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_基本原理概述考试试题及答案 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二)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3.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D.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4.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
这是一种()A.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B.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否认物质的可知性C.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6.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A.广延性B.持续性C.绝对性D.规律性7.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8.《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
这是一种()A.朴素辩证法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1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顺序和形式11.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12.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A.风来雨至B.冬去春来C.摩擦生热D.电闪雷鸣1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14.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D.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15.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包含全部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0-5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1—35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这是一种( A )1-37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1—54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1-57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B )1—56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7.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1-71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 A )2—102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9.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A )2-106A.感觉B.概念C.判断D.推理10.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 B )2-107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理论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C )1—36(与辩证唯物法结合理解) 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12.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D )3-135A.语言学B.逻辑学C.数学D.哲学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3—139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方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14.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C )3—173 A.折中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1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 )3-178A.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B.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C.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D.决定历史时代的特点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B )4—187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17.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 B )5-(要理解教材内容)A.不会有很大变化B.会不断扩大C.会不断缩小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18.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D )4-206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19.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 )4-217A.议会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20.超额利润是( D )5-245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1.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主要体现在无偿占有( D )5-250A.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B.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实现的全部价值C.店员必要劳动实现的价值D.店员剩余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22.利息的本质是( A )5—251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D.使用产业资本支付的报酬23.土地价格是( D )5—262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B.级差地租的货币表现C.利息的资本化D.地租的资本化24.在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组织销售产品时多采取( A )6—273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社会生产价格D.市场价格25.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 C )6—274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金融资本主义26.下列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新变化的是( B )6—293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加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D.信息产业的兴起27.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 )6-300(结合教材理解)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生产资料私有制代替生产资料公有制C.全世界实行垄断资本主义D.全世界实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28.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首先要经过( A )7-309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D )7-334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30.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8—345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试题及答案(二)
16、生产关系的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形式
17、从反映社会存在的高低不同的层次来看,社会意识可分为( )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经济意识和政治意识
请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
(1)比较材料1、2和3,分别指出其中的哲学倾向。
(2)分析材料1,指出赫尔姆霍茨的错误所在。
(3)对材料2中提出的质疑应如何回答?
材料题(二)
材料1: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15、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9、尽管电灯在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大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而继续使用油灯。但是到了19世纪中后期,电灯还是最终战胜了油灯,成为欧美诸国主要的照明工具。电灯必然取代油灯的哲学依据是 (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内外因相互作用规律
5、发展的实质是 (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
3、《圣经》记载道,上帝用尘土(即指大地泥土)造人,将生气(即指灵)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对这一观点,从哲学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附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C 2.B 3.D 4.A 5.D 6.C7.B8.C9.C10.C11.B12.C13.B14.C15.A16.A17.D18.A19.B20.D21.B22.A23.C24.C25.D26.C27.C28.B29.A30.C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1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22.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
1704-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分:110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2分)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网络社会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2分)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改变C: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们()(2分)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4、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2分)A: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2分)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创新、包容、开放、进取6、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2分)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B: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C: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一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7、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2分)A: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C: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8、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2分)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B: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C: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2分)A:时间具有一维性B:物质运动具有持续性C:时间具有有限性D: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10、世界观是()(2分)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B: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C: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D: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1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2分)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12、垄断利润真正来源于()(2分)A:垄断行为所创造的更多市场价值B:垄断势力在自由市场上的巧取豪夺C: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生产和非生产领域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1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2分)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C:社会矛盾严重激化D:无产阶级领袖人物的出现14、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向更高级的生产方式过渡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在()(2分)A: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B: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C: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D: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15、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2分)A: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C: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三种16、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2分)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C: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17、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2分)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8、人的本质在于()(2分)A: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道德品质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学识修养19、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工具属于()(2分)A:实体性因索B:运筹性因素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20、那种主张“天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赋”的观点属于()(2分)A:唯心主义先验论B: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C:唯物主义反映论D: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21、下列选项中,反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是()(2分)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方面新变化的是()(2分)A:生产者中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增加B:机器生产由“三机系统”发展为“四机系统”C:生产管理中增加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新手段和工具D: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出现了法人所有制等新形式23、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前,资本主义处于()(2分)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D: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4、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2分)A:有机构成B:价值构成C:技术构成D:数量构成25、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A.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B.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直接答案C.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裁剪历史事实D.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2.马克思主义认为,杜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丰富的 B.精神的 C.发展的 D.实践的3.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4.下列选项中,表示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A.因地制宜 B.对症下药C.炸食分寸 D.实事求是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说A.规律仅仅存在于自然界 B.规律是无法认识和把握的C.规律不具有客观普遍性 D.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6.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 B.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C. 人的认识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D.思维能够能动地认识现实世界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话强调的是A.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B. 书本知识是根本不可靠的C. 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D.真理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D.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创新、包容、开放、进取10.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A.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C.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D.唯理论和经验论11.下列各项中,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C.工业社会 D.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12.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人的本质不是后天的而是先天的 B.人的本质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C.人的本质不是变化的而是永恒的 D.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是有阶级性的13.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A.一切为了群众 B.从群众中来C.一切依靠群众 D.到群众中去14.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C.生产关系 D.交换关系1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位增殖 B.货币投入流通带来剩余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16.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流通资本 D.流动资本17.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A.资本的有机构成 B.资本的价位构成C.资本的技术构成 D.资本的数量构成18.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A.只具有历史进步性 B.只具有阶级局限性C.既无历史进步性也无阶级局限性 D.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19.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所构成的资本是A.股份资本 B.企融资本 C.两业资本 D.虚拟资本20.实行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最大限度占领市场 B.最大限度降低成本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获取行业控制权力21.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管理A.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无政府状态B.能够自觉保持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C. 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D.可以对经济周期进行一定的调节与控制22.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共产主义者同盟 B.布尔什维克C.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D.中国共产党2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集体领导制 B.个人负责制 C. 民主监督制 D.民主集中制24.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25.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实现平均分配 D.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意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试题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试题2 (附答案)红色标注为正确答案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继承与创新A.资本主义文明成果B.社会主义文明成果C.封建主义文明成果D.人类文明成果2.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实际是()A.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小康社会C.我国已经进入共产主义D.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哲学上的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C.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D.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4.空间的特点是()A.一维性B.三维性C.四维性D.客观性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6.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样做依据的哲学原理是()A.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B.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C.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D.辩证否定的原理7.关于意识的作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C.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作用D.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8.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9.在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要的飞跃是指()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D.从理想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0.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A.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B.是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种属性C.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D.是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11.地理环境是()A.划分社会形态的依据B.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C.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人们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12.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B.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C.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D.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13.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14.“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共产主义学说
C. 社会主义学说
D. 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基础是:
A. 阶级斗争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社会演进理论
D. 劳动价值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是:
A. 社会形态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阶级斗争理论
D. 生产力理论
5.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 阶级分析
B. 实证研究
C. 历史唯物主义
D. 综合分析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劳动价值论?请简要说明其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4. 请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贡献。
5.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三、论述题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论,并分析其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留白,供回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及答案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及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选出来。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从研究对象看,马克思主义是()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C、关于人和人性问题的学说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2.物质的存在方式与固有属性是:()A、客观实在性B、统一性C、运动D、时间和空间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联系与发展B、对立与统一规律C、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A、社会实践B、吾心之是非C、圣人的言论D、逻辑证明5.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6.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社会意识形态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D、政体7.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C、自由理性的外化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剩余价值来源于( )A、不等价交换;B、工人工资的扣除;C、工人的剩余劳动;D、劳动力的价值;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C、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10.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B、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家政体C、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制度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选出并来,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地位是()。
A. 只是一种学说B. 世界上的一种哲学C.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唯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案:D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
A. 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B.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C. 劳动人民的实践创造D. 自然科学答案:B3.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唯物史观C. 社会历史唯物主义D. 唯物辩证法答案:A4.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是()。
A. 公有制B. 剩余价值C. 阶级D. 人民答案:C5.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认为,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无产阶级专政D. 阶级斗争答案:C二、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为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理论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源泉,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经济基础。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流转规律,为无产阶级认识阶级斗争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历史前进的推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是最基本、最尖锐、最复杂的社会矛盾。
通过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最终实现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推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三、论述题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政治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_基本原理概述考试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C.消灭国家D.消灭两极分化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4.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5.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A.主观反映B.歪曲反映C.虚幻反映D.正确反映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9.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费希特2.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3.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普遍联系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A.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C.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革命理论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理论答案:A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来源是什么?A.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B. 法国启蒙哲学、英国经验主义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C.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大革命、德国古典哲学D.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工业革命、德国古典哲学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实践性B. 阶级性C. 革命性D. 科学性答案:B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什么?A. 劳动价值论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 剩余价值论D. 阶级斗争答案:C5.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首要对象是什么?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C.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D. 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基础。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是主要的阶级斗争形式。
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2. 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论。
答案: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如何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来获取剩余价值。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们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超出的价值即为剩余价值。
资本家无偿占有这部分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指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B、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 教条式的理解
D、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多项选择题答案】 1 . BCD 2. BCD 3. ABC 4. BC 5. AB 6. ABC 7. CD 8. AB 9. BCD 1 0. ABCD
3、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 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 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C、 1 838 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 1 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 C、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 法国启蒙思想
4、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
A、 康德 B、 黑格尔 C、 费尔巴哈 D、 笛卡尔
C、 劳动价值论
D、 剩余价值论
8、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 哲学、经济学、政治学B.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C. 政治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D. 哲学、历史学、文学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唯物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C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其核心观点是:A. 工人创造的价值高于其工资B. 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增加利润C. 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利润D. 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将导致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
2. 马克思是如何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量,但社会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这导致生产过剩,商品积压,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不仅是认识的目的,也是认识的动力。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人们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推动社会进步。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实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断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四、案例分析题1.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资本主义国家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来缓解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二)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二)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1、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A、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2、一切哲学都是()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3.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 )A. 国有经济B. 集体经济C. 公有制经济D. 混合经济中的公有制成分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A、运动的绝对性B、发展的规律性C、客观实在性D、本质的可知性5、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个命题表现的哲学思想是()A、承认事物是变化的B、承认事物的变化是灵活多样的C、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D、是辩证法的运动观6、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C、片面强调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D、片面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作用7、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是()A、唯物论的观点B、唯心论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8.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 )A. 商品输出B. 技术输出C. 资本输出D. 劳务输出9、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是指()A、矛盾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B、矛盾斗争性的存在不受特定条件的限制C、矛盾斗争性既受特定的条件制约又能打破这些条件限制D、矛盾斗争性可以脱离矛盾同一性而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10、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1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表明()A、个别完全包含在一般之中B、个别先于一般而存在C、没有一般就没有个别D、个别与一般的辩证统一12、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A、无限的B、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归根结底还是由物质决定的C、被动的D、可以为所欲为的1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14、在现实中缺乏充分的根据,因而在将来才能实现的可能性称之为()A、不可能性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D、具体的可能性1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B.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C.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16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这句俗语表达的哲学思想是()A、混淆是非界限的相对主义观点B、混淆肯定和否定的区别的形而上学观点C、割裂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D、承认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辩证法关系17、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中,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是()A、原因与结果B、必然性与偶然性C、可能性与现实性D、形式和内容18、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A、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C、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D、客体的选择和重构1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是由谁创立的?A.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B. 卡尔·马克思C. 弗拉基米尔·列宁D. 约瑟夫·斯大林答案:B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什么?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C.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D. 文学、法学、经济学答案:C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什么?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 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D. 形而上学和历史唯心主义答案:A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什么?A. 生产力的过剩B. 市场的不稳定C.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 资本家的贪婪答案:C5.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什么?A. 资本家如何通过剥削工人获取利润B. 工人如何通过劳动获得报酬C. 政府如何通过税收调节经济D. 市场经济如何自我调节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它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分析。
其革命性则体现在它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而且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实现自身解放的科学理论指导。
科学性为革命性提供了理论基础,而革命性又赋予了科学性以实践意义。
2. 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的各种形式,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等观念上层建筑,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论述题1. 论述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答案: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其固有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是:A. 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B. 普鲁东、巴库宁和拉萨尔C. 伯恩施坦、考茨基和托洛茨基D.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2.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的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著作是:A.《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B.《法兰西内战》C. 《共产党宣言》D.《共产主义原理》3.“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这句明言出自下列哪部著作:A.《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B.《论权威》C. 《反杜林论》D.《共产党宣言》4.首先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的领袖人物是:A. 列宁B. 罗莎.卢森堡C.卡尔.李卜克内西D.马克思5.“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这段明言出自哪一个领袖人物的著作: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威廉.李卜克内西D.列宁6.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基础是:A.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B.全体人民大联合C. 工农联盟D.公民联盟7.中国社会主义的国体是A. 人民民主专政B.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8.中国社会主义的政体是:A.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C. 民族区域自治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9.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A.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标准B.生产关系为标准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政治制度发展程度为标准10.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B.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11.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得胜利。
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 普列汉诺夫D.列宁12.为了争取稳定国际环境,停止战争,巩固苏维埃政权,在列宁的坚持下苏俄与哪个国家妥协性的《布列斯特合约》:A.美国B.法国C.德国D.英国13.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唯物史观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14.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二(闭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二(闭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 A. 劳动者的素质科学技术劳动者的素质 B. 科学技术C. 生产管理生产工具生产管理 D. 生产工具2、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 ( ) A. 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相互联系产品的分配方式 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相互联系 B. 产品的分配方式C.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3、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4、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 ( ) 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 这个“总和”是指A. 社会中现有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中现有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B.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总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总和C. 一定的生产力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一定的生产力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 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总和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总和5、上层建筑是推动还是阻碍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上层建筑是推动还是阻碍社会的发展取决于 ( ) A.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B. 它是否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合它是否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合C. 它本身的各个部分是否协调它本身的各个部分是否协调D. 它是否与经济基础存在着矛盾它是否与经济基础存在着矛盾6、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核心是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 A. 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 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8.“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 ,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 ( ) 这句话揭示了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9.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 ):A. 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结果产品分配的结果;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B.产品分配的结果;C.在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的结果;在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的结果;D. 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 分)1.【题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理论特征B.理论核心C.理论品质D.理论前提【答案】C【解析】(1)C: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
(2)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是物质与意识。
(3)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D: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题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答案】A【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3.【题干】客观实在性是()A.自然物质的个性B.一切物质的共性C.物质的具体形态D.物质的存在形式【答案】B【解析】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体现了个别和一般、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
4.【题干】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D【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两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联系的观点和孤立观点;(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观点。
那么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第三点,因为只有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才能科学的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坚持发展的观点才能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
5.【题干】“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在实践中坚持()A.适度原则B.辩证否定观C.实事求是D.科学发展观【答案】A【解析】“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C.消灭国家D.消灭两极分化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4.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5.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A.主观反映B.歪曲反映C.虚幻反映D.正确反映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9.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费希特2.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3.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普遍联系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A.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的长短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这是因为()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B.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C.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6.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7.二战以来,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秩序影响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有()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8.剩余价值是()A.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B.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C.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力价值后的剩余部分D.商品价值中补偿可变资本后的剩余部分9.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可能导致()A.激变论B.庸俗进化论C.机械决定论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10.社会主义民主()A.只是一种目的B.只是一种手段C.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D.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1.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它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
2.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4.垄断形成之后,竞争就不存在了。
四、问答题(每题7分,共28分)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3.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4.论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内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五、材料分析题(12分)材料一:“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材料二: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材料三: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取决于某些“客观”的条件的成熟,特别是先进工业结构的形成,这些条件由资本主义通过盲目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的作用产生出来。
这样资本主义就是注定要产生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他的理论不只是一种社会科学。
它还是另一种暴力革命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不是只要了解社会;它不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将起来推翻资本主义,而是积极地动员人们去这样做。
它插手去改变世界。
问题是,如果资本主义的确是由注定它要被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社会替代的规律所支配,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问题是要改变它”呢?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既然看来人们无论如何受必然规律的约束,为什么又必须动员和劝告人们遵照这些规律行事呢?([美]阿尔温·古尔德纳:《两种社会主义》。
摘自陶德林、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页)请回答:(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2)试分析阿尔温·古尔德纳的观点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C4.C5.A6.D7.C8.D9.D 10.D二、单项选择题1.ABC2.AC3.AB4.ABD5.ACD6.ABCD7.ABD8.ABCD9.CD 10.CD三、辨析题1.此观点错误。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因为它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制度性批判和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设想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吸收,而不是由于它们的历史观。
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才被创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的。
并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真正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2.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 这个命题是正确的。
所谓“天”就是客观世界,它既包括自然世界也包括社会世界。
所谓“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和社会都有它运动的内在规律性,这些个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尧”这样贤明的君主和“桀”这样邪恶的君主也都不可能改变这些规律。
这个认识是符合唯物辨证法的。
4. 错误。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复杂和剧烈:(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四、问答题1.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
2.(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及其侧面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个性。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当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同时,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在某种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
“社会主义”提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包含了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共同本质,是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国情的特殊规律、基本国情,是矛盾的特殊性。
一方面,中国国情无论多么特殊,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则就会失去社会主义方向。
另一方面,又必有考虑中国的国情,把两者结合起来。
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3.(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不同,意识形态就不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3)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是有阶级性的,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2)社会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一经产生,便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意识形态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性,这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