注意总结比较实验的结果,分析原因,使学生评价与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增强。

还可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意识到消化系统的重要性,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下一节作了铺垫。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及主要消化腺的组成、位置及功能;
②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2.2技能目标:
①养成实验的设计、实际操作及科学探索的能力;
2.3情感目标:
①通过了解常见消化系统病症,关注人体的健康,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②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教学重点: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及主要消化腺的组成、位置及功能。

②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的控制。

《消化与和吸收》评测练习
1、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人咀嚼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是因为
【】分泌的在口
腔内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