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第一节了解市场经济电子教案
原创教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高一政治上册教案:第二课第一节第二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四川省中江县仓山中学唐成虎(原创)一、从容说课:本课讲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内容一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所以 , 这一问题是本课的重点。
为使学生很好地把握重点 , 在教学方法上 ,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主要是教师讲解引导与学生阅读、讨论相结合 , 以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 , 让学生谈谈家庭成员的工作及所在单位的性质 ,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 然后引出本节主题。
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程度并适时激发学生注意观察、思考社会现实。
其次 , 对于几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学习 , 教师具体设问 , 指导学生自学 , 在此基础上 , 师生共同归纳 , 利用图表直观展示 , 以达到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的目的。
第三 , 设置情景 ( 如幽默故事 " 父亲的无奈 ") 引发讨论 , 吸引学生主体参与 , 在争论中获得知识。
图表总结 , 体现知识之闹的联系 , 使学生不仅把握知识 , 而且能掌握学法。
总之 , 激发学生兴趣 , 活跃课堂气氛 , 提高学生能力 , 教会学生学习是本节教学的主体风格。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高考解析)该考点内容主要考查这样几个问题:①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各自的地位及作用。
②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表现。
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识记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非公有制形式,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依据。
2、能力方面: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3、觉悟方面:帮助学生增强改革意识,逐步树立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观念。
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了解中国市场经济的政策与法规
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典教案:了解中国市场经济的政策与法规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市场经济的政策与法规;2.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3.掌握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对比分析;4.了解市场经济的优势和不足。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市场经济的政策与法规;2.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1.掌握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对比分析;2.了解市场经济的优势和不足。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小组讨论法;3.分组研究法。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1.1. 市场经济的定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以市场为调节机制,以自由竞争的方式进行生产和分配的经济制度。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和价格的形成是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1.2. 市场经济的特点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包括:资源配置由市场调节,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生产和分配的主体是企业和家庭,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是个人自愿行为。
第二步:掌握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对比分析2.1.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对比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它们的区别在于资源配置机制不同。
市场经济主要是通过市场的自由调节,实现资源的配置和价格的调节,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价格的条件下自由进行市场交易。
而计划经济则主要是由政府制定中央计划,统一安排和调度生产和贸易资源。
计划经济的优势在于可以集中力量进行资源配置,并且以满足国家需求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经济的稳定性。
但缺点在于计划不靠谱,投资失误、产品品质降低等问题比较普遍,难以发挥市场的作用,活力不足。
市场经济则具有自由度高、活力强等优点,但也不是没有缺陷,比如不利于解决公共问题,行业垄断等问题可能出现。
2.2.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比较和优缺点分析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和优缺点分析是了解市场经济的政策与法规的前提。
学生可以分为几个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分析并展示这两个制度的优缺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
第三步:了解中国市场经济的政策与法规3.1.中国市场经济的政策和法规(1)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9个五年规划要求;(2)《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3)外商投资法、劳动法、食品安全法以及反垄断法等。
市场经济体制初中政治教案
市场经济体制初中政治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定义、特征和作用,理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特征和作用1. 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2. 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1)市场机制:价格、供求、竞争和风险。
(2)产权制度:明确产权,保护产权,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3)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维护市场秩序。
(4)宏观调控: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保障经济稳定发展。
3. 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市场机制使得资源在不同领域和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实现最优配置。
(2)促进技术创新:市场竞争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
(3)增加就业: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规模,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4)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为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和服务,提高生活水平。
第二课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1.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果。
2.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1)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2)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经济全球化。
(3)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调整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4)保障民生: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市场经济的定义吗?市场经济有哪些特征?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自主学习1.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特征和作用。
2.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提问检测学习效果。
经济学课教案市场经济与消费者行为
经济学课教案市场经济与消费者行为主题:市场经济与消费者行为教案一、引言有句话说得好,“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标志”。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也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课将围绕市场经济与消费者行为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市场经济的本质和消费者的角色。
二、市场经济的定义与特点1. 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制,通过供求关系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经济方式。
2. 市场经济的特点:a. 价值规律:自由竞争下,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价值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和商品的稀缺性。
b. 个人自由选择:消费者在市场中享有自主决策权,可以根据个人偏好选择购买或放弃商品和服务。
c. 自由进出: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提高了市场的竞争性。
d. 创新驱动:市场经济通过竞争促进企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率。
三、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因素1. 收入水平和个人喜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个人喜好是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
2. 价格和替代品:商品价格以及可替代品的存在和价格水平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3. 信息和广告: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还受到信息和广告的影响,它们可以塑造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4. 社会和文化因素:社会和文化因素也会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如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地位等。
四、市场失灵和政府的角色1. 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经济中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如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等,需要政府干预。
2. 政府的角色: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监管者和调节者,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规制市场、维护市场秩序等。
五、国内外市场经济案例分析1. 阿里巴巴的崛起:通过介绍阿里巴巴这一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崛起过程,展示市场经济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 亚马逊的市场策略:通过介绍亚马逊的市场策略,探讨市场经济中企业如何运用市场竞争来获得竞争优势。
六、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市场经济与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知识,深入理解市场经济的本质和消费者的角色。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2.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教案
6、容易导致供求脱节及宏观经济比例重大失调。
问题:什么是市场经济?实行时间?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
教师总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问题主要交由企业和消费者分散决定。我们了解一下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
优缺点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
含义
时间
市场经济资源配置
市场调节的缺陷
1992年党的14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们党对市场作用的认识经过了以下历程
1992年,党的14大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02年党的16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07年党的17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科目
政治
课题
第二课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及手段;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知道市场体系的含义及分类;知道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掌握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
2.能力目标:能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分析市场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能够针对市场调节的弊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过渡:出示粮票、布票、油票等图片,谈谈对于这些的认识。并讲讲爷爷奶奶时期的故事。
王爷爷:我那时刚刚参加工作不久,褂子只有两件,平时是脱了这件换那件。裤子只有两条,一条单裤,一条棉裤,单裤夏天穿外头,冬天当衬裤穿里头.
刘奶奶:那年头买猪肉要肉票;一听谁家的猪在嚎叫,全村人都涌过去想买猪肉。好在有肉票限制每家每户的分量,要不一年到头都吃不到猪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第九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学习要求】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体特点明白得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腕运用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建国家的宏观调控【教学建议】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建国家的宏观调控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体特点(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大体制度结合在一路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大体制度结合在一路的,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二、大体特点: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体标志。
B、以一起富裕为全然目标,最终实现一起富裕是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然目标。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增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把坚持社会主义大体制度同进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体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大体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久远利益结合起来、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打算和市场两种手腕的优势,加倍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含义:国家综合运用各类手腕对国民经济进行调剂和操纵二、缘故:(1)增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一起富裕的要求,国家必需增强宏观调控。
(2)市场调剂不是全能的,市场调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短处。
单纯靠市场调剂会致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固,发生经济波动、经济混乱;收入分派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乃至致使两极分化。
国家增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剂的不足。
(3)在充分发挥市场调剂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进展3、目标:增进经济增加,增加就业,稳固物价,维持国际收支平稳4、手腕:(1)经济手腕: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打算,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阻碍和调剂经济活动的方法。
初中七年级教案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初中七年级教案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中七年级教案: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的区别。
3.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
4.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的区别。
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
4.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实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并引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2. 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并与学生一起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如市场调节资源配置、所有制形式多样、竞争与合作并存等。
3. 对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的区别通过一个案例,教师带领学生对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的不同之处,着重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市场调节和市场竞争,而计划经济则由国家统一安排。
4. 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教师通过课件或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包括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后的市场经济转型,以及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成果和挑战。
5. 案例分析: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案例中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并就其中的矛盾、利益平衡等问题展开讨论。
6. 总结与小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要深刻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辅助手段:1. 课件或幻灯片:用于呈现图表和发展历程等教学内容。
2下综合实践主题三:市场经济行为观察电子教案
2下综合实践主题三:市场经济行为观察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掌握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机制。
3. 能够分析市场经济中的价格、产量、质量等指标。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市场经济行为的能力。
2. 利用统计数据和图表,培养学生对市场经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提高学生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市场经济的定义- 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2. 市场经济的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机制- 供给与需求的概念- 供求关系的变化- 市场调节机制3. 市场经济中的价格、产量、质量等指标分析-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产量与成本的关系- 质量与市场竞争4. 案例分析:市场经济行为观察- 选取相关行业或企业案例,分析市场经济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撰写分析报告5. 统计数据和图表的应用- 收集和整理市场经济相关数据- 使用图表展示数据,进行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市场经济现象,引发学生对市场经济的好奇心。
2. 讲授知识点- 采用PPT或板书,讲解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特征、供求关系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 分配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市场经济行为。
4. 数据分析- 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市场经济相关数据,使用图表进行展示和分析。
5. 小组报告- 各小组代表汇报案例分析结果,分享数据分析成果。
6. 总结与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点评,总结市场经济的关键点,并提供反馈。
四、作业与评估1. 作业- 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加深对市场经济行为的理解。
2. 评估-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报告,综合评估学生的效果。
经济学基础全册电子教案
经济学基础全册电子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掌握经济学的两大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3. 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3.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引起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
2. 讲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3. 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如供需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
作业与练习: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经济学定义和研究对象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认识。
第二章:市场与竞争教学目标:1. 理解市场的概念和类型。
2. 掌握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
3. 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1. 市场的概念和类型: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等。
2. 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等。
3.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垄断、外部性、公共品等。
教学活动:1. 讲解市场的概念和类型,让学生了解市场的基本构成。
2. 分析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如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
3. 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作业与练习: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市场和竞争的理解。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市场概念和类型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市场竞争的认识。
第六章:消费者行为教学目标:1. 理解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 掌握需求曲线的形成和变动原因。
3. 了解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内容:1. 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偏好、预算约束等。
2. 需求曲线的形成和变动原因:价格、收入、品味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教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了解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4)知道宏观调控的含义。
5)了解宏观调控的目标。
6)了解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1)针对市场调节局限性,初步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对策的应用能力。
2)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特性,准确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竞争意识,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
2)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3)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四、教学难点宏观调控的手段五、课时安排一框题,一课时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实施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与此同时,逐步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音频《春天的故事》,大家知道这首歌里的一位老人讲的是谁?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位老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在邓小平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下,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首先,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初中教案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初中教案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初中教案导入部分(约500字):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关键环节,而教案则是一节课程的设计和组织的重要工具。
在初中阶段,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培养学生经济意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教案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以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真实世界,体验市场经济的运作。
一、导入教学(约200字)1. 课堂氛围营造在学生进入教室之前,教室内准备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图片、报纸和实物展示,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教师放置了一些小糖果在学生的座位上,并要求学生在进入教室后自主选择是否将这些糖果分享给其他同学。
2. 引发思考教师出示一个图片,上面展示了一个繁荣的购物中心,以及大批的顾客在购物。
教师鼓励学生观察图片,思考这张图片所代表的经济现象,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有人愿意购物?他们是如何选择商品的?购物中心如何保持繁荣等。
二、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约700字)1. 定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师通过简明的语言解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市场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行为的经济体制。
教师还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市场经济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异同之处。
2.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如自主决策、自由竞争、价格形成、供求关系等。
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互相交流并形成总结。
3.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为了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生产者、消费者、商人、银行家等。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活动,体验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的浮动以及资源的配置。
三、案例分析和讨论(约600字)1. 案例呈现教师准备了一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案例,如某家企业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某个城市如何发展独特的旅游产业等。
经济学市场经济公开课教案初中
经济学市场经济公开课教案初中第一部分:引言(500字)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取的一种经济体制,它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供求关系的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
经济学市场经济公开课的教案在初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还能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教材选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探讨中学经济学市场经济公开课的教案设计。
第二部分:教材选择(400字)初中经济学市场经济公开课的教材选择要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发展要求。
教师可以参考国家制定的中学经济学课程标准,选择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章节和篇目,如市场需求与供给、价格形成机制、市场竞争与垄断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教材内容,加强学生对本地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400字)经济学市场经济公开课的教学目标应当包含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方面,学生应该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掌握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价格的形成、市场竞争与垄断等内容。
在能力方面,学生应该培养经济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市场经济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具备基本的市场营销和商业实践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内容(600字)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突出重点难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以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例如,通过分析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市场竞争和创新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市场经济原理解读企业发展和竞争策略。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课外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经济实践,加深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市场交易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市场经济的运作,培养实际操作和经济决策能力。
第五部分:教学方法(400字)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
经济学课教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经济学课教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案主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引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调控的一种经济形态。
它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诸多独特性和特点。
本教案将分为三个小节,依次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特点和挑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形态,它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托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活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 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和运行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
3. 经济调控:虽然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国家对市场进行有序调控仍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目的是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的经济主体。
2. 国家调控和市场机制并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通过国家调控来引导资源配置,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3. 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强调经济发展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4. 市场竞争和公平正义的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充分利用市场竞争的作用来促进经济发展,又要通过相关制度保障公平正义,避免市场失灵和社会不公。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体制转换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体制转换难度不小,需要解决制度摆正、权责明确等问题。
2. 利益分配矛盾:由于多种经济主体的存在,利益分配问题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矛盾之一,需要通过相关制度进行调节和协调。
第二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第一部分《经济常识》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误区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剖析】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也不意味着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发展又很不平衡,生产力呈现多层次的结构,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生产力发展。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侧重于所有制结构中各种所有制成分的比例;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则是侧重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
误区八我国当前调整固有经济布局会削弱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剖析】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①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说国有经济占主体,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从量上看,调整后,国有企业的数量会相对减少,国有资产的比重会相对降低,但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仍然会占优势。
④从质上看,调整后,国有经济将会更加有力地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竟争力会进一步提高,其主导作用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总之,只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变,只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只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提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会改变。
误区九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矛盾的。
【剖析】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客观经济条决定的。
《经济与社会》第二课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学案
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框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知识梳理](一)市场配置资源1、资源配置的必要性和含义:(1)资源配置的必要性: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2)资源配置的含义: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3、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品如何分配,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5、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
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在市场中,商品价格与供给需求之间一般存在以下关系:商品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上涨——企业增加产量——消费者减少需求——商品供求平衡。
商品供过于求——商品价格下跌——企业减少产量——消费者增加需求——商品供求平衡。
(二)市场体系1、为什么要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建立什么样的现代市场体系?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3、怎样建设现代市场体系?(1)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要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探究—电子教案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探究—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使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讨如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3.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4.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途径和方法改革和完善宏观调控优化微观经济主体加强市场监管和法治建设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途径和方法。
4.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涵盖教学内容的课件。
2. 案例材料:准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
3. 问题清单:制定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清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成果。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4. 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理解能力。
六、教学活动1. 课件演示:通过课件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和挑战。
经济课教案市场经济与经济政策
经济课教案市场经济与经济政策经济课教案:市场经济与经济政策引言: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
而经济政策则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改善经济状况和维护经济稳定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市场经济和经济政策是紧密相关的,本教案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二者的关系和作用。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1.供求关系: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引导学生思考市场供求的平衡是如何实现的,以及供需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2.价格机制: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来指引资源配置,从而实现最有效的资源配置。
让学生思考价格机制是如何逐步形成的,并以案例讲解价格机制的运作过程。
3.竞争机制:市场经济依赖于竞争机制来促进效率和创新,引导学生思考竞争是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的。
二、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1.外部性:引导学生了解市场外部性的概念及其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并以环境污染为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处理市场外部性问题。
2.公共物品:讲解公共物品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殊性质,以案例分析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影响市场经济的功能。
3.不完全信息:通过讨论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学生了解不完全信息对市场经济的限制,并思考如何降低信息不对称以提高市场效率。
三、经济政策与市场经济1.宏观调控:引导学生了解宏观调控的概念和目标,包括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等,并分析宏观调控对市场经济的作用和限制。
2.产业政策:分析产业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以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为案例,让学生了解产业政策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
3.财政政策:引导学生了解财政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目标,以及财政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运作方式,例如减税和财政支出等。
4.货币政策:通过案例讲解货币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包括调节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等。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作用,以及经济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和功能。
通过活动和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经济意识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市场经济与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电子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电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认识各种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描述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
解释各种经济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第二章: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2.1 计划经济体制介绍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实施和变革过程。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2.3 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解释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的概念和分类。
探讨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实践和发展趋势。
第三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3.1 公有制经济阐述公有制经济的概念和类型。
分析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重要性和作用。
3.2 私有制经济介绍私有制经济的概念和特点。
讨论私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和贡献。
3.3 混合所有制经济解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和特点。
探讨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实践和意义。
第四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4.1 改革的原因和目标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背景。
阐述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4.2 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成果讲解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介绍改革取得的成果和影响。
4.3 改革的挑战和前景讨论改革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展望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五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和意义5.1 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解释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分析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5.2 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益阐述基本经济制度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探讨基本经济制度对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5.3 保障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介绍基本经济制度对社会公平的意义。
分析基本经济制度对民生改善的作用。
第六章: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实践6.1 国有企业改革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当前,我国“硅谷热”(即高新技术 开发区、科技园)热遍全国。有关专家指 出,我国一些地方在某一点上可能有自己 的优势,但如果遍地开花,就无法形成在 国际上有竞争力的“硅谷”。我国“硅谷” 遍地开花集中体现了市场调节具有 ()
A.开放性 C.盲目性
B.竞争性 D.滞后性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
说明: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竞相 上马生产彩电、冰箱的所谓“采 电热”、“冰箱热 ”;90年代 中期又出现“空调热”、 “VCD热”。因厂家瞄准的是 市场价格,什么好卖就生产什么, 于是各地“蜂拥而上”,其结果 是重复上马、重复引进,而又形 不成生产规模。
说明: 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
{①市场不能调节:如国防、治安、环保、消 防等公共消费的供给
②不能让市场调节:如麻醉品、枪支弹药、
不健康的书刊等
2、市场的调节存在缺陷和弱点
{ ①自发性 ②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③滞后性
二、(有必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必要性: 2、含义:国 调节家和综控合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
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苹果成了伤心果,反映出市场调节具有 哪些缺陷? 案例说明,苹果的价格很高,导致不少 农民砍掉其他果树,改种苹果,体现了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的缺陷;后来苹果 供过于求,大量积压,价格直线下降, 体现了市场调节的滞后性的缺陷。
1、这一现象主 要说明市场调节 具有
() A.自发性 B.盲目性 C.滞后性 D.开放性
◆含义:指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 系是平等的。
◆体现: ■ 身分平等; ■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2020/7/1
(2)竞争性
◆含义:指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 竞争。
◆开展竞争: 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反不正 当竞争法》
◆竞争负效应 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导致垄断,不利 于资源优化配置。
2020/7/1
(3)法制性
◆含义:是指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
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法规 进行。
◆法制的作用: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 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
◆要求: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 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 也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2020/7/1
2020/7/1
(矛盾)
人类需求的无 限性
(要求)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计划
合理配置资源
(手段)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市场 价值
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
规律
市场经济。
2020/7/1
一、市场经济 (一)市场调节 2、资源的划分: (1)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水能,
都是以不断再生、循环利用的能源。 (2)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
盲目性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各自独立、分散
信息 不对
称
决策 盲目
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收入分配差距大
有利可图!
8元/ 公斤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做出决定,扩大生产
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导致
(几年后) 1元/ 公斤
供价 过格 无利可图于 下 求跌 挥泪砍树
价格剧烈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
么情况? 引发社会动荡! 危害人民健康!!
结论:有些经济行为不能让市场对其发挥调节作
用,它可能会使公民的健康,社会风气和社会治 安受到损害。
有利可图
不择手段、多多生产
无利可图
表现
无人问津,不生产或少生产
走私、盗版、假冒伪劣、见死不救
三鹿奶粉事件充分表现出市场经济的自发 性,为了利润不顾消费者利益,用三聚氰 胺蒙混检测。造成大量婴幼儿长出肾结石 的恶劣事故。
3、主要目标: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主要手段: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2008年,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促进经济增长
(最主要目标)
2、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完美无缺吗?
2020/7/1
情景假设一:假如某处发生了严重的火灾,打
了119报警,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消防部门就会 与受灾方讨价还价,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要救火先 拿钱来!
救火啊!救火啊!
结论:公共物品的消费是无法通过市场机制 调节实现的。
情景假设二:枪支、毒品、海洛因、不健康
书刊的高额利润如果由市场自由调节那会出现什
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
2020/7/1
资源配置就是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社 会需要的领域、企业、部门,使资源 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产生最佳的效 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3、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1)计划:实施 (2)市场:满足市场需求
2020/7/1
二、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 制性、开放性。 (1)平等性
市场监管 行政执法
制定法规 质量监控
舆论监督
行业自律
(4)开放性
◆含义:是指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
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 起。 ◆条件: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要 求市场具有开放性。
◆要求:不但要优化配置国内资源,还要充 分利用国际资源。
2020/7/1
练一练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
征是 ( )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2)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C
(3)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4)以市场调节为基础
(5)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A.(1)(2)(3) B.(1)(2)(3)(4)
C.(1)(3)(5) D.(1)(2)(3)(4)(5)
思考:市场调节是不是万能的?
市场能调节的领域
第二课第一节了解市场经济
教学知识点
教学认知: 1、市场经济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3、国家宏观调控
4、市场活动必须遵守的交易原则 教学重点:市场活动必须遵守的交易
原则 教学难点:国家宏观调控
2020/7/1
资源的概念
社会经济生活中人力、物力和财力 的总和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可称为资源。
供求不平衡
价格变化
实现供求平衡
做出决定
导致结果: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说明: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
因此,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 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 济波动和混乱;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 甚至造成两极分化,引起的社会矛盾,这将不 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教材P33页课堂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