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导学案

合集下载

满井游记导学案

满井游记导学案

满井游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4)七、读文感知 (5)八、经典语句解读 (6)九、预习检测答案 (8)十、全文翻译 (9)一、学习目标通过深入学习,我们要全面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袁宏道笔下的满井风光和游赏的喜悦之情。

文章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早春二月北京近郊的景色,学习时要体会其细腻而生动的写景手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摆脱世俗的纷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从而培养自己热爱自然、崇尚自由的美好情操。

二、学习重难点一是深入理解并感悟文章所描绘的早春风光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作者袁宏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满井的早春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二是掌握并学习作者独特的写景手法和生动的语言表达。

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景物描绘更加生动传神。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满井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他是_______(朝代)的文学家。

2.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体现了其_______的文学观。

3.《满井游记》是一篇_______(文体),主要描绘了_______(地点)早春二月的景色。

二、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飞沙走砾(lì)倩女(qiàn)髻鬟(huán)B.花朝节(zhāo)乍明(zhà)脱笼之鹄(háo)C.出于匣(xiá)浅鬣(liè)披风(pī)D.茗而歌者(míng)曝沙之鸟(bào)呷浪之鳞(xiā)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引出后文的游赏活动。

B.作者通过描绘山水的美丽和游人的欢乐,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29 满井游记

29  满井游记
始 冰皮始解 髻鬟之始掠也 得 欲出不得 悠然自得 (3)作者给我们描绘了满井醉人的春色之后似乎应该结束全文,好给人留下回味。但作者 却又发生了些议论,这是否有些多次一举?为什么?

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泉而茗者 2、小组合作,共同交流文中重点实词,翻译全文 3、教师开火车的方式,检查翻译情况 五、拓展延伸 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 参照书下注释,自己疏通文意,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自己不会翻译的地方;组
织小组交流,解决疑难;组织全班交流疑难,共同整理。
1、一词多义
时 冻风时作 于时冰皮始解 乍 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
读书改变命运,刻苦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
读书改变命运,刻苦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
29 《满井游记》导学案
班级:八年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时间: 月 日
探究案——课堂思考探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精读深思屋
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思考探究 (1)作者围绕“满井”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具有什么特点?
我的收获 (学生) 课后反思
(2
(教师)
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
读书改变命运,刻苦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
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
【重点】 【难点】 【学法指导】 【课时安排】 预习指导:
1、 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 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二、 目标出示 (PPT 出示学习目标 2、 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三、预习检测 1、 小组长反馈预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 简介作者,写作背景(见“绩优学案” ) 四、学习研讨 (一) 、指导学生朗读, 1、都准字音。 燕( )地寒 花朝( )节 廿( 脱笼之鹄( ) 浅鬣( )寸许 罍( )而歌者 红装而蹇( )者 呷( )浪之鳞 以游堕( )事 恶( )能无纪 髻鬟 ( )( ) 2、 指导学生朗读,划分节奏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读懂文意

《满井游记》导学案[]

《满井游记》导学案[]

29.《满井游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简述作者及写作背景,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 .揣摩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5.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及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文背景知识】(1 )作家作品袁宏道(1568〜1610),字,号,公安(今属湖北省)人。

代文学家。

(2 )背景知识袁宏道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因籍贯是湖北公安,所以称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提出了“性灵说",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满井是明代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每逢早春二月,是郊游的好去处。

作者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二月二十二日游满井,写了这篇《满井游记》。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课文结构分析】(1 )层次结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_(2 )中心意思(3 )写作特点(4 )课文翻译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过了花朝节,冬寒还没有退尽,经常刮起冷风,一刮冷风就扬起满天沙尘。

(我)只好躲在屋子里,想出去走走也出不去。

每次顶着风坐车出去,总是不到百步就转了回来。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2日那天,略微暖和些,我和几个朋友一块儿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

高大的柳树成排地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

放眼望去是一片开阔的景象,(感到自己)好像是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无比轻松)。

这时河上的冰开始融化,水波突然闪出亮光,泛起一层一层鱼鳞似的波纹,水清澈极了,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刚打开匣子,冷光突然从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

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过后,是那样美好、光洁,呈现出迷人的风姿,好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好髻鬟一样。

柳条将要伸展却尚未伸展,柔嫩的梢头在风中散开,麦苗出土了,高一寸左右。

《满井游记》语文导学案

《满井游记》语文导学案

《满井游记》语文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满井游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2. 理解《满井游记》的主要内容;3. 学会运用描写和对比的修辞手法。

二、导学内容1. 阅读《满井游记》。

2. 复述《满井游记》的主要内容。

3. 分析《满井游记》的描写和对比手法。

三、课堂导学1. 导入新课:通过导师的介绍,引起学生对《满井游记》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 学生独立阅读《满井游记》全文。

(2) 学生小组合作,复述《满井游记》的主要内容。

(3) 学生展示复述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梳理出《满井游记》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3. 分析修辞手法:(1)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如:“碧潭映绿,蓝氛如染”、“历史的琥珀”、“石阶上翠华繁盛”,等等。

通过描写手法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到了课文中活泼生动的描写语言带来的美感。

(2)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对比手法。

如:“我生在乡间,究竟是生在天上”、“人间繁华似海,而我却如此偏僻寂寞”,等等。

通过对比,课文中的旅行者更加鲜明地表现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以及对自然景色的难以抵达的渴望。

4. 小结与拓展:总结课文中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强调修辞手法对于文学作品的表达效果的重要性。

拓展引导学生寻找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和对比手法的例子,并创作自己的游记。

四、作业根据学习的内容,写一篇自己的游记,运用所学的描写和对比手法。

《满井游记》是中国现代作家萧红创作的一篇散文游记。

萧红,原名谢娇娥,1911年出生于安徽省休宁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她以其独特的文风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被誉为“鲁迅之外最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家”。

在《满井游记》中,萧红以深入浅出的笔触展示了一个偏僻寂寥的村庄中的一口井,以及周围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美丽和哀愁,引起了读者对于生活和心灵的思考。

《满井游记》以一名旅行者的眼睛讲述了他探访乡间偏僻的村庄,被村民引领到一口琥珀色的井边。

尽管这口井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它因为周围的环境和历史而显得格外深远,成为了旅行者心中无法忘怀的地方。

《满井游记》教案15篇

《满井游记》教案15篇

《满井游记》教案15篇《满井游记》教案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满井游记》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满井游记》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1、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

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有《袁中郎集》。

2、游记,散文的一种。

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3、写作背景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

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

《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教师选四位同学回答,分四组。

(1)yān niàn zhāo huì(2)pù xiā jiā léi(3)liè qiàn jiǎn jì huán(4)huī lì wū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满井游记

满井游记

《满井游记》导学案(学生版)【题目解说】满井,明清时期北京东北角的一个游览地,因有一口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所以叫“满井”。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

【走进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又字无学,又号六休。

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

"公安派"主帅,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作品有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

【背景链接】万历27年(1599),袁宏道再次作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

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

《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字词全解】1、虚词脱笼之鹄( )之倩女之靧面( )郊田之外( )局促一室之内()然晶晶然如镜之新开()然徒步则汗出浃背()2、一词多义(1)乍波色乍明()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2)作冻风时作()属予作文以记之()(3) 鳞鳞浪层层()呷浪之鳞()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4)时时而献焉( )于时冰皮始解()(5)始于时冰皮始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6)得欲出不得()悠然自得:()得道多助(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3、词类活用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作则飞.沙走砾:动词的使动用法,();麦田浅鬣.寸许:()4、通假字恶能无纪:“纪”通“记”,记录。

【句段解读】赏析“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

【剖析】这句话告诉我们,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

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的摆脱某些限制,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

【重点探究】整体把握本文的写景特色【剖析】先总写满井春色的轮廊“高柳大堤,土膏微涧,一望空阔”及“若脱笼之鹄”的愉快情怀。

满井游记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满井游记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满井游记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满井游记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满井游记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井游记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1.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掌握比喻的运用。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朗读带。

2.制作知识归类和问题思考的投影。

教学过程一、导入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

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

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

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

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二、解题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

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

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

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三、朗读课文,归纳段意1.要求: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读出作者喜悦的感情。

(1)读准字的音,特别是一些难字。

廿鹄鬣蘑蹇倩髻鬟浃乍澈面曝呷(2)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能恰当地断句。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归纳加点词的意义。

①局促一室之内②髻鬟之始掠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吾欲之南海何如①呷浪之鳞,悠然自得然②然徒步则汗出浃背③吴广以为然。

2学生先朗读后回答,老师归纳:“之”的用法主要有三种_:(1)当助词,可译为“的”,也可不译,如①②;(2)当代词,第三人称,可代人。

,也可代物,如③;(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④。

“然”的用法主要也有;_种:(1)用在形容词词尾,表示“……的弹子”,如①;(2)用在词头或句首,表示转折如②;(3)“正确,对”的意思,如③。

《满井游记》导学案

《满井游记》导学案

《满井游记》导学案使用时间:总课时:学习目标1、熟练朗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文言文自学能力。

2、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一、基础知识熟练朗读课文,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廿()鹄()鬣()茗()罍()蹇()倩()髻()鬟()浃()乍()澈()靧()曝()2、解释词语。

东风时作作:土膏微润膏: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于时:波色:乍: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新开:匣:娟然如拭娟然: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茗、罍、蹇:作则飞沙走砾飞:走:3、翻译句子。

①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③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4、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5、理清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6、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春天景色?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7、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

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

试举例说明。

8、第二段“始知郊田之处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本文的点睛之笔,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四、拓展延伸。

9、这个单元有四篇文章均为山水游记,试将本文与前三篇课文比较,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

五、课堂小结。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满井游记》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满井游记》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满井游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掌握积累常用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

2.了解袁宏道相关情况及写作背景。

3.了解作者写景小品文的特点,学习赏景技巧。

【学习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掌握积累常用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

2.了解袁宏道相关情况【温故互查】1.给下列字注音。

辄()廿()鹄()靧()髻()鬟()鬣()茗()罍()蹇()浃()曝()呷()堕()恶()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3.通过查找资料,将下面空白补充完整。

1)袁宏道,字,一字,号,朝文学家,公安人。

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并称“”,因宏道兄弟诗文风格相近,时人称之为“”。

2)记是古代的一种,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设问导读】1.两人一组互相听读课文,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吐字清晰;能指出对方在朗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改正的方式。

2.听录音或教师X读,给有疑惑的字词注音,划出之前朗读中有问题句子的正确停顿。

然后自读,再次互相听读课文,相互纠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3.同桌合作,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

4.按照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板块,归纳整理本文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当堂检测】1.划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巩固练习】1.重点句子翻译。

(一定要直译,抓住重点词语。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拓展延伸】1.赏析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X》)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满井游记》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会运用比喻生动传神的描写景物。

《满井游记》教案6篇

《满井游记》教案6篇

《满井游记》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满井游记》教案6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满井游记》教案6篇(满井游记课件),以供参考。

春初二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9课满井游记导学案新人教版

春初二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9课满井游记导学案新人教版

2021年春初二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9课满井游记导学案新人教版【导学目标】1.积存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

2.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成效,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3.引导学生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体会作品中显露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打算】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摸索题,预备展现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现“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摸索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形导入激发爱好同学们,我国的南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玩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岳阳西北的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观赏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

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自主学习展现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燕.(yān)地花朝.(zhāo)节飞沙走砾.(lì)廿.(niàn)二日鹄.(hú) 波色乍.(zhà)明倩.(qiàn)女靧.(huì)面髻鬟..(jì huán)浅鬣.(liè) 茗.(mínɡ) 罍.(léi)蹇.(jiǎn) 浃.(jiā) 曝.(pù)呷.(xiā) 堕.(huī)事恶.(wū)能无纪2.文言知识梳理(1)重点实词冻风时作.:起。

满井游记导学案及答案(示范课)

满井游记导学案及答案(示范课)

榆林八中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 班级 组号 姓名☆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一、自学与交流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燕(y ān)地 花朝(zh āo)节 飞沙走砾(l ì)廿(ni àn)二日 鹄(h ú) 波色乍(zh à)明倩(qi àn)女 靧(hu ì)面 髻鬟(j ì hu án)浅鬣(li â) 茗(m íng) 罍(l ãi)蹇(ji ǎn) 浃(ji ā) 曝(p ù)呷(xi ā) 堕(hu ī)事 恶(w ū)能无纪二、合作与探究(一)读懂文意1.自由朗读课文。

2.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画出来。

3.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4.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请概括作者游满井这个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交流点拨】时间:花朝节后廿二日。

地点:满井。

人物:我与数友。

起因: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廿二日天稍和。

经过:心境“若脱笼之鹄”,尽览初春水光山色,饱览游人怡然之情。

结果: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三)文本探究再读课文,思考探讨:1.作者围绕“满井”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具有什么特点?【交流点拨】润土:肥沃。

冰皮:冰始融化水波清澈。

山峦:清新可人、娟净明媚。

我的辅备科 目 语文 课 题满井游记 授课时间 设 计 人 张永利 白春梅 张媛媛 张俊峰 学案序号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

2.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3.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4.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

2.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满井游记》导学案

《满井游记》导学案

《满井游记》导学案1课题《满井游记》课型新授课时安排两课时年级初二主备时间三维目标1、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2、品读课文,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3、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第一课时课前完成:组长签字:背景资料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

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

《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1、读准加横线字音燕地()廿()二月花朝节()呷()浪鲜妍()明媚堕事()恶能无纪()飞沙走砾()曝()沙之鸟浅鬣寸许()髻鬟()()靧面()红装而蹇()者脱笼之鹄()汗出浃()背罍而歌者()2、本文作者,朝文学家。

字,号,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派”的创始者。

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有《》。

课文研讨1、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参照注释,小组合作,直译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这篇游记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

文中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3、本文在记叙描写中多处运用比喻,从文中找出比喻句,结合上下文体会其表达效果。

4、怎么理解“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5、找出文中拟人句,说说表达效果。

白描手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

如写水为“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白描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

我的收获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课堂练习1、下列三组短语中的“之”字,有的表示修饰关系,可译成“的”;有的表示限定关系,可译成“以”;有的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井游记》导学案1.这篇游记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这篇游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井早春秀丽的景色.2.文章主旨句是哪一句?第一部分:1作者在记述出游满井之前,勾画出北国早春的特有的乍暖还寒的特点。

2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

3、第一段中景色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寒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别是哪些句子?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5第1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划分层次(从“甘二日天稍和”到“至满井”)交待出游日期、气候、同行者及出游路线。

(从“高柳夹堤”到“皆有喜气”)描写满井盎然的春色。

(从“始知……”到“末之知也”)表现作者欢快的心情。

1第二段——总写郊外春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2课文抓住哪些景物,通过哪些关键字词来表现季节特征?天(稍和)水(冰皮始解,清澈见底)(静)山(为晴雪洗,鲜妍明媚)(静)柳条(将舒未舒,柔稍披风)(动)麦田(前鬣寸许)(神奇的比喻)游人(泉而茗罍而歌红装而蹇)(有声有色)鸟鱼(悠然自得,皆有喜气)郊田之外有春,而未知也(主观感受)3以上写景内容用白描手法写哪些景物?特点是什么?高柳—土膏—水—山—柳条、麦田万物复苏,一片生机4写游人的句子是哪些?若脱笼之鹄。

——比喻,喜悦5鱼鸟的特点是什么?(用原句)悠然自得,皆有喜气6、请你猜游人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喜悦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拟人)7、为什么第一段要写“余寒”,第二段却写暖?欲扬先抑赞美大好春光8、作者说“城居者未之知也”,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对城居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

在第二段对春天的描绘中,你最喜欢哪一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第三段1内容是什么议论,再次表明寄情山水的兴趣2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3 作者为什么说”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此官”指谁?”惟此官也”有什么意思?因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官僚是不愿意为了领略大自然的美景而耽误仕途的,惟有作者这样的担任闲职,无功名进取之心的人才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见”.”此官”指作者本人.”惟此官也”既是自嘲,也是自傲.4语言特色这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

当时作者为官清闲,于早春二月出城游玩,如脱笼之鸟,感受着春回大地的气息。

文章写水光之色、柳枝麦苗、游人欢欣、鱼鸟之乐,无不流露出喜悦之情。

游记文章,重在写景,本文描写满井春色,由远而近,由面到点,层次分明,详略得宜;用贴切、新奇的比喻描写各种景物。

动静结合,高下相属,光鲜悦目,色彩缤纷,集中到一点,就是烘托了大自然的春之“喜气”。

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

用了很多比喻句。

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

试举例说明⑴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⑵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⑶如倩女之面贵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⑷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比喻生动:用脱笼之鹄,比成置身于大自然而充满喜悦心情的人;用“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比喻水光;特别是,用“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来比喻“山峦为晴雪所洗”,把静态的、无生命的山色,比做动态的有生命的美女梳洗罢秀发的“始掠”,准确传达出春天所特有的温和、明媚和生机勃勃的气息6写景方法一.白描的写法二.拟人的写法三.生动的比喻7本文的写法1、情景交融:都是景语,都是情语,汇成一首对春天的赞歌。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则是这支赞歌的主题。

2、比喻生动:。

3、描写突出景物特点:高柳、山水、麦田,都是典型的北国之春的特点。

作者写景时,用词上处处突出了景物早春特征,如写麦田用“浅”,第一句中类似的词还有始、乍、新。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1.填空。

①袁宏道,字中郎,湖北公安人,________________朝文学家。

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并称“三袁”,是“_____________”的创始人,作品直率自然,清新活泼。

1.明公安派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本文画龙点睛之笔。

③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初返自然的心情是若脱笼之鹄2.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燕(yān)地寒飞沙走砾(lì)鲜妍(yàn)明媚汗出浃(jiā)背B.廿(niàn)二日脱笼之鹄(hú)浅鬣(liè)寸许倩(qiàn)女靧面C.偕(jié)数友红装而蹇(jiǎn)曝(pù)沙之鸟髻鬟(huán)始掠D.花朝(zhāo)节风力尚劲(jìn)恶(wū)能无纪呷(xiā)浪之鳞(选项A中的“妍”应读yán,C中的“偕”应读xié,D中的“劲”应读jìnɡ)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冻风时作__________________②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偕数友出东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于时冰皮始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娟然如拭 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如倩女之靧面 _________________⑦泉而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⑧红装而蹇者 __________________⑨不能以游堕事 ___________________⑩恶能无纪 ______ ______3.①起②每次总是③同④在这时⑤美好的样子⑥洗脸⑦用泉水煮茶喝⑧骑驴(玩)⑨耽误⑩怎么4.说说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①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②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①表递进的连词②表承接的连词③表转折的连词④表并列的连词5.下列加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冻风时作于时冰皮始解B.鳞浪层层呷浪之鳞C.曝沙之鸟未之知也D.泉而茗者红装而蹇者(相当于“……的人”。

A中的“时”依次为:时常/时候;B中的“鳞”依次为:像鱼鳞似的/借代,指鱼;选项C中的“之”依次为: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春色)6.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柔梢披风”,轻柔的柳梢,虽然没有垂下万缕金丝,却已经迎着和暖的春风低昂而舞了。

“柔”“披”二字传神地写出了早春杨柳的风姿。

B.“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这句是抒写作者的感受,也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气候特征。

C.“若脱笼之鹄”是说作者到了满井后,四望郊野,一片空阔,快活的心情就像是离开鸟笼的大雁,“鹄”就是大雁。

D.“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是指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在水波中呼吸的鱼儿,作者通过鱼鸟的一静一动,概括了大自然中一切生物在春光中的悠然自得。

(“鹄”是天鹅)7.摘出语段中的比喻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摘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句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①……若脱笼之鹄/写出了出城游玩的喜悦心情。

②……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写出了春水的清澈明亮。

③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写出了春山的清新秀美。

还可摘下列句:麦田浅鬣寸许/写出了麦苗破土初生而又齐整喜人的情景。

8.摘出语段中的一个被动句、一个宾语前置句。

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宾语前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被动句:山峦为晴雪所洗。

宾语前置句:城居者未之知也9.下列各句不属于“描写”的一项是()A.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B.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C.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D.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这句是作者满井之游所得出的结论,属议论)10.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①柳条像是将要舒展而又没有舒展,柔软的柳梢在风中散开。

田里的麦苗像兽颈上短短的鬃毛,只有一寸左右。

②用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

1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11.意思:这才知道郊田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啊。

含义: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由于某些限制看不到它;只有摆脱了这些限制,不断扩大视野,才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12作者在这里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满井春色图?12.早春风光图(春水、春山、杨柳、麦苗)、郊原春游图、早春动物图等13下列“之”的词性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4.A)蝴毛羽鳞鬣之间局促一室之内城居者未之知也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脱笼之鹄倩女之靧面曝沙之鸟髻鬟之始掠14、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项( 5.B B C )①作则飞沙走砾A做B起C发作②余寒犹厉A像B还C特别③游人虽未盛A壮实B成年C很多在记叙描写中,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鲜的比喻句,按要求各举一例①以物比人① 如倩女之面面贵而髻鬟之始掠也②以人比物② 若脱笼之鹄③以物比物③ 麦田浅鬣才许15加粗字与例句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例:土膏微润,一望空阔A.一男附书至B.一鼓作气C.长烟一空D.在洞庭一湖16.“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中的两个“之”字的正确义项是()D 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