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第十九讲 扩散工艺-p(1)

合集下载

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之扩散工艺培训课件

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之扩散工艺培训课件

用磨槽和染色法测量结深
2021/7/4
21
若R0是磨槽所用工具的半径,则可得结深:
x j R02 b2 R02 a2
如果R0远大于a和b,则
xj
a2 b2 2R0
结深xj是杂质浓度等于衬底浓度CB时所在的位置。
C(xj ) CB
如果结深和CB已知,则只要扩散分布遵从“两种分布”所推导的公式, 表面浓度Cs和杂质分布就能计算出来。
具有高扩散率的杂质,如金、铜、容易利用间隙运动在硅的 晶格空隙中移动。
2021/7/4
11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D可表示为
D
D0
exp(
Ea kT
)
D0--温度无穷大时的扩散系数; Ea--激活能; 对填隙模型,Ea是掺杂原子从一个间隙移动到至另一个间隙 所需的能量; 对替代模型,Ea是杂质原子移动所需能量和形成空位所需的 能量总和。 替代的Ea较扩散大
P2O5在硅晶片上形成一层玻璃并由硅还原出磷,氯气被带走。
2P2O5 5Si 4P 5SiO2
影响扩散参量的因素:POCl3的温度、扩散温度、时间、气 体流量。
2021/7/4
8
石英管
硅晶片
电炉
排气口
N2
电炉
液态杂质源
O2
典型的开管扩散系统结构图
2021/7/4
9
扩散方程式
半导体中的扩散可以视为在晶格中通过空位或填隙 原子形式进行的原子移动。
(1)替代式扩散
替位原子的运动必须以其近邻处有空位存在为前提。
移动速度较慢的杂质,如半导体掺杂常用的砷、磷,通常 利用替代运动填充晶格中的空位。
2021/7/4
10
(2)填隙式扩散

扩散工艺ppt课件

扩散工艺ppt课件
(3) 将该电阻值与一个已知浓度的标准值进行比较, 从电阻率反推出载流子的分布。
主要问题 (1) 测量结果取决于点接触的重复性。 (2) 进表面测量比较困难。 (3) 测量样品与校准标准片比较接近。
精选ppt课件2021
27
文献阅读:扩散工艺在半导体生产中的应用
1.半导体生产中的扩散工艺流程 在半导体的生产过程中,晶圆的扩散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 序,一般在扩散炉内完成,具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1) 注入足量的氮气或氧气; 2) 电加热使炉内的温度升高到特定值; 3) 晶圆送入到扩散炉内; 4) 再注入足够的氮气或氧气; 5) 再次升温; 6) 将掺杂的气体注入到扩散炉内; 7) 炉内温度恒定,一定时间后,进行降温处理。
第一步:预淀积扩散
精选ppt课件2021
第二步:推进扩散
9
整个扩散工艺过程
开启扩散炉 清洗硅片 预淀积
推进、激活 测试
精选ppt课件2021
10
预淀积
温度:800~1000℃ 时间:10~30min
预淀积的杂质层
精选ppt课件2021
11
推进
温度:1000~1250℃
预淀积的杂质层
精选ppt课件2021
原因 杂质在半导体中的扩散与空位浓度有关 ■ 氧化时硅片表面存在大量过剩填隙原子,填隙原子数增
加,导致空位数量减少(填隙原子一空位复合)。 ■ P,B的扩散机制主要是推填隙扩散机制;As的扩散机制
主要是空位扩散机制。 氧化增强扩散或氧化阻滞扩散
精选ppt课件对于常见的杂质,如B,P,As等,其在SiO2中的扩散系数比在 Si中的扩散系数小得多,因此,SiO2经常用做杂质扩散的掩蔽层
2)扩散工艺:利用杂质的扩散运动,将所需要的杂质掺入硅 衬底中,并使其具有特定的浓度分布。

扩散工艺-半导体制造

扩散工艺-半导体制造

扩散工艺前言:扩散部按车间划分主要由扩散区域及注入区域组成,其中扩散区域又分扩散老区和扩散新区。

扩散区域按工艺分,主要有热氧化、扩散、LPCVD、合金、清洗、沾污测试等六大工艺。

本文主要介绍热氧化、扩散及合金工艺。

目录第一章:扩散区域设备简介……………………………………第二章:氧化工艺第三章:扩散工艺第四章:合金工艺第一章:扩散部扩散区域工艺设备简介炉管设备外观:扩散区域的工艺、设备主要可以分为:类别主要包括按工艺分类热氧化一氧、二痒、场氧、Post氧化扩散推阱、退火/磷掺杂LPCVD TEOS、SI3N4、POL Y清洗进炉前清洗、漂洗合金合金按设备分类卧式炉A、B、C、D、F、H、I六台立式炉VTR-1、VTR-2、VTR-3 清洗机FSI-1、FSI-2炉管:负责高温作业,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部分功能控制柜→对设备的运行进行统一控制;装舟台:→园片放置的区域,由控制柜控制运行炉体:→对园片进行高温作业的区域,由控制柜控制升降温源柜:→供应源、气的区域,由控制柜控制气体阀门的开关。

FSI:负责炉前清洗。

第二章:热氧化工艺热氧化法是在高温下(900℃-1200℃)使硅片表面形成二氧化硅膜的方法。

热氧化的目的是在硅片上制作出一定质量要求的二氧化硅膜,对硅片或器件起保护、钝化、绝缘、缓冲介质等作用。

硅片氧化前的清洗、热氧化的环境及过程是制备高质量二氧化硅膜的重要环节。

2. 1氧化层的作用2.1.1用于杂质选择扩散的掩蔽膜常用杂质(硼,磷,砷等)在氧化层中的扩散系数远小于在硅中的扩散系数,因此氧化层具有阻挡杂质向半导体中扩散的能力。

利用这一性质,在硅上的二氧化硅层上刻出选择扩散窗口,则在窗口区就可以向硅中扩散杂质,其它区域被二氧化硅屏蔽,没有杂质进入,实现对硅的选择性扩散。

1960年二氧化硅就已被用作晶体管选择扩散的掩蔽膜,从而导致了硅平面工艺的诞生,开创了半导体制造技术的新阶段。

同时二氧化硅也可在注入工艺中,作为选择注入的掩蔽膜。

扩散工艺知识

扩散工艺知识

扩散工艺知识咱先来说说啥是扩散工艺哈。

就拿生活里常见的事儿打个比方,您要是在房间里喷了香水,那香味是不是会慢慢扩散到整个房间?这其实就有点像扩散工艺的原理。

扩散工艺呢,简单来讲,就是让一种物质从高浓度的地方向低浓度的地方移动,从而实现均匀分布。

这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说在半导体制造中,那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观一家半导体工厂。

那时候,我就亲眼看到了扩散工艺的神奇之处。

工厂里的工人们穿着那种一尘不染的白色工作服,戴着帽子和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

他们在一个巨大的车间里忙碌着,里面摆满了各种高科技的设备。

我走到一台正在进行扩散工艺的设备前,隔着玻璃仔细观察。

只见一片片小小的硅片被小心地放进一个像烤箱一样的设备里,然后设备开始运作,里面的温度和压力都被精确地控制着。

我就好奇地问旁边的工作人员:“这到底是咋回事呀?”工作人员特别耐心地给我解释说:“这就好比是在给这些硅片‘注入灵魂’,通过扩散工艺,把一些特殊的杂质均匀地‘撒’进硅片里,这样才能让硅片具备特定的电学性能,成为有用的半导体器件。

”咱再回到扩散工艺的知识上哈。

在化学领域,扩散工艺也常常被用到。

比如说,把一种溶液滴到另一种溶液里,如果不搅拌,它们也会慢慢地混合均匀,这也是扩散在起作用。

还有在生物领域,细胞之间物质的交换,也离不开扩散。

想象一下,细胞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房子,它们之间的“门窗”就是用来进行物质扩散的通道。

扩散工艺的影响可大了去了。

就拿我们用的手机来说吧,里面的芯片能这么厉害,少不了扩散工艺的功劳。

要是没有精确的扩散控制,芯片的性能可就没法保证啦,您的手机可能就会变得又慢又卡。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让扩散工艺更高效、更精准,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可是费了不少心思。

他们不断地改进设备,优化工艺参数,就为了能让扩散的效果更好。

比如说,他们会研究怎么控制温度,因为温度高一点或者低一点,扩散的速度和效果都会不一样。

还有扩散的时间,多一秒少一秒,都可能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

半导体制造工艺之扩散原理

半导体制造工艺之扩散原理
半导体制造工艺之扩散原理
01
半导体制造工艺简介
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特性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
半导体材料的光电特性
半导体材料的热稳定性
•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
• 半导体材料具有光电效应
• 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缘体之间
• 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可用于光电
• 半导体材料的热稳定性可用于高温
• 随着温度的升高,半导体材料的导
扩散掩膜与阻挡层材料
扩散掩膜材料
• 扩散掩膜材料可分为光刻胶、金属薄膜、氧化膜等
• 扩散掩膜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扩散工艺的要求和半导体材料的性质进行
• 扩散掩膜材料的选择应考虑掩膜材料的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光刻性能等
阻挡层材料
• 阻挡层材料可分为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
• 阻挡层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扩散工艺的要求和半导体材料的性质进行
扩散源的选择
扩散源的制备
• 扩散源可分为气体扩散源、液体扩散源、固体扩散源等
• 气体扩散源的制备方法包括蒸发法、溅射法、化学气相
• 扩散源的选择应根据扩散工艺的要求和半导体材料的性
沉积法等
质进行
• 液体扩散源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法、溶胶-凝胶法等
• 扩散源的选择应考虑扩散源的纯度和可控性
• 固体扩散源的制备方法包括烧结法、热压法等
• 扩散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应考虑工艺的创新性和竞争力
扩散工艺的环境保护
• 扩散工艺的环境保护应考虑工艺的废弃物处理、污染物排放、环境风险等
• 扩散工艺的环境保护应考虑工艺对半导体器件性能的影响和生产成本
• 扩散工艺的环境保护应考虑工艺的环保政策和法规要求
谢谢观看
Tencent Docs

半导体扩散工艺

半导体扩散工艺

半导体扩散工艺
半导体扩散工艺是半导体工艺中最重要的一种工艺,用它来在半导体器件中制造出电子元件和晶体管。

它是通过将一种特定的元素,如铜、硼、钒或钴等,以电子成分形式沉积在半导体片上,从而制造电子元件和晶体管的工艺。

这种工艺在模拟和数字电路装配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用来制造微电子装置。

半导体扩散工艺的原理是将一种元素的电子沉积在半导体片上,通过一种物理热力学过程,当此元素熔合在半导体基体上时,会产生少量的电子,少量的电子会与基体后固态化,将此元素完全沉积在半导体基体上。

半导体器件制造多种元件都需要用到它。

此工艺需要温度控制非常精确,才能溶解和形成适当的电子活动,而且沉积的能电子活动也是同样重要的。

现代的半导体技术允许使用半导体扩散工艺制造出更小和更复杂的电子元件。

因为它可以创造出超微的三维结构,使设计的电路变得更容易,更小型,更有效。

精密的技术也更容易缩小特性阻抗不一致,减少无效噪音。

所以,半导体扩散工艺已经成为制造超灵敏和超高速半导体电路的必要技术之一。

半导体扩散工艺需要使用多种物质,如硼、砷、铝、铜、砒霜、钿等,以使沉积的材料能够形成特定的三维结构。

其中硫化铝和砒霜是扩散工艺所必须的物质,因为硫化铝能加速活性碳和真空的反应,砒霜能与半导体材料形成强化膜,加快固溶因子的游离度。

此外,扩散工艺还需要使用真空熔体装置,保持环境的干净和污染,因为氧的迹及其它杂质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半导体第十九讲扩散工艺-p(1)综述

半导体第十九讲扩散工艺-p(1)综述

发射区推进效应

在npn窄基区晶体管制造中,如果基区和发射区分别扩B和 扩P,则发现在发射区正下方(内基区)B的扩散深度,大 于不在发射区正下方(外基区)B的扩散深度,该现象称为 发射区推进效应,或发射区下陷效应。
二维扩散

实际扩散 在掩蔽层的边缘,横向扩散与纵向扩散同时进行
二维扩散

实际扩散
扩散工艺

简介 扩散原理 扩散方程


杂质原子的扩散
扩散工艺
简介
扩散工艺是一种掺杂技术,它是将所需杂质 按要求的浓度与分布掺入到半导体材料中,以达 到改变材料电学性能,形成半导体器件的目的。 以杂质原子或离子在硅中的扩散为主(P型杂质 和N型杂质)。
简介

掺杂:将需要的杂质掺入特定的半导体区域中 ,以达到改变半导体电学性质,形成PN结、电 阻、欧姆接触 磷(P)、砷(As) —— N型硅 硼(B) —— P型硅 掺杂工艺:扩散、离子注入
扩散系数
J ( x, t ) C ( x a / 2, t ) P a C ( x a / 2, t ) P a
v v
C ( x, t ) a P x C ( x, t ) J D x
2 v
其中:V0代表振动频率
Wv代表形成一个 空位所需要的能量
Pv o exp[(WV Ws ) / kT ]
替位式扩散
扩散方程


菲克第一定律
扩散是微观粒子热运动的统计结果,当杂质存在浓度 梯度时,出现宏观的扩散流。杂质由高浓度区向低浓 度区移动,直至浓度趋于均匀,扩散流为零。实验表 明:扩散流的大小,正比于杂质的浓度梯度。

菲克第一定律:

半导体制造工艺扩散上

半导体制造工艺扩散上

半导体制造工艺扩散上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扩散技术是一种基础性的工艺技术,它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扩散技术主要用于控制半导体材料中杂质浓度及其分布,以及基本材料参数(例如,导电性、PN结绝缘等等),这对于制造优质半导体芯片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扩散技术的原理“扩散”一词意为“分散”或“分布”。

在半导体领域中,“扩散”指的是杂质(或原子)从一个区域逐渐分散到另一个区域的的过程。

扩散过程主要是基于热力学原理发生的,其发生的基本原理是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传输,这种传输是一种自然趋势。

扩散过程需要满足Fick’s定律,即杂质或原子的扩散迁移率与它在材料中的浓度梯度成正比,与温度和材料阻力成反比。

扩散技术在半导体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应用扩散技术是半导体制造中最为基础并且也是最为普遍应用的技术之一。

它可以应用于制备许多不同种类的器件,例如:1.PN结制备扩散技术在PN结制备中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对半导体硅晶片进行扩散掺杂,可以在硅晶片表面形成浓度梯度,从而在P型区域和N型区域形成硅晶片的PN结。

2.表面功能化和通道控制在面向晶圆的制造工艺中,扩散技术通常用于表面功能化和通道控制。

通过半导体材料表面的扩散工艺,可以轻松地在晶圆表面形成氧化物层、硅类材料层等功能性层,还可以通过扩散工艺控制通道的形状和尺寸。

3.金属接触制备扩散技术通常可以与金属联系在一起,制备金属与半导体之间的接触点。

在该过程中,原子从金属的表面逐渐进入半导体材料,并将金属与半导体之间形成硬接结,这是许多器件的耐久性和稳定性的基础。

扩散技术的技术调优当人们在制造半导体器件时,对于扩散技术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细节和设备要求进行调优。

以下是扩散技术的技术调优方法:1.涂覆层厚度和材料的选择在很多情况下,使用涂覆材料可以帮助控制扩散过程。

经典的例子是硅胶片,它在半导体晶体片制造过程中通常用作覆盖层。

通过合理地选择涂覆层的厚度和材料,制造人员以期望的方式控制扩散过程,从而缩小半导体器件的尺寸并控制制造纯度。

扩散工艺

扩散工艺

扩散工艺扩散技术目的在于控制半导体中特定区域内杂质的类型、浓度、深度和PN结。

在集成电路发展初期是半导体器件生产的主要技术之一。

但随着离子注入的出现,扩散工艺在制备浅结、低浓度掺杂和控制精度等方面的巨大劣势日益突出,在制造技术中的使用已大大降低。

3.1 扩散机构3.1.1 替位式扩散机构这种杂质原子或离子大小与Si原子大小差别不大,它沿着硅晶体内晶格空位跳跃前进扩散,杂质原子扩散时占据晶格格点的正常位置,不改变原来硅材料的晶体结构。

硼、磷、砷等是此种方式。

3.1.2 填隙式扩散机构这种杂质原子大小与Si原子大小差别较大,杂质原子进入硅晶体后,不占据晶格格点的正常位置,而是从一个硅原子间隙到另一个硅原子间隙逐次跳跃前进。

镍、铁等重金属元素等是此种方式。

3.2 扩散方程∂N / ∂t = D*2N / ∂x2N=N(x,t)杂质的浓度分布函数,单位是cm-3D:扩散系数,单位是cm2/s加入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对上述方程进行求解,结果如下面两小节所诉。

3.2.1 恒定表面浓度扩散整个扩散过程中,硅片表面浓度NS 保持不变N(x,t)=NSerfc(x/(2*(Dt)1/2))式中erfc称作余误差函数,因此恒定表面浓度扩散分布符合余误差分布。

3.2.2.限定源扩散杂质源限定在硅片表面薄的一层,杂质总量Q是常数。

N(x,t)=(Q/( Dt)1/2)*exp(-X2/4Dt)exp(-X2/4Dt)是高斯函数,因此限定源扩散时的杂质分布是高斯函数分布。

由以上的求解公式,可以看出扩散系数D以及表面浓度对恒定表面扩散的影响相当大3.2.3 扩散系数扩散系数是描述杂质在硅中扩散快慢的一个参数,用字母D表示。

D大,扩散速率快。

D与扩散温度T、杂质浓度N、衬底浓度N、扩散气氛、衬底晶向、缺陷等因素有关。

Bexp(-E/kT)D=DT:绝对温度;K:波尔兹曼常数;E:扩散激活能D:频率因子3.2.4 杂质在硅中的固溶度杂质扩散进入硅中后,与硅形成固溶体。

半导体制造工艺之扩散原理概述

半导体制造工艺之扩散原理概述

半导体制造工艺之扩散原理概述引言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扩散过程是其中的核心步骤之一。

扩散是指将外部杂质或原子通过加热和蒸发的方式引入半导体晶体内部,从而改变其导电性能的过程。

本文将概述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扩散原理,包括扩散的定义、分类、扩散过程的主要步骤以及应用。

扩散的定义和分类扩散在半导体制造加工中是用于改变材料电学特性和形成器件结构的重要工艺。

它通过在半导体材料中掺杂外部杂质或原子,改变其禁带宽度、导电性能和晶格结构,从而实现对器件特性的控制。

根据掺杂的原子种类和结构变化,扩散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硼扩散(Boron diffusion):将硼原子引入到半导体材料中,可以增加材料的p型掺杂浓度。

2.磷扩散(Phosphorus diffusion):将磷原子引入到半导体材料中,可以增加材料的n型掺杂浓度。

3.氮扩散(Nitrogen diffusion):将氮原子引入到半导体材料中,可以改变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如降低材料的电阻率和增加材料的硬度。

4.氢扩散(Hydrogen diffusion):将氢原子引入到半导体材料中,可以提高材料的电阻率。

5.金属扩散(Metal diffusion):在半导体材料中引入金属原子,可以改变材料的特性,如增强导电性能或改变器件结构。

扩散过程的主要步骤扩散过程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的复杂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清洗在扩散之前,半导体晶体需要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和杂质,保证扩散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清洗步骤可以使用化学清洗方法或物理清洗方法,如溶剂洗涤、超声波清洗等。

预处理预处理步骤是为了提高扩散效果和降低生产成本而进行的一系列处理。

包括表面氧化、蚀刻、离子注入等工艺,以提高扩散层的质量和一致性。

掺杂掺杂是扩散过程中的核心步骤,通过向半导体晶体中注入外部杂质,改变材料的导电性能。

掺杂过程中需要控制掺杂浓度和深度,以满足器件设计要求。

半导体制造工艺之扩散原理

半导体制造工艺之扩散原理

半导体制造工艺之扩散原理引言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扩散是一种重要的步骤,用于在半导体材料中引入或控制杂质的浓度分布。

扩散过程是通过高温下将杂质分子在半导体晶体中的自由扩散实现的。

本文将介绍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扩散原理以及相关的技术和应用。

扩散原理扩散是指在固体中,不同的原子或分子由于热运动而互相转移的过程。

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常见的扩散过程是通过高温下将杂质原子引入半导体晶体中,从而改变其导电性能。

扩散过程中,杂质原子会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不断地向晶体内部转移。

扩散速度取决于杂质原子的浓度梯度,扩散系数和材料的温度。

半导体晶体的晶格结构和杂质原子的尺寸也会影响到扩散速度。

扩散技术热扩散热扩散是半导体制造中最常用的扩散技术,它是通过高温处理将杂质原子引入晶体中。

常见的扩散设备包括扩散炉和扩散蒸发器。

在热扩散过程中,将半导体晶体和源材料一同放入扩散炉中,通过控制炉温和扩散时间来调整杂质原子的浓度分布。

离子注入离子注入是一种直接将高能量离子注入到半导体晶体中的扩散技术。

在离子注入过程中,通过控制加速电压和注入剂量来控制离子的能量和浓度分布。

离子注入在制造MOSFET器件和深结构规模集成电路中广泛应用。

分子束外延分子束外延是一种高真空技术,通过热蒸发或分子束淀积将杂质原子沉积在半导体晶体表面。

通过控制杂质的分子束强度和沉积速度,可以实现对杂质浓度和分布的高精度调控。

分子束外延常用于制备薄膜和高性能器件。

扩散应用掺杂形成PN结在半导体器件中,通过控制杂质的扩散可以形成PN结,这是半导体器件中常见的结构。

PN结具有整流特性,在半导体器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控制扩散过程可以调整PN结的深度和浓度分布,从而优化器件的性能。

温度传感器扩散过程中的温度影响着扩散速度,因此扩散过程可以用于制造温度传感器。

通过测量扩散速度,可以间接得到环境的温度信息。

晶体管制造扩散过程在晶体管制造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控制杂质原子的扩散,可以形成晶体管的掺杂区域,从而实现对晶体管性能的调控。

扩散有生产工艺

扩散有生产工艺

扩散有生产工艺扩散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处理工艺,它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电子、电子器件等领域。

扩散工艺的主要目的是在半导体材料的表面或界面上引入不同的杂质,从而改变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特性。

扩散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清洗:将半导体芯片放入清洗槽中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杂质。

清洗槽中的溶液通常是硝酸、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可以有效去除大部分的杂质。

2. 扩散源制备:将所需的杂质制备成扩散源。

常用的杂质有磷、硼、锑等。

扩散源的制备通常采用多晶硅的气相扩散、离子注入或电子束蒸发等方法。

3. 扩散:将扩散源和半导体芯片一起放入炉中进行扩散。

扩散炉是将芯片和扩散源置于高温环境中,使杂质从扩散源向芯片中扩散。

高温可以提高杂质的扩散速率,一般在800-1200摄氏度之间。

4. 干燥:在扩散过程中,芯片表面会有一层氧化物形成。

为了去除这层氧化物,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通常采用高温退火的方法,将芯片置于高温环境中,使氧化物转化为气态,从表面蒸发掉。

5. 电极制备:扩散完成后,需要在芯片上制备电极。

电极的制备通常采用光刻工艺和蒸镀工艺。

光刻是将光阻涂覆在芯片表面,然后通过光刻曝光与显影的步骤,将光阻部分去除,暴露出电极区域。

蒸镀是将金属材料蒸发到芯片表面,并在光刻后形成电极。

6. 清洗和检测:电极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清洗和检测。

清洗是将芯片放入清洗槽中,去除制备电极时产生的杂质和残留物。

检测是对芯片进行电学性能测试,以确保芯片的质量和性能。

扩散工艺的关键是控制扩散的深度和浓度。

深度和浓度的控制主要依靠扩散时间、温度和杂质浓度的控制。

通过合理地选择这些参数,可以实现对扩散过程的精确控制。

总之,扩散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电子、电子器件等领域。

通过合理地控制扩散的深度和浓度,可以改善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特性。

半导体扩散区主要工艺

半导体扩散区主要工艺

半导体扩散区主要工艺
半导体扩散区主要工艺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扩散区是指在半导体晶体中,掺杂了掺杂剂的区域。

掺杂剂可以改变半导体的电学性质,从而使其具有导电或者绝缘的特性。

半导体扩散区主要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掺杂:掺杂是指将掺杂剂引入半导体晶体中的过程。

掺杂剂可以是五价元素(如磷、砷)或三价元素(如硼、铝)。

掺杂的目的是改变半导体的电学性质,从而使其具有导电或者绝缘的特性。

2. 扩散:扩散是指将掺杂剂在半导体晶体中的扩散过程。

扩散可以通过高温处理或者化学反应来实现。

扩散的目的是使掺杂剂分布均匀,从而形成扩散区。

3. 掩膜:掩膜是指在半导体晶体表面涂覆一层光阻,然后通过光刻技术将需要形成扩散区的部分暴露出来。

掩膜的目的是保护未被暴露的部分,防止其被扩散。

4. 退火:退火是指在高温下对半导体晶体进行加热处理,以促进扩散过程。

退火可以使扩散区更加均匀,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5. 清洗:清洗是指将半导体晶体表面的污染物清除干净。

清洗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者机械清洗来实现。

清洗的目的是保证半导体器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以上就是半导体扩散区主要工艺的介绍。

半导体扩散区的制备是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对于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制备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效果。

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之扩散工艺培训

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之扩散工艺培训

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之扩散工艺培训简介半导体制造是现代电子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扩散工艺作为其中的一种关键工艺,其作用是在半导体晶片表面或表面以下扩散掺杂特定的杂质,以改变材料的电子性质。

本文将介绍扩散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设备和步骤等内容,为对半导体制造工艺感兴趣或从事相关工作的读者提供基础性培训。

扩散工艺的基本概念扩散是指通过高温下大气中有害杂质向半导体晶体中扩散迁移,并将半导体晶体杂质浓度均匀化的过程。

扩散工艺的关键步骤是通过高温加热使杂质分子迅速扩散到晶片内部,然后通过快速冷却固化杂质。

扩散工艺的原理扩散工艺的实现基于以下几个原理:•Fick’s 第一定律:物质在浓度梯度的驱动下,会自发地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

•自扩散:同种原子在晶体内扩散迁移的现象。

扩散工艺需要精确控制温度、时间和扩散源的浓度,以确保扩散过程的效果和均匀性。

扩散工艺的步骤扩散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涂胶:将液态的胶原料均匀地涂在半导体晶片表面。

2.预热:将涂胶的晶片放入预热炉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烘烤,使胶原料固化。

3.扩散:将预热后的晶片放入扩散炉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将所需杂质扩散到晶片内部。

4.冷却:在扩散完成后,将晶片快速冷却以固化扩散的杂质。

5.清洗:将冷却后的晶片进行清洗,去除多余杂质和胶原料。

6.检测:对扩散后的晶片进行测试和检测,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扩散工艺的设备扩散工艺通常需要以下设备:•扩散炉:用于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扩散过程。

•预热炉:用于将涂胶的晶片进行烘烤,以固化胶原料。

•清洗设备:用于清洗扩散后的晶片,去除多余的杂质。

•检测设备:对扩散后的晶片进行测试和检测,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扩散工艺的应用扩散工艺在半导体制造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掺杂制造PN结、MOS结构以及形成超浅和深层掺杂等。

常见的扩散工艺包括硼扩散、砷扩散、硅扩散等。

结束语扩散工艺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的实施对于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半导体扩散工艺流程

半导体扩散工艺流程

半导体扩散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半导体扩散工艺流程是现代半导体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扩散工艺可以控制半导体材料中杂质的浓度和分布,从而实现对器件特性的调控。

扩散工序介绍

扩散工序介绍

3、氧化:扩散前先长一层 氧化膜的目的与作用:第一, 30000 2300 钝化硅片表面、减少表面损 30000 0 伤; 第二,氧化膜有一定的阻 挡作用,抑制结深. 第三,起到 30000 0 滤板作用,使p扩散的更均匀.
4、通源:
干O2流 左端温 中部温 右端温 小N2流 大N2流量 O 本步时 过量 2 量 步骤 度(摄 度(摄 度(摄 量 4PCl + 5O 2P O + 10Cl ↑ → 2 5 (ml/min) 间(秒) 5 2 2 (ml/min) 氏度) 氏度) 氏度) (ml/min) 1 2 3 4 5 6 7 8 9 450 60 300 600 300 1200 300 300 450 800 800 800 800 833 833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48 848 800 800 800 820 820 820 820 852 852 820 820 820 0 0 0 2000 2000 2000 0 0 0
0 0
干O2流 左端温 中部温 右端温 小N2流 大N2流量 本步时 步骤 度(摄 度(摄 度(摄 量 量 (ml/min) 间(秒) (ml/min) 氏度) 氏度) 氏度) (ml/min) 1 2 3 4 5 6 7 8 9 450 60 300 600 300 1200 300 300 450 800 800 800 800 833 833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48 848 800 800 800 820 820 820 820 852 852 820 820 820 0 0 0 2000 2000 2000 0 0 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0 0 2300 2300 2300 2300 2300 0 0

半导体制造工艺扩散下

半导体制造工艺扩散下

半导体制造工艺扩散下什么是扩散?扩散是指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将杂质元素或掺杂剂引入到晶体结构中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通过在半导体晶体表面或体内引入少量的掺杂剂进行实现的。

半导体制造工艺半导体制造工艺是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将半导体材料转变为半导体器件的过程。

制造半导体器件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材料生长: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将纯净的半导体材料转化为单晶半导体材料。

2.清洗和切割:将生长好的晶体材料进行清洗和切割,使它可以被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

3.晶体质量控制:可以使用X射线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来检查晶体中的结构缺陷和掺杂浓度,以确保晶体质量达到要求。

4.掺杂和扩散:在半导体晶体中引入杂质元素或掺杂剂。

这个过程被称为扩散。

5.清洗:在制造过程中,器件表面可能会有残留物或杂质,必须通过清洗和处理来去除它们。

6.沉积:在器件表面沉积物质,可以用于制造晶体管的隔离极或其他有用的结构。

7.光刻:在器件上涂覆光刻胶,照射一定的光线后刻出芯片上的结构。

8.腐蚀:通过腐蚀,可以去除芯片中不需要的部分,并产生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

以上步骤不一定是按照讲述的顺序进行的,但所有的步骤都非常重要,以确保芯片制造的成功。

半导体制造工艺中扩散的重要性扩散是半导体器件制造的重要步骤。

掺杂浓度的控制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器件的性能。

掺杂剂的扩散与半导体晶体的结构紧密相关。

掺杂剂的扩散速度通常取决于实验条件,例如掺杂剂种类、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式、温度和时长等。

扩散的过程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进行精确控制。

在扩散过程中,掺杂剂会与纯净半导体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并改变材料中的电子结构。

这些化学反应会改变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其他物理特性。

扩散的应用扩散是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通过控制扩散过程,可以精确控制器件的性能,使其具有所需的导电性能、开关特性和噪声特性。

扩散还可以用于制造其他应用中需要的材料。

例如,在硅晶体管中,掺杂硼和砷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散



70年代初期以前,杂质掺杂主要通过高温的扩散实 现。 杂质原子通过气相源或氧化物源扩散或淀积到硅晶 片的表面。 杂质浓度从表面到体内单调下降 杂质分布主要是由温度和扩散时间决定 可用于形成深结(deep junction),如CMOS中 的双阱(twin well)
离子注入


电场强度在圆柱和圆球结处较强,该处 雪崩击穿电压将远低于有相同衬底掺杂 的平面结处。
实际扩散区域大于窗口影响集成 度
扩散工艺-固态源扩散

扩散物质:杂质的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 通过惰性气体把杂质源蒸气输运到硅片表面 温度决定固溶度,对浓度有直接影响
固态源扩散:如B2O3、P2O5、BN等
替位式扩散
扩散方程


菲克第一定律
扩散是微观粒子热运动的统计结果,当杂质存在浓度 梯度时,出现宏观的扩散流。杂质由高浓度区向低浓 度区移动,直至浓度趋于均匀,扩散流为零。实验表 明:扩散流的大小,正比于杂质的浓度梯度。

菲克第一定律:

如果在一个有限的基体中存在杂质浓度梯度,则杂 质将会产生扩散运动,而且杂质的扩散方向使杂质 浓度梯度变小。
得到
C ( x, t ) C ( x, t ) (D ) t x x

假设扩散系数D为常数(低浓度正确),得到
C ( x, t ) 2 C ( x, t ) D t x 2
杂质原子的扩散
恒定表面源扩散



定义:在整个扩散过程中,硅片表面的杂质浓度始终不变的扩 散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C(0,t)=Cs ; C(∞ ,t)=0; C(x ,0)=0, x>0 恒定表面源扩散的杂质分布:
Ws代表替位杂质 的势垒高度
△E为扩散激活能,对替 位式杂质来说,一般为3~4eV
D Do exp(E / kT ) Do a 2 o
扩散方程

扩散方程(菲克第二定律)
扩散方程

扩散方程(菲克第二定律)

经过△t时间,体积元内的杂质变化量为
C ( x, t )st C ( x, t t )st [C ( x, t t )-C ( x, t )]st
扩散系数
J ( x, t ) C ( x a / 2, t ) P a C ( x a / 2, t ) P a
v v
C ( x, t ) a P x C ( x, t ) J D x
2 v
其中:V0代表振动频率
Wv代表形成一个 空位所需要的能量
Pv o exp[(WV Ws ) / kT ]
间隙扩散机构图
扩散机理

替位式扩散


定义:杂质离子占据硅原子的位 杂质特点:III 、Ⅴ族元素 相邻晶格上出现空位才好进行替位式扩散 势能极大位置:间隙处 势垒高度:0.6~1.2eV 跳跃率: 近邻出现空位的几率乘以跳入该空位的几率,Pv依赖 于温度 间隙式扩散系数要比替位式扩散大6~7个数量级
Q x 2 / 4 Dt C ( x, t ) e Dt
Q Cs (t ) C(0, t ) Dt
有限表面源扩散
有限表面源扩散

杂质分布形式特点




当扩散温度相同时,扩散时间越长,杂质扩散 的就越深,表面浓度就越低。 当扩散时间相同时,扩散温度越高,杂质扩散 的就越深,表面浓度下降的也就越多 扩散过程中杂质量不变 表面杂质浓度可以控制,有利于制作低表面浓 度和较深的p-n结。
扩散工艺-气态源扩散


方法:气态杂质源一般先在硅片表面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掺 杂氧化层,杂质再由氧化层向硅中扩散。 杂质源:多为杂质的氢化物或卤化物,毒性大易燃易爆。
稀释气体 气态杂质源进行 化学反应所需气体
扩散工艺

简介 扩散原理 扩散方程


杂质原子的扩散
扩散工艺
简介
扩散工艺是一种掺杂技术,它是将所需杂质 按要求的浓度与分布掺入到半导体材料中,以达 到改变材料电学性能,形成半导体器件的目的。 以杂质原子或离子在硅中的扩散为主(P型杂质 和N型杂质)。
简介

掺杂:将需要的杂质掺入特定的半导体区域中 ,以达到改变半导体电学性质,形成PN结、电 阻、欧姆接触 磷(P)、砷(As) —— N型硅 硼(B) —— P型硅 掺杂工艺:扩散、离子注入
体积元内杂质的变化,是由于在△t时间内,通 过x处和x+△x处的两个截面的流量差所造成 J ( x x, t )st J ( x, t )st [ J ( x x, t )-J ( x, t )]st

扩散方程

扩散方程(菲克第二定律)

假定体积元内的杂质不产生也不消失,上面两式应该相等,
Q (t ) C ( x, t )dx
0


2

C s Dt

扩到硅内的杂质数量可用高为Cs,底为2 的三角形 近似; 表面浓度Cs由杂质在扩散温度下的固溶度所决定。而 在900~1200 ℃内,固溶度变化不大,可见很难通过 改变温度来控制Cs
恒定表面源扩散

结深

如果扩散杂质与硅衬底原有杂质的导电类型不同,则 在两种杂质浓度相等处形成p-n结。
C ( x, t ) C s (1 erf
x 2 Dt
) C s erfc(
x 1
2


x
0
e
y2
dy
恒定表面源扩散
恒定表面源扩散

杂质分布形式特点 在表面浓度Cs一定的情况下,扩散时间越长,杂质扩 散的就越深,扩到硅内的杂质数量也就越多。

预扩散:在低温下采用恒定表面源扩散方式,控 制扩散杂质的数量,杂质按余误差形式分布。 主扩散将由预扩散引入的杂质作为扩散源,在较 高温度下进行扩散。控制表面浓度和扩散深度。 杂质按高斯形式分布。 分布形式:


D1t1>>D2t2 , 余误差分布 D1t1 << D2t2 ,高斯分布

影响杂质分布的其它因素
发射区推进效应

在npn窄基区晶体管制造中,如果基区和发射区分别扩B和 扩P,则发现在发射区正下方(内基区)B的扩散深度,大 于不在发射区正下方(外基区)B的扩散深度,该现象称为 发射区推进效应,或发射区下陷效应。
二维扩散

实际扩散 在掩蔽层的边缘,横向扩散与纵向扩散同时进行
二维扩散

实际扩散
有限表面源扩散

结深
xj A DSiO 2 t

杂质浓度梯度

任意位置
C ( x, t ) x C ( x, t ) x ( x,t ) 2Dt

P-n结处得杂质梯度
2C s In(C s / C B ) C ( x, t ) x x j x j Cs / CB
两步扩散


P-n结处的杂质梯度
C ( x, t ) x
xj
2C s 1

exp(erfc 2
xj
CB C ) erfc 1 B Cs Cs

在Cs和CB一定的情况下,p-n结越深,在结 处的杂质浓度梯度就越小。
有限表面源扩散



定义:扩散之前在硅片表面淀积一层杂质,在整个扩散过 程中这层杂质作为扩散的杂质源,不再有新源补充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C(x ,0)=0,x>h C(∞ ,t)=0 C(x ,0)= Cs(0)=Q/h,0≤ x≤ h 解得:

低浓度扩散

假定:D与杂质浓度无关,横向扩散与纵向扩散 都近似以同样方式进行

L横=75%~85%L纵

高浓度扩散:

D与杂质浓度相关,L横=65%~70%L纵
杂质横向扩散示意图
杂质横向扩散示意图

由于横向扩散作用,结包含



一个中央平面区 一个近似圆柱、曲率半径为rj的边 如果扩散掩蔽层有尖锐的角,在这角处的结将 因横向扩散而近似于圆球状。
扩散工艺-液态源扩散



方法:携带气体经过源瓶,将杂质源蒸气(杂质化合物) 带入扩散炉管内与硅反应,或分解后与硅反应。 条件: 源温控制在0 ℃ ,以保证稳定性和重复性 携带气体进行纯化和干燥,以防止杂质源水解而变质 特点:系统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效率高,重复性 和均匀性好,较常用。

杂质浓度相等:
C( x j , t) CB
1

CB 结的位置: x j 2 DSiO t erfc A DSiO 2 t 2 Cs 温度通过D对扩散深度和杂质分布情况的影响,同时间t相
比更为重要。
恒定表面源扩散

杂质浓度梯度

任意位置
2 Cs C ( x, t ) x, t e x / 4 Dt x Dt
从70年代初开始,掺杂的操作改由离子注入完成 掺杂原子以离子束的形式注入半导体内 杂质浓度在半导体内有峰值分布 杂质分布主要由离子质量和离子能量决定

用于形成浅结(shallow junction),如 MOSFET中的漏极和源极
扩散机理

间隙式扩散




定义:杂质离子位于晶格间隙 杂质:Na、K、Fe、Cu、Au 等元素 势能极大位置:相邻的两个间隙之间 势垒高度Wi:0.6~1.2eV 间隙杂质的振动能在室温时,只有0.026eV; 1200 ℃时为0.13eV,因此间隙杂质靠热涨落越 过势垒 跳跃率: Pi 依赖于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